本文目录
- 金刚经与圆觉经最大区别在何处
- 如何通俗理解《金刚经》中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 “离幻既觉,不作方便知幻既离,亦无渐次”谁能解释这句话
- 学佛入门,初学者应该从哪开始,学什么
- 如何理解《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涵义
-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有哪些
- 请问,《圆觉经》的全名是什么
-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 《圆觉经》说了什么
金刚经与圆觉经最大区别在何处
金刚经与圆觉经最大区别是理与事,金刚经是说理,圆觉经是说事,金刚经的理可以通过圆觉经的方法来实践,圆觉经的事行可以由金刚经的思想来加以指导,正如达摩大师说的,理事二入,二者是一体两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刚经和圆觉经都和中国的禅宗有很深的渊源,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就是用金刚经为六祖慧能大师印心的,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因为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金刚经的精髓或中心思想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不着相,就是无住生心,如何做得到,那就看看圆觉经。 圆觉经在禅门享有盛誉并在禅门中广泛传习,因为它显示的修行途径,处处与禅法相吻合。“圆觉”是人人本来具有的圆满觉悟之心,背离它就是凡夫,随顺它就是圣者。对此迷误就是生死的开始,对此觉悟就是轮回的止息。圆觉经是托本在佛,也就是说此经是依于佛地心境,以佛果境界作为经义的根据。 总的来说,二经是相得益彰,理事圆融,当然,这里也是简要的说明,若细说就不知多少篇幅了,更何况还有不可说不可说呢 阿弥陀佛
如何通俗理解《金刚经》中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金刚经》里面所提到的(四相),既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是就不说那么复杂了。
既然说道(相),这个(相)就是有形体的东西。正所谓:“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正是众人执着的“相”才空生许多烦恼,如若知道眼前相,幻象、皆是因“因缘而生”,因“因缘所灭”那么我们就会生起智慧,破除“相”对我们困恼使我们内心产生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
如若我们利用智慧把我们修为境界提上去,你就会发现,“一切相”如刹那的烟火一般划过我们身边,而有智慧之人不为所动不为执着,而有些人却流连忘返痴迷于不得永恒的境遇。执着于“相”就会被境遇所转,永远不能能解脱。
这“四相”乃是坠落六道轮回的根本要素之一,如果我们不修行,不精进,不破除我执那么在临终之时,又有无数无量的冤亲债主幻化成我们的亲朋好友把我们引入恶道不得解脱,所以我们平时要培养不被境所转的根基,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离幻既觉,不作方便知幻既离,亦无渐次”谁能解释这句话
这四句话出自《圆觉经》,正确文本该是: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这十六个字是佛祖对第二个出场的普贤菩萨的开示法要。圆觉又叫无上觉,也就是至上圆满的大乘境界。这部经是佛祖通过对十二圆觉菩萨的开示展示佛法的圆满境界,即破除一切幻境而进入圆满境界的各种法门。
佛教讲经说法,离不开众生皆有佛性这一基本的立论基础,但对各种悟性不同、慧根有别的受众,又讲究方便说法,即通过传授不同的修习法门,从而实现最终的个人的自力拯救。而第二位出场的普贤菩萨显然代表着慧根深厚的这一群体,于是佛祖说法就更直截了当,没有过多的纠结于细枝末节,而是直接通过顿悟式的论断阐释抵达圆觉境界的上乘法门。
在《五灯会元》中这样解释:“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理解了“方便”之意,这句“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认知到幻化虚妄境界马上就果断离开,即知即行,不拖泥带水,不着于相,更不需要各种方便机巧的方法。“渐次”就是逐渐逐步来的意思,由此这句“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也就好理解了,意思就是出离幻象就是觉,不需要逐渐的一步步慢慢来。
但应该了悟的是,这种出离幻象到觉并非一定就是正觉或者说圆觉,也许是从一个幻象走出来之后又进入了下一个幻象,那么接下来认识到这个幻象之后又进入了下一个由知到离的循环,直到诸幻悉皆离。在这里行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从幻化虚妄境界到圆觉境界也许要经过许多这样的循环才能最终抵达,但在这个小循环中必须要果断彻底地即知即行,毋须寻找方便渐次的方法,依照这种最直接有效的法门去修行,才能永离诸幻,最终顺利达到圆觉的境界。
这四句话的是针对慧根深植的修行者而言的修习法门,有点近似于禅宗的顿悟,并不是任何一个修习者均能够很快领悟此中奥义并以此证得圆觉境界,于是佛祖在《圆觉经》中接下来的章节中分别阐述了其他的各种法门。佛法度人讲究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法门万千,不可刻意执着于高下之分难易之别,要有无差别心无分别心,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快和慢并不是最重要的,最终抵达目的地也就是证得圆觉境界才是关键之所在。
学佛入门,初学者应该从哪开始,学什么
学佛入门,初学者应该从哪开始?学什么?提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很重要。
现在中国文化渐渐兴盛起来,好多人渐渐知道自家宝贝还是厉害,中国文化比外国文化深邃、远见、彻底、高明,就开始学起佛法,这是个很好的现象。说明我们社会好多人对自己家的宝贝有了价值认知,有了自信。
学佛入门,初学者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学什么呢?
学佛法,也像学世间学问、技术一下样,我们得有个基础,入门,这是对的。
可以这么说吧,我们学东西,就得有个老师来指教。或者有个体系性的东西来慢慢去研究、参省、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才会慢慢有所收获的。
那个老师或者体系性质的东西,就是我们学习中的航标、路标、方向,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或者可以称作是入门的东西。
你为什么要学佛?一个人学佛,肯定是有他的开始的缘起,就是有他直接引发的心理动力存在。
但不管如何,学佛的人,都是有其前世大善、大德、大智慧的前行修为,才可以今生突然发现自己心灵中这一片福田宝地。可喜。
现在,由于物质文明、物质享受过度发达,导致我们大部分人心灵和觉知能力混乱,精神和觉性不明晰,这使得我们对自己生命本质认识不清。由于缺乏正确的知识,导致我们生活中引起许多苦恼和病痛,在所难免。
所以,学习佛法,就是可以很好的治愈我们身心内在许多病毒。
从哪里入门?过去时代的人们,可能少有这个问题干扰,但现在就不同了。由于全球化、多元文化、物质文明、科技信息等等多重因素,就是学习佛法的人,心态也不像过去时代那样纯净,人心唯危,而道心唯微。
所以就有大师提倡人间佛教。提倡学习佛法,从学习中国文化开始。这个主张其实用意相当深切、妥当,而且还很切合中国大部分人初学者心地,切合初学者更多实际状况。
中国文化,儒释道,这三个字的排名,你看看,就知道过去贤哲他们用意很深。就是一个学习佛法的先后次序,这个意思。
因此过去到当今好多大师的建议,学习佛法,基础就是从儒家的学问开始,这样做起,就可靠,就有基础。
因为佛法,是最圆满的人生价值观探索体系,佛法包含了一切法。人道、天道、圣道、佛道的一步一步的博大精深的修为。
现在的初学者,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不了解佛法讲道理就是从这整体的宇宙观开始的,不了解佛法讲道理就是从我们生命的本初、源头开始讲,不了解佛法讲的道理。就是直接从我们的人生观、生命观、生死观开始的。
所以,现在普遍学佛法的人,通病都是他们把佛法看的太简单了。认为佛法是一些过去的人发明的哲学道理。
其实佛法,实在讲宇宙、生命现象多重的、各种道理。
最后,才把真理会归到去关注“人”的生命。
所以,现在要学习佛法,还是听从过去一切大智慧尊师、过去先哲能们的忠告——从学习人道开始。
初学者先学:《玉历宝钞》、《地藏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三世因果经》、《现代因果实录》、等等讲因果轮回的基本经典。
然后在此基础上,多多放生,多多助印各类佛法经典。累积福报、听闻智慧的资粮。再慢慢去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地去学。
多多行善,多多做善事,多多放生,多多助印经典,自然你慢慢就知道该怎么学,该怎么修。珍惜。
如何理解《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涵义
我摘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这么几段文字。我们来看一看《心经》的全貌。要不然,突然摘出来这么两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初发心菩萨,有可能摸不着头脑。理解起来戓生疑惑,不能正解如来真实义。
下面我们来看《心经》的原经文摘录。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现在,我们再来解读下经文大义。首先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这就是说,已经明心见性了的大乘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也就是说:菩萨明心见性后,行般若波罗蜜多的当下,照见五蕴皆是空幻不实的。然后发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的感叹!
换成我们的话就是:“哎呀!舍利子!原来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空无二无别。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无二无别。即然是这样的,舍利子,诸法也是空,空即是诸法。……那么,就没有“无明,没有无明,哪来的“无明””生灭呢。
打个比方,张三没有出生(空),哪来的张三生老病死,愁叹苦忧恼。
说而无说,因为“张三”没有出生,虚构出来的,所以自性本空。也就没有“张三的无明”,也没有“张三的无明尽不尽。”返回到经文的最开始,再来理解这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么来理解,好比菩萨看了一部包罗万象的电视剧,最后有这么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诸所有人物故事情节道具皆是作者想象虚构出来的,无一真实存在。唯有能观能觉能知的这个真如自性才是唯一真实存在。如来常恒,无有变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有哪些
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足矣。万物之灵的人,更知道懂佛敬佛。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是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智半愚半糊涂。
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
一生一半在于自修,另一半则听命自然。
佛祖显灵,万物朝拜!
祝您幸福喜乐,无忧无恼。
敬请关注,亦粉亦友。
心诚则灵,不吝赐教。
请问,《圆觉经》的全名是什么
佛教大乘经典,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开悟为开智慧,悟道理。即开佛知见,悟佛知见。
悟后起修,悟佛知见了,理通而事未圆,还需从事上来断烦恼,因烦恼习气浓厚,眼所见,触境就生情执,触尘就生烦恼,虽然烦恼性空,能令受业报,业果无性,但亦作苦之因,苦因苦报 ,苦痛虽虚呢,可是非常难受。所以言行若相违背,虚实便可验。一定要知道自己根力,切不可自谩,随时察念自己一切行宜,防非止过。
理顿悟事渐修,此是约解悟而言,如日顿出,霜露还渐消。《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然后登地,次第修证。若未悟而修,非真修,盲修瞎练。
顿悟渐修,既合佛乘,又不违背一乘圆教宗旨。行自利利他之修行,自利则假万行熏修,利他则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总以四攝法而方便度化。
理已明了,入理治惑,可烦恼习气还未了断,如酒瓶装酒,酒虽然倒出,可酒气仍有。烦恼习气亦复如是。
《圆觉经》说了什么
十二位菩萨提了各自修行的问题和疑惑,世尊一一解答。
具体的内容可参考南怀瑾先生的《圆觉经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