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吁 影响 禁止

网络游戏对人们生活影响有多大是否应该呼吁禁止?北大教授呼吁恢复土葬,大家是否认同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0 12:30:10 浏览5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网络游戏对人们生活影响有多大是否应该呼吁禁止

谢!对青少年和自控力极差的成年人危害大。如果需要竞赛,请培养职业选手。参考

北大教授呼吁恢复土葬,大家是否认同

我认为恢复土葬好处大于火葬!

理由如下:

一,现在虽然是火葬,烧成灰以后还是要土葬。这就给死者家属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而且墓地都是水泥浇的,无法种树,死人把活人的地盘占了。

二,焚烧尸体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三,全部烧成了灰,不利于子孙后代考古和科学研究。像马王堆那个千年女尸,她有乳腺癌,但是她不是死于乳腺癌,而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至少能够证明可以带癌生存。

四,烧尸体的炉子是共用的,一个炉子里面经年累月要烧尸体无数,不可能烧完以后把炉子清洗得无比干净,难免会有其他死人的骨灰留存在炉子里。给死者家属的骨灰里面,其中还有别人的骨灰,想起来就不爽。换言之,骨灰盒里面装的骨灰不是100%是亲人的骨灰。

五,烧成灰了,不利于刑事案件的侦破。有些冤假错案,因为尸体被火化了,就无法破案了。如果是土葬,几十年以后都还可以作为破案的依据。

六,恢复土葬好处多。

不占地方,上面可以栽树,可以绿化环境,有利于保护地球。

土葬栽树是个好办法,对于荒山荒坡,以及沙漠改造都是极好的办法。每年人们祭拜只须给树木浇水施肥即可,后人在树下祭拜完,还可以野餐,可以给先辈敬酒加菜。

深挖土葬以后,上面还可以种植农作物。中国有14亿人吃饭,不能让死人占了活人的土地资源。

七,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水泥墓地,光秃秃的看起来瘆人。

八,土葬之后尸体腐烂,变成肥料,人体也回归了自然。

九,土葬是对逝者和生命的尊重。土葬时死者穿着寿衣寿鞋,躺在棺材里面如同入睡一样。换言之,土葬是全尸。人死了,还要被烧一回,甚至骨头为了烧成灰,免不了要被敲打,感觉对死者不恭敬,不尊重。

有专家呼吁恢复繁体字,你赞成吗

恢复繁体字,会赞成吗。

回答是肯定不赞成。为什么?

首先说一下繁体字的优点。繁体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中间经过大篆到小篆,然后演化到隶书。外在形象受看,且可以考证汉字的起源,仅此而已。

缺点是,笔画多,难写,当然就浪费时间了。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一九五六年以前,实行的两次汉字简化字体,大家使用都很方便。

既然使用方便,为什么还要恢复使用繁体字,这简直是复古倒退。

那么,繁体字是否还要保留呢,回答也是肯定的。因为那是老祖宗留来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2022.6.22 上午

图片选自头条平台免费图库

现在一年比一年热,怎么呼吁和改变我们的地球呢

谢邀!您提的这个问题有待深研。可不是我们做的工作

我只是觉得要改变回转几乎不可能了。因为,城市建设发展势如破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速,高铁,四通八达,逢山凿石,遇水架桥等,这些都破坏了原有现状,主要是现在农村人大都往城市里面涌,农村一栋栋楼房成虚设,屋里生草长青苔。而城市呢车满为患,排放热量多,住户多空调也多,烟火也多,排放的热量可想而知,我记得我早几年在河北围场县城的气温比只相差几里之遥的乡村高出3至4°。像这种现象能改变吗?能尽力控制气温回升慢点就不错了,最理想的就是维持现状就阿弥陀佛了

许多人呼吁取消学生英语作为主科,你怎么看

这当然是为了生意。

英文的超越地位来源于其信息的庞大,简言之就是很多信息只有英语有而其他语言没有,拒绝英语就是拒绝这些信息和知识,而知识就是权力。同时,英语也事实上是一种世界范围内通用语言,跨国关系网络必然要靠英语维持,没有英语就会少了组建更大范围内社会网络的能力。

英语作为主科,公立学校就会承担起英语教学的任务,这是廉价的公共产品,对于老百姓而言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如果英语不再被作为主科,那么英语就会成为课外辅导的核心内容,因为英语本身的优势。如果英语不再作为公立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那么只会导致普通人无法获得或只能有低质量的英语工具,而富裕者则可以通过自己的资源优势获得更大的权力。

因此,主张英语不再作为主科的人,不是蠢就是坏,而能在公开场合发表这种观点的,基本上不蠢。

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而不呼吁新一代农民加紧缴养老保险呢

我是一名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乡镇干部,父母也还生活在农村,我来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老”农民对国家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我为什么要给这个“老”加上引号呢?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过去农业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更多。

农业税

1950年农业税占财政收入的39%,1979年为5.5%,到2005年底取消农业税的时候为0.05%。

简单来说,这个农业税就是农民向国家交的公粮。

从上面这个数字我们可能感觉农民的贡献似乎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大。但还有一个数字,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城镇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度,建国初期城镇人数的占比为10%。

为什么要提这个10%呢?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如果单纯只讲吃饭,如果讲平均讲公平,农民应该交的公粮也应该是10%,或者稍微多那么一点点,但绝不会到39%。

更艰难的是1950年我们的粮食亩产量非常低,以小麦为例,亩产量普遍不超过150斤,七十年代中期也不过三四百斤。也就是说农民在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把39%的粮食交给了国家。

现在如果再来看39%和10%这两个数据,相信大家肯定就有了更多感受。

当然了,这个39%也并非10%的城镇人口吃饭消费了,而是完成了工业的资本积累,也就是所谓的农业反哺工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给“老”农民多发放养老金非常应该。

二、老农民的“老”怎么界定?

刚才说了,应该给老农民多发放养老金,那多大才算“老”呢?1979年农业税已经下降到了5.5%,这是不是一个分界线呢?

其实在农业税之外农民过去还需要缴纳三提五统,这个的依据就是1991年国务院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三提五统和农业税一起都是在2006年被取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个人认为2006年以前出生的农民都应该算是老农民,都应该多发放一定的基层养老金,但应该根据年龄区别对待。

怎么区别?应该多发多少?

在以前的回答中我说过,抛开医疗,单纯从基本生活来说,农村老人的生活每月需要五六百元。

以五六百元和现在满15年缴费为基础,我的设想是:建国以前出生的农民基础养老金为600元,65年以前为500元,80年以前为400元,80年以后统一为300元。

当然了,这个标准无论怎么定可能都会有争议。

三、新一代农民应该积极缴纳养老保险,这个毋容置疑。

缴社保领养老,这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单纯想着靠国家福利养老,至少在我们现阶段以及很长一段时期,想都不要想。我们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财力也根本不允许,而且也不公平。

总之,给“老”农民多发放养老金是应该的,毕竟他们的贡献有目共睹。再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老农民只会越来越少,财政负担也会越来越轻。而对新一代农民来说,都应该积极缴纳社保,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一一回复。

1940年7月,希特勒向英国提出和平呼吁,英国为何拒绝出于何种考虑

1940年7月法兰西战役结束,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荷兰??等国都被德国征服,放眼整个西欧就只剩下英国??还在抵抗(西班牙??、葡萄牙??也是亲德的)。而这时,由于德国战前储备的原油不足以及需要筹备对苏作战,希特勒并不想在西线消耗太多力量。

在希特勒看来,德国主要的敌人是苏联,对于英国给个教训,敲打敲打就可以了,他甚至认为英德两国没有深仇大恨,彼此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有了1940年5月敦刻尔克的惨痛教训,英国人就会继续像1938年在慕尼黑那样,继续采取绥靖政策,利用经济手段在未来的苏德战争中获得利益。于是希特勒向英国抛出了橄榄枝。

而英国人的态度却出乎希特勒的预料:

“我们的政策就是用我们的全部力量,用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在空中坚持战斗、同一个在人类黑暗悲惨的罪恶史上,从未有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斗” “胜利——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无论多么可怕,也要赢得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赢得胜利” 。——温斯特·丘吉尔

面对德国的和平呼吁,为何英国的态度如此坚决?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英国传统对欧政策的影响

英国在对欧洲的政策上,一直奉行着欧洲大陆均势政策,英国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坚决避免这一情况出现,当德国结束对法作战时,它已经控制了近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丘吉尔不能接受。只有欧洲大陆力量保持均势,才能方便英国插手欧洲事务。而在历史上,这一均势也常常被打破。

最明显的莫过于拿破仑时期了,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国力空前强盛。在拿破仑天才般的指挥下法军横扫欧洲,欧洲各国不得不向法兰西第一帝国臣服。唯独英国,一直在和法国死磕,因为它无法接受欧洲大陆的统一。

一战后,面对法国在对德问题上咄咄逼人的要求,英国也是尽可能的打压法国,避免过分削弱德国,使法国一家独大,它希望保留足够的德国势力制衡法国,不希望拿破仑时代死灰复燃。

前首相张伯伦对德政策的失败,丘吉尔不相信德国会停止对自己的攻势。

英国前首相张伯伦在对德问题上采取的是绥靖政策,姑息纵容法西斯德国,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出卖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一时的和平,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为后来的大战埋下祸根。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张伯伦的对德政策失败了,此时张伯伦已经深陷舆论漩涡;1940年德军闪击西欧,张伯伦首相在全国的骂声中黯然下台。1940年5月10日,丘吉尔接替他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前任的政策失败了,继任者岂能重蹈覆辙,所以丘吉尔的对德政策必须强硬且坚决,这也符合当时大多数英国人的心里。

最根本的原因是,丘吉尔不认为自己的妥协能满足德国,在他看来拿下法国后的德国,会继续向英国本土进攻!而自己的妥协非但不能阻止德国的入侵,反而会瓦解英国人的斗志!这将是灾难性的,丘吉尔的考虑是有道理的。

首先,稍微有军事素养的人都会明白,德国人最忌讳的就是两线作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不惜牺牲普鲁士的部分安全,只在东线德俄边境配备了10个师的兵力,剩余的79个师集中在西线,东西1:8的兵力配比足见德国的冒险精神,其目的就是快速解决对英法的进攻,避免陷入两线作战!

而1940年的德国以自己都想不到的速度,快速结束了在西欧大陆的战斗,损失不过百余辆坦克和几万步兵,德军士气空前高昂。并且在东线与苏联十分友好,没有任何后方压力,实在没有理由停下进攻英国本土的步伐!丘吉尔也没想到希特勒会脑残到优先进攻苏联(尽管希特勒真的就这么做了),如果让他知道德国真的不会入侵英国,将祸水东引到绥靖政策还能实现,丘吉尔绝对不会拒绝德国的和平呼吁。
(这才是英国最想要的秩序)

希特勒已经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看看希特勒上台后干过的那些事,就会知道为什么希特勒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了。

希特勒曾对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作出承诺,自己拿下苏台德区之后,就不会再有任何领土诉求,但事后却毫不犹豫的对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动手。当大家都希望德国向东继续发展时,他却突然来个回马枪,一举消灭了英法150多个师的兵力。此时,没有人会相信希特勒说的话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德国已经毫无信誉可言,希特勒抛出的橄榄枝不知能维持几日的和平。早已看透德国狼子野心的英国人,又岂会再次被蒙骗,更何况英国人并不孤单。早在1940年8月,英美就联合发表了“反对德国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联合宣言》。有了美国这个财大气粗的伙伴,英国人有着充足的底气。

大英帝国有实力同德国对抗

丘吉尔的信心主要来自英国的工业和海军,当时英德战列舰对比是3:1、巡洋舰6.4:1,英国还有3艘战列巡洋舰和8艘航母,这都是德国没有的海军装备,再不济英国还有将近200艘驱逐舰和护卫舰,足够守卫天谴英吉利海峡将德军挡在国门之外!因此,在丘吉尔看来,自己还有很大周旋于地,没必要丢人的与德国讲和平。

英国的工业在7月份之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军工倾斜,只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生产出足够的武器,重新武装40万刚从敦克尔克撤回来的军队,仅依靠海军防御4个月足够了!这是丘吉尔坚决抵抗的信心来源。

一个英语专家的呼吁:孩子们不要再跟疯子李阳学什么疯狂英语了!没有人能用这种疯狂的方式学好英语的

只是要你跟李阳学英语。没有叫你做李阳的粉丝吧?

李阳学英语是要收钱的。没给钱白教你的?

恩就像钟平教英语人家是要收钱的,不是你说我想学不想学这样的问题。想学你得交钱。这个问题你的脑子能否想明白?

还有你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一直看不懂“本人从事英语教育多年“我实在不明白你是什么东西。还有说这句话的意义何在?你是在引流吗?

现在的90后三观尽毁。好样不学学坏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并不知道李阳生了三个孩子这个消息虽然是从你口中得出的。但是马上我可以明白生三个孩子是如何的不容易,然后还有抚养。现在不是还有带三个孩子的母亲投河的新闻吗?反正你也就是追那些热点写的om作者了。但是我可以理解作为有这样的学术成就,这样的家庭成就的男人,压力是有多大。茅侃侃还自杀了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没有要宽恕或者原谅李阳的意思,这个事情轮不到我开口我也没资格我也犯不着。

我只想说一句:在英语教学领域,李阳的地位是没有人能撼动的。就算是钟平也只能在线上讲讲课。李阳早期那种奋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恩至于后期我并不关心。就好像你去饭店吃饭,你关心的是饭菜是否好吃卫生不卫生,而不是厨师的颜值、三围、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家暴。

ps:最后再冒昧问一句“一位英语专家”是说的谁说你这个发文的作者吗?也许你自己也是粘贴来的吧呵呵。没有一丝原创力。作为一个作者是不是一种悲哀,还经常对别人发表评论。。。

呼吁和呼唤的区别

呼吁的意思是,让大家重视,告知的意思。

呼唤是喊对方的意思

反对派瓜伊多呼吁支持者围堵军用机场,是否会引发委内战

委内瑞拉反对派瓜伊多在自封“临时总统”一个月之际,为了争夺权力,是否抛弃和平抗议的策略,转向暴力抗争,刻意制造人道主义危机,给美国制造军事打击委内瑞拉的理由,甚至引爆内战,2月23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同时也决定了瓜伊多与马杜罗的士气、民心、权势的走向。

瓜伊多在美国的鼎力支持下,于1月23日自封“临时总统”,发动了政变,旨在推翻马杜罗。他领导的这场政变能够取得成功,不在于美国全力以赴的支持,而在于委内瑞拉军方的立场,以及最终全国人民的民心所向。

瓜伊多自立为王后,不遗余力地拉拢军方,令他失望的是成果寥寥,将近一个的努力,只有一个空军文职少将、二个陆军上校的驻外武官、一个陆军上校的军医,以及一个陆军上尉叛变,投靠了瓜伊多,这些人不仅没带队伍没兵权,在委内瑞拉军队中也毫无影响力,对瓜伊多的政变大业毫无帮助,瓜伊多反而还要给他们封官进爵,白白消耗美国给予了资源。

委内瑞拉军方不仅多次表态只效忠马杜罗,还把瓜伊多定性为政变者,宣称将挫败一切政变阴谋。面对特朗普“委内瑞拉军方必须接受瓜伊多慷慨大方的特赦,否则将失去一切”的威胁,国防部长洛佩斯代表军方强硬回击:“军队只有一个总统,不会承认傀儡政权,不会接受外国政府或势力的指令!”

瓜伊多大棒加胡萝卜式拉拢、分化、瓦解军方十分失败,军队依然效忠于马杜罗,他只剩下与马杜罗争取民心这条道路了。民心所向,将决定着瓜伊多能否推翻马杜罗,政变是否成功。而委内瑞拉多年来经济萧条,食品、药品等民生必需品极为匮乏,老百姓民不聊生。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满足委内瑞拉人民的民生必需品,谁将赢得大多数的民心,以及权力。

美国没收了委内瑞拉100亿美元的资产,从中划拨出2000万美元,购买食品、药品等民生必需品给瓜伊多,让瓜伊多去收买人品。美国的三架空军飞机将这些“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运输到哥伦比亚边境城市库库塔,再伺机运进委内瑞拉。美国国务院证实正在与五角大楼及相关援助机构合作,计划运送超过200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到库库塔,再送进委内瑞拉给瓜伊多。

马杜罗指责美国以人道主义援助为幌子,企图将武器、特种部队运进委内瑞拉,马杜罗坚决拒绝美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直言这是美国推翻政府的策略。委内瑞拉军方支持马杜罗的这个观点,派兵封锁哥伦比亚边境的库库塔口岸,阻止美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委内瑞拉。俄罗斯外交部批评美国向委内瑞拉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是一种挑衅行为;古巴外交部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在2月18日言辞犀利地表示:“美国给瓜伊多提供所谓的人道主义援助是发动石油掠夺战争的借口!”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也对此做出表态,他认为人道援助永远不应用作政治棋子,应依据实际需要,并符合人道、中立、公正和独立原则,不带政治、军事及其他目的。

瓜伊多对美国提供的这些价值20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宣布2月23日,也就是他自封“临时总统”一个月的纪念日,将运进委内瑞拉。由于边境被军方封锁,美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无法进入委内瑞拉,瓜伊多恼羞成怒,指责军方封锁救援队进入委内瑞拉是反人道的罪行。2月16日,瓜伊多命令军方站在宪法的一边,7天内向他投降,放行“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对此,委内瑞拉国防部长洛佩斯回应道:放行“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他们得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瓜伊多企图用美国提供的20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瓦解马杜罗的民意支持度,马杜罗不敢掉以轻心,也加想办法解决国内急需的民生必需品,除了同意通过联合国机制接受欧盟提供的价值20亿欧元(约152亿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外,他向俄罗斯购买的300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已于2月20日运抵首都加拉加斯。2月21日,马杜罗在直播平台Periscope公开向普京、泛美卫生组织对委内瑞拉提供药品支持表达了感谢。他还表示,这些药品不是无偿援助,而是委内瑞拉政府出资购买的。

马杜罗还透露,俄罗斯、古巴、印度、土耳其、巴勒斯坦等国向委内瑞拉提供的933吨药品及医疗设备2月中旬就陆续抵达委内瑞拉。

危机中的马杜罗多方面解决药品、食品等急需的民生必需品,并且数量是美国提供给瓜伊多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数倍,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瓜伊多利用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收买人心,瓦解马杜罗政权根基的冲击,化解了一个巨大的执政危机。与此同时,马杜罗也呼吁支持者赶到库库塔口岸,阻止瓜伊多及支持者将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抢运进委内瑞拉。

马杜罗在解决民生必需品上针锋相对,并且做得比瓜伊多更多,把瓜伊多逼急了,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若是无法运进委内瑞拉,他连收买人心的计划也胎死腹中了,他的政变行动就岌岌可危了。把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运进委内瑞拉便成了瓜伊多政变一个月以来的首场“决战”,不容有失。为此,他除了号召几十万的支持者奔赴库库塔口岸,聚众抢运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这样安排,瓜伊多还不放心,跟随抢运车队亲自前往库库塔边境,将带头冲击、突破军队与警察的封锁,并做“总镖头”,指挥、押运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2月21日,瓜伊多的发言人宣称瓜伊多已经带领运输车辆向边境地区库库塔进发。国国务院发布消息称,美国驻委内瑞拉特别代表艾略特艾布拉姆斯将于2月21至22日前往哥伦比亚库库塔地区,与瓜伊多里应外合,联手强行将美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抢运进委内瑞拉。

围绕着美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能不能运输委内瑞拉,瓜伊多将于23日向马杜罗及军方发起政变以来最强有力的挑战,届时,瓜伊多及支持者与委内瑞拉军方、警察,瓜伊多支持者与马杜罗支持者,哥伦比亚边防部队与委内瑞拉边防军会不会爆发流血冲突,制造人道主义危机,将是瓜伊多发动政变一个月以来最大的悬念,也将决定瓜伊多与马杜罗的权力走向。这主要取决于瓜伊多是要以和平抗议的方式,还是武装暴力的手段夺取政权,以及美国是否要制造委内瑞拉的人道主义危机,并让瓜伊多的支持者做牺牲品,当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