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炮弹和子弹的发射药通用吗
- 子弹的发射药是什么东西
- 底火的成分都有什么,怎么引燃弹壳内的火药
- 八路军兵工厂的子弹用什么发射药
- 颗粒火药的威力比粉末火药的威力大吗,为什么
- 火炸药性能对子弹和炮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 TNT炸药发明之前,人们主要靠哪种爆炸物爆破
- 火炮的发射药一般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炮弹和子弹的发射药通用吗
这件事,问对人了。
很多人一提起发射药,就会想到黑火药,当年黑火药的确是各种不同火器通用的发射药。
这个特性并不是因为黑火药爆炸猛烈,其实黑火药本身就不属于“猛炸药”的范畴。它的爆速度只有每秒几百米,甚至客观一点去判定,只能认为常规的黑火药是爆燃而不是爆炸。
也正因为这一个特点,黑火药更适合做发射药,而不是炸药。用通俗一点的概念来讲就是弹头是被火药燃烧的气体推出去的,而不是由爆炸产生的气体崩出去的。
但是黑火药有自己的缺点,在很久很久很久之前就不被用作各种枪支火炮的发射药了。原因也很简单,爆燃速度太慢,很难在高速弹药上使用。
现代弹药的发射药(推进剂)主要是各种硝酸纤维素。提到硝酸纤维素,大家很快会想到硝化棉,没错,这就是硝酸纤维素的一种形态。
硝化棉本身就有很好的爆燃特性。即便是利用棉片经过简单的硝化反应,其效果也比黑火药要强出很多。
而且这个东西还有一个优势——燃烧后烟雾很小,基本上被叫做无烟火药。
但这个东西做成枪药的话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了。
主要的方式就是调整硝化纤维的颗粒形状,让发射药有合适的推进力。
微观形势下看发射药就有了不同的形态:
有的发射药燃烧时间极短,可以在开火后迅速燃烧干净,让子弹获得极大的瞬间速度。另外还有的发射药相较于前者会更加缓慢地燃烧,让子弹在较长的枪管内持续加速。
说到这里你或许就明白了,即便是不同的子弹和不同的枪支发射药都并不是完全通用的。更何况枪和炮呢?
这些都是火炮的发射药,自身区别也很大,之间也不能通用的。
话说——发射药的研究是给中国出了好几个博士院士的一个研究领域。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射药其实是来自于咱们。咱们利用3D打印技术来整合药形。当很多国家在研究“蜂窝煤”的时候……
咱们在搞3D打印发射药。
你看到的这些实际上都是发射药。不过这个技术好像被荷兰弄走了,现在还算是一个公案吧。
子弹的发射药是什么东西
子弹的发射药,老早以前是黑火药,现在大多数都是无烟火药。这种火药也可以算作是炸药的一种,但是与炸药还是有区别的。
黑火药
炸药能以其不同的性质去分类,例如以其爆炸时扩张的速度去划分。一种物质的爆炸时的速度比音速要快得多(通常是音速十多倍或以上)的,被称作猛炸药。这种炸药就是平时各种武器弹药中装填的,用来产生杀伤力。如果一种物质爆炸速度低得多,就被称作低速炸药,例如火药或者发射药,这类物质通常用来做子弹的发射药。
先来说说黑火药。黑火药由中国发明,一般是由硫磺、木炭和硝石混合而成。其中,木炭是作为燃料,而硫磺和硝石作为氧化剂。由于火药的燃烧特性,而且还能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因此在早期被当做发射药来使用。由于黑火药作为子弹发射药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和残渣(造成装填困难和产生锈蚀),所以在19世纪时,被无烟火药所取代。
无烟火药
19世纪80年代,法国化学家,工程师P·维埃利最先发明。当时普遍使用的是舍恩拜发明的硝化纤维,这种方式生成的火药很不稳定,多次发生爆炸事故。P·维埃利将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醚和酒精里,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成为胶状物,通过压成片状、切条、干燥硬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
无烟火药基本上由单基的硝化纤维,混合超过五成以上的双基硝化甘油,或者以硝化甘油混合三基的硝基胍,以溶剂制成球状、条状或者是片状的发射药,另外还要添加稳定剂与转化剂。双基的发射药,大多数用在小口径武器上,例如手枪或者自动步枪。三基发射药由于威力较大,通常运用在大口径火炮上,例如舰炮、坦克主炮等。
与黑火药相比,无烟火药的有以下优点:
1.无烟:无烟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不发生烟雾或者只发生少量烟雾。
2.有三倍的威力:使用无烟火药可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
无烟火药
无烟火药的问世,为弹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一同奠定基础的还有19世纪早期问世的底火)。从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欧洲国家的军用步枪弹,基本上从大口径黑火药枪弹演变为较小口径无烟火药枪弹。马克沁机枪也是因为使用了无烟火药作发射药,才具有实用的价值。
底火的成分都有什么,怎么引燃弹壳内的火药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弹药底火的的知识。所谓“底火”指的是炮弹或子弹的发射药激发装置,1997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对“底火”的定义是这样的:装在枪弹或炮弹药筒底部,靠输入机械能或电能刺激发火的火工品,用于输出火焰引燃发射药装药或传火药。
底火是定装弹必备的激发装置(注意,是激发,而不是击发),提起底火成分这个话题我们就不得不讲讲一位瑞典化学家了,他就是著名的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就是设立诺贝尔奖的那位老人家)。
小学还没毕业的诺贝尔对化学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涉及炸药的化学知识,1860年,27岁的他发现一种有趣的黄色油状透明液体,这本来是一种医生用来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但是诺贝尔在研究它时不小心将装满这种药物的玻璃试管失手掉到地上,随着试管的触地,这种药物发生了剧烈爆炸(这次爆炸事故把诺贝尔的弟弟给炸死了),而这种药物其实就是一种烈性炸药——硝化甘油。
三年后(即1863年),诺贝尔注册了使用硝化甘油制作的雷管专利(专门用来引爆工业炸药),次年开始建设工厂开始批量生产硝化甘油雷管。
这种雷管有一个特点,即特殊情况下即使不用导火索也能用来引爆炸药进行爆破作业,一开始深受开矿企业家们的欢迎,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安全系数实在是太低了!在搬运过程中一旦失手掉在地上就会发生爆炸,至此,各国开始禁用硝化甘油雷管。
危险的硝化甘油雷管在民用领域是个危险的家伙,但是在军事领域上却成为新宠,因为这个时期人们开始研究后装步枪以及后装火炮,而弹药发射技术一直困扰着武器工程师们,所以大家开始把眼光投向一触地就爆炸的硝化甘油。
所以人类第一代定装子弹的底火成分就是硝化甘油,由于它是一种液体,所以必须使用黄铜包裹,然后镶嵌到子弹底部成为底火,当枪械的击针重重地撞击在子弹底部的底火冒上时,底火内的硝化甘油炸药就会以7700米/秒的爆速发生爆炸,从而引燃弹壳内的发射药,以起到激发子弹的作用。
然而硝化甘油实在是太敏感了,有时候士兵失手将子弹弄掉到地上或者背负子弹的士兵发生摔倒时都有可能导致子弹激发,安全隐患与硝化甘油雷管一样大,所以硝化甘油底火很快也被淘汰了。
那么现代弹药的底火成分都有些什么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学习关于底火成分的相关知识。
▼下图为用于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口服片剂,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感度极高的烈性炸药——硝化甘油,当它被激发时可产生6500米/秒的爆速,十七世纪的子弹底火主要成分就是硝化甘油。
现代定装弹药第一代底火的成分——雷酸汞
雷酸汞是一种呈白色或灰色的晶体,化学式为,对火焰、针刺和撞击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敏感程度远远低于硝化甘油(至少失手落地时不会引起爆炸),爆速为5400米/秒。
雷汞于1799年由霍华德合成出来,1865年硝化甘油雷管被禁用以后,诺贝尔为了抓住雷管市场,使用雷汞与氯酸钾混合成雷酸汞爆粉,用来做为雷管的装药,这就是雷汞雷管的由来。
由于以雷酸汞为主要成分的装药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氯酸钾,所以雷管装药十分稳定,基本杜绝了自爆事故,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安全”的雷管,这也是诺贝尔走上发财之路的开始,当然这属于题外话了。
事实上早在1815~1817年,雷汞就已经被军队尝试应用到子弹底火的制造上,在实验中雷汞底火表现得非常可靠,它的特点是发火率高、误爆率低,而且因其以固体形态存在,比硝化甘油更便于大规模生产。
但是雷汞本身是一种有剧毒、强腐蚀性特性的化合物,使用单成分的雷汞制造的铜质底火往往储存半年以后就开始被雷汞腐蚀,储存超过一年的子弹则连弹壳都会被泄露的雷汞蚀穿,即便没有被蚀的子弹也会在击发时发生炸膛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军方只能花巨资向诺贝尔购买雷汞雷管中的雷酸汞专利(即雷汞与氯酸钾的配方),由于氯酸钾的中和,雷汞也稳定了许多,底火被蚀穿的问题至此被一举解决。
当雷酸汞被应用到弹药底火制造以后,世界上才算是拥有了真正可靠的、安全的底火,雷酸汞成分的底火一直被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截止1930年美国开始试用叠氮化铅做为底火成分),一共使用近200年。
▼下图为美制“点30”M2型步枪弹,即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所使用的斯普林菲尔德7.62×63mm步枪弹,该型子弹的底火成分为技术成熟的雷酸汞,雷酸汞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弹药底火装药。
更可靠、更安全的第二代弹药底火成分——叠氮化铅
叠氮化铅的化学式为Pb(N3)2,是一种用化合物三氮钠与化合物硝酸铅混合而成的新型化合物,属于高感度烈性炸药,化学方程式为NaN3+Pb(NO3)2===Pb(N3)2+NaNO3。
该型炸药为白色晶体,类别分为α叠氮化铅和β叠氮化铅,其中β叠氮化铅的感度很大,重摔也能发生爆炸,性质与硝化甘油相同;而α叠氮化铅的感度较低,需要受到360℃的高温烧灼或者0.9~0.98牛顿的力度撞击才回爆发,爆速为5180米/秒。
α叠氮化铅的感度低于雷酸汞,这就意味着它比雷酸汞还要安全,而且它虽然有毒性,但是没有腐蚀性,因此它比雷酸汞更适合用来制造弹药的底火。
但是α叠氮化铅有一个特点,即潮湿后与铜作用生成极其危险的叠氮化铜,这是另一种新型化合物,同样属于烈性炸药,感度高于雷酸汞,轻微摩擦就会发生爆炸,爆炸威力比叠氮化铅强6倍,比雷汞强450倍。
所以在使用叠氮化铅做为底火成分生产底火时,制造工艺要求非常高,同时子弹(包括炮弹)储存条件也极为苛刻,一旦受潮,轻则造成底火激发失败,重则引发弹药库大爆炸。
叠氮化铅于1891年被合成出来,1907年被注册专利(终于有一款与诺贝尔无关的起爆炸药了)。
虽然叠氮化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高于雷酸汞,但是一直未受到当时的武器工程师们的重视,原因在于它的生产工艺要求实在太高了,以当时的工业水平来说并不具备批量生产叠氮化铅的条件,这也是危险的雷酸汞底火被用了近200年的原因。
1930年,在经济大萧条的大背景下,美国军队终于无法忍受子弹储存时间不能超过5年的制约,要求军工企业研发一种能储存20~30年的弹药,以降低战备弹的储存成本。
弹药储存时间段的原因无非就是雷酸汞腐蚀底火造成的,因此只要改进弹药底火成分就能生产出达到军方要求的子弹,叠氮化铅这才又被重视起来。
当然了,单纯的叠氮化铅是不能直接用来制造子弹底火的,它容易受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人的办法是使用钝化剂将它制成“精糊”,然后凝固成柱状,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其切片,然后塞进底火内制成叠氮化铅底火了。
主要成分为叠氮化铅的底火一直沿用到现在,除了用来制造弹药的底火,它还是工业雷管、炮弹(导弹)引信的主要装药,是目前来说最安全、最可靠的起爆剂。
▼下图为正在准备装箱的美制12.7×99mm北约标准机枪弹,它的底火为柏丹式,底火成分为叠氮化铅,美军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叠氮化铅做为底火装药的国家,子弹研发技术始终引领世界潮流,所以美国的子弹制造技术一直领先世界其他国家。
底火引燃弹发射药的原理
不管是炮弹还是子弹,发射动力均来自于弹壳内发射药在激发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所以子弹击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射药被激发爆燃的过程。
子弹(炮弹)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弹丸和弹壳,弹丸是产生杀伤力的战斗部分,而弹壳这是产生动力的做功部分。
弹壳是一种乘装发射药的容器,弹壳底部有一个激发发射药的装置,被称为“底火”,可以将它理解为子弹(炮弹)的开关,需要受到枪炮的击针猛烈撞击才会被激发,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底火成分是使用感度较高的烈性炸药,当受到枪炮击发装置的猛烈撞击时,烈性炸药在底火中爆炸,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向弹壳内释放,从而点燃装填在弹壳内的发射药。
由于发射药是一种燃速极高的物质(主要成分为硝化棉),被点燃以后产生6300米/秒的爆燃速度,发射药爆燃瞬间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弹丸与弹壳分离,并在枪管(炮管)中继续加度,在飞离枪口(炮口)瞬间获得初速飞向目标。
可见底火激发发射药的过程是一个炸药爆炸→火药燃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单纯的爆炸,也不是单纯的燃烧,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统称为“爆燃”。
▼下图为9×19mm手枪弹的剖面图,红色箭头指示的地方就是底火释放能量的通道(俗称“引火孔”),当底火里的炸药爆炸时就是通过这个通道引燃弹壳内的发射药,从而激发子弹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弹药的底火成分是一种感度很高的烈性炸药,我们将这类炸药统称为“起爆剂”,最初的底火成分是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后来诺贝尔又发明了“雷酸汞”炸药,它被用作弹药底火成分的时间近200年,目前各国生产的弹药底火成分主要为更安全、更可靠的“叠氮化铅”。
第二、底火引燃弹壳内火药的过程是一个炸药爆炸到发射药燃烧的过程,首先是底火在被击针猛烈撞击时激发装填在内的烈性炸药爆炸,爆炸产生的能量被释放到弹壳内以后就引燃了发射药,当发射药开始高速燃烧以后即意味着子弹(炮弹)的击发完成。
结语
通过上述学习我们获得了子弹底火成分是感度较高的烈性炸药的知识,超过360摄氏度的高温或者猛烈的撞击都会导致底火里的炸药爆炸,从而激发子弹发射,所以生活中我们再捡到未击发的子弹时千万不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做用钉子去敲子弹底火或者将子弹扔进火里烧的事,即便什么也不做就拿在手里把玩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捡到子弹时应当立即上缴,或者干脆不要去碰,第一时间报警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下图为老人在垃圾堆里捡到的19发56式7.62×39mm步枪弹,她藏在家中5天以后还是决定报警处理,子弹的底火成分是炸药,如果不慎受到撞击或者受到明火烧灼,那子弹就会被激发,届时将会导致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重大事故。
八路军兵工厂的子弹用什么发射药
子弹发射药并不是什么黑科技,只要有棉花、硫酸、硝酸就能造,只是说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造出来的发射药性能不尽人意罢了,因此八路军兵工厂的子弹发射药毫无疑问就是现代无烟火药,也就是硝化纤维素,俗称硝化棉。
很多人认为八路军兵工厂在艰苦岁月里生产的子弹发射药是黑火药,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无烟火药从理论上来讲是非常简单的。
基本工艺是这样的:首先选用优质棉花进行干燥处理,然后浸泡于浓硫酸中,晾干以后再浸泡于浓硝酸中发生酯化反应,最后就能得到硝化纤维素这样的化合物。
在子弹制造工艺中,酯化后的硝化纤维素需要切成条状、片状、球状,接下来就可以装填到弹壳里成为子弹发射药了。
可见子弹发射药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八路军兵工厂完全可以自行生产,相信这也是我军在抗日战争中队伍能不短壮大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兵工厂提供有力的武器弹药保障,八路军是不可能仅通过缴获、采购来武装士兵的。
▼下图为珍贵的八路军黄崖洞生产车间历史照片,该兵工厂虽然设备简陋,但是产能十分惊人,年产步兵炮炮弹7600发、迫击炮炮弹58000发、手榴弹10万枚、各类枪弹200万发以上,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占据八路军装备量的35%,可见八路军兵工厂的制造能力是很强的,区区子弹发射药就更不在话下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八路军兵工厂生产的子弹发射药的技术性能指标是很差很差的,以我国当时的化学、材料等领域水平来说,最多只能解决有无问题,与日军的子弹发射药技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是因为最不起眼子弹发射药技术性能指标是需要一个国家整体工业水平才能支撑起来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能生产出优良性能子弹发射药的国家不超过3个,而我国并不在其中。
以美国为例,做为一个长期研究轻武器的强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完全吃透7.62mm枪械的子弹发射药技术,而5.56mm小口径枪弹的发射药技术到了1980年才基本吃透。
比如说美军7.62mm步枪弹所使用的WC846型发射药,它的硝化纤维素含量为81.4%,氮含量为13.6%,为了增加火药力,特意添加了10.39%的硝化甘油炸药和0.6%的二硝基甲苯炸药,理论爆速6000米/秒,这样的发射药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炸药了。
很显然八路军兵工厂是不可能生产出这样高性能发射药的,因为配比一旦超标,那么子弹在击发时产生的炸膛风险就很高了。
▼下图为二战时期美军7.62mm枪弹所使用的WC846型发射药,消化纤维素的性状是白色的,制成发射药后呈黑色的原因是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石墨,这项技术八路军是很难掌握的,所以八里街兵工厂生产的子弹发射药性状是黄色,这是添加了硝化甘油的缘故。
所以八路军兵工厂生产的硝化纤维素把硝化甘油炸药的配比降的很低,二硝基甲苯这样的高性能合成炸药则不具备任何添加条件,所以仿制出来的6.5×50mm步枪弹、7.92×57mm步枪弹在外观上与原装弹没有区别,但是弹丸外弹道性能却相差很大。
以日制6.5×50mm有坂步枪弹为例,在使用38式步枪发射时,膛压为262兆帕,枪口动能达到了2613焦耳,这就是三八大盖射程远、射击精度高的原因。
而八路军兵工厂仿制的该型枪弹膛压不到240兆帕,枪口动能1900焦耳,这样的技术性能指标意味着同样规格的枪弹能表现出不同的外弹道性能,当射程超过400米时,弹道就会特别弯曲。
所以八路军士兵们总结出了枪弹使用的经验:用日军原装子弹时按照枪械标尺瞄准,用边区造时标尺要抬高。
比如说射击距离为200米时,原装子弹用11档标尺,边区造子弹用13档标尺,以此类推。
子弹发射药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武器弹药制导上的软肋,并不局限于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即便是现在,我国依旧没有吃透小口径枪弹发射药技术。
以5.8mm系列枪弹为例,由于国产发射药技术太过落后,以至于影响到了95式、03式小口径自动步枪步枪的性能发挥,但是话说回来,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新型枪弹时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美国也不例外。
因此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兵工厂能够以简陋的条件生产出基本满足要求的硝化棉子弹发射药,这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
▼下图为我国仿制的美军球状发射药,它用于小口径枪弹的子弹发射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子弹发射药技术一直是我国武器弹药制造技术领域的短板,想要造出好的国产发射药,这个难度跟男足打进世界杯处于同一水平。
颗粒火药的威力比粉末火药的威力大吗,为什么
首先,感谢邀请。
其次,真是要感叹一下现在真是什么人都敢不懂装懂的回答问题了。
竟然说颗粒火药的威力会比粉末火药的威力大,是因为前者是无烟火药,后者是黑火药。
可见那篇所谓“中国人发明的是黑火药,而欧洲枪炮使用的是现代火药的”的垃圾文遗毒很深啊!
简单说一下,1884年,法国化学家、工程师P·维埃利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1888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40%硝酸甘油和60%硝化纤维的Ballistie双基发射药,1889年英国人阿贝尔用丙酮、硝化甘油、高氮硝化纤维发明了Card型双基发射药。
于是,1890年代初,欧洲国家的军用步枪弹基本上从大口径黑火药枪弹演变为较小口径无烟火药枪弹。而著名的毛瑟71/84式步枪和英国早期李恩菲步枪的0.303弹都是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的。总之,一直到19世纪中后叶,全世界都是使用黑火药来互相杀戮的。
那么火药颗粒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我贴一段考古发现:
2000年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出土了20余枚中空球形明代铁壳地雷。在地雷内发现残留颗粒状黑火药,其形状为均匀的米粒状大小颗粒。经过研究,其天然粘结的可能性不大,应该是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了“造粒”工序,而且经过对残留火药检测。
在西方,欧洲人使用的粉末黑火药被称作serpentine。约在15世纪的前50年的某一时期,欧洲人发现如果把粉末火药加入液体混合之后干燥成饼状,再破碎成颗粒,可以让火药的威力变得更加强大。这种粗糙的早期颗粒火药被称作碎粒黑火药(crumbled powder)。最早的关于这种新技术的记载大约出现在1407年。
那么颗粒化后的黑火药和粉末黑火药相比,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明代人和中世纪的欧洲人并不懂得颗粒化的原理。他们只是发现如果膛内的火药装填的太紧,火药就会因为缺乏氧气而无法成功地燃烧;如果装填的太松,又会减小火器的威力。在没有掌握相关的化学和物理知识的情况下,人们在一次次的试验和失误中发展出了火药颗粒化技术。
而黑火药经过颗粒化之后,和粉末状黑火药相比流动性更好,装填容易,同时还具有适当和确定的装填密度,这样既不会因为压装过实产生平行层燃烧,造成喷发,又不会因装填过松而产生威力小或哑弹。引爆时火焰从火药颗粒间的空隙穿过,可以将全部火药同时点燃,爆炸威力因此增大,所以颗粒火药的出现是火药发展的一大进步。而这在中国明代和欧洲十五世纪初就出现了,真的不关无烟火药什么事情。
火炸药性能对子弹和炮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火炸药是个啥玩意...可能你说的是,发射药?
发射药直接影响的是子弹和炮弹的膛压,膛压决定了弹头能飞的多快,多远。同时,膛压也影响后坐能量的大小,一定的膛压是自动装填枪械/火炮的基础。
发射药和炸药其实不大一样,发射药是速燃药。严格的来说他没有爆炸这个过程,他只是迅速燃烧,然后释放出大量气体。
现代硝化纤维为主的无烟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远大于以前的黑火药,所以现代武器的射程、初速、膛压远高于以前黑火药渣渣。而且也因为膛压提高,使得武器自动装填成为可能。
另外燃速越快,产生的气体也越快,膛压也越高。所以发射药颗粒的形状也很讲究,比如手枪,因为枪管短,本身装药也少。所以一般都用片状的火药,这种火药是从外面往内部燃,燃烧效率很快,膛压升高最快,等到燃率降低的时候,弹头估摸已经出去了。
而步枪这种长管子枪的用的火药一般都是柱型的等面积燃烧火药或者说是中间有孔的增面积燃烧火药
这种火药要不就是均衡的提供燃烧,要不就是燃速期一开始慢,后来慢慢加快。适合长管子步枪。适合子弹有稳定的火药气体在较长时间在较长的枪管内加速。
而如果手枪弹火药用在步枪里边,可能会因为初期膛压太高而炸膛。而反过来,可能会导致手枪弹枪口焰太大,弹丸无力,无法自动装弹。
TNT炸药发明之前,人们主要靠哪种爆炸物爆破
黑火药啊~
先说在黑火药之后的两种炸药。硝化甘油和题主问的TNT
TNT发明于1863年,而硝化甘油发明于1846年。然而这两在刚发明的时候应用上都不受重视。
早期的硝化甘油是一种液体,非常的不稳定,晃大了就容易炸。等到后来诺贝尔(就是那个诺贝尔奖的诺贝尔)用硅藻泥吸附硝化甘油,制成较为稳定的硝化甘油炸药已经是1867年了。
而应用上,TNT和硝化甘油其实走的是两条路子,因为硝化甘油即便是经诺贝尔混入硅藻泥稳定之后,还是不适合作为军用。因为它不耐放,而且一枚子弹就能打爆它。而TNT比他稳定的多。
而TNT在民用爆破领域也不广泛,因为它爆炸威力比不上硝化甘油,而且更贵。
所以光是在爆破领域,无论开山炸土方还是军用,都是黑火药。(无烟火药是一种速燃剂,只适合做发射药,不管他。)
火炮的发射药一般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火炮的话一般是三基发射药,也就是硝基胍发射药。一般成分差不多是
爆炸三杰:硝化纤维、硝化甘油、硝基胍。(所以叫三基发射药)
用来消焰的硫酸钾或者冰晶石
用来增加发射药表面光泽度,以提高装药密度的光泽剂:石墨
还有用于增强发射药稳定性的中定剂。
基本就是上面这些材料了,具体配比和发射药孔径之类的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