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江西乐平出了几个名人
乐平是一个在旧石器就有人类栖息的地方,东汉建立乐平县,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县了,目前由景德镇代管。这么一个千年古县,名人也是数不胜数的,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几个。
饶娥,唐代的一个大孝女,她自幼就没有了母亲,和父亲饶绩一起生活,生活清贫但是却安稳。一天,父亲饶绩在江上捕鱼,船突然翻倒,饶绩落水不知去向。饶娥悲痛欲绝,沿江寻找,茶饭不思。第四天饶娥的孝心终于感动苍天,让饶绩尸首浮出水面。父亲死后,饶娥悲痛不以,绝食随父。大文学家柳宗元感其孝心,写下《饶娥记》,让她的事迹流传千古。
宋代洪氏一家,父亲洪皓、长子洪适、次子洪遵、三子洪迈都是乐平比较出名的人。父子三人都位高权重但却两袖清风,关心民众,多次违抗命令向灾民放粮。饱读诗书,著作颇多,且为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立下了不朽功勋,可谓是我们家族的楷模。
马廷鸾,最高官至北宋右丞相,在北宋勾心斗角的官场也混的如鱼得水,最后晚年安然归里,享得天年。他曾经提出了“四留”,总结了他毕生为官经历,希望大家共勉:“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之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之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詹启敏,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一个分子肿瘤专家,致力于研究肿瘤的治疗,在这个肿瘤肆行却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时代,他第一个发现P53抑癌基因等,为癌症的抑制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我列举的几个乐平市名人,如果大家有补充,可以回复告知我,顺便求波关注和赞,谢谢谢谢!!!
元朝制度如此暴虐,是怎样坚持近一百年的呢
元朝如此暴虐,如何维持了百年?
谢邀!尝试谈一下。
其实元朝维持了不止百年,从金朝灭亡的公元1234年,到明朝建立的1368年,元朝统治中原地区有130多年。这个时间不算长,连明清统治中原的一半时间都不到。但也不算短,因为已经接近西晋统治中原时间的三倍,超过隋朝统治时间的4倍,比北宋也只少了30多年。当然,如果算统一全中国的时间,元朝只有89年,但还是比西晋和隋朝要长的多。
元朝版图
那么在人们眼中以杀戮得天下,并始终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元朝,究竟是怎么把统治时间维持的这么久呢?确实,13世纪的蒙古人是一个在武力上开挂了的存在,总共一百多万人口,几十年间从蒙古高原打遍欧亚大陆,创建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巨型帝国,高峰时统治几亿人,当然各种战争也造成了欧亚大陆无数生灵涂炭,所以也给世界各地的人留下了蒙古人只会打仗的印象。
但其实蒙古人在当时的成功并非一昧用武的结果,他们对笼络人心也非常有策略。比如对待降兵降将就非常宽厚,基本不会有秦军坑杀投降赵军那样的行为,而是稍加改编就为我所用,把他们当成敌方免费为我方培养的军队使用。蒙古在世界各地都采取这种策略,这也是他们有足够兵源进行如此大规模征服战争的原因。当然,对于誓死抵抗曾给自己造成重大损失的对手,蒙古人杀起来也是毫不留情,比如对待西夏的党项人。
元世祖忽必烈,元朝真正的建立者
另外蒙古在当时采取了一项超越时代的先进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这一政策的本质是允许各个被征服民族继续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用跟着蒙古人改信萨满教,相反蒙古统治者甚至还会接受被征服民族的信仰,元朝和在西亚的伊儿汗国在这方面都很典型。在宗教信仰决定着生活方式的古代,这种政策保留了各地的基层社会结构,同时也为各民族精英保留了一定社会上升通道,比如终元一世,元廷里始终有大量汉人高官。这一系列措施者极大地降低了各地的抵抗烈度,也使其统治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接受。比如在中原,忽必烈就建立了元朝,施行汉法,在中原地区完全保留原有社会制度,甚至不惜为此和其它几个蒙古汗国决裂,使蒙古帝国实质上在元朝建立时就处于了分裂状态。而忽必烈本人还精通汉文,甚至有汉诗传世,比如下面这首写登山礼佛的诗:
时膺韶景陟兰峰,
不惮跻攀谒粹容。
花色映霞祥彩混,
垆烟拂雾瑞光重。
雨霑琼干岩边竹,
风袭琴声岭际松。
净刹玉毫瞻礼罢,
回程仙驾驭苍龙。
而在后来,元武宗甚至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给孔子最高的封号,而且这一封号明清两朝一直得到沿用。
大成至圣文宣王碑
最后来说一下最让人诟病的“四等人”制度。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是民国时期有学者提出的说法,即元朝把人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每一等人在各个方面待遇都不相同,以此说明元朝的民族压迫之重。当然元朝存在民族压迫是毋庸质疑的事实,蒙古贵族作为统治者,在等方面享有特权不言而喻。但真正说到规定了四等人制的元朝法律,虽然现代研究确实能找到一些具体的歧视汉人的刑法条文,但却从未发现规定了四等人制的成文法令。当然没有成文法令跟没有民族压迫完全是两回事,只是元朝的民族压迫可能并不像一些网文渲染的那么夸张,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汉人反抗的愿望没有那么强烈。
当然元朝的统治民族来自于草原,因此对农耕地区的统治手段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粗暴,远非良政。所以很多时候尽管老百姓还能生活,但接受其统治并非心甘情愿,这也是元朝相对短命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