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货膨胀什么意思 紧缩

通货膨胀什么意思(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0 03:03:24 浏览5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呢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这里的价格不是单一的某个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而是一组能够反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变动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通货膨胀的原因被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需求拉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又被形象地描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升。

③结构性因素。结构性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发展趋势不同,与世界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但由于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另一方面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却又要求在工资、价格等方面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和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3)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随通货膨胀本身的发生类型、程度以及人们预期的不同而不同。通货膨胀一旦发生,在社会的产量、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会产生复杂的影响。尤其是通货膨胀在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政治后果,是每一个国家的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审慎处理的问题。

应对通货膨胀:国家中央银行可经由设定利率及其他货币政策来有力地影响通货膨胀率。高利率(及资金需求成长迟缓)为央行反通胀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业及生产来抑制物价上涨。

另一种方法为直接控制薪资与物价。美国在1970年代早期,尼克松主政下,曾试验过这种方法。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这些政策与刺激需求面同时实施。故供给面的限制(控制手段、潜在产出)与需求增长产生冲突。经济学家一般视物价控制为不良作法,因其助长短缺、降低生产品质,从而扭曲经济运行。然而,若能避免因经济严重衰退导致成本升高,或在抵抗战时通货膨胀的情形下,这样的代价或许值得。

实际上,物价控制可能因抵抗通货膨胀而使经济衰退更具影响力(因降低需求而提高失业率),而经济衰退可在需求高涨时防止物价因控制产生歪曲。

2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跌。它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原因。从理论上讲,通货紧缩可能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生产能力总体性过剩。此时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持续下跌。

②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如果预期未来实际利率会降低、商品价格会下降,则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会减少现期投资和消费,导致现期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跌。

③政府紧缩预算,削减支出。这时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供求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引发通货紧缩。

④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这会导致生产能力提高、成本下降,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⑤汇率因素。如果一国高估本币汇率,会造成用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导致外部需求降低,出口下降;进而导致国内外向型企业开工不足,工人收入下降,个人购买力和需求下降,从而导致物价持续下跌。

⑥货币政策变动。如果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可能会产生物价持续下跌。

⑦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或信贷过度扩张产生大量不良投资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3)影响。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如若处理不当,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重债务人负担,抑制消费,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甚至形成经济衰退,陷入恶性循环。

应对通货紧缩: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什么意思

很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

我们先说一个基本的概念,社会上消费的主要资金来自普通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也就是说一个人钱多到一定程度,消费金额就不会明显增加了,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原理。所以在社会上流动的,用来消费的资金,主要都是赚工资的老百姓的钱,而不是什么大老板、大企业家。

现在我们解释通货紧缩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当经济不景气,老百姓们手上的没有什么钱,社会购买力就下降,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大到房子,车、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吃喝和消耗品都不好卖了,销售额明显下降。

销售额下降就会导致物价下跌,各种企业盈利能力就会下降。企业不赚钱了,会产生几种结果:降低产能、裁员降薪、破产倒闭。这三种结果都会导致老百姓的失业、收入降低,社会购买力就更低了,商品就更难销售了,如此恶性循环就是通货紧缩。

当通货紧缩发生的时候,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就要“放水”,就是通过增加货币发行,往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激活整个市场的货币流动。购买力上升了,企业赚钱了,普通老百姓收入增加了,消费力就更强了。

美国、日本在这次新冠疫情给老板姓发现金,包括我们国家给老百姓发消费券,本质上就是避免因为疫情而导致的通货紧缩的发生。

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现有的物质与货币不平衡,货币超过了物质的数量,造成一国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一般的物价上涨,是某些商品供求不平衡,造成暂时的物价上涨,不会影响货币贬值,而通货澎胀是一国之商品物价持续、普遍的上涨。

造成通货澎胀的直接原因是流通货币量大于有效经济的总量,一般是超发货币太多!

什么叫做通货膨胀72公式怎么计算

这张图能够很好的解释什么叫做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求远大于供)。

举个例子,你就会明白,通货膨胀有多么卡可怕了:

根据2017年的中国通货膨胀率来看,目前中国的通胀率达到了7.5%左右的水准,所以说,如果你只是做理财,并且理财收益只有4%左右的年回报率的话,每年还要面临一个(7.5%-4%=3.5%)的贬值率!

那么5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83万的购买力;

1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70万元的购买力;

2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49万元的购买力;

3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34万元的购买力;

5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16.8万元的购买力;

这就是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效益,看似你每年的资金在享受着一个理财的收益,每年的数字在增加,但是实际所能够换取,得到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价值越来越低了!所以说,通货膨胀是阻碍个人致富的最大绊脚石,如何能够战胜通货膨胀,是每一个人应该考虑的问题!

什么是72法则呢?72法则指以1%的复利计息,72年后(72是约数,准确值是ln2/ln1.01),本金翻倍的规律。

但是如果你运用在投资里,那么就可能远远不需要72年的时间了,因为你每年的收益可能不仅仅只有1%!

我用自己股市里投资的例子给你演绎,如何战胜通货膨胀,甚至远远大于72法则的时间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要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例子

如果说一轮完整的牛熊市为7年左右的时间,那么我们只需要在7年的时间里获得100%左右的胜率,就能够达到平均每年11%的收益,大大战胜了通胀!但是如果 一轮完整的牛熊市没有7年,甚至你的个股涨幅不止100%,那么这个平均到每年的收益可能会更高!

要知道,每一轮熊牛跨度里个股的涨幅都是巨大的,少则2-3倍,多则3-5倍,大牛股还能走出10倍空间!因此利用确定性和牛熊周期规律做长线投资,势必会比短线波段操作成功的概率更大,收益更高的!

所以,要明白的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一个通货膨胀率的存在,而通货膨胀率是阻碍你资金升值的最大绊脚石。对于大部分的理财和定存来说,是无法有效战胜通货膨胀率的,只有投资才能够克服!那么道理也很明白了,钱是用来消费,换取等价价值的,或者是用来投资的,绝对不是用来存的!!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通货膨胀”是什么意思

通货膨胀(英语:inflation,在台湾简称通膨,香港和中国大陆简称通胀)本意为货币流通数量增加,但也指向因货币流通数量增加,而使得物价水准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也就是物价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通货”意指流通的货币,通货膨胀指货币发行数量上升,而物价上涨是因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两者关联为货币发行数量上升投入消费,“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而使得物价上涨,而现在人们经常直接使用“通货膨胀”一词来表示“物价上升”的现象。而货币发行数量上升,不一定使物价上升,因为可能尚未投入消费,或是被更多的商品(服务)生产或科技进步所抵消,而某些情况,比如说,若新发行的货币是流向生产端扩充产能,反而可能造成供过于求,物价反而会下跌,形成货币发行数量增加但物价却下跌,与常识相悖的经济现象。

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经济成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货币数量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体所耗货币总量取决于现存货币总量。下列公式创自此说:

P = D / S

P 为一般消费品物价水平,D 为消费品总需求量,S 则为消费品总供给量。

公式背后的观念是: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提高。基于总开销主要基于现存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着货币总量提高。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需求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以此观点来说,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米尔顿·弗里德曼如是说。意指通货膨胀的控制有赖于货币上与财政上的限制。政府不可令借支过于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额贷款。此观点着重于中央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以及经济生产力,也就是由生产成本(总供应)所推动的通货膨胀(Cost - Pull Inflation)。

通货膨胀是指什么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

物价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中国2月CPI同比增长5.2%,略高于市场预期的4.9%。而1月份CPI达到5.4%,是8年多以来首次“破5”。2月份的CPI尽管有所下降,但依然破5,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显然是受到2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那么,疫情是如何具体影响物价的?未来物价走势如何?

2月物价上涨的具体情况

我们先来看一下疫情是如何导致了2月份继续高涨的物价。2月份物价主要呈现了两个特征:食品价格涨幅较大;非生活必需品供需两衰。

首先,1-2月平均来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3%,涨幅比去年同期高20个百分点。

其次,国际油价2月份大幅下跌,带动国内汽油等能源消费品价格比上月普遍下降。

第三,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上涨0.5%转为下降0.1%;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从1-2月份平均来看,物价变化延续了前期的结构化特征:必选消费上涨、可选消费下跌。

食品价格上涨较多的主要原因,从供给方面看,主要是各地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交通运输管控措施,部分地区物流不畅;人员短缺造成物资配送难度加大,成本有所上升;部分企业和市场延期开工开市,一些产品生产和供给受到影响,难以及时满足市场需要。从需求方面看,受“居家”要求与“避险”心理等因素影响,有些地区出现了“囤购”的现象,部分地区出现抢购方便面、肉制品和速冻食品等易储食品现象,甚至波及到其他食品,助推价格上涨。

上半年物价走势如何?

抛开货币因素暂且不谈,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和需求的匹配程度。同时,对于中国,猪肉价格和石油价格是中期和短期内影响物价的关键因素。

正如下图所示,猪肉、汽油价格与CPI走势高度关联,尤其是在2019年之前。2005年以来,一共出现过两次猪价和油价同时上涨的“猪油共振”局面,这两次也分别对应着CPI的大幅上扬。

因此,分析疫情之下2020年上半年中国物价水平,有两个视角:猪价油价的变化、供给和需求的匹配。

对于第一个视角,2020年以来的情况正在发生着改变:首先,猪肉价格在持续高涨的情况下,老百姓消费猪肉的比例在降低,导致猪肉价格在CPI中的权重有所下降。这样一来,尽管猪肉的供给并未明显改善,猪价还存在较大上涨压力,但猪价对CPI 的影响却在削弱。而油价则在近几日沙特和俄罗斯谈判失败后闪崩,一路跌到30美元/桶左右,但这样的价格显然不是美国等世界主要产油国所能接受的,3月下旬欧佩克国家还会再开一次会,据传特朗普也在私下协调相关国家,想要谈拢一个产量协议。预计上半年油价会出现有限幅度的反弹。

对于第二个视角,我们认为供给端的复苏可能比需求端更快。因为,上游产业的机械化程度高,价格弹性往往比下游更大,这意味着上游产业调整产量的能力更强,价格略微上涨,产量就能显著回升。同时,复工复产范围持续扩大的情况下,供给端将先于需求复苏。不过,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加大了全球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这对供给形成了掣肘。

但需求端可能会出现个别领域的爆发,导致物价维持较高水平。例如,各地重大基建项目建设迅速转热。当前已有十几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接近30万亿元。尽管这些资金是在多年内完成使用,但边际上基建投资很可能成为需求端的爆发点。

由此,在两种力量拉扯下,上半年物价走势很可能是这样的:“猪油共振”概率小,物价稳定有基础;供给端复苏、需求端有爆点,供需同时复苏;CPI同比会由5%稳步下滑,但仍然在上半年维持3%以上的水平。

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

基于我们对上半年物价的预测,中国当前的物价上涨能否被称为通货膨胀?或者是否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在任何国家,影响通胀的因素有两个:(1)货币的宽松程度;(2)供给和需求的匹配程度。从上述这两个因素来看,现在的物价涨势不能表明通货膨胀的趋势已经出现。

首先,中国的货币政策绝不搞“大水漫灌”,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概率极低,长期中更不可能形成货币泛滥的趋势。因此,货币因素推动的通货膨胀几乎不可能。

其次,根据上述的分析,上半年中国应该会呈现供需同时复苏的态势,尽管复苏节奏不同,但绝不可能出现总需求持续超过总供给,即“经济过热”的现象。因此,物价持续、不可逆上涨的可能性也很小。物价在某些时间、某些领域的较高幅度的上涨并不是通货膨胀,相信市场会在未来能够形成这样的合理预期。

怎么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货膨胀

举个例子吧,便于通俗的理解;

有一个村子,这个村里养了100只羊,这个村里有10000块钱,人们就用着这10000元互相买卖这100只羊,那么每只羊的价格就是100元,第二年村里的羊增加了20只,村里就又增加了2000元,变成了12000元,一只羊的价格还是100元,如果村里不增加这2000远呢,羊的价格就变成83.3元,钱相对于羊来说就少了,价格低了,养羊的就不赚钱,不愿意养了,羊就会越来越少,直到再回到100只,这个钱少的过程就叫经济危机。

但是有时候村里不确定到底是120只还是130只,为了提高养羊的积极性,就直接把钱加到了15000元,那么120只羊的价格就变成了125元,钱相对于羊来说就多了,价格就高了,钱多了就叫通货膨胀。

把这个村子看成一个国家,把羊看成是这个国家的所有商品,村里的钱就是这个国家在市面上随便流通的钱。

一个国家怎么才知道通货膨胀呢,就是看物价,物价受2个方面影响,一个是钱的多少,另一个是全社会生产能力的多少,根据每年统计生产能力和当前存量的多少,央行每年该多放钱就多放,该收紧就收紧,通过调控把物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就叫良性发展。

有时候会因为特殊情况造成生产减少,比如疫情期间,水灾,地震,恶劣天气,进口减少等等,产品少了钱还是那么多,就会涨价,人们手里原来的钱就买的东西少了,这就叫降低购买力,买的东西少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物价很高,手里钱少,人们就日子难过。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国家就会从2个方面调整,一是放钱给企业让他们加快生产,满足需要,也就让工人多挣到工资,同时还要尽量控制物价不上涨,再放钱投资一些其他的行业,让人们通过劳动卖商品多挣到钱,当钱放的过多了,人们手里的钱也多了,虽然多了,也只能买到和原来一样多的商品,仍然物价很高,这个过程就叫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就能看得出来,比方说上个月一只羊是100,这个月变成120了,就比上个月贵了20,也就是涨了20%,这个数值就叫CPI指数,一般控制在1-3%之间最好,物价涨不多,生产的多赚钱能维持下去,购买的花得起,还不降低生活质量,就能促进发展。

也有的时候会控制不好,毕竟千千万万个工厂和企业,会造成大量商品积压,积压就会降价,厂家就会赔钱倒闭解雇工人,工人赚不到钱,就没钱花,商品就更积压,更降价,形成恶性循环,发展到最后就是人们手里没了钱,或者钱很少造成生活困难,老板负债还不起,就形成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是一对孪生兄弟,国家有关机构就是专门平衡这两者关系的,保证良性循环。

通货膨胀还有一种叫输入性通货膨胀,比方说;

美国在他国内大量增发美元,他的国内就会造成物价很高,但是他不生产商品,它是靠进口的,于是他就花高价进口我们的商品(有时是故意的,因为印钱的成本非常低),我们的企业就多卖了钱,把美元拿回本国,但是美元在本国内不流通,就只能去银行换成人民币,再去市场采购原材料,这样,企业多卖的那些就变成了我们国内的钱在国内流通,美元就积压在银行了,久了我们的市面上就会大量增加人民币,还有的外国投资者来投资做生意,带来的也是美元,同样也得换成人民币在我们国内花(发工资,购材料),这些增加的钱没有对应的我们国内的增产商品,就形成物价更高的现象,这就叫输入性通货膨胀。(银行里成堆的美元废纸,只有我们进口商品花出去才算钱)。

最后,最简单地理解通货膨胀就是看物价,钱多物价高,cpi指数居高不下(大于5%)手里的钱不够花,购买力下降,就是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了。也叫经济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就会变成经济危机。

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既有宏观调控,也有微观调控,还有定向调控,有关机构会合理地进行,尽最大努力做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