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浣溪沙翻译?浣溪沙的诗意是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7 19:31:13 浏览16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浣溪沙翻译

浣溪沙翻译

其一

覆盖着的田畦小麦还没有返青。像云一样的枯叶悄悄地在车轮下飘着。临皋亭云烟缭绕景色奇丽世间少有。

雨小了一半的屋檐水滴断绝了,刚刚下的霰粒在瓦片上如珠子般散动。回到房屋里的时候胡须都结成冰了。

其二

清早醉梦昏沉之中还未苏醒,听到门前轣辘的车马之声传来,原来是徐守携酒造访。怎能少了一杯淡酒让我与友人共赴醉乡呢?

荒废的苗圃里种着冬天食用的蔬菜,一排排树木叶子青葱,酒器上的酒滴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咀嚼梅花蕊,品尝到细细的清香。

其三

身居异地,艰难困苦,雪里餐毡的按道理都是姓苏的人,可幸的是徐守驾车载满美酒前来照顾我,大寒天里脸上的醉容转头之间消散了。

酒宴上还听说朋友已把我向朝廷推荐,如此恩德我无以为报,可惜生活困顿,我作为主人却没有佳肴来招待挚友,在沉醉之中面带愧容。

其四

深夜下起鹅毛大雪,野草丛上覆满白雪,犹如一座座银山,早晨看到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大江里奔涌的波涛和沙渚上弥漫的水烟,这时间都没有了。

饥饿的肚子里只有诗词,衣服上编织成结,潮湿的柴火像桂木一样宝贵,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珍贵,谁能和我在寒天里捻着胡须吟咏诗句?

其五

我记不得姑苏万项风潮侵袭田野。只记雪睛江上明亮麦丰收满千车。但我心愿是人饱我的愁自然也无。

舞女甩着绿袖子随风绕着柳絮飞,歌女涂抹绛唇喝酒红得似烂樱珠。酒杯之前我暖着手捋着霜白胡须。

原文:浣溪沙五首原文:

其一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初下瓦跳珠,归时冰颗乱粘须。

其二

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轣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其三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曾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其四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其五

万顷风潮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诃手镊霜须。

扩展资料: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浣溪沙的诗意是什么

一、晏殊的浣溪沙的诗意

1、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2、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

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二、苏轼的 :浣溪沙 诗意 

1、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2、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从而引出了下阕的对人生的哲思;诗人在下阕从“溪水西流”之景开始展开议论,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全词人抒发了词人顺处逆的豪迈情怀,以及词人在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原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译文:到蕲水的清泉寺游玩,寺庙临近兰溪,溪水向西边流淌;山下新抽的兰草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冲洗得不见泥沙;在日暮时分,细雨萧萧,子规鸟在鸣叫声。谁说人生不可能恢复少年?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啊!

如何赏析苏轼的《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它的精彩之处在哪

我是万方,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我农村长大的孩子,我能理解东坡先生之意了。

美与苦,对比强烈,非是游客能写

这首诗明明白白,写的就是一幅旧时山村动画。词的上阕着重写景,“光“,“香”,”娇语“,诗人的观感跃然纸上,词的上阕使读者如观其景,如嗅其香,如听其声,三句话三个镜头,一组动画。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给人就是一个“美“字。

而下阕画风骤变。一组“垂白“,“肌肠“,”黄“与上阕画风形成了强列的反差。先是“垂白杖藜“的老者出场,接下来是“捋青捣麨“,接下来还要问“豆叶几时黄”,同样是三句话三个景,而这三个镜头,也使读者身临其境,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个“苦“字!

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农村!在秀丽的田园风光下的催苦!是的,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这些我都曾经感受过!

词突显了一个“深“字

读完这首词,最大的感受就是东坡先生走访农村的一个”深“字!可以说只有深知农民疾苦的人才可以写出这首词来。比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美则美岂,但多少有点游客的味道。而东坡先生的这首词,道出为民父母官的一个“深“字。

这首词本身,从字面上非常易懂,相信大多数人一看就懂。但有两点要加说明。

题外话,的确是题外话

一,这首词是写的晴天的景物,麻叶也好茼麻也好,在阳光下,本身都有光泽,再说如果是下雨天,词中描写的动态根本就不能看到。

二,这首词与“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根本就不是一个调!“络丝娘“既可以是缫丝之女还可解释为一种昆虫。

我是万方,热爱诗词以及人生哲理。读过我的文章请赐评、讨论、点赞和关注!(如有想互关的朋友请私信与我)

浣溪沙苏轼中心思想

这一首处景生概, 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性格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古人写诗词有很多词牌名,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等,还有何词牌名格式字句韵律有何特点

古人写诗词有很多词牌名,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等,还有何词牌名格式字句韵律有何特点?

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古人写词有很多词牌名“因为诗是不讲“诗牌“的,只能说词牌。我今天来回答词牌方面的问题。

说起词牌,的确是很多,具体多少,也难说清。据说有一千多个词牌名吧。因为太广泛,也不能一一地回答完。这其中有押平声韵的,有押仄声韵的,有平仄换押的(即上片押平声,下片押仄声的),还有可平可仄押韵的。

另外词还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为了简便,我仅将单调和双调各举一例来回答。

一、通首押平声韵举一例:

《忆王孙》单调 三十一字 第二、三、四、五句押韵。

平仄关系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第一字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其中第一、第五字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其中第一、第五字可平可仄)。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其中第一、第五字可平可仄)。

如宋•李重元《忆王孙》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二、通着押仄声韵

《长相思》双调 三十六字

平仄关系是:

仄仄平(第二字可平可仄)

仄仄平(第二字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一、五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前后阕全同,但末句不能犯孤平。

如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三、平仄可通押

《忆秦娥》双调 四十六字

平平仄(第二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

平平仄

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

平平仄

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仄平平仄。

传说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青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此调由于押韵可平可仄,所以韵句可平可仄)故沒有特别说明。

总之,词的规矩太多太复杂,也太难掌握,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的。因此只有在学习中慢慢摸索,逐步掌握,多思熟练。要想把千多个词牌都搞懂,除非是古人。原因在于古人从小就受到这类知识的影响和练习。而今人主要是对词爱好了,才去自学,所以挺难的。倒不如先熟悉几个词牌,掌握了它的规律,再逐渐学习,应用起来较为适用。

纳兰容若《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怎样赏析

问题:纳兰容若《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怎样赏析?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容若是清朝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可惜的是在而立之年就去世了。短短的三十年留下了不少著作和诗篇。王国维曾经评价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

这首词是一首悼亡诗,充满了对已故之人的怀念。据晚清词人况周颐《蕙风词话》说,

纳兰的这首词与宋人的一篇作品很像:

“黄东甫……《眼儿媚》云:‘当时不道春无价,幽梦费重寻。’此等语非深於词不能道,所谓词心也。……纳兰容若浣溪沙云:‘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即东甫眼儿媚句意。

黄简的《眼儿媚》全篇如下:

画楼濒水翠梧阴。清夜理瑶琴。打窗风雨,逼帘烟月,种种关心。
当时不道春无价,幽梦费重寻。难忘最是,鲛绡晕满,蟫锦香沉。

上首词和纳兰词一样,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区别是纳兰上阕写眼前事,下阕回忆往昔然后议论。而黄简通篇都是回忆,下阕议论和抒情,结尾还是记忆中的场景。

纳兰的上阕: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对比一下黄简的上阕:

画楼濒水翠梧阴。清夜理瑶琴。打窗风雨,逼帘烟月,种种关心。

都是以写景为主,都有着作者的悲哀、惆帐的感情色彩,纳兰词中西风是凉的,黄叶是萧疏的,远处是将落的残阳;黄简词中有邻水楼阁、绿荫梧桐、打窗风雨、逼帘烟月,还有当年夜里弹琴的场景,这些都是记忆中的景物。

下阕黄简的“当时不道春无价,幽梦费重寻”被纳兰一句概括“当时只道是寻常”。下阕回忆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和黄简上阕中“清夜理瑶琴”都是对于故人的回忆,纳兰给放在了下阕,然后以议论抒情收尾:当时只道是寻常。

结束语

纳兰的这首词,第一句发感慨,2、3句是眼前的景物,4、5句是回忆,第6句又是感慨和议论。

学习诗词时,第一立意,想表达什么,然后确定章法结构,再次练字炼句,结尾要注意如何收,议论收,抒情收,写景收,各有不同味道。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老街味道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的意思和中心思想

意思:

独自在西风中, 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 所以关上了疏窗。 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 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中心思想:

词中感怀前尘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全词生动的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

【扩展资料】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浣溪沙》中“沉思往事立残阳”与“当时只道是寻常”二句,情感极浓,情感上是递进式的:由不知人生为何如此辛苦而“沉思”,思到头终究也无答案,却转头长叹“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何地悲观决绝,如何地痛不欲生!

怎样欣赏南唐中主李璟的千古名篇《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国学大家王国维评此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我觉得实则是“江山破碎”、“君心抑郁”。词人通过秋景写心中忧愁,写出了一方之主在疆土面临灭亡危险的时候却无能为力的无限哀愁。

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词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有心人可能会发现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好多出处都是《南唐二主词》这部选集,而这首词的风格和用字,和他很像很像,这就是他父亲南唐中李璟,创作水平也很高,不过被儿子的光芒万丈所掩盖了。其词仅存四首,风格凄婉,这首是一篇得意之作,历来备受名家推崇。

整首词只有48个字属于是小令,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在写作上用得是寄托手法,把自己的宏观遭遇放在弱女的微观感情里。上阙以写实,眼前景物与年华凋伤憔悴,生命在充满萧瑟悲伤的环境中,给人内心带来无限深重的悲慨。下阕则是写情感,将所渲染的悲苦之情以极为质直的叙述一泻而出,却又不复再作情语,而只以倚栏干做了结尾,更有一种欲言又止、无处投书之感。

用一种欣赏后主的态度来读这首词再合适不过,虽然出自两人之笔,但情相近、物相依、神相同,让我们对藩镇割据、支离飘摇的弱邦君主产生怜悯之心,就如词中所写美人失去情郎而常泪洗面。词人说不破的正是这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以及最重要的国破家亡所带来的痛苦折磨,其个中滋味自然是难以言喻的。即使是对于现在的个人来说,常常也会因为某种情感而生出无法言语的愁苦,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多读一读,很能把人带入词情词景当中。另外准确地说一类词应该是凄婉词派,除了中主和后主之外,清代的纳兰性德也是其中的标志性人物。

晏殊的浣溪沙写了什么

晏殊,北宋太平宰相。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我个人来翻译下就是:

我一边喝酒,一边听着歌姬唱新学的小曲。

想起了在去年的这个时节,还是同样的亭台。而唱歌是却不是同一个人。听歌的也只剩我一个人。

夕阳缓缓落去,我知道夕阳落去,明朝依旧会爬上来,而我,却又老了一岁,我的青春是回不来了。

青春就像这暮春的花儿一样,无可奈何的落去。

那绕梁而飞的燕子看起来跟去年的那对没什么两样。

我们常常一起饮酒听曲的小院,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徘徊。

此词写出了一个人闲散而孤独的生活。读来有一种深深的落寞感。晏殊为太平宰相,也许是为高权重,没有知己而发出的孤独感慨。

也许是身边伴侣先去而感到孤独落寞。

时隔千年,我们无从得知,只能揣测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