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请问大家陆游这个人的生平大致如何,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陆游(1125一一1209),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
陆游是南宋最著名的诗人,存诗九千余首。他的诗内容丰富,当时重大社会内容,人民痛苦生活,个人不幸遭遇,均以形象的笔墨写入诗中。概括言之,其诗可分两大部分:一是抒写爱国抗敌思想,二是描写农村生活风貌。应当指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不可避免地要把对祖国的热爱和忠君思想混同起来,所以在他的诗中,常常出现对宋王朝既无限忠心但又怒其不争,既抱有热切幻想但又深表失望这样一种复杂思想感情。
陆游继承发展了古代优秀诗歌传统。他那些反映民族矛盾,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篇,继承了《诗经》,特别是唐诗的现实主义精神,他那些抒写豪情壮志,歌咏爱国抗敌的诗,又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的诗雄豪沉实,清新圆润,自成一家。陆游的优秀诗篇概括性很强,善于在短篇之内丰富的社会内容进行精心提炼,或通过对比,或直接抒情,以示强烈爱憎。其抒情小诗,体验深刻,观察细腻,意境新颖,语言明丽自然。但是,由于陆游诗作太多,所以少数篇章的内容相近,意境霤同,缺乏锤炼,文字也较粗浅。
陆游是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诗人。不仅在当时、即使在宋代以后历次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也都能激发爱国热情,鼓舞斗志。
南宋诗人陆游在蜀州做通判时候干过哪些事情
双流旅舍三首
304 孤市人稀冷欲冰,昏昏一盏店家灯。开门拂榻便酣寝,我是江南行脚僧。
305 又
306 西风黄叶满江村,瘦马来穿渡口云。动地传呼逢醉尉,谁何禁杀故将军。
307 又
308 每因髀肉叹身闲,聊欲勤劳鞍马间。黑矟黄旗端未免,会冲风雪出榆关。
309 早行至江原
310 喔喔鸣鸡促起程,翻翻飞鹭导孤征。节旄尽落归犹远,带眼频移瘦自惊。小市萧条黄
311 叶满,断桥零落绿苔生。居人犹复多愁思,何况天涯倦客情。
312 安仁道中二首
313 千古临邛路,飘然偶独游。病身那迫老,远客更禁秋。水退桥未葺,渡闲船自流。飞
314 腾付年少,回首思悠悠。
315 又
316 三驿未为远,衰翁愁出门。贪程多卒卒,失睡每昏昏。天大围平野,江回隔近村。何
317 时有馀俸,小筑占云根。
318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
319 去年看月筹边楼,云金宓微光如玉钩。主人不乐客叹息,清歌空送黄金舟。今年看月三
320 叉市,纤云不作良宵祟。素娥命驾洗客愁,我亦倾杯邀共醉。风露万里方渺然,冰轮无辙
321 行碧天。盈盈耿耿意无尽,月不忍落人忘眠。一言欲报广寒殿,茅檐华屋均相见。明年万
322 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
323 丰桥旅舍作
324 我本山林人,心期在尘表。出门消底物,两万事了。群儿何足愠,为尔常悄悄。今
325 朝山中路,更喜相识少。三叉市人醉争席,丰桥逆旅留馈食。小妇梳髻高一尺,梭声札札
326 当户织。
327 文君井
328 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329 白鹤馆夜坐
330 竹声风雨交。松声波涛翻。我坐白鹤馆,灯青无晤言。廓然心境寂,一洗吏卒喧。袖
331 手哦新诗,清寒愧雄浑。屈宋死千载,谁能起九原。中间李与杜,独招湘水魂。自此竞摹
332 写,几人望其藩。兰苕看翡翠,烟雨啼青猿。岂知云海中,九万击鹏昆鸟。更阑灯欲死,此
333 意与谁论。
334 南津胜因院亭子
335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陂
336 竞南走,翠入窗户窄。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岂无尊中酒,豪饮非宿昔。明当还成
337 都,尘土埋马迹。后岩在眼中,飞去无羽翼。
338 登邛州谯门门三重其西偏有神仙张四郎画像张盖隐白鹤山中
339 浮云在脚底,千里在眼边。攀跻忽至此,倚柱眩欲颠。车马细如蚁,纷纷衢路间。嗟
340 汝何为者,驰驱穷岁年。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向来出处际,不愧咫尺天。风吹哦诗
341 声,十里摇西山。悬知老仙翁,为我一粲然。
342 书寓舍壁二首
343 天与痴顽不解愁,未埋病骨且闲游。山于拄杖横时看,路到芒革奚破处休。初拟烧丹住
344 南岳,却因学剑客西州。秋风巾褐添萧爽,又作临邛十日留。
345 又
346 落佩颓冠惯放慵,经旬寓馆古临邛。西偏取路横穿竹,北向开门倒看松。醉后蹇驴归
347 薄暮,闲来支枕睡高春。鹄鸣山谷曾游处,剩欲扶犁学老农。
348 次韵使君吏部见赠时欲游鹤山以雨止
349 幕颐江上约同行,白鹤峰前辱寄声。青史功名男子事,后堂歌舞故人情。午瓯谁致叶
350 家白,春瓮旋拨郎官清。登览不嫌鸠唤雨,十年芒惯山程。
351 西岩翠屏阁
352 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鹘起危巢时
353 磔磔,鹿鸣深涧暮呦呦。人生适意方为乐,甲第朱门只自囚。
354 幽居院
355 久堕尘沙里,幽寻始此行。侵云千嶂合,披草一僧迎。藓润泉时滴,崖倾竹倒生。登
356 高忽平旷,回首失峥嵘。老矣犹孤客,归哉念耦耕。结庐殊未定,此地颇关情。
357 中溪
358 散人无俗事,日日山中行。今朝中溪寺,妙绝不可名。幽处万木合,忽然千顷平。绿
359 黛染晴嶂,白云如玉城。岩花劝小酌,天风吹独醒。虽无九皋鹤,奇哉此松声。我如折翼
360 鹏,回尽九万程。脱屦掷拄杖,于此饯馀生。
361 天台院有小阁下临官道予为名曰玉霄
362 竹舆冲雨到天台,绿树阴中小阁开。榜作玉霄君会否,要知散吏按行来。
363 山中小雨得宇文使君简问尝见张仙翁乎戏作一绝
364 张仙挟弹知何往,清啸穿林但可闻。拾得铁丸无处用,为君打散四山云。
365 雨中山行至松风亭忽澄霁
366 烟雨千峰拥髻鬟,忽看青嶂白云间。卷藏破墨营丘笔,却展将军著色山。
367 赠宋道人
368 我不如昔人骑鹤上九天,玉简奏事虚皇前。平生啬养气粗全,两脚驰走轻如烟。鸟道
369 悬崖忽飞骞,戏掷短剑声铿然。转盼跳下千仞渊,已复取剑升层巅。腾猿俊鹘争后先,饥
370 食松花掬飞泉。金骨绿髓渐凝坚,口哦七字黄庭篇。西来欲访挟弹仙,丹经剑诀更精研。嗟
371 哉一失五百年,作诗付子勿妄传。
372 自山中泛舟归郡城
373 我呼小艇浮南津,落日乱山衔半轮。背船双鹭低掠水,下滩峭风冷逼人。中流回望始
374 太息,烟中白塔高嶙峋。适从彼来忽在此,老夫拄杖捷有神。尉曹堆盘笠泽脍,秀才泻榼
375 中山春。岂惟外物不挂眼,醉后兀尔忘吾身。朝冠行即挂神武,买犊遂欲耕峨岷。金丹自
376 喜日日长,白发未许年年新。拥桥炬火远已闹,归舍睡息清而匀。明朝笑谓同载客,有脚
377 莫踏东华尘。
378 次韵宇文使君山行
379 城中望西山,爽气固可致。不如山中行,衣屦染浓翠。使君资高逸,铁马奏横吹。平
380 郊何旷荡,修竹亦清。既闻苏门啸,遂挹浮丘袂。似嫌太清绝,开宴尽主意。戏留楚台
381 云,宝靥斗姿媚。珠贯按歌声,泉涌发诗思。归来殊不倦,吏牍阅千纸。却笑江左人,把
382 酒辄遗事。下客亦未衰,尚可提万骑。安能学胡公,危苦寄鹤翅。
383 同王无玷罗用之访临邛道士墓
384 乐天诗句本嘲诙,那有人从碧海来。五百年间逢好事,披榛来访此崔嵬。
385 登太平塔
386 我从平地来,忽寄百尺巅。眼力与脚力,初不减少年。渐高山愈出,杳杳浮云烟。举
387 手扪参旗,日月磨蚁旋。天风忽吹衣,便欲从此仙。且复下梯去,著书未终篇。
388 中夜投宿修觉寺
389 陆走崔嵬水下泷,客中更复客它邦。晚离方井云藏市,夜渡新津火照江。人语纷纷投
390 野寺,床敷草草寄僧窗。五更风雨妨归梦,卧看残灯吐半缸。
391 绝胜亭
392 蜀汉羁游岁月侵,京华乖隔少来音。登临忽据三江会,飞动从来万里心。地胜顿惊诗
393 律壮,气增不怕酒杯深。一琴一剑白云外,挥手下山何处寻。
394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395 气盖冰霜劲有馀,江边见此列仙臒。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396 又
397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398 九月十日如汉州小猎于新都弥牟之间投宿民家
399 适从邛州归,又作汉州去。天低惨欲雪,游子悲岁暮。十年辞京国,疋马厌道路。陛
400 火炎高冈,江云暗空戍。角弓寒始劲,霜鹘饥更怒。邂逅成小猎,尺棰聊指呼。北连武侯
401 祠,南并稚子墓。合围蹙穷鹿,设伏截狡兔。壮哉带箭雉,耿介死不顾。吾宁暴天物,战
402 法因得寓。黄昏过民家,休马燎裘衣夸。割鲜盛燔炙,毛血洒庭户。老姥亦复奇,汛扫邀我
403 驻。丈夫傥未死。千金酬此遇。
陆游在四川写了哪些诗词
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至淳熙五年(1178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先后在成都、蜀州(今崇州市)、嘉州(今乐山市)、荣州(今荣县)等地宦游。
在这段蜀中生涯中,陆游与“蜀之望县”大邑结下了特殊的情缘。他多次流连于大邑,或登高抒怀,或汲泉煮茗,或沽酒赏菊,留下了10多首情景交融、情真意切的诗歌。
大邑的山水,因为陆游的诗歌,被镀上人文的光辉,获得独立的文化生命。同时,大邑淳朴的自然生活,也为报国无门、满怀郁愤的陆游带来无限欣慰,成为诗人的精神安放点。
大邑:诗意的美学绳索
斜江河悠悠流淌,安仁“南岸美村”,秧田里青绿一片。
当夏日的晚风吹过时,我看到水田里白鹭飞起落下,翅膀雪白,明亮耀眼,仿佛是一群穿着白裙的女子,在嬉戏歌舞。远处群山叠青,淡月留痕;近处渡船闲横,稻香蝉鸣。如此田园风光,如此清凉晚风,好一个似曾相识。
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人,一袭青衫,形象清瘦,在细雨中骑驴缓缓而来,头戴竹笠,白发暗生。他,就是陆游。
乾道九年(1173年),川西平原的夏天,是不是与今年的夏天一样?那年,陆游由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改任蜀州通判,来到广袤的川西平原,是惑还是不惑?那年,他49岁,正抓住不惑的尾巴。
陆游入蜀前的时光,很难用惑或不惑去评判。要说,也只能是“丰富多彩”:他殚精竭虑,报国之心难酬,唯有诗文相亲相近,形影不离。
他带着一颗惆怅的心来到蜀州。大邑与蜀州相邻,口音难分难辨,风物民俗极为相似。都江堰水利工程,形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安稳,为盆地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奠定了基础。
陆游到任后,不仅心系百姓,勤政为民,他的足迹,也延伸到了大邑。而且,在行走大邑中,他很快被川西风物深深打动,将生命融入诗性人生中。
陆游留下的多首代表性诗作,恰好沿着大邑的地势走向,即安仁→鹤鸣山→雾中山→西岭雪山这条自然文化遗产生态走廊的顺序写就。
大邑的地理脉络是一条明显的爬升线,从海拔475米的平原,到海拔800多米的丘陵,再到海拔5364米的永久性雪山。这条线的奇异,在全成都可谓绝无仅有,造就了大邑地质、地貌学和生态、生物学的多样性:才看过陌上花开、斜江晚渡,旋即领略深山古寺和道观钟声,再往上走,可以踏雪问泉,观赏云海……具有自然美学意义的地貌线条,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深深拴住了诗人的心
在安仁: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
乾道九年。秋思悠悠,西风阵阵,古渡斜阳中,片片落叶逐流水。这样的季节最容易思乡遣愁,何况离乡背井的游子、多愁善感的诗人。此时的陆游,半生奔波,胡未灭而鬓先秋,满腹壮志只剩手握的一把苍凉。
那晚,陆游夜宿安仁。夜凉人静,竹篱茅舍的客栈显得格外清寂。秋意如斜江河水一样,冰凉沁骨。客房里一灯如豆,陆游辗转难眠,在《安仁道中》的题目下,蘸着愁绪写下两首五律。曾经对家国倾注满腔热望的他,“飞腾付年少,回首思悠悠。”陆游还清楚地记得,两年前,他还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任王炎的幕僚,洋洋洒洒写下《平戎策》,信心百倍地拟定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令人扼腕的是,朝廷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陆游无比忧伤。
乾道八年(1172年),郁郁不得志的陆游,带着“衣上征尘杂酒痕”,骑驴入川,叹息自己的命运,难道注定仅仅是一介书生——“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好在,还有这片蜀地的田园与山水,可供安放愁绪。
“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那一刻的陆游,想要的只是斜江边的一座“小筑”。
在鹤鸣山: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此弄寒泉
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安仁,“取仁者安仁之意。”这个意味深长的地名,会带给陆游怎样的思索?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关于“仁”的价值追求,已伴随每时每刻的呼吸,成为儒者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基因。
不只是安仁,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也称鹄鸣山)同样让陆游驻足流连。
史书载,东汉顺帝汉安元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于大邑县鹤鸣山,创立“正一盟威”之道(俗称五斗米道)。1173年,在张天师羽化千年后,陆游行游至此,看到被古柏掩映的道教祖庭,重重殿宇、层层楼阁,彰显着道门的威仪森严。陆游夜宿道观,写下名篇:
西游万里已关天,采药名山亦宿缘。
老柏干霄如许寿,幽花泣露为谁妍?
苔黏石磴扪萝上,灯耿云房扫榻眠。
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此弄寒泉。
(《夜宿鹄鸣山》)
陆游在大邑,将自然风貌变成审美移情的对象,因景生情,以情入景。在陆游的笔下,大邑的山山水水获得了文化意义上的生命,散发出恒久的人文之美。
这首诗中,鹤鸣山在陆游的墨迹点染下,成为仙气氤氲、美不胜收之地:连绵起伏、白雾缭绕的鹤鸣山,有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仙鹤;山中古木森森,苍翠欲滴,岩缝里乳泉泠然有声;云房被萝葛遮挡,隐约有道家音乐传来,细细听来,恍若仙乐……
这首诗里有难得的逍遥自在,仿佛诗人卸下重负,回归自然,与青山、河流、道观、树木等默默相对,“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诗人拾阶而上,嗅闻着草木馨香,仰头久久注视着巍峨古柏。他一定想起了《道德经》里的那一段话:“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一定想到了世事无常、造化弄人,想到了生命的虚无,由此发出慨叹:“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此弄寒泉。”
在雾中山:今日蜀中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
多少辗转的愁绪,核心都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哪怕正值佳时,满山的丹萸、黄菊开得绚烂,陆游却触景伤情,郁闷难解。有诗为证:
一日篮舆十过溪,丹萸黄菊及佳时。
端居恐作他年憾,联辔聊成此段奇。
侧蹬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
何时关辅胡尘净,大华山头更卜期。
(《次韵周辅雾中行》)
陆游一刻也不曾忘记家国之痛。这首赏菊诗,透过一缕幽微的菊香,让人读到他壮志未酬的苍凉与悲壮,以及一心期盼驱除金人、恢复中原的滚烫之心。
生活毕竟不是一潭死水,美丽的川西大地给诗人弹起了动听的琴声,琴声由许多细节组成。众所周知,大邑物阜粮丰,山水好、瓷器好、茶好、酒好,历代各种文献记录中屡见不鲜。杜甫客居成都草堂时,就对大邑白瓷心心念念,曾经盛赞:“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
好山好水出好茶,陆游自然免不了品茗这一生活雅趣。瓦炉中,鲜红的炭火在跳动,在一缕茶香中,过往的似水年华仿佛全部返青,重新鲜活。铺一笺素纸,陆游写下七绝:
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中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
陆游写过好几首关于雾中山的诗,如《九月三日同吕周辅教授游大邑诸山》《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雾中山,也称雾山,是大邑县境内的一座名山,位于从平原到雪山过渡的丘陵山区。
雾中山开化寺是南传佛教第一寺,古佛弥陀的道场。清同治版《大邑县志·寺观》记载:“雾中,大邑之丛林,禅教之总持也。”雾中山山高林密,气候温和,四季云雾缭绕(雾中山之得名,即因“山恒孕雾”),茶树生长缓慢,茶叶清香远溢。
雾中山僧人采制的茶叶,在唐宋时期声名远播。陆游接受僧人馈赠之茶,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开罐品饮。茶汽袅袅升腾,在淡苦的滋味中,他忆起少年,每逢重阳举家郊游,系着铃铛的马车装饰华美,锦缎彩绘,珠帘熏香。如今年华老去,只能在偏远的蜀地,独自燃炉烹茶,任茶叶在壶中浮沉又缓缓展开,将沸水染成浓浓的茶色,细细啜饮,浓淡甘苦,别是另一番滋味。
故事总是这样,繁华过后,一杯清茶足矣。
在西岭雪山: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
都说茶香醉人何须酒,但是,在天府之地,抚慰诗人的不仅是四时清景与佳茗,美酒佳酿同样不可或缺。1174年,陆游50岁,正值知天命之年。
一场秋雨后,野菊花开得更加繁盛,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清香。山径两边,每一片草叶上都缀着水珠。陆游和友人相聚大邑静惠山上的高秋亭,临风把酒,痛饮大醉。人生难得几回醉,总是清醒地活着,太苦太累。
醉眼迷离中,他又听到了战马嘶鸣,还有漫山遍野的擂鼓声和呐喊声。此前的八月二十七日,陆游在蜀州阅兵,重披戎装,眼前重现曾经的戎马生活——在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段生活虽只有8个月,却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想起昔日繁盛的唐都长安,想到被金人蹂躏的三秦父老,他仰天长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美酒飘香的大邑,那一场醉了又醒、醒了再喝的宿醉,最终化成一首七绝:
三日山中醉复醒,
径归回首愧山灵。
从今惜取观书眼,
长看天西万叠青。
(《高秋亭》)
陆游看见的“万叠青”,就是杜甫笔下的“千秋雪”。大邑山川秀美,尤其是经鹤鸣山往上,数十公里外的西岭雪山,更是层峦叠嶂,林木葱茏。杜甫写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那是诗圣在成都草堂推窗遥望西边的景象,高高耸立、银装素裹的雪山矗立在蓝色的天际,闪烁着圣洁的光芒。
陆游的身心融化在“万叠青”里,得以暂时放松和休憩。不知何时,天边的晚霞燃烧殆尽,那一枚形似耳环的月痕,已经放大、升高,高悬天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因为陆游,大邑山水获得了自身独立的文化生命。山川幸甚,大美存焉。
多年后,耄耋之年的陆游在《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中忆起成都:“锦城旧事不堪论,回首繁华欲断魂。”我相信,无数个午夜梦回里,陆游一定还记得大邑,而大邑也始终铭记着陆游。(杨庆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