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 中子 论语

《论语》中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何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6 06:14:48 浏览2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论语》中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何解

谢邀!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简单翻译就是:“崇高啊!舜、禹拥有天下却不占有它。”这一句话的理解难点在于“与”字,“与”在这里读“yù”,意为占有、私有。

据传说,舜和禹都曾统有天下,但他们都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拔有才干的人,经过实践考验之后,把王位传给他,(禹实际上是把王位传给了协助他治水的伯益,并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据说后来人们认为禹的儿子启有德行,人们才都去归附启。启开创了夏王朝,之后,就是内部传子的“家天下”了,但这不是禹的做法。)因此,舜和禹是“拥有天下而不占有它。”他们传授王位的方式虽然还不是现代的“公天下”,但在那个时代显然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孔子才会发出“巍巍乎!”的赞叹。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谢谢邀请!这是孔子《论语十二章》里的一句话,温:复习,温习;故:旧的;而:转折连词;知:了解;意思是复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也用以指吸取历史经验,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是这样

谢邀答题!“德不孤,必有邻”,正确。而至于“生活中往往不是这样”,试答如下:

一,“德不孤,必有邻”,此乃是孔老夫子圣人圣言,但圣人“圣言”往往只具有普遍意义,而不具有典型意义。举个例子,譬如我们说“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这是普遍现象。但有时候天却是暗的,云却在黑的,这就是典型现象。又譬如“一天三餐”,这是普遍现象,但有时候我们甚至一天两餐都搞得很勉强,这又是典型现象。典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但往往都是与众不同或出乎意料的,绝非普遍存在。

二,“德不孤,没有邻”,不正确;“德若孤,亦有邻”,同样不正确。我们常说“娘希匹老子好心没好报”,其实不然,这是气话,要相信好心必有好报。朱熹老人曾说过“德者居其中”。为什么德者“居其中”呢?有德者必然受人尊重。

“德不孤,必有邻”,圣人圣言,不要简单怀疑。

谨此,谢谢!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礼》与“礼”探源:《礼》者,与《诗》、《书》、《易》、《春秋》合为五经;《礼》者,又名《礼经》或《礼记》;《礼记》即礼之记,古之礼相当于今天的礼仪,故《礼记》乃专门记录古代礼仪之行为规范。“礼”者,礼数_古代按名位而分的礼仪等级制度,人分三六九等;制有“丧礼、祭礼、君臣之礼、士大夫之礼……;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解,庶人主要是丧礼(封建社会有“亡者大”之说),庶民生前不享受社会地位高者之礼遇;“礼”也指官阶品级;礼教_礼仪教化;礼貌_恭敬和顺之仪容。

礼源起于周朝。礼成形于秦汉。

礼完善于百家。礼补益于万世。

“礼之用”:用礼中之“礼节”,礼节者,用礼之样式。①磕头礼(又称-跪拜礼)的习俗应该很罕见了。我是没见过(我生于1963年),小时候父母带我去给外公拜年,父亲示意我跪拜,被外公拉住,就这么一次经历_没跪拜。其实我也不愿意,这种礼节太腐朽,理当根除。跪拜礼分三种形式A跪:双膝跪地(不磕头),把屁股坐在小腿上;双手手指相扣或手心相印(阿弥陀佛礼)从胸前抬起行举手礼;单膝跪地_常见于封建社会帮派拜见老大。B跪拜:双膝跪地,上身前伸趴下,双手手掌着地,额头叩地。C三拜九叩:双膝跪地,上身前伸趴下,双手手掌着地,额头叩地;行三步_一拜三叩首;又行三步_一拜三叩首;再行三步_一拜三叩首(向有救命之恩者行此礼)。合三拜九叩。②抱拳礼:常见于封建社会文人相见,武士比赛前行此礼。③握手、举手礼:握手礼为通用礼(注意事项:女士先伸手,长辈及上级长官先伸手);现代社会之宣誓与下级武官见上级武官;④注目礼:阅兵用礼⑤点头微笑礼:碰面时惯常使用;⑥鞠躬礼:施于圣者、贤者、能者,也用于长辈;⑦祭礼:封建社会皇帝设坛祭天;庶民祭祖;帮派及宗教组织祭列祖列宗;还有丧礼、男女之礼等。

“和为贵”:和者,温和、和缓、和气、和悦、和谐;为者,是也;贵者,宝贵,重要;故用礼能“和”是最宝贵的。施礼者:在于对他人德、功、言之认可、认同、肯定、赞许……。受礼者:抱拳礼、握手举手礼、注目礼、鞠躬礼使大众愉快;使地位低微者满足;使失意、失事、失业、失亲者慰籍。跪拜礼:封建社会君臣之礼;封建社会至亲之礼_晚辈之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封建社会之于有救命、造世之恩者;封建社会之施予逝者。东汉经学家赵岐注《礼》:“礼者,接之以礼也;貌者,颜色和顺,有乐贤之容”。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礼之用”在约束自己,在乐贤、尚贤、尊贤、敬贤。“礼之用”在一团和气。

《论语》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怎么解读更好呢

这是《论语公冶长》中的一句。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这段话中没有特别难懂的地方。其中的“微生高”是个人名,此人当时在鲁国素有直名。直,按现在的理解,可以说成“正直”,意思差不多,但在古代,正与直有不同的含义的。“微生”是姓,“高”是名。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兴办私学的。因此被称为万世师表。孔子办学的宗旨,与现在的私立学校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私学,比如兰翔技校,新东方等所注重的都是教人技能。而孔子教学生所注重的是“道”,是文化,是与政治相关联的。简单的说,读书的目的是做官用的。因此,在人格的培养上,孔子是非常注重“君子之道”。孔子对于君子之道的阐释,不是为君子下一个定义,而是通过对当时各种人物的分析,来说明什么样是符合君子之道的。上面这句话,也是这个意思。

微生高这个人,在当时是被人认为很直的。孔子说,这个人其实并不直,他举例子说,有人到他家借点醋,他家刚好也没有了。于是,他到邻居家里要了点,给了人家。孔子以这个事情证明,微生高不直。

吃饭时,家里没醋了,到邻居家借点。这种事现在很少见了,以前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个事情,朱熹是这样解释的:“夫子言此,讥其曲意徇物,掠美市恩,不为直也。”朱子的意思是说,人家到你家里要点醋,有就给,没有就算了。可是拿邻居的东西送人说是自己送的。就是收卖人心,不算正直了。

程颐的解释是:“微生高所枉虽小。害直为大。”程子的意思是说,这件事虽小,却害了自己正直的名声。

《四书集注》中有范氏的解释:“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谓为,曰直。圣人观人于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驷万钟从可知焉。故以微事断之,所以教人不可不谨也。”

进入现代社会后,程朱之学为近代的落后背了黑锅,一直被人唾骂。如果我们不在意气用事,以平和的心态看看他们对《论语》的注解,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理解是比较正确的。

孔子培养学生,是培养当官的。当官要造福百姓,正直是最起码的条件之一。微生高,把邻居的醋当成自己的送人。确实算不得正直。真正的直应该告诉人家,自己家里也没有了,要不,你到张三,或是李四家去看看?

假如微生高当了官,手里掌握官家的东西,他是不是也可以把官家的东西当成自己的呢?显然是可能的。他就可能把官家的东西私自处置或占为己有。程朱和范氏的注释中,就隐含着这样的意思。

直,是君子的秉性。它来源于《易经乾卦》:乾者,直也。君子直道而行,不为物动,不以情拘,但行其当行,事其当事。是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国人常说:“只要直中取,不可曲中求。”讲的就是君子之道中的“直。”我在单位上努力工作,年终多发了些奖金,这叫“直中取。”如果,通过给领导送点礼,拉拉关系,最后得到了好处,这就叫“曲中求。”虽然现在信奉曲中求的有很多,但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始终认为,直中取的是君子,而曲中求的是少人。

最后说一点,孔子评价微生高。只是说他不直。并不及其它,如果说他很热心,喜欢帮助人,应该是没错的。在孔子这里,说微生高性格的一个方面。并没有对这个人全盘否定。就好比他评价管仲,既有批评的地方,也有大加赞赏的地方。到了程朱这儿,微生高的性格问题,就变成了道德问题。这是,孔子与程朱的差别。

如何理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第二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光读书而不去作一番深入思考就会感到茫然无所知,而只是空想却不去认真学习,也仍然解决不了疑问。这句话其实是孔子在教导弟子如何学习的方法论,也就是学与思的辩证法。如何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向题呢?他提出了学习与思考是相互依存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必须有机地给合在一起,不能互相分离的。

的确,正确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日常中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机械的、教条式地去读书,一味呆板被动地接受别人所灌输的知识,而自己从不动脑筋去认真思考问题的真伪、弄明白它的原理和真谛,这样是很难学到真正适用的学问和知识的,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当然,那此整日在那里胡思乱想,异想天开,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式的空想,而不去学习探求解决问题出路的方式方法,也是徒劳无益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学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读活书,做到举一返三,把所学到的知识经过象牛反刍那样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得到学以致用的智慧。

孔子赞扬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求知有何启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语出自巜论语.公冶长》,序号:5.15。本语段是孔子回答学生子贡的问话。此语已成了成语,流传两千多年,弥足可见其精辟,生命之长久。敏,聪明,指天资聪慧,天赋敏悟,先天就具有的素质。故孔子把人分成上智与下愚,“敏”就属于“上智”。好(haO,第四声,动词),喜好。“好学”,喜好学习,先天具有,亦有后天养成的。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耻辱”或“认为……耻辱”。“下问”,向下请教“。孔子评论卫国大夫孔圉(丫u,第三声)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敏”,天生的;第二是“好学”;第三是“不耻下问”。故孔圉死后谥号“文”。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这是朱熹给本章孔圉的评价。其实亦是孔子的教育观和学习观。(20200618)(谢系统将拙文推荐进巜头条》首页)(谢“王营评教育”君之邀)

为什么古文中开头经常用‘’子曰‘’

古文里使用“子曰”情况并不多,作为开篇的就更少了,通常以下三种情况会使用:

第一,和孔子年代接近的儒家弟子记录孔子言行

这些人的“子”是尊称,意思是老师的意思,也专指孔子。如果表述他人会有注明,如“有子曰”、“曾子曰”。像《论语》一类的书籍,并不是文章,而是孔门弟子整理的课堂笔记,记录孔子和他学生的言行,基本都是对话体。这两个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老师讲过”的意思,没有其他含义。

第二,后世儒者用以佐证自己论点

这个一般不怎么放在文章开头,都是在提出论点、论证完毕以后,加上这么一句“子曰”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有依据的。

这种情况可以联想一下现在人写作文,有人特别喜欢开头就写:“谁谁谁曾经说过……”,或者写一篇文章,开头讲:“谁谁谁有一个什么什么观点”,这个“谁谁谁”是比较有名望的人。现在人喜欢放在开头,吸引人读下去,古代人更突出自己的观点,后面放“子曰”只是为了增加可信度。

不止中国有这样的事情,西方物理学最开始特别崇拜亚里士多德。两个人争论一个物理问题,其中如果有人说“亚里士多德曾经这么说过……”,那就不再有争论了。同理,儒者写一篇文章提出一个观点,如果有孔子的话作为依据,那就很少有人会提出质疑,除非是作者对经典的解释不合理。

第三,借用经典,增加文章力度和趣味

《陋室铭》我想大家不陌生,虽然作者有争议,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可谓家喻户晓。在这篇铭文的最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诸葛亮是东汉末三国时期人,扬雄是西汉末年人,孔子这句“何陋之有”肯定不是针对这两个人讲的,只是作者在借用孔子这句话,来说明自己的道理。其实引用这句话不是在说住所“陋不陋”,真正要表达的是他隐去的经典前半句:君子居之。作者在讲自己是一个君子而已。

如何理解: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原文为,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朱熹的注释是“皮,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意思就是把一块布它挂起来,作为箭靶子后面的背景,叫射侯。当中用兽皮做为靶心,这叫目的,这个目的也叫鹄。“主皮”,就是穿透箭靶子的意思。

“科”,就是等级的意思。

本章的译文是这样的,孔子说:“射箭,并不在于能不能射穿箭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量大小不同,这是自古以来射礼的规矩啊!”

古时君子都要习所谓的“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射箭属于其中一种。通过练习这些技艺可以达到帮助君子修养品德的目的。关于射礼的“古之道”的由来,朱熹引用了《礼记》中的文字,“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就是说过去射箭也是讲力度的,也就是“贯革之射”,这是以杀伤敌人为目的的。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后,解散军队,并举行了郊外的射礼,从此不在提倡以杀人为目标的“贯革之射”,射箭更多的开始体现技艺和礼仪了。

《论语集注》中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进行了评价,注释到“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这是说到孔子所处的时代,周朝已经衰落了,礼崩乐坏,诸侯争霸,重启兵锋。又开始提倡以杀人为目的的“贯革之射”,也就是把原有的射礼丢弃了,所以孔子非常的感慨。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内涵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的《论语·里二》,他是说的主要有两点意思。

一、当我们看到那些有品德、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就要想着向他们看齐,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要向他们学习,努力争取和他们一样,甚至超过他们,变成有善心、有修养、有能力、有才华的贤人。

二、当我们遇到那些品德差、能力弱、文华少、缺点多的人,就不要讥讽他、嘲笑他。从他们不足的地方时刻反省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可以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改掉之。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生而为人,是人都有优点、有缺点。对于我们自己的优点要保持和提升,并虚心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对于自己和别人的缺点,我们要抛弃、要改正。

好好向别人学习,知善恶,明美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为。通过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点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有能力、有才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