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刘备真的是汉室后裔还是打着旗号夺天下
- 没有李世民,薛、李、窦、王、刘谁能夺天下
- 四面楚歌自刎乌江,如果项羽夺天下而成霸业,治天下全靠武力能够成功吗
- 韩信曾为刘邦夺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为何被刘邦鸟尽弓藏
- 如果徐庶辅佐刘备终生,能统一华夏吗
- 如果刘备以荆州为根本、巴蜀做后方并扼守汉中,是否能夺天下
刘备真的是汉室后裔还是打着旗号夺天下
标准的汉室后裔,是中山靖王之后。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纷围中,不会有人会冒充我是皇室之后。如果冒充,像玄德这样的人,就没有办法混了。
没有李世民,薛、李、窦、王、刘谁能夺天下
隋唐本是一家,李渊七岁就封了唐国公,有权有势,吃喝不愁。
要不是李世民与裴寂、刘文静三人设计下套,李渊是绝不会造他表弟的反的。
正是担心被诛九族,所以才孤注一掷起兵。
没有李世民,李渊不会起兵,坐拥江山更无从谈起;没有李世民,就没有大唐,这是毋容置疑的。
终其一生,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与大唐集团并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甚至在邙山大败后,李密走投无路,还投奔了大唐。
作为农民起义的绝对龙头,原本他是最有机会问鼎天下的。可惜他一手好牌打得稀:
一,杀翟让,使瓦岗军内部分裂,大大削弱了瓦岗军的势力。
二,以粮草换锦帛,给了王世充最紧缺的粮食,自己要没用的布匹。
三,占据了东都,不思进取关中,随后又弃洛阳而走。(李密先前曾进言杨玄感夺取长安、一争天下,轮到自己头上,却同样以起义军都是关东人、居关中恐生变为由,错失良机。)
四,与宇文化及死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使瓦岗军元气大伤,以至邙山一战,被王世充大败,强盛一时的瓦岗集团瞬间溃灭。
李密这一系列的骚操作,白白断送了瓦岗集团的大好局面;与其说是被李渊设计害死的,不如说是他自己作死的。
就算没有李世民,江山也绝对不是他的。
刘武周之所以能实现“入图太原,南向以争天下”,完全是依仗了突厥人的势力;即使让他侥幸夺了关中,最多也是像石敬瑭一样,做突厥扶持的“儿皇帝”;一旦与突厥产生利益冲突,或者突厥与其他势力结盟,那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可见,有没有李世民,江山都与他没有多大关系,最多是让宋金刚领着自己,在山西的地界上多蹦达几天而已。
薛举自称西秦霸王,武力值爆表,是第一个让我们的“天之骄子”吃了大亏的主;他雄心万丈不假,却注定与这锦绣江山无缘;进取长安的誓师大会刚过,他就在行军路上突然暴病而亡。
阎王让人三更死,他绝活不到天明;他的死,跟李世民没关系,属于自然死亡;没有李世民,他也得不到江山,天不予寿,找谁说理去?
王世充绝不是泛泛之辈,他以平乱起家,江南不少起义军都被他灭掉,手底下的江淮兵也是一支精锐;尤其在邙山大败李密以后,尽得瓦岗河南地盘,坐拥天下之中,一时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可谓人才济济,实力雄厚。
他上无靠山、下无抬举,从草根胡人到一步步称王、雄霸一方,绝对称得上古代屌丝逆袭的典范。
奈何,他志大才疏,“器度浅狭而多妄语”,(程知节语),“性猜忌,喜信谗言”(秦叔宝语)。甚至他还十分迷信,以为是靠着占卜之术打败了李密。
结果,丧失民意,人心惶惶,被他收拢的瓦岗人才都尽数投入大唐怀抱,甚至连自己的女婿单雄信都反叛了。
王世充虽称得上一代枭雄,却也是个十足奸人。
“上则谀佞诡俗以取荣名,下则强辩饰非以制群论。”
《旧唐书》能给他这样的评价算是比较仁慈的,不像《贞观之治》一般苛刻:
“或躬为戎首,或亲行鸩毒,衅深指鹿,事切食蹯,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愤。故枭獍凶魁,相寻菹戮,蛇豕丑类,继踵诛夷,快忠义于当年,垂炯戒于来叶。”
总之一句话: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蛇形异类,猪狗不如!
后来被李世民俘虏,押送长安;李渊在指摘完他滔天的罪行后,执意要将他斩首示众,他自己都承认死有余辜,却还能厚着脸皮说:“秦王允诺不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王世充最终落了个众叛亲离,死于仇敌之手。
得民心者得天下,王世充德不配位,即使打下江山也守不住。
虎牢关一战,十万大军被李世民三千多玄甲军大败,给人的感觉就是窦建德的人是乌合之众。
其实不然!在此之前,与李唐的数次交锋当中,窦建德都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一世名将李世勣被打得抱头鼠窜,结果还是没逃脱,乖乖投降。
大唐猛将丘孝刚被斩,淮安王李神通被俘,连李世民的姑姑同安公主都没能幸免。
后来南下救援王世充,顺带就收拾了孟海公和徐圆朗,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
而恰恰正是因为这样强势,所以才导致窦建德在虎牢关过于轻敌;很不幸的是李世民偏偏是一位任何人都不容轻视的绝世武神,小看他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成为阶下囚或刀下鬼;窦建德除了感慨悔不当初,也只有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份了。
要是窦建德不轻敌,要是他采取了凌敬的“围魏救赵”、绕道取关中,那该哭的人就是李世民了;退一步说,就算不能西进覆灭大唐,也足以与之分庭抗礼,也不至于自己千里“送人头”,成了李唐王朝一统天下的炮灰。
窦建德之所以能成隋末农民起义的翘楚,与他的仁义、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
应该说是他是一个起义反暴,又坚守道义的王。他的所作所为足矣彪炳千古,不是李密、王世充之流,甚至李渊所能比拟的。
击败宇文化及后,遣散数千妃嫔宫女,以诚待人,还其人身自由。
拜谒隋帝萧皇后,自称臣子,还派兵一路护送其北归。
对于那一杆的隋官旧臣,愿意留下的给予重用,不愿留下来的送盘缠护送出境。
对待俘虏礼遇有加,并且送回了同安公主;就连李世勣投降后又叛逃唐朝,手下人几番劝说杀其父,窦建德均不许,并视勣为忠臣,恕其父无罪。
而对那些杀主邀功的奸诈小人,他又毫不手软,杀之而后快,以儆效尤。
他推行仁政德政,治下更是“境内无盗,商旅野宿”,得到了司马光的高度赞赏。
他生活简朴,妻子穿破衣,粗茶淡饭,吃饱就行;曾有乡人丧亲、家贫无以为葬,窦建德二话不说、直接将自家的耕牛送过去;乃至“父卒,送葬者千馀人”。
所谓仁者无敌,得人心者得天下;窦建德的所作所为为他赢得了军心民心,是他南面称王、争夺天下最大资本。
而坐镇长安的李渊却不信这个邪,不顾李世民的极力反对而要将窦建德斩首;奈何李世民当时只是“秦王殿下”,一言九鼎的人是李渊,所以,谁也救不了他。
窦建德被斩首的消息很快传到河北,窦建德的旧部立即就拉起了反叛大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黑闼就收复所有夏国失地,并抢占了李唐在河南的大片地盘。
一切都无可挽回,李渊悔之晚矣,只得又派遣秦王去河北镇压。
你来了,我就走;你走了,我又来。
刀枪打在棉花上,平了又反,反了又平,没完没了;李世民欲哭无泪,却也无可奈何。
在河北的地界上,不知有多少大唐的精兵猛都葬身于这万众齐心的复仇当中。
直到秦王殿下都不厌其烦了,李渊才终于幡然醒悟,原来用武力是解决不了的;于是,又只好派遣一个河北人魏征去平乱;为树立威信,太子李建成自请与魏征同往。
魏征曾被窦建德俘获,也曾在其帐下谋事,深受窦建德“以人为本”的思想启发,窦建德被斩时,魏征也曾冒死为其送行。
于是,二人在河北摈弃了先前以武力征服为主的战略方针,逐步开始推行了以攻心为上的怀柔政策,来安抚民众,收揽人心。果然,很快就平定了刘黑闼,唐朝基本实现了统一。
虽然河北暂时得以平定,但是每一个通观历史的人都明白:
李渊杀窦建德引发的恶果,并没有随着李建成的胜利而告终;可以说,河北动乱贯穿了整个唐朝的历史,只要大唐稍微有个风吹草动,河北马上就战火连天了。
庐江王李瑗谋反是如此,安史之乱是如此,而李惟岳更是打响了藩镇割据的第一枪。
天下已定,河北未定;天下未反,河北先反。
自从杀了窦建德,唐朝就从来没有完全收服河北人心,成了李唐家族的一大心病,直到大唐彻底覆灭才算完。
一个人的影响力如此恐怖,大概窦建德也是历史上的独一份吧?
但是,你应该还知道这么一句话:
唐朝以前,得关中者得天下;唐朝以后,得河北者得天下。
———这都是窦建德给闹的。
你说,要是没有李世民,江山不是窦建德的,还能有谁?
以史为鉴,铭记于心。
四面楚歌自刎乌江,如果项羽夺天下而成霸业,治天下全靠武力能够成功吗
谢谢邀请!个人感觉,项羽武力满血!但靠武力治国恐怕是不中的!项羽不具备帝王的胸怀与胆识!从他把自己封到楚帝和鸿门宴上有意无意出卖曹无伤刘可以看的出来!如果他靠武力治国,只能是国家重新分裂,重新回到战国!
韩信曾为刘邦夺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为何被刘邦鸟尽弓藏
伴君如伴虎,千古不变的情缘规率。韩信功高盖主,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军事理论才华和统军奇才令皇帝惊心动魄,枕边岂容他人安卧。关键是楚王韩信不知示弱歌功颂德,在皇帝旁大言不惭,心无旁骛,轻视圣上,一日刘邦闲来无事,找韩信下棋,帝问吾可将多少兵,韩信日,最多十万人尔,那汝呢?我吗多多益善,帝大怒推乱棋盘,问汝何以被禽,韩信日,帝大贤也善驱将,帝转怒为喜,从此以后多防着淮阴侯,韩信也时常想起惜日的风光无限,和百万雄兵,自己确和樊哙为舞顿感耻辱。后悔不听谋士奇谋,三分天下,拥兵自立,想当日齐王信,助汉则汉兴,助楚则汉必亡,当日兵多将广,且有钟离昧相助,何愁霸业不成,一日将军陈稀来拜访,两人无话不说,韩信言将军的去处,乃天下精兵之地,可适时发展壮大以备万一,不想陈稀处事不周,欲速则不达,上知陈稀反亲统辖十余万大军予以剿灭。一日吕后急召箫何入宫,闻人吿韩信有反意,如何是好,箫何计上心头,言不必惊慌失措,臣自有妙计,可派十几名兵士扮作信使,入京大肆宣传陈稀反叛以平,王师不日回归,果如丞相计箫何往淮阴侯处圣上不日荣归,可去宫中拜贺庆祝。韩信随往,不想一入宫禁被士兵抓获,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淮阴侯日我有五不杀,汝等如知奈何,吕后大怒,乃令搬过一口大钟,不见天不见日,足下可去亦,淮阴侯大叫,自古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狡兔死,敌国破,谋臣死,恨不听贤士之言那。帝归来知韩信以死,甚为悲伤,如此大才,可惜了。不觉有喜上眉眉梢,后杀之,也不必背上杀功臣恶名。
如果徐庶辅佐刘备终生,能统一华夏吗
徐庶他没有去曹操军营里面,刘备有可能夺取天下,而徐庶他会在刘备的军营里面呆上一段时间,感觉刘备是值得信赖的主公,他会推荐一些人,比如说诸葛亮和一些谋士,不过到后期刘备的人马会出现一些分裂情况。
如果刘备以荆州为根本、巴蜀做后方并扼守汉中,是否能夺天下
题主的这个问题应该可以理解为对诸葛亮《隆中对》的可行性分析。诸葛亮描绘的霸业蓝图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如果刘备跨有荆、益,其夺天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其一、从地盘上讲,如果跨有荆、益,则魏蜀吴地盘此消彼涨,刘备的实力更强。如果刘备能在荆州站稳脚根,在控制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基础上,最好是能从曹操手上夺回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从孙权手上完全占领江夏郡、南郡,则将荆、益两州联成一片,曹操和孙权的地盘相对消弱,刘备肯定大有可为。
其二、从军事上讲,荆州是中原战略要地,北上可伐魏,东进可拒孙。如果荆州在手,则北可将战线推至宛城,直接威胁魏都许昌,逼迫曹操分重兵驻防,向东则令东吴门户大开,无险可守。失去荆州,则让孙权对刘备基本处于守势,为三分天下有其一,孙权势必与刘备和好。果真如此,则刘备分别从宛城、祁山方向出兵,加上孙权从合肥,公孙渊辽东南下,曹操必定自顾不暇,刘备就真的有机会了。
其三、从资源上讲,如果刘备能坐拥荆、益,经济和人才实力超强。荆州地盘面积非常大,大致包括了现在的河南南部,以及湖南湖北省的全境,在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各州争战连年,疲惫不堪。只有刘表治理的荆州相对安定,一直被称为富裕之州。而益州也由于地处边远,由少战乱,人口多,也非常富裕。相比与曹操北方中原多年的征战,孙权的东吴大多是蛮荒之地,刘备在经济上已经占绝对优势。同时荆州也是各类英雄豪杰、奇人谋士的重要聚集地,也必将为刘备争夺天下提供丰富的文武人才储备。
如此分析,如果刘备能坐拥荆、益两州,则完全可逐鹿中原,一成霸业。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