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李鸿章最爱的独女,为何要嫁给1个成亲三次的罪人
- 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扬州人清末重臣董恂,稀里糊涂丢掉户部尚书
- 张佩纶曾建议李鸿章乘日本羽翼未丰抢先登陆日本,这是好主意吗
- 中法之战中镇南关大捷为什么没能够挽回清朝割地赔款的命运
- 张佩纶为李鸿章女婿,为何后期仕途不畅
- 李鸿章为何将年仅22岁的漂亮女儿许配给41岁的老头
李鸿章最爱的独女,为何要嫁给1个成亲三次的罪人
袁世凯袁大总统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里只有三个半,张幼樵、徐菊人、杨莲府,算三个全人,张季直算半个。”而题主所说的李鸿章最爱之女所嫁之人,便是袁世凯口中翰林的第一位张幼樵是也。
张幼樵何许人也?此人是河北唐山人,在大清同治年间中的了进士的头衔,被朝廷安排到了翰林院做侍讲,由于其刚正不阿的性格加上出众的才华,屡屡在朝堂之上对那些不正之风加以弹劾,是清末一位名气较大的清流之臣。而李鸿章同为清流之士,对张幼樵是一百个喜欢,故而对其召入幕府之中。
李鸿章的儿子也算不少,一共有3位之多,且都出人头地(分别为李经方,外交家曾任驻美日公使及外交英吉利大臣,二子李经述官至三品参赞,三子李经迈曾出任奥匈帝国钦差大臣)但最爱的还要属他的两个女儿(顺便纠正题主),他的大女儿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李菊耦,话说被召入李鸿章幕府的张幼樵比李菊耦大20岁之多,但李鸿章出于爱才和拉拢,在某日听闻张幼樵的妻子过世了,于是说服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张幼樵,从此亲上加亲,张幼樵成了李鸿章的女婿。后来的事实证明,老李看对人了,张幼樵婚后不但对其女感情非常好,还经常吟诗和对好不快活,在政事上这位女婿也竭尽所能帮助李鸿章打造了一个“李家王朝”。
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谢邀请。1884.6月,法军在越南北部谅山附近挑衅清军,并加紧向中国东南沿海调动军队。面对法军的咄咄紧逼,清政府先是请求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后又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上海谈判。谈判时断时续,不时陷于僵局。清政府完全寄希望于和谈,不顾法军猖狂挑衅的严重形势,严令沿海各省"静以待之","不可先行开衅"。
1884.7.15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舰队闯入福建闽江口,提出要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停泊。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会办大臣张佩纶害怕拒绝生衅,影响和谈,竟同意了这一无理要求,并给予"最友好的接待",希望借此缓和局势。但法舰驶进马尾军港以后,日夜监视港内福建水师,不许其移动,声言动则开炮。广大官兵愤恨法舰侍强相逼,多次要求起锚整训。李鸿章以"战期未至"为借口,严谕福建水师不准备战,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继续听任各舰在江心抛锚。
1884.8.22日,法舰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猝不及防,仓促应战,有的兵舰还未来得及起锚就被击沉,或起火焚烧。经过大约半小时战斗,福建水师最后全军覆灭,官兵伤亡达700余人。马尾造船厂也被炮击,一艘正要完工的快船被破坏。
当时清政府的军政、外交大权实际掌握在李鸿章手里。他虽然曾提出"自强"口号办洋务,但一遇到外国侵略,从来没有讲过主战言论。为了保存淮系军阀集团的实力,一味求和,是"和而不战"的典型。在马尾海战打响前,李大讲"不可轻言战事";在战争打响后,他不想如何取胜,却一心求和,完全执行了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李鸿章真的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为此,当年左宗棠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十个法国将军,也没有一个李鸿章坏事"。由此看来,此话并非虚言。
为什么扬州人清末重臣董恂,稀里糊涂丢掉户部尚书
董恂(1807—1892),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人,初名椿,科试后改名醇,同治即位,避帝讳,改今名。1840年道光二十年进士,1882年退休。为官42年,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历任户部主事、湖南储运道、直隶清河道、顺天府尹、都察院左都御史及兵、户两部侍郎、尚书,官居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四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全权大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
一、董恂的官场经历验证了学者型官员的优势和缺陷
中国古代就有“选贤与能”、“贤人治国”思想,科举制度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官场仕途之路,这些学者型官员的优势时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质量;能够较快获得各种新知识新信息,更新意识和知识储备,学术良知可能使他们更注重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就是“书呆子”、“学究气”太重,这些说法虽然带有明显的偏见,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个类型的官员还不熟悉政治运行的规则,缺乏把自己的知识转变为决策的政治技能。
台湾作家高阳先生在所著《慈禧全传》中这样提到董恂:董恂字韫卿,扬州人,人极聪明,博览群籍,而在讲理学的人来看,他搞的是杂学。当然像他这样的人,必定自负,与人交接,傲慢不礼,所以有个外号叫做董太师,是把他比作董卓。
书中提到董太师以户部侍郎在总理通商衙门行走,有一套正人君子所不屑为的花样跟洋人打交道,颇受恭王的赏识。
也许只有洋人能够接受董恂的办事风格。1873年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一行人出使中国。日本大使此行,主要是祝贺同治皇帝大婚和亲政,以及交换前年签署的《中日修好条约》。在访华期间,日方随员柳原前光和郑永宁造访各国总理事务衙门,对“牡丹社事件”旧事重提,质问清政府为何不惩戒杀人凶犯。接待的清廷大臣为吏部尚书毛昶熙和户部尚书董恂,他们对日方的质询作出了答复。
根据《明治文化资料丛书》的记载,毛、董二人回答说:“本大臣等只闻生番掠杀琉球国民,未知与贵国人有何干系。不过,琉球国乃是我之藩属,琉民从生番逃出者,当时悉由我国官吏救恤,并送还本国。”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记录的则是:“二岛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之权固在于我。我抚恤琉人,自有措施,事与贵国无关,何需烦为过问?”
此处日中双方史料记录不同,但大意是一样的。“台湾是我国土,琉球是我属国,两地居民间的争斗,我大清自会料理,关你日本屁事?”可以说毛、董二人的回复非常得体。
尽管董恂在官场40多年,最终却落得被弹劾退休的结局,这也是学者型官员政治敏感度弱的表现。
二、董恂晚年替人背锅被弹劾,稀里糊涂丢掉户部尚书
清朝入关之初的顺治五年七月丁丑,清廷为了拉拢汉人稳固统治,因此始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汉左都御史各一员。而在此之前六部和都察院的只有满人担任尚书、左都御史。通俗来说六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部长,左都御史相当于检察长。
这样的制度在历朝历代可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是清朝的特色之一。主要是用来缓解满汉矛盾的,汉人尚书、左都御史侍相当于今天的名誉会长之类的,真正的实权还在于满人尚书和左都御史手中。直到光绪三十二年九月甲寅,尚书和左都御史,不分满汉,这一格局才改变。
董恂是从同治八年六月(1869年7月29日)到光绪八年正月辛亥(1882年3月13日)卸任期间,共有4位满人的户部尚书宝鋆(1862年3月8日—1872年7月16日)、载龄(1872年7月16日—1877年2月19日)、魁龄(1877年2月19日—1878年6月14日)、景廉(1878年6月15日—1883年7月25日)。
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掌握着国家财政,难免有贪污的流言传出,这引起都察院的重视。
光绪八年正月(1882年3月),左副都御史张佩纶对户部尚书董恂进行弹劾,还有吏部尚书万青藜、并指责左都御史童华包庇他们。10天后,万青藜、董恂、童华三位汉人高级官员被同时开缺,掉了官帽子。
这显然是替满人户部尚书背锅而已。因为两年后的光绪十年,朱谕户部尚书景廉循分供职,经济非所长,降二级调用。
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左都御史,都属于从一品的高官。张佩纶一次性就让3名高官丢了官帽,在朝廷里引起极大的震慑。
张佩纶(1848年11月24日一1903年2月4日),字幼樵,号篑斋,直隶丰润齐家坨(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人。晚清时期名臣,安徽按察使张印塘之子,近代才女张爱玲祖父。同治十年(1871年),中进士,授翰林院侍讲。早年任职京城,自任“清流”。署任左副都御史,以弹劾大臣而闻名。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前,慈禧以“因循萎靡”罢免全体军机大臣,改组军机处,重用清流成员,分别任命张之洞为两广总督、吴大澂为北洋海疆会办、陈宝琛为南洋海疆会办、张佩纶为福建海疆会办,将打赢战争的希望寄托在了清流党人身上。然而,真正的战争远不是清流派写奏折那么简单。风头最劲的张佩纶上任不久,法军舰队就突袭马尾军港,福建水师全军覆没,马尾造船厂被毁。
随后,张佩纶被夺职流放张家口,三年后光绪十三年,返回北京,投入李鸿章幕下,主管文书。光绪十四年(1888年)因原妻已死,娶李鸿章的22岁小女儿菊藕为妻。
李菊藕是李鸿章43岁时喜得贵女,即最小的女儿,将她疼爱得犹如掌上明珠。但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李菊藕长大后,李鸿章将她许配给了一个40岁的二婚男人张佩纶。
清代诗人刘体仁在《异辞录》中说:“养老女,嫁幼樵,李鸿章未分老幼;辞西席,就东床,张佩纶不是东西。”他调侃的就是这门老夫少妻的婚事。
李菊藕生了个儿子,起名张志沂。张志沂闺女,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张爱玲。张爱玲一生遗传的,不光是奶奶的文学天赋,还有大叔控。在两次婚姻里,她先是爱上大她14岁的胡兰成,后又嫁给大她29岁的德国大叔赖雅。
张佩纶曾建议李鸿章乘日本羽翼未丰抢先登陆日本,这是好主意吗
首先要说一下,李鸿章听不听从都不会改变历史,因为他没有权力决定是否对日本开战。其次单纯就张佩纶的建议来说,属于典型的无知清流,毫无可取之处。
很多人对晚清政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李鸿章有着很大的权力,可以左右朝廷决策。实际上慈禧是个权力欲非常强烈,而且擅长权谋的人,连恭亲王奕䜣都斗不过她,被赶出了中枢。
奕䜣是满清皇族尚且如此,李鸿章作为一个汉大臣更不可能被慈禧完全信任了。事实上李鸿章连军机处都没进去,对于朝政的影响力有限的很。只是因为李鸿章熟悉洋务,在和列强打交道时,慈禧也不得不咨询一下他的意见而已。不过最终拍板做决定的,还是慈禧。
在晚清时节,李鸿章只是重臣,从来不是权臣
因此是否对日开战,决定权在慈禧而不在李鸿章。很明显,慈禧这种人只会关心自己的权力和享乐,并不真正关心国家利益,因此绝对不会冒险和日本开战。而且对于李鸿章来说,提这种建议还会引起慈禧的猜忌。李鸿章一直知道自己作为汉大臣身份的尴尬,因此他也不会听从张佩纶的建议。
从这点来说,张佩纶真的是太幼稚了,和李鸿章相比差远了。
更重要的是,即使抛开这个因素,张佩纶的建议也存在极大的问题。
张佩纶的这个建议到底什么时候提出的有多种说法。但是既然他提到了“定远”,那么肯定是在中法战争以后。在“定远”、“镇远”服役、北洋水师成军一直到1890年之前,北洋水师确实一度强于日本海军,但是这个优势并不明显。北洋水师劳师远征的话,并没有把握击败炮台掩护下的日本海军。
而且日本海军的“浪速”、“高千穗”两艘防护巡洋舰服役以后,北洋水师只有“定远”、“镇远”的火力强于它们,但是速度却不如对方。唯二速度上能和“浪速”、“高千穗”相比的“致远”、“靖远”两舰在火力上又远不如它们,无法与之匹敌。因此日本海军依靠“浪速”、“高千穗”两舰袭扰渤海湾,就可以牵制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很难彻底夺取制海权。
“浪速”的260毫米巨炮,单从威力上来说,还超过了“定远”的305毫米火炮
更何况要击败日本光靠北洋水师还不够,需要陆军登陆日本才行。此时的日本陆军已经彻底按照西方军制完成改革,建立了七个师团。根据西南战争中日军的表现来看,其战斗力虽然还无法和老牌陆军强国的军队相比,但是已经远远超过了清军。张佩纶所谓日军“去中国准、湘各军远甚”这个看法不过是痴人说梦话而已。
甲午战争时的日军
所以即使不考虑清军运输能力的限制,如果真的按照张佩纶的建议直接攻击日本,那么估计清军要以惨败收场。而张佩纶这种货色在晚清还算才子,可见这清政府已经无知到什么程度了。
从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清军和日军的差距
中法之战中镇南关大捷为什么没能够挽回清朝割地赔款的命运
1885年6月9日,主张和谈的清朝大臣李鸿章和法国驻清朝的公使巴德诺在天津会谈成功,签订了《中法新约》,全称《中法会订越南新约十款》(法文全称为:Traité de Paix, d’amitié et de commerce entre la Chine et la France),又称《李巴条约》,为中法战争画上了句号。(法国公使巴德诺和李鸿章合影照)
该条约没有割地、赔款,但是损失的利益也是巨大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1884年签订的第二次《顺化条约》(又称《巴德诺条约》、《甲申条约》);主要危害:越南原来是清朝的藩属国,通过清朝承认这一条约,越南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二、清政府和法国同时派人勘察中越边界;
三、中国向越南开放两处通商口岸:保胜和凉山;
四、法国进口中国的货物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减税;(进口减税相当于赔款了)
五、清政府在西南地区修筑铁路,法国优先参与;(西南地区开始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六、法国军队撤出台湾基隆和澎湖列岛。
镇南关大捷是中法战争中扭转战略败局的决定性胜利,消息传到法国,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中法新约》虽然表面上没有割地赔款,实际上是向法国输送了利益。
清政府为何在镇南关大捷之后选择议和?
一、镇南关大捷法军到底阵亡了多少?
镇南关大捷是老将冯子材指挥的一场战役,此战共计消灭法军1000多人,这里面有正规的法军、少部分法国外籍军队、阿尔及利亚和越南的附从军队,击毙正规的法军一百到几百人左右(有不同记载),其他都是附属军队。进攻镇南关的正规法军占进攻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好多法国人记录镇南关战役的阵亡人数较少,法国人把外籍军团、阿尔及利亚、越南的随从军队阵亡人数都忽略不记载了。(冯子材像)
二、清政府为何选择议和?
清朝军民取得镇南关大捷,乘胜追击法军之时,慈禧和李鸿章等人却严令停止追击,见好就收,马上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展开了会谈,急于结束中法战争。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担心中法战争继续下去,会严重削弱清政府的军队实力,不利于对国内反清起义的镇压。一个外国人麦克纳尔一针见血的评价了慈禧的态度:
不管她的英勇的部队在帝国的边境上所获得的胜利,而只是想到它带到家里来的不愉快的庞大的战争消费,只是想起那些使她自己舒服的事情,……她比过去更加迫切地要立刻签订和批准这个条约。
慈禧不关心打不打得了胜仗,她更关心的是战争的军费。中法战争前几年刚刚结束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落下了一批贷款需要还;现在中法战争又花了大量的军费;自己还想着过太平生活,因此她急于求和。
慈禧的真实目的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军队和军费的开支非常大,假如再出现类似太平天国运动这样的起义,估计大清国就要亡国了。她要保留自己的军队实力,主要用来对付国内的反清势力,李鸿章看透了这一点。“攘外必先安内”是北宋赵普的名言:
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赵普奏折)
此外,法国新的内阁上台后,面对失败的局面可能不甘心失败,可能会调集更多的军队再次挑起战端,以期望获得更大的利益。
因此,李鸿章谈了一个“温水煮青蛙”式条约,出卖清朝的国家权益来维持与法国的和平状态。(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像,主战派)
主战派左宗棠这样评价这次和谈的李鸿章:
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左宗棠应该知道李鸿章背后就是慈禧,事后慈禧和李鸿章预估报复了左宗棠派系的人马,如镇南关大捷中湘军将领王德榜,曾经是左宗棠的下属,被流放了;台湾兵备道刘敖也是如此。
张佩纶为李鸿章女婿,为何后期仕途不畅
张佩纶,字幼樵,直隶丰润人,1870年中举,1871年进士,入翰林院,是当时清王朝政坛上的一颗新星,因天资聪颖,文笔强健,被称为“翰林四谏”之一,是当时清流党的重要人物。又因为其父亲张印塘和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有战友之情,使得张佩纶成为当时沟通清流、洋务的一条特殊桥梁。
1884年中法战争中,张佩纶被外放出京,会办福建海防事务,马江战败后,一度担任船政大臣,后被追究战败责任,判军留刑,充军张家口。此后张佩纶不仅谈不上什么仕途不顺,而是完全没有仕途,因为他是一个受过刑罚处分的“废员”。除非有特殊缘故,获得朝廷重新批准开复启用,否则根本踏不进仕途。
张佩纶作为清流才俊,又是故人之子,李鸿章对他充满惜才、爱才之意,可谓是关护备至。中法战争中,向张佩纶提出诸多建策,还曾拨出人员、军械支援福建防务。张佩纶官场失事、流放张家口后,鲜为人知的是,当时身为直隶总督的李鸿章特地把亲信幕僚洪钧调至宣化出任知府,以便就近关照在张家口流放的张佩纶,另外张佩纶在流放期间的生活费也都依赖李鸿章资助,最后张佩纶在1888年缴清台费、结束流放时,其台费2000两也是李鸿章资助。更让时人大跌眼镜的是,结束流放的张佩纶可以说是如同落水狗般身败名裂、落魄不堪,李鸿章竟然在1888年末将爱女菊藕许配给张佩纶作为续弦。
但是无论李鸿章对张佩纶多么看重,并无法改变张佩纶的废员身份。而且张佩纶与李鸿章走得越近,就越使得朝堂上的清流党对张佩纶充满了怒火中烧,视其为叛徒,所以张佩纶始终无法重新走入政坛。甚至于在甲午战争时代,清流党还发起攻势,称张佩纶在李鸿章幕府干预政事,硬是逼着张佩纶夫妇迁出李鸿章督署。
李鸿章为何将年仅22岁的漂亮女儿许配给41岁的老头
此位老头就是张佩纶,近代才女张爱玲的祖父。
张佩纶(1848年11月24日—1903年2月4日),字幼樵(又字绳庵、篑斋),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
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授翰林院侍讲;同治十三年(1875年),以编修大考擢升侍讲;光绪元年(1874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后为李鸿章幕僚。
早年在京城与李鸿藻、潘祖荫、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等同为“清流”,以弹劾大臣而闻名。
光绪八年(1882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针对法国侵略越南和觊觎中国边疆事,上奏章十数篇,主张抗法。因在中法战争中主战,受命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结果法军舰侵入马尾港后发起进攻,福建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与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被褫职遣戍。
光绪十四年(1888年)获释,再次成为李鸿章幕僚。此前张佩纶娶妻朱芷芗于(光绪六年)1879年去世,继室边粹玉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其被流放期间病殁;面对鳏居的张佩纶,李鸿章爱其才能,将自己的21岁小女李鞠耦许配给40岁的张佩纶作续弦。夫妻二人虽然年龄悬殊,但从张佩纶《涧于日记》中写到“以家酿与鞠耦小酌,月影清圆,花香摇曳,酒亦微醺矣”,可见夫妻二人关系和睦;时文人有诗曰“篑斋学书未学战,战败逍遥走洞房”,生动戏谑其战场失意,情场得意。
张佩纶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被劾“干预公事”,旨令回原籍,遂迁居南京。 晚年在消极颓废中度过,在岳父李鸿章去世一年后,也追随而去,留下37岁的李鞠耦带着一子一女度过余生,于1912年病逝于上海。
笔者认为李鸿章之所以能够将21岁的女儿嫁给40岁的张佩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①欣赏张佩纶的才能,翰林出身,又以“清流”而闻名;②在封建时代,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其实在当时21岁的女子已经属于大龄女青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