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什么最先灭亡
- 楚国发明了弩,韩国为什么后来居上
- 东湖更东为什么说“出师表中的南阳即是宛”
- 为何么战国七雄中韩国弱小,仍然可以延续很长时间呢
- 三国时期的宛县有没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为什么要用南阳互指宛县
- 南阳为什么简称是宛
-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是如何拉拢东方六国的
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什么最先灭亡
韩国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一分为三而来,虽为战国七雄之一,实力却较为弱小,夹杂在各强国之间,北为赵国,东为魏国,南为楚国,西为秦国。且韩国作为秦国东进的第一个障碍,也是最先灭亡,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呢?
一、韩国实力弱小的原因
韩国虽为七雄之一,但是国土面积和实力却为七国中垫底的存在,早年间韩昭昭侯和秦孝公分别任用申不害和商鞅变法,申不害重用“术“而商鞅重“法“,申不害变法没能让韩国成为强国,因为他的变法不彻底。而商鞅的变法让秦国一举成为七国中的强国,韩国只能在列国的夹缝中生存,所以也是帅先灭亡的一个原因。
二、韩国地理位置成为其帅先被灭亡的原因
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素有统一天下的决心和夙愿,而且秦国采取的逐个击破,慢慢蚕食的政策,先有张仪的连横之策,后有范睢的远交近攻之法,使秦国国力和领土不断扩大,而韩国是挡住秦国东进的第一个障碍,不灭韩国秦国则只能永远守卫那函谷关内的寸土之地,所以当秦国强大之时,势必首先攻取韩国。
三、韩国的软弱也成为其灭亡的原因
在秦赵长平之战前,韩王担心秦国的虎狼之师攻伐,于是想直接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以期得到赵国的庇护,然而长平之战时韩国并未帮助赵国,后来赵国战败,韩国也自身难保,所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韩国的软弱也是其灭亡的一大原因。
结论
韩国的灭亡有其自身的软弱和弱小等内在因素,也有其地理位置等外在因素,但是韩国能被第一个灭亡,总有其自身的弊病所在。
楚国发明了弩,韩国为什么后来居上
楚国发明弩
正是弓箭制造工艺在春秋时期达到高峰,在射远兵器的制造方面才发生了一场革命——弩的诞生。据传,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琴氏“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发明了弩(春秋时期,地处南方的楚国在扩展疆土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与当时的少数民族部落发生冲突,从中受到启发,学到弩的制造方法也是自然的。况且直到解放初期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仍然使用原始的木弩而不是弓箭。所以笔者认为这个传说是有根据的)。弩发明后,不断得到改进,主要体现在弓力的不断加强和弩机的改进上。据记载,当时一张弩质量为369kg,最大射程可达800m。这样的弩单靠人两臂的力量当然是拉不开的,必须由力士以坐姿用两条腿两只手合力张弩(踏张)或利用机械的力量。
韩国造出最强弩?看看参考历史就知道,感觉这个是有水分的:
《战国策·韩策一》:「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外。」许慎注《淮南子· 真篇》:南方溪子蛮夷柘弩,皆善材。韩有溪子弩。」少府,官府名,少府所造之弩。时力,作之得时,力倍於常,故名时力。距来,当为「距黍,《荀子·性恶篇》:「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战国晚期出现的蹶张弩:如韩魏的十二石弩(射六百步)等,这些弩因为必须使用更强的力量才能张开,就要求“弩机”更坚固,开始在“弩机”外加装“铜郭”强化机糟。这一时期弩在战争中运用的更普遍,如韩国的精兵就被称为“披坚甲,持劲督”(弩的一种叫法)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常阪之塞,东有宛、穰、淆水,南有陉山,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百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
这句话大概分析了韩国的地势,兵力,然后说到弩,射程六百步,大概是五百多米,如果属实的话,那么韩弩的射程与后世弩机的巅峰之作宋朝的神臂弓相媲美,远超秦汉时期的弓弩,韩卒超足百射,百发不瑕止,就这射速,世界顶尖了,真的有这么厉害?再看韩弩的精准度,距离远的可以直射胸部,距离近可以命中心脏。
我们再看一下这句话是谁说的,纵横家苏秦对韩王说的,纵横家大家都知道,真材实学肯定是有的,嘴皮子的功夫纵横家也绝对是天下第一,更不用说苏秦这个挂六国相印的人了,纵横家都喜欢夸大事实,然后又是对韩王所说,不免有拍马屁的嫌疑。
东湖更东为什么说“出师表中的南阳即是宛”
“南阳挪三挪,中心坐诸葛“。民谣赞智者,听者有疑惑,府岗间八里,根本没挨着?传者不搭理,祖传别问我!共和国建立,民谣生机勃。农校师范校,卧龙岗侧座,晃到七零年,焦枝铁路过,建个二胶厂,汉画馆气魄,车站岗北卧,这算是首挪。改革开放后,城区向西扩,西至王村铺,北接紫山脚,白河橡胶坝,水面游客乐,南水北调纵,水城情调多,宁西铁路横,宛城又增色,四十年历程,这是第二挪,岗周十余里,唯有南边缺。忽然高铁建,启动第三挪,卧龙岗东南,高铁站址坐,政府画个圈,城区向南扩,三五十年后,岗南水城阔。民谣神预测,中心呈诸葛。诸葛亮死治司马懿,能知身后事,真智者也!与南阳人同乐,哈哈!
为何么战国七雄中韩国弱小,仍然可以延续很长时间呢
战国,以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战力最强,还有其他小国比如越国、中山、鲁国、宋国等,所以韩在七雄中实力最弱,但其实力也不容小视,也有申不害变法、灭郑的高光时期。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增大了弱国的生存空间。比如战国前期,魏国独霸,连三晋制四方,韩国就很安全。随着形势的转变,韩国虽处四战之地,无法拓展土地变强,但其位置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它不会被轻易被别国所灭,就像宋国被齐国独吞,引发了乐毅伐齐。后期,秦国的国力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国际干涉也无法阻挡统一时,韩国才成为第一个灭国的七雄。
三国时期的宛县有没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为什么要用南阳互指宛县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历史常识,根据《后汉书,郡国四》记载:南阳郡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干五百五一,人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干六百一十八人,辖:宛,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鲁阳,郦县,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酂,阴,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共计三十七个县,(大家可以清楚看到三国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城池叫南阳)。
从上述史书记载我们可以去看看历史上宛县的故事和史书记载:
①《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张良谏日“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人後去,疆秦在前,此危道也”。
张良进谏讲的很清楚,下宛,宛人,都表明宛县是独立存在的而无须用南阳互指。
《史记,高祖本记》又记载:项羽闻汉王在宛。
②《汉书,高帝纪上》记载:六月,与南阳守战,东破之略南阳郡,南阳守走,保城守宛,沛公引兵过宛西。
这里同时出現南阳郡,宛县,为什么不互指。
又记载:沛公乃夜引军从他道还,偃旗帜远明,围宛城三匝。
可见宛诚讲的非常清晰。
③宛城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是宛城好妇的典故。
④公元184年6月,黄巾军首领张曼成战死后,起义军10余万众在赵弘领导下,据守宛城继续与汉军抗衡,汉将朱儁率军攻宛城,史称宛城之战。
为什么争夺诸葛亮躬耕地,南阳民间组织用隋朝583年的南阳互指三国时期的宛城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地。
南阳为什么简称是宛
南阳之地,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与韩国的交界之地。
楚国曾在攻下宛城后,沿南阳盆地的北缘修长城,号称方城。其名称一直保留到现在。
楚方城位置示意图
西边的秦强大起来之后,逐步东侵,占领了南阳盆地。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国在这一年“初置南阳郡。” 此时的南阳即“今邓州也。前已属秦,秦置南阳郡,在汉水之北。”至于为什么叫南阳这个名称。
《释名》解释道: “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焉。”
1、“在中国之南”释读
当时的“中国”当然不是指现在的中国疆域。而是指战国时期位于中部的几个诸侯国。
就在秦攻占南阳盆地之前,“秦军于是乘胜攻入北宅 (即宅阳,今河南郑州北),进围大梁。魏大夫须贾游说魏冉,声称魏征发全国兵丁守卫大梁,楚、赵救兵将来,劝说魏冉解围退兵,之后秦军挥师南下入宛。
以此观之,《释名》所言之“中国”就是指今晋鲁豫相接这一块中原腹地。而当时的南阳处于这一带的南边,更处于号称“南蛮”的楚之势力范围。因此称南阳盆地为“中国之南”。
2、“而居阳地”释读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山的南面和水的北边是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为阳。而相对应的山北水南则被称为阴。
因为中国古代的城市,多依山水而建,因此有很多与阳和阴有关的地名。尤其是以阳而称的地名特别多,以河南为例:洛阳、濮阳、信阳、南阳。都是和山水位置有关的地名。
而南阳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其位于汉水之北,因此称南阳。
秦南阳郡示意图
南阳这个名字自战国末期诞生后,就一直被后世沿用。见证了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见证了汉代“帝乡”的繁荣,见证了三国时诸葛亮“躬耕南阳”,见证了南阳盆地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
更多历史地理类原创内容,敬请关注@熊二History。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是如何拉拢东方六国的
苏秦是鬼谷子的学生,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早期曾游说秦国合纵灭六国之策,但不被采纳和任用,遂转而游说山东六国以连横抗秦之策。
一、苏秦对地理知识、各国版图非常熟悉;对周朝列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而且,他还善于把这些情报融会贯通,百般揣摩,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排列出来,并能揣摩出解决办法,甚至揣摩出预防措施。可见其本事之高。
假如把苏秦比作相面先生的话,那他就是为东周列国相面、排忧解难、预测未来的高人。
苏秦游说各国,其说辞都是从各国利弊着手,根据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国君性格,拿出不同的谏说辞,从而打动各国君主,最后完成连横抗秦的战略。
二、苏秦游说燕国
首先从燕国的地理方位,土地物产,经济概况入手,然后分析燕国不被秦国入侵的原因,说明与赵国搞好关系的重要性,从而打动燕文候与赵国结盟的意愿。燕文候赞助车马财物,支持苏秦游说赵国。
三、苏秦游说赵国
首先称赞赵肃候贤明仁义,拉近与赵侯的关系。然后才步入正题。苏秦知道赵国是四战之国,连年征战,所以,他用“百姓生活安宁,国家太平,无须战争”来吸引赵侯的注意力;而后再说,若想达到没有战争的目的,就要正确选择邦交,而不是挑动别国互相征战。如果能听从我的忠告,燕、齐、楚、韩、魏、中山等国都会向你进贡,你可以子孙封候,这是霸主的地位,汤武功业。
而后劝谏赵肃候,不能与秦和好而去削弱韩、魏;不能与齐和好而消弱楚、魏,韩魏楚消弱了,都会对赵国不利。秦国才是赵国最强大的敌人。
而后,列举赵国的地理优势,军事实力和粮食丰足;再分析秦国在旁虎视眈眈,不敢攻赵,正是由于担心韩魏从旁暗算,所以,韩魏就是赵国的屏障,韩魏赵三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后,再讲尧舜禹、汤武兵力很少而能得天下的,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夺取天下的策略。一个贤明的君主,对外要能预料敌国的强弱,对内要能估计士兵们素质的优劣,就能运筹帷幄,决不能被众人的议论所蒙蔽。
而后,为赵侯分析天下大势: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各诸侯国的土地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十倍于秦国,假如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秦国一定会被打败。
而后,苏秦提出自己的全盘连横抗秦的策略。并提醒赵肃候不要听信连横和秦的谗言。赵肃候同意了苏秦的策略,装饰车子一百辆,载上黄金一千镒,白璧一百双,绸缎一千匹,让苏秦用来游说各诸侯国加盟。
四、苏秦游说韩宣王
苏秦先说韩国北部有坚固的巩邑、城皋,西部有宜阳、商阪的要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区域纵横九百多里,武装部队有几十万,天下的强弓硬弩都是从韩国制造出来的。凭着韩国兵力的强劲和大王的贤明,却向西侍奉秦国,拱手而臣服,使国家蒙受耻辱而被天下人耻笑。割地事秦只有死路一条。
说的韩王脸色都变了,捋起袖子,愤怒地瞪大眼睛,手按宝剑,仰望天空,长叹息:“我虽没出息,也决不侍奉秦国。您既然转告了赵王的指教,我愿意把整个国家托付给您,听从您的安排。”
五、苏秦游说魏襄王
首先说魏国的地理优势和人口繁盛;而后说魏王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听信奸臣、小人谗言,割让土地去侍奉秦国,以求得与秦国的友谊,偷取一时的功效而不顾后果,破坏国家的利益而成就私人的好处。不及时纠正,将会灾祸临头。
魏王说:“我没有出息,从没听说过如此贤明的指教,如今您奉赵王的使命来指教我,我将严肃地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安排。”
六、苏秦游说齐宣王
先说齐国的四面天险,土地的广大,军队的强盛,三军的精良,粮食堆积得象山丘一样高大,人口的繁盛。却要向西去奉事秦国,我私下替大王感到羞耻。
而后分析齐国有韩魏作屏障,秦国是危害不到齐国的,齐国侍奉秦国是群臣的策略错误。希望大王考虑一下,以便决定对策。
齐王说:“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居住在偏僻遥远、紧靠大海、道路绝尽、地处东境的国家,从未听过您高明的教诲。如今您奉赵王使命来指教我,我将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安排。”
七、苏秦游说楚威王
先说楚国是天下强大的国家,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王,土地纵横五千多里,武装部队一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存粮足够支用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怎么能向西侍奉秦国呢?
而后分析,秦国最大的忧患就是楚国,楚国强大,秦国就会弱小;秦国强大,楚国就会弱小,两国不能同时并存。所以,不如合纵相亲,来孤立秦国。
如果大王不采纳合纵政策,秦国一定会出动两支军队,一支从武关出击,一支直下黔中,那么鄢郢的局势就动摇了。
大王能听从我的建议,我能使山东各国向您奉献四时的礼物,接受你英明的指教,把国家委托给您,奉献宗庙请您保护,训练士兵,磨砺兵器,听任大王的指挥。
秦,是虎狼一样凶恶的国家,还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秦国也是天下各诸侯的共同仇敌。凡主张连衡的人都想分割各诸侯的土地奉献给秦国,这就叫做供养仇人和敬奉仇敌啊。
所以,合纵相亲,各诸侯就会割让土地奉事楚国,连衡成功,楚国就要割让土地奉事秦国,这两种策略相差太远了。所以赵王派我来奉献这策略,奉上详明的结盟公约,全靠大王晓喻众人了。”
楚王说:“现在您打算使天下统一,团结诸侯,使处于危境的国家保存下来,我愿意恭恭敬敬地把整个国家托付给您,听从您的安排。”
于是,六国合纵成功,同心协力了。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从此秦国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