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禹

为什么邓禹能成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军事才能怎么样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6 00:19:25 浏览6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邓禹能成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

答:这和西汉时的萧何、明代时的李善长一样,因并不明显却干系极大的功劳造成的。您见本文后面的历史人物对其评价就明白为什么了。邓禹(2-58年),字仲华,东汉初年的军事人物,开国功臣、宰相。南阳新野三泉阪(今河南新野板桥铺)人。据说邓禹13岁就能背诵《诗经》。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光武帝刘秀交好。东汉建立后,邓禹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邓禹很小就开始读书,勤习武艺。13岁时就在家乡很有名气。后到长安太学求学,与正在那里的游学的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刘秀结识。两人成为要好的朋友。几年后,邓禹谢绝邀请做官,回到自己的家乡。新莽地皇四年,也就是刘玄更始元年(23年)。更始帝刘玄登上皇位,家乡不少豪杰推举邓禹为刘玄出谋划策,邓禹觉得刘玄不是人君之选,多次拒绝了邀请。

同年(23年)十月,更始帝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慰问镇守河北诸州郡。21岁的邓禹听说刘秀在河北,就马不停蹄渡过黄河赶来。终于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的道上追上了刘秀。刘秀半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更始(指刘玄)的部下,有权任命官职,您千里跋涉而来,是想求官的吗”?“我若想做官就不来追您了,更始多次聘请我都没有去”。“那您想干嘛”? 邓禹说:“但愿您能威加海内,我能效尺寸之力,垂功名于史册呀”!刘秀大笑。邓禹对刘秀说刘玄不是当皇帝的料,将来必败无疑。今天下之乱方起,劝刘秀及早“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大意是说,(当今之计)您不如自己招纳英雄,取悦民心,创汉高祖那样的功业,挽救百姓的性命。像您这样的人出来谋划天下大事,不会费多长时间、多大力气就可以平定天下的。刘秀(即后来的汉光武帝)非常高兴,就留他在身边做谋士,让手下的人称其为邓将军。邓禹后来常和刘秀住在一处,一起商定计策。

刘秀在蓟县至信都,兵微将寡,邓禹四处奔走,招来数千人。邓禹不只是个理论家、文弱书生,而还是一个能带兵杀敌,陷阵冲锋的武将。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人才。刘秀到河北后不久,前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拥立一个叫做王郎(假冒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的在邯郸称帝,而前西汉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广阳王之子刘接也起兵相应刘林,拥戴王郎。一时间,刘秀的处境颇为尴尬,幸好有上谷太守耿况之子耿弇的支持,得到了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两郡的支持。邓禹、冯异(大树将军)建议刘秀纳真定(今河北石家庄东古城)王刘杨(汉景帝刘启第七代孙)的外甥女郭圣通(即后来光武帝的郭皇后)为妻,增强自己的实力。邓禹还建议刘秀冒雨拜会信都(今河北邢台西南)太守任光。刘秀、邓禹在信都接受了任光的建议,发出檄文讨伐王郎。此后不久,刘秀、邓禹率军与王郎作战,刘秀在更始帝的尚书令谢躬和真定王刘杨等人的协助下,取得“南栾之战”的胜利,刘秀军攻破了邯郸,击杀了王郎等人。

刘秀在河北站稳了脚跟,想乘胜攻取幽州(今河北、北京和天津北部),问派谁去合适,邓禹推荐为人质朴、办事实在的偏将军吴汉。吴汉果然不孚众望,率少量骑兵就完成了这个任务,还带回了大批新兵。更始帝刘玄见刘秀在河北日益壮大,深感不安。便派人出使河北邯郸,表面上封刘秀为萧王,让他回长安接受封赏,暗地里想接管刘秀的兵马,他命尚书令谢躬就地监视刘秀。刘秀以河北尚未平定为由直接拒绝了。不久,刘秀接受邓禹等人建议,派吴汉、岑彭射杀了谢躬,收编了更始的人马。吴汉、耿弇等人又将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上谷等地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人也杀了。自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

更始二年(24年)秋,山东、黄河以北一带尚有大约有20万人的“铜马”军等数支农民起义部队,他们经常在河北、河南一带捣乱。刘秀派邓禹、盖延等将领率骑兵在清阳(今河南中牟)作战。盖延军先到,与“铜马”军交战失利,退到保城后又被铜马军所困。邓禹带兵把铜马军打败,活捉了铜马军的大将。平定了河南清阳一带。不久,邓禹率军跟随刘秀追击铜马军到了蒲阳(今河南濮阳),东汉军连战连胜。至此,河北、河南一带大致平定!

更始三年,也就是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初,赤眉起义军30余万人转战河南后,继而向西攻打长安。刘秀、邓禹认为赤眉军与更始帝刘玄两者必有一伤,不论谁胜谁败都对自己有利。便率军进入更始帝财物、军备储存地河内(今河南武陟zhì)。以此作为自己的后方基地。此时的长安极度混乱,赤眉军拥立傀儡小皇帝刘盆子建立了“建世政权”,拥兵30万众,进逼关中,刘玄遣诸将与赤眉大军交战,均大败而归,死伤甚重,三辅震动!不久后,更始帝刘玄向赤眉投降,被封为长沙王,不久又被赤眉军缢杀。刘秀闻绿林、赤眉两大起义军发生了火并,就派邓禹等部西入关中。同年(25年)十月,刘秀已在鄗邑(今河北柏乡县北)即帝位,决定定都洛阳。封邓禹为大司徒(相当于宰相)、酇侯。酇地在今湖北老河口市城南一带。

当时,刘秀知道邓禹善于谋略、器量宽宏,便委以西征前将军之职。邓禹率军两万余人先占领了箕关(今河南济源西),后由箕关进入河东(今河南灵宝、三门峡一带),大战十多天,将更始军围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更始大将樊参率数万人,渡过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欲攻邓禹。邓禹在解南(今山西运城盐湖解州镇南)迎战,大破敌军,杀了樊参。后又击败了王匡、成丹、刘均等十万大军,生擒了大将刘均、河东太守杨宝等人,平定了河东之地。史说:河东既定,邓禹再率师由汾阴(今山西省宝鼎)渡河,入夏阳(今陕西省韩城东南)。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带其部十万,与左冯翊军共同在衙县抗拒邓禹,邓禹再次将其攻破赶走。就在这时,赤眉军攻进入了长安。更始帝刘玄的三辅军队接连失败,赤眉军所过之处残暴掠夺,百姓不知咋办。他们听说邓禹军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于是便携老扶幼迎接邓禹到来,每天归从的就数以千计,汉军因此号称百万。邓禹每到一处,就停车住节,安抚慰劳,父老童稚、白发垂髻常挤满在他的车边,大家莫不感激欢乐,由是邓禹名震关西。

邓禹部众劝邓禹乘胜入关,西攻长安。汉光武帝刘秀也下诏催促,但邓禹采取持重态度,没有同意。建武二年(26年)春,赤眉军西走扶风(今属陕西宝鸡),邓禹这才南往至长安,还在昆明池犒赏三军将士。选择良辰吉日,备厚礼祭拜汉历代帝王陵寝。将汉历代帝王牌位收集齐全后派人送往洛阳。建武三年(27年)春,邓禹率部至湖县(今陕西户县),邀冯异共同迎战赤眉军。冯异认为赤眉军尚强,应先放其过去,然后东西夹击才能获胜。邓禹不听。他的部下车骑将军邓弘邀功心切,急于出战,遭到大败。好在邓禹、冯异救援及时,没有全军覆没。邓禹为报此仇,再战又遭大败,死伤了3千余人,邓禹仅带24骑逃回宜阳(今属河南洛阳)。冯异孤军难敌,退回豁阪(今陕西户县西)坚守。邓禹因此战大败,引咎上交了大司徒﹑梁侯的印绶。数月后,汉光武帝拜其为右将军。

建武四年(28年)春,邓禹与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在邓(今河南邓州)击败延岑,邓禹一路追至武当(今湖北武当山),再破其军,其部众投降,延岑只身逃往汉中(今陕西汉中)。建武十三年(37年),东汉天下平定,刘秀加封功臣,封邓禹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邓禹明哲保身,放弃了将军的官职,离开了名利和权利中心,回去孝敬父母,教育儿孙。除了封地外,未另设田产。他让子孙各自掌握一门技艺,便于将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

中元元年(56年),汉光武帝命邓禹再代司徒职务。邓禹随刘秀巡视山东,到泰山筑坛祭天。次年(57年),光武帝刘秀去世,东汉明帝刘庄继位,因邓禹功大,拜为太傅。永平元年(58年),邓禹去世,享年57岁。谥号元侯。

晋武帝司马炎说:“昔邓禹挠于关中,而终辅汉室,岂以一眚(shěng)而掩大德哉”! 梁元帝萧绎说:“邓禹文学,尚或执戈;葛洪书生,且云破贼”。 唐太宗李世民说:“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犹今我得玄龄,犹禹也”。唐大臣姚思廉说:“昔邓禹基于文学,杜预出自儒雅,卒致军功,名著前代”。唐大臣、书法家虞世南说:“(汉)高祖之臣,三杰是也;光武之佐,二十八将是也。岂得以邓禹、吴汉匹于张良、韩信者乎”?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军事才能怎么样

邓禹刚跟随刘秀的时候只有二十出头,非常的年轻。其实那时候刘秀也很年轻,不过三十岁左右。刘秀对这位小同乡很信任,遇事总与他商量,后来刘秀封他为高密侯,食四县,他很早就是万户侯了,封在高密后,食邑只会更多。

邓禹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并非光是军事上。

其一、邓禹有战略眼光。当他在河北初投刘秀军中时,已经看出了更始帝刘玄不能成事,河北将成为刘秀崛起的重要基地。

其二、邓禹有识人之能。刘秀帐下的许多将领都是邓禹推荐的,或是得到邓禹赞赏的,包括云台二十八将里排名第二的吴汉、排名第三贾复、排名第五的寇恂等等人,刘秀用了邓禹推荐的人,都觉得很称职。这就很关键了,即便邓禹不会打仗,他推荐的人都很会打仗,那他会不会打仗也就不太重要了。

其三、邓禹有治国理政之才。刘秀平定天下后,大部分功臣都回家养老去了,刘秀遇到朝中大事,多半只与李通、邓禹、贾复三人商量,可见邓禹的政治才能也非常突出。

这里再来说邓禹的军事才能。

其实邓禹的军事才能还是很不错了,只是他一生中在军事上有一大污点,那就是由他总负责攻击关中时,他被赤眉军打得惨败,最终只剩下二十四骑,逃回了宜阳。

除此之外,他的战绩都是耀眼和显赫的。

邓禹单独率军进攻关中时,不过才二十四岁,非常年轻,而刘秀分给他的军队不过两万多人。他一路高歌猛进,挫败更始帝的军队,一举拿下河东,又兵入夏阳(陕西韩城),便是后来李渊、李世民从太原起兵,攻入关中,也不过就如此了。赤眉军有好几十万人,后来又吸收了更始帝刘玄队伍的中叛将、叛军,因此实力本就十分强大。何况,邓禹军中手下的将领发生了内讧,严重削弱了他的力量。加之邓禹过于年轻,羞于不能立功,急躁冒进,这才遭到惨败。

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以一败就否定邓禹的军事能力,看他在河北的战斗、平定河东的战斗,都是很出色的。只是败给赤眉后,随着吴汉、冯异、耿弇、岑彭等人的崛起,邓禹再难有独自领导大军攻城略地的机会,但他仍列二十八将首位,可见刘秀和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对邓禹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很认同的。

邓禹的可悲在于,这一败就毁了他一世英名,后来还再没机会去洗刷污名。连孙权都说:鲁肃没本事收复荆州,反倒说出一番大道理来,孤只把他看做孤的邓禹。

可见东汉一朝已经在传邓禹军事能力不行了!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邓禹的后人邓飏,他为何会被灭三族

邓飏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他最后被灭三族主要是因为政治上站错了队,他站在曹爽一边,结局也是注定了的。在《魏略》中记载:邓飏字玄茂,邓禹后人也。

邓飏年少时得名于京师。明帝时为尚书郎,洛阳令,不久免官后,拜中郎,又入兼中书郎。开始,邓飏与李胜等都是夸夸其谈的朋友,在中书,因为夸夸其谈被免官,并不叙用。

没想到的是,明帝驾崩后,小皇帝曹芳即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邓飏被任命为颖川太守,不久转大将军长史,迁侍中、尚书。简单来说,邓飏成了曹爽的党羽。

曹爽

当时,曹爽权倾朝野,他的党羽有: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人。其中何晏、邓飏、丁谧等合称台中“三狗”,就是他们动不动就弹劾别人,很多人因此遭殃。包括把郭太后软禁起来,也是他们的主意。因此,司马懿特别痛恨他们。

邓飏还在公元244年,怂恿曹爽伐蜀,司马懿劝谏曹爽不听,执意前去。结果大败而归。

司马懿

公元249年初高平陵之变发生。曹爽交出兵权,回家吃热汤饼去了。司马懿逮捕黄门张当,因为这个太监张当将先帝曹睿的才人张、何等私下弄出宫送给曹爽玩弄。于是,张当被严刑拷打,最终供求曹爽及时党羽准备在三月谋反,于是何晏等人被捕。最终,曹爽及其党羽均被夷灭三族。

邓飏

总而言之,邓飏就是因为“谋反罪”被夷灭三族,当然了真正原因是他站错了队,站在了曹爽那一边。本身邓飏已经被魏明帝曹睿遗弃、禁用,却被曹爽拿来用为亲信,已经属于万幸,但他不知道明哲保身,自取其祸,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寇恂为何能在《后汉书》里与邓禹同传

从范晔、司马彪所著的《后汉书》中这样评价就可以知道,当世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 传称“喜怒以类者鲜矣”。夫喜而不比,怒而思难者,其惟君子乎!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于寇公而见之矣。 ”

“ 元侯渊谟,乃作司徒。明启帝略,肇定秦都。勋成智隐,静其如愚。子翼守温,萧公是埒。系兵转食,以集鸿烈。诛文屈贾,有刚有折。

邓禹放慢行军速度,为何刘秀连续二次派使者催促邓禹都不为所动

建武元年公元25年春夏之间,邓禹率领的征西大军击败了更始政权的左冯翊守军之后,大得民心,前来投军的人是日以千数,络绎不绝。很快,大军人数由几万人飞速膨胀到数十万,号称百万。刘玄的更始中央政权已经败亡,樊崇的兵马虽多,但锋锐已疲。特别是因赤眉军的残忍暴虐,长安一带人心不附,黎民百姓日夜盼着王师西进长安,扫清妖氛,赶走这些杀人魔头,还老百姓一个太平世界。可长安城里的老百姓等了很久,却始终没有见到西征军的一兵一卒。其实,早在这年六月,邓禹早已率领大军渡过黄河,进人关中三辅的左冯翔境内,连续拿下了夏阳今陕西韩城、衙县今陕西白水与黄龙之间等地。但奇怪的是,他在关中的进军路线,并非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向南攻击,而是一路向西推进。自从占据了左冯翊,邓禹一直驻扎在衙县,按兵不动。他在想些什么呢?包括军师韩歆在内的西征军诸将,都对此大惑不解。

这年八月末,樊崇带领赤眉大军南下,进逼长安,并于当年九月初攻陷了京师。对于赤眉军的行动,邓禹依旧无动于衷,不闻不问。直到十月中旬,他这才慢腾腾地召集诸将议事,商议下一步的打算。早已按捺不住的与会诸将纷纷建议:西征大军应该立即挥师南下,攻取长安,一举消灭赤眉,夺取三辅地区这些建议不仅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完全符合刘秀此前作出的战略构想的。但这一正确的建议,却遭到了邓禹的无理拒绝。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否决了诸将的提议。他冷笑着断然说道:诸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诸位说的看似有理,其实不然。如今我军虽然人数众多,不在赤眉之下,但能够上阵打仗的人却很少,战力较弱。我军前面没有根据地,没有可靠的物资补给线。赤眉军刚刚攻陷了长安,兵精粮足,气势正盛,其锋正锐,不能抵挡。

邓禹又说:这些盗贼们蜂聚蚁集,必然没有长远的打算。他们抢掠的粮食、金钱虽然很多,终究有消耗完的时候。再加上情况复杂,变化万端,他们怎么能够守住长安呢?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畜,我们应该北上,到哪里去休整士兵,以观其弊,之后再考虑攻击长安。邓禹的这段分析,貌似深刻、全面,其实大错特错。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邓禹只看到了敌人的困难,却没有想到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他只考虑到赤眉的粮食有消耗尽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自己手下的数十万大军同样也要消耗粮食。坐拥如此庞大的军队,却不敢和敌人作战,每天消耗的粮食之多,实在是不可估量。再者,上郡、北地、安定三郡,能有多少粮食可供筹集?在此之前,赤眉军已经到这些地方抢劫过多次了,老百姓的粮食被抢光,财产被洗劫一空,都要快饿死了,哪里还有东西提供给邓禹的军队吃?邓禹到了这些地方,再去征集粮食,跟土匪抢劫又有什么区别?赤眉军的人数虽然多,战斗力却并不强。

在河北,刘秀曾经以几万人出击,把四十多万土匪流民军杀得大败,并且全部消灭。可见,关中的赤眉军没有多强的战斗力,并不可怕西征军接近百万,不仅在人数上与对方旗鼓相当,而且在民心向背上居于绝对优势。如果邓禹挥师西进,以正义之师执行天讨,几如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但诸将的正确建议却被邓禹无理地拒绝,平定关中的绝好时机就这样给错过了邓禹的军队发展到接近百万之时,刘秀确实也有些吃惊了,曾经多次下诏褒美。关西还有这样一支大军在外,刘秀的底气十足,对邓禹也十分敢心。他一直在等待着邓禹攻破长安,生擒刘玄,扫平赤眉的捷报然而,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以后,关中地区的形势却急转直下。这年七八月之间,先是长安城中刘玄政权爆发内战。此后又传来了邓禹不但不西进长安,反倒引兵北征上郡、北地、安定三郡的消息。这消息让刘秀大吃一惊,他实在无法理解邓禹为什么要做,急忙专程派人西去,实地询问西线军情。等到邓禹的奏报一上,刘秀立即明白了真实原因。

他此后曾屡次派人催促邓禹,严令其立即放弃北进计划,火速南下收取长安。可邓禹竟然公然抗旨,迟迟按兵不动。对于刘秀的多次催促,邓禹置之不理,依旧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赤眉军没了压力,故而得以在长安城里为非作歹,肆意横行,老百姓深受其害。关中赤眉匪患愈演愈烈,生灵涂炭,远在洛阳的刘秀是忧急如焚,心如刀绞,但是却毫无办法。十二月,面对西线战场日益严峻的局面,刘秀再也忍不住了,派使者到邓禹军中,下诏痛责邓禹。他在诏书中说:司徒,尧也。亡贼,桀也。长安吏人,遑遑无所依归。宜以时进讨,镇慰西京,系百姓之心。对于这道措辞严厉的诏书,邓禹好像是吃了秤砣,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己见。他上奏刘秀说:臣以为,目前还是谨慎为妥,应寻求机会再图进取。眼下时机未到,恕臣不能奉诏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面对邓禹的抗旨违命,远在洛阳的刘秀对此也是鞭长莫及,毫无办法。

然而,由于邓禹的长期不作为,导致部下人心涣散,最终竟引发了内乱。邓禹把积弩将军冯愔与车骑将军宗歆放在一起镇守枸邑,本是为了加强防御力量,为自己留下伺机南下关中腹地、攻取长安的后路,但结果却大大出乎邓禹的意料。十二月中,冯愔设计杀害了宗歆,割据枸邑城叛变,并派兵反攻邓禹。邓禹猝不及防,对此毫无办法。冯愔率军西进,竟然势如破竹,杀进了安定郡,一路挺进七八百里,直抵高平城下。隗嚣大惊,急忙遣军迎战。在隗嚣主力的攻击之下,陇西军大破冯愔于城下,并且缴获了他的全部辎重。冯愔只好狼狈东逃,返回枸邑。隗嚣讨伐冯愔,完全是出于自卫,并没有其他想法。而邓禹却趁势做起了统战工作。他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派出使者,持节到隗嚣军中,按照朝廷官职任命其为西州大将军,专制凉州、朔方军事。隗嚣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接受了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