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什么样的惩戒措施是适合学生的
- “惩戒伤害”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 教师的惩戒尺度已有详细说明,作为教师的你敢不敢正常惩戒学生为什么
- 教育需要适度的惩戒吗
- 惩戒如何对英雄使用
- 惩戒也是一种教育吗要起到教育的作用,要有度,教师能做得更好吗
- 教育学生过程中,你都有哪些,比较好的惩戒办法不是体罚是惩戒
什么样的惩戒措施是适合学生的
最近,关于教育惩戒,成了热门话题。《人民日报》前后多次发或转载有关赋予教师惩戒权的文章,其背后隐含的意思,是很明显的。
还有不少的专家,提出要用立法的手段,明确教师的惩戒权,比如,广东省就出台了《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但也有一些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士,表达不同意见,认为教师的惩戒权,可能导致教师的权力膨胀。比如,有网友就提出疑问:
请问具体措施是什么?什么时候适当,用什么方式处罚?罚到什么程度?谁来执行处罚?被处罚者不肯认罚怎么处理?家长怎么配合?家长不配合怎么处应对?不说清楚,无法依规执行,也只停留在文字层面。其实,所有的探讨,都明确表达出,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教育需要惩戒,但在如何惩戒的问题上,却是争议多多,莫衷一是。
从法律的角度,赋予教师惩戒权,是不用区分对象特征的——只要违反了,就要惩戒,否则,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举个例子,明知学生是一个心灵特别脆弱的人,也要惩戒,即使你去寻死觅活。
所以,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只要制定了惩戒的细则,就不管是否适合。
但从教育学的角度,因材施教,早已成为了共识,惩戒,自然需要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惩戒方式。
事实上,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问题:同样的惩戒,不同的学生,效果是不一样的。中国有句古话,“响鼓不用重锤”,那么,不响的鼓呢?
“惩戒”是施加到人的身体或者心灵上,促进改变的力量。由于人的不同,同样的惩戒,是加到身体会心灵上引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举个例子说,学生犯错,性格开朗的,给他一巴掌,一点事情没有。
我以前有个学生,每天都希望我警醒一下他(打几下),一直到现在,10多年过去了,我们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还有一个学生,性格非常内向、敏感,有一次上课打瞌睡,我只是瞪了一眼,她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同样的,还发生过许多极端的例子,老师批评,学生跳楼——而同样的批评,可能对于有些学生,没有一点效果!
我看到我的朋友“晓行致良知“提出了“罚唱歌”“罚做俯卧撑”之类的方式,事实上,道理完全一样,对有的学生,没有任何效果,而有的人,就会认为伤了面子和自尊,然后,出现意外,老师依然难以免责。
所以,你要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惩戒措施,怎么可能呢?
个人以为,既然教育需要惩戒,已经成为共识,那么,现在的关键,不是要去寻找适合每个学生的惩戒方式,而是制定惩戒的细则,明确上限和下限,在这个区间内,教师是属于正常的履职尽责,不应当承担任何责任。
同时,还要明确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申诉权,也就是说,教师或者学校做出惩戒决定后,告知学生及家长,然后给一定时间的申诉。这就相当于司法上的上诉,可以有效避免“冤假错案”。
总之,当务之急,不是试图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惩戒方式,而是面对教师不敢管的风气,要拿出实际行动,修改法律条文,授予教师和学校一定的惩戒权。
“惩戒伤害”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惩戒伤害还是比较不错的,就是打野英雄出完2/3级打野刀惩戒对英雄有了惩戒伤害,有伤害减速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教师的惩戒尺度已有详细说明,作为教师的你敢不敢正常惩戒学生为什么
说心里话:只要我仍然还是一名老师,而学生仍然是学生,这种关系不变,那么,我将尽量克制自己不去惩戒学生。因为既使我的行为合规合法,但不等于就可以远离麻烦。
“三味”亲眼见过一桩发生在一位朋友身上的交通事故:他开车去上班,在没有任何违反交道规则的情况下,一辆摩托车违规超速超车,撞到他的车门上,造成摩托车驾驶员摔倒至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交警判摩托车驾驶员(即死者)负全责。但判他赔偿丧葬费3万元。然而死者家属不满意,至少10万元,如果不拿,则把遗体抬他家去,争吵过程中,还遭受了对方人员的殴打。死者家属理由是:人都没了,钱反正少不了!出钱没商量!
本来自己合规合法开车,没任何过错,出点“人道费”就算了,但还遭受很多的委屈和麻烦,总觉得心里冤屈,但又无可奈何。
很多时候,法规在执行过程中,总要受到道义的影响,人们习惯于偏向“弱者”或”受害方”。
同样,既使老师有了一定的惩戒权,并且惩戒学生时也没超出那个“度”,如果没出现什么意外后果则罢,一旦学生“玻璃心”发作,出点状况,老师不招惹麻烦是不可能的!
比如,面对家长的无理取闹,学校或处理部门,为求稳定,免不了要老师做出些牺牲。如道歉、接受没完没了的谈话,甚至赔偿等。
从教育效果上说,好学生没必要非得惩戒;而“熊学生”又未必惩戒得好!太多的事实证明:惩戒手段往往难以取得想要的效果。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教育需要适度的惩戒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惩戒不是打骂之类的暴力。惩戒是必要的,而暴力是绝对不允许的。
提起对孩子惩戒,人们往往会提到老师以前的戒尺,想到家长手里的“棍棒”等,反对者认为它们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
我一直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是不健全、不健康的教育,看似对孩子的保护,其实是对孩子的伤害——让他们缺乏对自身错误的认识,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是不利。
众所周知,作为森林之王,凶猛异常的老虎,被圈养在动物园里,却温顺如绵羊,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本能,当人们把它们放归自然后,结果它们会被活活饿死。这是多么可悲、可怕的事情。
如今对孩子(学生)的保护,已经是从没有达到过的程度,而由此引发的问题日渐多起来、深起来,不但是让老师感到教育的困难和无奈,很多家长也感到无所适从、无可奈何。
惩戒的唯一目的是“治病救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只吃糖丸是治不好所有的病的,所以要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孩子(学生)犯了错误,就要给予适当的惩戒,要让他们知道,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才会有敬畏之心,他们才会自律、自觉,才会懂得孝敬、尊敬。
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都会选择把孩子(学生)送到允许惩戒的学校。
缺乏惩戒的教育,把孩子溺爱成温室的花朵,经不得外面的一丝风雨,让孩子的身心都变得很脆弱,承受能力都很差。
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对孩子(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是必须的,但适当的惩戒,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就像马车的两个轮子,缺少哪一个,不但会让拉车的特别累,而且车子会跑偏,还时刻有翻车或车毁人亡的可能。
教育需要惩戒,家庭和学校如果都没有,那么到了社会上,终究会补过来的。
惩戒如何对英雄使用
首先,我们在对局中惩戒的位置如图,没有升级惩戒之前是紫色的,只可以对野怪/小兵释放。对野怪释放效果,如图2。
让我试验一下,小编购买了打野刀第二段的“追击刀锋”,可以看到图上显示“惩戒强化为寒冰惩戒”的提示,下面开始对局。
在对局中“紫色”惩戒,已经变成了“蓝色”的寒冰惩戒了,下面对敌人释放一下看看。
小编对亚瑟释放惩戒,已经生效(如图)。并且看下面,寒冰惩戒已经在冷却了。
我们再购买,其他第二段打野刀试一下,看看是否都有用,如下图。
分别攻击亚瑟,都产生如图效果,说明“寒冰惩戒”是可以对英雄生效的。寒冰惩戒=惩戒+打野刀第二段,这样就可以对英雄释放惩戒攻击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gank不行了。
惩戒也是一种教育吗要起到教育的作用,要有度,教师能做得更好吗
教育需要适当的惩戒,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一样,很多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就非常调皮,甚至有了社会恶习,所以就出现了专门针对问题学生的学校,其实就是惩戒教育而纠正过来的,当然惩戒教育还要讲究方法,要多沟通,多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有错误就要承担责任,接受处罚,从而培养他们从小就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这样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各种压力和规章制度,培养他们长大后遵纪守法,不做违法违纪的事,在任何工作岗位犯错了也要被处罚,这是社会现实。
教育学生过程中,你都有哪些,比较好的惩戒办法不是体罚是惩戒
谢谢邀请。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变得更好,惩戒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这是前提。
那么当学生有不良表现时,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呢?
首先,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他做错了,这一点很重要。比如初中的孩子很叛逆,有时候盲目追求个性,烫发染指甲去学校,老师批评他,他还觉得老师古板。这个时候老师应该跟孩子沟通(既然是沟通就是平等的对话,别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命令者的角度),比如“老师跟你一样大的时候,也很喜欢打扮自己,追求美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呢,场合不同,身份不同,对打扮的要求也不一样,就像空姐工作的时候必须穿制服化淡妆盘头发,那我们学生进了校园就应该按学校的要求打扮,否则任何时候破坏了规矩,是要付出代价的”。再比如打架,有些男孩子可能真的不理解,自己是占理的那一方,对方惹了自己自己才动手的,老师为什么把自己和惹事的同学一起处理?那这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解决冲突的正确方式是非暴力的理智的方式,梁山义气式的处理手段实则是无能的人,无法控制情绪的不成熟的人的方式。
教师在给学生讲道理的时候,一定要讲到点子上,不然讲再多也是对牛弹琴。再者,不要觉得说这么多啰里啰嗦的,当老师就是要耐心。你觉得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孩子未必真的理解。
孩子理解了自己的行为不正确之后,依然会有不好好表现的情况,这跟他的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力有关。比如明知抄作业是不对的,他依然会因为惰性去抄;明知迟到是不好的,但他早晨就是爱懒床。教师最好站在学生的角度,帮他分析他抄作业的具体原因:是不是作业对他来说太难了?是不是他做作业的速度很慢导致他没耐心做?是不是他家庭氛围不好,晚上家长只看电视不管他?然后具体原因具体解决。不要简单粗暴的给学生扣上一个“懒惰”的帽子,或者同他的道德表现联系起来,进行人格侮辱。毕竟懒是人性的弱点,是正常的现象,学生的年龄还不足以完全抵抗人性,教师要帮助学生去尽量克服这个弱点。
几十年前,遇到“不听话”的学生,大部分老师会采取罚抄打手心等等“惩戒措施”,来使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教师的身份像一个“管理者”。现在都2019年了,师生关系是比较平等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师做一个“研究者”,去理性的研究学生的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析去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是,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最重要的的是让他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这种错误到底有多严重,他不改正的话会付出什么代价,最难的是让他愿意去改变自己,有信心去改变自己。
惩戒方法反而是最简单的:脸皮薄的学生利用他的羞愧心理,当面大声严厉的指出他的错误,(注意适可而止不要过于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脸皮厚的光批评没有用,可以罚抄罚写字罚搞卫生,根据他的错误程度以及认错态度调整惩罚的力度。
ps你能找出下图中的不同吗?(*∩_∩*)
⊙ω⊙ ⊙ω⊙ʘᴗʘ ⊙ω⊙⊙ω⊙ʘᴗʘ⚆_⚆?ʘᴗ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