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历史上,秋瑾为什么被称为鉴湖女侠
秋瑾女士的故乡在山阴县,现隶属绍兴,此地有湖曰“鉴湖”,秋瑾就以此为号,遵从旧时文人习俗。至于女侠,则是立志当个除暴安良、卫国救世的金帼英雄,称“鉴湖女侠”,是他与丈夫闹矛盾的1903年,他在北京给上海的一位叫“琴文”的女士写了一封信,署名就是“鉴湖女侠”,立志作自强女性,与家庭束缚割裂,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秋瑾是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大侠,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与崇敬!
清代有哪些文人
清朝文化发展是封建时代的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各领风骚!
1、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文集》。
2、曹雪芹,代表作《红楼梦》,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3、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4、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代表作《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金圣叹,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6、纳兰性德,代表作词集《纳兰词》,《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7、袁枚,代表作《随园诗话》。
8、龚自珍,代表作诗集《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吴敬梓,代表作《儒林外史》。
10、赵翼,代表作《廿二史札记》,论诗五首·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鲁迅和秋瑾的关系怎么样
秋瑾为何对鲁迅大骂并拔刀相向?二人究竟有什么过节?
秋瑾与鲁迅都是近代历史上有名的革命志士,秋瑾是革命女英雄,敢于用鲜血和生命与敌人战斗;鲁迅是文化战线的斗士,用笔在战斗。
两位都是为革命而战斗的勇士,又同是绍兴老乡,却为何秋瑾对鲁迅不太感冒,甚至对鲁迅破口大骂并拔刀相向?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秋瑾
最早记录这一事件的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周作人在《鲁迅的故事》中记叙了这段公案:
“秋瑾与鲁迅同时在日本留学。《取缔规则》发表后,留学生大起反对。秋瑾为首,主张全体回国;老学生多不赞成,因为知道“取缔”二字的意义拜不怎么不好。因此,这些人被秋瑾在留学生会馆宣告了死刑,有鲁迅、许寿裳在内。鲁迅还看见她将一把小刀抛在桌上,以示威吓……”
事件的起因是1905年日本政府为了限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二日颁布了所谓《清(韩)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学生们群起抗议无效,并进行罢课,湖南留学生陈天华甚至投海自杀以勉励同学们进行斗争,维护爱国的权利。
此时,留学生们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回国自办学校,并实行革命,另一派主张忍辱负重,力学救国。秋瑾是主张第一种方针的人,鲁迅是第二种。
秋瑾在日本(后排第二)
两派争吵不下,秋瑾认为第二种选择的人是贪生怕死,于是大骂这些人是汉奸并拔刀威吓。当时记录下了这一幕的徐双韵在《记秋瑾》中写道:
“……秋瑾发言,力主回国,词意激昂,随手从靴筒取出侨刀,插在讲台上说:“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吃我一刀”
一直以来,秋瑾对鲁迅等人破口大骂并拔刀相向就是从周作人的记录而来,徐双韵的记录较为客观。二人的记录谁对谁错?秋瑾骂鲁迅没有?宣判鲁迅等人死刑没有?拔刀吓唬没有?这成为了历史悬案。
但历史的事实应该是这样的。
一回国革命与留下学习都爱国的体现,没有必要厚此薄彼。秋瑾走的是抛头颅撒热血的激进道路,鲁迅并不主张这种方式。鲁迅曾说道:“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什么之类者就为此······”(鲁迅致景宋(1925年3月11日),《两地书全编》,第394-395页。)
对于革命,鲁迅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无权去劝诱人做牺牲,也无权去阻止人做牺牲。况且世上也尽有乐于牺牲,乐于受苦的人物。……只是这牺牲的适意是属于自己的,与志士们之所谓为社会者无涉。”(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第165页。)
鲁迅
鲁迅认为秋瑾这样的牺牲者,是出于他们的主观意愿去牺牲的,至于他们是不是革命志士,是后来人的评判。
所以鲁迅做不了秋瑾,鲁迅做不了烈士。早年鲁迅曾参加过反清活动,上级一次分派任务让他去刺杀一个满清官员,鲁迅临行前说家中有老母,若我死了,老母该如何活?于是任务换人。
鲁迅与秋瑾路线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处世方式的不同。无论牺牲还是选择另外的方式救国,都无可厚非,更没必要刀兵相向。
秋瑾被处死
二是秋瑾对第二种做法也不排斥,认为学习是救国的长久之计
秋瑾在与友人的信中,曾表明了对留下学习同志的态度。“吾与君志相若也,而冷则君与予异,何始同而终相背乎?虽然,其异也,适其所以同也。盖君之志则在忍辱以成其学,而吾则义不受辱以贻我祖国之;然诸君诚能忍辱以成其学者,则辱也甚暂,而不辱其常矣。吾素负气,不能如君等所为,然吾甚望诸君之毋忘国耻也”。(王时泽《回忆秋瑾》,同上书第229页。)
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看出秋瑾对两种做法的态度都是支持的。秋瑾当时的确是骂过投降的汉奸,但不是针对鲁迅等人,她也的确拔刀了但不是判鲁迅等人的死刑,而是将刀插在桌子上激励大家。
秋瑾牺牲之后,鲁迅在他的小说《药》里用“夏瑜”的形象歌颂了秋瑾的牺牲精神。在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鲁迅以秋瑾的牺牲来告诫青年,让革命者吸取教训。在鲁迅离世的前一年,鲁迅还写了《病后杂谈》来悼念秋瑾。
秋瑾墓
可见,鲁迅与秋瑾之间的革命道路不同,但对这位革命女侠的牺牲始终是崇敬有加的。说鲁迅与秋瑾不和,秋瑾拔刀威胁鲁迅等说法是不合理的。
我国近代史被称为“先生”的女性有哪几位
“先生”一词在现代来说,一般用于称呼男性。在古汉语中,“先生”一词特指有学问者, 过有学问的“先生”也多指男性。
到了近代,一些进步女士走出闺房,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学习科学、学习知识,她们的学问、智慧,对社会的贡献,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因此,人们也把受过良好教育、德高望重的女性称为“先生”。这种称呼如今已是文化界的雅称、学院内的规矩,也是基于千年以来对有学问之人尊称先生的传统,并不局限于男女性别。
近代中国,被称为“先生”的女性其实不少,有书君这里拣选三个不同领域的女“先生” 简要介绍一下。
一、 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出生的年代,正值中国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日,但因其祖其父皆在清廷为官,秋瑾的幼年生活可谓无忧。小秋瑾虽为女儿身,却特别仰慕的那些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在很小的时候就写过诗句: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
成年后的秋瑾接受了进步思想,冲破了封建家庭和婚姻的枷锁,东渡日本求学。
在此其间,她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她曾言“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
秋瑾不仅声张女权,且积极参加革命意图唤醒全民自救,她回国参与反清运动,因不愿逃离绍兴而被捕,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孙中山称秋瑾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题词“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后人仰称“秋先生”。
二、伟大女性宋庆龄
宋庆龄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14年任孙中山秘书。同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10月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从此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
在与孙中山共同战斗的岁月中,宋庆龄跟随中山先生劳苦奔波,并组织广州妇女成立劳军会及红十字会,往前线宣传慰问。1922年,军阀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她在危急形势下,坚持孤身留下吸引敌人,让孙中山先行离开险地,表现出献身革命事业的坚强意志和卓越胆识。
中山先生逝世后,庆龄先生继承国父遗志,奋起完成其未竟事业,她力主维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对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
宋先生逝后,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三、 才貌两全林徽因
林徽因在近代史上十分知名,许多人熟悉她,是因为她品貌出众,追求者众。
事实上,林徽因的知名,不仅仅是因为她出众的外貌,还因为她多才多艺。
林徽因是中国近代作家、诗人,著名建筑师。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于江南杭州,其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任浙江金华、孝丰等地官职。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在这样的家庭熏陶的林徽因,自然不同一般的女子。
林徽因在文学方面的著述甚多,也广为人知。但她在建筑学上面的更多贡献人们所知不多。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
建国后,林徽因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其间,为挽救古牌楼,抱病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据理力争,尽显学者真本色。
林徽因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在上世纪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
侠女秋瑾、国母宋庆龄、才女林徽因,真女性楷模也。得后人尊一声“先生”,实至名归。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