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丧考妣

农村墓碑上的讳是什么意思?世上有姓妣的姓氏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8 12:11:39 浏览1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农村墓碑上的讳是什么意思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试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都是先贤留下的宝贵经验。一般墓碑上出现讳字是中间忌讳父母直称名字,加上讳字意思是避开先祖之名讳。

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墓碑的一点知识吧。一般墓碑字数要符合逝者生老病死之吉数。左为青龙,右为白虎。龙边书逝者生死之年月,虎边书子孙之房数。中书逝者之名讳。其上横书澄号,又名地望,即日月眼。两侧为生,中间为老,谓之两生来一老。

生曰父母,死曰考妣,为什么呢?考者意字成 ,意思死者生前事业己成任务完成。妣者是助夫功德圆满完成。

在子女嫁娶完成后,父母安葬任务完成。逝后立碑方能称考妣,不然虽年逾古稀卒后还得以父母称。

对逝者的丧贴也有讲究,也就是逝后的期数单。父丧称孤子,母丧称哀子,父母双亡称孤哀子。父母尚在不得称孤。父不在称寿终正寝,母不在称寿终内寝。泣血稽颡三年不得笑齿。

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随着时代发展,现在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信者增点见识,不信者一笑了之,为后代积点口德。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世上有姓妣的姓氏吗

妣字现在最常用最常见的词语是“如丧考妣”,考为父亲,妣为母亲。形容如失去双亲一般痛苦不堪。妣初文为“匕“。“匕“指向了女生殖器。以其能生故为母。是最初之范式故又为祖母。见证生生不息是以为已故之祖母。

作为姓氏,人口不足千人,为稀有姓氏,位于俺姓 之后,槟姓 之前,排名第 3582 位。

妣 :bǐ

《姓氏词典》据《姓苑》收载。

综合:源出不详。台湾基隆有此姓。

红白事能看出一个人的人缘和排面,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老家的村上。

我们一个村子,都是一个姓,姓李。在我上初中到高中时,我们村有一个大哥,在公社当干部,这大哥特小气,按农村人说的话,就是不会来事。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他多不会来事了。

有一年夏天,大家都去街上粮管所交公粮。我们村一位大叔赶着牛车从粮库方向过来,经过公社大院大门口,交公粮都是盛热的夏天,天气热,再加上来回搬运麦子出了不少汗,口渴了。就进公社院内,到水井上,提上一桶凉水喝水。喝水前,大叔看到当干部的哥,这位哥也看到了大叔,赶快背过脸去。大叔当时也看到了。待大叔喝过凉水后,这位哥迈过脸说:“大叔,你来交公粮,我有点东西给我带回家。”,他把他的东西放在牛车上,大叔一声话也没说,掂起他的东西扔在地上,赶着牛车扬鞭而去。

事后,听人说,大叔气的是,我喝凉水前,你喊我去你办公室喝开水,我都不会去。因为天热喝凉水解渴。大哥不该背过脸装没看到。

这位大哥家,不论有啥事,红事白事,还是其他的事,一概村上没人去,就连他最亲近的都不上前。相反,另一家,是村子上平平常常的老百姓,家里若有红白喜事,人满为患。若有其他的事,大家都乐意帮忙。

题主所说的开着宾利车,回村丧自己的母亲,没人帮忙,村里人在跳广场舞,以至于老母亲从棺材里翻出来。肯定开宾利车这人一家要么有钱瞎显摆,农村人最烦显摆。要么象我们村大哥一样小气,不会来事。我也是在农村生,在农村长大的人,知道农民都有一种倔脾气,你显摆,你小气,你不会来事,当你有事时,拿钱请人,村里人都不会干。返过来,不用花钱,不请自到。

你看见过父亲流泪吗

父亲就是那耕地的牛,再苦再累,也要无怨无悔地耕下去;

父亲就是顶梁柱,有父亲在,家就在。

父亲无论遇到天大的事情,也要抗!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没到伤心时。

我见到父亲流泪时,那是他无奈、心疼、绝望的眼泪。

说说我见过的父亲流泪,也是最后一次的眼泪故事吧。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刚进入不惑之年的父亲不幸身患绝症。

一家人举债为父亲治病,欠下了巨额债务。

父亲对我说:“不要再为我借钱治病了,你们还小日子还要继续下去!”

我说:“只要你活着就有希望,我们弟兄虽小,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倔强永不服输的父亲,忍受着病魔的煎熬,五年来疼痛难忍,从不吭一声,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最终被病魔折磨的骨瘦如柴,水米不进,奄奄一息,倒在了炕上。

我探亲回来,守护者父亲,看着疼痛难忍的父亲,眼泪盈满凹陷的眼眶,慢慢的又憋了回去。

为了不让亲人们难受,那是眼泪化作血水流到了心里头。

处在弥留之际的父亲,晚上突然回光返照。

把我们弟兄四人叫到跟前说:“我不行了,你们今晚把东屋两间房收拾一下吧。

厢房里有柴火,点着烧干锅,屋里很快就暖和了。

老二去学校借两条长条板凳,老三去叫你大伯把他家的苇簸扛来。

嗨!你们都小,就按照我说的去办吧,其他的我都安排好了。”

我们分头办理了这些事情。

大伯来到了我们家说:“兄弟啊!你不要担心,我会安排好的,这么晚了,你们还没有吃饭吧,赶快吃饭吧。”

母亲点上了自制的煤油灯,我们紧三火四的吃了两口。

母亲收拾了一下,破旧的小炕桌上留下了一盏煤油灯,灯头微弱的灯光不停地跳耀着。

屋里显得是那样的寂静,不时听到父亲偶尔的一声叹气。

我说:“爸!你有什么话要说的,都说出来吧,大伯也在这里。”

父亲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老地主无儿无女,他喜欢喝酒讲排场,每次到酒馆喝酒,拿出四个小元宝垫在桌子腿下,显示他有钱。

对门有个穷老头,也喜欢喝酒,他有四个儿子,每次喝酒叫四个儿子跪下头顶桌腿。”

父亲喘口粗气接着说:“你们还小,我们没有给你们养大,盖房子成家,我对不起你们,我有罪啊!

我走了你们要困难五年,我琢磨五年后你们就好了,记住我的话,不要带孝,不要下跪不要哭,一定要答应我,不要让村子里的人看笑话,说我们家完了。”

我说:“我答应你!”

父亲接着说:“这就对了,人都说有灵性,要是真的我会在阴间保佑你们的,你妈妈常年有病,我会把他的病一起带走的。

老大把灯放到窗台上吧,你们睡会觉吧!”

我把煤油灯放到窗台上,这时父亲也不知拿来的劲头,一口气把灯吹灭了。

说:“不要为我浪费油了,我不行了会叫你们的!”

还好,冬天的黑夜一轮金黄色的半月映照的院子一层白霜,透过窗户模糊的月光显露出人脸的轮廓。

我们迷迷糊糊的守候在父亲身边,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父亲使出全身力气,使劲蹬被子,突然大声喊到:“你们不要拽我!我一会就去!”

我赶紧划火柴点亮煤油灯,看到父亲盈满眼眶的泪水流淌下来了。

父亲头一歪再次陷入弥留之际。

我们弟兄四个用被子将父亲抬到早已搭建好的东屋的灵床上……

什么是人生大事你完成的如何

人生大事为生命转折点

所谓人生大事,决定着人生的前途命运,决定着人生的幸福。人生大事因人而异。

我的人生大事:

我的出生年月日,这是我人生的开始

14岁1957年2月未从农村转学回鹤岗,从此跳出农门,揭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15岁辍学,1958年8月31日参加工作,这是计算工龄的开始。

19岁1962年6月24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我光荣的历史。

23岁1966年5月2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我第二次生命。

24岁1967年11月2日提干,成为国家干部一员。

26岁1969年7月5日我在部队结婚,这是终身大事。

29岁1972年10月8日转业,到我市企业工作,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32岁我父亲1975年1月7日病故,我失去了第一位亲人。

48岁1991年6月19日公出去福建晋江,这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到北京。6月21日瞻仰毛主席遗容,9月25日拜访淮安周总理故居。

56岁我母亲1999年11月4日去世,又失去一位亲人。

61岁2004年3月28日退休,这是我人生最后一个转折点,也是我新生活的开始。

5月16日免费举办答谢招待会,实现了我多年的宿愿。

62岁2005年12月26日,完成了我60年回忆。以后打字装订成书。这是对我60年生涯的回顾与总结。

这些人生大事,我顺其自然地完成了。

人死将是人生的结束,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现健康地活着,这项大事没有完成。什么时间完成还是未知数,预计在2034~2044年之间完成。

道光继位以后,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后来是什么结局呢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嘉庆帝颙琰按照多年来的惯例,起驾前往热河避暑山庄,准备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狝”,皇次子智亲王绵宁随驾同行,皇后钮钴禄氏留居京师。经过一周的舟车劳顿,七月二十四,嘉庆帝到达避暑山庄。

由于天气炎热,又是长途跋涉,使得已经年过六十的嘉庆帝精力和体力损耗过大。同时在路途中,为了体现“尚武”本色,嘉庆帝还不顾疲惫身体,多次骑马前行,更加导致本来就身体肥胖的嘉庆帝不堪重负。所以,在抵达避暑山庄的当天,嘉庆帝就病倒,并迅速出现脑溢血症状,乃至陷入昏迷状态。

事情过于突然,导致随侍皇帝身边的诸大臣们六神无主,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一时间乱做一团,一面紧急传召御医入山庄为皇帝诊治,一面关闭行宫,封锁消息。七月二十五晚戌时正(晚八点),嘉庆帝在昏迷中驾崩,时年六十一。

皇帝去世,国家大丧,这是不得了的大事,一定需要举行隆重丧礼,并诏告天下。同时,和这件事一样重要的是嗣皇帝的继立,总得有人出面主持各种礼仪制度,作为大行皇帝的继承人决定一系列后续典仪制度的施行。

按照雍正帝创立的制度,清朝实施秘密建储已经百年之久,乾隆帝、嘉庆帝都是按照这个制度被立为储君,并最终登基的。在嘉庆帝突然驾崩后,按照祖制,嗣皇帝同样也要走这个程序。

但是事出突然,嘉庆帝是第一个不在京师(北京)去世的皇帝(指入关后),在他突然于热河行宫驾崩后,随侍在侧的大臣们无法立即返回京师,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取出传位鐍匣,按照嘉庆帝事先选定好的人选,拥立新君。

于是,随驾大臣们火速派出信使,赶往京师,奏报留京的皇后钮钴禄氏及诸王公大臣们,请求立即开启鐍匣,公布新君人选。

同时,大臣们在嘉庆帝随身的私人物品中细细搜寻,终于找到了嘉庆帝秘密留在身边的另一份密诏,确认了皇次子智亲王绵宁为皇太子,在皇帝百年后克承大统。事情迎刃而解,绵宁以此为据,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成为新君。这一年,绵宁三十九岁。

在获得新君身份后,绵宁于七月二十七下诏,向京师内阁及军机处留守大臣们宣布传位诏书已经找到:

“朕已承继大统,尊皇后为皇太后。著令诸臣工按制度办理国丧事宜。”

也就在绵宁发出第一道诏书的同时,京师中以皇后钮钴禄氏为首的诸人在接到皇帝驾崩、储君暂时不能确定的消息后,也马上在紫禁城及圆明园内各处搜寻嘉庆帝所遗留下来的传位诏书,以确认嗣君人选。但是经过整天的搜寻,大臣们一无所获,无论是在乾清宫匾额内、养心殿暖阁处,还是圆明园等地,都没有找到皇帝的传位密诏。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情况不明的紧急时刻,皇后钮钴禄氏断然决定,对群臣说:皇次子绵宁年岁居长、为嘉庆帝发妻孝淑皇后喜塔腊氏之子,乃是嫡子。又曾经在天理教作乱攻打皇宫的事件中临危不乱,指挥守卫击败乱党,立下大功,嘉庆帝生前属意绵宁,立其为储君的意图已经很明显。

所以,钮钴禄皇后以懿旨的方式下令

“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而这个时候,绵宁在行宫找到密诏,已经继位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京师。

在皇后发出懿旨后不久,新君的继位诏书也紧急传到京城,见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一致,钮钴禄氏也不禁松了一口气,觉得做出了一生中最清醒、最果决的判断,国家得以安定,诸臣得以臣服,嗣皇帝对于自己的大公无私,也一定会铭记在心。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八月二十二,新君奉嘉庆帝灵柩返回京师,并举行国丧。八月二十七,绵宁在紫禁城正式举办登基大典,以明年为道光元年,奉皇后钮钴禄氏为恭慈皇太后。并改名为旻宁,使天下臣民免于避讳之繁琐。

道光帝,是嘉庆帝的第一任皇后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之子,嘉庆帝次子。嘉庆二年(1797年),就在嘉庆帝登基后第二年,皇后喜塔腊氏去世,追谥为孝淑皇后。因为当时太上皇乾隆帝尚在,所以孝淑皇后的丧礼没有过于操办,略显简陋。

孝淑皇后去世后,按照太上皇的谕旨,嘉庆帝将贵妃钮钴禄氏册立为皇贵妃,统一摄六宫事,原本待孝淑皇后丧期满后,就立为皇后。不过,在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驾崩,为了服丧,钮钴禄氏的册立典礼被推后,直到嘉庆六年(1801年),才正式行册封礼,立为中宫皇后。因为她日后被上谥号为“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为了简便起见,这里就称呼其为孝和皇后、孝和太后。

孝和皇后在成为皇后前后,为嘉庆帝诞育了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成为皇后以后,按照嘉庆帝的嘱咐,孝和皇后还承担起抚育孝淑皇后所生之皇次子绵宁的重任。

当年十六岁的绵宁在孝和皇后的照顾下平安成长,诸事顺利。孝和皇后对于他也是一视同仁,和自己的两个亲儿子一样对待,倍加爱护和关照绵宁。所以绵宁即位前就和继母孝和皇后关系融洽,很是亲近,对于绵恺和绵忻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友爱有加。

在嘉庆帝突然去世、而传位诏书短时间内搜寻不到的关键时刻,作为留守宫中地位最高的孝和皇后,当机立断,直接下谕旨,不选择自己的亲儿子绵恺、绵忻,而是秉承自乾隆帝、嘉庆帝一脉相传对于皇次子绵宁的器重和欣赏,大公无私地宣布绵宁为嗣君人选,要他立即继位,以安定天下。

在继母的支持下,道光帝平安度过了嘉庆帝去世后短暂的不安定时期,顺利继位为帝。继位后,道光帝对于继母不选择亲儿子、而是授意自己为储君的公心钦佩不已,终其一生,都对继母孝和太后恭敬有加,当做亲生母亲来奉养,恪守孝子本分,从不有违半分。而孝和太后,只不过比道光帝大六岁而已。

孝和太后共有两个亲儿子,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

皇三子绵恺,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作乱攻打皇宫的时候,身为皇子的绵恺随同兄长绵宁一起,驻守皇宫对抗乱党,事后又带兵追捕残余乱党,得到嘉庆帝的赞誉。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嘉庆帝六十大寿,册封绵恺为惇郡王。

道光帝登基后,作为皇帝的弟弟,皇太后亲子,绵恺被晋封惇亲王,内廷行走,又将圆明园中的熙春园分一半赐予他(另一半给了绵恺同母弟绵忻),很是关照爱护这个弟弟。

不过绵恺为人行事既不稳重、也欠缺考虑,依仗身为皇太后亲子,不拘小节,甚至骄纵无礼,此后多次因为办事不严谨而被道光帝斥责乃至惩罚。

比如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初一,因纵容嫡福晋钮钴禄氏(孝和皇太后族侄女)乘轿从神武门中门通过,僭越了皇太后、皇后才有的待遇,所以被道光帝斥责。绵恺不以为然,百般狡辩,导致皇兄大怒,罚亲王俸禄五年,革去内庭行走。

后来孝和太后向道光帝求情,道光帝为了不让继母为难,才奉孝和太后来到绵恺的王府,缓和关系,并改罚俸禄三年。

道光七年(1827年),绵恺又私自交接宫中太监张明得、苑长青,并把苑长青藏匿起来,犯了宫中忌讳。道光帝得知后,把绵恺降爵位郡王,并斥责他“习与性成,不自检束”。不过念在兄弟感情,一年后,道光帝找了个当年一起在宫中抓捕乱党的功劳借口,恢复了绵恺的亲王爵位。

道光十三年(1833年),道光帝第二位皇后孝慎皇后佟佳氏去世,绵恺被道光帝安排为皇后葬礼主办者。为了讨好兄长,同时也是表现自己,绵恺卖力巴结,把孝慎皇后的葬礼办的隆重无比,规制庞大,又在出殡时安排百姓们沿街痛苦流涕,“如丧考妣”一般,简直有如道光帝本人驾崩了的境况。

绵恺的马屁拍过了头,搞得道光帝真是哭笑不得,觉得这个弟弟真是不着四六。同时道光帝为人极度节俭,看不得他人铺张浪费,对于绵恺的大手大脚很是不满,于是又把绵恺罚俸十年,作为弥补。

道光十八年(1838年),绵恺又犯事了,他把一个叫穆齐贤的人无故关押在王府,导致其妻穆陈氏向顺天府举报惇亲王私囚平民。顺天府向皇帝上奏,道光帝查明属实后,把绵恺一顿大骂,责令他立即放人,并再次把绵恺降为郡王,然后罚俸三年。

也就在这一年十二月,绵恺去世,时年四十四。

绵恺在亲王、郡王位上一共十八年,而被罚俸的时间也是十八年,可以说几乎没有领过俸禄,虽然作为皇太后的亲儿子,又是亲王,罚俸对于绵恺来说不是很重要,但是所表达的意义却不能小觑,这代表了皇帝兄长对他的不满和疏远。如果他不是孝和太后的亲儿子,只怕早就被革爵,甚至圈禁了。

道光帝得知绵恺去世后,顾念皇太后的恩德,恢复了绵恺的亲王爵位,赐谥号“恪”,称惇恪亲王。同时,因为绵恺的独子奕缵早夭,所以道光帝把自己的第五子奕誴过继给绵恺,以延续惇亲王的祭祀及传承。

皇四子绵忻,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是嘉庆帝登基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自十年前受禅登基开始,因为国事的繁忙,和一系列的国丧,使得嘉庆帝在十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儿女降生。而绵忻的出生,总算打破了这个怪圈,尤其是绵忻为皇后所出,更是使得嘉庆帝欣喜不已,对于臣子们的恭贺也坦然接受,说:“四阿哥系朕登极后诞生之子,又系中宫所出,臣工等抒忱展庆,理所当然。”

绵忻自幼聪明颖达、才具卓越,嘉庆帝对这个嫡四子很是喜欢,多次当众赞誉(当时嘉庆帝第五子绵愉尚未出生,所以绵忻是小儿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嘉庆帝六旬万寿,绵忻被册封为瑞亲王,而同时受封的绵忻同母兄绵恺,不过只是惇郡王。

当时外国使臣来京师朝拜,遇到了嘉庆帝的三个皇子,对他们都有评价,说:皇帝长子面貌凉薄,人也很平庸。次子面貌富态,人亦也豁达不拘小节。而第三子年纪最小,为人却最聪慧,有素养,行事干练,皇帝于诸皇子中最喜欢他。(嘉庆帝一共五个儿子,长子早夭,第五子此时尚幼,不出外参加典礼朝会,所以使者眼中的皇帝长子、次子、三子,实际上是皇次子绵宁、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

自绵忻降生,并渐渐长大后,嘉庆帝对于这个儿子的喜爱和器重越来越明显,甚至有传闻,皇帝将更换正大光明匾额后鐍匣内原有的立储人选,秘密改立绵忻为储君。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在热河行宫突然去世,皇次子智亲王绵宁依靠皇帝随身金匣内的传位诏书、及孝和太后大公无私的支持,波澜不惊地继承皇位,成为新君,即道光帝。

而在嘉庆帝驾崩后,暂时未有找到传位密旨时,行宫诸臣向京师孝和太后急报,孝和太后及驻京内阁、军机处等大臣们各处寻找,却没有找到应该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传位鐍匣。这可以证明,嘉庆帝已经秘密撤下了传位诏书,正在准备修改储君人选,只是旧诏已经取下,而新诏尚未撰好,这才造成遍寻宫内,也没有发现密诏的情况。

按照嘉庆帝对儿子们的喜爱程度,及储君选择来看,在世的四个儿子里,第五子绵愉年幼,自然排除;第三子绵恺大大咧咧、行事不稳,也不是上佳之选;而次子绵宁是前任皇后之子,四子绵忻是现任皇后之子,都是嫡子,人选自然从这两人中选出。

当年放置传位密诏时,绵忻尚未出生,所以匣内一定是绵宁的名字。而到了需要修改储君的地步,自然是更换为绵忻。

所幸的是,孝和太后顾全大局,不徇私情,为了国家稳定、传承有序,在尚不清楚传位诏书中的具体内容时,就力排众议,果断决定以绵宁为嗣君,承袭大统,而放弃了自己的亲儿子绵忻,使得可能发生的权力争斗风波消弭于无形中。

所以,得到孝和太后继位谕旨后,顺利继位的道光帝,对于继母的感激之情确实是发自内心,在之后三十年里对于继母恭恭敬敬、奉养优渥,视同亲生母亲。

道光帝登基后,十五岁的绵忻被授命为内廷行走,随驾办差。他不同于同母兄绵恺的粗鲁不敬,而是低调谦谨,安分行事。因为他知道,虽然皇帝兄长优待自己,处处维护,兄弟感情融洽,但那都是因为生母孝和太后的恩泽庇佑、所以道光帝才对于自己关照爱护,以为对孝和太后不徇私心的报答。

作为一个疑似和皇帝有过争储之举的皇子,无论起因是什么,都要小心谨慎、安分守己,使得皇帝不再猜忌起疑,这才是稳妥安宁的办法。

此后,绵忻谦恭守礼,恪守臣节,几乎默默无闻,低调得无以复加。这使得孝和太后和道光帝都十分满意,皇家内部的关系也详和宁静,不复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刀光剑影的权力斗争风波。

道光八年(1828年),瑞亲王绵忻去世,年二十四。道光帝追谥弟弟为“瑞怀亲王”,让他的儿子奕约降等承袭瑞郡王爵位,改名奕志。

道光三十年(1850年),奕志去世,没有子嗣。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奕詝以五弟惇亲王奕誴之子载漪为奕志嗣子,承袭贝勒。再后来,孝钦太后(即慈禧太后)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加封载漪为瑞郡王,但是撰写诏书的时候把将瑞字误写成端字,所以此后载漪就以端郡王为爵名。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孝和太后病重,并很快病危,道光帝年过六旬,老迈之身,还是亲自随侍在侧,细心侍候。十二月十一,孝和太后病逝,年七十四。

在之后的治丧中,道光帝完全按照典仪礼制,以孝子的的身份,哀恸哭号、席地寝苫,并“供奠行礼,哭必尽哀”,诸王公大臣们屡次劝慰,道光帝也毫不动摇,继续履行丧仪。

当时的道光帝,身体衰弱、又有老年疾病,实在经受不住这样的哀毁损伤,孝和太后的葬礼还没有完全结束,道光帝自己就因为身心的极大损耗,一病不起。

在延宕了一个月后,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道光帝病重不治,驾崩于圆明园,年六十八。此时,距离孝和太后去世,不过仅仅一个月时间。

11月10日纳卡冲突双方停火,俄罗斯、亚美尼亚等三方签署协议,俄罗斯将派遣维和部队,后续发展会如何

谢邀
两个弹丸小国今年确实秀了一把,不说胜负,战斗模式唤醒认知才是真的,好在双方都有意向停战,使调解顺理成章介入,并达到目的。
说真的,美国太远,俄罗斯就在身边,看似两小国冲突,但是俄罗斯听到的枪炮声更复杂一些,更能感受到脚下的震动,出手制止冲突,既章显大爱情怀,有能展现大国风范,威仪,实力,可以有力的提升大国形象,散播自己的影响力。
阿亚两国如果能在俄罗斯方面影响下,偃旗息鼓,尊守停火协议,使冲突地区恢复平静,双方人员不再生活在恐惧之中,俄罗斯的威严将震撼到跳梁小丑土耳其,并取得多方面综合威摄,使整个俄罗斯周边得以净化,给自己发展带来好的环境机遇。
从阿亚冲突人们可以活生生的看到美国的嘴脸,不仅仅是世界麻烦的制造者,更是自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大展板,那些膜拜着美国政客教条的亚美尼亚政客们,在国难当头只看得见美国人的屁股,是俄罗斯直面调停下了冲突,抛开所谓的公平正义本质,至少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这是人道主义,而美国对阿亚任何一方的人道在哪里呢?
本来世界上有了冲突,联合国出面协调有着得天独厚的法理优势,但是,一但被人为作梗,导致联合国举步维艰,爱莫能助,妖魔祸患成了人民灭顶之灾,有一部分人真的是自做孽不可活,天做威,替人除,还人间宁静喜乐,安然详和。

花荣为何成了射杀晁盖的第一嫌疑犯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晁盖基本可以确定是被宋江暗算的,下手的最有可能是花荣。

晁盖本来是梁山寨主,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劫法场,救了宋江。

宋江这小子却不感恩,逐步将晁盖架空,最后喧宾夺主。

由此,宋江成为梁山的第一领袖。

为什么晁盖不行了,宋江却很牛。

这主要是

第一,宋江比晁盖有政治头脑。

晁盖就是一个小地主,而宋江好歹做过官吏,双方境界不同。

宋江很懂得虚情假意,收买人心的一套。

比如石秀和杨雄上山,晁盖听说他们的同伙时迁偷鸡,勃然大怒,要杀死两人。

结果,宋江却出来制止。

由此,石秀和杨雄虽被晁盖收下,但不会感激晁盖,而会是宋江的人。

第二,宋江比晁盖精明。

晁盖比较直爽,是个粗人,不够精细。

刚上梁山时,王伦不愿意收留他们,军师吴用一眼看出,连林冲都知道了。然而晁盖却不知道,还傻乎乎的高兴。

可见,晁盖还不如林冲精明。

再说,晁盖去救宋江,完全是仗着一时之勇,连自己的撤退道路都没有安排。

好在有李俊、张顺等人临时来帮忙,不然大家都得死。

第三,宋江更会扶持自己势力。

宋江的名气比晁盖大得多,所有人都听过宋江,听过晁盖的不多。

宋江到了梁山以后,装着为晁盖效力,每每下山打仗,攻打祝家庄,高唐州,连环马,收三山,取华州。

结果,收拢来的几十名好汉,都是把宋江当做老大。

连偷马贼段景住,都要将马献给宋江而不是晁盖。

结果就是,晁盖部下始终只有阮氏三雄、刘唐、白胜、杜迁,宋万这7个人,而林冲聪明的保持中立,吴用干脆倒戈投靠宋江。

相反,宋江麾下好汉有几十人之多,晁盖实际上被架空了,是名义上的领袖。

大家注意,晁盖死于攻打曾头市的作战。

之前,晁盖被宋江忽悠,从来没有下山。此次看宋江党羽越来越多,眼见吞掉晁盖。

晁盖不愿意坐以待毙,亲自下山打曾头市,谁知道瞬间就死了。

这不是宋江借机杀人,又会是什么!

看看晁盖怎么死的?

晁盖带同诸将上马,领兵离了法华寺,跟著便走。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不见了两个带路的僧人,前军不敢行动;看四处时,又且路径甚杂,都不见有人家。军士却慌起来,报与晁盖知道。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

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斋鸣,喊声震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见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扑的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

众头领且来看晁盖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林冲叫取金疮药敷贴上。原来却是一枝药箭。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刘唐,三阮,杜迁,宋万,先送回山寨。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著宋江,嘱咐道:“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言罢,便瞑目而死。

大家看出了什么?

第一,这两个僧人未必是曾头市的人。

法华寺根本就是空寺庙,这两个和尚显然是冒充的。

没有证据说,他们就是曾头市的人,也有可能是别人派来的。

第二,目标就是晁盖。

和尚将晁盖引入伏击圈以后,就跑了。

随后一队人马冲出来,晁盖立即中箭,还是毒药箭。

看来,对方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杀死晁盖。

而弓箭未必一箭就射死,所以还用了毒药箭。

第三,箭上面留名字干嘛?

史文恭又不是网红,四处留个名炒作自己。

史文恭如果真正射死晁盖,就等于和梁山结下天大的仇恨,可能满门都会被杀。

而史文恭只是一个教头,奉命行事,为曾头市服务而已。

他为什么刻意留名,故意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他疯了?

这更像栽赃给史文恭。

第四,林冲的奇怪表现。

大家注意,林冲让刘唐,三阮,杜迁,宋万,先送重伤的晁盖回山寨。

当时晁盖带出来20多个将领,林冲却让本来属于晁盖心腹的刘唐,三阮,杜迁,宋万送人。

为啥?

林冲显然高度怀疑是宋江派人干的,不相信宋江的人。林冲只安排晁盖自己人护送,防止路上晁盖再被暗算。

第五,晁盖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宋江?

当时宋江已经是领袖,权势比晁盖还大,晁盖理应传位子给他。

退一步说,晁盖想要为自己报仇杀史文恭,宋江也是最佳人选甚至唯一人选。

除了宋江以外,谁还能统帅梁山好汉去攻打曾头市呢?

然而,晁盖却莫名其妙说 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显然,晁盖也明白了道理。

他一来明白可能是被宋江暗算的,不愿意传位给他;二来他如果指认继承人,心腹中刘唐和三阮都是粗人,吴用又倒戈了,都不合适。唯一合适的就是林冲。而林冲武艺高超,显然能生擒史文恭。而宋江武功基本是0,不可能捉得住史文恭。

所以,晁盖此举等于变相传位给林冲。

只是,林冲也不傻,随后立即表示不愿意继位。而宋江迫于江湖压力,最终找了个不相干且无法上位的卢俊义(他只有燕青一个部下)捉了史文恭,以保证自己上位。

那么,暗算晁盖的是谁呢?

宋江麾下善于射箭的人有不少,但花荣绝对是第一的。

花荣此次并没有跟随晁盖下山,很可能就是宋江部署他偷偷跟着,关键时候进行暗算。

花荣会杀掉晁盖吗?

当然会。

花荣本来就是宋江的铁杆兄弟,同晁盖基本没有交情,杀了也就杀了。

《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何将秦可卿的丧事办得比贾母的丧事还隆重、奢华

《红楼梦》中前八十回描写了三场丧事,一是秦可卿的,二是贾敬的,三是尤二姐的。虽然没见到贾母的丧事到底如何,但总体想来,绝对比不上秦可卿的隆重豪华。为何这样想呢?

一,秦可卿死时,是在贾元春封妃之前,这时四大家族风头正盛,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所以王公贵族争相吊唁,路祭,连宫里的公公也来了,给足了贾府面子。但等到贾母去世,贾府即使没有被抄家,也已经走向没落。 自古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困难,谁会理睬一个走向未路的家族呢?

二,秦可卿死时,贾珍为了让自己心里平衡,尽自己所能,不但为秦氏的丈夫贾蓉捐了官,还为秦可卿举办了最高规格的道场,买了最好的棺材板,当时贾政都认为有点过了,可是贾珍仍我行我素,但世上之人,大多可以为子女,为情人而倾其所有,却很少有人愿意为父母倾家荡产。因而到了贾母丧事,无论是认为贾母偏心的大儿子贾赦,还是古板正经,中规中矩的贾政,都不会尽其所有为贾母操办丧事。

三,秦可卿死时,宁国府当家人是贾珍,想把天翻个个儿都无人管,何况宁国府人口简单,经济富裕,但贾母死时,荣国府早就青黄不按,卯吃寅粮了,即使贾母的子孙想为贾举办盛大的,豪华的丧礼,也实在无力实现。

《清平乐》:宋仁宗赵祯究竟是什么样的皇帝呢

宋仁宗是一个“仁”字可以概括一生的帝王,千古帝王无出其右者,以下事例足以佐证:

1•仁宗对读书人也比较宽容。嘉祐年间,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赵祯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

2•赵祯尚德缓刑,遇到疑难案件,尽量从轻发落,即使对“煸动造反”的,也能区别对待,分清是真要造反,还是发牢骚。当时,四川有个读书人,献诗给成都太守,主张“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把他缚送京城。按照历朝历代的律条,此人应予以严惩,赵祯却说:“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一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就授其为司户参军。

于是,那个老秀才走马上任去了远方。不到一年的时候,他就在惭愧懊悔中死去了。--源自《曲洧旧闻》。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容苏辙的事,或许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没几人能做到。

3•据说,诗人柳永因词作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得罪了赵祯,在科举中被划掉,于是反唇相讥,说自己是“奉旨填词”。但实际上,柳永是宋真宗一代的人,到赵祯登基时,他已经三度落榜。景祐元年(1034年),赵祯亲政,出于对老年考生的同情,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才得以入仕。也因此,柳永非常爱戴赵祯,作“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来歌颂他。

4•施德操在《北窗炙录》中记载,一夜宋仁宗在宫中听到很热闹的丝竹歌笑之声,觉得奇怪,问宫人:“此何处作乐?”宫人回答:“此民间酒楼作乐处。皇上您听,外面民间是如此快活,哪似我们宫中如此冷冷落落也。”宋仁宗回答说:“你知道吗?正因我宫中如此冷落,外面人民才会如此快乐,如果我宫中像外面如此快乐,那么民间就会冷冷落落也。”民间的快乐胜过皇宫,这就是宋仁宗。所谓“以民为本”、“爱民如子”,宋仁宗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了。

5•仁宗有个小老婆叫刘氏。选进宫后,先是管理仁宗卫生,后来负责仁宗吃喝,再后来终于入围仁宗的十大老婆——“十阁”。身份一变,刘氏恶习就来了。仁宗也懒得管。到了最后,刘氏竟然发展到跟一个进宫里,有事私下请求皇帝帮忙的神秘之人,搞在了一起。这还了得,从来哪个女人敢给皇帝戴绿帽子哦,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的!这事被御史中丞韩绛得知,韩绛自己也不敢处理,就把刘氏偷情悄悄给仁宗说了。仁宗当时真的气惨了:“羞煞朕也!不是爱卿所言,我还真不知发生了这等家丑,待我细加审验。”审验结果,当然是“绿帽子”事件是事实。作为一个有尊严的男人,而且是贵为天子的男人,受到这么大的伤害,谁能容忍?但是,就是这个宋仁宗,他最后只是把那个刘氏送到了庙里。

6•《新唐书》作者宋祁,名气比较大,人也年轻帅气,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小宋”。一天,宋祁早朝回府,在街上刚好遇上仁宗的车队。忽然听到车内有人轻声喊他:“小宋。”宋祁抬头一看,原来是仁宗的一个妙龄宫女,正对他笑哩。美人这一笑,把宋祁笑傻了,回去后怎么也睡不着觉,天天惦记仁宗车上的那个宫女。皇上的女人,是你能惦记的么,小心脑袋吧。惦记不成,还写了首《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名人就是名人,有影响力。新词一出,京师里很多人传唱。词的意思,大家都明白,说的是真实的一件绯闻。绯闻终于传到了仁宗的耳朵里。仁宗纳闷,便追问当时的人说:“是第几车上谁叫的小宋?”最后有个宫女站了出来,羞涩地说:“当时我们去侍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大臣说:这就是小宋。我在车子里,也是偶然看到他,就叫了一声。”皇帝一听哈哈大笑,不久就召宋祁上殿,说起这件事,宋祁诚惶诚恐,羞愧难当。仁宗笑着打趣说:“蓬山并不远呀。”说完,就把那个宫女赏赐给了他。宋祁不仅官运顺畅,而且因佳曲而得一段姻缘,令时人艳羡不已。

7•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重用青州知州张昪为侍读学士、御史中丞,御史作为天子的耳目之官,其职责是纠察百官,张昪因对某些决策有看法,连连上书批评“两府”(中书省、枢密院)大臣,久而久之,宋仁宗颇不耐烦,对张昪说:“你出身孤寒,为何不断上章批评朝廷重臣呢?”张昪毫不在乎宋仁宗的情绪,反问道:“我自布衣而至近侍之臣,曳朱腰金,妻子满堂。怎么能谓之孤寒呢?像陛下您才是真正孤寒呢。”宋仁宗问何故?张昪回答说:“陛下虽贵为天子,但内无贤相,外无名将,持禄养望者多,赤心谋国者少,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孤寒。”把自己比喻成孤家寡人,这比责骂还过分,但宋仁宗不予追究,“优容之”。

8•宋仁宗宠幸张美人,张美人的堂伯父叫张尧佐,进士出身,在地方任过推官、知州,在朝中任过龙图阁直学、给事中,张美人想壮大自己的门阀,多次吹“枕头风”,希望宋仁宗提拔自己的伯父出任宣徽使。有一次在朝堂之上,宋仁宗把提拔张尧佐为宣徽使的方案抛了出来,谁知,谏官包拯当场表示反对,使宋仁宗的提议未获通过,而且包拯说话时,由于情绪激愤,唾沫星子还溅了宋仁宗一脸,弄得他很没面子,后来,当张美人问及伯父出任宣徽使一事办得怎样时,宋仁宗没好气地说:“你只知道要宣徽使、宣徽使,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9•宋仁宗继位之初,因为年少,便由皇太后刘氏“垂帘听政”。当时,太常博士程琳为了巴结刘太后,竟向她献《武后临朝图》,让她效仿武则天,废除少帝,取而代之。刘太后认为这不合常理,有负祖宗,严词拒绝。宋仁宗亲政后,有人以此为由弹劾程琳,宋仁宗不念旧恶,一笑置之,说程琳不过是为了向太后表达忠心罢了。不特如此,他还认为程琳“有才器,能断大事”,连连提拔重任为三司使、吏部侍郎、参知政事,程琳显赫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