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假如曹爽不那么作死,政治上没那么愚昧,司马懿还会发动政变吗
- 缺乏根基的汉文帝为何没变成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
- 说到浙江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 浙江省有什么名人
- 诛吕之乱后,汉文帝刘恒可以当皇帝的原因是什么
- 刘邦的儿子们被吕后打压的那么厉害,当时他们都是王啊,不能培养军队与吕后对抗吗
- 浙江历史上出过哪些军事天才
假如曹爽不那么作死,政治上没那么愚昧,司马懿还会发动政变吗
表面上看是曹爽作死导致司马懿发动政变,其根源是整个士族阶层对曹爽的抛弃,而司马懿只是顺势而为的结果罢了。
因此,曹爽所谓的不作死就是搞好和士族阶层的关系,给予他们更好的政治利益,和他们的利益牢牢的捆绑在一起,从而获得士族阶层的支持,那么司马懿就没有机会发动政变,即使发动政变,也没有什么胜算了。
那么曹爽也不至于失败而死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细细的推敲一番。
首先,曹魏的统治基础到底是什么呢?
任何统治都有基础,比如刘邦立国是以沛县老乡为基础,然后团结了一大帮勋贵集团作为班底,从而形成了最初的汉帝国。刘邦后来即使屠杀功臣,也是在汉帝国相对比较稳定,有了新的统治基础,如刘氏宗族的基础上,刘邦才对一部分勋贵集团下手,将他们铲除,从而确保汉帝国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固。
那么曹魏立国的基础是什么呢?最初打天下的曹操依靠的世夏侯和曹氏宗室,还有谯县老乡,再就是一帮不得袁绍欢心的士族阶层。再后来曹操利用天子的名义招了一大帮对恢复汉室还有幻想的文人志士,从而开创了曹魏。
到了曹操后期,处于进一步巩固曹魏的需要,曹操抛弃了那些对汉室还抱有幻想的文人志士,比如荀彧,还有孔融等等,这些人是通过一些列的措施,还有案件的方式来清除的,从而极大保证了曹魏政权的稳定性,这个时候的曹魏政权,除了夏侯和曹氏宗室外,很多一部分是来自底层的庶族,他们渴望功名,希望脱离自身阶层的限制,因此极力的拥护曹魏。
到了曹操去世,曹丕打算立国的时候,单凭夏侯和曹氏宗室以及庶族不足获得足够的支持力,毕竟庶族人士的力量太小,不具有连续提供人才的实力,这就需要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于是曹丕就任用陈群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从制度上向士族阶层倾斜,确保了士族阶层在政治权力上的优先权,从而确保了士族阶层对曹魏立国的拥护。
因此,曹魏立国的基础就从夏侯和曹氏宗室联盟,扩展到士族阶层的联合,基础获得了极大的扩展,从而让曹魏政权获得了极大的稳定性,合法性也获得了承认。
其次,曹魏的统治基础到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曹魏立国时间为公元220年,到曹睿去世,大约过去了大约20年的时间,这二十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个国家发生许多变化,这就包括经济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口对于古代的中国意味着实力,而曹魏立国之时,人口在经过多年的战乱之后,人口稀少,大约不到四百万,而到了公元239年前后,人口数量则增加到了五百万左右,其人口大量的增长,意味着曹魏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获得了发展,反馈到统治阶层上意味着统治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十年的发展并没有让曹魏统治阶层中的夏侯和曹氏获得长足的进步,反而一步步削弱了其统治基础,不断的从各个权力结构中消失了。
宗室和士族的统治阶层联盟发生了异变,宗室被削弱,士族获得了增长,这让曹魏的统治基础不再稳定,这个变化危及到了曹魏的稳定性。
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对当时的皇帝曹睿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高堂隆就是其中的一位。根据《三国志》高堂隆传记载:
臣观黄初之际,天兆其戒,异类之鸟,育长燕巢,口爪胸赤,此魏室之大异也,宜防鹰扬之臣於萧墙之内。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棋跱,镇抚皇畿,翼亮帝室。昔周之东迁,晋、郑是依,汉吕之乱,实赖朱虚,斯盖前代之明鉴。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咏德政,则延期过历,下有怨叹,掇录授能。由此观之,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臣百疾所锺,气力稍微,辄自舆出,归还里舍,若遂沈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
高堂隆借助天象异变,委婉的劝说皇帝要防止朝廷之内出现权臣,而解决权臣的最好办法就是扩大宗室的权力,授予他们一定的权力,从而达到制衡权臣的目的。在高堂隆看来,宗室实力太过于弱小,导致朝廷内部某些势力缺乏有效的制衡。权力如果没有制衡,必然生出异变,可惜当时的皇帝曹睿没有听从,错过了一次制衡士族的良好的机会。
从曹丕一直到曹睿的统治时期,对于宗室的限制甚至禁锢行为,极大的削弱了曹魏宗室的实力,这就为士族阶层一家独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因此到了后期,曹魏的统治基础变得极为不稳定,严重的影响了曹魏统治的持续性。
最后,假如曹爽不那么作死,政治上没那么愚昧,司马懿还会发动政变吗?
分析了前面两个问题,回到问题的原点上来,这就很好理解曹爽为何要那么作死了,他作死的目的就是为了极力的挽救曹魏统治基础的不牢固性。既然曹魏统治出现了危机,那么就应该讲这跛脚的统治基础给补全了。
可是他开出的药方是错误的。
一方面,曹爽执政之后没有扩大宗室的实力。即使授予了部分曹氏宗室的权力,比如以曹羲为中领军,但是废除禁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两营校尉,进而将这两营兵众交由曹羲直接统领。与此同时,他以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曹彦为散骑常侍。这样,曹爽兄弟从名义上完全完全掌握京师禁军;并且曹爽还让他的表弟夏侯玄担任中护军,以负责总统诸将,选拔和任用军队武官。
然而,由于过去近二十年,曹氏权力旁落,即使现在突然掌握了部分关键位置,可是许多基础位置依然在士族阶层的手中,这就导致了曹爽兄弟表面掌握了京师禁军,可是实际权力依然在士族阶层手中,一旦发生政变,他们就很快倒戈成为反对曹爽的势力。
可见,曹爽即使部分的恢复了曹氏宗室的权力,却远远不足达到制衡士族势力的地步。
另外一方面,曹爽为了削弱士族势力,提拔了大量的浮华之士。所谓曹爽的作死就是任用了一大批的浮华之士如南阳的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等等。这些人并无实际治国安邦的经世才干,不但没有提高和扩大曹魏的统治基础,反而将一些原本支持曹魏的士族阶层推向对立面,导致高平陵政变的时候,无一士族站在曹爽一边,这个也是曹爽投降的重要缘故。
正是由于曹魏统治基础发生了严重的裂变,曹氏宗室权力退化,实力严重被削弱,同情和支持曹爽的士族阶层倒向了以司马懿为代表倒曹爽集团,这就导致了司马懿能够顺利的击败曹爽,控制了曹魏政权。
总而言之,击败曹爽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士族阶层。正是在士族阶层的联合之下,曹爽试图扩大曹魏统治基础的图谋失败了,曹魏的统治阶层只剩下士族阶层一家独大,那么曹魏政权被人取代就指日可待了。
缺乏根基的汉文帝为何没变成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
不玩“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汉文帝能打开局面的关键因素。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吕氏一族成为汉初朝堂上最大的势力,但随着吕后去世,吕氏宗族没了依仗,因此惶惶不安,唯恐遭到清算。
于是,他们在密谋之下,计划准备改天换日,彻底夺取刘家江山,这便是“诸吕之乱”。
但最终,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同时加上刘姓宗室的配合,双方合力之下,共同消灭了吕氏外戚势力。
事后,吕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幼皆被诛杀。
而这场“诛吕行动”,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在当时很不起眼的代王刘恒,在“诸吕之乱”平定后,经周勃等人的商议,最终拥立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
之所以选择刘恒,除了他的年龄不大不小刚刚好之外,另外就是刘恒“听话”。
说白了,功臣集团选择刘恒,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准备拿他当一个“傀儡”的,毕竟当时的刘恒给人的印象是没什么能力的样子。
这样的人,掌控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就这样,刘恒登基称帝,但让功臣集团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看起来有些无能的刘恒,却带给了他们大大的“惊喜”。
他不仅没有成为傀儡,同时还采取各种手段收回了权力,那么,汉文帝是如何摆脱功臣们的控制,从而做到了这一点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扮猪吃老虎的同时,又在不动声色之间稳扎稳打。
首先,就是谨慎至极。
最初在接到被拥立为帝的消息时,刘恒着实疑惑了好一阵子。
严格来说,当时的刘恒,着实不敢相信自己会被拥立为帝,为此,他还就是否去长安继位这个问题,与属下召开了数次研讨会议。
商讨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赞成。
为什么呢?当时刘恒的很多属下就认为,京城中形势晦暗不明,加上朝廷中像周勃、陈平这些人,均是跟随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老臣,不管是论手段还是论计谋,都远非刘恒能比。
况且,当时是个人都知道,吕氏一族刚刚被诛,此时让刘恒去京城,谁知道这里有什么阴谋?
这些人的话,让刘恒也深以为然,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刘恒的心腹宋昌。
宋昌认为,周勃也好,陈平也罢,他们诛杀吕氏,无非是为了让江山重归刘家,如今局势已定,他们必然要推举一个刘姓子弟为帝。
而如今,刘恒是刘邦现存的长子,因此不用怀疑,该去就去。
宋昌的话,让刘恒下定决心前去长安,但是他并没有贸然起身,而是先派了舅舅薄昭前去,了解了解什么情况再说。
一直等到薄昭回来,并将长安的局势,以及来龙去脉讲清楚后,刘恒才做出了出发的决定。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汉文帝刘恒具备极其谨慎的性格,而这种性格,也是他最终能成功的坚实基础。
当然,并不是薄昭带回来消息后,刘恒就放心大胆地去了,在前往长安的一路上,刘恒再次把谨慎这个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车队到达刘邦的陵墓附近后,刘恒下令止步,然后派出宋昌,再次前往长安打听情况,宋昌回来告诉他一切如常,刘恒这才敢继续上路。
从接到继位的消息,到前去长安的几个细节中,除了能看出刘恒谨慎之外,同时也刻画了他的另一个优点。
能听进去身边人的意见,不独断专行,同时,还善于做多方面的求证。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刘恒的谨慎和善于求证,只是保证了他不落入别人的圈套,而他在安全抵达长安后,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诛吕行动中,周勃无疑是最大的功臣,而刘恒刚走到长安城下,周勃就给他下了一个“套”。
史载,刘恒的车队走到灞桥时,以周勃为首的百官前来迎接,并且周勃还将刘恒拉到一边,试图“面授机宜”,说白了就是告诉刘恒当前是什么情况,要让他明白谁才是最重要的人。
“勃进言,求赐片刻时间秘密禀陈。”
那么刘恒是如何应对的呢?可以说,他的应对办法堪称艺术,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仅树立了自己的威严,同时还没有和周勃闹崩。
首先,对于周勃的迎接,刘恒表示出了很高的热情。
热情到什么程度呢?史料记载,当时他亲自下车,对周勃等人还礼。
这叫什么?这叫尊重人,刘恒初来乍到,作为功臣的周勃前来迎接,刘恒没有摆谱,而是拜谢还礼,这就说明,刘恒懂规矩,没有仗着自己马上是天子而不尊重人。
这就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码这个时候,双方没有闹崩。
紧接着,周勃“求赐片刻时间”,要和刘恒说悄悄话的时候,刘恒的心腹宋昌站了出来,高声说,如果是公事,那么就在这里大大方方的说,如果是私事,那天子没有私事。
简单几句话,就将周勃想向刘恒立威的想法扼杀。
这个细节尤为高明,如果当时刘恒说出来这些话肯定不合适,但由宋昌说出来却合适得多,并且,刘恒也是通过宋昌的口,向周勃以及现场的百官传递一个消息。
我不是一个软弱的人,更不是一个任凭摆布的人。
这就是刘恒在初到长安时,第一次与周勃过招的过程,而最终,周勃乖乖地跪着向刘恒送上天子玉玺。
而在刘恒拿到玉玺后,周勃的第二次试探来了。
刘恒同意继皇帝位后的当晚,要入住未央宫,但到了门口,却被十个武士拦了下来,还质问刘恒是谁?
显然,这又是周勃安排的,同样也是给刘恒一个下马威,他在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刘恒,这里都是他的人。
这一次,刘恒并没有和周勃硬刚,而是派人找到周勃告知情况,并请周勃将这十个武士领走。
但在周勃领人走后,刘恒在当晚的第一时间就宣布,任命心腹宋昌总管南北军,任命心腹张武为郎中令以护卫宫殿。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南北军还是宫殿护卫,此时的军权都在功臣集团手里,仅凭刘恒的两道诏令,根本不可能掌控这些军队。
对此,刘恒也很清楚,但是他为何要下这两道看似毫无用处的诏令呢?
很简单,他在回击周勃,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强硬,同时,他也在试探,看一看周勃等人会有什么反应。
事实证明,周勃等人对于汉文帝的诏令,果然没有任何反应。
那么,我们来复盘一下,刘恒在来到长安前后的所作所为,他其实从头至尾,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释放出“我可以很和气,但我绝对不好惹”的信号。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工作也好,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次见面留给别人什么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别人会如何对你。
如果刘恒在第一次的出场,表现出是个软弱无能的话,那么他就会被打上“窝囊”的标签。
因此,刘恒在来到长安,并继位的整个过程中,虽态度和善,但同时又表达出了一个“我不好惹”的信号,这就是要告诉周勃等人,自己不是个任人捏的软柿子。
这一点很重要,后面刘恒能不能顺利开展工作,完全在于刚开始自己的定位。
而在成功定位自己“不好惹”之后,刘恒紧接着的第二招,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其大概可以概括为“不玩新官上任三把火”。
众所周知,一个官员到达新岗位后,比较喜欢做的,就是来一次“新官上任三把火”,比如大肆撤换老臣,安插心腹,同时大刀阔斧的改革,推翻之前的种种政策等。
这种做法,并不是说不对,但有时候效果会适得其反。
而刘恒是怎么做的呢?他除了任命宋昌和张武这两个自己人之外,并没有进行大封心腹,反而是对周勃这群功臣大肆封赏。
比如,他任命陈平、周勃为左右丞相,这意味着刘恒是把能影响朝局的相权,交给了功臣集团,同时,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进行赏赐、封官晋爵。
不仅如此,刘恒还对那些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公们,恢复了他们的爵位和封地,另外,对于曾经跟随过刘邦的开国功臣们,也进行了赏赐。
最重要的是,对于带头起兵诛吕齐王刘襄,刘恒也进行了赏赐和安抚。
汉文帝这是在做什么?很简单,他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告诉功臣和宗室以及朝中的大臣们,自己是合作者,而不是搅局者。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汉文帝在恢复秩序。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如果想进行改革,一个首要的大前提,就是要在摸清楚详细状况之后再动手。
而不是一上来就大刀阔斧,那样的话,很容易动了别人的“奶酪”,而动了别人的奶酪的结果,就是被“群起而攻之”。
因此,只有在当前的局势被恢复,同时也被稳定之后,才可以进行想要的改革。
这对于我们现代人同样也是一个启发,初入一个新单位,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迫不及待地展现你的能力,而是先顺应这个单位的节奏,然后再展现自己。
那些刚一上来就贸然表达自我的人,往往都死得很惨。
而汉文帝的做法,既恢复和稳定了当前的局势,没有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利用封赏,迅速安定了所有的利益集团。
不管是哪一方势力,对当时的汉文帝,基本上统一的认知就是,新皇帝虽说看着不好惹,但还算够意思。
于是,这群人暂时安定了下来,而这也为汉文帝接下来的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对于位高权重的功臣集团,汉文帝不动声色地瓦解了他们。
汉文帝二年,朝廷下发了一道诏书,诏书的大致意思,是朝廷以为了让常驻在京城的列侯们,省每年去来回运输封地收益的消耗,而通知他们全部返回各自封地。
“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也无由教训其民。”
这份诏书,除了“帮助”列侯们减少运输费用之外,还十分“体贴”地考虑到这些常驻长安的列侯,没有时间教导封地的臣民。
因此,朝廷出于上述两点,才会考虑让他们返回各自的封国。
那么,汉文帝真的是为了列侯考虑吗?当然不是,这道诏令,只不过是他“温水煮青蛙”的一种方式。
众所周知,古代的功臣,在什么情况下会对朝廷构成威胁?很简单,就是他们达成利益共同体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互相抱在一块的时候。
像那些呆在长安的功臣们就是如此,当初他们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如今除了本人身居高位之外,同时子孙、门人也有很多在朝中身居要职。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还会通过联姻等多种方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而这样一来,汉文帝若想对付他们就很有难度,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功臣集团正是靠着这一点,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汉文帝的诏令,其实就是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他没有对这些功臣“大打出手”,而是用和蔼的方式,通知他们返回封地。
只要他们离开长安,那么这些人就因为缺乏联系,形不成利益共同体,说白了,就是之前联系感情的纽带被割裂了。
并且,汉文帝所用的借口也十分高明,他摆出为了列侯考虑的态度,况且返回各自封地也是无可指责的事情,因此,那些列侯只能是乖乖听话。
而一旦他们回到封地,就不会再具备往日牛气哄哄的底气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联系,对当前的局势做不到第一时间了解。
举个例子,周勃在回到封地后仅仅一年多,就完全没了曾经的气势,一个小小的河东守尉路过他的地盘,就能把他吓得直哆嗦,靠着日夜穿戴铠甲才安心。
为什么曾经敢诛杀吕氏的周勃会变成这样?很简单,他呆在自己的封地里,没有了情报来源,对朝廷拿捏不准了,所以才害怕。
通过这种方式,汉文帝瓦解了功臣集团,而对于刘姓宗室,汉文帝的手段更为高明。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颁布了著名的“推恩令”,彻底瓦解了诸侯们日益增长的实力,其实,推恩令的雏形,最早是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实施的。
汉文帝有个谋臣叫贾谊,他根据历史上“大都强者先反”的诸多例子,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针”,而这个方针,就是推恩令的框架原型。
其大意即为,老诸侯王死后,若没有子嗣,那么把他的封地将收归国有,若是有子嗣,那么为嫡长子继承。
贾谊改变了这一方式,具体即为,老诸侯王死后,将他的封地分割,分别封给他的几个儿子。
这样一来,除了会得罪诸侯王的嫡长子之外,其他所有人都会和朝廷站在一起,而一旦这样分封下去,诸侯往的封地就会越分越少,直到“地尽嗣绝而止”。
而原本强大的诸侯王,其力量也被一层层削弱。
这其中,最明显也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分封齐王刘襄,他是当初带头诛吕的诸侯,功劳颇大,汉文帝登基后,又对他加封,因此,他的封地面积在当时数一数二。
但没过多久,刘襄因病去世,汉文帝就下令,将他的封地一分为三,分别由刘襄的儿子刘则、刘襄得到弟弟刘章和刘与居继承。
就这样,原本疆域庞大的齐国,就变成了齐、城阳和济北三国。
而通过这种方式,最早的八个诸侯国,最终被汉文帝分成了十三个,这显然已经基本达到了贾谊所说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了。
更重要的是,除了老诸侯王的嫡长子之外,剩余的诸侯王庶子,没有一个不交口称赞汉文帝,因为正是汉文帝才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宗室诸侯尾大不掉的问题,就是被这么解决的。
总而言之,汉文帝靠着前期的谨慎,中期的立威以及顺应形势,为他掌控权力扫清了障碍,而后期他则是通过割裂功臣列侯的关系网,加上分封宗室等办法,最终稳定了皇位,而这一切,也都为汉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来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到浙江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南方人很多都是散装的,就是省内地域文化差异分化很严重,江苏和安徽就是典型的,而浙江人内部也有不同,但总的来讲一体性还算强的。
有人说江浙沪的人精明细腻,这是共通点,但浙江人比苏沪人还多一份大气和胆魄。上海人精明在形式的细节上,苏南人精明在与生俱来的气质当中,而浙江人精明在骨子里的务实态度。
环太湖吴语区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恋和排他,觉得自己这哪哪都好,别的地方都不行,浙江人心底或许也有,但是不会像苏沪人那样喜欢拿出来说事。
浙江人很少关注地域之争,很少发生地域歧视,从不参与浪费时间的辩论,他们总是默默地行动,闷声发财。和上海人的衣冠楚楚和苏州人的儒雅精致不同,很多浙江老板总是显得很土,恰恰可能是最有钱的。
浙江人不同地方之间喜欢用普通话交流,这一点不同某些别地方人就迷恋自己的方言。到哪去都一口方言生怕识别性不强,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在上海,很多地方人的社交圈子基本以自己家乡人为主,很多人走不出自己习惯的生活圈子。浙江人不是,如果要说自己抱团,他们有自己家乡的团体,各种商会、同乡会很多,能真正的同乡互助。不像东北人,老乡见老乡喊的很亲热,其实没有真正有组织性的抱团。
浙江人抱团不排他,他们也可以去到任何一个省,和任何一个地方人打交道,做生意,尽量去融入他们,即使不能融入也不会排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浙江商人身影,想想广东人基本不北走,江苏人基本眷恋长三角,上海人眼里只有国外,是不是浙江人包容性、接纳度更强?
浙江人精明但不露骨,大气但不做作,底蕴深厚又不张扬。难怪能出很多名人大家,成为中国人之中的翘楚。
浙江省有什么名人
江南胜地,自古以来便是人才辈出之地,而浙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自两汉以来,浙地名人,囊括政治、军事、文学、科学、商业各大方面。
要说浙江的名人,怕是说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下面我就随便列举一些,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1、西施:浙江省诸暨人,春秋时期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2、孙坚/孙策/孙权:孙氏父子三人,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东吴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3、贺知章,浙江杭州人,唐代著名诗人。
4、钱镠 ,浙江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吴越国创建者。
5、沈括,浙江余杭人,北宋科学家、文学家,有《梦溪笔谈》传世。
6、陆游,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以高产著称,诗词流传于世的有9000多首。
7、刘伯温,浙江温州人,明朝开国功臣,与诸葛亮齐名的传奇人物。
8、于谦,浙江杭州人,明朝政治家,一场京师守卫战足以名垂千古。
9、王守仁,浙江宁波人,明朝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BUG一般的存在。
10、袁枚 祖籍浙江杭州,清代著名诗人。
11、龚自珍,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章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同盟会成员。
13、王国维,浙江海宁人,清末明初著名的国学大师,有《人间词话》传世。
14、蔡元培,浙江绍兴人,近代著名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北京大学校长。
15、鲁迅,浙江绍兴人,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16、周总理,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中国历史上最受人敬爱的人之一。
17、蒋介石,浙江宁波奉化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另外,蒋介石手下有一大票人都是出自浙江,如陈诚、陈布雷、汤恩伯、邱清泉、胡宗南、戴笠、毛人凤)
18、钱三强,浙江绍兴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19、钱学森,祖籍浙江杭州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20、邵逸夫,浙江宁波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慈善家,高耸在各大高校的逸夫楼足以让他名垂千古。
21、六小龄童,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上海,国家一级演员,孙悟空最出色的扮演者。
22、屠呦呦,浙江宁波人,中国著名医药学家,2015年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3、丁磊,浙江宁波人,网易公司创始人。
24、马云,祖籍浙江省嵊州,出生于杭州。这个人就不需要多说了吧,他让无数的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第一辆车:购物车!
25、孙杨,浙江杭州人,中国游泳名将,获得多块奥运会金牌。
诛吕之乱后,汉文帝刘恒可以当皇帝的原因是什么
吕后把控朝政很稳定,也很强势,但是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肆分封诸吕,这动摇了刘邦建国初年白马之盟规定的“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功不得封侯”。引起了很多刘氏宗族及功臣的不满。吕后死后,发生了周勃诛吕的事件,吕氏覆灭。在消灭诛吕的过程中,汉高祖刘邦的长子齐王刘肥的儿子,继任齐王的刘襄及其弟时在长安的朱虚侯刘章立了大功。按道理,刘襄为汉高祖长孙,在嫡子一系不传的情况下,无论立功,还是立长,都是要刘襄做皇帝。但是,功臣们认为刘襄的舅父驷钧比较凶残暴戾,怕刘襄即位会重复吕后专权的悲剧,所以就决定不立齐王刘襄,改立汉高祖仍在世的最大的儿子代王刘恒为皇帝,刘恒的母族也不存在吕后的情况。当然功臣们这么做,也不能说没有私心,因为代王在汉高祖时期就不受宠,封地比较偏远,事实上算是长期边缘化的皇子,由他即位,对于功臣们保住自己的权位更有利。如果齐王刘襄即位,清洗功臣的可能性很高,功臣们也不敢冒这个险。
当然,刘恒也不是功臣们想象的那么软弱,他即位不久就掌控了大权,刘恒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刘邦的儿子们被吕后打压的那么厉害,当时他们都是王啊,不能培养军队与吕后对抗吗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长乐宫驾崩。刘邦死的时候共有八个儿子。而到了十五年后,刘邦的儿子只剩两个,三个自然死亡,两个被吕后杀了,一个自尽。
刘盈即位的时候十六岁,是刘邦的次子。当时除了刘肥年龄大一点,刘邦其他的儿子年纪都比较小。他们被吕后打压,即使有心反抗,也不具备有能力。
再则就是诸侯王封国内两千石以上官员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比如相国。相国掌握着封国内的军队的调动大权。齐王刘肥的儿子刘襄率兵诛杀诸吕的时候,齐相国不同意,就曾经领兵包围了齐王宫。后来还是杀了相国后,才顺利出兵的。
吕后很聪明打压的也只是刘邦的年纪小、实力弱的几个儿子。齐王刘肥尊称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并献出城阳郡给她以后,吕后就再也没有找过他麻烦。
除了齐国外,吴、楚两个诸侯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楚王是刘邦的弟弟刘交,吴王则是刘邦的侄子刘濞。吕后对这两个诸侯王并没有过多的打压。
也就是说吕后打压刘邦的儿子们,最有实力培养军队和吕后对抗的只有齐王刘肥。刘肥是吕后从小带大的,感情还是有的。后来吕后曾有想杀他的念头,好在刘肥知道献郡保身,吕后也就没再找过他的茬。
退一万步讲,如果齐王联手其他被打压的兄弟反抗吕后,也是没有胜算可言的。其他弟弟实力弱不说,吕后手中还有大汉精锐南北二军,关中又是易守难攻之地。刘肥即使有心反抗,也得考虑一下后果的。
总而言之,刘邦的这些儿子虽然是诸侯王,但是在当时都不具备有反抗吕后的实力,只能一个一个被吕后收拾掉。
浙江历史上出过哪些军事天才
浙江并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历史上出现的军事家并不多。整个古代,能拿出来说的,其实就是南北朝陈霸先、明初刘伯温和明中期王阳明。
到近代,浙江人靠着陈其美和蒋介石为代表的浙江帮走上历史舞台,但是他们在军事上的能力实在是差强人意。仔细看来,也是有一定出彩之处的,但距离天才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简单说几个浙江籍名将,大家来看看成色如何。
1,陈其美。
陈其美作为民国第一个沪军都督,按理说军事上应该有点能力。上海起义刚一爆发,陈其美就浪起来带着几十号人去江南制造局策反,结果直接被丢进监狱。幸好李燮和的军事行动很成功,上海光复,陈其美被人从监狱里捞出来。
陈其美使用阴谋诡计抢了湖南人李燮和的沪军都督位置,然后又派人去刺杀李燮和,李燮和没死,卫兵却死了,为了顾全大局,李燮和离开上海。可惜的是,李燮和后来居然成了筹安六君子之一,实在是晚节不保。
陈其美这个塑料军事家的背面,则是强大的黑帮背景和刺杀本领。陈其美作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实在是扛不起建军重担,最后还是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了。
2,蒋介石。
蒋介石的军校生涯,貌似仅限于振武学堂,保定军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文凭是造假的。即使是作为预备军校的振武学堂,蒋介石在里面号称学的是炮兵,其实主要训练仅限于喂马。
也许是喂马喂得不错,蒋介石不管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物流工作做的特别好。德械师仅仅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就败光了,苏械军几乎无人知晓,到了豫湘桂大溃败,上百万大军一溃千里,丢下的粮草军备更是多的数不清。到了解放战争,一手为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装备了大炮、坦克、汽车,当然还有大量熟练的解放战士作为解放军的主要兵源。
白崇禧曾嘲笑蒋介石,说他顶多能当一个连排长。我觉得这话不公道,蒋介石应该可以当团长,因为连排长需要组织敢死队,不适合蒋。
每次军事会议,蒋介石做的最多的就是训斥手下各级将领,作战计划几乎全靠国防部制定,这使得国军将领们只能机械执行命令。即使是兵团司令和军长这个级别,蒋介石命令他往敌人包围圈去、往沼泽地去,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更无语的是,蒋介石的命令会直接下达到旅团级别,各级将领根本没有自主权,也就丧失了自主行动的权利和能力。
3,胡宗南。
在军事指挥上深得蒋介石真谛的,应该是胡宗南。
胡宗南军事生涯的巅峰时刻,应该是豫西大捷之后。这场发生在河南陕县、灵宝的战役,旨在保护潼关和陕西关中,胡宗南及其部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胡宗南的势力走出潼关,得到了晋南晋东南和豫西等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北王,手下超过50万大军,成了北方第一军阀。
早在这时,我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就说“此人志大才疏,不值一提。”
的确如此,在西野和胡宗南部的对决中,宜川战役是个转折点。西野围攻宜川,胡宗南派刘勘带着两个整编师去支援,还规定必须走瓦子街的路。这些命令早就被西野侦查获得,刘勘知道瓦子街危险,但不敢不去,去了,结果被围困起来打死了。
胡宗南在宜川战役中的表现,和老蒋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几乎一模一样。这样的人带兵,除了能欺负老百姓,能干啥?
4,陈诚。
黄埔系三小派中,陈胡汤三人都是浙江人,还都是小个子。尤其是胡宗南和陈诚,个子尤其小。
陈诚在军事上,最擅长的就是拉帮结伙搞派系斗争,真的打仗,实在是不行。早在抗战前,陈诚就把十八军扩展到8个师,相当于后来一个集团军甚至战区。黄埔二期邱清泉所部被陈诚缴械吞并,黄埔三期王耀武提拔了李天霞巴结到顾祝同才免于被吞并。抗战后期,名将关麟征直接因为陈诚原因被解除兵权,再也无法带兵。
解放战争初期的整军会议,就是陈诚的首笔。通过整编,军改成了整编师,集团军改成了整编军,改来改去却不知道加强训练,战斗力不升反降。尤其是莱芜战役,陈诚作为南线总指挥给北线的王耀武和下命令,要求不许撤退,眼睁睁看着李仙洲集团5万多人三天被吃掉。如果没有陈诚的命令,以王耀武的机敏和警觉,华野绝对逮不到李仙洲。
从这个角度来看,陈诚不愧为“小委员长”,微操也是玩的666。
5,汤恩伯。
陈诚和胡宗南,一个是黄埔的小教官(最年轻教官,和一期学员年龄相仿甚至更小),一个是老学生(最老学员,几乎是唯一的90后)。同为黄埔系三骨干的汤恩伯,却没有响应的经历。
汤恩伯在抗战中的贡献,主要是1938年台儿庄大捷和1941年豫南会战。据说,豫南会战中汤恩伯带领31集团军与日军周旋,重创日军,被华北日军当做头号敌人。然而真实情况确是,不管是第五战区还是第31集团军,都没有与日军大规模交火,这只是一场武装大游行而已。
真正让汤恩伯名誉扫地的是担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主政河南期间,汤恩伯被称为“水旱汤蝗”四大灾害之一。1944年,30天时间汤恩伯就丢失了38座城池,中原局势彻底糜烂。自此,汤恩伯派系被肢解。
1947年,汤恩伯作为第一兵团司令,亲手把张灵甫送上了孟良崮。事后,汤恩伯跪在老蒋面前,被打的满脸是血。注意,只有心腹爱将才能被老蒋这样打,所有被打的人,不管犯多大错多大罪,都不会死,反而很快能官复原职。
渡江战役中,汤恩伯担任京沪警备司令,在南京和上海一败涂地,自此,汤恩伯失去军权,再也没有往日辉煌。
这就是浙江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五个名将,成色到底怎么样?请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