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迁都论 清朝

清朝首都如果设在西安,还会不会发生近代的屈辱史?甲午战争时大清朝为什么不迁都再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5 20:16:31 浏览16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清朝首都如果设在西安,还会不会发生近代的屈辱史

为啥洋人的舰队一到渤海湾或者天津港,慈禧太后就觉得头疼,并且选择签订不平等条约?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地方距离京城太近了!

一旦洋人稍微动点儿邪念,杀入京城,那清朝就可以提前唱哀悼曲了。那么为啥清朝不选择迁都呢?至少有两个绝佳的地方可以供他们选择,一就是河北承德,二则是陕西西安。

  1. 河北承德有避暑山庄,这里是清朝的皇家避暑胜地。一般来说,清朝皇帝每年都要来这里一百来天,一边避暑一边处理政务。这里的硬件条件是齐全的,完全可以作为陪都,英法联军入侵京城的时候,咸丰皇帝就曾经逃到承德,再也没能回来。
  2. 陕西西安也有古城墙,而且保存完整。至于宫殿等硬件设施,的确没有京城那么豪华,但勉强还能够用。而且这里是十三朝古都,自带帝王IP。最关键的一点,这里远离沿海,清政府迁徙到这里,完全可以躲避洋人的军舰。

相比较而言,这两个地方,西安更加适合作为迁都的备选方案。自带帝王气,又有不错的硬件条件,而且可以避免和洋人的坚船利炮正面冲突。所以说,清朝如果迁都到西安,说不定可以少签不少不平等条约。

要知道,一切列强都是纸老虎,只要朝廷在,前线即使打不赢,也可以跟他们耗下去,看谁耗得过谁!一般来说,普通列强是熬不住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迁都到西安,那大概率是可以避免那么多屈辱史的。当然了,除非一直面对英法联军这种强大的列强。

简单来说,类似日本这种角色,是很难跟清朝耗下去的。甲午战争结束的时候,其实日本国内早就为了战争掏空了,所以说只需要清朝再坚持一段时间,日本说不定自己就垮了。

既然迁都西安这么好,为啥慈禧太后就没考虑过这件事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慈禧太后舍不得京城的那些硬件设施。

说实话,如果放弃京城,不光慈禧不会答应,那些王公大臣们也绝对不可能答应。为啥?因为他们的不动产可都在京城呢!

换句话说,他们买的四合院、小别墅、酒楼茶馆等等,全都在京城。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一旦迁都,这些东西随时有遭到毁灭的危险。就算不被毁灭,也有贬值的风险。都城都不在这儿了,还有啥投资价值呢?

慈禧太后舍不得的东西那就更多了,她们住了那么多年的紫禁城,这是带不走的吧?辛辛苦苦,历经几代帝王打造起来的圆明园,是不是也带不走?花了2000万两银子打造起来准备养老的颐和园是不是还是带不走?

慈禧明白清朝当时的财政状况,从朝廷里面抠出这么多钱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要换个地方重新建都,再想建造出这么多新奇的建筑物来,恐怕是不可能了,至少慈禧本人是看不到了。

所以说,慈禧和王公大臣们,压根就舍不得这些不动产。从守财奴的角度来说,很难做到两袖清风。

第二,住习惯了,换个地方未必就舒服。

这还是真的,别忘了,慈禧太后可是真正到过西安的。当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带着光绪一路小跑,过了一段她这辈子没经历过的苦。

到了西安以后,其实慈禧也考虑过迁都的事情,但是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啧啧啧,老太后连连摇头。为啥?因为住不习惯。

老人家就是这样,对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房子,天生就有一种留恋。慈禧太后也是个凡人,所以这点留恋她还是有的。

水土不服,不仅仅是气候、地理位置的问题,更是一种心态上的不舒适。除了慈禧以外,那些一起逃难过来的人,也不适应这里的生活。

第三,还是要点脸面的。

如果是因为都城住不下了,或者过于堵车,那还能理解,迁都是为了缓解各方面的民生压力。可是如果是因为害怕被人家侵略而迁都,这未免就有点儿没脸面了。

清朝对华夏的统治,毕竟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固。尤其是到了清朝后期,南方的汉族大臣们,逐渐掌握了军权,其实清朝的统治能力就更差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清朝因为害怕列强,而选择贸然迁都的话,会不会动摇国家根本?这谁也说不清楚。

当初慈禧太后向11国列强宣战的时候,南方各大督抚们,可是宣布概不奉诏的!甚至发起了东南互保的政策,打算让李鸿章担任总统。

由此可见,如果慈禧轻而易举就放弃了都城,不光面子上挂不住,而且还会动摇国之根本。这笔账慈禧要好好算算。

第四,慈禧对清朝的军队没有信心。

不光她没有信心,当时面对列强,谁都没有信心。这可不是大家一直认为的,是火器上的差距。其实清朝的火器压根就不输给列强,因为已经大量引进了洋枪洋炮。

可是为啥还是总打败仗呢?这就是军队训练上的差距。清朝的军队,过去主要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分别有20万和60万人左右。

问题是,这些部队基本都是世袭的,老子干什么,儿子就干什么。时间长了,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大家都把当兵当成了铁饭碗。真正到了战场上,一下子就被打光了。

列强的部队,数百年来,长期在世界各地抢占殖民地,一直在打仗,所以战斗力十分强大。这种差距,一时半会儿是真的没法拉平。

如果慈禧把都城迁徙到西安,再选择和列强硬杠到底,会不会出现东边的半壁江山都被列强占领的危险?东南沿海可是清朝的赋税重地,而且海关关税也在沿海地区,这是清朝的重要收入来源。慈禧太后会舍得放弃这边赋税重地?

总结:签订不平等条约,总比灭亡要强。

说实话,慈禧当时压根就没想那么多,她只希望维持清朝的统治,用不平等条约换取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列强也乐得扶持这么一个傀儡政权在。

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后受苦的,反正是清朝的老百姓。她慈禧又不用亲自下地干活。《辛丑条约》里,需要向各国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按照清朝贵族们的口吻来说,不过是大清国人均一两而已。再怎么赔款,也动不到他们自己的钱袋子。

所以与其迁都导致统治不保或者半壁江山的丢失,倒不如签订不平等条约,让老百姓们没日没夜地干活还钱,她慈禧照样可以每顿饭100多道菜。

参考资料:《清史稿》

甲午战争时大清朝为什么不迁都再战

都城,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心脏,通常承担着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职能,故都城的地理位置选址非常关键,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气运和兴衰。

《吕氏春秋》记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王国对外不断吞并和扩张,面对着更加复杂的环境,都城的选址也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第一是不能简单以国土中心建都,地理、政治、军事的形势都需要纳选址的入考虑;第二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都城的地址也需要相应进行迁徙。

王朝迁都的例子,在我国历史上并不罕见。商代有盘庚迁殷,周朝有平王东迁洛阳,宋有高宗南渡应天府,明有成祖北迁燕京。清朝龙兴于东北长白山一带,先后在兴京、东京、盛京建都,入主中原后取代明朝,定都于北京,直至清末,清朝都没有进行过迁都。

元、明、清三代都选择以北京为都城,自然是看中了其具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优势。对清朝而言,选择北京为首都,至少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北京地理形势险固,易守难攻。明代大臣杨荣曾总结道:“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据中原之夷旷者,又莫过於燕蓟。……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

第二,北京靠近东北,即满人的发家之地。万一天下有变,满人便于从北京退守关外,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第三,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存在,南方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运送至北京,不会面临物资短缺的问题。

由于上述优势的存在,北京非常适合作为清朝这个大帝国的首都,二百多年未曾移易。然而,北京地势之易守难攻,是相对于冷兵器时代而言。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海上作战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在清代闭关锁国,忽视海军建设的背景下,北京过于靠近入海口,反而成为了地理位置上的一个劣势。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之战、八国联军侵华,都将清朝都城防御薄弱的短板暴露无遗,清政府数次为保住首都而不得不签订屈辱条款。

因此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关于迁都的讨论,逐渐摆到了台面之上。晚清时期,清朝共出现过三次关于迁都的讨论。

第一次关于迁都的讨论,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统治者第一次领教到了洋人坚船利炮的厉害,军舰突破大沽口登陆天津,便能直接挥师西进,直取京师。当时的咸丰皇帝被迫离京逃亡至热河,成为了清朝第一个逃离首都的皇帝。

在英法联军进京,咸丰外逃后,清政府为应对局面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是派恭亲王留京,与洋人议和。但当时清廷预估与英法联军的谈判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恭亲王以及部分大臣如文祥、胜保等,均上疏请咸丰做好迁都进行长期作战的准备。在当时,咸丰部分地接纳了关于迁都的意见:

“夷人现虽尽退,明岁尚来驻京,能否相安,实难豫定,自宜豫择一巡幸之地,以期有备无患。陕西古称天府,雄据上游,与中原声息相通,人心系属,转饷亦易,诚为便宜。将来跸路经行,由山西太原、平阳等处折入潼关,尚属可行。”

按照咸丰和一些大臣的想法,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地方迁都的话,最理想的地点应当是陕西西安,当时咸丰也下令做了一些迁都的前期考察准备。但比起迁都所要付出的成本,清政府还是选择了苟且偷安,与洋人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换取一时的和平。加上没过多久咸丰皇帝就在热河病逝,迁都的议案被搁置了下来。

虽然清廷以屈辱条款换来了暂时的和平,但隐患仍然存在,因此关于迁都的讨论并没有彻底平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发生了大清国迁都的第二次讨论。

作为洋枪队队长的雇佣军官戈登,曾在离开中国前通过李鸿章向清政府提出二十条建议,其中就有关于都城选址的讨论:“中国一日以北京为建都之地,则一日不可与外国开衅,因都城距海口太近,洋兵易于长驱直入,无能阻挡,此为孤注险着。”

戈登的建议,为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廷的狼狈失败而得出。在学术界,如维新派的官员汤寿潜在其著作《危言》中指出,北京作为都城的地理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仍建议以西安作为大清的新首都,一来推进维新变法,二来消除直接的军事威胁。

不过在这段时间里,清朝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同光中兴”时期,没有受到太多外来的威胁,迁都之议不像在战时那么具有迫切性。因此这一时期关于迁都的讨论,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引起清朝统治者们的注意。

与汤寿潜同时期的郑观应,是迁都论的反对者。郑观应认为,清朝要自强,应该做的是“内修政事,外固封圻”、“秣马厉兵”通过加强内政和军事建设来抵御外敌,迁都只是下策。

在二十多年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清廷寄希望于“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加强军备力量来守护京师。然而甲午战争中,清朝辛苦经营的北洋水师被日本海军重挫,彻底击碎了清廷偷安的美梦。日本老调重弹,首相伊藤博文威胁进军北京,来迫使清政府与日本迁都割地赔款的屈辱条约。这起事件,激起了晚清关于迁都的第三次大讨论。

这一时期主张迁都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晚清维新保皇党康有为。

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著名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合在京举人提出了拒和、迁都、再战的建议,并指出“若夫建都之地,北出热河、辽沈,则更迫强敌;南入汴梁、金梁, 则非控天险;入蜀则太深;都晋则太近。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同样将陕西西安作为了理想的迁都地点。

除了康有为以外,在朝的官员如张之洞、谭继洵等人,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迁都或者选择合适地点建立陪都的必要性。然而日薄西山的清政府,已经习惯了屈辱外交,丧失了奋起再战的勇气。

当时作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既为保住自己锦衣玉食的生活,也因担心迁都后自己的权力被稀释,不愿意倾全力与日本再做最后一搏,导致第三次迁都的讨论亦不了了之。而清朝在外交上的软弱,更加激起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欲望,也注定了清朝即将走向灭亡的命运。

参考资料:《清实录咸丰朝实录》《日下旧闻考·杨文敏集》《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危言·迁鼎》《盛世危言·建都》《上清帝第二书》等

关于大清国迁都的三次讨论,为何最终都不了了之

西安是我国古都,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朝代在西安建都,号称“十三朝古都”。

可惜,自从唐朝灭亡之后,再也没有成为首都。

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清朝曾经有五次机会迁都西安。

第一次是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

那时候咸丰皇帝仓皇带着后妃宫女们逃亡到承德避暑山庄,他越来越觉得北京不安全,于是向群臣询问是否可以迁都。有人建议“还都盛京”,也就是迁都沈阳,回到当年清朝入关前的都城,但很快被排除,因为这就意味着清朝放弃关内广大领土。很快,更多人建议迁都西安。

这时协办大学士官文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陕西一省则百二雄关,悉皆古来都会名区,物产丰饶,民以淳朴,龙兴虎视,高屋建瓴,不揣冒昧,伏恳圣驾西巡。”官文的提议得到了恭亲王奕䜣的大力支持,奕䜣甚至很快草拟了《西巡章程十条》,制订了详细的迁都西安的方案。

按照恭亲王奕䜣在咸丰朝的行事风格,如果没有咸丰皇帝的默许,他是不敢如此的。可惜当时的一些地方封疆大吏反对,特别是漕运总督袁甲三建议咸丰一定坚持回北京,不要迁都西安,“及早回銮,以系天下之望而安中外之心”,他甚至在奏折里称“如有敢以迁都之议进者,即治以误国之罪。”

正在为是否迁都西安争论不休的时候,《北京条约》签订了,英法联军撤走,咸丰皇帝才放弃了迁都的念头。

第二次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前夕。

当时,由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从东北和山东两个方向进攻,威胁北京安全,引发了一些有识之士对于建都事宜的思考。

其中,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建议朝廷迁都。康有为当时提出的四大国策就是“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其中第二条就是迁都,他认为“若夫建都之地,北出热河、辽沈,则更迫强敌;南入汴梁、金梁, 则非控天险;入蜀则太深;都晋则太近。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

意思是如果迁都东北,那么距离日本更近,迁都河南的话,没有防守的屏障,迁都四川则太远,迁都山西则太近,哪里最好呢?还是西安。康有为还建议如果能够迅速迁都西安,这样就能尽快减轻日本对中国首都的威胁,为谈判赢得时间。

可惜,康有为当时还是人微言轻。

第三次是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

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还继续坚持自己的迁都观点,除了国防之外,还增加了让光绪皇帝摆脱慈禧太后控制的考虑,只是变法很快被扼杀,否则说不定真能迁都成功,这也是清朝迁都西安的最好一次机会。

第四次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逃到西安的时候。

当时清朝面临灭亡的危险,慈禧也是逃到西安才惊魂始定,对西安印象很好,到了西安之后,各省的奏章、贡品、赋税才源源不断送来,勤王的军队也集中在西安附近,陕西人士更是捐献了很多东西,比如泾阳县安吴镇的安吴寡妇吴周氏“助纾国难”,向慈禧贡银10万两,慈禧深受感动,诰封其为一品夫人,赐御笔亲书“护国夫人”的金字牌匾。

于是,不少随从大臣建议“乘此乘舆西行即可于秦中重建新都,成筑部宅丰之基业”,建议顺便迁都西安。

当时也是引发了争议,有的大臣强烈建议回北京,有的建议即便迁都,也要迁都南京等东南发达地区,甚至还有人建议迁都武昌。

后来,还是慈禧太后乾纲独断,决定还是回到北京。

第五次是1912年清朝灭亡前夕。

当时,武昌起义爆发后,原陕甘总督升允,是八旗蒙古镶黄旗人,他坚决反对宣统退位,自己率领旧部人马从兰州出发,号称“勤王”,攻打西安,并向清朝递交奏折,请求迁都西安。

很快,清帝退位诏书下达全国,升允的部下见到之后,纷纷放下武器。

这也是清朝最后一次迁都西安的机会。

综上,清朝有5次迁都西安的机会,最后都没实现,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北京毕竟是清朝经营二百多年的首都,而且距离清朝龙兴之地很近,另一方面也是当时西安经济比较落后,距离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的确太远。

从长远来看,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否正确

在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之前,汉人的统一政权的从来没有定在比西安更北的城市,更没有定都北京过。

唐末以来,中原人民南迁的速度加剧,先进生产技术、先进文化不断向南传播,国家经济中心南移已无法避免,但政治中心开始北漂,明朝建国开始,更是这样的形势。自从五代十国的后晋皇帝石敬将瑭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辽朝的实力更加强大,辽朝统治者于公元938年定北京为陪都,北方尤其是北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治军事地位越来越高。金朝灭辽以后,也定都过北京,北京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得到上升,可以说,这个时候北京周边已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枢纽之地,谁控制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谁就占有绝对优势。

北宋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锋了三百多年,从中更可以看出北京的重要地位明确显露出来。有宋一代,未能真正统治过北京,没有对幽云十六州一带进行过全面实际的控制,为此被动了三百多年。元朝迁都北京后,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北京开始作为中国大一统王朝的首都,在全国人的心里的分量越来越大。

到明太祖建立明朝,将元朝势力驱逐出幽云十六州后,表面上看,国家经济中心在东南,控制住东南,就有人财物的保障,但是,战马在北方,战略要地在长城一线,尤其是山海关到大同一线,也就是幽云十六州一带。

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随着统一步伐加快推进,控制的疆域越来越大,迁都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熟读中国历史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知道南京并非久留之地,迁都是不可避免的,迁都之事很早就提上朱元璋的议事日程。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江左开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大梁即开封。出于战略考虑,朱元璋提出设南、北两个都城。但最后没有付诸实施。自秦开始,中国历朝的首都,大都建在北方。宋朝之前,西安、洛阳、开封是三个主要定都的城市,西安作为都城的时间最长。南方如南京、杭州、扬州等城市也曾经是都城。但在南方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

朱元璋主要考虑过5个备选地点:西安、洛阳、开封、凤阳、北京。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但地势并无优势,也缺乏历史积淀,被否;朱元璋曾经到过北京,实地了解过情况,北京的寒风最终也让朱元璋望而却步,在朱元璋看来,北京不过是胡人乘运而兴之地,不是定都理想之地;开封作为北宋旧都,已破败,且无险可守,北宋的前车之鉴不远,被否;洛阳作为古都已是成年旧事,战略位置不够重要,被否;朱元璋最理想的定都之地是西安,朱元璋认为“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

基于这样的考虑,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安排太子朱标实地考察西安,但太子朱标不幸于洪武二十五年去世,朱元璋伤心的嚎啕大哭,元气大伤。这个时候,朱元璋已到了暮年,明明知道迁都很重要,但主要精力已经转移到考虑皇位继承人问题,培养新接班人问题,已无精力再考虑迁都之事,只好对大臣们说,国运的好坏长远听天有命,将迁都之事留给下一代解决。

再聪明的人也会犯糊涂,再精明的人也会有疏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一上任不干正事,考虑迁都的伟大事业,却在黄子澄、齐泰等书生的蛊惑下,把目光对向叔叔们,开始削藩,在连续削夺5位藩王(皆是建文帝朱允炆亲叔叔)后,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奉天靖难”,与朝廷兵戎相对。朱棣以一介藩王之力,靠800名亲兵起家,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实践再一次证明,南京乃胭脂之地,不可为都。后人猜测,若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手上完成迁都北京哪怕是无险可守的开封,朱棣几乎无胜利的可能。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与父亲明太祖朱元璋想的一样,南京非都城之地,即着手迁都事宜。但与朱元璋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朱棣这个人做事的风格比较坚决,迁都目的地也很明确,只有方案一北京,没有方案二。

后世对朱棣迁都北京褒贬不一。贬的人认为,朱棣以后的明朝的一切灾难,包括土木堡之变、崇祯亡国、满清入关等等,都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埋下的祸根。迁都北京,使得首都距离游牧民族太近,缺乏必要的战略缓冲,形成天子守国门的态势,一旦游牧民族大兵突袭,毫无缓冲之地,连必要的的准备时间都没有,北京到八达岭长城仅仅40多公里,游牧民族的骑兵一旦突破长城边界,1个小时就可以杀到北京城下,太危险了。蒙古族的也先、俺答汗,满清的皇太极、多尔衮,来北京就像去丈母娘家一样。

这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然。我们要换位思考一下,作为首都的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游牧民族居然能来去自由,多次杀到北京城下;如果北京是不作为首都的北平,那北平恐怕早就成了别人的大都了?明英宗正统年间1449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北平估计就被也先占领了,一旦北京被少数民族占领,华北平原必受到巨大威胁,明朝怕是难免又成了宋朝,宋朝的故事将重新上演。

话说回来,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给后世的明朝确实造成不小麻烦,朱棣去世后,北京就没有像模像样安定稳定过,先是处于蒙古人的巨大军事压力之下,蒙古人经常在北京周边晃悠,在明英宗、明世宗时期还杀到北京城下;后又处于女真人的威胁下。这种情况,朱棣或许没有料到,以为后世子孙都能像他自己一样,“六师屡出,漠北尘清”;但笔者认为,朱棣熟读历史、身经百战,对形势的把握、对未来的分析应该是比较全面的,是综合考虑的,定都北京的确冒险,天子自己冒险,难能可贵,但确有必要。

很多人认为,朱棣迁都的原因主要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夺了侄子的皇位,怕躺在南京明孝陵里面的皇考明太祖朱元璋怪罪,心里有阴影,不想呆在南京;二是北京乃是燕王封地,朱棣起家的龙兴之地,所以要迁都回北京。

笔者认为,朱棣迁都北京或许有以上考虑,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经过辽、金、元数代的经营,北京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北方少数民族自身也在发展,不断向汉人学习,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组织能力越来越强,一不留神就能与汉人争天下,已不是吴下阿蒙,北京成为汉人与少数民族争夺的焦点。背靠燕山、南望华北平原的北京成了汉人抵御少数民族的桥头堡。汉人得之,则国家统一;失之,则偏安南方或不保。朱元璋虽然没有迁都,但对防范北方游牧民族是下了功夫的,朱元璋分封了9个儿子,带兵镇守在东北、北方、西北等战略要地。朱棣没有那么多儿子可以镇守北方,就算有那么多儿子,也不能再让他们掌握太多部队,否则靖难之役会随时重演。

蒙古人也好,女真人也好,都尝到过控制北京后的甜头后,重新占领北京是梦寐以求的事。元顺帝被徐达逼得退出北京后,先后多次发兵企图重新占领北京,但都被明太祖朱元璋挫败。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想把都城从开封迁到西安或洛阳,他的弟弟赵光义坚决反对,认为国家定都在哪个地方,并不重要,王朝的命运“在德不在险”,实践证明,赵匡胤的判断是正确的,赵光义的认识是肤浅的,古人说,尽人事、听天命。当年朱元璋想迁都的时候,也有大臣反对,重复赵光义的老话。在德不在险,说得好听,但不中用。

迁都多难啊?历史上完成迁都的案例并不多,东周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案例不多,这两个案例是将都城迁移到比较温暖的地方,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朱棣迁都是把都城从富饶、温暖的南京迁到寒风凛冽的北京,现在想想都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有时你觉得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别人在弹指一挥间就解决了。朱棣比较轻松地做到了迁都,他怎么做到的?一是朱棣一开始就态度坚决,旗帜鲜明,上台第二年就改北平为北京,没有给人讨价还价的余地,从未发出错误信号。不断有臣子上疏反对,反对的人在朱棣这里只有两个下场:从朝廷消失或死亡。二是在南京保留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有六部、有督察院等等,采取“南北两京”制度,所以明朝有“两京十二部”之说。朱棣的意思是,愿意跟去北京的,我欢迎;实在不愿意去北京的,那就留在南京吧,不强迫大家。但大家都知道,后来真正的权力中心在北京,南京的一套机构主要负责南直隶的一些事情,管了16个府,权力小得多,平时大多没有什么事。

一手硬一手软,朱棣算是比较轻松地完成了迁都大计,这是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千年大计。迁都北京,加速了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联系,对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取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北京成为大明朝的定海神针。

以朱棣的领导才能和治国成绩足为千古一帝。《明史》是清朝修定的,只是对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屠杀建文帝旧臣的倒行逆施予以否定。其他很多都是赞美之词,有一句总结性的话: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远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这些都是好话,不是一般的好话,出自清朝之手,太不容易了了。笔者也相信是真的,没有这些卓越的能力和品质,干不成靖难和迁都这么大的事情。朱棣去世后,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打算将都城迁回南京,不过来不及办就驾崩了,在位只有11个月,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打算迁都回南京,结果没想到只会活了37岁就驾崩了,来不及。幸好这两个哥们短命,不然把都城迁回南京,朱棣的一番辛苦就要白白浪费了。朱瞻基9岁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再也没有提这个事,后来明英宗自己还御驾亲征,被蒙古人俘虏,大臣们又提出迁回南京,被于谦果断否决。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将北平改名为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自此,一直到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500年来,北京一直都是中国的首都。1949年10月1,新中国成立,北京又成为伟大祖国的首都,现在是,未来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还会是,未来会是多久,我想是一万年。

从历史上看,北京真的风水好,历朝历代,日出日落,你方唱罢我登场,北京总能得以保全,没有发生屠城的惨事。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朱元璋、李自成、多尔衮、国民党、日本人、解放军。不像南京,南京真不能作为都城。

中国四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各有什么特点,哪个更值得一去

首推西安,有句话说“西安的历史在地下,北京的历史在地上”。大家都知道,西安作为13朝古都,古代皇帝,王公大臣的陵墓都在那,就连修地铁的时候,也是一不小心挖出古董。再说西安的小吃,牛羊肉泡馍这个已经是老生常谈,而且在全国知名度较高,除此之外,还有牛肉小炒,葫芦头泡馍(小炒),小酥肉,各种馅的灌汤包,清真肉丸胡辣汤绝对是你早点的首选,尤其是在夏天,吃上一碗水盆羊肉,那冒出的汗简直很舒服,还有一个礼拜不重样的面食,都会让你流连忘返。北京最近的朝代是明清,清朝距离现在时间也就一百多年,好多明清建筑都依稀可见。北京的烤鸭比较著名,但是全聚德的烤鸭太贵,价格不是很大众化,其他吃的倒没啥。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值得一去,但是天子驾六博物馆好像没什么看头。南京没去过,不做评价。

中国古代历史上都城为什么会从长安到洛阳再演变到北京

这个问题很复杂,包括自然环境、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几千年来,西安和洛阳一直人口众多,战争频发,环境破坏严重;其次,宋元明清时期,北方边境问题严重,元朝和清朝均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北京的政治军事地位远远高于西安和洛阳;最后,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京与江南的交通联系密切,经济和文化更加繁荣!

历史上日本殖民韩国35年,甚至要迁都到首尔,最终为何放弃

我对这段历史不太清楚,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日本的确有过“迁都首尔(龙山)”的方案,时间大致是在1923年。为什么在这一年呢?熟悉日本的可能知道,这一年发生了巨大的关东大震灾,整个东京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几乎一半的城市都被破坏,火灾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产生了迁都的想法。

当时迁都的备选有许多方案,主要是东京周边的一些地方,但还包括一个特殊的选项,就是迁到首尔附近的龙山上去。这主要与当时日本的国家战略有关,一方面日本正在推动其大陆政策,尤其是对东北的控制,迁都到半岛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日本当时推动移民迁入半岛的进展并不顺利,如果能顺利迁都到首尔,有利于日本人大批迁入半岛,逐步实现对半岛的完全控制和内地化。这也是日本当时非常强调的所谓“同化政策”。

但将首都迁出“内地”,显然是有风险的,所以这在当时并不是最优先的选择。在后来后藤新平推动首都的复兴计划之后,所谓的“迁都论”也就慢慢消失了。

事实上到40年代初,也就是日本推动其“大东亚计划”的高峰时期,他们又再次探讨了将首都迁到首尔的可能性,随之而来的是把数百万韩人迁到伪满、再将数百万日本人迁到半岛,逐步将日本对东亚的控制固化。但这个计划本来就超过了当时日本的能力,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失败和日军的节节败退,迁都首尔的计划再次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