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 悲秋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上联:登高声自远下联是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5 01:36:18 浏览2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大历二年(767年)秋重阳节,杜甫登上夔州(今四川奉节)的高台,写下了《登高》一诗。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该诗被历代的诗人,评论家所推崇。明代诗人,评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称此诗“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清代杨伦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作为七言律诗首先必须和律入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这对于《诗圣》来说不是问题。下面我们列出该诗的平仄对照表,就可以一目了然。

首先标出全诗平仄。(其中,“急”、“白”、“不”、“百”、“独”、“浊”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在古代都是入声字,为“仄“声。另,可平,可仄处不另行标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是完全合乎平仄格律的。但,这首诗韵脚“哀”、“回”、“来”、“台”、“杯”,给人的感觉读起来不押韵。其实,这些字在平水韵中都属于“十灰”部,是古今发音变化所致。因此,该诗和仄押韵,是规范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在对仗上也完全符合要求。特别是对仗可以说是每联皆对,工整又不留雕琢痕迹,自然天成。七言律诗要求是颔联,颈联对仗。杜甫的《登高》可以说是每联对仗,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就是“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更难能可贵的是每联中的词句相对,如“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因此,单纯就近体诗格律而言,此诗作为范本是当之无愧的。但是,诗是要有意境,诗心的。诗没有灵魂只有形式也难于独占鳌头,成为七言律诗的魁首。

《登高》一诗首联和颔联是对夔洲秋天景色的描写,如果:天高风急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小写意的工笔画,那么劈空而来的是大写意的水墨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幅:风急猿哀,渚清鸟回,无边落叶,滚滚江水的萧瑟悲凉的深秋景色跃然纸上。看到如此悲凉秋色,落木逝水,诗人不由得感慨起自己多舛的命运,坎坷的人生。写出了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概括,和总结。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啊,五十六了,从23岁科举落榜,到现在三十多年,自己就一直四处奔波,干谒求职。为了养家活口少说也走了万里路了,在羁旅中度过了无数的悲秋!目前,也就是今天,我一个活了近一辈子的老人,独自登上了高台。可谓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的日子很艰难,困苦,心中抱恨难平。头发全白了,穷愁潦倒,刚刚把劣质的酒也停了,我不喝了!

杜甫一生就是穷愁潦倒的一生。他的一个儿子竟然饿死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又一年的秋天,穷的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年幼的儿子饿得哇哇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杜甫不得不向姓高的朋友借些许银两度日,为此写下《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他的一生就是寄人篱下,奔波求生的一生。

《登高》是杜甫人生最后的写照,是他悲剧命运“万里悲秋“的缩影。也是诗圣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第一次对自己人生总结。概括起来就是:悲秋!因此,无论从艺术形式或者内容来看《登高》作为古今悲秋七言律诗之冠是名至实归的,但,没有题主所谓《千古悲秋的鼻祖》一说。

上联:登高声自远下联是什么

登高声自远、入世心浮萍;

驰骋天涯路、梦归故乡行。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

当然是山东茱萸。因为王维在诗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

欣赏这首七言绝句,诗人于朴实中见真诚,寥寥四句二十八个字,便把佳节时分思念亲人的情绪,渲染得跃然纸面,呼之欲出。足见功底深厚,情深意长。

独在异乡为异客。

首句便有别异常,表现出了诗人驾驭语言的神奇功夫。一般情况下,诗词中很忌讳同一个词在同一句中反复出现,因为这容易造成呆板,迟滞的效果,给读者带来心理上的缺少愉悦的感觉。而诗人反其道而行之,“异”乡“异”客连续用了两个异字,不但没有产生不良效果,反而产生了加重语气深化情感的功效。足见作者的自信和修辞的功夫非同一般。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二句已经成为千古佳句、金句。诗人到了重阳节,远在山西思今山东的亲人,随口吟出了这句名言佳句。这佳句一直流传至今。我们今天每逢节日,仍然喜受用这句诗词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七个字既没有典故,也没有其它所指,朴朴实实,浑然天成。由此不能不让人佩服诗人的天赋。回想我们在学习写诗过程中,往往冥思苦想,苦寻佳句。殊不知,佳句就在朴实无华的口语当中,关键还是我们对意境的抒发没有理解到位,停留在为写诗而写诗的误区当中。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言:汝今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遥知兄弟登高处。

这句就涉及到诗题了。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远望的习俗,并采回茱萸佩插在身上,有祈福避邪之效。到了重阳节,诗人自己远在山西,自然而然想到了远在山东的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我远远的知道兄弟肯定会登高望远了。七个字还是朴实无华,把思念兄弟之情化成一幅画面呈现眼前。合辙押韵,顺理成章,似行云流水,口语流畅,仿佛唠家常一般。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诗的高潮来到了:我知道兄弟在重阳节已经登高远望,也采回了茱萸佩插在身上,但登高的人群里,唯独少了我一人啊!思乡之情,思亲之情,跃然纸上,扑面而来。让读者仿佛看到了王维在高高的山上,遥望家乡,思念亲人的画面。同时也勾起了读者在节日来临之际,颇有思亲同感的情绪。

纵观全诗,语言朴实,通白晓畅,情绪真诚,栩栩如生。

至于题主所问,诗中所提的茱萸,是否是山东茱萸。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诗人所忆是山东的兄弟,山东的兄弟重阳节登高采茱萸,毫无疑问就是山东的茱萸啦!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为什么要登高

因为诗人客居他乡,到了重阳节登高远眺,勾起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悲凉感情!!!

重九赏心亭登高尾联赏析

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作者漂泊在外只身客居异乡,唯有饮酒消愁版,但是思乡的权心却随晚潮回到了故乡。“饮罢此身犹是客”写诗人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借酒消愁,一个“犹”字写出了诗人的无奈和辛酸,不管喝再多酒,还是忘不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无法改变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乡心却附晚潮回”,自己虽然无法和家人团聚,但是思乡的心却早早的回到了家中。两句诗描绘出诗人虽然“身”在异乡,“心”却在故乡的动人画面,通过“身”与“心”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

如何评价七律之冠《登高》

杜甫的《登高》被后人评为七律之冠,是由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决定的。

我们先来分析其内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写近景。“风急”是听觉,“天高”是视觉,“猿啸”是听觉,“哀”是感觉。“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视觉。写岀这两句,是诗人俯仰之间的所见所闻,前句乃为仰视,后句乃为俯视。猿啸之哀,即透露诗人之哀。鸟飞回,暗示诗人居无定所,有家不能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写远景。诗人向远方眺望,看见了“无边落木”,看见了“不尽长江”。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已经唤起了诗人悲秋的凄清之感,再加上“萧萧下”、“滚滚来”,就使得这种凄清之情加上一层。前句偏向于空间,后句偏向于时间。诗人在这时空交织之中,感觉自己空有报国情怀,但却一直碌碌无为,其悲伤之情历历在目。

以上前四句,表面上看是写景,但情已在其中,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这两句开始,进入直接抒情。有开头四句的写景作铺垫,在“万里悲秋”之中,诗人“常作客”,这就是诗人居无定所四处奔走,想为国家做点事情而不能,由此也同时造成诗人生活无着。这还不算,几十岁的人了,还身上带着病痛。在如此情况之下,为缓解已有的忧愁,独自登上高处。谁知道,反而使已有之愁更加浓重,这将情何以堪呀!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里进一步把忧思推向一个高度。在“艰难苦恨”的历程中,不知不觉地头发白了、胡须也白了。人老了,因为“潦倒”,不得不“新停浊酒杯”。不能为国家效力,自然也就没有奉禄,当然连“浊酒”也喝不上了。一生爱酒的诗人,连一口“浊酒”也没有,这由物质上的匮乏,进而引起精神上的难以慰借,使得诗人的忧困到了极致的程度。

下面我们从形式方面来讲一下:

任何一件好的件品,它之所以好,都是从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而形成的。光有好的内容,如果没有相应的形式来配合,那是做不到好的。如果没有好的形式,或者不喜欢好的形式,那就不能写岀好诗词、做岀好文章。比如要表达此篇的内容,就只好说:我好忧愁!我好悲伤!其他的就没话说了。

此篇为七律,其内容方面上面已经说过。现在我们说一下它的平仄对仗等方面。此诗之所以好,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平仄是完完全全符合要求的,根本没有突破的地方。此诗之所以好,原因之二就是它的对仗方面也是非常完美的。至于押韵,就更不必多说了。此诗之所以好,当然也因为它选择运用“景、物”选择得好。

如果把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运用文字的方法看作是一门艺术的话,我们可以把使用平仄对仗押韵这些因素看作是使用文字的技术。所以一件好的作品,就是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以上仅为本人浅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教?!

20191208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被冠为七律之首的《登高》历代诗话中又是如何评价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丨杜甫

杜甫《登高》一诗,历代名家批评无数,大体都作激赏之态,但总归分成两派。

第一派是认此诗为古今第一七律者,如宋之刘克庄;明之张綖、胡应麟、周珽;清之杨伦等人。但很多人都是寥寥数字以附前人,只周珽之《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胡应麟之《诗薮》略作详言:

作诗大法,唯在格律精严,词调稳契,使句意高远,纵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体卑陋,虽一字莫移,何补其拙?如老杜”风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诗第一首。……“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凭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亦有识者。

但实际上通篇顾左右而言他,虚空借喻如海底珊瑚、无人来学、字字皆奇者云云,但所谓奇在何处?不可学在何处?云山罩雾不能得见。不过《诗薮》在别处提到前后以“飞扬震动”对结句“冷软收之”,以得见“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尚是见地。

至于周珽之《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云:

吴山民曰:次联势若大海奔涛,四叠字振起之。三联“常”、“独”二字,何等骨力!周珽云:章法句法,直是蛇神牛鬼佐其笔战。

点“常”、“独”二字,颇有见地,但依然汲汲于某联、某句,未曾放眼全局剖而分之。不过古典文学理论一例如此,过多强调“一言通万言”,不曾微著互参,这点也是东、西方文学之同异。

第二派则认为杜此诗仍是“白玉微瑕”。

如明之王世贞:

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

明·胡震亨

《唐音癸签》无论结语膇重,即起处“鸟飞回”三字,亦勉强属对,无意味。

明·王夫之

《唐诗评选》:尽古来今,必不可废。结句生僵,不恶,要亦破体特断,不作死板语。

这部分是对此诗结局不大满意。《登高》全诗四联皆是对仗。而结句较之前文之万里悲秋、无边落木,便看起来“微弱无力”。但实际上第七句开始便整合全篇,“繁霜鬓”呼应“常”、“百年”之语。“艰难苦恨”则将前文列举之景全翻作“己身之经历”,可谓一字一顿;但唯有结句“潦倒新停浊酒杯”玩味再三,终略拖沓累赘。但老杜另一首亦作对仗结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却神来妙笔,相较之下,登高第八句还是略作刻意。

以上,便是古今诗话对于《登高》一诗的大体态度。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被称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真是永远无法超越的格律样板吗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七律《登高》,是世代备受推崇的名篇,是七律诗的顶峰、样板。这应该是肯定的,勿用置疑的。在中国的诗词历史上,唐朝是鼎盛时期。而杜甫又是鼎盛时期的拔尖诗人,且《登高》又是杜甫的头筹作品,可想而知,该诗可谓是登峰造极、《登高》致顶了!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抒发的是悲凉的情。情景交融,让人顿生无限感慨。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第一句里写了景,可每一个写景的字里都透着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第二句也是写景,可这景色里透露出来的那种悲凉威更浓烈了。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第三句是写自己的。诗人登场了,他怎么样?流落在遥远的异乡,长年有病,无人照料,是自己来这里看景的。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第四句是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描述。也是穷困潦倒,愁苦度曰,最近连酒也不喝了……

喜欢诗词的人,对这首诗都有自己的解读。至于说今后能不能有人超越杜甫,写出一首更好的七律诗来,我看很难了,不可能了。现代了不是过去人了。现代人有现代人的追求,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目标。接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能做更多、更大的事情,才是现代人的生活!

不用说写古诗、律诗,恐怕连现代诗也会很少有人写了。诗词的命运令人堪忧。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指什么节

应该是重阳节吧,因为提到了黄花,应该就是指菊花,外加上登高的习俗,寒塘说明天气已经转凉但还没到结冰的时候,应该是秋季,综上所述,应该就是重阳节了

“若涉远必自迩,若登高必自卑”的哲理是什么

“若涉远必自迩,若登高必自卑”语出《增广贤文》。典出《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以下先逐字逐词释义: 若——连词:假如、假设、如果。 涉——动词:经历、进入、到达、经过、牵涉、关连、阅览、参与、涉及到。 远——名词:远方; 动词:疏远、远离。副词:差距大。形容词:时间长或久。长远、深远。空间距离大,反义词“近”。 必——副词:一定会。 自——代词:自己。 副词:原来、本来,自然、当然。介词:从、由,从此。 迩——形容词:近、浅、肤浅。 动词:亲切、接近、靠拢。 登——动词:到达、进入、踏上、向上、升。 高——名词:高处、高度。 形容词:尊贵、高明、尊贵、大、超。 卑——形容词:卑微、卑贱、低下、低劣、差劲、惭愧。 从句子表面上的本义上说:“如果到达远的地方才会感到近的存在。假如有登上高处才能认识低下的地方”。 隐含的哲理就是具有启发意义,具有引申意义、旷展意义、比喻意义。 ①“如果你走到遥远的地方一定会感觉到自己曾经的范围多么狭窄,如果你登上很高的山峰一定会感觉到自己曾经处在极地的位置”。 ②“如果你阅历丰富时才知道自己曾经多么的浅薄,如果你获得别人的敬重时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无礼”。 ③“如果你的知识面很广后才发现自己以前的不足,如果你的认知水平到达很高程度时一定会感觉到自己过去的愚昧和无知”。 ④“如果你见识过伟大的人物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如果你领略过细心的人才明白自已的粗枝大叶”。 ⑤“如果你遭遇过饥饿后才知道粒粒皆辛苦,如果你饱经沧桑后才懂得什么叫做安居虑危、什么叫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⑥⑦⑧⑨……(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