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上联:醒醉东篱,拈花不语,逍遥且北游,虎溪访友三声笑下联怎么对
请赏:
上联:醒醉东篱,拈花不语,逍遥且北游,虎溪访友三声笑。
下联:悠见南山,采菊无声,自得庐东篱,桃源追寻一生乐。
【注:对联示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追寻桃花源落英缤纷的田园生活。】
请教各位大德,能否告诉我,佛陀当年讲经说法49年,为何不立文字佛陀为何拈花示众
令得悟妙境,而无法指陈。所谓张口即错,动念则乖,就是这个道理。佛陀讲法49年,无非方便,佛不着说法之相,只是随缘而应,不染一尘一念,故而以心印心
佛教拈花指是什么意思
拈花指源于佛家「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的典故,包含两层意思:
1、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
2、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形容师徒之间的默契、心灵相通。
典故出处: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
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典故大意: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