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牧

廉颇和李牧谁更厉害?如何评价李牧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3 08:13:55 浏览6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廉颇和李牧谁更厉害

历史上廉颇比李牧有名,廉颇军事能力不及李牧。历史上打了不少败仗。但是李牧是历史上的常胜将军,没有败绩。李牧与廉颇比,李牧不仅善战而善于练兵。他曾率他所练的代兵曾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几万,匈奴骑兵在当时异常勇猛。与之靠近的秦、赵、燕都打不过,只有靠建长城来防御。而李牧在短短几年内一战而定,使得匈奴人从此不敢再靠近赵境。后来灭赵与楚的秦国名将王翦统率强大的秦军都屡败于李牧之手。李牧与白起一样擅长歼灭战,他还曾一战而歼秦军二十多万,镇惊秦国。秦国发兵在灭赵时,由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40万赵兵被坑杀,赵国野战军殆尽。李牧以一人之力屡败秦军,既使得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间推迟长达六七年。赵王中离间计害死李牧。只过二个多月赵国就灭亡了。史书称“李牧在、赵国强。李牧死、赵国亡”。可以说李牧是中国历史最杰出的战将,真正的战神。就连现代的军队将帅都学习研究他的军事思想

如何评价李牧

李牧作为赵国抵御秦国入侵的最后一根栋梁,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最终敌不过险恶的政治斗争,被自己的国君捕杀,实在令人叹息不已。李牧的死,也敲响了赵国灭亡的丧钟,仅仅三个月后,那个昏庸的赵王迁,就做了秦国人的俘虏。

其实,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就已经亡了一半,可上天垂怜,赐给了他们一位战神级的救世主。李牧以他出色的军事才能,拒匈奴于边塞,击秦军于国内,让匈奴十余年不敢近边,让秦国损兵折将。即便王翦这样的狠角色,也对李牧束手无策,只能求救于阴谋手段,背后捅刀子。

恰恰这是李牧的软肋,他御外敌有方,防家贼无术。面对“莫须有”的罪名,他以命抗王权,以军人的刚烈,为历史留下了一段慨然悲歌!

战神李牧的经典战例

李牧的军事生涯,前半生在边境抵御匈奴,后半生抗击秦国人的入侵。打过的经典战役有三场,其中两次各歼敌十余万。

一、防守反击,一战消灭匈奴十几万人

李牧早年受到名将赵奢和平原君赵胜的赏识,被推荐常年镇守雁门郡,抵御匈奴的入侵。作为雁门郡的最高军事长官,他御边的策略就一个字“守”!不管匈奴人如何挑衅,也不管他们怎么引诱,李牧一律以不变应万变,龟缩堡垒,拒不迎战。

为此,李牧大量派出探骑,一旦遇到警报,全军退守,他甚至严令:有敢擅战者一律斩首!平时李牧每天杀牛宰羊,让士兵们一个个吃得肚皮溜圆,就是不打仗。

时间一长,匈奴人气得跳脚直骂李牧是胆小鬼,连自己的部下都不好意思了,每天干吃饭,一仗不打,太对不起国家了,将军您是不是太胆怯了?

如此一过就是好几年,将士们觉得再待下去,都对不起自己的一身军装了,一再要求李牧,跟匈奴人打一仗。李牧笑了,火候到了,那就打吧。他下令打开边塞,让周边的草原山头放满了牛羊。同时他组织起了十几万人马和战车,抓紧时间操练。

很快,匈奴人闻着腥味就来了,他们挥动着马刀,轻而易举就击溃了李牧的人马,俘获几千人和大量牛羊。单于是个实诚人,脑子根本不会转弯,得到战报,立刻指挥二十万大军,直扑雁门郡。

李牧早已做好准备,他让一万多辆战车在前,挡住了匈奴人冲击的路线,射手隐藏于战车之后,万箭齐发。匈奴人最大的优势是骑兵,需要大片的开阔地以发挥特长,可是李牧的战车阻碍了匈奴人的冲锋,骑兵速度优势没了,跟箭靶子差不多。

就在匈奴人气急败坏强攻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更大的陷阱在后面。李牧从左右两翼,以最精锐的骑兵,对匈奴人发起夹攻!

本来匈奴人根本没想到,前面的胜利就是诱饵,以为大摇大摆来抢战利品的,更没想到多年来从没出过手的李牧,竟然是这么凶猛的动物,给他们布置下了这么大一个陷阱!

这一战,匈奴人被斩杀十余万人!此后十几年,匈奴人再也没敢来雁门郡。

二、将计就计,肥之战消灭强秦十万人

肥之战发生在赵王迁即位的第二年,秦国派出大将桓齮,率领十几万人马,一路过关斩将,连破平阳、武城,斩杀赵军十万人马。接着桓齮又出上党,深入赵国腹地,攻取赤丽、宜安,直逼都城邯郸。

赵国一时举国震惊,邯郸一破等于亡国了,赵王迁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急调李牧率雁门精锐回内地,抵抗桓齮。

桓齮大家不熟悉。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荆轲出发前带了两件诓骗秦王的物品,一件是督亢地图,一件是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这个樊於期就是桓齮,他就是在这场战斗中输掉了底裤,只身逃往燕国,改名换姓了。

桓齮此刻满心憧憬攻克邯郸后的荣耀,完全没想到,李牧让他前面的功劳化为乌有。李牧一上任,老一套战术,紧闭营门,扎进篱笆,拒不出战。

桓齮轻蔑一笑,又跟我玩廉颇的老战术,我不吃你这一套!他下令掉转部队,进攻肥下。桓齮的策略就是,我打肥下,逼迫你出兵救援,只要你出了营寨,我就成功了。

果然,邯郸方面的将军们纷纷要求李牧救援肥下。李牧拒绝了,不能被桓齮牵着鼻子走,他做出了一个谁也没料到举动:挥兵偷袭桓齮的后营。原来桓齮一心想着如何调动李牧跟他走,完全忘记了,他自己的腚已经暴露在外,他的后营里存储了大量的辎重,守卫人马又不足!

当桓齮得知自己的辎重被袭击,大惊失色,立刻回师救援。就在秦军慌不择路,忙于回援的时候,两侧突然出现了李牧主力军!夹击之下,秦军几乎全军覆没,桓齮只带了少量亲兵,仓皇逃往燕国避难。

三、南守北攻,各个击破,破秦师两路夹攻

肥之战后的第二年,秦军再犯赵地,这一次秦国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渡漳水从南边攻击邯郸,一路出井陉,从北面攻击邯郸。

李牧审时度势,认为南面有漳水和长城的防护,秦军进军不会顺利,于是定下了南守北攻的策略。他令助手司马尚守南线,自己引兵北上,在番丘集中兵力打败了秦军。而后又迅速挥兵南下,与司马尚合兵。

果然,南线的秦军受阻于漳水和长城,寸步难进,眼见北线已败,赶紧引军撤退。

四、李牧的攻守之道

从上面的战例可见,表面上李牧胆小如鼠,其实他是慎战,李牧从来不畏战,而且战法变化多端,不拘一格。

对匈奴他以防御为主,原因就是赵军不具备匈奴人骑兵的优势,主动出击会失去城防优势。肥之战,他又将计就计,把被动的跟着别人节奏,变成牵着别人鼻子走。再击秦师,他又变成主动出击,各个击破。

到这时候,我们才看清李牧的兵道,在坚守慎战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战术上灵活多变,往往制敌于意料之外。

军事强人的政治悲剧

三年后,秦国乘赵国遭遇地震和饥荒,再次发兵邯郸,这一次的主将变成了百战将军王翦,统兵几十万,试图一举消灭赵国。

赵国也知道玩命的时刻到了,赵王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统领全国人马,抵抗秦军的围攻。

两军对垒,李牧依然老战术,篱笆扎紧,坚守不出。秦军几十万大军,受阻旷野,进退两难,如果做不到速战速决,后果就是后勤供应的麻烦,一旦有变故,很可能就是溃败。

王翦深知,只要有李牧在,他就做不到速战速决。于是秦国人老掉牙的计策再次发挥作用,王翦派人到邯郸城中,散布谣言说:李牧与司马尚,已经和秦军达成协议,准备投降秦军。同时,他又花费重金,再次买通当初坑了廉颇的郭开,让郭开到赵王迁跟前当说客。

果然,赵王迁中计了,他下令,立刻解除李牧和司马尚的兵权。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国君竟然听信谗言,自断手臂!李牧悲愤不已,一怒之下,他做出了一个不理智的选择: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交兵权!

李牧的这个行为,将自己推上了绝路。赵王迁显然已经做好准备,他设计诱捕并直接处死了李牧!

李牧冤死后,再也无人可以抵挡秦军的进攻。仅仅三个月,王翦就攻破邯郸,那个自掘坟墓的赵王迁,做了秦军的俘虏,赵国灭亡。不知道赵王迁,看着郭开高高兴兴地到新老板那里报到时,他的心里有何感想!

血色李牧的命根

毫无疑问,李牧是军事强人,那么,为什么赵国唯一有能力挽救败局的战神,会死于自己人之手呢?赵国的这个悲剧,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呢?

从李牧个人原因分析,李牧其实就是个单纯的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他根本不擅长政治权谋,更不懂得在复杂的政治环境里如何自保。

李牧在镇守雁门郡时,由于长期不出战,受到赵孝成王的责难,并曾经解除他的兵权。后来接替者主动出战的失败,迫使赵孝成王不得已再次启用李牧,也接受了李牧提出的条件。

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李牧在政治上的幼稚。李牧在雁门郡不单纯是一名军事将领,他还拥有行政领导权,边境的财政税收,也由他个人只配。实际上,李牧等同于独立王国。赵王会心甘情愿地让手下的将军变成独立王国吗?

答案是否定的,之所以这么做是不得已的纵容。纵容的代价就是李牧必然受到猜忌,他需要以其他形式表现出忠诚,比如积极主动的作战方式。

不是说李牧的军事策略有问题,而是当军事与政治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长断。很显然,李牧是军事巨人,又是政治矮人。

不光如此,李牧的性格显然也存在短板。当赵王迁解除他的兵权时,他凭自己的性子逆势而为,显然是大不智。

从大局上来看,赵国自赵武灵王后,国君一代比一代昏庸,名将良臣悉数凋零,赵国的政坛就剩下空架子了,一个李牧独木难支。再碰上郭开这样的叛徒,他的结局也不足为奇。

对李牧的结局,我们只能感慨,他生不逢“地”,一代杰出的军事家,偏偏服务于一个没落的王朝,可惜了!

李牧如若不死赵国还会灭亡吗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

  • 这不太可能,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李牧之死是直接导致赵国灭亡的表面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秦国的国力强盛、人才济济与赵国国力极其衰弱、人才凋零之间的差距。
  • 秦国灭赵国是迟早的事,只是王翦不想打持久战和啃李牧这块硬骨头。打持久战后勤消耗巨大,而且多变,比如外援;啃李牧这块硬骨头轻则消耗巨大物质耗死李牧及赵国,重则伤亡惨重。这些都不是王翦和秦王想看到的,所以使用了离间计。

所以,如果李牧不死,只能延缓赵国的灭亡,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赵国的灭亡。

那么李牧真的能够挽救赵国灭亡的命运吗?

从当时战国时期各国的综合形式看,李牧无法挽救赵国的命运,除非有奇迹产生,这个奇迹就是存亡意义上的“六国联盟”(虽然当时韩国已经灭亡了,但是还有普通国民和贵族在)。那么该怎么做呢?

一、部署联盟

  • 1.六国联盟,选楚王为盟主,其他国君为副盟主。
  • 2.一切听从盟主楚王安排,其他副盟主负责各国内物资调度,兵员的选拔,训练和分配。
  • 3.宣传“六国共存亡论”,激起六国人民的公愤,同时鼓励农业、畜牧业、制造业、冶炼业、兵工厂生产和当兵。各国贵族出钱发展生产和建立备用军。
  • 4.选出李牧为反秦主帅,项燕和燕太子丹为副帅,率领三路大军以三角之势驻扎于赵国都城邯郸附近。
  • 5.选荆轲为刺客兵团团长,召集各国刺客,并加以团队刺杀训练。
  • 6.组建4组每组300人的小股机动队,分别为弓弩队、火箭队、侦查队、宣传队。

二、战略安排

战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消灭秦国出征部队,收复六国失地。第二阶段反攻秦国大本营。

第一阶段:

  • 1.把侦查队全派出去,200人在六国及战场各处收集情报;另外派100人混入秦国打探情报以及制造秦国失败的舆论。
  • 2.派遣宣传队200人去各失陷的城池暗地里联军各贵族,宣传“六国共存亡论”,并组织他们各自制造混乱。同时如果六国内有不利流言,派人追查到底,查出后没收全部财产,犯人派去做苦力。
  • 3.刺杀团混入失陷城池,实施暂首行动,专门刺杀守城主将,并配合各贵族分化和歼灭秦守兵,夺回城池。
  • 4.宣传队100人、弓弩队200人、火箭队100人,分两拨分别于晚上藏在秦军附近隐蔽位置对秦国的两支部队进行骚扰,实行游击战。半夜宣传队制造进攻声势,大股秦军来袭,迅速撤退,弓弩手断后;小股秦军来袭,直接射杀;如果秦军不予理会,火箭队放火,弓弩对掩护。其他人员做后备。
  • 5.李牧率领30万大军正面牵制王翦部队,燕太子率领10万军队从侧面袭击王翦部队,同时派弓弩手50人隐秘射杀王翦部队主将,从而达到歼灭王翦部队。
  • 6.项燕率领30万大军对抗杨瑞和部队,主要目的是牵制拖延时间,同时也派弓弩手50人隐秘射杀杨瑞和部队主将。
  • 7.等王翦部队被消灭后,三军合力歼灭杨瑞和部队。

第二阶段:

  • 1.在函谷关附近修建防御工事,多筑高台放哨和射杀,围住函谷关出口,派重兵驻守,弓弩手为重点,火箭手为辅助。
  • 2.放火烧山于函谷关附近森林。
  • 3.建立和训练水军,并建造作战船只。
  • 4.三路大军共同攻打函谷关。一路从函谷关正面进攻,一面渡过黄河从侧面袭击函谷关,另一面翻过函谷关旁边烧过的高原从另一侧面袭击函谷关,同时派弓弩手和刺客对秦军主将进行暗杀。这样函谷关定会失守。
  • 5.依法夺取后面的关口,派六路大军进攻秦国咸阳,秦国定会灭亡。

这样的部署,秦国定会灭亡,但是这种联盟不可能实现,原因在于六国人心不一,各怀鬼胎,有的甚至贪生怕死。

千百年无人认为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现在为什么捧成第一

对李牧的记载主要来自《史记》,而司马迁遭受了汉武帝非人的待遇,在《史记》中借古人抒怀。在《史记》中,司马迁对那些怀才不遇,或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十分同情。他不论贵贱,都把他们收入书中。在中国的古代史书中,《史记》是唯一给刺客、游侠立传的。因此,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无韵之离骚”。

在战国,名将众多,四大名将的水平也就白起为最高。而能够与其他三位将领比肩的则很多。而李牧后来被人追捧,不仅仅是他在战国时与秦军的战绩,更多的是源自于他和匈奴的战绩。

在赵国末年,秦王派兵灭赵。赵军在屡战屡败后,只得将留在北方防备匈奴的将领李牧调来,以对抗秦军。李牧也不负众望,在第一次与秦军交手时,面对两路秦军,他北拒王翦,南破秦军,使秦军南路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北路的王翦只得撤军。

在第二次交手时,秦军虽然依然兵分两路,可是面对李牧,谁也不敢先进。在相持一段时间后,秦国使出反间计,贿赂赵王身边的宠臣,诬陷李牧要谋反。听信谗言的赵王更换赵军主将,诛杀了不愿意交出军权的李牧。秦军这才打败赵军,灭了赵国。

李牧的经历,十分符合司马迁的需要,所以他对李牧不吝赞美之词。这使得我们对李牧的才能十分钦佩,对他的遭遇十分同情。我们甚至产生了如果李牧不死,赵国都不会灭亡的观念,对自毁长城的赵王深恶痛绝。

不过,我们从后面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李牧的事迹也并不是来自信史,也是司马迁以史料和传说归纳而来的。比如说李牧破匈奴的故事,我们从《史记冯唐列传》里就可以看到,是来自冯唐大父的口述,他的大父曾经是赵国的官将,和李牧关系友善。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李牧破匈奴的故事里有多大的水分了。冯唐讲述李牧的故事,主要是对汉文帝的用人政策表示质疑。他那李牧当时对敌匈奴的时候,赵王对李牧的信任来对比汉文帝对边将的苛刻。他说的李牧用兵十几万,全部赋税都交给李牧,赵王根本就不问李牧的行动。这纯粹是夸大之词,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在整个战国时期,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且汉文帝当时对如何抵御匈奴殚精竭虑,可却不知道不久前的历史上,居然还有一位抗击匈奴的名将李牧,这也未免过于蹊跷。所以说,李牧对匈奴的战绩并不十分可信。不过,李牧抗击秦军的战绩可信度要高得多。

李牧和秦军的战绩,完全可以让他在四大战将中排第二,仅次于白起。这是因为,廉颇对秦军根本就没有打胜仗的记录。王翦是秦军的佼佼者,在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中,他担负了最重要的任务。可是,他遇到李牧却一仗也不胜,反而还被李牧逼退两次。这就说明了李牧比王翦的军事能力要高。

至于说我们对李牧产生错觉,这就要感谢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了。他对这些受冤屈将领的同情,左右了我们的感情。如果排除这些因素,李牧在四大将领中排第二是名至实归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假设秦国灭赵时王翦和李牧对调,战争结局会如何

对不对调都没关系。当时六国,无论从国力,民力。财力,跟大秦无法比,并不是说换了那位主将就能改变。战争的结局。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可是李牧面对强秦却能百战百胜,这是为什么

百战百胜,说得夸张了。

史书比较明确记载的,李牧是两度击败秦军。

1、在赵悼襄王时代,李牧被长期闲置

这里就有个疑问了,在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之后,秦赵之间的战事很频繁,为什么大多数战役都看不到李牧的影子呢?

自从李牧在北疆大破匈奴后,又在公元前243年伐燕,取二城。此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就销声匿迹了,无论是与燕国的战争或是与秦国的战争,都没看到他的身影。战事频频,为何李牧却被晾在一旁呢?

考查史料,李牧伐燕时间是赵悼襄王二年。当时赵悼襄王执意要迎娶歌女出身的寡妇,即后来赵王迁的母亲。对此,李牧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令赵悼襄王十分不快,由此被冷落。此后,一直到赵悼襄王去世,李牧都是被闲置的。

赵悼襄王死后,赵王迁继位。赵王迁二年(公元前234年),秦国大举入侵赵国。秦军统帅桓齮出兵攻打平阳、武城,赵国政府派扈辄率军前往救援。扈辄只是一个平庸的将领,在秦军的猛攻之下,赵军大败,十万名赵军将士横尸沙场。对赵国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在长平之战后缓慢恢复元气的赵国,实在难以承受一次十万人被歼灭的大损失。

秦国得势不饶人,桓齮兵团非但没有见好就收,反倒继续深入。赵国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只有李牧有能力挫败秦军,拯救赵国于危急之中。就这样,李牧被任命为大将军,实际上就是赵军总司令,奔赴前线,阻击秦军。

2、宜安之战,李牧大破秦师

公元前233年(赵王迁三年),桓齮统领的秦国兵团继续深入,与赵军战于丽赤、宜安(河北石家庄东南)。李牧临危受命,纠集了一支军队,驻扎在赤丽、宜安东部的肥城(河北晋县)。李牧的主力应该是来自北方军区,也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方兵团。与新锐的李牧兵团相比,桓齮兵团已露疲态。秦军在赵国境内已经征战将近一年,又在赤丽、宜安发动攻势,已是疲惫之师。

桓齮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可是他显然低估了对手李牧。

赤丽、宜安两城尚未攻下,李牧的生力军已经赶到宜安以东的肥城。这时秦军的位置相当不利,随时可能受到赵军的左右夹击。对桓齮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是退却,避开李牧的锋芒。可是他并没有退却,因为他并不把对手放在眼里。

作为长平之战后崛起的新一代将领,桓齮对赵国的军事力量抱着藐视的心理,他曾经两度率兵侵赵,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在平阳、武城之战中,歼灭赵军十万人,堪称伟大的胜利。桓齮显然也只把李牧视为普通的将领,然而,低估对手总是致命的。

这场战役的详情已不可考,《史记》仅有短短数言:“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这个纪录实在过于简略。战国中后期的六国史书,后来都被秦始皇烧了,所以找不到更多的资料。要知道秦国人向来对打败仗十分忌讳,损失了多少人,是从来不提的。我的分析,秦军的损失至少在十万人以上。秦军桓齮在战后畏罪逃亡,倘若不是因为他的损失超过战果(之前歼灭赵军十万),怎么会畏罪呢?

宜安之战后,李牧乘胜追击,光复许多被占领的城邑,秦国人耗时一年之久的攻赵之役不仅颗粒无收,甚至还把先前吞并的土地吐了出来,可谓是赔本买卖。

3、再破秦师,赵军惨胜

一年后,公元前232年,秦军又一次以猛虎下山之势,扑向赵国。秦军兵分两路,一路攻至邺城,另一路直奔太原,取狼孟、番吾。

赵国再一次举国震动,能不能击败秦军,这就要看李牧的本事了。从国力上说,赵国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从军力上来看亦然。秦国虽然在前一年受挫,可是无论是兵员或武器、粮食,都能迅速得到补充。相比之下,丧失大片土地后的赵国,显然捉襟见肘。可以说,赵国是毫无胜算的。

但是李牧又一次震惊世界,在这场硬碰硬的战争中,他又打破了秦军的神话,在正面交锋中击退敌人。关于这场战斗的详情,很可惜,史书并没有记载,但是可以想象此役的惨烈。

《战国策》中有一个记载:“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我仔细分析这个记载,与秦军的两路出击是相吻合的。秦军一路攻邺城,邺城临黄河、漳水,即“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另一路秦军攻番吾,即“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

在这次秦赵大战中,李牧与秦军有过四次战斗,全部取得胜利。然而,这个胜利只能用“惨胜”来形容。“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赵国损失数十万人,按保守来算,至少二十万。这个胜利虽然赢得很艰难,毕竟是赢了,除了李牧,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做得到了。

反过来说,赵军损失数十万人,秦国却歇了三年没有攻赵,可见秦军损失之大,也不会是小数字。

三年后,秦军又一次大举进攻赵国,但这次李牧没有表现机会了,没有死于战场,而是死于奸臣之手,令人扼腕叹息。其实就算李牧不死,赵国能抵抗多久,也是个谜。实力就摆在那里,秦国越来越强,特别在吞并韩国之后,已迈出统一的坚实步伐;反观赵国,土地不断地缩小,兵力也不断被削弱,与秦国已经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了。李牧确实是一位军事天才,可是天才也不可能一个人战斗,统帅的水平固然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没有坚实的国力为后盾,纵然有奇谋妙算,恐怕也难以长久有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