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赵忠尧和李政道、杨振宁相比,为什么知名度相对没那么高
最近,自媒体上突然疯传赵忠尧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说如不是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失误,赵忠尧本应是中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题主问出这个问题,或许就是与那篇文章有关。
说实话,赵忠尧的成就够不上诺贝尔奖,他并没有“发现反物质”。赵忠尧是在做硬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系数实验时,发现硬γ射线通过重元素时吸收系数比理论大很多,之后他的进一步实验也只是以为发现了另一种γ射线,他称之为特殊辐射。几年后,包括赵忠尧才认识到那种“反常吸收”就是γ射线产生的正负电子对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而此时,安德森已经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
发现了现象,自己没有深入研究出正确结论,导致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类似的事件其实在科学史中有很多很多。比如,约里奥·居里夫妇几乎彻底完成了发现中子的实验,结果他们却以为出来的射线是γ射线,使得中子的发现移到查德威克身上。赵忠尧没有得诺贝尔奖是正常的,不存在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失误。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第一次站上诺贝尔奖领奖台的中国人,这在当时是何等的吐气扬眉。因为在那之前,很多人包括受列强欺压100多年的中国人都普遍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低人一等,李、杨二人的获奖让中国人认识到自己的民族并非劣等。杨振宁、李政道是首次摘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赵忠尧没有得奖,自然在公众里的知名度就会低一些。
杨振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经常出席国内外的各种活动,不仅能够在一些科学问题上有所发言,对一些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能也有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比起其他两位,杨振宁最“接地气”。
束星北在物理学术水平上是否要超过钱学森和杨振宁
束星北,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中国的爱因斯坦,李政道的老师。文革期间被安排去扫厕所。物理学上的绝对的天才大师,评论区一群傻逼还有问他是谁的。可悲的是他没有生对地方,在牛鬼蛇神当道的时代,浪费了他的才华,如果在国外,将是震惊物理届的巨人。白痴们自行百度补脑吧
赵忠尧对于中国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的短缺,当时的我们正处于发展阶段,最需要的就是人才的输出,好在当时我们国家许多的科学家们都选择了为国效力,纷纷从外面回来投入到建设国家的事业当中,就像我们所尊敬的钱老先生,他就是在第一时间,选择放弃了美国那些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为国效力,而除了钱老先生,我国还有许多这样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另一位科学家赵忠尧,他也是一位非常爱国的人。
他年轻的时候,就远赴英国留学,在那边留学的那几年,他刻苦学习,勤劳努力,后来他和他的导师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了一个新型的化学元素镭,当时我们中国正处于抗战时期,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但是这个镭元素却是研究原子弹的必要材料,所以赵忠尧为了让祖国能够在这方面追上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脚步,他毅然决定带着镭回到祖国来,但是当时他回来的道路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那就是害怕当时的日军发现他抢走镭,但是在面临这么巨大的困难时,他也没有退缩,仍决定带着这稀有的镭回到祖国。
对于这个问题,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假扮成乞丐,这样日军就不容易发现他了,而且他还拿了一个不显眼的装备,那就是咸菜罐子,他把镭放在了这个罐子里面,然后他选择了在晚上赶路,白天的时候就躲藏起来,就这样他一路乞讨,终于在一个月以后,他从北京来到了长沙,但是当他来到长沙的时候,他却因为这一路的奔波,彻底变得像一个乞丐了,在看不出一点原来的样子。
然后,他来到了清华的校门口,找到门卫对他说他想要见校长,但是这时的他邋遢不堪,门卫见着他这个样子十分嫌弃,以为他是疯子,就想要把他赶走,但是他却一直赖在校门口不走,在他的坚持下,终于等来了校长梅贻琦。
在发现校长出来以后,他马上就去拉住了梅贻琦,这个行为下了他一跳,但他马上发现原来是赵忠尧,于是马上把他带到办公室,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而赵忠尧也仔细的说明了一切,并感慨到自己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而赵忠尧努力带回来的镭,也为我国原子弹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也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国家才会有现在的成就。
赵忠尧的学生都有谁,如何评价赵忠尧
赵忠尧 (1902-06-27,浙江诸暨~1998-05-28)
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5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化学系,并入清华大学任教。1927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留学,193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赴德国哈罗大学进行科学研究。
1931年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云南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教授及物理系主任。1946年赴美国进行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研究。1950年回国,带回当时国内尚无条件制备的器材和设备。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近代物理系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
曾任三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主要从事核物理特别是硬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是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他的研究工作是正负电子对产生和湮灭过程的最早的实验证据,是正电子发现的前奏。40年代曾用云室研究宇宙线。50~60年代,主持建成中国最早的加速器(70万电子伏和250万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主持建立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主持建立核物理实验室并开展原子核反应的研究,为开创中国原子核科学事业和培养核物理研究人才做出贡献。
1972年参与筹建高能物理研究所,并于1973~1984年任副所长。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并主编有《原子能的原理和应用》等书。
赵忠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