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鸦片战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军为何失去了主场优势
鸦片战争,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近代史上我们主要提出了多种救国救民的方案,比如洋务运动,它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还比如“变法”,这是指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比如义和团运动,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可不是什么革命运动,而是一次顽固派的大联合。还有一个方案是“革命”,指孙中山领导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革命运动,注意这里面是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救国方案的。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应付大变局、谋求富强的实践,但最后却归于失败。
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也就是恭亲王奕訢、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五大领袖,走的路线不错,但是却不能救国救民族,为什么呢?简单说就在于近代化观念的不彻底,只完成了近代化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
上面这些洋务领袖接受的多是旧式教育,没有一个人能读外国书,除了李鸿章,没有一个人到过外国,就是李鸿章,出国也是在甲午战败后,那个时候他事业的巅峰早就过去了。所以,洋务运动的领袖们,脱离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束缚,在作者看来,洋务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一种不彻底的姿态,对待西学应该“既为体,又为用”才对。
洋务派里,有一位相比其他人,观念更彻底些。这个人叫郭嵩焘,出生于湖南,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曾出使英法。郭的教育出身并没有特别,和当时一般士大夫一样,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他曾在大沽口办理相关与外国的交涉事务,他深刻认识到,中国非彻底近代化不可。郭嵩焘处理洋务事宜的能力广受赞赏,李鸿章、恭亲王奕訢等都称他是当时最精通洋务之人。他的觉悟比当时洋务派的很多领导者还深刻。比如,洋务派认为只要通过制造机器、造船、兴办企业,增强军事、经济实力,就算达到了“富强”的目的。郭嵩焘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富强不只是在军事、经济上的强大,西方的轮船枪炮值得学习,但更重要、更为根本的是学习“西洋政教”,也就是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学习。
但是郭一生受到的最大争议,则是他的外交活动和对于西方的认识。他在西欧的时候,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经济、社会。他发表日记,送给朋友们看。他常写信给李鸿章,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因为他看到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并不局限于学习机械技术,连政治、经济这些课程都会学习。结果,这些超时代的议论,引起了全国士大夫的谩骂。他们说郭嵩焘是个汉奸,“有二心于英国”。
当郭嵩焘回国的时候,放眼全国,他是思想最开明的一个人,他对西方的认识远在李鸿章之上,但是当时的人还是反对他,他的后半生基本没能得到机会出来做事,只好隐居湖南写作著书。他的很多著作,由于见识高远,思想深刻,至今仍有很高的历史和思想价值。可见,近代化在中国举步维艰,不彻底是原因,民众不接受,也是原因。
一般认为就是追求近代化,而为近代化开头的就是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或者说洋务运动是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而为了尽快自强,李鸿章穷尽各种智慧搞外交,做各种妥协的目的就是为中国争取发展的时间。在洋务运动中,虽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各有所长,但是在认识世界、了解时代大形势这方面,李鸿章都要比曾国藩、左宗棠要高一筹。蒋廷黻在书中引用了李鸿章的一封信,认为“这封信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大的政治家,最具历史价值的一篇文章”。
这封信是1864年李鸿章写给洋务运动另外两位重要人物恭亲王和文祥的,信中到底说了些什么呢?第一,李鸿章认定中国在19世纪要生存下去而不至于亡国,只有学习西方的科学机械。第二,李鸿章在这时也就是1864年看清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世界历史意义,认为中国和日本孰强孰弱,就看谁改革的速度,谁变得快,谁就更强大。李鸿章认清这个形势,并大声疾呼,希望国人觉醒并去努力,作者说这一点尤其表现出了李鸿章的伟大之处。第三,李鸿章认为改革要从培养人才入手,所以要改革科举制,甚至要改造士大夫的人生观。怎么改呢?就是让士大夫放弃章句小楷,而是把科学工程的学习作为目标,作为升官发财的标准。作者认为这封信就看出李鸿章的高明之处,尤其是对日本的野心一直有防范,李鸿章的这种眼光远远在一般人之上。
西周为了教化“淮夷”与“顽民”为他们建造的城市是哪里
周人为了教化“殷夷”建造了一座城市是雒邑。成王为了更好的对东方诸侯国的控制所以把雒邑作为陪都。西周中后期雒邑就被废弃成为九支绒人的乐园。西周灭亡平王东迁至雒邑后史称东周,周天子权威衰退只能和陆浑戎共同治理雒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