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北伐战争时期,北伐军(国民革命军)八个军的军长和党代表,分别是谁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参谋长蒋伯诚,党代表缪斌。
第一师师长王柏龄,副师长王俊,参谋长郭俊,辖1团孙元良、2团倪弼、3团薛岳三个团。
第二师师长刘峙,参谋长胡树森,辖4团陈继承、5团蒋鼎文、6团惠东升三个团。
第三师师长谭曙卿,副师长顾祝同,参谋长赵启录,辖7团涂思宗、8团徐庭瑶、9团卫立煌三个团。
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参谋长吴文献,辖40团郑振铨、41团蔡熙盛、42团周址三个团。
第廿师师长钱大钧,参谋长韩德勤,辖58团王文翰、59团赵锦雯、60团李杲三个团及刘秉粹补充团。
补充团长张贞,炮兵团长蔡忠笏,警卫团长朱毅之。
第一军合共兵力步兵18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二军军长谭延闿,副军长鲁涤平,参谋长岳森,党代表李富春。
第四师师长张辉瓒,副师长王捷俊,参谋长粟晃扬,辖10团谢毅伯、11团周卫黄、12团邓赫绩三个团。
第五师师长谭道源,副师长成光耀,参谋长李家白,辖13团罗寿颐、14团彭璋、15团朱刚伟三个团。
第六师师长戴岳,副师长朱耀华,参谋长萧文铎,辖16团黄友鹄、17团廖新甲、18团刘风三个团。
教导师师长陈嘉祐,参谋长梁广谦,辖余泽篯、李蕴珩两个团。
炮兵团长谢慕韩。
第二军合共兵力步兵11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参谋长黄实,党代表朱克靖。
第七师师长王均,副师长张近德,参谋长历式鼎,辖19团曾万钟、20团万人敌、21团彭武扬三个团。
第八师师长朱世贵,副师长杨育涵,参谋长刘发良,辖22团韦杵、23团祝膏如、24团李思愬三个团。
第九师师长朱培德兼,副师长顾德恒,参谋长李明扬,辖25团顾德恒、26团李明扬两个团。
宪兵营长武宣国。炮兵营长张言传。
第三军合共兵力步兵八个团,炮兵、宪兵各一营。
第四军军长李济琛,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存,党代表廖乾吾。
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副师长蒋交鼐,参谋长朱绍良,辖28团蔡廷楷、29团范汉杰、30团戴戟三个团。
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副师长邓世增,参谋长李扬敬,辖31团香翰屏、32团余汉谋、33团黄震球三个团。
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副师长朱晖日,参谋长吴奇伟,辖36团缪培南、35团黄琪翔、34团许志锐三个团。
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副师长陈章甫,参谋长李务滋,辖37团云瀛桥、38团陆兰培、39团陈章甫三个团。
独立团团长叶挺。
炮兵营长郭思演、薛仰忠。
第四军合共兵力步兵13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参谋长刘敏,党代表李朗如。
第十五师师长李群,副师长林驹,参谋长何家瑞。
第四十三团黄相
第四十四团周定宽
第四十五团黄炳琨
第十六师师长陈炳章,副师长王若周。
第四十六团陆满
第四十七团李林
第四十八团陈伟图第十六师师长陈炳章。
独立第1团长梁林,第2团团长林驹。
第五军合共兵力步兵八个团,炮兵一个营。
第六军军长程潜,参谋长唐蟒,党代表林伯渠。
第十七师师长邓彦华,参谋长曾则生。
第四十九团傅良弼
第五十团文鸿恩
第五十一团钟韶
第十八师师长胡谦,副师长苏世安。
第五十二团苏世安
第五十三团宋世科
第五十四团李明灏
第十九师师长杨源浚,副师长王邦若。
第五十五团王尹西
第五十六团张轸
第五十七团王茂泉
炮兵营营长莫希德、罗心源。
第六军合共兵力步兵九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党代表黄绍竑。
第一旅旅长夏威,参谋长毛炳文。
第一团陶钧
第二团吕演新
第二旅旅长李明瑞,参谋长吕其彬。
第三团李明瑞
第四团李朝芳
第三旅旅长伍廷扬,参谋长林世嘉。
第五团张国柱
第六团龚寿仪
第四旅旅长黄旭初,参谋长黄莘。
第七团许崇武
第八团林畅茂
第五旅旅长刘日福,参谋长刘克初。
第九团陆受祺
第十团梁朝玑
第六旅旅长韦云淞,参谋长徐启明。
第十一团韦云淞
第十二团叶丛华
第七旅旅长胡宗铎,李石樵。
第十三团李孟庸
第十四团杨腾辉
第八旅旅长钟祖培,以定邦。
第十五团尹承纲
第十六团周祖晃
第九旅旅长吕焕炎,参谋长董南。
第十七团杨义
第十八团蒙志
独立第一团陈济桓
独立第二团罗浩忠
入伍生团吕竞存
第七军合共兵力步兵18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参谋长龚浩,党代表刘文岛。
第二师师长何键,参谋长胡达。辖四个团,团长分别为陶广、刘建绪、危宿钟、张辅。
第三师师长李品仙。辖四个团,团长分别为张国威、熊震、李云杰、吴尚。
第四师师长刘兴,参谋长王德光。辖四个团,团长分别为廖磊、唐哲明、周维寅、颜仁毅。
教导师师长周斓。辖三个团团长分别为罗霖、鲁扬开、刘克豪。
第五师师长叶琪。辖三个团,团长分别为何宣、周磐、刘运乾。
鄂军第一师师长夏斗寅,副师长周斓,参谋长廖汝钧/万耀煌。辖三个团,团长分别是万耀煌、卢本棠、张森。
教导团团长周荣光。
炮兵团团长王锡焘。
第八军合共兵力步兵22个团,炮兵一个团。
国军13军的战斗力如何
1948年12月5日,秘密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在路过密云县城时准备来个“顺手牵羊”解放它,程子华司令员命令第11纵队的一个师留下来攻城,大部队继续前插平张线,因为据报密云县城仅有敌保安部队、警察等不过2000人。然而仗一打起来却非常艰苦,敌人的顽抗程度超出战前预料,原来是蒋系第13军的三个正规团刚刚从古北口收缩进了密云,使这座小县城的守敌数量骤然增加到6000余人。
(首任军长钱大钧)
兵团司令部只好增调已经西进的另外一个师回头助战,两个师的东野官兵(按东野的普遍编制水平,兵力得有近30000人)经过24小时苦战,全歼守敌解放县城。但如此规模的攻坚战斗也一下子惊了傅作义,因为被消灭的包括第13军之155师两个主力团、297师的一个主力团,而在我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三个兵团兵力已经使用到极限的情况下,除了强大的东北野战军,没有什么部队能够一天干掉中央军精锐13军的三个团(等于一个主力师了),遂立马知道林彪大军入关了!
这就是遭到西柏坡严厉批评的“胜利的密云战役”,因为它暴露了东野秘密入关的企图,顺手牵羊变成了打草惊蛇,极有可能让被调动出来的35军疯狂逃回北平,影响了平津战役的全盘布局。不过这不是重点,分属两个师的三个步兵团能跟东野未来第48军的两个师硬抗一天,说明蒋系第13军的战斗力其实还是可以的。
(次任军长汤恩伯)
在中央军的“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中,第13军正是汤恩伯系统的起家部队,当然,密云战役也是第13军的绝唱,该军主力不久在我军的重重围困下,于北平接受了和平改编,也就标志着这支部队不复存在了。第13军的出身那是绝对的“嫡系”,组建于1933年的长城抗战前夕,首任军长是八大金刚之一的钱大均,下辖孙元良第88师和汤恩伯第89师。
长城抗战结束后,原属第17军的第4师转隶该军,同时钱大均调离,汤恩伯代理军长职。1935年9月30日,汤恩伯正式就任第13军军长,下辖第4师、第89师,从此有了一支自己的基本部队,并且在第13军的基础上,逐渐扩编为第20军团、第31集团军等部,而该军的核心主力,当然就是汤曾经担任师长的第89师。
(黄埔一期王仲廉)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初,华北最激烈的战役无疑是“南口战役”,而中方参战的主体就是汤恩伯的第13军,下辖王万龄第4师和王仲廉第89师约28000余人,与日寇板垣第5师团、川岸第20师团一部和二个独混旅团大战14天,死守北平通向整个西北方向的重要门户南口。在日军优势的地空火力打击下,第13军能够以巨大伤亡坚守两周以上,说明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在当时的国军部队中,绝对是第一流的。
在国军的抗日将领中,汤恩伯无疑是被黑化最为严重的一个,主要是他抗战中后期的腐败和无能,但实际上在抗战初期,汤恩伯和他的部队仍然是华北战场上最具战斗力的部队,曾经被日军称为“华北第一大敌”,在南口战役、台儿庄战役和豫南会战中,表现还是可以的。那么作为汤系部队基干的第13军,战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得跟同行们比较),汤司令升官后,历任军长有鲍刚、张轸、王仲廉、张雪中、石觉等人,尤其后面几位,都是黄埔嫡系将领。
(黄埔一期张雪中)
第13军在抗战中期表现不佳有两大原因,其一是汤恩伯得到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和四省边区总司令的职务后,大肆扩充所部军力和个人政治势力,从一名军人沦为了一个政客,失去了之前的锐气,这得算是主将无能。其二是在汤系部队在扩充到四个集团军的过程中,第13军基干部队被频繁调出,期间所属各师番号变动的乱七八糟,始终留在编成内的只有被严重削弱的第89师,其他什么新编师、暂编师不断被调入,战斗力直线下降。问题中所描述的情况,也极有可能发生在这一时期,大抵在1942年到1944年之间。
1944年豫湘桂战役的河南战场惨败后,汤恩伯被撤职,后转任黔桂边区总司令负责在贵阳以南实施反攻,于是整补后的第13军又被调往大西南,不久编入第三方面军建制,参加了湘西会战和收复桂林之战,并因地利之便被加强为半美械军。抗战胜利以后,第13军脱离了汤恩伯的指挥,被划给了熊式辉的东北行营所辖,在杜聿明的指挥下,是第一支攻破山海关八路军阻击阵地进入东北的蒋军部队。
(黄埔三期石觉)
此时的第13军经过调整补充恢复了主力师阵容,下辖第4师、第54师和第89师,确属中央军嫡系主力,战斗力应该处于“五大主力”之下的二流水平,在东北我军尚未形成有效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情况下,第13军一路陷兴城、锦州并向我热河解放区进攻,是初期进入东北的蒋军七个军中比较卖力的,当然也是最先遭到打击的。先是在热河战役中被歼2000余人,接着又在著名的“秀水河子”战斗中被消灭一个整团,东北我军由此取得第一次吃掉美械建制部队的胜利。
之后第13军奉命驻守热河首府承德(今属河北),担负热河地区的守备任务和局部机动作战任务,比如第89师就曾被抽出来进攻南满解放区,结果在1947年的“四保临江”战役中被东北野战军全歼。陈诚到任东北后,该军所辖第54师被调出然后又调进一个暂编师,再加上第89师已经属于重建,所以战斗力下滑的比较厉害。1948年5月,热河省被划归“华北剿总”管辖,所以石觉的第13军也就成为了傅作义指挥下的中央军部队。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胜利结束辽沈战役时,第13军从承德一路南逃到北平附近,期间黄埔三期的石觉调升新组建的第九兵团司令官(傅部所辖的两个中央军兵团之一),再以曾经的第4师师长、兵团副司令骆振韶(中央军校第六期)兼任第13军军长。并且石觉拼命扩充部队以备平津决战,比如密云战役中出现的第155师、第297师的番号都是此间扩编的,隶属于第九兵团的第13军一度下辖五个师的兵力,不过平均战斗力肯定是下降了,兵贵精不贵多。
平津战役后期,傅作义将军决定起义接受和平改编,为防止蒋系部队不非常命令趁机作乱,答应了南京方面提出的条件,允许中央军师以上将领离开。于是第13军军长骆振韶、副军长胡冠天、参谋长全英以及各师指挥官,都跟随石觉乘机离开北平,而该军所属部队则奉命开出城外,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至此,组建16年之久的第13军彻底灰飞烟灭。
为何李云龙一个团,八路军总部允许他扩建到八个营
不会允许的。这其实是创作需要导致的一个剧情硬伤。
抗战时期,虽然八路军的团级建制数量有飞速发展。从起初的十几个团,扩大到后期的几百个团。但每个团的兵力规模,各军区都有着严格规定。
就以山东和晋察冀来举例说。
1942年,进行精简整编后,山东和晋察冀的八路军整编为甲、乙、丙3种团制。
甲种团,就是主力团,为三营九连制。
连一级的规模在140人左右,营一级在500人左右。全团人数约2000上下。
山东军区《关于调整部队编制等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年3月1日),提到团的编制:辖3个营,每营534人;团直辖司、政、供、卫及特务连456人。全团共2053人。
乙种团为两营六连制。乙种团各营连的人数规模与甲种团相当,只是总人数略少。
丙种团没有营级建制,不设营长。由团直接领导连。每团有三至五个步兵连,另有侦查连或特务连各一。连兵力在170人左右。全团兵力在700~1200人上下。
《关于晋察冀军区北岳部队精简整编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1943年3月17日),小团的编制为:5个步兵连,1个侦察连,1个特务连,全团1180人。
之所以会设置甲乙丙三种团级建制,是因为当时敌后斗争非常困难。日军的铁壁合围逼得我军不得不把部队建制多样化,以机动灵活的打法适应反扫荡的需要。
虽然李云龙隶属于129师,与山东和晋察冀不是一个战区系统。但129师和115师肯定不会相差太大。
因为在精简整编之后的三年时间里,除了抗战胜利前夕,八路军总部恢复了各军区小团的营一级建制外,八路军所有的团,基本再没有大的建制改动。
一个团,至多三个主力营,撑死两三千人。
这方面的文件资料,现在都是可以查到的。
所以《亮剑》中说李云龙的独立团有八个营的编制,这在抗战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
李云龙在打平安县城时,算上他防区内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县大队、区小队),他能指挥的人马,倒是可能有八个营的规模。
但规模不等于编制。
从编制上来说,八路军总部有严格规定。任何一个团,都不可能有如此严重的超编。
而且即便李云龙真搞出了八营的兵力规模。
那独立团的下场,一定是升格为旅,或者是被打散拆分。
就像旅长黑李云龙骑兵营装备一样,李云龙前脚得手,旅长的电话后脚就打过来。留不到李云龙在丁伟、孔捷面前装阔气。
提到旅,再说说旅级建制。
八路军刚改编时,有六个旅。
115师辖343旅、344旅。
120师辖358旅、359旅。
129师辖385旅、386旅。
每个旅下辖两个团。
但后来部队的规模扩大了,于是每个旅就从辖两个团,变成了辖三个团。兵力也从五六千增至一万上下。
王震《关于第三五九旅编制等致周士第、甘泗淇并朱德、彭德怀电》(1938年1月20日):“现三个团已编制就绪,七一七团三千二百人,平山团二千五百八十人,崞县团二千六百廿人,旅直一千一百人,共九千四百人。”
之后,由于部队规模继续扩大,团一级的数量剧增,再靠国民政府给的三师六旅番号来维持部队构架,明显不合适了。
于是从1939年开始,八路军也就不再拘泥于国民政府的正式番号了。
除了早先的六个有正式番号的旅外,八路军的各军区,还以团为基础,各自增编了若干个独立旅、新编旅、警备旅、教导旅,以及骑兵旅等旅级单位。
1941年12月,也就是各军区对团一级进行精简整编之前,总部对旅一级也进行了整编。
整编之后,八路军实行甲种旅和乙种旅两种编制。
甲种旅,为三团制,七八千人;
乙种旅,为两团制,五六千人。
由此,当时的很多团级指挥员,也成为了旅级指挥员。
比如杨勇上将。抗战初期为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后升团长,率领686团东进,领导开辟了鲁西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扩大后,部队规模相应也扩大。杨勇上将也由686团团长升为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还比如梁兴初中将,抗战初期为115师685团营长,后担任115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
还有李云龙的原型之一,王近山中将。他在抗战后期也担任过八路军386旅旅长和八路军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旅长等旅级职务。
抗战八年,李云龙始终是团长,这其实是剧情需要,并不是因为八路军只有六个旅级编制,总部没法给李云龙升官了。
回到这个问题来说。
总部不可能给李云龙八个营的编制。假如李云龙的部队真有八个营的规模,那独立团早就升格了,李云龙也应该升旅长了。
就算李云龙本人屡次犯错误,无缘旅长。他的独立团也应该升格为旅。
即便不升格为旅,独立团也要拆分。分成两三个甲种团,或四五个丙种团。
这是必须的。
为什么说这是必须的呢?
因为一个团的防区,和一个旅的防区,肯定是不一样大的。
六千多人的规模,单靠一个团的防区,根据地的老百姓肯定是养不活这么多兵的。
并且,一个团和一个旅的作战任务,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独立团超编了,总部就必须要重新划分防区和兵力部署,以及调整作战任务。
而不是默认李云龙扮猪吃老虎,以区区团长或营长职务指挥独立团六千多人在平安格勒附近小打小闹。
不可否认《亮剑》是一部优秀作品。但其中也有一些内容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
例如李云龙丁伟孔捷号称“晋西北铁三角”。
而实际上,他们所属的129师,作战范围并不在晋西北。
还有李云龙和楚云飞,为了让两人能做平起平坐的对手,作者硬是在总兵力才六万人的晋绥军中,搞出了个五千人规模的358团。
这明显是为了剧情需要而刻意为之,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