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

北宋完全具备抗金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何不全力抗金?北宋的《武经总要》这本军事巨著,水平如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7 12:47:38 浏览7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北宋完全具备抗金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何不全力抗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北宋同经过抗衡的经济实力,勉强是有的,但军事实力始终不足。

北宋主要的问题,是军事体制问题。

北宋吸取五代十国军人篡位的教训,进行了军事体制的改革。

赵匡胤自己就是军人篡位上台,对于这方面非常了解。

五代十国的时候,军头不但掌握兵权,还控制了地方行政权,成为掌握军政大权的土皇帝。

在军头的地盘,军人完全可以自行做主,自己收税来养兵,随时可能造反。

五代十国真正半个世纪,全国分成无数小国混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北宋的军事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是,成立禁军。

北宋将各地的军队收拢起来,驻扎主要在京城,这就是禁军。

禁军数量高达几十万人,是北宋的主要军事作战力量。

禁军是皇帝直辖的部队,不受任何军头控制。虽然北宋地方还有一些边防部队,数量同禁军就相差很远。

皇帝只要掌握禁军,就不怕地方会有什么叛乱。

北宋时代,像安禄山一样手握重兵的地方节度使,彻底不存在了。

第二是,分权制度。

北宋禁军的训练权、调动权和指挥权,是完全分开的。

大家看小说《水浒》就知道,高俅地位极高,但也只是负责北宋禁军的训练工作。

没有皇上的命令,高俅不可能调动一兵一卒,当然也不可能指挥一兵一卒打仗,违者就是满门抄斩的谋反罪。

虽然小说中,宋徽宗任命训练部队的高俅,去剿灭梁山。

实际上,北宋训练权和指挥权是完全分开的。训练部队的将军,不得指挥部队作战。

这主要防止将军长期训练这支部队,培养自己的嫡系,将部队变为私兵。

如果这个将军还可以指挥部队开拔和作战,就有机会进行军事叛乱,指挥这群子弟兵造反。

现在没有朝廷命令,任何人不得调动军队,想要谋反的难度极大。

同时指挥作战的将军,没有训练过这些官兵,同他们并不熟悉。正常来说,官兵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去谋反叛乱,谁都知道会杀头的。

由此,北宋整个时期军队都比较平稳,不但没有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也极少出现军队叛乱叛变,内部比较稳定。

这自然也是有代价的。

编组几十万禁军,又在首都驻扎,逐步让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其实北宋禁军没那么多,但也有几十万规模。

由于军人完全脱产,都靠国家财政支持,是单纯的募兵制度。

最终就是,国家财政拨款越来越少,士兵收入也越来越低,成为社会低收入群体。

既然募兵就是职业军人,是为了钱而去打仗拼命的,现在给这点钱又是什么意思?

谁的命这么不知情?

后期北宋一旦遇到荒年,唯恐人民因无法生活而聚众造反,就将青壮年灾民编入军队。

到了北宋末年,禁军的素质极差,成为一支腐败透顶、士气低落、兵员素质低劣的部队,根本就无法作战。

他类似于抗战时期的伪军,平时不打仗壮声势还可以,真的打仗就没人愿意拼命。

至于三权分立,最直接的是导致训练差、指挥更差。

因为训练的将军不需要带兵打仗,那么训练是好是坏,同他有什么关系,平时胡乱训练就行了。

北宋末年,军队其实很少操练,士兵素质低下,有的弓箭手甚至拉不开弓,骑兵刚上马就跌下来。

而指挥的将军因为根本不知道士兵的能力和特点,也不知道手下军人的真实水平,能够指挥的好就有鬼。

这个将军等于指挥一群完全陌生的人,如果是打弱敌还好办,一旦遇到强敌根本顶不住。

另外,就是北宋社会无所不在的腐败问题。

其实任何一个腐败的朝廷,军队的腐败程度绝对不亚于社会。

就连《水浒》中都说,大部分军官都是靠裙带关系或者花钱买官上位的。

你即便再会打仗,没关系没钱也是要完,会把你送到最危险的地方,出了事情你背黑锅,你立了功,功劳是别人拿。

这种乌烟瘴气的军队现状,导致人人都考虑自己利益。比如高俅就用尽手段让手下军人,为自己牟利,积累了大量财富。

一支腐败的军队,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

很多人惊奇,为什么鸦片战争中,清军经常一触即溃,甚至闻风而逃?

比如满清著名的八里桥之战,清军2.5万至3万人,英法联军8000余人。

双方打了一会,清军战败撤退。

搞笑的是,清军不过伤亡1200人,大约是总兵力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一个排才死伤了一个人。

而英法联军更是夸张:法军死亡3人,伤18人;英军死2人,伤29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清军非常腐败,官兵没有谁是傻蛋,都不愿意为了腐败的军官去送命。主要刚从草原上来的蒙古牧民比较楞,还敢骑马冲锋了几次,其余清军直接就是胡乱开枪开炮,然后就跑了。

北宋的《武经总要》这本军事巨著,水平如何

这个女孩的雅鱼养的好不好,没人知道。

鱼泉戍和琉璃戍都是灵关镇的边寨防戍的子戍,是为了配合灵关镇的防戍而设置。灵关镇寨的防戍,据《方舆纪要》卷七十三《四川八》记载:“在所南境,大渡河南,唐大和五年李德裕筑,以蛮界琉璃溪为名”,宋在此屯兵戍防。

灵关镇,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地处宝兴县东南部,宝兴河穿镇而过,东南与芦山县毗邻,西与天全县接壤,为宝兴县、芦山县、天全县的结合部。(宝兴县灵关镇)

鱼泉乡,原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地处天全县境南部,1951年,设鱼泉乡;2019年12月,撤销思经乡和鱼泉乡,设立思经镇,以原思经乡和原鱼泉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思经镇的行政区域;截至2018年末,鱼泉乡有户籍人口2676人。

养雅鱼的女孩大概就是这2676人,之一?

《武经总要》作为学武的必修课,足见其学术价值和在战争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她是为了北宋边防的需要而诞生,所以才和从事内陆养殖业的无名女孩云山雾罩的生拉硬套在了一起。

作为集当时及古代兵器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兵书《武经总要》,并没有介绍关于饲养雅鱼的知识。

风雨交加(“片片白云悄悄落泪”和“阵阵风儿轻声诉说”)是这里气候环境的常态也是废话。

王安石变法如果成功了,那北宋会是个什么情况

很多朋友不明白王安石变法的实则想干什么,很多都是想当然地认为,王安石是想实行资本主义道路,是司马光等人阻止北宋走向资本主义,顽固保守封建的小农经济那一套,于是就想当然就想象着王安石那是资产阶级的光辉代表,王安石是打倒封建主义的先锋队人物,实际情况却是各位朋友搞错了北宋的历史时空观念,北宋的资本主义化,是宋神宗之前已经是达到空前繁荣景象,而又恰恰是宋神宗到王安石当政时,北宋的资本主义在急剧下降,资本主义那一套商业规模有走不下去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司马光要守旧的是资本主义那一套法则,而王安石要变法却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错!王安石也可能是人类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典经济学的政治家,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国营企业统管国家经济。

南宋和北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北宋指的是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而南宋指的是公元1127年,由宋高宗赵构建立的南宋王朝。

从皇帝的称呼上我们就可以看得出,其实这两个王朝是血脉相连的。因为一般建国的皇帝都被称为太祖或者高祖,比如说明太祖朱元璋、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而南宋的建立者赵构是宋高宗,这就比较有意思了。这说明南宋其实只是北宋的延续,并不是单独建立的一个王朝。而赵构也很显然只是北宋王朝皇帝的后裔,正、是宋徽宗的儿子。

北宋和南宋的地盘范围不同。

北宋占据着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尚且还能算是一个正统王朝。在赵匡胤的领导之下,差点就能够一统天下了。可是赵匡胤正值壮年的时候,却遭到了弟弟赵光义的谋害,最终一统天下的大业被搁浅。而赵光义上台以后,虽然也有所建树,却始终未能一统天下,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北宋虽然被公认为正统王朝,却在三面都有敌人。

南宋跟北宋比起来,其实已经不能算是正统王朝了。北宋联合大金国灭了大辽以后,没想到大金国反过来打到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城下,将北宋灭亡。无奈之下的赵构逃到了南方,建立了南宋王朝,这个时候的南宋,其实只占据着长江以南的地盘,只有半壁江山。所以在历史上南宋跟大金国到底谁才是正统,一直都是有争论的。

北宋和南宋的都城不在同一个地方。

北宋建立的时候,因为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赵匡胤选择在河南开封建立都城,也就是北宋的首都汴京城。据说汴京号称当时全世界最发达的一座城市,跟现在的香港纽约是一个档次的。但是它的地理位置比较靠北方,所以北宋也因此得名。

北宋的都城汴京被金人攻占以后,宋徽宗和宋钦宗都被金人给抓走了,王公大臣被抓了一堆走。所有皇子当中,只有赵构逃出来了,汴京城不可能再做都城了。所以赵构到了南方,选择临安作为南宋的都城。

临安指的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赵构是真的会挑地方,就算是逃难,都要找个风水好的地方逃难。因为临安跟汴京比起来,要靠南一些,所以在临安建立的政权也就被称之为南宋了。

北宋和南宋的皇帝血脉是不一样的。

北宋经历了167年,而南宋经历了152年,两宋加起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所以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很巧合的是,北宋和南宋的第一代皇帝,都没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孩子。

北宋的第一任皇帝是赵匡胤,他是北宋名副其实的建立者,所以自然有资格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且他本人还有好几个儿子可以接任他的大位,但是他没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孩子,因为他弟弟赵光义谋杀了他,跟赵普联合起来篡位夺取了赵匡胤的皇位。所以从赵光义开始,北宋皇帝全都是他的后代子孙。

到了南宋时期,南宋的第一任皇帝赵构,其实也是赵光义的后代。但是他最早的一个儿子2岁就死了,后来又因为他被金人吓破了胆,得了不孕不育的病。结果他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继承人的问题摆在了面前,无奈之下的赵构,只能选择收养赵昚为太子,巧合的是,赵昚是赵匡胤的七世孙,也就是说南宋王朝的皇帝从赵昚开始又全都回到了赵匡胤这一脉上来了。

北宋是被金人灭亡的,南宋则是被蒙古灭亡的。

北宋的最后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人捆绑在一起,都是亡国之君。他们本来打算是联合金人消灭辽人的,可是辽人被灭了以后,金人反而顺路把他们也给灭了。靖康之耻,一直是当时宋朝人永远的痛。

南宋对金人自然是深恶痛绝,所以当蒙古帝国强大起来的时候,南宋皇帝便想联合蒙古人一起消灭金国。结果确实也做到的,但是蒙古帝国顺路南下,把南宋也捎带着一起给灭了,这倒是他们想不到的。

总结:两宋对外的政策一直都是依靠旁人,自己不知道自立自强。

两宋有非常好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据说两宋的经济占据了当时全世界的巅峰水平。

可是两宋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不知道自立自强,他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永远都希望联合其他人来共同对付这个强大的敌人。

他们似乎不知道单独承担对抗外敌的责任,所以最终被敌人给消灭了也是情有可原的。

北宋和南宋有哪些区别

南宋与北宋的划分是按照首都迁移划分的。

宋朝是由赵匡胤发迹于宋州,黄袍加身以后钦定的国号。起初,宋朝定都汴梁,又称东京(位于今河南开封)。

靖康之变时,金朝军队攻陷东京,并掳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宋朝宗室数万人北上。是年公元1127年,北宋亡。

当年五月初一,宋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位于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但由于此时东京已被占领,赵构不得已南迁国都至临安府(位于今浙江杭州),是为南宋。而赵构亦被称为宋高宗,是南宋的第一代皇帝。

除了首都的变化,南宋与北宋的国土变化也非常大。北宋时期,宋朝占领今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部分领土,但到了赵构登基之后,宋朝的国土仅限于淮河大散关一带,已经完全丧失了河北、山东、河南的控制权。国境最北部大体上位于今天安徽、江苏一带。

宋朝皇帝列表

话不多说,直接看下表!

宋太祖赵匡胤 -- 宋太宗赵光义 -- 宋真宗赵恒 -- 宋仁宗赵祯 -- 宋英宗赵曙 -- 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 -- 宋徽宗赵佶 -- 宋钦宗赵桓 -- 宋高宗赵构 -- 宋孝宗赵昚 -- 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 -- 宋理宗赵昀 -- 宋度宗赵禥 -- 宋恭帝赵隰 -- 宋端宗赵昰 -- 宋卫王赵昺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一共历经三百一十九年。 北宋经济繁荣在我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宋朝为什么分南宋、北宋,而不是分东宋、西宋

中国历史的政治格局,唐以前主要是东西格局,如果再往前,秦汉以前更是如此。而唐以后由于南方的全面开发,和东北的兴起,政治格局演变为南北格局。

所以有学者把中国历史发展格局,形象的比作“十”字,先横后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前期:东征西讨西方胜,后期:南征北战北方胜;暗合:西高东低西方胜,北高南低北方胜。

宋朝为什么分为南宋和北宋

(1)北宋的建立和灭亡。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军,通过陈桥兵变,逼着后周末帝周恭帝禅位,创建北宋。

赵匡胤本有一统天下之志,奈何死的蹊跷,其弟赵光义继位,成为北宋第二位皇帝,在这之后,北宋皇帝全部是赵光义的后代。

北宋末期,宋徽宗不理政事,导致靖康之难,宋徽宗和宋钦宗全部被金兵捉去,北宋灭亡。

(2)南宋的建立和灭亡。

南宋首位皇帝宋高宗,也是宋徽宗的儿子,由于北宋首都汴梁被金人占领,宋高宗就在应天府称帝,史称南宋。

南宋的第二位皇帝是赵匡胤的后代,自他之后,南宋皇帝都是赵匡胤的后代。

两宋关系:

①北宋除了首位皇帝,其余的都是赵光义的后代;南宋除了首位皇帝,其余的都是赵匡胤的后代,赵匡胤和赵光义是亲兄弟。

②北宋首都汴梁,南宋首都临安(留都),南宋一直视汴梁为正统首都。

③北宋南宋其实都是“宋”,他们自己可不会这么称呼自己,这只是后人为了区分的方便(首都不同,疆域不同)。当时的人不会说我是南宋人还是北宋人的,他们都是宋人。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春季清明时节的景象。

历史上对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以及“上河”一词曾有过一些争论,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从金代以来,似无异议。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且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这样一来,这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就更不用怀疑了,近代及当代美术史家郑振铎、徐邦达、张安治等均主“春景”之说。

历史上有多少位仁宗皇帝

关于“历史上有多少位仁宗皇帝?”这个问题,仁是一个很好的词语,若是皇帝可以得到这个称号,必定是非常高兴的,不过,要成为仁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仁宗必须要符合儒家所认可的道德标准,这一点就让很多皇帝感到为难了。即便是李世民这样的明君,也没有资格被称作为仁宗,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这四位仁宗皇帝,不知道谁才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呢?

一.宋仁宗赵祯

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至明道二年(1033年)始亲政。

赵祯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公认的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在位最久的皇帝。

赵祯刚刚上位的时候,政权并没有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而掌握在太后的手中,不过宋仁宗最终还是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政权。而就在宋仁宗期间,宋朝出现了一大批文臣,这些文臣都得到了皇帝的尊重,就是因为宋仁宗重用文臣,宋朝时期的文人地位很高,在宋仁宗时期,曾经出现多位历史名臣。宋仁宗不仅仅很尊重文臣,不仅仅很尊重儒家,平时也很谨慎,很少犯错,在道德方面并无明显的过错,仅仅只在私生活方面有让人质疑的地方,因此他能够得到一个仁字称号,也算是名至实归了。毕竟在宋仁宗去世后,敌国的皇帝都为其感到悲痛,可见其有多得人心。

二.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普颜笃可汗”。元朝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谥号圣文钦孝皇帝。

他之所以会被称作为仁宗,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在重武轻文的元朝,却很尊重儒家学士,还重用儒家名臣,重点推广儒学,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如果没有这一位元仁宗,也不会有那么多汉人文臣,走上元朝的历史舞台。元仁宗不仅仅尊重儒家,还很关心老百姓,停建了很多劳民伤财的工程,在古代,很多皇帝一心只想要享受,根本就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而元仁宗可以如此关心老百姓,被称作为仁宗也是合理的。

三.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1378-1425),中国明代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为明成祖朱棣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于洪熙元年(1425)五月暴死,在位仅十月,终年47岁。朱高炽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算是一个经历很特殊的皇帝了,他虽然是朱棣的皇长子,却不得父亲的信任,做太子的时候,总是被父亲猜忌,日子很不好过,而等到其当上皇帝后,刚刚想要多做一点点功绩,就意外丧命,仅仅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虽然仅仅只有只有十个月的皇帝生涯,但在朱高炽去世后,还是被称作为明仁宗,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封号。朱高炽也的确配得上这个封号,因为他在做太子期间,就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采用儒家理念来治理国家。

四.西夏 夏仁宗(1124年--1193年)

李仁孝,西夏第五位皇帝,是西夏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1139年16岁即位,1193年去世,在位55年。

夏仁宗在位期间,西夏开始重文轻武,所以战斗力下降很快,不过还好,当时金国和南宋也都不强,所以即使战斗力下降关系也不大。

仁宗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封建制在西夏确立了。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死于1193年,时年70岁。

五. 刘禅

后主刘禅居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庙号为仁宗的皇帝。

汉怀帝,(207-271)即蜀汉后主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后匈奴族刘渊称帝,尊刘禅为“汉怀帝”,庙号仁宗。

刘禅的意外发生在什么时期呢,发生在五胡乱华时期,当时刘禅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当时有个叫刘渊的匈奴人起兵称帝,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匈奴人,但是他又是和亲公主的后代,所以他姓刘,而且称帝之后国号为汉。

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刘渊对汉高祖一下的三祖五宗进行祭祀,还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还给了他仁宗的庙号,就这样,刘禅居然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庙号为仁宗的皇帝。

六.清仁宗永琰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清朝第七位皇帝,原名永琰,乾隆之子。1796年,乾隆禅位,嘉庆登基,但直到乾隆帝去世后才独揽大权;在位期间惩治和珅、整顿吏治,镇压白莲教乱,但仍旧闭关锁关,加之 流入等问题,始终无法扭转清朝由盛转衰的步伐。1820年,颙琰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清西陵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