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哪些农谚 腊月 哪些

老祖宗留下来的腊月农谚,哪些是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的?你知道哪些农谚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7 18:10:09 浏览2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老祖宗留下来的腊月农谚,哪些是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的

老祖宗留下来的5句腊月农谚,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年年好收成!老人说“有雪无雪,就看丑日前”,腊月下雪好吗?

腊月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订制历法的时候将新旧交替的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有些地方叫“腊冬”、“残冬”,还有的地方管腊月叫“穷冬”、“冰月”、“清祀”等等。代表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老祖宗有记录天气变化的习俗,经过长时间的记录,发现了一些规律,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之后的天气情况,并总结了一些农业谚语来指导农事工作。那么,进入腊月有哪些农谚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老话说“腊月初一晴,天干到清明”

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老祖宗是通过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30天或30倍数的天气情况。我们从这句话也是能够看出来的,是根据腊月初一这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30倍数的天气(清明)情况。今天东北地区没有下雪,天气比较晴朗,河北天气晴转多云,郑州和成都都有轻度雾霾,没有雨雪天气。老话说,“麦盖三层被,连年枕着馒头睡”,多下点雪不仅能够防冻还是冻死一部分病菌和虫卵,并且,雪多氮就多,有利于春季小麦、大蒜等越冬作物起身。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一当天是个晴天,那么等到了明年到清明节前都是比较干旱的。

这和前期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今冬明春应对拉尼娜科学抗灾稳产保供预案》的通知是吻合的。通知中明确表明,“预计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受其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今冬明春阶段性极端强降温、局部地区冬春连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几率大。”,老祖宗有些老话,拿到现在还是能够起到指导作用的。

二、老话说“腊月初一晴,来年耕牛歇”

这句话和第一句意思差不多,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一这天如果是个大晴天,没有降水,明年春季的天气情况可能不好,老牛都没活干,说明农作物受到了灾害。这和另一句老话,“腊月初一晴,来年收成空”,是一个意思,都是说春季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年景不好。

三、老话说“腊月初一雪,来年吃白馍”

“该冷就冷,来年好年景”;“瑞雪兆丰年”,都是说冬天下雪是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和春季生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腊月初一这天要是下雪了,明年开春就比较暖和不会发生倒春寒的情况,小麦长势就比较好,农民就能吃上白面馒头了。这和上面那句“麦盖三层被,连年枕着馒头睡。”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下雪对小麦生长是有利的。

四、老话说“腊月初一下雨,一百天内无好天”

这句话不是对北方来说,因为这时候北方已经不会下雨了。意思就是腊月初一这天如果下雨,那么之后100天内都没有好天气,降水比较多。

这些农谚都是老辈人通过长时间的记录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过多年的修正和验证,结合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用于指导农事工作。当然,这些农谚也是有地域性,加上气候条件和以前也不一样了,并不准确了。我们只能作为了解去看待,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做好防灾减灾措施,确保损失降到最低。

五、老话说“有雪无雪,就看丑日前”

老话说腊月下雪对明年开庄稼好,那么腊月什么时候下雪呢?如果看天气预报很容易知道,但是,老祖宗是没有天气预报的,那么他们是怎么判断有没有雪的呢?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知道古代是通过干支历来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的,还总结出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的二十四节气,并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太初历》中来指导农事工作,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

农历十一月份是“子月”,农历十二月份是“丑月”,今年“二九”的头一天是“子月子日子时”,出现了三个“子”。按古人的方法推断是“子月”的最后一道墙壁。到了“丑月”初期的时候就会逐渐减弱,一直到腊月初十的“丑年丑月”之前都是比较混乱的。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腊月初十就是“丑月”的第一道墙壁。据说,是专门用来收金的,金气到此为止了。换句话说,在腊月初十之前,容易出现降雨或者降雪的天气。这都是老辈人的推断,具体咋算的咱也没有必要弄得那么清楚,总之,意思是说,在腊月初十之前,会出现降水的地方。

我们翻看日历就能看到,今年腊八那天是“癸亥日”。按老黄历上的说法是一个甲子的穷尽之日,意思是说,把“子月子日子时”的漏出来的力量收集起来,而从子月漏出来的力量就是“子水”的力量。也就是说腊月初八的“癸亥日”和前一天的“壬日”是很容易出现降水的情况。

等过了腊月初十之后,“丑土”的力量占为上风,天气将以干冷为主,下雪的几率就会很小,也就是说今年的冬季雨雪比较少,干燥刮风的天气增多。

据天气预报显示,到了在本月的7号左右,国内大范围地区再次被暖流环绕。所以,受这次冷空气的影响,部分地区可能偏冷,但是大部分地区依然改变偏暖的迹象,这种偏暖的现象可能会持续到1月中旬左右。但是,这波冷空气很难导致大范围强降温,东北,华北等地,将会有较弱的冷空气影响,温度要比前一段时间低一些,家人们要多增添一些衣物,注意保暖。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就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你知道哪些农谚呢

题目有点大,农谚关系很广,农林牧副渔,节气时令气象等等,哪不有农谚?我农村长大,

爱好谚语,更喜收集农谚,现就以农谚中气象谚为题,提供一束:(仅限六字)

风不来,树不响。

南风尾,北风头。

热生风,冷生雨。

开门风,关门雨。

乡里风,城里雨。

大瓦风,小瓦雨。

单珥风,双珥雨。

大晕风,小晕雨。

半环风,圆环雨。

猪颠风,狗颠雨。

础润雨,月晕风。

雾沟风,雾山雨。

乌头风,白头雨。

南钩风,北钩雨。

云向东,发大风。

云向西,下大雨。

东风紧,雨儿稳。

东风起,大风雨。

南风暖,东风潮。

云跑北,等不黑。

云交云,雨淋淋。

云交叉,还要下。

云遮午,必有雨。

云走东,雨落空。

云走南,雨成团。

云走西,雨不齐。

云走北,地晒裂。

雾下山,地不干。

正月雾,雨水露。

五月雾,鱼走路。

六月雾,干死树。

春天霜,不露白。

秋天霜,白多露。

寅时雷,卯时雨。

午时雷,未时雨。

春打雷,春雨随。

雷鸣午,雨就到。

先打雷,后下雨。

雷声大,雨点小。

早晨霞,亱间雨。

傍晚霞,朝上露。

早晨烧,晚上浇。

月戴笠,雨淋淋。

晴不晴,看星星。

对日虹,不到明。

雨晚虹,准不晴。

水老鸦,早叫阴。

水至鸦,晚叫晴。

天将雨,鸠遂归。

母鸡斗,天安漏。

鸡下宿,要大雨。

燕低飞,遮蓑衣。

蛙屡鸣,难望晴。

。。。。。。

立夏到了,预测年景的农谚有哪些下雨和不下雨有什么影响

“立夏不起阵,起阵好年景”,老人说立夏下雨是好事,你认同吗?这天刮风下雨有什么预示?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立夏将至,别忘了吃鸡下蛋、吃立夏饭和饮立夏茶。立夏一到,夏天就正式开始了,万物生长也到了生长的旺盛期。此时,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南方地区也将进入梅雨季节,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为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古人把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有五天,立夏三候分别是: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在《逸周书·时讯解》中也有说:“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古人用最简短的文字,细微的观察和总结,用来描述节气的特点。

立夏三候大意是说,夏天到来,天气更加温暖,蝼蝈也开始出来活动,随着蝼蝈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五天之后,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的蚯蚓,感知阳气极盛的时候,也想出来凑凑热闹,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再过五天,王瓜的藤缦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用不了多久,在它努力攀爬的路上就会开出曼妙的花朵,到了6、7月份更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古人对立夏节气是十分看重的,这一天官府要举行迎夏的大型活动。在周朝时,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亲自参加,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这个时候也是冬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是防病防虫的关键时期,而南方的油菜这个时候也接近成熟,产量基本已经定型了,就等收获了。而东北这个时候也进入春播玉米和水稻插秧的大忙季节,农谚有“立夏看夏”的说法,立夏天气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收获。下面分享几个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看看还有没有道理了,仅供参考交流!

一、立夏一日晴,瓮里米面空

农谚有地区性,我们要结合当地情况来看,不能去生搬硬套。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如果,立夏这天是个大晴天,预示着后期雨水会比较少,庄稼会出现减产的情况。

因为,立夏前后处于春天的尾巴,大风天气依然比较多,大气干燥,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较快,水分不足影响作物生长。特别是,小麦进入灌浆乳熟期的地区,如果,出现干热风就会造成小麦大量减产。所以,不下雨的情况下,要结合田间情况灌抗旱。农谚“立夏不下雨,犁粑高挂起”,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但也有的地区是不希望下雨的,例如,农谚有“立夏不热,五谷不结”、“立夏不拿扇,愁煞庄稼汉”、“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的说法。主要是指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地区,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影响着日后的收成。这些地区的民间还是希望立夏前后下雨的,对连续干旱比较畏惧。

当然,我们现在的抗干热风的手段要比老祖宗高明得多,有灌溉条件的可以灌溉,没有条件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来增强小麦本身的抗干热风的能力,还是能够确保产量的。

二、立夏不起陈,起阵好年景

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陈就是下雨的意思。大意是说,立夏要么不下雨,一旦下雨就预示着今年的年景比较好,粮食不会出现歉收的情况。

进入立夏以后,南方就进入多雨的季节,阴雨绵绵,雷雨天气增多。北方地区连绵的阴雨天气也会导致小麦田间高温高湿,引发赤霉病等病害,小麦“一喷三防”要抓住关键期,及时去喷洒,做好预防,一旦染病,无论后期如何治疗都无法挽回这部分损失。

连续阴雨也会导致南方的棉花引发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看好天气预报,出现连续低温天气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保全苗争壮苗。

农谚还有“立夏落雨,谷米如雨”、“立夏无雨要防旱,立夏落雨要买伞”、“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立夏麦呲牙,一月就要拔”等等。

三、关于立夏通过刮风判断年景的农谚

1、立夏刮北风,伏里雨水少

意思是说,立夏这天要是刮北风,预示着到了三伏天雨水会比较少。

2、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

如果,立夏这天刮起东南风,预示着会出现干旱,一直持续到6月中旬。

3、立夏刮东风,必定禾来空

立夏这天要是刮东风,预示着后期雨水较少,水稻秧苗水分不足,后期谷粒不饱满,瘪空的籽粒多。

4、立夏南风起,蓑衣随身行

如果,立夏这天刮起南风,预示着后期雨水较多,要随时带着雨具,用来避雨。

四、立夏这天打雷有什么预兆

1、立夏雷,六月旱

意思是说,立夏这天只打雷不下雨,可能会出现旱情,并且,会一直持续到6月份。

2、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

立夏这天如果听到打雷的声音,预示着田间的害虫会危害作物,要到田间看看,有虫害要抓紧铲除。

3、立夏无雷声,粮食少几升

意思是说立夏这天,不打雷也不下雨,预示着后期粮食收成会受到影响。

有人说这些农谚都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不可信,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古代缺少科学的天气预报和防范灾害的手段,只能通过通过常年的劳作结合天气变化来进行总结。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了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农谚。一些不符合或者过时的,被淘汰掉了,一些还能够作为参考的,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我认为不能用一句话就给老辈人留下的经验给否了,您说对吧!

写在最后: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是我们水稻插秧的大好时节,也是东北春玉米播种的最佳时期。“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播种、插秧后,要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害,为夺高产打下良好基础。立夏也是茶树春梢发育最快的一段时间,我们要是一放松,茶叶就要老了。老话说“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这个时候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加快采摘速度。

立夏节气的农谚您还知道哪些呢?期待您的补充!

全文完,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感谢阅读。

古今流传的农谚有的正在逐渐消失,你还知道有哪些农谚的故事

農諺是農民先輩們在日常生活生産中總結得出的經騐并經過檢騐。用通俗昜懂又順口的一句或數句詩流傳下來。我記得的比如:二月清明谷在后,三月清明谷在前(按季節下谷种)

兩春夾一冬,十个牛欄九个空(天气惡劣)

正月犁金,二月犁銀,三月白忙人(農耕不失時机)田里有蔸,蘿里有收(种植密度)

你急我不急,桐樹開花最适宜(看季節下谷种)我記得有个故事,説是父母老了兄弟分家,分了家老父就講了一句諺語:正月犁金,二月犁銀,三月白忙人。于是老大就想,什么犁金,犁銀,我多放些家肥下去不照樣丰收。老二估計沒那么多家肥放,于是他在正月就早早地把豬牛糞撒地里再用犁翻了一遍。等到三,四月扦秧時老大才手忙腳亂突擊,又放肥又犁田,接著耙田。費了好大功夫才把秧栽到了田里。可起初發現禾苗不抓須,他再想辦法撒草木灰和石灰。才看見有起色,.因為急著摧苗,禾苗太嫩又容易招虫,因為殺虫兩夫妻整天在田里忙得不亦樂乎,但到了收割的時候,産量卻是他弟弟的一半。

他弟弟也沒他哥那么忙,那為什么會産量高呢?難道是那句,“正月犁金,二月犁銀,三月白忙人”靈騐嗎?不是的,因為犁田犁得早,土質疏松,就會産生許多微生物肥,再加拌上農家肥一漚,田就又有了很多的有机肥。所以他弟弟栽下秧苗后也不費什么力管,禾苗都很健壯,還不會招虫。所以産量就高。古時那句諺語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