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难之役 成功

靖难之役时,如朱元璋还活着,朱棣会成功吗?朱棣为什么可以以弱胜强,获得靖难之役胜利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8 05:32:24 浏览6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靖难之役时,如朱元璋还活着,朱棣会成功吗

如果朱元璋活着,即便是朱元璋要杀朱棣,朱棣顶多也只敢逃跑而已。朱棣虽然雄才伟略,但是那也只是和那些个后世之君比,比起来朱元璋的话朱棣还是嫩了些。历史没有如果,下面小编就来假设一下朱元璋多活了几年吧。

朱元璋不死没有藩王敢造反

如果朱元璋没有死,那么削藩的一定是朱元璋了。朱元璋既然可以给藩王权力,就有收回权力的手段。如果朱元璋对儿子们削藩的话,他们顶多是心中不服或则心中有怨气,而根本不可能造反的,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藩王造反老子的话根本就是社会若不能容忍的,他们立刻就会被天下人视为乱臣贼子,天下人人得而诛之。这种情况下很少人会为他们卖命,而朱元璋可以轻而易举的平乱。更何况朱元璋的儿子们都很害怕朱元璋。即便是太子朱标死后朱棣对朱允炆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朱元璋都差点把耳刮子扇到了朱棣脸上,朱棣是很怕朱元璋的。

藩王即便有胆造反也斗不过朱元璋

即便是朱允炆也削了好多个藩王,后来朱棣能够靖难成功完全是朱允炆的无能。如果朱允炆稍微有点能力灭掉朱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更别提朱元璋了。如果朱元璋在世的话,如果朱棣敢谋反,可能朱棣还没有发兵就挂了。

蓝玉之前就多次建议太子除掉朱棣,不过太子朱标都没有听从这个建议,而且蓝玉根本就没把朱棣放在眼里过,可以说蓝玉就是朱棣远不能及的人物(主要指军事方面)。但是蓝玉还不是被朱元璋稍微动动脑子除掉了,何况朱棣以及其他藩王呢?

朱元璋的中央军远胜藩王

即便是抛开能力和父子身份不谈,朱元璋的中央军是藩王的好多倍,而且一个国家的粮草更是藩王所不能比的,即便是直接硬碰硬朱棣也不是对手呀。可惜的是朱允炆太年幼了,如果朱允炆能够等待几年再慢慢削藩,那么朱棣一定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朱元璋在朱棣根本不敢谋反,即便是朱棣谋反未是弹指间被朱元璋干掉!

朱棣为什么可以以弱胜强,获得靖难之役胜利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之所以能以弱胜强,获得靖难之役的胜利,主要原因有两点:

1,永乐皇帝是一代人杰,具有杰出的个人能力。永乐帝的文治武功都要高出建文帝朱允炆一大截,因此建文帝才会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失败。

2,建文帝朱允炆,是在他祖父洪武帝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作为太平天子,建文帝缺乏人生阅历,没经历过永乐帝那样的打磨。这是建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

①俗话一句“玉不琢,不成器”,洪武帝护雏心切,没注意对孙子的打磨。虽然洪武帝一直对他的乖孙认真教导,为其布好局,但是有些道理,没有经过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建文帝就是栽在这个方面。

②由于建文帝缺少阅历,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做事不周全,漏洞百出。

如果建文帝不该急着削藩,而是礼遇皇族成员,保持一团和气。那么永乐帝起兵时就无法向明朝皇族,作出什么承诺,而且还会让明朝皇族,感到惊恐。惊恐之余,明朝皇族就会团结在建文帝周围,一同对抗永乐帝。也许永乐帝就没机会上位了,也许永乐帝也不会有起兵之念了。

总而言之,从靖难之役,可以看出建文帝并没有掌控天下的能力,在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痛失好局。永乐帝起兵,一方面是永乐帝有心,另一面是建文帝无能。

从建文帝的能力来看,即便没有靖难之役,即便永乐帝不起兵,建文帝也不见得能善终。身居高处,能力不足,一般不会有好结果。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怎么样了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生不见人丶死不见尸,朱棣几成心病。到处派人撒网寻找,连海外东南亚都不放过。相传郑和几下南洋,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打听有没有建文帝下落,因为南洋早就有华人在那里谋生了。

建文帝到底有没有遇害,史家众说纷纭。有人竟说南方岩洞上无人知晓的奇怪文字,是出自建文帝之手,为了某一天向世人公布真相。也有传说归隐了寺庙。…

几百年过去,历史的风沙早已掩没重重痕迹,无头文字也不知道能否解破。大明史的故事

如淡淡烟雾,等待奇迹般的出现。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是是否等同于朱棣靖难之役的篡位

两件事性质并不一样,靖难之役属于藩王造反夺位。玄武门之变则并非单纯的皇位之争,它还牵涉到如何处理开国功臣的复杂问题。

开国功臣始终是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回避不了的问题,唐朝也不例外。处理方式一种以汉高祖和明太祖为代表,一概诛杀了事,功臣们少有善终。另一种以东汉光武帝和北宋赵匡胤为代表,他们或是足够自信,或是手段高明,功臣们大都得到优待。

明朝开国功臣问题经过朱元璋的过度处理后,朱棣的“靖难之役”不仅目标单一,难度也大大降低。相比之下,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则必须要完成两个目标才算成功,一是要解决李唐开国之后悬而未决的功臣问题,二是要夺取皇位继承的主导权。第一个目标最为关键,但即便完成了这两个目标,皇位还并不能立即到手。

除非他完成另外一个附加选项,那就是顺带把皇帝也干掉。所以与朱棣只需做成一件事就能立马坐上皇位不同,李世民至少要做成三件事,才能到龙椅上就位。我们这里只讨论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不得不完成的前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李家打天下属于父子合伙的模式,开国功臣就是他们父子四人,其他都是靠边站的人物。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中很少见,以至于人们大多只把“玄武门之变”看成一场宫廷争斗,而没有看到它其实也是在解决帝国“多余”的功臣。

这种一父带三子的组合,虽然勉强解决了第一代皇位的落座问题,但四大功臣都跟皇位有或近或远的关系,从而导致唐朝开国后的功臣问题异常复杂和难以解决。最后形成了父子四位功臣共同治国的怪现状:“太子令、秦、齐王教与诏敇并行,有司莫知所从,唯据得之先后为定”。可见,李世民要想成功“篡位”,最起码要解决掉他和现任皇帝之外的另两位开国功臣。

第二个目标。李家在这父子四位功臣之外,还有其他非功臣人士可以继承皇位,而且并非无能之辈的李渊也未必愿意受李世民摆布,他还另有十多个儿子可以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干掉后,取代李世民成为皇位接班人。

所以,李世民在初步解决开国功臣问题之后,还必须向唐高祖李渊展示出压倒性的力量,将皇位继承的主导权夺取到自己手中。所幸李世民的确实力够硬,李渊不得不让步。否则玄武门弑兄杀弟之后,少不得还要有一场皇宫喋血。

(感谢惠读,欢迎点赞评论留言,更多精彩关注我哦)

如何看待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历史必然的。我简要说说几个特点。

1.唯一一例大一统王朝下,外藩通过战争的方式击败朝廷中央军攻入京城夺取皇位的例子。

2.匪夷所思,改变明史的一场战争。

3.具有历史先进性,文人执政被推迟了几十年。瞧瞧像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些人也就会劝建文帝削削藩,这么大的基业,四年就给葬送……

4.朱棣满满的求生欲,不靖难坐着求死呀?建文帝刚即位就开始大动作削藩,磨刀霍霍对待他的那些藩王叔叔有多狠,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吓的湘王甚至还自焚了……所以才说靖难之役是必然的事情。

5.历史才有了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才有了郑和下西洋,而朱允炆别说政治经济军事,只怕是皇帝还没入门。

6.说个大家少提到的,靖难之役后迁都北京,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又从南方转移到北方。或许这同样是历史必然规律,中国历史上北方一直是政治中心军事要地。

7.但凡建文帝点正常的脑回路,朱棣也不至于赢了,靖难之役朱允炆一系列骚操作可谓让人怀疑人生。也不知道朱元璋有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个傻侄子是不是隔壁老王种的可能……

说白了,靖难之役是朱棣的聪智、运气与朱允炆的愚昧又打战没带脑子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另外,他的“勿使朕有杀叔之名”使得明军错失几次斩杀朱棣的良机,一切皆为气数也。

明朝“靖难之役”四年战祸,这个锅该由谁来背朱棣还是朱允炆

按道理是朱棣起兵谋反推翻了侄子的政权,当然靖难之役四年的战火由朱棣去背,可朱棣也是被动防守的,要背锅还有朱元璋和朱允炆呢!

首当其冲朱棣肯定要背这个锅,人家朱允炆是正大光明继位的君主,那是朱元璋亲自立的储君,你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就是谋反,就是大逆不道,你好好的做你的藩王不就没事了嘛!可朱棣表示这个锅我不背啊,你以为我想谋反吗,那是被逼的,这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别说藩王了,就是一个普通人面对别人拿着刀砍你,你能不反抗吗?不反抗是死,反抗也是死,可反抗成功了就不用死了,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择,朱棣只不过做了正确的选择,不能把全部的责任怪在他身上!首先朱元璋也是有错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肆的封赏自己的儿子到各地做藩王,朱元璋让这些藩王拥有实权和兵权,藩王手下的兵力至少有三个卫,一个卫士兵最多有一万多,这就导致了各个藩王拥兵自重,特别是镇守边境的藩王手下的士兵更多,比如镇守北平的藩王燕王,他是藩王中最能打仗的。当朱标死后,朱元璋想立朱棣为太子,可后来还是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朱棣是很不爽的,但父亲已经下了命令,心里再不爽也只能默认了!朱元璋其实知道藩王拥兵自重对朝廷不利,可朱元璋认为自己的儿子怎么也不会谋反,甘心充当朝廷的屏障,朱允炆也担心这个问题,曾经问过藩王如果谋反怎么办?

朱元璋没有说,只是让朱允炆说该怎么处理,朱允炆就说先以仁德安抚藩王,藩王没有谋反就好好善待,有谋反了就出兵镇压,朱元璋听了觉得这个处理方法还是不错的!当然朱元璋不是傻瓜,难道他不知历史上有多少后继之君都会削藩吗,他当然知道历史上有多次藩王和朝廷兵戎相见,如果朱元璋为了彻底消除藩王对朝廷的威胁,朱元璋轻易就能做到,你既然可以立儿子为藩王,自然也能废除藩王,就让儿子们做个混吃等死的贤王不就行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靖难之役,可朱元璋出于对亲情的考虑没有撤藩,而是相信朱允炆和叔叔们能好好相处的!没想到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立刻发动削藩,而且把藩王往死里整,这就很愚蠢了,朱允炆最大的本钱就是年轻,哪怕不用削藩慢慢也能耗死他的叔叔们,就算要削藩,你可以等几年,等自己巩固权力后再削也不迟嘛,何必要那么急躁削藩,而且还是往死里削的那种!总之朱允炆就是头脑不够冷静,几个藩王不仅被削掉权力,还被削的没了命,湘王朱柏不堪受辱自焚而死!

湘王自焚而死给了朱棣极大震撼,朱允炆这是要把所有的藩王整死的节奏啊,不留一点情面!朱棣知道自己才是朱允炆最想削掉的藩王,因为朱棣最能打仗,而且也和朱允炆争夺过储君之位,朱棣对朱允炆有最大的威胁,朱棣可以想到自己未来的下场,那是绝对死定了,不仅自己会死,自己的儿子老婆也会死!既然刀已经快砍到脖子了,没有第二条活路可走,那只能起兵反抗了,为此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来居然真的推翻了朱允炆的政权,真是惊喜啊!所以说朱棣不是背负所有的责任,他只是被动反抗罢了,既然不公平的事落到自己的头上,为何不能反抗呢,面对压迫起来反抗难道不对吗,因此朱棣是有责任的,但不是全部,朱允炆和朱元璋才是首要责任!

靖康之耻和靖难之役都是咋回事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和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虽然两者开头都有个“靖”字,但这字面含义却截然不同。

“靖康”是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的年号,取自于《诗经》中的“日靖四方”和《尚书》中“永康兆民”这两句话,寓意平定四方,保境安民。然而,徽钦二帝都是儒弱无能之辈,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国大军,根本没能做出有效的抵抗。最终在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这就是靖康之耻。

而“靖难之役”则是明初的一场皇室内战,其性质余西汉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是一样的,只是结果不同而已。最终,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击败了建文帝朱允炆,成为明成祖。因此,后世一般提到“靖难”,都直接指代明初的“靖难之役”。

而实际上,“靖难”也并非燕王朱棣首创,而是自古有之。“靖难”其意思就是:上替国家,下替百姓,平定动乱。这是起兵的一种政治旗号。比如:东汉末年的孔融,就有“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后汉书.孔融传》)的这一描述。因此,“靖难”一词,早在明代以前就已经有了。

不过,由于朱棣是历史上唯一通过“靖难”而夺得皇位的人,而且由此还开创了著名的永乐盛世。所以,靖难之役在后世史书的描述中,被定义为具有正义性和正确性。

总的来说,靖康之耻是一次亡国时间,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次耻辱,是反面事件。至于靖难之役则是一次皇家内战,而由于其结果是以发动者朱棣的胜利,并在日后实现了天下的图治,因而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正面的历史事件!

靖难之役后,南宋是怎么建立的,中间经历了哪些事件

在靖康之变这一场浩劫中,北宋皇室的人只有两个幸免于难,一个是被废的哲宗皇帝的皇后元祐皇后,一个就是康王赵构。赵构是徽宗的第九个儿子,本来赵构是作为议和使去真定(今河北正定),结果行至中途被百姓们挡驾,留在了相州(今河南安阳)。开封被金兵围困时,赵构奉诏率众起兵,渡过黄河后,各地勤王部队也纷纷赶来与赵构会合。而此时徽、钦二帝已被金人掳走,金人北撤。伪帝张邦昌知道自己不受拥戴,于是他把元祐皇后接进宫垂帘听政,自己当了宰相,仅存三十二天的伪楚政权就这样结束了。接着元祐皇后派人请赵构继位。于是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当皇帝,是为高宗。一个宋朝新政府重新建立了起来,史称南宋。

宋高宗像然而,高宗和他的父兄一样苟且求安,他刚即位时,虽起用李纲、宗泽等主战派,却无心抗金,在一些求和派的怂恿下,执政仅75天的李纲就被罢相,随后主战将领纷纷遭贬。南宋建炎元年(1127)十月,金军又一次南侵,高宗仓皇逃往扬州,这一南撤的举动,把中原地区拱手送给了金人。虽有宗泽苦守开封,红巾军、五马山寨等人民自发组织的抗金义军,但由于南宋朝廷的一再求和,而对抗金斗争毫不支持,致使宗泽抱憾而终,各地起义归于失败,淮河以北几乎全线崩溃。转年,金军攻占了扬州,高宗逃往杭州,此时,他还不忘去向金人求和,甚至表示要去掉“尊号”。高宗一味地屈辱求和,反倒使金人气焰更盛,大有不灭南宋誓不归之势。金将兀术率军渡江,高宗被迫一路出逃,最后竟被逼到了温州的沿海,在海上漂泊了三四个月才逃过此劫。与此同时,南方军民奋起抗金。韩世忠、梁红玉夫妇对金军围追堵截,岳飞领兵收复了建康,长江沿岸人民也不断袭击金军,迫使金军撤回了江北。

正是南方军民的抗金斗争把金军拦截在了长江以北,保住了江南的半壁江山。高宗也终于结束了逃来逃去的日子,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从此苟安于江南。

靖难之役:建文帝拥有百万中央军,为何会败给只有800人的四叔

历史上王爷造反不在少数,然而最终能够取得胜利的,却仅仅只有朱棣一人,原因便在于以一隅敌天下难度实在太大。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建文帝朱允炆下令捉拿朱棣,朱棣则以八百私兵起兵靖难,历经四年的奋斗,最终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攻破南京城,成功夺取皇帝之位。那么,坐拥天下的朱允炆,为何会败给仅以八百人起兵的朱棣的呢?

原因之一:削藩决策出现问题,朱棣活动空间扩大

对于朱允炆而言,削藩本身没有问题,但其却在决策中犯下了两个致命错误,其一是削藩顺序的错误,其二则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朱棣在军中的影响力,结果导致朱元璋留下的布局崩溃,朱棣活动空间反而更大。

朱元璋分封诸子,固然对中央朝廷造成了一定威胁,但分封于各地的诸王,在地方实际上形成了诸王互相牵制的局面。以燕王朱棣为例,其东北是辽王,北面是宁王,西边则是谷王、代王、晋王,南下途中则又有齐王、鲁王、周王。要知道,这些王爷不仅都是实权藩王,且大多有带兵经历,如果有他们在,朱棣的活动空间便只能被限制在封地附近。

然而,建文帝削藩之时,却先后将周王、齐王、代王全部废除,又将谷王囚禁、辽王也在朱棣起兵后被召回南京,再加上晋王朱棡、鲁王朱檀也在朱元璋驾崩前夕薨逝,宁王在削藩后又自身难保。结果全面打破了朱元璋的布置,使得朱棣彻底失去了牵制,从而拥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在明初藩王之中,朱元璋最为倚重的便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两人多次统率大军北伐,在军中影响力极大。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晋王朱棡死后,朱元璋更是命令朱棣节制北平都司、行都司、辽东都司及辽府护卫兵马,负责统率诸王防备边患。

朱允炆并非没有考虑到朱棣在军中的影响力,为了防止朱棣“狗急跳墙”,早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便对北平官员进行了全面调整,工部侍郎张昺被任命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被任命为北平都指挥使,同时令都督宋忠屯兵开平,并调走了原隶属于朱棣的军队。

然而,建文帝仍然小看了朱棣的影响力,以及军队中下层军官对军队忠诚度的影响。结果,当张昺、谢贵被朱棣诱杀之后,仅凭八百私兵起兵的朱棣,一夜之间便控制了北平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归附;七月二十七,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

短短二十余天,河北大部便落入了朱棣手中,而其手中的兵力,更是从最初的八百人,迅速增至数万。

原因之二:朱允炆即位时间太短,天下人心尚未稳定

新帝即位之后,首要任务是什么?无疑是先行稳住皇位,牢牢将朝廷和天下掌控在手中,然而朱允炆即位之后,却并未如此做,而是先重用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力行改革,后又火急火燎的开始削藩,结果导致自己陷入了不利局面。

实际上,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建文帝即位后重用自己的臣子并无问题,问题在于用人不当。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虽说是当时的博学大儒,但却是典型的书呆子,极度缺乏实践意识和执政经验,更没有领导才能,他们的决策更多只是纸上谈兵而不切实际。例如方孝孺,竟然建议皇帝恢复《周礼》,结果以恢复周礼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导致大量朝臣反对。

此外,朱允炆的改革步子实在太急,其即位之后便迅速废除了朱元璋时期的一系列苛政律法,虽说此举有利于统治,但改革辐射面积太广,而又缺乏有效手段,导致的结果便是政策虽好,却引起了朝政混乱。

朱允炆即位后犯下的第二个错误,便是削藩步子太急,而且下手太狠,手段不够光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还不足一月的情况下,他便开始了削藩大业。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周王朱橚被以谋反罪名逮捕,全家被押回南京后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仅仅八个多月后,又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全部废为庶人,更是导致湘王举家自焚。又两月,再削岷王朱楩。在朱元璋去世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文帝就先后将五位秦王削为庶人,更是导致其中一位举家自焚,这让天下人怎么想?让其他藩王怎么想?

或许在朱允炆看来,自己既然是皇帝,那么所有朝臣都必须无条件的效忠于自己。然而,正是因为其没有彻底稳固皇位,结果导致在靖难之役中真正站在他这一边的朝臣并不多,在外的将领更是少有主动勤王者,而各地藩王更是冷眼旁观。

原因之三:应对失策用人不当,结果屡失平叛良机

按理来说,即使朱允炆犯下了以上错误,而朱棣实力在起兵初期迅速膨胀,但当时作为皇帝的朱允炆,毕竟名义上还是坐拥天下的帝王,因而实力远在朱棣之上,其最终之所以战败,与其应对失策和用人不当,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首先是应对失策,错失争取人心的机会。朱棣起兵本是叛乱,但却凭借着“遵祖训,清君侧”的旗号,转眼便成为了“正义之师”,而朱棣所谓的“清君侧”,便是指受到朱允炆重用的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

这种情况历史上其实也曾出现过,汉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当时吴王刘濞等人打出的旗号便是“诛晁错,清君侧”。结果,汉景帝果断杀掉了晁错,从而坐实了诸王的造反罪名,反而为自己争取到了民心。而建文帝朱允炆由于亲信大臣本就不多,因而整个靖难四年都没有想过要通过杀死三人来争取民心,结果导致朱棣可以一直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大张旗鼓的收买人心和获取支持。

虽说由于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导致朱允炆平叛时无大将可用,但这却不能成为其用人失当的理由

朱允炆启用的第一任统帅是老将耿炳文,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虽说耿炳文能力有限,但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当耿炳文在滹沱河地区战败后,在损失并不算大,且在遏制了朱棣进一步行动的情况下,朱允炆却将其免职撤换。

朱允炆任用的第二任统帅则是李景隆,作为开国名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绝对算得上是“虎父生犬子”。李景隆早年从无带兵经验,只不过曾经在湖广、陕西等地训练过军队,也就是只有练兵之才,而无统兵之能。结果,在李景隆于郑坝村惨败后,朱允炆却并未选择换帅,而是继续调集兵力命其平叛,结果李景隆又在白沟河再次惨败。先后两次战败,李景隆损兵折将数十万,结果竟然导致作用天下的朝廷出现了兵源空缺。

第二次战败之后,朱允炆终于将李景隆撤换,改用驸马梅殷为帅,更是将京城周边军队抽调给梅殷,让其镇守淮安。然而梅殷果然就驻守在了淮安,朱棣大军在附近交战,他不闻不问;朱棣大军南下渡江,他仍然不闻不问;朱棣大军抵达南京,他还是不闻不问。

其实当时朝廷并非无将,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色的平安、徐辉祖、瞿能等人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说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误。更可笑的是,在朱棣大军已经杀到南京城下之际,朱允炆竟然再度启用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镇守金川门,结果李景隆和朱橞两人大开城门,放燕军入城,固若金汤的南京城就此失守。

综上所述,纵观整个靖难四年,初期的朱允炆面对朱棣,可以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然而正是由于其一系列奇葩操作,结果导致自己一步步陷入不利、丧失先机,结果最终惨遭战败,不仅弄丢了皇位,也弄丢了自己。

靖难之役沐英的30万沐家军为何不救朱允炆

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沐英是朱标最忠实拥护者,但沐家不是。

沐英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

沐英的职位由长子沐春接手,沐春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袭封西平侯,接替沐英镇守云南。然后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沐春病逝。

由于沐春无后,由沐英次子沐晟承袭西平侯爵位。

此时的沐英之后的沐家最核心的利益是保持家族在云南地区的影响力,而不是去“靖难”。

实际上,朱元璋原想着是让义子沐英平定云南大政后,再派自己的儿子去摘果子的。所以洪武二十二年时,朱元璋令周王出镇云南,不久后又改成岷王出镇云南,理由“上以云南土旷民稀,必亲王往镇之,故命岷王必都焉。”

本来沐英作为朱元璋的义子,对亲王镇云南不怎么排斥,但不幸的是沐英在洪武二十五年死了,继任的是长子沐春,然后洪武二十六年岷王建邸云南。

此时的沐家在云南已深耕12年,对此时朱元璋安排来摘果子的岷王是相当不满,但架不住朱元璋腿粗,只得认命。更为要命的是朱元璋下令将沐家手中最精锐的云南左右二卫划归岷王护卫,由岷王指挥。

沐春被逼到墙角,上书向朱元璋讲道理——“前改云南左右二卫为护卫,盖此二卫官军久居云南,习于征战,若为护卫则不可调遣,宜仍其旧…………”

主要是借口云南还不太平,需要精锐部队四处征战。朱元璋一听有理,听了沐春的,并将其它战斗力差的部队改为亲王护卫。

建文帝上位,此时也是沐晟继任父兄的位置。沐晟此人军事素质不太优秀,但政治能力绝对一流,借着建文削藩,将岷王挤出云南。

四月,前岷王梗护卫。梗所为凶悖,与西平侯构怨。帝降敕切责之,某其护卫……十一月,废岷王梗为庶人……。”

沐晟趁着建文时代,大力稳固沐家在云南的势力,并在建文与朱棣之间左右不站队。就这么苟到了朱棣上台。

朱棣一上来,就借朱元璋的名义恢复旧制,其中就包括将岷王送回云南,但朱棣不太放心这位弟弟,就叮嘱岷王“夫藩屏至重,贤弟宜慎出入,谨言节饮,庶诸夷有所瞻仰,而不负兄之所望。”

结果不出意外岷王与沐晟扛上了,作为哥哥朱棣自然是站在岷王一边,结果沐晟在边境搞起一大堆事情,搞的岷王被众多官员告状,说岷王”惊惑众心,激变夷人,又受命不朝京师。“朱棣只得收回岷王的部分权利,并安抚沐晟。

比如朱棣一共封了八个国公,分别是张玉、朱能、丘福、张辅、陈亨、姚广孝、徐增寿与沐晟。

前面六人是直接参入”靖难“的,可谓是帮朱棣立了大功,徐增寿是徐达的儿子,朱棣老婆的哥哥,徐增寿站在朱棣这边就是对朱棣最大的”正名“,必须要封国公。而沐晟黔国公是永乐四年封的,名义上是配合张辅打安南,实际上是安抚这名地头蛇别闹事(沐晟可没真正意义上站在朱棣这边)。

沐王府这个称号也是从沐晟这边起的,而在朱高炽登基后,岷王又被挤出云南,沐晟也被皇帝加封”太傅,铸征南将军印给之,世镇其地自是为定制。“

这才是沐氏世世镇守云南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