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处不胜寒

“居高定然不胜寒,但高处必然风光无限”您怎么理解这句话有什么体会?为什么说“高处不胜寒”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6 13:13:58 浏览1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居高定然不胜寒,但高处必然风光无限”您怎么理解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每个人的观点不同,看法不一样,居高定然不胜寒,做事适可而止,不要求太高,高则寒冰,但是不要太低,低了风景不优秀,观看的风光不广阔,自然不美丽。

为什么说“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现在比喻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知心的朋友,经常感觉被别人从高高的位置上推下来.简单的说就是,站在高高的地方承受不住那里的风寒.又比喻一个人在技艺或修为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境界越高,能够做伴的人就越少,越会感到孤独与寒冷.

请问您是怎样理解“高处不胜寒”的内涵的

请问您是怎样理解“高处不胜寒”呢?(原问题)

高处不胜寒,可不是装出来的高雅。

而是,走到高处,看着别人的样子。宽容而了解,珍惜又不懂得,于是,简单地看着别人的生活。

高处自有寒冷,高处不胜自寒,说明初来乍到高处。高处自有寒,高处不缺寒,此亦高处的风景。

我自爱高处,于风景独特处,一人自赏。

恰似那黎明初醒时,世界尚在晨眠中,世人皆睡我独醒。

于是,在花刚开放鸟初鸣之时,我穿了薄雾走来,进入晨曦的温暖。

我自面向东方,祈祷那世间的善良,留存许久,沉思有加。高处,自是美妙佳处。

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

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是: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现在经常比喻一个人在技艺或修为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境界越高,能够做伴的人就越少,越会感到孤独与寒冷。

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此句出自北宋诗人、词人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希望回到以前的官位上继续当官,但是心中又惧怕身居高位,表达出苏轼心中的矛盾!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