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合璧

"平水韵"对于对联是不是桎梏?如何才能写好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格律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7 23:10:38 浏览6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平水韵"对于对联是不是桎梏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韵”是联主给予应联者识别之用,或“古”或“新”,以免产生“误会”而争议不休。“律”是依据“平仄”既定的格式或规则,以免声韵混淆不清。

如果说;古为今用是一种传承,还不如“敢于创新”更为有用,也没必要因己“固执”而固守特定“思维”。

“好”则“纳之”,“不好”则“弃之”,不然,老祖宗会撬开棺材板出来吐槽,一帮不长进的家伙,整天只会吵架,不好好去干实事。

古代因有很多学者敢于不断创新,以致,出现了不少文学大家,而现代呢?书比古人念得多,连个“雅俗共赏”的对联韵律还要“执己之见”,缺少包容,悲哀呀!

注:配图源自网络,鸣谢原创者,若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如何才能写好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格律诗

问题:如何才能写好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格律诗?

这个问题很复杂,如何入门和如何写好格律诗是两码事。我分两个部分,从自己学习的体会简单来说一下。

一、入门

相对来说,入门是比较简单的事,知道去学习格律,算是找到了门。能够依照格律的要求,平仄、押韵、对仗、黏连一样不差,拼凑成一首五律或者七律,基本算是进了门槛。

1、绝句开始

最初学习,从绝句开始练习。绝句有古体和近体,可以先从古体开始练习,然后学习近体。

对与门外汉,平仄和平水韵、黏连搞明白就不容易,初学往往顾此失彼。所以一开始不要考虑什么意境、主题、章法等等,就把这三样能够依照格律写出一首七绝或者五绝即可。

下面我以前写的古体诗,《端午时节咏屈原》 :

汨罗江畔粽叶香,端午时节楚人伤。
屈子遭逐怀王死,空留离骚吟断肠。

▲随园诗话也是必读书
2、新韵过渡

这一阶段其实并不容易。我最早学诗时非常头痛平水韵与普通话的平仄不同,后来老父亲说你可以从新韵开始,就用普通话押韵。这样等于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押韵也用普通话,而黏连一看就懂, 用新韵作格律诗简单到小学生都能很快看明白。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中华诗词学会大力推广中华通韵的原因。

下面是我以前用新韵写的一首七律《春山访友 》:    

迷芳涧底知春在, 问道禅门待雾开。僧扫山云堆寺角, 燕衔萤火点香台。
筝长曲短催烛老, 人瘦衣宽怯月来。坎坷尽尝霜雪苦, 蹉跎空叹吕伊才。

3、会古韵才算入门

但是新韵不可久用,这只是一个入门的阶段而已,不会用古韵作诗,我以为不算是入门。我的孩子学诗时,就没有用过新韵,一开就用古韵作诗,必须勤奋一些,常常要花点时间去查询字的韵部。

这是我后来用古韵作的诗,《和张、王二老感怀》:

一杯沧海笑浮沉,几度斜阳变古今。风雨偏多因路转,布帆无恙踏云深。

骑牛曾是函关客,能饭犹存老骥心。白首约期君莫忘,渔樵事业属兰襟。

4、五七律是基本功

绝句会了,古韵也习惯了,一定要练习五七言律诗,比起绝句来说,多了一项要求:对仗。会了五七律,填词用的词谱一看就懂。

5、关于对仗、用词等等

平仄、押韵、对仗、黏连,四个是五七律的基本要求,很多人顾此失彼, 这里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多看古人作品,多加练习。古人作近体诗,为了对仗工整,经常要摆上一桌子书查询典故、词语。

关于对仗,初学者会陷入两个困局,第一是对仗不工,第二是对仗太工。

对仗这一关过了以后,常常会走入另一个误区,就是对仗太工整而死板无生气,甚至有好多才入门的人喜欢指责别人对仗不工整。这种对于“宽对”的把握,只有多读古人作品、多加练习才能解决,古人很多佳作在初学者看来对仗常常是不工整的,例如: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
直北关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

如果不知道这首诗是杜甫写的,一定会有一些人说“新主”与“昔时”一个是人一个是时间,对仗有问题。

我们平时读诗的时候一定要有代入感,看到古人作品,一定要想一想,我自己会不会、敢不敢这样用词用字。如果我看到网上有其他人这样用,我会不会去指责他。

二、进阶

入门以后,未来水平的高低完全看自己修行了。一般书店里的书都是介绍诗词格律的,而介绍诗词赏析的书完全不会告诉你怎样写诗,甚至很多作者自己也不会写诗。而且你会看到很多诗词班学习出来的人,也是良莠不齐,很多人还是停留在刚入门的打油诗和口水诗的水平。

1、我个人以为,格律入门了以后,简单来说,要进行字法、句法、章法的学习。

1) 字

如果企业hr要为一个岗位招聘一个合适的人,这就是“练字”。练字,往往出自动词,古人记载的著名故事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和杜甫的身轻一鸟过。绿、过,是诗人练字的结果。字的选择还包括词,即word,一句诗里所有的字都需要斟酌,典故也是word,人的名字、颜色、动作都是word。

选word如同招聘,至于你招聘的这个人水平如何,是否适合这个岗位,就看你这个人事经理的水平了。

2) 句法与章法

句法和章法都是内容顺序的变化和调整,就是为了完成业绩目标(更好地表现主题和意蕴),把你招聘的人或者团队调整到更合适的位置。同时还要注意章法的安排和句法的多变。

王力的汉语诗律学把句法(语法)分析到了几百种,古人虽然没有语法的概念,但是形态多姿,变化多端,每一首佳作都需要细细品味和剖析才能稍窥一二。这时多看一些前人的诗话词话等,会有不少收获。

▲孩子学诗时做的标签

2、学习是读书与练习的结合

多学习古人的诗词作品,多阅读理论方面的书籍,还要同时多加练习,然后一直坚持,总会有点滴的进步。我学习古人的方法不仅是阅读,还有依照原韵、原主题练习,例如:

观宋填词19•水调歌头(用苏子美韵 咏沧浪亭)

沧浪共鱼鸟,苏子解青纶。功名余事抛却,烟棹向芦湾。更把五湖风月,斟入一尊清酒,高唱浩歌还。行藏都不厌,得意水云间。
今古事,谈笑里,似等闲。几回兴废,欲问清浊渺无澜。感慨江南游子,行看春风词笔,相契每开颜。自恨营营久,何日肯归山。

水调歌头沧浪亭(宋·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只有作者才会真正看到作者的细节,领悟古人的用字、用典、章法、主题、意蕴等等,仅仅是背过和知道写的什么意思,是学不会作诗的。

结语

现代人对于诗词的创作不必妄自菲薄,喜欢的话就当作一种消遣,一直坚持下去即可,多听别人意见,外对于不同的意见也不必争论,无则加勉有则改之。

我不太建议花时间去相互捧场,太浪费时间还学不到东西。 总之,多读书多练习。

关于格律诗学习要注意的技术性问题,我在《老街诗词闲话74-零基础学习旧体诗看懂这7篇短文基本就算高手》里写了不少自己的浅薄认识,内容较多,这里不展开说了。学海无涯,我也是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另外,不要耽误工作,毕竟我们的主要责任是养家糊口。诗词换不来柴米油盐,不学也罢。

@老街味道

对联非得用平水韵吗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对对联写诗词有一部人是不用平仄格律的,是自由体;一部分人喜欢格律,就使用规则是创作,但其不一定非使用平水韵不可,本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中华新韵,这是时代的要求,因为要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旧的东西上。平水韵,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增加了选字选词的余地,就是不易掌握,容易与新韵混淆,有点乱,所以今人易用今韵,在真正找不到适当的字词时,偶而使用一下平水韵道是未尝不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有的主张来个大解放,取消格律全部实行自由体,我认为这是偏面的极端做法,这是不要继承的发展;有的主张必须全部实行平水韵,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其实这是完全的继承,是不求发展的拿来主义;我认为应该实行首继承有抛弃的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加入新的新鲜血液,使其健康地发展。就象我们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去按照符合自身内在的规律去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遵义会议确定了按照中国的特点让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燎原了中闽,使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一国两制、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富强了。所以格律诗词对联的改革发展也只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继承有抛弃的发展,所以我建议更多的人使用中华新韵!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健健康康地发展下去!

为什么《诗韵合壁》中将韵母为“un”的字放在“十三元”韵里呢

《诗韵合璧》系清代汤文璐总结前代各韵书之长而成的韵书,共有 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 30韵,入韵17韵。清代文人作诗多查阅此韵书。

《诗韵合璧》上平声十三元包括: 元原源园猿辕坦烦繁蕃樊翻萱喧冤言轩藩魂浑温孙门尊存蹲敦墩暾屯豚村盆奔论坤昏婚阍痕根恩吞沅媛援爰幡番反埙鸳宛掀昆琨鲲扪荪髡跟垠抡蕴犍袁怨蜿溷昆炖饨臀喷纯,共七十五字)

我们看到,《诗韵合璧》将存、孙、门这些韵母为un的字归入韵母为uan的元韵部里。这是因为我们作诗是按照韵部押韵的。韵部和韵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属于音韵学和语音学,它们的划归标准不同。音韵学把发音部位一样音色近似的元音可归为同一韵部,而不是要求韵母完全一致。即使不同韵头的字,尽管读音不同,只要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也算是韵部相同,可以互相押韵。

元、存、孙等韵母分别为uan、uen,韵头韵尾相同,a、e这两个主元音发音部位相同,汉语拼音方案把辅音后的uen省写为un,这是符合音位原则的。这样,《诗韵合璧》把存、孙、元归于同一个韵部,就不难理解了。

诗为什么要押韵

诗是一种用高度概括凝炼的语言,充分抒发人的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休裁。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简炼精当,音律和谐婉转。

诗,又称为诗歌。起源于古人类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后发展成具有一定音律要求的乐坊诗歌。起初,诗歌不分家。由于有些诗的韵律不符合曲牌的要求,于是,把合乎曲的诗称歌,不合乎曲牌要求的称诗。

押韵,又叫压韵或叶韵。把韵母相同的字归纳到一起称为韵部。把相同(或相临)的字按一定的要求放到诗歌的某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称为韵脚,将同(或临)韵母的字放到诗歌不同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位置叫押韵。韵押得恰当的诗歌读(或吟唱)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顿挫悠扬的音律美,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易于记忆和流传。

古体诗对押韵的要求没有严格的要求,相对宽松。人们在创作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押韵的诗更易于朗诵(或吟唱),易于记忆和流传,因此,押韵便成了写诗不可或缺的一环。后来,有人发出了“无韵不成诗”的感慨。

一首好的诗歌,首先要语言凝炼,通俗易懂,具有高深幽远的意境,富有真切充沛的情感。这些是诗歌的灵魂。如果再把韵抻得恰到好处,那就锦上添花了。因此,写古诗时,人们习惯地有意无意地要压韵。

你对新韵和平水韵有什么看法

简单说二点:(1)关于平水韵。如果你想学习最美的诗歌,那就是唐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唐诗用韵的基本规律就是平水韵。不懂平水韵就不能更好的吸收唐诗的精华。不能承前启后就无法超跃。(2)关于新韵。从发展的眼光看,新韵是面向未来的。今人或是千年以后,只能更多的使用新韵而不是平水韵。唐诗也是对前代各种诗歌体裁的继承与改造。进而使诗歌达到顶峰。新韵是诗歌的未来特征,也是时代的选择。总之,平水韵要精通,新韵要光大,方能使中华诗歌提升新高度。中华诗歌的精华在唐诗宋词,新诗不值一提。即时所想,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