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约瑟 儒家思想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儒家思想对科学的贡献几乎没有”其实有几分道理您怎么看?你是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1 14:59:00 浏览5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儒家思想对科学的贡献几乎没有”其实有几分道理您怎么看

儒家思想对科学的贡献几乎没有,这话听起来刺耳,但确实是事实。首先儒家思想(学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不是为广大平民百姓服务的,他所宣扬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不符合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主流价值观,他所宣扬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勿知知也就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他宣扬的君权神授,就是要老百姓安于天命,要甘当统治者的奴仆,要安心忍受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学话)与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相符合,是禁锢人民思想的桎梏,沒有任何科学性可言。其次,儒家思想(学说)排斥打压自然科学,导致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发展,更谈不上形成科学体系。尽管中国是农业大国,统治者强调以农立国,但对农业对农作物的研究仅仅限于民间,因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这些研究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和使用,因此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尽管产生过齐民要术等农学著作,但没有发展成农业科学。在手工业,天文地理方面,尽管我们有四大发明,但我们没有作进一步的开发,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和生产力,不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在天文学方面,尽管我们有研制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的记录,有观测天文气象的记录,但由于观测天象是为皇帝预测吉凶的,也没有形成天文学。由于中国统治者把儒家思想(学说)作为唯一的科举考试的内容,导致所有读书人只读儒家思想(学说),而把农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视为杂学,不愿学,学了也无用。因此,儒家思想不仅不是自然科学,相反还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传播。

你是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的

这里谈谈自己的浅见,具体专业解释百科有很多,不再进行平移操作。首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一部分是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利益从而获取自身利益,另一部分或许只是为了发明而发明,他们并没有一个宏观的产业化的思想。具体来说,好比是一群技术精湛且时刻想通过卖弄自己的聪明而获取升职机会的公司职工,他们的技术只停留在技术实现层面。而作为统治者,也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拥有传统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思想,他不会把利益分给尤其是拥有技术能力与潜在的可能智慧的部分职工,他不允许受到任何层面的威胁;也就不会利用科学技术发明解放劳动力,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给职工提供便利后或许能创造更大的利益,他在乎的,只是他的羽毛和这一亩三分地。中国传统思想里,任何东西都容易和政治挂钩,而西方国家的科学更多的是纯粹的探索,我们都知道,只有纯粹能提炼出高级的美丽的结晶。这一部分的科学发明便仅限于一个极小团体。换句话说,中国古代很多科学发明就这样永远埋在了泥土中,埋在了统治者的陵墓中。

将其推而广之,中国古代的产业化运作更多的是看得见摸得着且符合人们传统认知的农业制造业和传统工业产链。新奇的工业创造方法在他们看来是可笑的,甚至于是妖术,少有的思想超前的科学家们也困在了重重的可怕的权力与利益的网络中直到死去。这就归咎于中西方哲学的不同了,具体我也不再多说,并没有研究过,可以参照百科,总之一句话,一方是不断进步的源于科学技术发展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无限延伸其可能性的以探索真理为目的的西方哲学,一方是由数千年前百家争鸣产生便一直持续到今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容许翻阅纲领的有限的和技术只存在一些交集的通称为的封建思想。或许,王阳明也受不住过分笼子的禁锢,同时一个他只会让那个时代更乱,创造不出新的风云,而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想翻越封建大山的老一辈思想家则只会得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无可奈何的折中思想。

自知才疏学浅,胡言一番,以跑题泛论居多,其实一句便可概括。题者看罢一笑便可,若能有所抛砖引玉之效,自是最好不过。毕竟,回答的主要目的,做个任务试试水。。。2333。。。

与“李约瑟之问”相反,乐活要问,先秦时代的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富有创造力

我今天就从思想层面浅谈一下这个问题

夏商周以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时期,各诸侯分封天下,爵位世袭,形成了一个贵族世代统治的体制。

进入春秋末期,平民阶层崛起,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已经形成,但商鞅的变法让秦国崛起,打破了平衡,也改变了中国人。中原文化经过长期发展,此时已经变得比较柔软,比较有宽容度,崇尚优雅和尊严。

但是秦国不同。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文化是最野蛮、最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的。西北少族民族的生产关系比较简单、原始、纯朴,所以他们直接以追求生存、积累财富为目的,很少加以掩饰。因此秦人比楚人更醉心武力,崇拜强权。

商鞅从军爵制度开始,取消贵族世袭制度,收回特权,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有军功战绩,才能够重配爵序,列籍贵族。商鞅还企图统一国民思想,采取“愚民政策”,把文人、商人、工匠视为“国害”。他在渭河边论法,一次性就屠杀了700多反对他执政路线的文人。秦国这样的发展模式,当时的其他国家称之为“虎狼之国”。但打来打去,最后野蛮战胜了文明,秦国击败六国,统一了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大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迷信权威,也没有思想禁区,以君王的师友自居,将自己的“道”凌驾于君王的“权”之上,合则留,不合则去。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各国的知识分子只能生活在一个皇帝之下,没有了选择的机会,也没有逃亡的自由,只能为这一个政权服务。秦始皇确立了君宪制度,给专制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后面的历朝历代,继续在专制的基础上添砖加瓦。

皇帝制度的发明,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皇帝支配一切、主宰一切,所有的权力,都为皇帝一个人垄断,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为皇帝一个人所牢牢控制。它通过空前严密而有效的专制体制抑制了社会活力,束缚了人民的创造力。

在此后的两千年间,中国社会万马齐喑,死气沉沉,再没有出现一个可与先秦诸子比肩的大思想家,社会制度也没有出现一次大的创新和变革。中国人一直在“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了无新意的一治一乱中挣扎,“奴隶性格”和“专制性格”日益发展成民族性格中相辅相成的两个突出特征。

最终使得中国人思想上越来越保守,创造力被渐渐落后,但是我们要相信,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这个时代越来越好,我们现在创造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还是要树立好良好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希望有所帮助。

“李约瑟之问”与“钱学森之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李约瑟难题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提出的。李约瑟在编撰长达15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时发现,明朝以前中国古达的科学技术一直是领先西方的,从明朝开始就落后于西方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约瑟难题,有时候这个问题也会变形为“科学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

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提出的。2005年,温家宝看望耄耋之年的钱学森,钱学森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不论是李约瑟难题还是钱学森之问,都是中国的痛。不过在我看来,李约瑟提出的科学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钱学森的培养杰出人才却是能够通过努力得以实现的。

杰出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内就完成。建国后,国内曾经历过一段时期的浩劫,知识分子被迫害,人才培养断层。那是从根基上的破坏,从意识形态上的破坏。庆幸的是,国内能够及时的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的培养、建设才得以逐步走向正轨。

一个国家科技的强盛也是和经济实力紧密相关的。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为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能够为科技事业注入更多的经费。近些年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为科技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力。

钱学森之问提出已十多年,这十多年里中国的科技事业也取得了一些辉煌灿烂的成就。杰出人才会在中国不断的涌现出来。

原创作品,禁止侵权,侵权必究。

“李约瑟难题”是什么中国能否打破“李约瑟难题”

这不是能否打破而是已被毛主席缔造和培育的军队、共产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所破解。现在这个问题已不复存在!因为此问题的核心是古中国为啥能领先世界而近代却落后了?故此问题的答案就在求异中,不言而喻,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这个社会阶段,而偏偏资本主社会的生产力是远超封建社会生产力的阶段,所以中国在近代落后了,而智慧能超世人近百年的毛泽东和他培养的共产党、缔造的人民军队却把中国从任人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且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把人民的思想觉悟提高到空前的水平,这是中国生产水平能迅速提高的真正内因,中国现在已是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因此,此问题已不复存在!题主的提问是醉翁之意不洒,在激发人民对毛主席的思念,在鼓舞党和人民坚持智彗自信、胆量自信、方法自信…在此作为农民的我向题主的启迪标示感谢。

鲁迅批判道家思想,李约瑟为何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有着丰富深广的文化和思想内涵。道教最初发源由崇拜黄帝以及原古神明而来,春秋时期形成方仙道,主要是修炼长生、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之一,即为道家,做为一家学说学派,以老子及其著作《道德经》为核心发展到了哲学高度,后世庄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黄老学说,并称老庄,道家“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斗争,清静无为”的思想得以确立,并坚持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关系。西汉初期,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黄老学说受到重视和推崇,成为“文景之治”的重要创造因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黄老道家走出政治信仰,转向民间,称为黄老道,道教正式形成,并兼容了孔孟儒家思想,吸纳了墨家兼爱互助、科技方术等思想文化,《易经》成为道教基本经典之一。后世虽不断有执政者信奉道教,特别是唐朝李世民以“老子后裔”自居而奉道教为国教,并对道教做一些改革,但是做为宗教,道教的发展基本是在民间的。道教一方面推崇神明之道,降鬼除妖,和佛教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方面推崇阴阳五行,测卦算卜,把辩证法引入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另一面推崇科学技术,诸如鲁班技艺、医学药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等。特别是在医学方面的贡献是堪称卓绝的,道教的“旗帜”也是济世救人,道家的药物养生学和阴阳五行辩证法直接产生和推动了我国医学药学和中医诊疗学的发展,古代医者大多为道家出身,以悬壶济世为业,华陀、孙思邈、葛洪、陶弘景等历史上知名的医学药学家都是道教人士,李时珍离了道家思想也不会有《本草纲目》巨著。

大致了解了道家思想和发展历程之后,小编提出的“为什么鲁迅批斗道家思想,李约瑟却对道家文化情有独钟?”的问题就不难解答了。

鲁迅对道教的态度是暧昧的,对道家思想的否定却是明朗的。他批评道家思想的话见于一些书信来往中的只言片语,也曾发表了《热风》、《出关》、《起死》等作品对道家思想进行鲜明的批判。鲁迅在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见,关系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鲁迅在信中直接做出了道家思想是“食人的思想”的观点,原来那句被道教人士引以为荣的话“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并非是褒扬道教,而实是从根本否定道家思想。鲁迅还说过“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永久不变的人性吧。”可见鲁迅对道教特别是道士并无多好感。

那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鲁迅要批判道家思想。在鲁迅看来,一是道家思想发展到后来已经把封建文化和儒家思想兼容并包了,和封建等级礼教融为一体,愚昧和麻木了劳动人民的思想,而鲁迅就是要推翻封建礼教,建立一个民主的新秩序新制度,这自然也涵盖了道家思想。二是道家崇尚的“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和养生享乐和反对斗争的思想,与鲁迅的革命斗争思想和鞭策、号召一切受压迫的人民起来积极反抗的意志是格格不入的。三是道家思想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明哲保身的个人文化色彩鲜明,如无为而治是针对最高统治者个人的政治言说,治病救人显然也是对个人而言的,还有养生修炼无不是对人们个体而言,道教只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上千年和其不与“集体”相关联不无关系,而鲁迅就要消灭消极的个人主义,发动人民大众一起投身革命。四是道教崇尚的神鬼思想(鲁迅是不明确反对佛教的,对此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特别是一些不良道士在民间借“降妖除魔”“仙符治病”“求神问卜“之名义进行迷信活动,愚弄人们,欺骗钱财,早就被鲁迅所反对和唾弃 ,扫除封建迷信是鲁迅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宗旨之一,鲁迅因此甚至连中医也不相信了,致死都是日本西医在为他诊治。鲁迅批判道家思想是出于他民主革命行动的需要,但是鲁迅也并非全盘否定道教和道家思想,鲁迅也曾说过“我们虽挂孔子门徒招牌,却是庄生的私淑弟子。”“(庄子)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庄子之作,莫能先也。”做为在中国本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宗教文化,鲁迅对道教还是在内心存留有感情的。

至于李约瑟为什么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这与他的身份和从事的事业密不可分的。李约瑟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曾获自然科学一等奖,曾任英国驻华科学参赞、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著有深远影响中西现代文化交流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28卷以及《化学胚胎学》《中国科学》《科学前哨》《中国神针:针灸史及基本原理》等。1937年,鲁桂珍(后成为李约瑟妻子)等三人来到李约瑟实验室工作,向李约瑟介绍了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医药学,李约瑟极为震撼,从此对中国科学发生极大兴趣,立志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后受英国皇家学会之命,1942年至1946年任中国科学合作馆馆长,结识了竺可桢等许多中国科学家和学者,游历考察了中国许多地方,收集了大量文献和资料,开始深入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在研究过程中,李约瑟发现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到近代几乎都离不开道教的影子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例如:“道法自然”的法则意识,实际上就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就是自然辩证法的雏形;道教的炼丹术就是综合冶炼、化学、矿物、药学与一体的科学技术,养生学与生物学息息相关,出自于道教的大量古代医者及其在医学、药学、诊疗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基本构成了中国医学药学史;吸纳了墨家思想之后在机械、工具等科学技术发展上所做的贡献,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区别于始终只服务于统治者、而不关心民间创造的儒家,道家长期以来致力服务于生产者、劳动者和他们的生产生活,使得道家思想接地气,接人气,也直接发明创造和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程。因此,李约瑟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因素支撑和主导了道教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家思想的丰富内涵极大吸引了他的关注力,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也成为了李约瑟一生放不下的重要领域。

因此说来,鲁迅对道家的批判和李约瑟对道家的兴趣,他们的对象一样而内容不同,鲁迅批判的是道家思想中一些愚昧落后的消极因素,而李约瑟关心的是道家思在科学技术上的积极因素。

为什么李约瑟说白兰地酒其实起源于中国

说白兰地酒起源于中国,究竟纯粹是一种“现代俺不行,可古代俺老祖宗很牛鼻”的思维,还是真的确有其事呢?

咱先说一下白兰地是啥?打开天窗说亮话,那其实就是变质的葡萄酒。话说13世纪,荷兰人做二道贩子,把原产于法国的葡萄酒运到北海如丹麦挪威瑞典这些国家贩卖,大家都知道北欧多酒鬼,所以荷兰人的葡萄酒生意做得极好。于是荷兰人就大量收购法国葡萄酒,当这个数量达到一个饱和度之后,我们知道,北欧酒鬼也喝不了那么多,葡萄酒存放时间太长,就变质了。

变质咋办呢?荷兰商人是极会做买卖的,他们不会把发臭的变质酒倒掉,而是再加工,蒸馏之后,变成了一种新的酒。当然,这种说法有点损了,所以另一种说法是,荷兰人在酒未变质之前就再加工成蒸馏酒,也就是说,他们提前做了准备。卖掉最好,卖不掉就蒸馏。

不过,这种蒸馏酒只能说是原始白兰地。真正的白兰地发生在西班牙战争期间,由于战乱,同样葡萄酒卖不出去,怎么办呢?酒商就把葡萄酒大量存放在橡木桶里。结果战乱结束之后,人们打开橡木桶,发现这些存放颇有些岁月的酒,居然更胜往昔,尤其是颜色,居然是琥珀般的金黄色,给人一种高贵典雅感。

由此,产生了一种所谓的“橡木桶陈酿工艺“,制成的酒,便是所谓干邑白兰地。

这里,请大家注意一点,白兰地不是白的,而是红的。

那么为什么李约瑟会说白兰地是中国人发明的呢?

关键在于他在李时珍《本草纲目》里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

也就是说,早在唐朝那会,中国人就从西域的高昌国获得了红色葡萄酒的酿造之法。

而高昌,其实就是现在的新疆吐鲁番,和大家所想象的新疆都是维吾尔人不同,当时的高昌国,是一个标准的汉人王国。历史上曾出现阚氏、张氏、马氏、麴氏四个政权,都是汉人。

所以,红色葡萄酒的酿造法,确实是汉人最早。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推测,王翰、李白、杜甫当年酒后赋诗,说什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他们很可能喝的就是这种红色葡萄酒。

那么,这个是不是就等同于白兰地呢?

老实说,不太好肯定,因为咱没喝过高昌国的红酒,无法一概而论。但如果大而论之,认为红色葡萄酒=白兰地的话。那么汉人确实是喝白兰地的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