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著名教授康震对《石壕吏》的解读真的错了吗
- 杜甫的《石壕吏》抒发的是爱民还是爱国的情怀何以见得
- 康震为何因解读《石壕吏》引发争议,还被批:不知道在侮辱谁智商
- 北师大教授歪解《石壕吏》,拿郭沫若挡枪干什么
- 《石壕吏》中老妪都能去军队做个厨师,杜甫为什么不去做个文书
著名教授康震对《石壕吏》的解读真的错了吗
近期,康震解读杜甫的名诗《石壕吏》引发了热议,招来不少听众的不满,康震把石壕吏抓壮丁说成是“咱们的军队(政府军)在征兵”,并称:“石壕吏是国家的公务员……这个人没有错”,认为“《石壕吏》表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价值观,就是当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还是毅然挺身而出的。”
康震的这一解释颠覆了历来解释《石壕吏》的基本态度,也错释了该诗主题,确实不妥。康震的解释主要存在着两点错误:一是站在唐王朝“公务员”的角度来看待抓壮丁这件伤害百姓的事,没有能感受到诗人杜甫写该诗时的同情心,因而,让听众或欣赏者感到康震的解读有些“冷血”;二是想从“正能量”的角度来解释杜甫的诗,将家国情怀套在不该套的地方,无条件、无立场地要求老百姓一定要为安史之乱后的战事而“挺身而出”,这太苛刻了。
所以,有网友戏称:“康震是被花木兰穿越了”。
有人还提出这样的疑问:依照康震的解释,抓壮丁的石壕吏是为了朝廷,为了大唐江山,那么,杜甫作为一名领着朝廷俸禄的爱国诗人,他对石壕妇一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进行同情的描写,这不就是对大唐帝国不忠吗?
《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是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亲眼目睹的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残暴故事,揭露了唐中晚期的统治黑暗,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民众带来了生活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普通民众的深切的同情之心。
请看《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简练而又形象地描写了官差连夜到石壕村捉人征兵,就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不能避开被抓去服役,以此来揭露官吏的残暴和唐兵役制度的危害性。从艺术特色上看,该诗很精炼,却又很形象,很有感染力,意味深远。作者巧妙地将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场面和细节很真实、很贴切,而情感表达很深刻,爱憎分明,毫不掩饰;而且,议论却隐藏在描写之中,让读者自己意会。
杜甫画像
全诗分三段,前四句为第一段,主要描写官吏抓人的残暴情景。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诗人以“暮”“投”“村”的关键字眼来描绘当时社会的混乱和荒凉,暮色便已投投宿,夜晚不敢出门;投宿到偏僻小村,才想有安全感,这暗示着当时社会,兵荒马乱、鸡犬不宁,很不安全,渲染着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
接着,“有吏夜捉人”点出了诗的主题,并作为展开下面描述的一个起点。是“抓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官吏是“夜”里来的而不是白天。这意味着,当时官吏“捉人”时常发生,白天人们都藏在别处或逃到它处,抓不到,因而,要乘夜突袭,在深夜中来抓,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太苦了,“暮”色时不敢出去,而“夜”里又要遭遇被抓去惨景,没法子活了。
再接下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当时民众遭遇被抓丁的惨痛情景,连老翁都要翻墙逃走,惧怕被抓走了;而老妇担忧家里的男人被抓,一有动静,便出门看着,这昼夜不安、时时恐慌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呢?
接下来的十六句是第二段,进一步描写抓壮丁的惨剧。“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以对比的方式描写了官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痛,一变是“呼”“怒”,另一边是“啼”“苦”,强烈的感情对比,通过“一何”的字眼,渲染得非常突出。这让人感到,官吏如狼似虎、暴怒叫嚣,横蛮无比;而老妇悲痛欲绝、有苦无处诉。老妇为何“啼”,为何会”苦“呢?下面细述。
“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诗人站出来,表示亲自“听”到的,所听的是之前老妇“苦啼”的惨状,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老妇“致词”的主要内容:老妇的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说他的两位兄弟刚刚战死了。可是,老妇之所以“苦啼”,还不止这些,本来,老妇也认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忍住悲痛,接受惨状,希望能获得同情,然而,官吏还不放过,可是,实在没有能当壮丁的了,“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儿还需要喂奶,守寡的儿媳怎能去当兵呢?所以,只能说她衣服破破烂烂,无法出来见人。诗人写出了“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诗句,非常悲情,这表明,官吏连孩子仍在吃奶、丈夫已战死的寡妇都想要抓走。怎么办呢?“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为了不让已成寡妇的可怜的儿媳被抓走,为了吃奶的孙子能活下去,老妇只好自己挺身而出了,她虽年老力衰,请求允许她跟着连夜赶到军营。立刻投入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备早餐。在诗人眼里,这位老妇是多么无奈,又是多么勇敢,为了儿媳、孙子,为了家里能留下幼年的孙子,她豁出去了。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主要描述了事件结局和作者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老妇被抓走了,夜一深,低声哭泣越来越细,人越走越远,最后哭声也没有了;可是,却似乎闻到了更幽森更悲戚的哭泣。诗人以此来表现悲情,表现关切,表现对可恨兵役制度的控诉。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戛然收住全诗,天亮后,已在征途上,但难忘逃离的老翁,只好就此告别了。欲哭无泪,悲情无限,前景渺茫。诗人表现出极度悲叹。
《石壕吏》(绘画)
当时的背景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各将指挥不统一,唐军反而被史思明派来的援兵打得溃不成军,唐廷为了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民众民苦不堪言。正是在此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欲赶回华州任所,将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而《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描写“有吏夜捉人”的惨酷事件来揭露官吏的横暴,为民众的悲惨遭遇和苦难经历而哭诉,表现的是诗人不满当时黑暗现实而悲情呼吁。《石壕吏》绝不是唐廷征兵的颂词,更不是表现老妇所谓的“为保家卫国而挺身而出”唱颂歌,康震的解释错了!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对《石壕吏》的解释是比较准确的:“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杜甫的《石壕吏》抒发的是爱民还是爱国的情怀何以见得
杜甫著名的《石壕吏》抒发的是爱民还是爱国?何以见得?
(原创)杜甫的巜新安史》、《石壕吏》、《潼关吏》是著名的三吏,这首《石壕吏》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是杜甫从兴安去潼关经过石壕村,看到村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石壕村在河南省陕县(现在叫什么县不清楚)东七十里。作者描写了途经石壕村夜晚投宿住在这个村里,所看到的情景。
这首诗首先点明了怎么看到这个情景的,是因为“暮投石壕村“。看到什么呢?“有吏夜捉人“。
接着作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老翁踰墙走“,老头子越过围墙逃走了,老婆婆走出门来应付抓人的官吏。这个官吏“一何怒“,发出愤怒的声音,老婆婆悲哀地哭诉:“三个儿子都去邺城当了兵,有一个儿子托人捎来书信说,有两个儿子都已经在战场中战死,我们还活着的人是凑合着过日子,生活也是艰难无望的,死了的已经永远死去了,不可复活。家中沒有什么人了,只剩下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孙子的妈妈倒是沒有去当兵,但是出门沒有一条完整的裙子。我这个老婆婆气力虽然衰竭,愿意跟着你们,到河阳去服役,我去了还能够给部队战士当炊事员”。
老婆婆说完后,在这更深人静时,只听到抽泣的声音。到天亮时老妪跟老翁告别后就走了。
通过杜甫这首《石壕吏》,作者用自描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县吏深夜抓丁的残暴。一家三个儿子都被征去当兵,其中两个已经战死,老头子看见抓兵的来了闻风而逃,老婆婆便被抓走。通过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官吏抓人的凶恶和残暴的刻画,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战争残酷到抓兵不论男女老少的程度。
这首诗表现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作者对战乱中的人民寄予了深深地同情。说是“爱“也未尝不可!同时,作者对“安史之乱“也深恶痛绝。从侧面也希望国家不再动乱,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的思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康震为何因解读《石壕吏》引发争议,还被批:不知道在侮辱谁智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677条回答。
两个字就可以点评:荒谬。
首先看看《石壕吏》的大背景,当时唐军进行大反击,然而因内部矛盾重重,导致全军崩溃,被叛军击败。
唐军损失惨重后,胡乱在控制区抓丁抓夫,补充损失。
康震的观点是这样:
其一,石壕吏为何要“夜捉人”?康震认为这是临时扩充兵员,可称是情有可原。
其二、石壕吏虽然态度凶恶,“吏呼一何怒”,但却是国家公务员,职责所在,态度不对,行为却无大错。
其三,诗中之老妇“请从吏夜归”,表达一种明显的爱国价值观,表示当国家和民族遇到危难时,百姓还是会毅然挺身而出。
这种基本是胡言乱语,是对历史常识不了解的现代人的想法。
首先,扩充兵员确实不能说有错,但历朝历代都有规矩。
就看抗战时期战局那么吃紧,壮丁也是按比率抽取,三丁抽一,五丁抽二。
也就是家里2个适龄男人,只征召1个,如果有5个男人则抽2个。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独子不需要参军,更别说家里没有男人的。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老百姓要生存,家里需要男人种地、做生意、做工,养活全家。
男人都当兵去了,家里老幼妇孺就得饿死。
《石壕吏》中家里三个儿子全部参军,两人已经战死,只剩下一人。家里只有一个守寡的儿媳带着孙子、一个老太还有一个老头子,都完全不符合征兵的要求。
就常理来说,这三人都不可能被征召,然而如果老头子不逃走,被抓的就是他。
最终连老太都被抓走做民夫,可见当时抓丁到了什么地步,完全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试问,如果这家真的只有儿媳、小孙子和老太太,现在老太太被抓,儿媳和孙子还不是饿死吗?他们的生活谁来管?
目睹惨剧的杜甫如果不是华州司功参军,是个官员,恐怕直接也被抓走了。
就算国破家亡的时刻,也不能抓丁抓夫到这种地步,这完全是不让人活命吗!
套用日本网友一句话:如果国家随便让老百姓为他去死,根本不考虑老百姓的生存,这种国家早点灭亡更好。
其次,石壕吏的态度。
石壕吏态度极为恶劣,而且无耻下流。
大家注意,其实石壕吏抓走老太太的意义不大,因为她是妇女,年龄很大,说难听的只能做做饭而已。
而老太太其实是不用做民夫的,因为她去了没什么用,什么重活都干不了。
但老太太为什么主动要去呢?
其实老头子已经跑了,不需要老太来掩护他,唯一需要掩护的就是还在喂奶的儿媳。
石壕吏中没有记录官吏的话,但显然他是威胁要抓走连完整衣裙都没有的儿媳。
毕竟儿媳年轻,去军队还能做点比较重的工作。
老太太怕儿媳走了以后,吃奶的小孙子活活饿死,无奈之下只能主动代替她参军。
可见,石壕吏无耻下流,连喂奶的妇女和高龄老太婆都不放过。
大唐就算要求抓丁,也不可能要求抓走妇女、老太婆,都是石壕吏自己抓人凑数,反正抓不到男人就抓女人。
这种属于极度的缺德,竟然还有人说石壕吏的态度凑合,行为无错。
再次,诗中之老妇“请从吏夜归”,表达一种明显的爱国价值观。
这让人笑喷了,上面萨沙写的很清楚,老太是为了小孙子免于饿死,迫于无奈才顶替做民夫。
以老太太的年龄,一旦被抓走,能够吃得了从军的辛苦?估计没多久就送命了。
人家三个儿子都参军,还死了两个,已经够爱国了,甚至可以说爱国到了极点。
非要让全家因为爱国都死光,才符合“明显的爱国价值观”。
这些观点匪夷所思,如果是郭德纲说相声倒是可以接受。
最后说一句:国不爱民,民凭什么爱国?
北师大教授歪解《石壕吏》,拿郭沫若挡枪干什么
杜甫的《石壕吏》,可谓是读书人皆知的一首写实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由唐朝的安史之乱造成的发生战乱的一个社会现象。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的解释,一石激起千重浪,关于其解释的正确与否说法不一,浅谈个人看法:〇①,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35岁前在洛阳应举不第,35岁后在长安应试亦落第,后向皇帝献赋虽遂意~官场不得志。我们从他的《登高》《春望》《北征》等诗中可\看出他是位胸怀国事心系苍生的伟大诗人。特别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足以证明诗人的胸怀。在《石壕吏》中作者虽只描述社会现象未发表个人现点,但从为什要写这种现象,而不写其它好的现象?间接说明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是不满的!“吏乎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足以证之!〇②,康震的解释不仅使人大迭眼镜,更有失文人之公德,他怕成为众矢之的,就故意抬出郭沫若的解释作为参照系,可惜他选错了!!!为什么呢?郭沫若,史称郭老,是中国的文学大家,在国内享有盛誉。但郭沫若的文学观点并不代表格言和经典!他对历史或历史人物的评判,有不少是错误的!比如在看完《三打白骨精》电影后,他在七律中说: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毛主席看完后认为:唐僧虽愚昧,但没杀人害人,不至于犯千刀当剐之罪?因而也写了《七律:三打白骨精》,诗中说: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指出唐僧可以教育但不可杀!由此可知,郭沫若的有些文学观点并非都正确!所以说,康震抬出郭沫若的解释是为自己的解释做注脚,做当箭牌的,但既便是这样,也很难摆脱遭众人谴责的下场!
《石壕吏》中老妪都能去军队做个厨师,杜甫为什么不去做个文书
杜甫创作《石壕吏》时,正值他从洛阳老家探亲结束回任职地方华州的途中,此时,郭子仪的军队在邺城与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和史思明的军队交战,两军损失惨重,郭子仪只能退守洛阳。
洛阳是唐朝的东都,倘若失手,帝都长安将面临再次沦陷的危机,局势非常危险。为了及时补充兵力,郭子仪只能派官兵四处捉人。作为统领军队的将军来说,郭子仪也不想为此搞的老百姓鸡飞狗跳,可是,没人上前线,怎么打仗?怎么保护唐王朝城都?
相比来说,诗歌中的老太太觉悟还是很高,她也很清楚目前国家所面临的困境,虽然三个儿子死了两个,还有一个生死未卜,但是她依然愿意跟着官吏走,至少还赶得上为军队做早饭。
杜甫亲眼目睹这一事件发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石壕吏》,让我们看到了千年之前那场战乱中家庭的生离死别以及一个老妪为了民族大义而投入战争的决心与勇气。
而杜甫之所以没有被征兵上前线,那是因为唐朝有规定,凡是世家子弟,即其祖父,父亲,曾祖父都是做官的,他本人也是做官的,那么就可以“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大概意思就是说自己不用交个税,也不用服徭役,兵役。
众所周知,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杜甫本人都是做官的,所以他不用服兵役,更何况,当时的杜甫还有官职在身,他不能丢了本职工作不干,跑到军队去做个文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