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雁荡山名称的由来及相关考证
雁荡山也叫雁山或雁岩, 以山水奇秀闻名,是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白垩纪流纹质破火地。《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雁荡山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因景起名
就十六个字“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秋雁宿之”。现景区介绍和相关资料都以此为据。据资料百科述: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唐代时期,西域高僧诺讵那因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其人被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宋代时期,雁荡山开发规模逐渐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为雁荡山发展鼎盛时期。
二、以贯休的诗句谓之
沈括考证:(宋代)祥符年间,因为修建玉清宫,在开山伐木时,才被人所见,这时还没有山名。自古以来的地理图籍表册上也没有记载,南北朝的刘宋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游历永嘉一带所有的山水,唯独不见雁荡山,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名称。根据西域书籍记载,罗汉诺矩罗曾住在中国东南海边雁荡山芙蓉峰的龙湫。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贯休写过《诺矩罗赞》,诗中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诗句。后人是根据贯休和尚的诗句结合周围景色命名的。见《梦溪笔谈·讥谑》:“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以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崯怪,上耸千尺,穷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千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音漕去声。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峡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三、谢灵运赋诗但未提过雁荡
山水诗开山鼻祖谢灵运曾在当时还不叫雁荡山的这个地方著有《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一首:“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透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渚屡迳复,乘流玩回转。萍萍泛沉深,菰莆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现景区内有“谢公岭”和 “落履亭”,皆是纪念谢灵运历游雁荡山的史实。此诗现雁荡之景,无雁荡之名,与沈括考证“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相合。所以,除非是沈括谬误,否则以贯休的诗句命名显得更有说服力。
山东人说话习惯倒装句吗为什么呢
曾经因为听不懂倒装句,上大学差点和山东舍友打起来,现在想想说倒装句确实是山东人的一大特色。
那都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考上了山东的一所大学,其实当时对山东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于是去上学的时候也是比较高兴的。到了学校之后,宿舍是6人间,上床下桌,条件还算是不错的,舍友当中有一个是江西人,其余4个都是山东人,但是舍友们都很不错,没有那么多事儿,所以我们相处的很好,都觉得彼此之间能够成为朋友,看来能够度过一段非常快乐的大学时光。
刚开学没几天,一天大早,我们几个人都起晚了,因为前一天晚上大家一起喝酒到了深夜,所以第2天一醒来都快上课了,我们都非常慌乱的在穿衣服,这个时候宿舍的老大,也是一个山东人,他对我说的:“上什么课我们?”我一听这话,我理解的意思是,老大觉得我们没什么必要上课,好像有些要翘课的意思,于是我便对他说如果要翘课的话你自己翘课吧,我可以帮你回答到。
他有点迟疑的看着我,然后又对我说:“我是说上什么课我们?”这下我听见之后更加莫名其妙了,我觉得我都答应帮他签到了,他还这样说,看这个意思可能是今天如果大家不翘课的话,他就不高兴了,但是我看了看其他舍友,另外两个山东的舍友好像没听见一样,依然在穿着衣服,我的那位江西舍友倒是有点疑惑,表情和我一样。这下我又有了一个想法,可能是他们4个人想要欺负我们,树立地位,于是我便很严肃的对他说:“你想干什么你随便,别拉着我们。”然后就去上课了。
虽然当时没有再继续争吵,但是我已经不太高兴了,我也能够感受到,那位山东舍友也是莫名其妙。到了中午下课,宿舍老大悠悠的走过来,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似的,主动对我说道:“中午吃什么你想?”这一下我又懵了,这是什么意思,中午要吃什么凭什么我想,再说了,我想了你们就跟着干吗,本来早上就闹了不愉快,我就很自然的认为他们是来嘲讽我,我就更不高兴了,于是便回答到:“中午吃什么凭什么让我想,你们爱吃什么吃什么,关我什么事。”
这下我感觉宿舍老大好像有一些不高兴了,嘴里嚷嚷着,主动过来示好你还这样,然后我们两个人有点针尖对麦芒,就快要打起来了,后来在几位舍友的劝导之下,这才罢休。后来我们回到宿舍之后,把这个事情又好好说了一遍,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宿舍老大早上是问我上什么课,中午是来问我中午想吃什么,明显是过来化解矛盾的,我却冤枉了他,后来我们两个人也握手言和了。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意识到,山东人是真的喜欢说倒装句,当我把这个事实和那几位山东舍友说了之后,他们居然异口同声的说道:“没有吧我们。”由此可见,使用倒装句已经成为了山东人的一种习惯,潜移默化到了骨子里。
什么是倒装句
倒装句是指出于强调,或者修饰的目的,将一个语句的成分进行了颠倒,这样的句子就可以称之为倒装句。倒桩机有一个非常基本的特点,就是将被颠倒的语句成分还原的话,句子的意思应该保持不变,但是由于在汉语口语化的表述当中,有时候倒装句会让人听起来产生一种错觉,导致意思表达错误,这也是很正常的。
倒装句的种类
一是主谓倒装。所谓的主谓倒装,其实也叫做主语后置,本质上其实就是主语跑到了谓语的后面,起到一个强调的作用。比如,“太不好吃了这菜!”就是一个标准的主谓倒装,其实就是为了强调这道菜太不好吃了,所以将太不好吃放在了前面,然后再补上一个主语,让这个句子变得完整,其实最主要的意思还是太不好吃了。
二是宾语前置。这个也就非常好理解了,就是宾语放在前面,不过这种说法在古文的里面比较常见,现在说白话的时候已经很少会用了,比如“吾谁与归”其实就是“无语谁归”,就是一个简单的宾语前置,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思,因此在现在的文章以及说话当中,还是很少见的。
三是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也比较好理解,就是将定语放在了后面,一般这种情况是将定语放在了修饰词的后面,用以突出与强调。比如“吃饭三个人”意思其实就是三个人吃饭,本质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要吃饭,但是为了强调吃饭的人是三个,所以才定语后置。
四是状语后置。基本的意思就是把状语放在后面,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般都是有动词,比如“食以肉”,其实就是“以肉食”。不过这种形式,在现在的文章当中,也是比较少见的。
山东人常用的倒装形式
山东人使用的倒装句主要是主谓倒装和定语后置。其余的倒装句其实是有些复杂的,也不太有利于口语化的表达,所以一般来说不会使用,其中主谓倒装又是最为常见的,因为山东人特别喜欢把主语放在后面,就比如“吃了吗你?”意思就是你吃饭了没有,或者说“晾了吗衣服?”意思就是衣服有没有晾,其实还是比较口语化的,只要听得多了,一般也都能理解意思了。
山东人喜欢倒装句的原因
一是受古文影响。山东被称为孔孟之乡,所以受到儒家的文化还是影响很大的,其中就有文言文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古文化,古人在山东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所以古代的山东人古文说的都不错,文章写的也挺好,而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古文喜欢使用倒装句,因此从古代开始,山东人就喜欢使用倒装句,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延续下来,虽然文字成为了白话文,但是使用倒装句这个习惯依旧流传了下来。
二是性格直率。山东人的性格是非常直率的,因此也是直来直去的,很多时候在说话的时候都是直奔重点的,这其实也是符合倒装句的本意的,因为倒装句本身就是为了突出强调,所以山东人为了突出强调一些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习惯使用倒装句。就比如“吃什么我们”其实就是为了突出吃什么,表示一种征求和询问的意思。重点就在于吃什么,所以这也是符合山东人这种比较耿直的性格。
三是不习惯长句。这也是和北方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北方人并不是习惯说长句子,基本上一句话都非常简短,所以倒装句也很符合这个习惯,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山东人说倒装句,它的语句的间隔其实就是相当于两个短句子,把原来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拆成了两个,这样说起来也比较顺嘴,也更能够强调。
结语
喜欢说倒装句的确是山东人的一个习惯,而且这种习惯已经潜移默化,他们自己感觉不出来,最开始听可能有些别扭,但是听习惯了也完全不影响沟通,反而会觉得非常有趣。这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差异,每个地方都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和交流方式,所谓的入乡随俗,就是要尊重每一种文化,这样才能够搭建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
雁荡山之名始于何时具体如何
沈括考证:雁荡山之名始于宋真宗(祥符)至宋神宗(熙宁)之间。
一、沈括是站在中国科学领域顶峰上的人物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政治上没有突出成就,但在众多学科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沈括的著述有22种155卷。除《梦溪笔谈》 外,还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志怀录》《清夜录》,医药著作《良方》《苏沈良方》 ,科学著作《浑仪议》《浮漏议》《景表议》《熙宁奉元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天下郡县图》《南郊式》《诸敕格式》《营阵法》,音乐类著作《乐论》《乐律》《乐器图》等,在数理化、光声波、天文地理、地形制图、音乐书画、军事、医学、文史、历法、木艺上都有很深的造诣,是博学睿智的全才,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这个头衔分量不是一般的大)。”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二、沈括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上成果累累
沈括对自然地理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例如:他详细记录了各地发现的化石、并根据化石来推究古代气候的变迁,解释虹的大气折射现象,科学地描述了龙卷风生成的原因、形态和破坏威力,用月亮的盈亏来论证日、月的形状及海潮与月球的关系等等。根据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化石和沉积物,分析出华北平原过去曾是海滨,今已东距大海已千余里,而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滹沱河、涿水、桑乾河等冲积形成的,这是对华北平原成因(冲积平原)最早的科学解释。尤其是雁荡山,沈括根据雁荡诸峰顶部在同一平面上的现象,推断雁荡山是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流水将疏松破碎的岩石、土壤等冲走,留下坚硬、固结而耸峭的山峰。 这种“流水侵蚀作用“的看法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理论,直到18世纪末,英国的赫顿在《地球理论》一书中才提出类似观点,比沈括晚了约700年。
三、沈括有专论雁荡山篇,他的考证具有权威性
雁荡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据资料百科述: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唐代时期,西域高僧诺讵那因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被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宋代时期,雁荡山开发规模逐渐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为雁荡山发展鼎盛时期。雁荡山 以山水奇秀闻名,是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沈括巡视温州,曾到雁荡山做了实地考察,有专谈雁荡山形成及名称来源的论述,见《梦溪笔谈·讥谑》: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以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崯怪,上耸千尺,穷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千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音漕去声。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峡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结论:宋真宗祥符中尚无山名,而其熙宁七年考察时已有山名,故雁荡山之名始于宋真宗(祥符)至宋神宗(熙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