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良知

怎样理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呢?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何为良知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5 17:48:14 浏览17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怎样理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感谢邀答: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善,理解为:审心而自知善恶,心是貌之根,面貌有善有恶,我们先不要看。要从审心来做起,命运的善恶也从现前的心念就可以知道。

行者心之表,我们的行为是我们心念的一种反应,有其心必有其行,你的心如何是善良诚恳的,你的外表也一定是善良有礼,所以你的行为是你心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通过行为来看一个人的善恶,因为观察心不容易观察到,心无相。我们从什么地方看?看一个人的外表、神态、言行、举止、就能够预知他的善恶。

祸福是由于人心的善恶招感的,善恶有报:善招福,恶招祸。

明阳心学告诉我们,处世先修心。为善去恶。知其善而近之,知其恶而远之。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做一名对社会有用之人。

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何为良知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

致良知的“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是对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断能力,所谓的良知与“人之初,性本善”,是同样的道理。良心是人们后天在社会环境与道德关系中实践逐渐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因而也没有所谓抽象的良心。良心对于人们只是行为上的判断、指导和监督作用以及道德自我约束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为什么王阳明要主张致良知?因为在现实中,人的本性有狼性的凶残、有蛇性的恶毒、有狐性的狡猾、有狗性的忠诚、也有羊性的善良等等,这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处的环境与接触的人与物塑造并凸显的个性。
因此,人从呱呱坠地时本性的良知是天然形成的,这是抹不掉的,后天人性的弱点是共通的,人有善心、同情心和良心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即使是大恶不赦的人同样具有善心和良心,只不过这可怜的一点点善念却被恶性残暴所对冲而淹没。由此可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总归来说,人性的第一性是动物性,“人之初,性本善”,后才有“性相近,习相远”。良知是理性,良心是感性,两者合一才是人类需要改造之性。你们说有可能吗?

(感谢阅读!我是诗蓦1,原创回答首发头条平台,欢迎您来关注与评论!)

王阳明提出的良知是什么

谢谢邀请!

您知道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什么吗?你怎么理解的?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王阳明《心学》思想就是哲学思想。

王阳明《心学》哲学思想,就是以“天地与人心”高度统一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以此构成“良知”的本体学说(天人合一)思想,形成心学三大核心观点。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那么,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什么呢?应该一目了然吧!那就是把良知本体学说思想参与社会各项活动中去,同《心学》三大核心观点相结合,来指导人们功夫(行为)。分别论述在下:

一,良知指导认知“心即理”提高自我道德修养。

王阳明心学中心思想,高度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在于人的本体“心”。把“心”作为万物主宰,天地鬼神主宰。

为此,把玄妙而不可触犯的天理,拉到人们的“心”里来,达到人心与天理高度统一(天人合一)境界。

社会中的人们为人为事,公平公正就在自己“心”本体中产生出来,即成为每个人的判断标准“心即理”。

为此王阳明《心学》哲学理念“天理与人心高度统一叫“天人合一”。所说的良知,理念基础就是“心即理”,并通过自我道德修养即可致“良知”即天理。简捷明快,通俗易懂,又很合乎哲学理念。

二,良知指导认知“知行合一”适应社会需要。

良知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论出发,人为天地之心,万物之主,而人“心”便是天地之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这也是一个人的心意之体现,心有其物,物就是为人做事。

良知也是针对当时社会上言行不一的现实,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观点,知和行原本就是一个功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功夫。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为知。这也是表明知和行就是一个人的能力,心须统一为良知良能。

如:当今社会自主创业,自己择业,不要追求不适应自己实际能力的创业项目和工作岗位,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有良知良能,知行合一理念来谋求自我发展。否则,失败告终,烂债一身,“赔了夫人有折兵”的下场。

为此,良知便是天理之透彻明觉,是社会上一切活动的指路明灯,如果没有良知的主体意识参与,一切社会活动难以成功,所以良知牢记在心,无往而不胜。

良知原本人固有,每个人都可达到圣人气象,人人都可能为尧舜。良知为主体意识觉醒,为社会发展所拥有。

三,良知指导认知“致良知”扬善去恶。

致良知是《孟子》“良知”和《大学》“致知”的相结合。通过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从而合乎天理来体认良知。

由此,良知便是天理之透彻明觉,是淳天理,是仁义礼智,忠孝悌信,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

如:在当今社会中,孝敬父母,兄弟姐妹团结互助,买卖公平,诚信为本,和谐相处,围护公共场合井然有轶。分清是非,扬善去恶。

良知就会良能,人的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使人回复到明洁的,无善无恶的本心。使人回复到那个超越现实的自由之境界。

四,综上述来论良知哲理学说的辩证规律。

王阳明《心学》就一篇哲学著作,其良知哲理学说,构成的三大核心思想也存着辩证逻辑思维三大规律,可相提并论。

01

“天理与人心”两者对立并存,统一为“心即理”观点。也是辨证逻辑思维“对立统一”规律。

“天理”润天下万物公平,公正。而“人心”则不能,有善有恶,变化多端。这样一对互相对立而有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把它统一起来,“人心”就要遵从于“天理”,而形成“心即理”这一统一原则,否则,人难以生存,这就是辨证逻辑思维规律。

02

“知行合一”知是人的真知,行是人的真知能力,这两点完全存在于人的质量关系中,起到互变作用,反应了人的能力大少变化而变化。

随着真“知”的质量多与少的变化,“行”的真知能力的能量也变化高或变化低,两者必然形成一致,否则,也就是不能适应社会按能力大少工作需要而发展不了自己,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这也是辩证逻辑思维“质量互变”规律形成的。

03

“致良知”就是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即可致“良知”即天理,简捷明快。而这个良知是在天理的作用下,随时被否定。而这个否定就存在于自已心中,是否有善有恶而在否定之否定中,这也就是在辨证逻辑思维“否定之否定”这一定律中形成的。

为此,只要将自己内心固有的良知体认明白,就会在“否定之否定”这个规律中,不断往好的方面发展。即可达到圣贤气象,人人皆可成为尧舜。事业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取得成功。

总而言之,王阳明《心学》思想就是充满了哲理思想。所说的良知就是哲理学说,构成的三大核心观点就是哲理观点,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哲学思想,将对我们当今社会的人们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王阳明提出要致良知,为什么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就是说做事对得起良心。 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主旨,那么“致良知”究竟是何意

致乃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之意也,良知就是德,德者,仁,義,禮,信,智也,也就是聖人將德推及他人及萬物,使其從內心發岀德行,這也就是老子所説的上善若水,人人有了德,天下就無爲。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到底什么意思呢怎么才能做到

王守仁的致良知什么意思?怎么做?这实际上是“陆王学派”理论体系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陆王学派”的由来。众所周知,北宋有两位理学家兄弟,哥哥叫程颢,弟弟叫程颐。他们同时拜周敦颐为师,程颢继承了周敦颐的学说,后经陆九渊的发扬,到王守仁完善,形成了“陆王学派”;而程颐则受到邵雍和张载的影响较深,后经朱熹的完善,形成了“程朱学派。”

这两个学说是对立的,“程朱学派”认为:“性即是理”,也就是规律在事物出现前就已经存在,人应该按理来做事。(这个学派不涉及问题,下面不展开);而“陆王学派”认为:“心即是理”,事物是在人心里的反映。这两种学说实际上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

其次我们梳理一下“陆王学派”的理论脉络:

一、程颢阶段。程颢认为“万物一体”,人与万物之间的联系就是“心”,但私心或私欲会使人失去这种联系,只有用“恻隐”、“不忍人”之心`用真诚一心去做,才能体现这种联系。

二、陆九渊阶段。陆九渊在程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他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是理”,在陆九渊看来,现实、现象只包含心的世界。

三、王守仁阶段。王守仁坚持心即是理,他进一步阐述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又说“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王守仁的思想更加旗帜鲜明,他认为没有心,就没有理。心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人对事物的第一反应,也就是本能、本性的反应表明,人的内心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直觉的认识就称之为“良知。”所谓“良知”,就是对良善的认知。所以人应当遵从良知去做。而那些找借口不去遵从良知的人,其实就是出于私心、私欲。只要人人遵从良知,那么“满街都是圣人。”

“致良知”就是王守仁哲学的中心思想。

如何理解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

要理解王明阳的“致良知”,首先要理解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在中国哲学里,心与物,内与外,事与理之间,并不存在很大的界线。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并不存在唯物与唯心的对立,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非唯”论。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里的一个重要基石,然而在“良知”是什么,在其不同语境中,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这也是许多人读王阳明心学时的困惑所在。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是未能理解“良知”实际上有三层内涵,是由里及外,一层层拓展的。

第一层含义:本心

儒家一直强调“格物致知”,王阳明把“致知”加了一个字,叫“致良知”。良知这个词的出处,是孟子说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是不假思索的内心深处的认识,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本心”。

在儒家看来,本心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与生俱来,故而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所有人都有的。心学鼻祖陆九渊把孟子说的四心,称之为本心,这也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那么“心”又是什么呢?心不是心脏,也不是大脑,它不是器官,也不是物质。王阳明说:“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心就是无影无形却能让人思考、判断、视听、言动的精神主体。

关于本心,有一个故事。

南宋时曾担任富阳主簿(书记官)的杨简是陆九渊的粉丝。有一回,陆九渊路过富阳,杨简把大神请来,虚心求教:“先生说要明心,究竟什么才是本心呢?”

正好此时,有人来告状,杨简只得把问题抛在一旁,先审案子。陆九渊一声没吭,坐在一旁瞧着。小案子对杨简来说没什么难度,三下五除二搞定了。审完案了,谦虚好学的杨简继续请教“何为本心”。

本心是什么,陆九渊摇着蒲扇说:“你审案时,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这就是你的本心。”怎知一件事是对或错呢?因为你的内心深处,便是有一种判断是非的良知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本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内心存有一种能分别、判断、辨析的能力。

这就是良知的第一层含义,即本心。

第二层含义:正知或正见

为什么王阳明要用“良知”这个词,因为“良”包括有好的、善的、正确的意思。因此,良知就是正知或正见。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认知,正确的知识,正确的见解,用现代语境说,就是科学的认知。

如果说本心是良知的体,那知正知就是良知的用。王阳明有这样的表述:“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得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

多闻多见,就是对外在世界的认知。这种认识,在王阳明看来,也是“致良知之功”。很多人在读心学时,总有一个困惑,王阳明老说“致良知”,但“良知”有啥用呢?这种困惑的由来,主要是狭义地把良知理解为“良心”,即纯粹道德层面。这种理解不能说错,因为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心学里,良知的确更多指向道德层面。但是,倘若良知只是道德,那么就太狭隘了。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王阳明还是个著名的军事家,他带兵打仗只是靠道德吗?显然不是,他是非常精通兵法的。研究兵法,也是致良知。因为良知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正知,军事有军事的规律,弄明白了,就是一种正确的认知。

推而广之,今天的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等等,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只要能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印证的学问,无一不可称为“良知”。

我们今天讲心学,不要总抱着古人的大腿。今天世界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比起古人,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要远远超过他们。我看到不少自诩研究心学的人,讲良知时举的例子,还是古人讲的“礼”啊,“孝”啊那一套,完全不能与时俱进。我一直在重复冯友兰先生的伟大见解:对于前人的思想,我们要接着讲,不是照着讲。

第三层含义:宇宙本体

这个跳跃性太大了。

一开始还在说我们的内心,一下子跳到宇宙本体了。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特色。王阳明写过几首以良知为题的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时乾坤万有基。”

本心或良知,是“万化根源”,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还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把心或良知,扩充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在王阳明之前,陆九渊就表达过:“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要如何来理解,心之本体,即是宇宙之本体呢?

惠施曾说过: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与小只是表象,大一小一,本质都是“一”。在中国哲学里,“一”经常指代本体或本根。人在个体存在上是有限的,受限的,但是在精神层面上是无限的,因为精神是无形的,无形的就是无有边界,无有边界,又哪来的限制呢?从这点来看,人在精神性上,或者是说心的性质上,与宇宙的精神,或宇宙之心是完全等同的。

在一般人看来,外部世界是独立于人而存在,就不受你影响,人死了,宇宙不也照样运行着吗?世界不差你一个人,也不差你的心。把人的心提高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人类是不是过于自大傲慢了呢?

然而,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似乎在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直觉的正确性。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的提出者惠勒在2006年时,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是万物成形的参与者,不只是近在眼前的事物,还包括远在天边和久远以前的事物。”他想象中的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波,只有在观察它的时候,它才成形。这个看法,与王阳明说的“岩中花树”如出一辙。

这种理论,是否能在科学上完全站得住脚,我们这里且不论。但是其现实意义是巨大的,让我们能认识到,我们并非藐小的个体,而是具备催动世界改变的能量,这就是心学的意义所在。

如何做到王阳明的致良知

3个步骤:

第一,先弄明白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致良知,以及其中的道理;

第二,做功夫 把遮蔽良知的私欲去掉,让良知重新显现光辉,良知本来就澄澈光明的圣人除外;

第三,按照良知的指示去做,“致良知”中的“致”这里可以理解为“听从”。

上面三步就是“致良知”的方法。当然这三步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你也可以变“去除遮蔽”,边“致良知”。

此时,虽然不是光明的良知,但也值得信赖。随着良知越来越清澈,致良知的功夫也越来越精深,最后就能进入“此心光明”的境界。

按上述方法去做,良知不会让你失望。#我要上头条#

始终有一种温暖,照耀在我们前行的路上,那就是智慧的光芒,更多内容请关注@王阳明心学智慧

如果喜欢,请点赞、转发,分享给其他朋友,非常感谢

王阳明的“致良知”,“致”如何理解,那“良知”指善的一面吗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如何解读“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自相矛盾吗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没有自相矛盾,他们是一回事,都是阳明心学的不同表述。

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提出来的心学体系总纲领,其精髓就是一个“致“,致是兼知兼行的过程,有两层意思,一是达到,二是执行;良知即是道德意识也是心之本体,良知存在于每个人之内心,人人都有良知,不假外求本自具足。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认识和运用的结合,知是良知,也是认知和判断,行为执行落实到位,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行始知成,知始行成,互为表里不可分割,道德意识与行为不可分割,比如,知道尽孝落到实处。

心即理

心即理是吾性自足、吾理自足、吾心自足,理在心上,我心即天理,真理不在心外。良知即是明镜,这里的良知是未被私欲蒙蔽,能自动分辨是非善恶,具有道德判断力,智慧认知力。

物来则照,事来则识,随心随性,知行合一,善始善终,以终为始。

与生俱来的良知和智慧具有判断善恶和是非的能力。 运用道德感的是非善恶感知去判断我们的事可为不可为能为不能为 对和善的事就要坚决去执行,错和恶的事坚决不去做,甚至连念头都要避免或及时去除,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