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亨

朱允炆削藩,前面5个藩王束手就擒,为何只有朱棣敢起兵造反?永乐皇帝为何善待靖难功臣集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5 17:02:01 浏览14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朱允炆削藩,前面5个藩王束手就擒,为何只有朱棣敢起兵造反

其实朱棣也不想造反。

要不是建文帝朱允炆不给叔叔们活路,谁愿意放着好好的亲王不做,冒着死全家的风险来造反呢?

那么问题来了,朱允炆一共削了六位亲王,前面五位为什么就束手就擒呢?他们是不敢造反,还是压根就没有能力造反?和他们相比,朱棣的优势又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湘王朱柏剧照

朱棣的优势

  • 一、太祖高皇帝嫡子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朱棣是马皇后的儿子,非要把他生母往一个不知是朝鲜人还是蒙古人的所谓“碽妃”身上靠。这其中最为言之凿凿的所谓证据,无非是经由张岱、李清、钱谦益、谈迁等历史大家所记录的《南京太常寺志》中的内容,即朱元璋明孝陵享殿内的朱棣生母写的是碽妃。

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碽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妊为己子,事甚秘。—《陶庵梦忆卷一·钟山》

问题是这里面还写着太子的生母是李淑妃呢!要知道李淑妃的入宫时间可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十月,她是怎么在蒙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生下朱标的?何况周王朱橚是黄子澄、齐泰等人背书的朱棣亲弟弟,他的牌位为什么不在享殿里面?而且朱元璋26个儿子,享殿里怎么只放了20个牌位?周王朱橚、蜀王朱椿、庆王朱栴、岷王朱楩这几位是不是不配有牌位?如此的漏洞百出,可见《南京太常寺志》虽然不是伪书,但是孝陵享殿内的牌位,完全是守陵太监为了敛财搞出来的噱头。

碽妃剧照

当然也有水平高一些的,指出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七月十五日,朝鲜使臣权近一行曾在北平拜谒燕王。在其人所著的《奉使录》中记载朱棣当天正在祭祀“先太后”。马皇后的忌日是八月初十日,那么燕王一定是在祭祀自己的生母“碽妃”。可问题在于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呀,当天不应该祭祀马皇后吗?何况明朝后妃的位号都是一些好字眼,一个莫名其妙的“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诸妃位号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如果朱棣不是嫡子或者真是蒙古妃子的儿子,朱元璋会让他去前元京师大都就藩?各位不会以为朱元璋也不知道朱棣到底是谁生的吧?一个普通的庶子,有资格使用前元皇宫作为王府吗?把朱棣说成是异族妃子所生,无非是满足了部分不甘失败的江南文人的龌龊心理而已。

马皇后剧照

那么嫡子的身份重要吗?太重要了!朱棣起兵之时,老大太子朱标、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已经去世,老四燕王朱棣就是宗室之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亲王。他提出要“奉天靖难”,要“清君侧”,听上去就显得那么的义正词严。

  • 二、严格的军事训练

自打朱元璋做出封建诸王的决定之后,如何培养包括朱棣在内的诸皇子,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皇子们除了在大本堂念书之外,还要去老家凤阳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以朱棣为例,这位燕王殿下刚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正月二十五日和魏国公徐达的长女成婚,二月十七日就被朱元璋打发去了凤阳,算下来连蜜月期都还没过。朱棣在凤阳一待就是半年多,直到当年九月才返回南京。不过朱老四回来只住了一个月,又在十月份启程前往凤阳练兵。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十月,燕王第二次返回南京。说起来朱老四真是可怜,眼看着和王妃成婚已经快两年了,相处的时间不过两个月。所以朱棣这次回来可谓是如狼似虎,从日后仁宗朱高炽的出生时间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七月来推算,就是这次回来怀上的。

燕王与燕王妃剧照

洪武十一年三月朱棣再次启程前往凤阳,由于王妃已经怀孕,这次终于可以夫妻同行。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正月,朱棣带着王妃和六个月大的大胖小子朱高炽一起回到南京,开始为就藩北平做准备。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三月,燕王朱棣正式之国北平,拉开了其波澜壮阔一生的序幕。

壬寅,今上(注:即朱棣)之国。给赐燕山中、左二护卫侍从将士五千七百七十人,钞二万七千七百七十一锭。—《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

  • 三、丰富的作战经验

早在朱棣就藩北平之前,他的老岳父徐达就已经在那里坐镇多年。由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岭北之战失利的影响,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内明朝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云南一带,对于北元则主要采取防御为主的策略。

徐达这些年的生活一直比较枯燥,主要就在北平和南京来回跑。一般他都在每年十月返回南京过冬,次年正月后再重新前往北平镇守,直到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二月二十八日去世为止。和老岳父相处的这几年时间,给朱棣带来了实质性的飞跃。

徐达剧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朱棣的军事才能,完全来源于徐达的言传身教。不但如此,徐达在军中的人脉,自然也一并传给了朱棣。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日后曹国公李景隆率领大军围攻北平城之时,燕王妃徐氏亲临城头指挥作战。城下的明军将领,哪一个不是出自魏国公的麾下?他们真能忍心向大将军的女儿下死手吗?

及今上开国北平,命达练兵镇守。达于今上为后父,恩遇甚厚。每朝见,愈恭谨谦下,应对举止,不敢毫发失礼。今上每敕谕将士,必以达为训。—《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一》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31岁的燕王朱棣第一次亲率大军出征,目标是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人。当然为了确保儿子的安全,朱元璋安排了颍国公傅友德作为燕王的副手。这一战大获全胜,明军兵锋直指迤都(迤都在元朝名为益图,为大漠南北交通要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干嘎南),咬住、乃儿不花等束手就擒。朱元璋收到捷报之后非常高兴,当着文武大臣对朱棣进行了夸奖:“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

傅友德剧照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颍国公傅友德率领燕王府护卫官军出塞,将朵颜三卫(对,就是很多人热烈吹捧的朵颜三卫)打了个落花流水。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北平都指挥使周兴又率领燕山三护卫官军在彻彻儿山大破朵颜三卫。包括朱棣本人也在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亲自领军一直打到兀良哈秃城,将蒙古人近边袭扰的念头彻底打消。当时燕王护卫的日常三件事:“吃饭,睡觉,打朵颜三卫”。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军又兵分三路对辽东女真进行大规模围剿,后来的燕军大将张玉也参与了本次军事行动。

甲子,敕今上发北平二都指挥使司并辽东都指挥使司属卫精锐骑兵七千、步兵一万,命都指挥使周兴为总兵官。同右军都督佥事宋晟、刘真往三万卫等处剿捕野人。其属卫指挥庄德、景保安、张玉、卢震等悉令从征。—《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六》

陈亨剧照

换句话说,自洪武二十三年开始,朱棣麾下的燕山护卫将士几乎每年都在出塞作战。这些人打过北元,打过朵颜三卫,打过辽东女真,其战斗经验之丰富,连普通边军都无法与之相比。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朱棣曾经奉旨节制北平属卫将校。所有的军中机务都要一式两份,一份上报朝廷,一份抄送燕王。此外北平都司很多将领,其实都出身于燕王护卫,比如日后在大宁投降朱棣的都督佥事陈亨,原本就是燕山左护卫都指挥使。

最后还要提一句,朱棣镇守北平近二十年,平时既没有作奸犯科之事,出征时又喜欢身先士卒,因此无论在军队还是百姓中都威信极高。朱棣造反之初身边只有八百护卫,但是散在各处的燕王府旧人一听说燕王造反,全都不顾杀头抄家的风险誓死相随。而在五十万官军围攻北平城之时,城中甚至连妇女老幼也一起站上城头拼死作战。得人心如此,焉能不胜?

其他五位亲王的短板

在朱棣之前被削的五位亲王分别是: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橚、第七子齐王朱榑、第十二子湘王朱柏、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和第十八子岷王朱楩。这五个人的情况,要分开分析。

  • 周王朱橚

和朱棣一样,朱橚也是嫡子。朱允炆继位之时,除了燕王,就属他周王身份最为尊贵。朱橚虽然也曾经去凤阳练过兵,但作为朱元璋和马皇后最小的儿子,从小就受到各种特殊待遇。比如兄弟们的封国都在国境线上,而朱橚的封国先是在南宋行在临安,后来又改为北宋故都开封,都是不用打仗的去处。

周王剧照

而且这位周王殿下醉心于中草药的研究,老朱曾经安排朱橚迁镇云南,结果他除了鼓捣出几本医书之外,对云南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一概不知,气得朱元璋对他破口大骂而又无可奈何。以致于日后老朱直接放弃了对这个宝贝儿子的任何期望,甚至于周府护卫要配合出塞之时,也是让周世子朱有墩主持调度。

辛亥,宁王权言近者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于道上。意胡兵往来,恐有寇边之患。上曰:“胡人多奸,示弱于人。此必设伏以诱我军。若出军追逐,恐堕其计。”于是敕今上选精卒壮马,抵大宁全宁,沿河南北觇视胡兵所在,随宜掩击。仍敕周王橚令世子有墩率河南都司精锐往北平塞口巡逻。—《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四》

所以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八月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为名突然包围周王府,朱橚自然是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 齐王朱榑、代王朱桂

和窝囊的周王不同,齐王和代王是亲自上过战场的。齐王在洪武二十三年和二十四年,两次跟着燕王朱棣一起出征。至于代王,也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跟着晋王朱棡率军出塞。

所以二王既有实战经验,又明知周王被废之后下场凄惨,他们为什么不造反呢?实际上齐王“素性狠,代王“纵恣暴戾”,真的造反,又有几个人会跟从?日后朱棣靖难成功,还是将齐王重新废为庶人,又将代王护卫几乎全部削除,说明这两人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

大同代王府复原图

  • 岷王朱楩

齐王和代王虽然脾气不好,好歹也是亲自上过战场的人。和他们相比,岷王朱楩算得上是又逊又菜。朱楩原本的封国是陕西岷州(今甘肃岷县),但是在西平侯沐英去世之后,朱元璋认为云南必须要有亲王坐镇,这才将岷王调了过去。

然而岷王和沐英的儿子嗣封西平侯沐春、沐晟斗了好几年,始终处在下风。加上他本人酗酒傲慢,擅杀官属,在云南当地风评极差。建文帝继位后本无心收拾他,奈何西平侯沐晟表态支持朝廷削藩的条件就是干掉岷王,朱允炆自然也就顺手推舟将其废为庶人。

  • 湘王朱柏

和以上四王相比,湘王朱柏不但文武双全,而且谦虚谨慎,又有实战经验,他为何不造反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实力不够,湘王府荆州三护卫的战斗力自然比不上燕王府燕山三护卫。湘王本人虽曾领兵出征,但并未节制湖广都司军事,所以他的影响力仅限于本府护卫。而这点实力,并不足以和朝廷对抗。

湘王剧照

但是朱柏虽然未曾造反,但也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以自杀的方式撕下了建文政权最后一张遮羞布。笔者以为湘王之所以毅然赴死,第一个原因是他秉性高傲,不能忍受自己像其他兄弟那样成为阶下之囚。第二个原因是朱柏没有子嗣,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自杀以明志。第三个原因是湘王笃信道家,所以也并不怕死。

王仰天叹曰:“嗟乎,吾观前世大臣遇昏君之朝,将诏狱下吏便自引决。身亲太祖皇帝子,南面而王。太祖宾天,疾不及视,塟不及会。抱兹沉痛,有何乐于世?今又将辱于奴婢之人乎?苟求生活,吾不能也。” 因复痛哭,洒地沾湿,继之以血,具衣冠赴火死,阖宫皆从之。时洪武三十二年四月十三日。—《湘献王神道碑》

结语:从本文的分析来看,正常情况下仅靠亲王手下的三护卫兵力,绝对不是朝廷的对手。燕王之所以敢于造反,首先在于湘王之死让他知道自己绝没有任何退路。其次朱棣镇守北平二十年,又有徐达这样一位岳父,在军中根基深厚。再次燕王护卫久经战阵,能够以一当十,绝非普通朝廷官军所能匹敌。最后燕王有一个好王妃、好世子帮他坐镇大本营,又有一个好儿子帮他浴血奋战。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后世藩王可遇而不可求的特殊机遇。所以日后他的儿子汉王造反,毫无意外地被迅速平定。至于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和岷王,他们除了束手就擒或者以死明志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永乐皇帝为何善待靖难功臣集团

永乐皇帝朱棣为何善待靖难功臣集团?是因为这批人对皇权没有威胁。洪武皇帝朱元璋之所以会大肆屠戮开国功臣,是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平稳登基铺路。

在去年热映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汉王朱高煦因为监国不力,遭到了老爹朱棣的怒斥。结果咽不下这口气的老二反驳老爹说:“你再怎么努力,天下人都知道你不是顺位继承的”。

对于朱棣来说,得国不正,确实是他一生的痛。虽然后世之人都知道他很伟大,连《明史》对其治理下的大明也有着极高的评价:“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但就如刘伯温的儿子刘璟当着朱棣的面所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

虽然朱棣是开国太祖朱元璋的儿子,但他的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和重新开国也没有什么区别。对于这批同样身经百战的靖难功臣来说,他们大部分人的爵位都传承了下去,这是极不容易的。都说朱棣最像朱元璋,那父子二人对待功臣的态度为何会如此迥然不同呢?

汉王朱高煦剧照

洪武政局与永乐政局的差异

  • 强势的皇太子

朱标,朱元璋嫡长子,出生后就寄予了老朱全部的心血。由于受传统史书所灌输的观点,长久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朱标是一朵柔弱的白莲花。很可惜这是一个错觉,朱标的狠辣完全不逊色于其父朱元璋。

发生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正月的“胡惟庸案”是洪武年间对于功臣的第一次大清洗,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朱元璋和胡惟庸之间的皇权与相权之争。可是大家不要忘记,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开始,所有的大小政务都是先经朱标处理之后才向朱元璋报备一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朱元璋和胡惟庸有矛盾,还是朱标和胡惟庸有矛盾?

丙寅,命群臣自今大小政事皆先启皇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十三》

胡惟庸与朱元璋剧照

胡惟庸案的引子是什么?是通过舆论攻势,把当年诚意伯刘基刘伯温之死的幕后黑手,按到胡惟庸的头上。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二月,中书右丞相汪广洋被贬居海南岛,原因竟然是他不肯诬陷胡惟庸。我们把证据链串一下,胡惟庸一案的主使人,几乎已经呼之欲出。

而洪武朝针对勋贵的第一次大清洗,是发生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的李善长案。理论上来说,李善长案是胡惟庸案的延续。只不过胡案清除了淮西集团的文官,李案则将淮西勋贵几乎一网打尽。

最终致李善长于死地的证据,是他和封绩之间的书信往来。封绩是前元旧臣,据说奉胡惟庸之命出使沙漠,企图勾连北元作为外援。李善长与其交通,自然是罪不可赦。两年前永昌侯蓝玉扫荡漠北元廷之时,顺手将封绩抓了回来。按理这些书信早就尽在掌握,可偏偏在这节骨眼的时间才被抛出。蓝玉是谁?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的小舅子、皇太子妃常氏的亲舅舅。李善长案的幕后黑手,除了朱标还有谁?

但是在永乐朝,皇太子朱高炽在朱棣面前却恍若老鼠见了猫。当年大哥朱标以近乎逼宫的方式除掉淮西勋贵,朱棣虽未亲历,但一定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他虽然时常让朱高炽监国,但却从未给过这位皇太子和当年朱标一样的权力。朱高炽也不是省油的灯,若是他有朱标的实力,那些支持汉王的靖难功臣们,会不会步当年淮西勋贵的后尘呢?谁也不知道。

  • 有备无患的皇太孙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标去世,年仅38岁。培养了三十多年的继承人突然去世,让朱元璋在白发人送黑发人之余,还对帝国的将来充满了担忧。由于嫡次子秦王朱樉实在不成器,朱元璋不放心把江山交到他手上。但如果选择跳过秦王,那自然是以立贤的理由来立新一任的皇太子。可是像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楚王朱桢、蜀王朱椿、湘王朱柏这些戍边亲王都很优秀,立谁不立谁,只怕大明皇室之间立刻就会起一场内乱。

所以经过五个月的思考,朱元璋最终选择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接班人。然而此时的老皇帝已经65岁高龄,而皇太孙才16岁,一旦朱元璋驾崩,立刻就是主少国疑的局面。元代权臣把持朝政的教训实在过于深刻,为了给皇太孙铺路,朱元璋只能发动针对武将勋贵的第二次大清洗:蓝玉案。

这次清洗虽然消除了朱允炆登基的障碍,可也为朱棣造反埋下了隐患。吃到这个红利的朱棣自然不希望悲剧重演,那么保护好靖难功臣,无疑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此朱棣在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之后,又立了嫡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为了培养太孙,不但设立了五倍于普通卫所兵力的皇太孙亲军,还曾在北征之时带着朱瞻基一起亲征。因此朱瞻基这位皇太孙在军中的人脉,和朱允炆那位皇太孙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如果清洗靖难功臣集团,岂非自断皇太孙一臂?

朱棣与朱瞻基剧照

靖难功臣结局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封国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起兵造反,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攻入京师南京,建文帝朱允炆自焚殉国。六月十七日朱棣登基称帝,随即在九月初四日大封功臣。计2位公爵、13位侯爵和11位伯爵,这些都是跟着朱棣打天下的功臣。而朝廷命官中为朱棣渡江入京师立下功劳的兵部尚书茹常、都督同知王佐、都督佥事陈瑄也分别被封为忠诚伯、顺昌伯和平江伯。此外又追封了五位功臣,分别为荣国忠显公张玉、泾国襄敏公陈亨、崇安壮节侯谭渊、金乡忠壮侯王真以及武阳忠愍侯徐增寿。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五月又补封了3位侯爵和6位伯爵。

  • 前朝勋贵下场

经过洪武年间的腥风血雨,朱棣登基后面对的开国勋贵集团虽然人数已经不多,但也并不是没有。此外建文年间因为对阵朱棣有功,朱允炆也封了一些勋贵,我们来做个简单盘点。

魏国公徐辉祖(追封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子)、曹国公李景隆(追封岐阳武靖王李文忠长子)、汤晟(追封东瓯襄武王汤和之孙、信国公世子汤鼎之子)、西平侯沐晟(追封黔宁昭靖王沐英次子)、长兴侯耿炳文、江阴侯吴高(追封江国襄烈公吴良之子)、凤翔侯张杰(凤翔侯张龙之孙、驸马都尉张麟之子)、驸马都尉胡观(东川侯胡海之子)、武定侯郭英,滦城侯李庄(驸马都尉、滦城侯李坚之子)、历城侯盛庸。

曹国公李景隆画像

这些人之中,曹国公、信国公、长兴侯、江阴侯、凤翔侯、东川侯、武定侯、滦城侯和历城侯等爵位或本人因罪削爵,或禁止后人袭封,最后仅仅剩下魏国公和西平侯两家。其中魏国公还是看在老丈人徐达和皇后徐氏的面子上,才勉强让徐辉祖的儿子徐钦袭封。至于西平侯,朱棣往云南打了多枚钉子,可惜始终斗不过沐晟。本来想把他丢到安南去消耗实力,结果人家再立新功,凭本事进封黔国公。

但是无论如何,从朱棣对洪武和建文两朝勋贵的态度,我们可以知道这位永乐皇帝心狠起来,和他老爹朱元璋并无差别。那么问题来了,靖难功臣们为何大多都能得到保全呢?

  • 以罪除爵者六人

在这些人中,朝廷降臣忠诚伯茹常(这位爵位名字太讽刺了)、顺昌伯王佐一个因为“不敬亲王”,另一个因为“赃贿巨万”,先后死于狱中,爵位也被削除。

而淇国公丘福、同安侯火真和靖安侯王忠因为在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北征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失利,且需要负兵败主要责任而被削爵。

丁未,行在兵部奏丘福率兵征讨,方命违众,丧师辱国。当削爵追诰券,族灭其家。上曰:“福驵愎自用,违弃朕命,坚拒众谋,至于坏事。虽族灭何多?念旧劳有所未忍。可削封爵,追多诰券,徙其家于海南。”—《明太宗实录卷九十七》

至于死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的清远侯王友(原封清远伯),则是因为和老婆两个人背后嚼舌头,结果被小妾告发而惨遭削爵。

丘福剧照

  • 无嗣除爵者三人

张武,以燕山右护卫百户随朱棣起兵,在靖难侯爵中战功第一。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十月去世,追封潞国公,谥忠毅。

唐云,以燕山中护卫指挥使随朱棣起兵,帮助世子朱高炽有守城功,史书评价其“慎恪果毅”。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七月去世。

陈旭,以会州卫指挥同知随朱棣起兵,永乐四年随征安南。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三月于军中去世。

  • 其余恩宠无替者29人

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辅(张玉之子,由信安伯进新城侯,再以收安南功进封公爵)、泰宁侯陈圭、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善、镇远侯顾成、武城侯王聪、永康侯徐忠、隆平侯张信、安平侯李远、成安侯郭亮、思恩侯房宽、广平侯袁容(永安公主驸马)、富阳侯李让(永平公主驸马)、丰城侯李彬、宁阳侯陈懋(陈亨之子,先封宁阳伯)、成山侯王通(王真之子,先封武义伯)、新宁伯谭忠(谭渊之子)、兴安伯徐祥、武康伯徐理(原宁王护卫指挥)、襄城伯李浚、应城伯孙岩、富昌伯房胜、忻城伯赵彝、广恩伯刘才、平江伯陈瑄、荣昌伯陈贤、安乡伯张兴、遂安伯陈志。

朱棣在登基之初,考虑到北方边情,曾经让次子朱高煦率兵往开平操备。但是这位汉王殿下野心太大,朱棣不放心让他单独领兵在外。在将其和朱高炽一起召回南京后,北京的防务交给了第三子赵王朱高燧。

靖难功臣们得感谢朱棣只有三个儿子,老二又忙着和老大夺嫡,这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他们的价值。但是他们这批人,不要说和徐达、常遇春、傅友德、蓝玉比,就是和沐英、王弼等人比起来也还差得远。封爵之时排在靖难功臣第一位的是淇国公丘福,可是这一年他都60岁了。洪武末年朱棣手下燕山三护卫曾经频频北伐,如果丘福真的能力超群,他也不会在朱棣起兵之时,以57岁的高龄还只混了个燕山中护卫千户。

对于朱棣来说,靖难战争相当于他自己拼着老命才获得胜利,手下这帮人除了张玉、朱能,都挑不出能独当一面的大帅。可是张玉早死了,朱能也在征讨安南的半路中不幸病故。至于张辅,打越南人确实得心应手,可是在和蒙古人的对抗中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永乐七年朱棣勉强让丘福独立领兵去讨伐鞑靼,结果还打了一个全军覆没的大败仗。自此之后朱棣算是对自己那些靖难老兄弟寒了心,还是得靠“朕”亲自领兵才行。既然兵权都在皇帝本人手中,那自然也就没有卸磨杀驴的必要。

朱棣剧照

结语:朱元璋其实并非不知屠杀功臣会在史书中留下骂名。在王朝建立之初,他也想着和老兄弟们共享富贵,君臣和睦,就此传为一段佳话。但是太子党和淮西勋贵的冲突,造成了第一次功臣大清洗。而在朱标死后,原本稳定朝局的太子党,立刻成为了王朝的不安定因素,朱元璋也被迫实施第二次功臣大清洗。

至于朱棣,他清洗洪武朝勋贵之时,同样不留情面。但是由于皇太子、皇太孙两级继承体系运转良好,朱棣没有必要对勋贵大开杀戒。此外北方蒙古人的威胁始终存在,逼得朱棣在有生之年五次亲征,反过来也保障了靖难勋贵们的存在价值。此外还有汉王朱高煦这个不稳定因素,留着靖难功臣,也是不想让朱瞻基像当年的朱允炆那样窘迫。

无论是朱元璋也好,朱棣也罢,作为一个伟大的皇帝,他们必然十分在意自己在史书中的形象。杀功臣,不管有什么理由,都会被后世之人唾骂。但朱元璋为了朱家的江山,也只有出手做这个恶人。名声虽然重要,但现实利益更重要。而朱棣则很幸运,因为种种外在因素,让他没必要去对付靖难功臣,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名声。

朱棣率军南下攻打南京,为什么不怕官军前后夹击

感谢邀请! 这时因为燕王朱棣尽起大军南下金陵(南京)时,已经完全降伏了后顾之忧。

朱棣在北平起兵后,对自己背后的官军势力有着充分的认识,当时除了朝廷派遣的以耿炳文为统帅的由南向北的讨伐大军外,在朱棣北平集团的背后,还有两支虎视眈眈的官军势力,那就是宁王朱权的大宁军和江阴侯吴高任统帅的辽东军。

朱棣在消灭怀来宋忠部后,立刻以极大的声势,使大宁军卜万、刘真所部溃散,这为朱棣在真定大战中一举袭破耿炳文大军打下了基础。

其后,在朝廷更换曹国公李景隆为讨伐军统帅,帅大军北来之前,江阴侯吴高和都督耿瓛已经领辽东明军前来攻打朱棣部将驻守的永平,一旦永平失守,辽东军南下的大门即被打开。因此,朱棣不得不暂时避免与李景隆大军决战,而是星夜北上,以全军之力、形成局部优势,大败吴高的辽东军,将其逐之关外。

随后,朱棣不顾众将以李景隆大军已逼近北平、建议速返的请求,而是乘胜远袭大宁,大宁守军猝不及防,都指挥使房宽被俘、陈亨、刘真投降,宁王朱权无能为矣,也只能束手归降,包括配属于大宁军的蒙古朵颜三卫的骑兵也先后归附。

这样基本解决了“后顾之忧”的燕军,终于能够拥有稳定的后方,为其后郑村坝之战和白沟大战中,大破李景隆,并从此转守为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哪些奇特的事件数十年后才得以解密

【赵尚志烈士牺牲真相以及四名凶手的结局】

赵尚志,1908年生于热河省朝阳县(今辽宁省朝阳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1926年,根据上级指派,赵尚志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赵尚志曾于1927年、1930年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严酷拷问,甚至被押到刑场他都坚贞不屈,誓死不降。

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营救出狱,被任命为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继续领导满洲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赵尚志先后担任过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的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的军长、北满抗日联军的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军长、北满临时省委的执行主席及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赵尚志政治思想坚定,军事才华出众,但他的革命经历也是非常坎坷。

赵尚志曾两次被敌抓捕入狱,1932年和1940年两次被错误地开除党籍。1932年、1938年、1940年三次被撤销职务。不论身陷何种逆境,赵尚志都没丧失抗日的决心和信念,表现出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不畏任何艰难困苦、革命到底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赵尚志带领他的部队在白山黑水之间、崇山密林之中打击日寇,使敌闻风丧胆。日寇感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为了消灭赵尚志和他的抗日联军,满洲兴山伪警察署署长井田久二郎、特务室主任东城政雄两人密谋,并分别派了两名汉奸特务刘德山、张锡蔚打入赵尚志的抗联部队并取得了信任。1942年2月的一天,刘德山根据井田久二郎和东城政雄的诱捕计划,向赵尚志“献策”:梧桐河金矿警察守备薄弱,是袭击的大好时机。赵尚志经过考虑,同意了袭击计划。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刘德山、张锡蔚、战士王永孝及另一位战士共五人来到梧桐河金矿附近时,刘德山突然在背后向赵尚志开枪,后腰中弹的赵尚志倒地瞬间,反手两枪,分另打中刘德山的头部和腹部,刘德山当即毙命。混乱中,张锡蔚跑到金矿警察守备队,并带领警察来围捕赵尚志。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赵尚志与同样腹部受重伤的王永孝被俘。面对敌人的审讯,赵尚志大义凛然,痛斥敌寇,并拒绝敌人的治疗,最终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壮烈牺牲,时年34岁。

抗战胜利时,警察署长井田久二郎与特务室主任东城政雄被苏联红军俘获,后引渡给中国政府,关押在辽宁省抚顺战犯管理所。1963年,两人被中国政府特赦,回到日本。井田久二郎回日本后不久,便因病去世。

东城政雄回日本后终老病死,但他在1987年时为寻找赵尚志将军头颅提供了重要线索。

汉奸特务张锡蔚以后再没有相关资料报道,相信这种民族败类,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又足,为何还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

这个事儿,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

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辅佐朱允炆。

可是只有一个齐泰也不够啊,朝廷有那么多事要处理。于是朱允炆登基后,就光速提拔了自己的老师黄子澄,封为翰林学士,令其与齐泰同参国政。

可是只有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也不够啊,朝廷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于是身为帝师的黄子澄就找来了名扬天下的方孝儒,让他也加入进了辅臣圈子。

至此,1个熊孩子和2.5个傻子的团队就算是组建成功,开启了他们的犯二历程。

这里你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是2.5个,不是2个或3个傻子呢?

因为齐、黄、方三人中,黄子澄和方孝儒是真傻,属于无可救药的那种傻。而齐泰相对没那么傻,他只能算半个。所以就是2.5个傻子了。

这个“极二”团队组建成功后,商量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削藩。而削藩项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先削谁,讨论先拿谁开刀。

拿谁开刀呢?智商稍微在线的齐泰认为,先帝爷的太子、秦王、晋王都已经过世了,现在燕王朱棣是事实上的最年长者。既然建文帝一意要削藩,且朱棣年纪又最大,那么这个逻辑就很清楚了。

先削朱棣,敲山震虎。只要他被整服,其它的藩王自然老实。这就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至于怎么削,这也简单,朱棣当时还没有反意,一抓一个准。

只要朱允炆不要脸,可以找出一百种弄死朱棣的办法。

然而,对于齐泰的意见,黄子澄和方孝孺却有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皇帝要脸,怎么能不要脸呢?于是他们就建议,先从弱再到强,先削实力弱的藩王,最后再削朱棣。这样既可以避免打草惊蛇,麻痹朱棣。同时还不使朱允炆丢人,显得吃相太难看。

据说齐泰当时听了黄、方二人的话,简直要晕了。这俩怕不是读圣贤书读傻了吧?削了一个又一个,朱棣就算是个瞎子也能猜出来建文帝是什么意思啊!于是齐泰就坚决不同意,但黄子澄和方孝孺的脾气也都很倔,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也是坚决不让步。

最后可能是考虑到齐泰只是爷爷临死前安排的人,与自己的关系相对疏远。而黄子澄毕竟是朝夕相伴的老师,关系相对较好。所以朱允炆便采纳了黄子澄和方孝儒的意见,先从实力稍弱的周王朱橚下手,放过了朱棣。

▲朱棣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眼看着兄弟们一个一个被干掉,尤其是自己亲兄弟周王朱橚被莫名其妙坑掉后(朱橚本无劣迹,是黄子澄和方孝孺为了收拾他,想了一个馊主意,让朱橚的次子检举揭发他爹谋反,说事成之后让他袭爵。结果朱橚就这么被坑了),朱棣明白自己铁定是一死。在心里已对大侄子不抱有任何幻想。

不过他当时也没有造反。因为一方面,他手上没兵,造反成功率不大。另一方面,他的三个儿子还在南京做人质,他造反了,儿子们的脑袋也该被砍了。

然而,朱棣是想瞌睡了,偏偏就有人给他送枕头。

建文元年五月(当时已废四王),齐泰对朱允炆说: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再掩饰已经没有意义,不如逮捕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正式向朱棣摊牌。

结果黄子澄又出昏招,他对朱允炆说:万万不可,抓了燕王三子,燕王就知道我们要对付他了。不如放燕王三子回去吧,可以麻痹朱棣。

齐泰一听当场又要吐血,反对!你当朱棣是傻子啊?不能放!这是放虎归山。结果朱允炆再次站在了老师一边,放走了朱高炽兄弟三人。

等到儿子们回到北京后,朱棣再无牵挂,遂即就以奉天靖难,讨伐建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为名义,扯旗造反,掀起了“靖难之役”。

起兵后,朱棣身边开始一共只有几千人,但通过对北京周边的“搜刮”,凑出了几万人。

朱允炆一看自己老叔这么有本事,然后他就慌了,他在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令老将耿炳文率十三万大军征讨朱棣。

大军临行前,朱允炆对耿炳文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话的言下之意是:不要弄伤,尽量直接在战场上弄死就完了。基本就是既要当啥,又要立那啥。

耿炳文这个人,善守,不善攻,让他固守一座城,他能圆满完成任务。但让他攻,他就不擅长了。再加上建文帝的厚黑言论,耿炳文不想当枪使,所以讨逆第一战,耿炳文大军输得很惨。明军锐气尽丧,被迫以优势兵力防御,不敢再出击。

朱允炆听说耿炳文惨败,他又慌了,慌不择路之下,他又听了老师黄子澄的馊主意,临阵换掉了耿炳文。

为啥说黄子澄这次又出了馊主意呢?

因为换掉耿炳文没问题,可是新换上的大将要比他强才可以啊!然而,黄子澄居然让不知兵事,且纨绔至极的李景隆为将,这可不就是妥妥的出馊主意了。

朱棣听说耿炳文被换下,起初很高兴。李景隆是个什么货色,他很清楚。不过他又听说李景隆这次是带着五十万大军来的,他也急了。于是他在部署完前线的防御工作后,亲自偷袭大宁卫,活捉宁王朱权以及他的八万铁骑。(即朵颜三卫,均为蒙古骑兵,相当于雇佣兵,战斗力极强)。

兵力骤增后,朱棣亦不再惧怕李景隆。

李景隆听说朱棣跑去大宁了,就集中几十万大军围攻北京,当时北京只有一万人,由后来的明仁宗皇帝朱高炽统领。然而就是区区一万来人,最后硬是抗住了李景隆的围攻。

朱棣摆平宁王的兵马后,火速回师,当时李景隆围攻北京失利,正打算撤。朱棣此时突然杀出,杀得李景隆丢盔弃甲,连退了几百里,一溜烟逃到了山东德州,准备等到来年开春再北上攻打北京。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率六十万大军再次誓师北上,与朱棣在白沟河开战。结果明军不仅再次大败亏输,而且输得极其诡异。

为什么说诡异呢?因为正当明朝政府军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时,突然莫名其妙不知道从哪里刮了一阵妖风。而且这阵妖风不偏不倚的正好刮向了明军。朱棣当时本来都快打得没命了,结果就因为这一下,捡回一条命。

事后,李景隆被朱允炆召回南京。黄子澄为了甩锅,就请求杀李景隆。朱允炆当时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没杀李景隆。而这次手软导致的影响很不好。因为大家认为李景隆输得那么惨都不死,自然也就没必要玩命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随后就又看到了另外两次一样诡异的战争。

第一次是夹河战役,盛庸大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滹沱河之战,又是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妖风,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说实话,北方多风沙,不算稀奇,吹吹几次妖风也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的时候刮?并且还都是朝着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难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体了?

迷信之事肯定是很扯的。所以这种连续诡异的现象,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平叛大军根本就没有认真在打。

反正不管是朱允炆赢,还是朱棣赢,最终赢家都是老朱家的人,作为外姓臣子,真没必要那么认真的打。

这里肯定有朋友会说。朱棣毕竟是王,朱允炆毕竟是皇帝。跟着朱允炆混有前途,何必要在两人中间骑墙呢?

是的,理论上说跟着朱允炆确实有前途。但实际不是这样。因为前线明军在于朱棣叛军交战时,朱允炆的参谋团又开始作妖了。当时方孝儒主持了一场改革,而这次改革的核心宗旨就一条:削弱武将,抬高文官地位。

想想看,武将在前线厮杀,文官在后面策划削权。这在武将看来,就是上房抽梯。

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现在飞鸟和狡兔死还没尽呢,主人就想着要烹走狗了,武将怎么可能还卖命呢?

当时盛庸,平安等将领,水平其实不弱,没理由拥有几十倍的兵力优势都打不过朱棣。

所以,朱允炆派几十万的军队去讨伐,讨伐军数量从十几万涨到三十万、五十万,甚至到七十万,但是每次都打不赢的原因,其实就是大家都在磨洋工,故意放水。今天你用某个理由糊弄朱允炆,大家装作看不见;明天我也用这个理由糊弄的时候,大家也都不戳穿。

集体欺上瞒下,无非就是如此了。

建文四年,朱棣玩不下去了,便瞅准机会从北京一路南下,直抄南京。当时,朱棣打到了长江边,本来他是过不了江的,因为他没有渡江的船。而朝廷却有水师,随时可以堵截他。这时候,只要朱允炆不自乱阵脚,朱棣肯定只能是退走。从哪来,回哪去。

然而,黄子澄和方孝孺又出了馊主意。他们认为水师提督不靠谱,就把人临阵撤了,换成了撤职在家闲住多时的驸马梅殷。

朱棣一听是妹夫来了,就派人去劝降。使者对梅殷说,不投降也可以,只要借道即可。

梅殷当时和大部分明朝官员一样,拒绝了朱棣的请求,并割掉了使者的耳朵,鼻子,让使者回去告诉朱棣,自己决不投降。但是梅殷却不阻止朱棣南下,当朱棣绕道时,梅殷并没有从中作梗。从他的行为就可以明显看出——朱允炆很不得人心,虽然大家不会真心为朱棣卖命,但只要朱棣不打他们,他们也就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了。

绕开梅殷驻守的淮安后,朱棣横渡长江,打到了南京城下。

当朱棣兵临城下时,方孝孺这时候给朱允炆又又又出了一个馊主意:派人去找朱棣,宣布可以与他划江而治,平分天下。

方孝孺此举,本是想让朱棣尴尬:如果朱棣同意,就说明他是小人,所谓的“靖难”纯粹是骗人的;如果他不同意,皇上跟他商量平分天下他都不答应,他这是瞧不起皇上。 不管朱棣怎么选择,起码朱允炆都占理!

然而长脑子的人都明白,占不占理他都离死不远了。因为朱棣此时就在南京城下了,怎么可能因为方孝儒一句蠢话就半途而废呢?

所以朱棣根本就不入套,他派人直接跟朱允炆说:我是来奉天靖难的,怎么会贪图大明江山呢?只要陛下您把奸佞们都杀了,我立即就投降。

谁是奸佞小人?不就是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吗?朱棣让朱允炆把这些心腹都杀了,那朱允炆身边还有谁可以依靠?武将们早就跟他翻脸了,文官们也是墙头草,看势头不妙都在给自己找退路。所以朱允炆就坚决不同意朱棣的谈和条件,双方继续打。

然而此时的南京城,哪里还有人愿意为朱允炆卖命?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李景隆偷偷打开城门,放朱棣进城,果断把朱允炆卖了。

当朱棣进入南京的时候,为了获得文武官员的拥戴,他强调道:除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人罪无可赦外,其它人只要投诚,就都既往不咎。

于是,文武百官立刻向朱棣投降,朱允炆就此也就彻底完蛋了。之后,皇宫里面被人点了一把火,朱允炆在战场大火中失踪。找不到了。

回顾整个靖难之役,其实不难看出,建文帝输就输在了没有真正意义的参谋团。他本身没什么本事,也缺乏经验。所以他对参谋团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的参谋团却都是不中用的货色。尤其是黄子澄,脑残到了极点,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错的,要不是因为他最后不投降,守住了气节,简直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朱棣派到朱允炆身边的高级资深卧底了。

为什么朱棣可以夺位成功,而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儿子朱高煦却造反失败

朱高煦可以说造反一直在路上,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雄起一次,却在侄子宣宗御驾亲征之时,马上投降了,不得不说是有心没胆啊!

至于为什么朱棣可以成功,朱高煦却不能?首先第一点朱瞻基不是朱允炆,朱高煦也不是朱棣;第二当时的外界环境也已经不是当年了,由于朱棣本身就是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怎么可能不对藩王做出限制呢,就像宋太祖以武将身份夺位,终宋一朝,武将地位都不高!

如果努尔哈赤入侵的是永乐帝时期的大明,结果会是怎样

如果努尔哈赤碰到了永乐大帝,他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

虽然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是明末时期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虽然努尔哈赤本人是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虽然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拥有如皇太极、褚英、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一大批的优秀将领,但他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如果没有这些运气努尔哈赤是成不了气候的。而努尔哈赤能遇到这种运气,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垂垂老矣的明朝,遇到了万历、天启这样的皇帝,万历和天启给了努尔哈赤很多机会,努尔哈赤几乎每一次都把握住了,后金也才成了气候。

下面我们看看万历和天启给了努尔哈赤那些机会:

万历不上朝,老努统一女真

努尔哈赤是在公元1583年以祖上留下的13副铠甲起兵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手上也就百把人,发起的第一场战役是找尼堪外兰报杀父之仇,而那会的努尔哈赤我们还不能称之为大汗努尔哈赤,应该是村长努尔哈赤。尼堪外兰打不过努村长,便到处东躲西藏,最后被抚顺的明朝守将裴松出卖,努村长得以报仇。

在后来的短短5年里,努村长凭自己的好勇斗狠,逐渐兼并了一个又一个村落,于1588年统一了建州女真,顺利地从努村长升级到了努酋长,开始有了些气候。顺便说一下,当时的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其实就是明朝的一个卫所,其首领是明朝任命的指挥使。巧合的是,在1588年的前一年,正好就是万历十五年,从这一年开始万历皇帝就不上朝了,所以当1588年努酋长统一建州女真的时候,万历皇帝是不知道的。

统一了建州女真后,努酋长就开始对女真实力最强的海西四部用兵了。之后数年,努酋长通过合纵、连横加军事打击的多种手段,逐渐消灭了海西四部的乌拉、哈达、辉发等三部,直到1616年称汗的时候,万历皇帝还蒙在鼓里。

搞笑的是,努尔哈赤称汗的消息还不是明朝的官员报告给万历的,而是万历从朝鲜使者口中得知的。称汗,就意味着要跟明朝分庭抗礼了,万历当然不能忍,于是萨尔浒大战就爆发了。

白痴统帅领衔,萨尔浒明军惨败

历史上萨尔浒大战的时间非常短,只有5天就结束了,但是为了这场战役,明朝却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对于这场战役,万历高度重视,任命兵部侍郎杨镐为总指挥,部队阵容也空前强大,具体组成如下:

1、从九边重镇征调精兵3万、精骑2.5万,这些部队都是明朝的边军,常年跟蒙古一类的游牧民族作战,不仅战力强,而且作战经验相当丰富;

2、从浙江征调戚继光系统的浙军4000,这些部队出自戚继光嫡系,是名副其实的戚家军;

3、各地土司兵7000,这里的土司兵并不是一般我们所认为的地方部队,当时明朝各地的土司兵非常骁勇善战;

4、又从其余各地方精选了3万精兵。

此外,再加上1.3万朝鲜兵,总兵力11万人,可以说万历是把当时明朝全国最能打的部队都集结了起来,军力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除了军力阵容强大,将领阵容也可以用全明星来形容:西路军主将是山海关总兵杜松,此人从一个士兵开始摸爬滚打一路当到了方面军大将,可以说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也是一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猛将,身经百战,鲜有败绩。蒙古人称之为杜太师,女真人称之为杜疯子。

东路大军主将刘綎,是晚明第一猛将,能使120斤的大刀,曾于1592年和1597年两次入朝作战,在1600年参与了平定播州之乱的战役。无论是在朝鲜战场还是在播州战场,刘綎一生从未遇到过对手,所向无敌。

南路军主将是辽东总兵李如柏,是威震东北的名将李成梁的二儿子,也是在抗倭援朝战争中平倭名将李如松的弟弟,只有北路军主将开原总兵马林没什么名气,不过他的手下也是精锐的辽东火枪骑兵,战斗力异常强悍。

这样的阵容,只能用豪华来形容,当时努尔哈赤手上虽有6万精锐八旗,但要真的跟这样的大军捉对厮杀起来,最终战败是毫无悬念的。只可惜这支豪华阵容配了个白痴统帅,制定了四路分兵出击的战略,这些部队在行进的过程中步调不一,被努尔哈赤打了时间差。1619年三月初一,努尔哈赤与东路军杜松交战,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全歼杜松部。紧接着在第二日,也就是三月初二,努尔哈赤进击北路军马林部,又是一天激战结果马林部全军覆没,四路大军一下子就被消灭了两路。此后到了三月初五,努尔哈赤集结全部主力围歼了南路军刘綎部,晚明第一猛将刘綎也战死疆场。三路大军被消灭后,西路军的李如柏就只能撤退,萨尔浒大战以明军惨败而收场。

这一战,明军的问题就在于赶到战场的时间不一致,等于是把大军分成了四份,一份一份地送到了努尔哈赤的口中,被努尔哈赤一口一口地吃掉了,如果能步调一致一起赶到战场,努尔哈赤就没有任何胜算了。

万历寿终正寝,老熊经略夭折

万历虽然多年不上朝,奉行懒政的作风,但好歹是个明白人。萨尔浒大战失败后,万历果断启用了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主持辽东大局。

熊廷弼来到辽东后,知道努尔哈赤战力强悍,不能跟努尔哈赤打野硬刚,他采取的策略就是先防守好,把兵练好,然后再慢慢蚕食后金的地盘。

熊廷弼认为当时努尔哈赤手上大约有十万兵马,而辽东只有八万兵马,缺口十万人马,需要朝廷紧急征调。每名士兵一年需要饷银十八两,十八万士兵共需三百二十四万两,每月需要粮食五斗,一年需要粮食一百八十万石左右,此外还需战马9万匹,对此万历通盘满足并坚决支持。在熊廷弼的经略下,辽东各地的防御体系很快就建立了起来,兵马也陆续招募、训练到位。

由于熊廷弼的防守做得滴水不漏,努尔哈赤一时间也没了下手的机会,在1620年8月的时候努尔哈赤曾对沈阳发动过一次进攻,但被熊廷弼打退,此后就只能龟缩防守了。

照这个节奏下去,只要熊廷弼继续经略下去,努尔哈赤的后金就会灭亡,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清了,不过还是努尔哈赤的运气还真好,万历在1620年7月去世,继位的光宗只当了29天的皇帝就升天了,接下来的天启皇帝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在朝中不断的弹劾下,熊廷弼不得不辞职回家了。

王化贞架空熊经略,老努捡漏尽占辽地

熊廷弼走后不久,袁应泰接替他主持了辽东大局,不过袁应泰只是个优秀的官僚,打起仗来却是个菜鸟,在他上任后没半年,明朝就丢失了沈阳和辽阳,袁应泰也在辽阳之战中战死,努尔哈赤尽得辽东。

在辽沈大战惨败后,明廷才开始重新重视起熊廷弼来,让他二度经略辽东,只是这个时候由于明廷内部发生了党争,熊廷弼虽是辽东经略,但军队基本掌控在了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手里,而王化贞也是个军事菜鸟。

熊廷弼到任后,还是采取了以前的方案,先做好防守再徐图进攻。而王化贞则蜜汁自信,认为只要他率军出击,就能一举消灭努尔哈赤,甚至幻想要联合蒙古的虎墩兔出兵相助消灭后金,结果给虎墩兔的钱是给了不少,可蒙古兵却一个没见到。王化贞为了瓦解后金,还使出了反间计,让手下孙得功去策反投降了努尔哈赤的汉将李永芳,不想孙得功不但没有策反李永芳,反而被李永芳策反,结果自己的大本营广宁到处都被努尔哈赤安排了奸细。到了后来努尔哈赤进攻王化贞的时候,广宁还没交战就落到了后金的手中,王化贞的十多万大军惨败,辽西也被努尔哈赤占了。

广宁之战后,熊廷弼带领辽民退到了山海关,一时间整个关外都成了努尔哈次的地盘,直到后来孙承宗主持辽东大局,才把防线又推到了锦州一带。

纵观努尔哈赤崛起的整个过程,前期是因为万历不理政,一直忽视了努尔哈赤的存在,等到努尔哈赤称汗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个强劲的对手。萨尔浒大战,虽然明廷集结了全国的精锐,但统帅杨镐却执行了错误的战略方针,导致十多万精锐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后来万历虽然用对了熊廷弼,也给与了熊廷弼全力的支持,但熊廷弼经略没多久万历就挂了,继任的天启皇帝不懂事,再加上朝政混乱,内部党争不断,导致熊廷弼两次经略辽东无果,期间还启用了不懂军事的袁应泰和王化贞主导辽东军事,这才给了努尔哈赤不断大败明军的机会。可以说从努尔哈赤崛起到称霸关外,主动权其实一直都在明朝手中,是明朝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失误,才给了努尔哈赤做大做强的机会。

但是如果努尔哈赤遇到的是永乐皇帝朱棣,那么结果就只会是努尔哈赤被消灭了。朱棣的皇位就是打出来的,虽然努尔哈赤是位不世出的军事家,但朱棣也是位不世出的军事家,像朱棣这种级别的军事家作战,基本不会出现失误,在双方都不出现失误的情况下,那么朱棣即便是跟努尔哈赤打消耗战,努尔哈赤也最终必败无疑。

清军在入关后5年,满八旗仅有男丁5.5万多人,在努尔哈赤时期满洲八旗兵最多只有6万人。而在朱棣时期,明朝的人口就有6000多万,在他北征蒙古的时候动不动就出动了50万大军,如果由朱棣去攻打努尔哈赤,不说出动50万,出动20万是不在话下的。

而且朱棣时期的明军非常善战,不说靖难之役朱棣能从北京一直打到南京,即便是后来五次征讨蒙古,也是每战必胜。在遇到兵力处于明显劣势的后金八旗的情况下,明军获胜是毫无悬念的。

总之,如果努尔哈赤遇上了永乐大帝朱棣,他就只能自认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