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君入瓮的故事 请君 成语故事

请君入瓮的故事(请君入瓮这则成语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4 18:41:18 浏览4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请君入瓮这则成语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

也来说说“请君入瓮”。

话说武皇则天手下有两大酷吏 。来俊臣和周兴,二人以手段毒辣 计谋多端而著称。用惨无人道的酷刑帮武则天诬谄 惨杀了许多异己。

而恰恰这个时候 有人告发周兴与他人谋反,武皇则天把审讯周兴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来俊臣。来俊臣面对同样以狡诈歹毒著称的同行 ,演出了一场精彩的“请君入瓮 ”令周兴服罪 。来俊臣圆满完成任务 ,并为后世留下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经典案例。

“请君入瓮”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有哪些启示呢?

首先说一下来俊臣 ,撇开他的恶行不说,単论审讯周兴件事,还是颇动了一些心思的。

试想来俊臣手上的这个案子不仅是捧着烫手山芋 更是捧着一枚炸弹。一则 、这是太后交办的任务 如果案子审不出来,或是有个三差二错,轻者丢官 重者丢命。二则、他所要审问的对象不是一般人物 。换上布衣百姓或一般大臣 ,来俊臣大可以用他发明的“突地吼”,“见即?”,“铁圈笼头”等酷刑伺候。既便出些差错 ,阎王殿里也不过又多一个“屈死鬼”。但面前所要审讯的对象恰恰是同样狡诈 歹毒甚至比自己更胜一筹的同行。

用软的?“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周兴也许会说:都是老中医 别给我来这小偏方!用硬的?如果他咬牙挺过去 自己非在朝野上下颜面尽失,甚至会被反咬一口,丢官丢命。

如此以来、来俊臣正确地分析了自己及对方所处的处境,以及预想到事情的不同发展产生的不同后果,进而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和手段并达到预期目的。

至于周兴 ,其错误之处是忽略了来俊臣的“诱敌”之法,想必“推事对食”时。来俊臣对其极尽吹捧 、使其飘飘然,遂曲身向其求教“囚多不承,当以何法?”周兴此时己神魂颠倒、得意忘形。以不屑的口气道答道:“此甚易耳”结果中了来俊臣设下的“请君入瓮”之计。

周兴的错误还在于:一是上了来俊臣“示弱”“捧杀”之当、得意忘形、二是误判形势,没有搞明白自己与来俊臣之间的关系 。俗话说“一个槽上不能拴两头叫驴”。同事、同行之间既是对手,也是对头。岂不知来俊臣屈身求教之时,心里想得却是如何灭掉你。

周兴在这个事上虽然输了 但也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来俊臣虽然赢得漂亮、但也别高兴过早。周兴的今天也许就是你来俊臣的明天。保不齐哪一天武皇则天又派一个“张俊臣 ””李俊臣”,下一个被请入瓮的就是你来俊臣了。(697年,来俊臣因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等人告发 ,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做为我们当下的每一个人 ,是不是也要反省一下 。多做善事,少行不义 ,以免哪一天 被请进我们自己打造的“瓮”里。

附:

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请君入瓮描述的是武则天时期两个著名酷吏的故事,一个是周兴另一个是什么

周兴残害无辜被举发,武则天命来俊臣审理,来俊臣于是请周兴吃饭,来俊臣问:“囚犯如果硬是不认罪,该怎么办才好?”周兴大笑说:“这太容易了,把犯人放到瓮里,四周燃起炭火。”来俊臣派人找来一口大瓮,按照他出的主意用火围着烤,然后站起来说:“来某奉陛下圣旨审查于你,请君入瓮吧!”周兴见大事不妙,磕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成语“请君入瓮”由此而来,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宋代没有烧制大缸的技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马未都的话,大家就当成了真理?他不过是一不小心成了收藏明星。对于历史,他小学四年级的人,知道的太浅薄。

马未都出丑的事,在电视中数不胜数。床前明月光。他把床解释为小马扎。并让女主持人坐在小马扎上做出一个思念的样。荒谬绝伦的解说,居然还被无脑的推崇为合理的事实。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朝代叫秦朝。还知道秦始皇兵马俑。也知道秦朝比宋代早了一千多年。

一匹马的烧制难度大?还是一口缸的技术难度大?马未都已经沦为娱乐明星了。娱乐明星说的话,一笑置之。真要信他的话,整个历史都得颠覆。因为,大部分历史并无实物为证。

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

请君入瓮的故事是说来俊臣和周兴的故事。

原文记载:“ 唐秋官侍郎 周兴 ,与来俊臣对推事。 俊臣别奉进止鞫 兴 , 兴 不之知也。及同食,谓 兴 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 兴 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 兴 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兴 惶恐叩头,咸即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