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是什么意思
- ‘慈不带兵,义不养财’是什么意思
- 韩信不反刘邦是不是因为兵都是刘邦的
- 西汉时独尊儒术,儒家主张以德报怨,可为何军队却非常血性
- 士兵突击中,师领导给王团长敬礼,王团长为什么不回礼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是什么意思
好玩的国学的回答,好玩有趣又有料!
孟子:人生如射箭,射不中不要怪靶子歪!
法国作家拉伯雷说:“人生在世,各自的脖上扛着一个褡子,前面装着别人的过错和丑事,因为经常摆在自己眼前,所以看得清清楚楚;背后装着自己的过错和丑事,所以自己从来看不见,也不理会。”这说明,人会选择性“失明”,对自己的错故意视而不见,对他人的错明察秋毫,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病,得治。老子开出的药方是要有自知之明。他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要认清自己。孔子开出的药方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用君子勉励用小人鞭策。因为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严苛要求别人。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要求人们每天多次反思自己,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孟子则大力提倡“反求诸己”,做人最重要的是严格要求自己,做事的成败、祸福都是自取,而不是靠别人。不能“睡不着觉怪床歪”,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更不能“命苦怪政府,点背怨社会”,而要深入内心,时刻自省反思,做最好的自己。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说,“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
就像是射箭,没有射出满意的成绩,有人会说今天的风太大,也许还会说今天靶子歪。孔子和孟子告诉我们,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而要为成功找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孟子道德修养的核心精神是“反求诸己”,凡事都要先想想,自己做的好不好,而不是睁大眼睛找别人的错。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说:“我爱别人,被人却不亲近我,就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爱别人;我管理别人,却没有管理好,就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有管理智慧;我待人以礼,但别人却不以礼待我,就应该反思自己恭敬程度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都应该回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才会归服他。《诗经》上说:‘长久地配合天命,幸福就要自己去寻求。’”
这是一个眼睛向外看的时代,这是一个怨天尤人的时代。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无比正确,而别人都是“傻缺”。努力得不到回报,就抱怨世界不公平;热情得不到回应,就抱怨别人太冷漠,总之都是别人的错。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价值,没有人能和你完全同频共振,你的频率还需要自己调节。所以,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提升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学”,不是自私,而是要求人们多反思自己,更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最后孟子还引用《诗经》的话,提醒我们“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幸福是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不努力,别人给不了你幸福,如果要给的话,也许是鄙视的白眼而已。
‘慈不带兵,义不养财’是什么意思
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要在能力范围之内。而有了能力,要知恩图报,吃水不忘挖井人,更要行善积德。
慈不带兵,顾名思义,就是指慈善心肠的人不能带兵打仗,即使带了兵,也只会吃败仗。义不养财则是指如果为人处世太过于义气用事,没有原则性,就很难经商挣钱的。慈不带兵 义不养财,也就是对你的下属,因为你们的关系是一种职务上的隶属关系,不存在谁为谁付出和牺牲,员工就是员工,主管就是主管,国家有等级组织,企业也有人事架构,大家都是以职责确立处于公司经济架构中的每个个体。做事是要有规矩的,在公司里,评判标准是通过岗位流程进行划分的,即是我们常说的以岗适人,而不是以人定岗。 这个规矩古人称之为“礼”。
韩信不反刘邦是不是因为兵都是刘邦的
刘邦用尽了办法,保证韩信的军队“姓刘不姓韩”,防止韩信“尾大不掉”。
在大多数时候,韩信的军队,确实“姓刘不姓韩”。
不过,在韩信最强大的时候,韩信的军队,“可以不姓刘”。
当时的韩信如果真要搞事,刘邦是拦不住的。
韩信的兵
“韩信方面军”成立之初,兵是刘邦的兵,将是刘邦的将。
不过,情况很快就变化了。
“韩信方面军”成立后,自关中出发,破魏、下代、灭赵、降燕,总共只用了3个月!
韩信威震天下,刘邦睡不好!
高祖3年6月的一个清晨,刘邦仅仅带着夏侯婴等少数几个人,佯称自己为汉使,闯入韩信大营,收了韩信的兵符,调走了韩信的军队。
刘邦刚来时,韩信、张耳都还在睡觉···
刘邦以“袭击”手段夺回自己的军队,可见:刘邦对”常规手段“调遣韩信的军队已经没有足够的信心了!
随后,刘邦带着韩信的军队去了荥阳战场!并下令:韩信、张耳,你们在赵地再召集军队,准备攻齐!
所以,从这一刻起,韩信的兵,就不是刘邦的老部下了。
韩信毫不含糊,征兵、训练、成军,仅仅2个月!
刘邦为了加强控制,又把曹参、灌婴等将领调了过来,”加强领导“。
随后,韩信平定齐国,击败楚军,占据了齐地!
此时,韩信军的结构是:高级将领,多是刘邦亲信;中基层将士,多为赵、齐军士。
曹参、灌婴等人,固然威望、能力都很出众。但是,他们是在韩信成军后“空降而来”(当然,他们自己也带了一些部队来)。韩信这支军队的征集、训练、成军,都是韩信自己一手操办的。
所以,如果韩信真的决心不跟刘邦玩,是不难控制,甚至除掉这些忠于刘邦的高级将领的。
这个时候,韩信真要搞事,谁也拦不住!
十字路口
灭齐以后,韩信,成了决定历史走向的人物。
韩信“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楚王胜”。
此时,项羽的使者武涉,韩信的谋士蒯彻都提出:韩信当自立!
面对诱惑,韩信似乎犹豫过。
一方面,韩信以刘邦的“知遇之恩”,谢绝了项羽的使者;但另一方面,韩信又没有理会刘邦的不断催促,按兵不动达数月,没有立刻挥失南下攻楚。
而刘邦呢?他在不断催促韩信进军时,除了封王,许地之外,什么也作不了。
看来,本出自汉军的韩信军,已经跟英布、彭越这些“加盟商”一样,非刘邦所能牢牢控制的了。
还是那句话:韩信这时候要搞事,刘邦只能“干瞪眼”。
不过,韩信在犹豫再三后,还是挥师西进,与刘邦会攻项羽。
垓下决战,汉军鼎定天下!
窗口关闭
在刘邦这种权游高手面前,机会转瞬即逝,错过就不再有了。
垓下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刘邦就动手了。
这次,刘邦用的是老办法,“袭夺齐王军”。
搞这一手。韩信,真的不是刘邦的对手。
如果给韩信反应时间,刘邦是制不住韩信的。
只有在垓下之战刚刚结束,大军松懈,“沉静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以突然手段控制韩信,才能夺取韩信的军权!
随后,韩信被改封为楚王,离开了齐地。
1年后,韩信连楚王之位也被撸了,被改封为淮阴侯。
此后,韩信一直处于刘邦的严格监视下,再难有作为了。
5年后,当韩信被诛杀时,韩信毫无抵抗之力!
当韩信为齐王时,他要搞事,刘邦是拦不住的。
以韩信之明,武涉、蒯彻说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明白!
以刘邦在赵地夺军权时的手段,韩信不可能不了解刘邦对他的猜忌!
从理智上考虑:韩信应该自立,也有条件自立。
韩信最终选择继续为刘邦灭楚,主要还是他那“士为知己者死”的士人情怀。
只是···情怀,再一次被辜负了。
西汉时独尊儒术,儒家主张以德报怨,可为何军队却非常血性
儒家并不主张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同时儒家也有儒家的血性。
儒家重“义”,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儒家先贤孟子曾用其“大丈夫精神”指出,一个称得上大丈夫的人,在面对利与义的冲突时,会毫不犹豫“舍利取义”。所以,儒家并不是软弱或者“和事佬”的代表,相反,儒家十分有血性。可能亦是因为如此,西汉虽独尊儒术,但军队却是十分有血性。
1、儒家讲究以直报怨,并非以德报怨
讲究“以德报怨”其实出自道家,而儒家讲究的是以直报怨。我们重点来看看儒家之以直报怨的内涵。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有人问孔子:“面对恶行,用善意去回应,这样做可以吗?”
孔子回答说:“用善意去回报恶行,那么用什么去回报善行?面对恶行,就要让恶行得到其应有的代价,而面对善行,就用善行去回报。”
可见,孔子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如果有人行恶,孔子认为,就要让行恶的人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不是盲目去包容。所以,儒家讲究以直报怨,并非以德报怨。
2、儒家“以直抱怨”讲究让“恶”获得其应有的惩罚,这其实也表明了孔子对礼仪制度的维护
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礼制”而奋斗,他的许多思想,也大抵有其维护“礼仪制度”的影子。有人说孔子之“礼制”是维护贵族阶级的“礼制”,是“别有用心”。“别有用心”肯定不是,而维护贵族阶级,亦并非孔子本意。
首先,孔子那个年代,自古以来都是君君臣臣,而周王朝在周公之礼的维系下,尊卑分明,各安其职,确实也创造过盛世景象。孔子期待的是各司其职之国泰民安的盛世之景,而并非有意去维护“贵族阶级”。同时孔子也没有什么“别有用心”,“别有用心”不过是后人的“臆测”罢了。退一步来说,如若孔子别有用心,那定是求利,但是纵观孔子一生,他因“提倡礼制”何曾获得过什么好处,反而多年流浪在外,不得归国。而所谓的“名垂千古”,孔子自己难道还能预料到自己能够成为几千年后的“大红人”?所以“别有用心”无从说起。
而孔子所宣扬的“礼制”,里面不仅有对社会尊卑的维护,也有对恶人的惩罚。所以,孔子继而提出了“以直报怨”,认为面对一个人的恶行,要根据制度规则中规定的那样,让其付出其恶行应有的惩罚。在这里,“礼制”也成了惩罚恶人的“衡量标准”。所以孔子宣扬“以直抱怨”。
3、儒家无“血性”?相反,儒家血性十足,孟子之大丈夫精神就是很好的例子
至于儒家无血性这个说法,属不客观的评价,儒家对“义”的坚守,可谓是血性十足。举个例子,儒家先贤孟子曾经在其提出的“大丈夫精神”中议论过“义”与“利”的关系。孟子认为,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定是“居仁由义”的人,心中常怀仁,行事从义。面对义和利发生冲突的时候,孟子认为,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应该毫不犹豫舍利取义,甚至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
所以,孟子认为,儒家之君子当是行事从义之人,在面对义与利冲突的时候,君子往往会舍生取义,血性十足。所以,儒家之门徒可并非是软弱可欺之辈,深谙儒家学问真谛的学子,当属血性十足的大丈夫。
综上所述,儒家所宣扬的并非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而以直报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孔子维护“礼制”的思想。毕竟所谓的以直报怨是要人们面对他人恶行之时,让恶行获得其应有的惩罚。那么惩罚的度在哪里?如何拿捏这个“应有”?这就需要国家之“礼仪制度”来发挥其作用了,所以儒家宣扬“以直抱怨”。同时,儒家学说并非没有“血性”的学问,相反,儒家也有可以豁出性命的“坚持”,那便是“义”,这一点从孟子之舍利取义的大丈夫精神就能看出来。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西汉虽独尊儒术,但军队却是十分有血性”这一行为也不是不能理解。
士兵突击中,师领导给王团长敬礼,王团长为什么不回礼
因为王团长的装甲团带头改革兵制,带头裁军,意味着很多老兵需要复员回家,例如史金班长,而在部队最痛苦最悲情的事莫过于老兵卸甲归田,也意味着装甲团要率先品尝更多的苦涩男儿泪,为其他兄弟部队做出表率,师领导这个敬礼敬的是那些即将离开部队的老兵们,敬他们多年来为部队做出的贡献,现在兵制改革,军队从精从轻上阵,不得不抛下大部分把青春都给了部队的老兵们,所以这个敬礼,王团长坦然受之,为部队万千把青春留给了部队的老兵受的,天经地义,不需要还礼。不好意思,感触颇深,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