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爱新觉罗·溥任简介溥任的子女溥任的后代都有哪些
爱新觉罗·溥任简介:爱新觉罗·溥任(1918年9月—2015年4月10日),又名金友之,满族,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异母弟,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是载沣的侧福晋邓佳氏。有妻金瑜庭(1971年病逝)、张茂滢(1975年续娶)。
1947年他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68年退休,退休后致力于清史研究。2015年4月10日下午4月10日下午3时,97岁的溥任因病在南锣鼓巷旧宅去世。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上百名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到现场悼念。
爱新觉罗·溥任与金瑜庭共有三子二女,分别为长子金毓嶂、二子金毓峑、大女儿金毓琨、二女儿金毓珵、幼子金毓岚。
富察皇后的父亲叫李宝荣,为什么她不姓李
先说句题外话,人家叫李荣保,不是李宝荣。这里就涉及到满人的名字问题了,顺便也说一下,满人到底应该怎么称呼。
其实满人没有姓,只有氏,所谓爱新觉罗氏、他他拉氏、叶赫那拉氏、瓜尔佳氏等等,都不是姓,只是代表他们出自哪个部落,仅此而已。故而,满人是不会称呼对方的姓的,所谓“呼名不道姓”。叫什么名字就直接叫,不带姓。比如前段时间大热的延禧攻略,里面称呼傅恒为富察傅恒,那是不对的,满人不那么叫。
比如李荣保吧,富察皇后和傅恒的父亲,满洲镶黄旗富察氏人。所以人家不姓李,而是富察氏(不能说姓富察)。富察氏是满洲名门望族,李荣保之父米思翰,是康熙早年户部尚书,曾力挺康熙撤藩,又于三藩之乱爆发后积极筹措军饷,最后死于任上。米思翰四个儿子,长子马斯喀,做到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兼管火器营,后因作战失利,仅保留内务府总管,晚年任镶白旗蒙古都统;次子马齐名气最大,历相三朝,康熙年间就做到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雍正即位后为总理事务大臣、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乾隆继位后致仕;三子马武,任镶白旗蒙古都统、领侍卫内大臣,三等轻车都尉,享受伯爵待遇;四子李荣保,察哈尔总管,因其女被立为皇后,追封一等公。
米思翰的名字还是标准的满人名字,长子马斯喀也是,但是从马齐开始,三个兄弟名字感觉都像汉人了。这就要说到满人的汉化问题。因为康熙比较崇尚汉学,甚至给自己的儿孙定了字辈,按照汉族规矩起名,所以大臣们自然也是趋之若鹜。从康熙朝开始,满族很多官员的名字都听不出满族味道了。但是话说回来,满人没有姓,所以取汉名时没有规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姓,这也就是为什么马齐、马武感觉“姓马”,李荣保“姓李”。因为根本就没有规定,凭自己喜欢了。
而后来的起名,甚至会参考自己满洲的氏,所以李荣保的儿子叫傅恒,就是因为他们时富察氏,取“富”的谐音。故而,在“傅恒”这个名字中已经包含了“富察氏”的寓意,别人更不可能叫他“富察傅恒”了。后来傅恒几个儿子起名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福”都是有他们出自“富察氏”的寓意。
又比如官员的名字虽然跟满洲的氏不一定有关,儿子也会参照汉姓的方法,沿用父亲名字的第一个字,使之有汉人姓的感觉。比如鄂尔泰四个儿子都叫鄂某。
而满人互相称呼或者被汉人称呼时,表示尊敬,也会习惯性把名字的第一个字当汉人的姓用。所以,“福大帅”、“和中堂”的叫法是对的,不因为他们不姓“傅”、“和”就说不能这么叫,如果称他们为“富察大帅”、“钮祜禄中堂”倒是很荒唐的事情了。
当年那个自称乾隆后裔的人,现在过的怎么样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所以说
只能说今天的社会太夸张:牛鬼蛇神四处,骗子满街走,老鼠为钱给猫做三陪。
这里随便说几句。
对于爱新觉罗·恒绍的介绍为:1987年至1990年在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1991年至今在吉林市恒绍中医药研究所,主治肝硬化、股骨头坏死、类风湿等。撰写《爱新觉罗·恒绍藏宫廷秘方集》获卫生部中国特级名医称号,获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医学博士学位。
别的咱不知道,你要说能够治疗股骨头坏死,就是无稽之谈。
萨沙的亲戚恰好有人有这种病。这个病是目前全世界的难题,就算是美国顶尖骨科专家,也是束手无策,只能通过复杂的手术方法帮助恢复。
而且美国目前的治疗水平已经是全世界最高。当年刘欢因为严重的股骨头坏死,就是赶赴美国去手术。你说刘欢常年在北京,朋友肯定多如牛毛。而全国治疗股骨头的权威医院全部都在北京,只要刘欢愿意完全可以选择北京顶尖专家治疗,但他仍然去美国。
说明美国的水平更好,刘欢更信任。
如果中国的中医谁有本事说我能治疗股骨头坏死,那立即可以去申请诺贝尔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文学的诺贝尔奖得住,何必靠其他手段搞点小钱呢?
就这一点来说,爱新觉罗·恒绍这人就不靠谱。、
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博士是什么来头?
这个名词一看就吓人一跳。我的娘啊,诺贝尔呢?是不是诺贝尔奖的下属机构?
仔细一看,我靠,恐怕是诺贝尔瓷砖厂的下属机构。
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的上级单位是美国中华医学会。
萨沙谷歌这个学会,直接导航到洛杉矶一个鸟不生蛋的民居里。
谷歌这么说:美国中华医学会的前身是一家挂着中医院名头的中药店,这个中药店的老板是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来跑到美国摇身一变成了专门研究中医治疗白血病、癌症的“专家”。 目前该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的公开院士、教授、博士全在国内,基本分布在各大十八线城市民营医院的痔瘘科、白癜风、红斑狼疮、男科病、女科病等科室内,容光焕发的替国内患者解除腰包和痛苦。
我日。。。服了。。莆田系美国版。
还有,现在没有姓爱新觉罗的人。
满清灭亡的时候,爱新觉罗已经全部改姓为金、溥之内。
如果你掏出身份证,上面写的是爱新觉罗,我就服你,随便你喊。
最后,你穿着龙袍祭祖是几个意思。
祭祖是天经地义的,你穿着便装、西装,哪怕满族传统服饰祭祖,是你的自由,没有任何人有权干涉你。
但请问你穿着龙袍祭祖,还让其他人穿着大臣衣服,啥意思?要复辟?还是自己要登基做皇帝了?
药不能停啊!
其实说来说去,无非是炒作自己,为了卖什么《宫廷秘方集》赚钱。
他自称《宫廷秘方集》里面记载的全部都是满清宫廷秘方,经过他多年的研究,已经对该书里面大部分的秘方烂记于心,并因此也赚到了很多钱。
我就奇怪了。这个国宝怎么到你手上的?
当年溥仪可是皇帝,人家可是从容出宫的,带走了无数宝贝。这种国宝级的秘方,溥仪能放过?
真的当中国老百姓都是傻蛋?
最后说一句,醒醒吧,大清早就亡了。。
现在与溥仪平辈的人还有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然有人啦!只是这些人有名气的比较少,或者都改了姓氏,早就不好考证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是由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建立的,后来称为满人。清朝的开国皇帝,你可以说是努尔哈赤,因为他建立了后金,奠定了基础。
你也可以说皇太极,因为是他改国号为清,甚至你也可以说是顺治皇帝,因为是顺治皇帝统治时期统一的全国。
清朝统一全国后,经历了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位皇帝都很努力,国力强盛,开创了“康乾盛世”。
但是往往盛世都比较短,乾隆皇帝后期,清朝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朝政腐败,闭关锁国,慢慢的和世界先进的科技拉开距离。
清朝又经历了“嘉道中衰”,在道光帝时期,西方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启了屈辱的近代史。
随后,太平天国起义,咸丰皇帝的无能,虽然“同治中兴”稳定了局势,但是依然不能阻挡清朝的衰败和灭亡。武昌一声枪响,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清朝成为历史。
由于清朝是被袁世凯逼迫退位的,算是和平过度,而且根据优待条约民国政府对清朝的皇族还是比较好的,还让幼帝溥仪住在紫禁城,每年还给400万的生活费。
所以在民国时期满清贵族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波及,不像明朝皇室那样遭到大规模的屠杀。
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杀戮,可是为了生存,也有很多满族人改了姓氏。就像爱新觉罗在满语中有黄金的意思,所以就改姓为“金”。
佟佳氏取谐音改为“佟”“童”两姓;瓜尔佳氏改姓也取了谐音,把三国时期关羽的姓作为了姓氏。
就像关之琳,就是瓜尔佳氏。叶赫那拉氏这名声也算比较响亮了吧,改为那姓,像著名歌手那英就是其后裔……
据史料记载由于满清入关后,爱新觉罗氏处于一个享有特权的时代,所以经过三百年的发展,到清朝灭亡时,爱新觉罗氏的皇族后代已经接近2万左右。
整个爱新觉罗家族大约有8万人,这还不算改名换姓的,所以真实数据应该更大。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都是平等相待,所以又有一些满人恢复了爱新觉罗姓氏,当然也有一部分没有改回来,还是按原来的姓氏。
现在全国估计有30~40万姓爱新觉罗的后人,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大书法家启功,女画家爱新觉罗·毓崌,还有美女演员启星等等。
所以,现在完全会有和溥仪一辈的爱新觉罗后裔,只是平时比较低调,大家不知道罢了。
但是如果说严格意义上的溥字辈,现在还真不多了!原因很简单,清朝前期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辈分,都是乱取名字,叫什么的都有,你根本不能通过名字看出谁和谁一辈的。
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的儿子,取名字还不怎么统一,就像康熙皇帝叫玄烨,康熙的二哥就叫福全,这根本就看不出来是亲兄弟啊!
康熙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并且他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开始给儿子们取名字按辈分,就像康熙的儿子都是胤字辈。康熙还规定了,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所以乾隆皇帝是弘历。
雍正皇帝继位,还把兄弟们的名字里面的“胤”都改成允,乾隆皇帝继位后并没有改兄弟们的名字。等到嘉庆皇帝继位后,反而是自己的名字“永琰”改名为“颙琰”,用来避讳。
乾隆皇帝觉得爷爷定的辈分太少,不够用,于是在一首诗里面找到了灵感,定了后人用“绵”、“奕”、“载”。
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
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于是,康熙皇帝的后人就是: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这些都称为近支宗亲。
虽然康熙的后代都是一家人,但是后来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后代的尊贵,也进行了取名字要求。
嘉庆皇帝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
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訢、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
庆亲王奕劻,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这样就可以很简单的看出,谁是近人,谁是哪个皇帝的后代。
咸丰皇帝只有两个儿子,可是一个夭折,只剩下一个同治皇帝,同治皇帝没有子嗣,这样一来清朝的正统血脉算是断了。
后来光绪皇帝继位,再次没有子嗣,慈禧又选来光绪的侄子溥仪继位,溥仪也成了最后一个皇帝。
所以溥字辈的必须是康熙皇帝的后代,才有资格用溥字辈。根据时间推算,现在载字辈的应该不存在了。
因为康熙的最后一个成年儿子是胤祕,他出生于1716年,去世于1773年,距今已经有248年了。
从胤字辈开始算,然后弘字辈、永字辈、绵字辈、奕字辈、载字辈,到载字辈要五代人,这样除非所有人都长寿,并且很晚才有儿子,否则根本就不会有载字辈的人活着。
其实即使溥字辈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古代人结婚都比较早,寿命都比较短,溥字辈活着的,年纪也都不小了。
本人能查到资料的溥字辈的人,要属载涛的四儿子溥仕(1940年-),现名金从政,曾任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学语文教师,之前还参加过访谈类的节目,是溥仪的堂弟。
载涛是醇亲王奕譞的第七子,他和溥仪的父亲载沣是亲兄弟,所以溥仪和溥仕确实是堂兄弟。
另外,还有爱新觉罗·溥光(宋曙光),听说是清太祖第十一世孙、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同辈兄弟。
溥光是一名书法家,多家出版社的总,名气很大。
还有溥仲,1914年生于北京,又名溥岳中,满族,爱新觉罗氏。
溥仲是嘉庆帝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的曾孙,惠敬郡王奕详孙,多罗贝勒载润次子,长兄溥佑。溥仲也是从事银行的工作,喜欢书法。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爱新觉罗的名人,虽然有的已经去世,但是她们的艺术造诣都很高。比如溥佐,他也是溥仪的堂弟,只不过远了一点,溥佐的父亲是载瀛,爷爷是惇勤亲王奕誴,所以溥仪的爷爷和溥佐的爷爷是亲兄弟,溥佐也算是溥仪的堂弟。
溥佐在民国时期就是有名的书画家,据说那时候溥佐的扇面能卖 200 大洋,建国前他还在美术学院任教。
1956 年,溥佐和几位朋友合作精心画了一幅以《百花齐放》为题的国画,送进北京,献给毛主席。出乎他的意料,那年春节期间,毛主席派专人带着礼物来看望他,鼓励他继续努力作画。
不知道为什么,爱新觉罗的后人在绘画和书法方面造诣都很高,或许从小就可以接触这些东西吧!
并且很多爱新觉罗的子孙都很低调,他们从来不以自己曾经是皇族后裔自居,比如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他的水平很高,也在古词和书画鉴赏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其实启功先生,他的高祖父是乾隆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弘昼,即和亲王,也就是说启功是和亲王一支。
虽然是爱新觉罗的后人,但启功先生却从来不承认自己姓爱新觉罗,只说姓启名功,有人曾给他写信“爱新觉罗启功”收,他连看都不看拒收。
启功先生曾言“不吃祖宗饭,不做八旗子弟”,其实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靠家族图名牟利的,就像王羲之落款时从不写上自己是琅琊王的后代,但书圣的地位却是自己挣来的。启功先生也同样是这样。
总结:所以真正和溥仪同辈份的爱新觉罗后裔肯定是存在的,并且还不止一人,只是他们都比较低调而已。现在爱新觉罗的子孙也和平常人一样,早就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褪去家族的荣辱,应了开头的那句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还有清朝皇帝的后人吗
要说清朝的皇帝,已经没有后人了,因为末代皇帝溥仪一生都没有生育。
他患有不育症。这是连周总理都知道的事实。但如果说清朝的皇族,那后人就很多了,离溥仪最近的一支就是他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和爱新觉罗·溥任的后人了。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是中日混血,唉。。)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还有现在影视界的一颗新星:爱新觉罗·启星,也是皇族后裔,但没有说明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哪一支后裔,大概不是很有名的皇族成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