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思齐 是谁 宋代

宋代最后一位诗人是谁?南宋除了辛弃疾,还有哪些厉害的文人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1 10:43:56 浏览6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宋代最后一位诗人是谁

宋末遗民诗人很多,他们代表宋代最后的诗歌光华。其中以四大遗民诗人最有名,为其代表:谢翱、谢枋得、林景熙、郑思肖。此外还有汪元量等人也很出名。以下简介一下:

谢翱(1249年11月20日—1295年12月17日),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人,徙建宁府浦城县(今属南平市浦城县)。

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

谢枋(bìng)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林景熙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受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元世祖二十二年(1285),元朝西藏僧人杨琏真迦挖掘绍兴宋帝陵墓时,林景熙激于爱国义愤,约同乡人前往收拾帝后骸骨,葬于兰亭附近,移植皇陵冬青树作为标志,并作《冬青花》和《梦中作四首》,以抒忠愤。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名重一时,学者称“霁山先生”。卒葬家乡青芝山。

林景熙作为雄踞宋元之际诗坛数十年的爱国诗人,是南宋遗民诗人的代表,与谢翱并称翘楚,同时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其创作成就和艺术造诣,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诗文风格幽婉,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论诗主张“诗文归一”“根于性情”。一生共留下诗文16卷,其中诗歌《白石樵唱》6卷,散文《白石稿》10卷,后人编为《霁山集》,被文史学家称为“屈子《离骚》、杜陵诗史”。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道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无根的兰花,寓意南宋失去国土根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南宋除了辛弃疾,还有哪些厉害的文人

辛弃疾确实厉害,能文能武。文能诗词歌赋,武能定国安邦。词是豪放派翘楚,武是南宋少有的英雄,曾率50人闯入5万之众的金兵军营锄奸,成功擒贼,全身而退。因此可以说,辛弃疾是两宋最著名的文武双子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威名赫赫,至今让人感叹。

那么,南宋除了辛弃疾外,还有哪些厉害的文人呢?

第一个就是岳飞。岳飞虽然行武出身,但他不完全是一个武将,他还有文人的才华,他写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字字铿锵,句句震撼,将爱国热情与英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被盛赞为“孤篇压两宋”。

第二个就是虞允文。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挥师南下侵宋,中书舍人虞允文以参谋军事身份,到长江采石矶犒师,因为当时前线主将王权被罢职,接替的武将李显忠未到,江防无人指挥。恰在此时,金军蜂拥渡江,长江如果一溃,必然国破家亡,在这种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介文人虞允文挺身而出,组织部队抵御金军进攻,在完颜亮亲自指挥金兵渡江之际,虞允文率军驾战舰迎战,一万八千人对敌十五万金兵于采石矶,他毫无惧色,利用金人不习水战的弱点,水陆配合,用箭射,用火攻,连续几天几夜苦战,最终于出奇制胜,取得了采石大捷。

第三个,儒将赵方。赵方本是一文弱书生,但后来却成为了威震金兵、扬名前线的儒将。他先后出任随州知州、湖北转运判官兼鄂州知州、权江陵府、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等职。嘉定十一年(1218),金将完颜赛不率兵十万入侵,赵方从容调度,安排孟宗政驻守枣阳,刘世兴守随州。金兵进犯枣阳,被孟宗政打败于尚家川。犯随州,被刘世兴打败于磨子平。金兵不能夺城,又没有撤兵,继续将枣阳、随州二城包围,对峙达年余。

后来,赵方派刘世兴、扈再兴、许国等驰援枣阳,命张兴、李雄韬驰援随州,先解了随州之围。不久,孟宗政在枣阳城东伏击金兵,金兵败走,迎面遇上扈再兴等率领的援军,两军夹击,金兵大败,在交战中活捉完颜赛不的妻弟王丑汉,完颜赛不只好退兵。

赵方以京湖制置使驻守荆襄十年,善用将才,以战为守,军纪严明,从容调度,在任期内使京西一带免受金人的洗劫和蹂躏,功不可没。

第四个,民族英雄文天祥。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入侵南宋,深入长江沿线,国破家亡之际,文天祥拿出全部家财,募兵5万勤王,入卫临安,边抗元,边和谈,曾与元军议和,因当面斥责敌丞相伯颜而被拘,在押解北上的途中逃脱。

后与张世杰、陆秀夫拥立赵昰为帝,聚兵抗元,试图东山再起,祥兴元年(1278)底被俘。第二年,元军在威逼利诱无效后,将文天祥杀害。文天祥就义前,写下《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为什么元朝有那么多“帖木儿”“脱脱”

我们在看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脱脱个和帖木儿这两个人:(帖木儿和元朝以及脱脱的关联点很模糊,不知道楼主究竟想问哪一点?是元朝有那么多兄弟国家?还是有那么多人才?有那么多帖木儿一类称呼的原因,所以不好乱回答,附上脱脱和帖木儿的解释为止,谢谢邀请。)

脱脱,字大用,蒙古蔑儿乞部人。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出生在一个地位显赫的贵族家庭里。

伯父元朝大臣伯颜,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即位后任中书右丞相,独秉国政达八年之久;父马札儿台,仁宗以来即居要职,伯颜罢相后即任中书右丞相。脱脱的死使得他殚精竭虑修补元王朝统治的堤坝付诸东流,也成为元王朝走向崩溃灭亡的转折点。

脱脱自幼养于伯父伯颜家中。稍长,就学于名儒吴直方。

直方,字行可,婺江浦江(今属浙江金华浦江)人,儒学素养很深,曾与方凤、谢翱、吴思齐等名儒交游过。后出游京师,任教于周王和世琜藩邸,和世琜出走后,改任上都路学正,脱脱父马札儿台对他的智谋大加赞赏,比之为诸葛孔明。于是延入府中教其子脱脱、也先帖木儿。

帖木儿,

1336年生于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萨布兹)。他出身于蒙古巴鲁剌思氏部落, 其祖先做过察合台汗国的大臣,父亲死后继为碣石的一名封建城主。虽然帖木儿是突厥化蒙古人,但由于当地自古以来的波斯文化遗留,帖木儿在文化意识上倾向波斯文化。 1362年,帖木儿在故乡附近起义。与蒙古人作战时,被打伤成了瘸子。因此敌人称为跛子帖木尔。后来,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婚姻关系,将西察合台汗国后王的公主纳为妻妾,成了察合台汗国的驸马。所以又称为驸马帖木尔。1360年,河中地区大势底定,秃忽鲁帖木儿控制了大部分地区,但帖木尔实际上控制了河中族。其腿伤亦在此时期受创。在1364年帖木尔终于扶持侯赛因成为可汗。但在1369年,他杀死情同手足的西察哈台汗侯赛因,建立了帖木儿帝国。后人所知的帖木尔的传奇历史,绝大部分来自《胜利书》、《帖木儿自传》。其后裔巴布尔在征服了印度之后有《巴布尔回忆录》流传于世。

为什么感觉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感极低

提到“元朝”,除了少数民族正统王朝和疆域最为辽阔之外,似乎没有给人太深刻的印象,这在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中是非常奇怪的。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元朝这一个大一统的正统王朝在人们观念里存在感却如此之低呢?

元朝其实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对于舆论管控极为轻蔑

元朝的存在时间并不长,,这个异常庞大的帝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便灰飞烟灭。

从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算起,到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结束,元朝存在仅98年,如果在算上1279年崖山之变,彻底灭亡南宋,那么元朝存在也不过88年的时间。

抛开五代十国这些战乱频仍的时期,单以大一统王朝来说,说元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并不奇怪。

而在这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元朝对于社会舆论的把控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上的措施。

虽然元朝也提出了文字狱,也向社会宣布,不能创作反对元朝统治的诗文作品,但是有元一代诗人无数,反诗更是数量众多,但从未有一人因此而获罪。

据记载,元朝曾经因为“反诗”的问题抓捕过一些诗人,但最终却没有进行任何的惩罚,而是直接释放了。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只不过是读书人的牢骚而已,任何时期都有类似的作品,并不是有意反对元朝统治。即使他们真的以诗文的形式表达造反的含义,那元朝作为天朝上国也受得起。

这是一种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的气魄,但实在是一个昏招。

比如元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人主动结起来的诗社,叫做月泉吟社,其中就集结了大量的反元文人。

其中的首脑人物方凤、谢翱、吴思齐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反元人士,谢翱与文天祥等还有深交。这一批人大部分都是宋朝遗民,对于元朝采取不合作的姿态。

新朝初立,元朝也曾经有过招揽人才的举措,但这时候月泉吟社开始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向社会征诗。

于是参与这次征诗的文人都懂了这个题目的含义,所收作品中无一例外,都表示不会出仕元朝。

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显然对于元朝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掌握了舆论的文人群体,但因为对于农耕文明和读书人的蔑视态度,元朝不仅没有加以重视,还取消了科举考试,一举断送了自己从社会中选取人才的路径。

这样一来,读书人的进身之路被彻底封死,无法谋生的文人们转而去创作戏曲、传奇、杂剧等通俗文学,用以户口,导致了散曲、杂剧等通俗作品盛行。

而这些文人在其中抒发愤懑,对于元朝的真实样貌有了一定的丑化,这也滋生了社会上对于元朝统治的不满情绪。

而这些,都是元朝统治者所忽视的,虽然在后来有恢复科举的举措,但为时已晚,人才的极度匮乏让社会矛盾爆发地尤为迅速和激烈,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元朝便成为了历史上的云烟。

在元朝统治的时代里,很少有人对其高唱赞歌,甚至都沉醉于对前朝的怀念之中,对于这个朝代的描述丑化都少,还是以无视居多。

当本朝代的文人都没有太形象的刻画,那后世的人们自然对其印象不高。

明朝编纂的《元史》质量极差很差

我们对于一个朝代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正史的,而正史中的绝大部分是由下一个朝代所编纂,比如宋修唐史,清修明史等等,元史是由明朝修撰的。

如果说要评出“二十四史”中质量比较差的是那些,《元史》一定在其中,这部作品的质量是真的不行。

  • 先说客观原因,这并不是主因。

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称为大一统王朝的,之前没有先例。而从实际上来说,中原地区的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往往了解甚少。

所以,修撰元史的这些人,像宋濂、王袆等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学者,但依然对于蒙古文化知之甚少。

所以,如果读元史就会发现,其中很多地名表述文字不同,但实际上是一个,很多人名也是如此情况。并且记录有时候会非常奇怪,有的地方还有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把人名、地名都写错了。

  • 再来说说主观原因,这才是《元史》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修撰一个朝代的正史,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所需要的准备是极为繁复的。

但修撰《元史》的时候显然在这方面没有充足的准备。

1368年,也就是明朝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朱元璋便下令修撰元史,这是非常罕见的。一般情况下,新朝建立之后都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然后再进行正史修撰,一来做为修撰工作做准备,二来为新朝立稳脚跟。

毕竟正史的修撰有两重目的:

  • 为前代修史,总结经验;

  • 为当代立论,宣示正统。

朱元璋对元史的修撰非常重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明史第一次修撰完成仅仅用了188天,质量可想而知。

这样的一部正史自然不能让人满意,于是就一边继续派人搜集史料,一边准备二次修撰。但第二次的修史和第一次一样,都急于求成,仅仅用了143天。

也就是说,这一整部《元史》,从第一次开始修撰,到最终完结,总共历时331天,还不足一年的时间。

连作为正史的《元史》都这样的质量,那么元代在后世人眼中的形象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却不高的现象。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