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郑州到洛阳市区有多少公里
- 洛阳是都城时有郑州这个城市吗
- 洛阳为什么叫洛阳有什么历史渊源
- 假如洛阳,三门峡,济源能合并成立大洛阳,那在河南将会怎么样
- 洛阳为九朝古都,除了首都之外,还有哪些朝代将洛阳作为陪都
- 长安那么偏,洛阳无险可守,为什么能成为古代王朝的首都
- 洛阳没有跻身二线城市,会是什么原因呢
- 洛阳有没有可能取代郑州成为河南的省会你怎么看
- 隋唐洛阳的“安喜门”、“徽安门”在如今的什么位置
郑州到洛阳市区有多少公里
郑州到洛阳市区有136.7公里1.郑州到洛阳市区的距离,可以通过百度地图或是高德地图进行定位搜查到。打开百度地图官网,然后在搜索栏输入郑州市,如下图2.选择郑州市出发地,选择“从这出发”,如下图3.在终点输入洛阳市,选择“驾车”,即可得到郑州市到洛阳市区的距离。扩展资料郑州市到洛阳市区的驾车行驶:驾车时间:1小时49分钟途经19个红绿灯驾车方案:1.进入中原中路辅路,行驶280米2.右转,进入嵩山南路,行驶1.2公里3.右转,进入陇海西路,行驶110米4.三岔路沿中间行驶,进入陇海快速路,行驶10.1公里5.靠左前方行驶,进入陇海西路,行驶3.1公里6.靠右前方行驶,从陇海西路到郑州绕城高速,行驶580米7.靠右前方行驶,进入郑州绕城高速,行驶14.5公里8.靠右前方行驶,进入广武枢纽,行驶260米9.靠左前方行驶,进入连霍高速,行驶81.1公里10.靠右前方行驶,从连霍高速到二广高速,行驶1.2公里11.靠左前方行驶,进入二广高速,行驶19.9公里12.靠右前方行驶,从二广高速到开元大道,行驶810米13.右转,进入开元大道,行驶7.2公里,抵达终点洛阳市参考资料:郑州市-百度地图
洛阳是都城时有郑州这个城市吗
感谢邀请,洛阳是都城的时候当然有郑州这个城市,最起码已经有先民在这里,位于郑州市区西北的大河村遗址距今6800-3500年,早于夏商时期。
郑州的历史不比洛阳短,夏商时期的重要性也不比洛阳要低
在洛阳偃师发现的夏朝二里头遗址,是洛阳成为第一个都城的实证,距今约3800-3500年。而郑州市区的商城遗址距今约3500年,前后只差不到300年的时间,并且在郑州成为商都之前,登封阳城曾经就是夏都,黄帝也在这里建都。由此可见,在夏商时期郑州和洛阳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区域界限,郑州那时的重要性也不比洛阳要低。
此后郑州的政治地位低于洛阳
西周建立后,洛阳便开始修建都城,当时的郑州是西周分封下的管国,如今管城回族区的名字便出自这里。另外,在郑州还有密国、祭国等,现在还有人称新密为密县,所以郑州的历史其实是非常悠久的。但在夏商之后,郑州几乎再没有成为一个正统王朝的都城,与洛阳是东周、东汉、隋、唐、北魏、西晋等王朝的都城无法相比,新郑成为都城也仅仅是诸侯国,政治地位远不如洛阳的东周都城。
总之,郑州辉煌的都城历史距今较远,在夏商时期与洛阳并没有什么差别,如今郑州也是我国的八大古都之一,虽然历史久远,但郑州的重要历史地位也是不容抹杀和质疑的。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洛阳为什么叫洛阳有什么历史渊源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 ,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洛阳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洛阳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
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假如洛阳,三门峡,济源能合并成立大洛阳,那在河南将会怎么样
感谢邀请,首先我觉着这三个地市不会合并,其次即使合并在河南也是位居第二位,与现在洛阳在河南省内的地位相差无几。
在经济上,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三门峡和济源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即便加上洛阳也很难撼动现在省会郑州的地位。并且合并后的大洛阳在交通和政策上与郑州相比不具有优势,在将来的发展则多更多的依靠洛阳工业基础,交通的不方便也就促使洛阳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非常有限。而现在三门峡打造豫晋陕金三角的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济源打造旅游宜居小城的目标也很鲜明且人均GDP在河南排第二位,这些都暂时无法与洛阳产生联动作用,所以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的发展点来看,还是从建立大经济都市看,合并在河南都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在发展政策上,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承担着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任务,但带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牺牲当地的发展特色。三门峡位于三省交界处,在工业基础方面相对薄弱,但对于联系三省的贸易往来,发展本地农牧业具有优势。而济源自从在焦作分离开来,发展成果日益显著,旅游资源丰富,使得人均GDP位居省内第二,使当地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在建国初期因历史原因就是分大区管理,后来局势稳定后就做小做细进行拆分。现在的发展政策还是依据本地特色精准发展,济源的分离就是例子,如果在资源不能更合理的利用和分配下,一味地合并则更难加强对周边的管理,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在经济上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强。参考郑州大都市区的例子,就是在郑州有足够的交通便利和辐射能力时,将资源向周边进行配置,带动发展,但目前也仅仅是刚刚实施。
综上所述,我认为省内经济发展还不全面,只有布局好精准的点,才能连成线、形成面,毕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吧!
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谢谢!
洛阳为九朝古都,除了首都之外,还有哪些朝代将洛阳作为陪都
洛陽是中国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是官宣人民日报唯一认定的:河南洛阳十三朝古都。
清乾隆帝御封:九朝古都洛阳。九为最多,不管是从清朝还是今天的官宣,都是依据二十四史做为唯一的标准制定出的。有人说:为什么洛阳又增加了几个朝代?那是因为洛阳和西安都在国家考古断代工程之列,洛阳经过半个多世纪又发掘出几个朝代並对应文献的记载,而西安还是在原有的六朝古都上按兵未动。历史是曾经的过往,跟现在人们的居住地关系不大,不要把历史当家史,去台高自己贬低他人。
长安那么偏,洛阳无险可守,为什么能成为古代王朝的首都
如此提问题的一定是个大脑空空、双眼无神的蠢货!
众所周知,今天的中华民族是由渭水流域、伊洛平原上诞生崛起的华夏族一路发展演化而来,而这片富足广袤的区域能成为古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实在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山川形胜”条件!是最理想的建都(国)之地!
有答友从细微处把西安、洛阳山川平原的优势利弊分析的已经非常透彻,就不再赘言。
其实从更大的范围来分析,陕西山川地形之险固在全国也是难出其二的!一条咆哮奔涌的黄河虎(西)踞龙(东)盘、一座横贯东西的秦岭山脉分割南北,河西为狭长的走廊,是天然的天下雄关!而河东坐拥太行…只要结“秦晋之好”、再控据陇东与河洛,陕西就是天然的“独立王国”!
相比较而言,洛阳虽得群山拱卫,当秦陇之襟喉,赵魏之走集,故为四方必争之地,战略空间与辖域的自卫能力与陕西(西安)不可等量齐观!
华夏文明为什么会在这里崛起?西安为什么会成为全球闻名的古都,这就是原因!
对此类脑残式的提问,言及至此!有时间的话
倒是乐意分享分享中国各省行政区划形成及演进的历史,因为每一个行省的形成都有一个“前世今生”的悠久故事
洛阳没有跻身二线城市,会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没有支柱产业,现有的企业不是赔钱就是规模不足,没有经济吸引力;第二没有好的发展前途就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停留,城市老龄化严重;第三上级领导频繁调动,使城市建设规划无法衔接和落实;第四河南的企业交通宣传近十几年都只有一个地方,作为第二城市空有名号没有政策;没有关系,那就先安静的做个舒服的小城吧……
洛阳有没有可能取代郑州成为河南的省会你怎么看
洛阳取代郑州成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原因有三:
第一,从区位上看,洛阳位置偏僻,不如河南省“得中独厚”的郑州。
顾名思义,省会就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这里的中心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首先位置要居中为好,不能太偏;其次,功能上要有带动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洛阳是没有优势的。
翻开河南省的地图,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并且处在豫北、豫南、豫东、豫西四大板块的中心。再看洛阳,位于豫西地域,并且西部还是山区,自身发展就受到局限,带动作用就更加有限。
第二,从地位上看,郑州已经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洛阳无法超越。
2017年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郑州发展最强的动力、最大的资本。有一个消息请大家注意一下,前不久,《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库(2017—2020年)》正式发布,这些重大项目至少都是5000万元以上投资的项目,入库项目总数是3489个,总投资规模44993亿元,并且还只是2017年到2020年4年的。
只是比这一点,洛阳4年内根本不可能有4万多亿的投资。所以,郑州得“中心城市”之便利,已经走上了强者恒强的快速发展轨道。洛阳只能望其项背。
第三,从实力上看,郑州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洛阳。
先看人口,到2017年底,郑州市总人口988.1万人,城镇人口713.7万人;洛阳总人口710.1万人,城镇人口382.2万人。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和要素,在人口因素上,洛阳明显不足。
再看经济,2017年,郑州地区生产总值9130亿元,人均93143元;洛阳4343.1亿元,人均63759元。一切要靠实力说话,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想把郑州从省会的宝座上拉下来,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在有的省份,省会城市经济实力不如省内其他城市,早就羞愧得不要不要的了。
再看科教,2017年底,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有237个,洛阳62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郑州359个,洛阳87个;省级重点实施室,郑州29个,洛阳20个。普通本专科院校,郑州58所,洛阳7所;在校大学生,郑州93.5万人,洛阳14.5万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纵使历史底蕴再深厚、过去的地位再高,但是现阶段的洛阳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与郑州争夺省会的座椅。当然,如果遇到全国行政区划大的调整,或者郑州成为直辖市,洛阳或许会东山再起,只是这只是一个假设。
一家之言,客观分析,请洛阳朋友莫见怪,也请郑州朋友莫在意,关注当下,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隋唐洛阳的“安喜门”、“徽安门”在如今的什么位置
天堂明堂南边新建的就是,至于古代是不是这里,作为普通老百姓,还真不知道,但是现在肯定就是,因为能看到了。
外观大气,内部结构还没有看过,反正现在从外观看,绝对是花了心思的建筑作品,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根据历史而建造!
安喜门,应该是在北关的吧!就是老城丹尼斯往北走,出城那个门就是安喜门吧!
洛阳这些城门,都是现代建造,跟古代没关系,唯一有关系就是长的像而已,实质上没有血缘!
不过这两个门,一个是洛阳北大门,一个是洛阳南大门!可以这样理解。
安喜门只是一个大门意义不是很大,应天门从建造的角度看,应该不是一个大门那么简单!应该还是有别的用处。这个城门对应了天堂明堂,建造完成后,站在城门顶上,可以俯瞰天堂明堂,以及九州池的城楼!
反正不管有什么作用,只要漂亮就好了。目前的情况,我看行!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