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丘山 的是 吴王

苏州虎丘剑池下真的是吴王阖闾的墓吗?虎丘山高34.4米,为什么敢称“吴中第一山”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0 16:10:09 浏览19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苏州虎丘剑池下真的是吴王阖闾的墓吗

应该是的。传说为探剑池之谜,秦始皇曾东巡到此,凿山以求珍异,结果莫知所在。东吴君主孙权亦上山开掘取宝,徒劳而返。新中国成立至今,文物考古专家曾浚池清淤,一探究竟。但限于诸多原因作罢。这就为吴王墓之秘,剑池险之奇,更是蒙上一层不为人知的神秘面纱。或许,这神秘的剑池,就是为了掩护地下的吴王陵而凿筑生成。

宋代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而在神奇虎丘众多名胜古迹中,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地方非虎丘剑池莫属。

从千人石朝北望去,在别有洞天圆洞门右侧,有“虎丘剑池”四个石刻朱色楷体。书载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写。后因年久石面风化致“虎丘”两字湮没。明万历年间苏州刻石名家章仲玉照样钩摹重刻,因而史传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谚语。

跨入圆洞,人有一种“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之骤感。目触所见,两侧石崖拔地而起,陡峭奇险,一池幽水被锁。狭长池形广约六十余步,深约二丈。若俯视看,宛若一把平放着的巨型宝剑。抬头仰望,一座拱形石桥凌空而悬,岩壁藤萝丛挂,深渊寒森不测。更为神秘的是,碧池下即是传说中吴王阖闾墓穴的地宫,其生前喜爱的“扁诸”、“鱼肠”等三千宝剑殉葬其内,剑池由此得名。那吴王墓究竟是否在剑池下?对此,古籍多有记载叙述,民间更有传说属实。然虚虚实实莫衷一是,至今仍是千古之谜。

探剑池,精美的摩崖石刻不可多得。崖左壁有篆体“剑池”二字,传为书圣晋代王羲之墨宝。传说王羲之一日游虎丘,见池中有一白一黑两只鹅,甚是可爱。一生爱鹅的他欲买为已有。这时其身旁有一山僧对他说道,只消他写“剑池”二字,此鹅即可奉送。王羲之闻后大喜当即欣然命笔。岂知僧人早已不见踪影,二只鹅也变成了一龙一虎蹲踞山头,而羲之墨宝却已赫然留在了峭壁上流芳千古。这便是“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

剑池右侧石壁还刻有“风壑云泉”四个行楷。笔法圆润,运势飘逸。相传为宋代书法家米芾题咏。此外,东侧岩壁上还有明代长洲、吴县、昆山三县令及唐寅、王鏊等名家的石刻记事。而历代文人贤达为剑池留下的诗咏,则是萃荟无数。其中,宋代儒家朱长文诗:“万丈深潭挟两崖,削成奇壁自天开。龙泉一淬名因得,不侍秦皇发冢来”便是一绝。

剑池探幽,看的是山景奇观,品的是名人书传,听的是轶闻美谈,悟的是千古一绝。它,是个像谜一样神秘的地方。剑池到底是天然而成还是由人工斧凿而成?这里是不是真的埋有吴王阖闾的尸身?在一系列寻宝失败之后,人们不禁对剑池产生了种种疑问。然而,猜测终究是猜测,迄今为止,虎丘剑池和吴王幽宫仍旧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中,有待后人去把它揭开,到时也许会轰动世界。

虎丘山高34.4米,为什么敢称“吴中第一山”

虎丘山海拔仅34.3余米,竟敢称“吴中第一山”?这只能说明吴中无大山,虎丘称绝顶。但“虎丘”还是颇有来历的,并且风景很美,值得一去。

吴王阖闾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女儿名唤胜玉,平日里百般宠爱,真可谓掌上明珠。一次宫中饮宴,庖人进蒸鱼。吴王吃到一半,觉其味鲜美,应该让爱女尝尝,于是令人把其余赐于女儿。谁想胜玉愤怒地说:“王竟然拿吃剩的鱼来羞辱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随后退入房中自杀。阖闾甚是悲伤,遂欲以厚葬爱女来抵消自己的愧疚之情。在吴国都城西阊门之外修筑坟墓,蓄池积土,规模弘大,所凿之处,就成了太湖。又选裁带有纹路的大石为棺椁,以金鼎、玉杯、银尊、珠襦等珍宝陪葬,还把名剑“磐郢”也送给了女儿,吴国府库存钱几乎耗费半数。即使如此,阖闾还觉得远远不够,于是使人将无数白鹤在吴市之中飞舞,以此吸引万民围观。果然围观民众蜂拥进入隧门,而隧道内暗设机关,进去的人多了,就把门关闭,发动机关,又用土填实,因此死去的男女有万人之多。看到这样的结果,阖闾竟说:“如此得万人为我的爱女殉葬,她应该不会感到寂寞了。”杀活着的人送给已经死去的人,阖闾真可谓无道之极!

吴王阖闾十九年(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吴越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南)。越王勾践以敢死之士及重罪之人为前阵,大败吴师。越大夫灵姑浮以戈击阖闾,伤其一指,阖闾竟因之不治身亡。临死,阖闾使人立太子夫差,说:“你能忘勾践杀你父吗?”夫差答:“不敢!”夫差即位,率兵卒十万建阖闾冢,在姑苏城阊门外,临湖取土。下方水池宽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以古桐木为棺,其厚三层。以水银为池,其深六尺。“玉凫”(玉器)之流、“扁诸”(剑器)之剑三千,名剑“槃郢”、“鱼肠”也在其中。下葬三日,有金精化为白虎蹲居其上,因此取名为“虎丘”。

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求吴王宝剑,白虎当坟而踞。秦始皇以剑击之,不中,使人查看,却见剑入石中,白虎不知所踪。

东晋宰相王导之孙王珣曾做吴国内史,在姑苏时和其弟王珉以山为别墅,后舍宅建虎丘山寺。唐初为避高祖李渊祖父李虎讳,改称武丘报恩寺。宋时名云岩禅寺。清康熙年间改称虎阜禅寺。

现在的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竣工于宋建隆二年(961年)。是一座七级八面、以砖结构为主的仿木结构楼阁式佛塔,俗称虎丘塔。

该塔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体现了五代时吴越国政权“遵丰中原,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加上推崇佛教,使佛教信仰成为一种民风,虎丘塔的建成及保存至今,充分反映了这些历史背景以及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功绩。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在虎丘塔的抢险加固工程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以及佛塔营造等方面的科技和艺术成就。文物有铜佛像、石佛造像、石碑、石函、绣件、佛经、铜镜、钱币、金涂舍利塔、青瓷莲花碗、檀木雕三佛龛等。其中原置于铁铸金涂塔内的舍利金瓶在发现当年即被重新安置供于塔内。

虎丘塔的形制、结构、装饰、建筑特色是反映中国佛塔建筑发展演变的一个实例,在中国古塔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从东北侧角度看上去,塔身主体倾斜似乎已经很严重了,也不再允许游客登塔。塔的四周不远处设立有监测装置,严密观察着塔身的细微变化,以采取相应的整修措施。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看到的,都会成为绝版。

吴王食半赐蒸鱼,爱女一死不受辱。

阖闾抱愧生毒策,使令当街白鹤舞。

为慰亡魂殉万民,可知君主性何忍。

而今落落青山上,谁识当年贵与贫?

越吴开国即成仇,纷乱东南战未休。

生灵涂炭多灾难,祸结兵连百姓愁。

阖闾墓起阊门外,十万士卒营虎丘。

富贵穷达天注定,云烟过眼几春秋?

吴中第一山

大吴胜壤

绝美枫叶

枫叶正红

虎丘塔(云岩禅寺)

别有洞天

虎阜禅寺

枫林园

枫叶满地

虎丘的简介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西北5公里处,海拔36米,占地300亩。虎丘原名叫做海涌山,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是汪洋大海上的一座小岛,随着潮涨潮落,海岛时隐时现,如同被涌出海面,所以叫做海涌山。那后来为什么又改名叫虎丘了呢?要从春秋吴越争霸说起,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在檇李之战中负伤去世,他的儿子吴王夫差将其埋葬在海涌山上。相传下葬三日后有一只白虎蹲居其墓上,遂改名为虎丘。

2000多年来,虎丘人文历史积淀深厚,读懂虎丘等于读懂半部苏州历史。虎丘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云:“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作为苏州的一个重要旅游窗口,虎丘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

虎丘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三绝”是指山势之奇、登眺之乐、剑池之幽。“九”宜是指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十八景”中比较有名的是虎丘塔、虎阜禅寺、剑池、千人坐、断梁殿、试剑石、珍娘墓等等。不论春夏秋冬、不管阴晴雨雪,虎丘都会向你展示其独特的风景,让你的虎丘之行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