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休 那么 真真

历史上曹休曹真真的如小说影视里那么不堪吗?夏侯惇曹纯曹洪夏侯渊曹仁曹休夏侯尚曹真,这八人武功如何排名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2 11:23:26 浏览5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曹休曹真真的如小说影视里那么不堪吗

曹休和曹真在历史小说中并不是很无能,只是小说的重点不在他们,没有重点介绍他们而已,可以看看魏史,看看正史的书。

曹休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亲侄。曹休的祖父曹鼎历任河间相、吴郡太守、尚书令。 当时天下大乱,曹氏宗族各个散去,离开乡里。曹休十余岁时丧父,他独自与一门客抬着其父灵柩,临时租借了一块坟地将其父安葬。然后携带着老母,渡江到吴地避难,被吴郡太守收留。曹休在太守官邸里,见到壁上挂着昔日太守即其祖父曹鼎的画像,遂下榻拜于地上涕泣不已,当时同坐的人都对曹休感到赞许和惋惜。

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曹操对他如同亲子,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官至大司马,封长平侯。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大败,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

曹真

幼年丧父,力大勇猛,授虎豹骑。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封为灵寿亭侯。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参与汉中之战。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国将领孙盛,迁中军大将军、给事中。曹丕病重时,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封邵陵侯。率军抵御蜀国诸葛亮进攻,迁大司马。太和五年(231年),因病去世,谥号为元,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曹纯曹洪夏侯渊曹仁曹休夏侯尚曹真,这八人武功如何排名

三国迷们可以发现,在汉末三分这个战火纷飞的纷乱时代中,三足鼎立的魏蜀吴各方的大佬们对家族势力的态度和使用方式大相径庭。

东吴方面,孙权对本族的俊才之士是既使用又防范,给予一定的权力,但总不放心,交待着办点事还要派人盯着,从来不会充分地信任和提拔。

蜀汉方面,刘备对刘氏宗族势力基本上不怎么感冒,从未赋予重任,反而排斥甚深。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按道理说,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多个儿子,他的后代应该遍及天下,刘备的亲戚肯定很多,但从来没见他麾下哪位重臣武将也是中山靖王之后。

与孙权和刘备不同,曹操对本族人员还是相当倚重的。在他发展壮大的征途中,夏侯宗族、曹氏宗族的才俊之士都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主要还是三位枭雄的政治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和策略自然也有很大区别:孙权想割据一方,刘备想当皇帝,曹操则是想做个权臣。

检点一下为曹操效力的亲戚们中有哪些比较有名的人物呢?夏侯族中有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等,曹氏族中有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纯等。

在那个遍地烽烟,处处战火的时代,跟着曹老板打天下,两军阵动刀动枪是免不了的事,手底没两下功夫那肯定不行。那么,在曹操的这些亲戚中,按照武力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应该如何排列呢?咱们就根据他们各自的厮杀表现来逐个分析一下。

一、夏侯惇

夏侯惇的武力展现:

1.十四岁拜师学艺,有人辱骂他的师,夏侯惇怒而杀之,只身逃亡;

2.荥阳之战,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但实力差距明显,“战不数合”就抵挡不住了,“飞马回阵”

3.荥阳战败,曹操奔逃,徐荣渡河来追,夏侯兄弟杀至,夏侯惇挺枪直取徐荣,“战无数合”,一枪挑落徐荣于马下;

4.濮阳之战,乐进与臧霸阵前厮杀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夏侯惇出马助战,张辽“截住厮杀”,吕布挺戟杀出,“夏侯惇、乐进皆走”;

5.吕布追击曹操,夏侯惇领兵杀到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天降大雨,双方收兵;

6.淮南征伐袁术,夏侯惇对阵袁术麾下大将桥蕤,“战不三合”,一枪将桥蕤挑翻;

7.濮阳城下,吕布独战许褚、典韦的夹攻,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齐出,六将共攻,“布遮拦不住,拨马回城”

8.徐州城外,夏侯惇与高顺厮杀,“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挡不住,绕阵败走;

9.夏侯惇右眼中箭后,拔矢吞睛,仍复起余勇,挺枪直取曹性,“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

10.下邳之战,夏侯惇奉命诱敌,关羽出战,“约战十余合”,夏侯惇诈败而走;

11.黄河渡口,夏侯惇追击关羽,“战不十合”,使者飞马到来叫停;

12.博望坡之战,夏侯惇与赵云交手,“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夏侯惇追击,赵云回马再战,“不数合”又诈败而走。

毫无疑问,在曹操麾下的亲族中,夏侯惇不仅地位最高,最受曹操信重,而且夏侯惇的武艺也是最高强的。在典韦、许褚等猛将未归附时,曹军中主要靠夏侯惇在两军阵前与敌将硬杠。夏侯惇性情彪悍,作战勇猛,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属于“强一流”猛将,与庞德、徐晃相近。

二、夏侯渊

夏侯渊的武力展现:

1.濮阳城下,许褚、典韦双战吕布不下,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一齐杀出“共攻吕布”,将吕布杀退;

2.曹操与刘备在穰山僵持,曹操派夏侯渊迂回敌后,袭击刘备粮道,夏侯渊杀死了为刘备押运粮草的龚都;

3.夏侯惇斩杀龚都后,张飞率兵赶到,“奋力杀退夏侯渊”

4.潼关之战,马超派部将成宜引三十骑夜袭曹军大寨,“被夏侯渊所杀”

5.马超率骑兵踹踏渭桥曹军大寨,夏侯渊大怒,出战马超,正斗间,马超发现了曹操,就“撇了夏侯渊,直取曹操”

6.汉中平定张鲁之战,夏侯渊对阵昌奇,“战不三合”,一刀斩于马下;

7.杨任出阵,“与渊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夏侯渊诈败拖刀斩杀之;

8.南郑之战,夏侯渊车轮战庞德,“不数合”而退;

9.汉中之战,夏侯渊与黄忠交锋,“战到二十余合”,曹军鸣金收兵;

10. 定军山下,黄忠冲下山来突袭,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夏侯渊是曹操宗族中少有的将才,战斗作风硬朗,“虎步关右”。我们发现,夏侯惇未盲之前,夏侯渊很少上阵,这说明夏侯惇对兄弟的安全非常在意,同时也意味着夏侯渊的武艺应低于夏侯惇。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夏侯渊属于“中一流”猛将,与张辽、张郃相近。

三、曹洪

曹洪的武力展现:

1.荥阳之战,曹操被敌军两位兵卒活捉,曹洪“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救下曹操,背其渡河而逃;

2. 葛陂之战,曹洪提刀下马,步战黄巾军猛将“截天夜叉”何曼,“四五十合,胜负不分”,曹洪诈败以拖刀计斩之;

3.南皮之战,曹洪在乱军中奋勇突阵,正遇袁谭,“举刀乱砍”,将袁谭斩于阵中;

4.夷陵城外,曹洪与东吴猛将甘宁对战,“二十余合”,诈败而走;

5. 南郡城外,曹洪对阵东吴大将韩当,“战到三十余合”,诈败而走;

6.潼关之战,马超追击曹操,曹洪赶到阻住,“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

7.下辨之战,马超麾下副将吴兰与牙将任夔来战,曹洪出马,“交锋三合,斩夔于马下”

在曹氏宗族中,曹洪的武艺是最强的,潼关外危急关头奋死搏命,支撑马超四五十合都没被干掉,表现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奋力死战,武力值有加成)。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曹洪属于“弱一流”猛将,与乐进、臧霸相当。

四、曹仁

曹仁的武力展现:

1.南郡之战,曹仁在城上望见副将牛金被围,亲自挥刀出城,杀入吴阵,“徐盛迎战,不能抵挡”

2.曹仁杀入阵中救出牛金,东吴大将蒋钦来拦阻,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散”,突围而出;

3.南郡城外,曹仁对阵东吴猛将周泰,“斗十余合”,诈败而走。

4.襄阳之战,被关羽横刀拦住去路,曹仁不敢应战,夺路而走。

曹仁是曹氏宗族中最有军事指挥才能的人物,具备独当一面的帅才,他通常是作为一军主将指挥战斗,上阵单挑的次数较少。能够击退徐盛、蒋钦,在重围中救出牛金,说明他战斗力不弱。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曹仁属于“强二流”猛将,与李典、公孙瓒相近。

五、曹纯

曹纯在演义出场次数较少,周瑜率东吴兵马攻打夷陵时,曹仁命令曹纯与牛金“暗地引兵救曹洪”。曹纯派人告知曹洪,让他出城诱敌,将甘宁引入城中。曹纯和牛金领兵杀到,两下相合,围了夷陵。

周瑜率大军来救甘宁,曹纯、曹洪和牛金分兵出战,被周瑜设计击败,道路被柴草塞断,“马不能行,尽皆弃马而走”

曹纯曾经担任过曹魏精锐骑兵部队“虎豹骑”的主将,由于“虎豹骑”的成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和严格训练,个个都彪悍善战。能带领这支虎狼之师作战,说明曹纯的武艺也差不了,至少是个“二流中”的水平,与牛金相近。

六、曹休

曹休的武力展现:

1.铜雀台比赛骑射,曹休首先登场,一箭正中红心,曹操赞为“此吾家千里驹也!”

2.濡须口之战,乐进与凌统阵前厮杀,“斗到五十合,未分胜败”,曹操令曹休施放冷箭,“正中凌统坐下马”

曹休展现武力两次,都靠的是箭术,书中没有他在阵前刀枪相见的厮杀记录。看来这个年轻人箭法不箭,但武艺很一般,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也就是个“二流弱”的水平。

七、夏侯尚

夏侯尚的武力展现:

1.天荡山之战,夏侯尚与韩浩领兵支援张郃,出战黄忠,黄忠“力战二将,各斗十余合”,诈败弃寨而走。次日再斗,黄忠“战数合,又败走”,连败数阵,退回葭萌关;

2.定军山口,黄忠部将陈式领兵出战,夏侯尚迎敌,“不数合,尚诈败而走”,将陈式引入伏击圈,夏侯渊杀到,生擒陈式;

3.黄忠兵至定军山下,夏侯尚奉命引数千人马迎战,“只一合”,被黄忠走马生擒。后来双方交换俘虏,夏侯尚被黄忠一箭射中后心,“带箭回阵”

夏侯尚是夏侯惇的侄儿,在家族后辈中也算是比较有出息的年轻人。但一个回合就被黄忠走马活擒,以他这样的武力值,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也就算个“三流中”的水平,和吴懿、夏侯恩相当。

八、曹真

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曹真上阵厮杀的记录,看来他是个智将,武艺平平,就算是个“三流弱”吧,排在最后。

结论,如果将曹操的这八位亲戚朋友按照武力值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应该是:

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曹休》夏侯尚》曹真

曹操,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是什么关系谁是曹操心腹

在研究三国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对曹操身边的一些大将与曹操的关系比较模糊,尤其是曹姓宗室后人,我们就更加分辨不清了,在曹魏的历史中,出现过太多曹姓狠人,比如曹洪、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等人。

这些人都是很厉害的角色,而且与曹操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这些人究竟与曹操是什么准确关系呢?在这些人当中,曹操最信任的人又到底是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曹操的家族历史。


曹操家族的奠基者

曹操家族的来源,根据现在的史料记载来看,拥有比较清晰记载的最早的人就是曹操的爷爷曹腾了,曹腾在家排行老五,前边还有四个哥哥,分别是曹伯兴、曹仲兴、曹叔兴以及曹褒。因为曹腾是一个太监,所以很明显曹腾是不可能生下孩子的,但是在古代收养儿子来继承家业,是一件普遍正常的事情,所以曹腾就收养了一个养子曹嵩。

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亲,至于曹嵩的亲生父亲是谁,史料中并没有更加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不过曹嵩在成为曹腾养子之后,在宗室之内还是有其余兄弟的,比如曹鼎、曹炽等人就是曹嵩的同族兄弟。

曹炽是曹褒的儿子,后来曹炽又生了两个比较厉害的儿子,分别是曹仁和曹纯。换言之,曹操、曹洪、曹仁、曹纯,实际上就是同族兄弟,类似于我们自己和大伯家儿子那种关系,还是十分亲近的。

当然了,在一些史料当中,也有说曹操是曹嵩养子的说法,主要原因就在于曹操的亲兄弟们在史料中记载过于模糊,基本上只记载了二弟曹彬、五弟曹玉以及六弟曹德,曹操还有两个弟弟的姓名以及生平事迹就没有任何记录了。

甚至连有记录的3个兄弟,也几乎是一笔带过的,比如六弟曹德,生平事迹很少,几乎只知道他最后是跟着父亲曹嵩一起被陶谦派人所杀,其余的信息就少有记载了,我们想要知道更多也实在太难。

曹操的亲兄弟们的记载颇少,然而曹操的同族兄弟记载却颇多,这就让人比较怀疑曹操到底是不是曹嵩亲生的了,但是因为没有足够证据说明他不是曹嵩亲生的,所以这个也比较难以定论。

不过我们可以很明确看到曹操在同族兄弟中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在曹操开始创业之后,自己的同族兄弟曹仁、曹洪、曹纯都加入到了曹操的队伍中,并且成为奠定曹操后来事业的关键人物。

曹仁在三个兄弟中算是曹操最信任,并且实力最强,帮助曹操最多的,当初他加入曹操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已经拥有一部分人马,在他加入曹操之后,不管是开始阶段的攻徐州、打吕布、征张绣,还是后来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襄樊之战等,都有曹仁的身影,他在其中给了曹操太多帮助,曹操对他的信任,已经达到可以允许曹仁直接进入自己寝宫之中,足以说明兄弟两人关系和睦,曹操对曹仁信任有加。

除了曹仁之外,就应该算是曹洪了,曹洪在曹操开始打天下的首次战争汴水之战中就已经加入了曹操队伍,在此战中,曹操被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击败,慌忙之中差点丢了小命,幸亏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曹操才因此捡回一条小命,由此可见曹洪对曹操是有救命之恩的,曹操当然也比较信任曹洪。

不过曹洪的能力比起曹仁来,还是有所差距,这一点从后边的一些战争表现就能看出来。曹纯比曹洪能力又稍微差一些,他20岁就开始跟随曹操起兵,后来成为了曹操手下最精锐的虎豹骑骑兵统领,在南皮之战中击败袁谭,给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后来曹纯还参与了白狼山之战,在战争中以少胜多击败乌恒,只是可惜曹纯去世比较早,在公元210年就去世,阻碍了他继续前进和建功立业的步伐。

综上所述,在曹魏基业奠定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曹操、曹仁、曹洪、曹纯,这四人属于同族兄弟,要论信任程度,曹仁排在第一,曹洪第二,曹纯因为去世得早只能排在第三,要是活得久一些,可能情况会有所改变。


曹魏政权的稳定者

在曹操死后,把江山交给了曹魏的第二代掌门人曹丕,曹魏政权的稳定与发展,就只能交给曹丕这一代人来完成了。曹丕是曹操的嫡长子,他还有三个兄弟分别是曹植、曹彰、曹熊,这三人当中曹植就是七步成诗的大才子,可惜英年早逝了,曹彰、曹熊建树不多,在当时没有太大影响力。

在曹魏政权的二代当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除了曹丕之外,就应该算是曹休与曹真了。曹休是曹洪的亲侄子,至于父亲是谁,没有明确记载,他从小就没有父亲,一直跟随母亲居住在江东避难,曹操起兵之后,曹休就去投靠了曹操。

曹操对这个侄子也算不错,在曹休投靠曹操之后,曹操任命其担任虎豹骑中的一个宿卫,给了曹休建功立业的机会。曹休一生当中,丰功伟绩众多,包括开始阶段在汉中之战中识破张飞诡计,取得胜利,还有后来曹操去世后跟随曹丕南征孙权,取得不俗战绩,同时也赢得曹丕信任。

曹丕去世之后,曹休官至大司马,在当时而言,曹休已经是曹魏政权拥有实权的最高指挥官,不过曹休没有迷失自我,继续联合曹真等人一起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奋斗。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其亲生父亲是曹操的一名下属,在父亲战死之后,曹操看着年幼的曹真可怜,就将其收为养子进行培养,结果曹真不负曹操众望,为曹魏的江山稳定效了犬马之劳。

曹真最开始阶段的培养与曹休几乎一致,只是后来曹操对其进行明确分工,曹真负责镇守西部地区,讨伐河西,成为曹魏在西部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后来更是成功抵御住了诸葛亮的前两次北伐,只是可惜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曹真病死。

从曹魏政权的第二代人各方面综合情况来看,要论能力,曹休比曹真更胜一筹,要论信任度,曹操肯定信任自己的儿子曹丕,至于曹休与曹真,无法谈论曹操对他们的信任程度,反而是曹丕对他们信任有加,尤其是曹休,曹丕更是对其寄予厚望。


曹魏政权的灭亡

三国就是这么凄惨,不管是蜀汉、东吴还是曹魏,都有着类似的命运,从开始阶段兢兢业业的奋斗,到有了一定基础,好好静下心来稳定江山,结果所有努力最后都在一辈人或者是一个人的手里转瞬即逝,让人悲哀叹息。

曹魏政权在第二代人曹丕这群人的手里成长稳定下来,到了第三代人曹叡时期,基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曹爽的一些举动,将曹魏政权彻底推向了深渊。

在曹魏政权的第三代人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曹叡和曹爽,其中曹叡是曹丕的嫡长子,在曹丕去世之后,让其继承了大业,曹丕去世前就告诉曹叡,要小心提防司马懿,不过后来因为战争以及用人问题,曹叡对司马懿还是经过逐渐信任到怀疑再到信任的过程。

也就是最终曹叡听信了宠臣孙资、刘放两人的建议,在自己临死之前,任命司马懿与曹爽两人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直接加速了曹魏政权的灭亡。

曹爽是曹真的长子,按理来说是没有曹操家族的血脉的,不过受益于父亲曹真的奋斗,曹爽得以在曹魏拥有较高地位,因此在曹叡去世之前,才会任命其为辅政大臣。

奈何曹爽与自己的父辈们,能力相差实在太远,自己明明手握曹魏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并且已经将司马懿架空了,一手好牌即将王炸顺利宣布成功,却被司马懿和司马师等人发动高平陵政变搞定了,简直可悲可叹。

要说到曹爽最终的结局,其实也是他一手造成的,要是他在手握大权的时候,不要胡作非为得罪朝中士族阶级官员,想必司马懿家族想要造反也没有机会,单纯从阴养三千死士这件事情,就足以说明一切,要是曹爽没有彻底失去人心,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肯定会有人发现禀报的,那样一来,司马懿想要发动高平陵政变也无能为力,曹魏政权自然就不可能被司马家族窃取了。


结语

曹操家族这些人的准确关系,我们最后梳理总结一下,曹操、曹仁、曹洪、曹纯是同族兄弟,并非亲兄弟,曹休、曹真、曹彰也算是兄弟关系,曹休是曹洪侄子,曹真是曹操养子,曹彰是曹操亲生儿子,曹爽又是曹真亲生儿子,从法律意义上而言,应该叫曹操爷爷,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曹操家族的发展历史,就是曹魏政权的兴衰史,当人才济济的时候,曹魏就在不断向前发展壮大,比如第一代人曹操、曹仁、曹洪、曹纯时期,兄弟齐心,和力断金,曹魏迅速建立起来,当人才失去之后,曹魏就逐渐走下坡路乃至灭亡,比如第三代曹叡、曹爽时代,真正的人才越来越少,曹魏灭亡就快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