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铳

明末时期一把火绳枪的造价是多少具体如何?老式火枪为什么被称为“鸟枪”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5 04:45:38 浏览8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明末时期一把火绳枪的造价是多少具体如何

这要分转轮式和撞击式,转轮式比较贵,撞击式便宜很多。两种火枪都没有固定造价,转轮式因为工艺自量差别,造价浮动非常大;而撞击式,基本形制的大致造价,相当于今日的4000RMB左右。但这个价格是十七世纪初的...1547年,撞击式才刚刚出现,可以确定的就是造价比转轮式便宜。

老式火枪为什么被称为“鸟枪”

鸟枪,也叫鸟铳,是明清时期中国人对火绳枪的一种称呼。

鸟铳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铳管加上弯型的枪托之后,其外貌特别像飞鸟的鸟喙;另一种说法是鸟铳能够击中天上飞鸟,故而得名。不过二者取其一的话,我是更愿意相信第一种。因为在膛线出现以前,火枪的精准度实在是不敢恭维,如果可以轻易打中飞鸟,那恐怕就是来复枪了。

关于鸟铳是如何进入中国的,这里就不多说了,总而言之鸟铳的传入对中国军事的冲击力度是非常可观的。据《明会典。火器》记载,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伤制了第批鸟钪1万支,铳身都由铳管、瞄准装置、扳机、铳床、弯形铳托构成。

鸟铳管是鸟统的主要构件,其材料的优劣以及制造工艺的精粗,是鸟铳质量好坏的关键。鸟铳铳管用精铁制作,据《筹海图编·鸟咀铳》记载,此种精铁,是按10斤粗铁冶炼1斤精铁的比例炼成的,只有用这样的精铁制成的铳管才能坚固耐用,不会在射关时发生炸裂。制作鸟统管的方法通常先用精铁卷成一大一小的两根铁管,以大包小,使两管紧密贴实,尔后用钢钻钻成内壁光滑平直的铣管。钻铣工艺很精细,每人每天只 能钻进1寸左右,大致一个月钻成支。如果工艺粗糙,钻成的管壁厚薄不均,就会产生膛小阻卡弹丸或膛大弹丸射出无力等弊病, 以致不能保证发射的威力和安全。这种方法在《兵录·鸟铳总说》中有详细记载。

铳管制成后,再于前端安上准星,尾部设置照门,前后对准,构成端正无斜的瞄准装置。铳管的尾部内壁刻有阴螺旋线,以阳螺丝钉旋入旋出,旋入时起闭气作用,旋出后便于清刷内壁。管口外部呈正八边形,后部有药室,开有火门,火门外有盖,以保持药室内火药干燥洁净。完整的铳管制成后,安于铳床上。铳床刻成凹形管槽,使铳管贴合嵌人,前端伸出床外约2寸。铣床后部连接约7寸长的弯形枪托,成为手柄,其上安有龙头形扳机和拨轨。扳机与药室一起构成发火装置,其点火发射方式与欧洲的火绳枪相似。铳床的侧背安插一根搠杖,用作装填弹药和清理铳管内壁。鸟铳制成后须试射三次以上,若不发生故障,才可以作为合格制品交付军队。当然这些严苛的标准,在万历中期便已经被腐败的官场舍弃了。

清朝以后,鸟铳的叫法逐渐减少,在很多文献上,已经开始专称为鸟枪,比如兵丁鸟枪、番肠鸟枪、重型鸟枪等等。

明朝鸟铳是不是比日本铁炮弱

就万历朝鲜战争期间(1592-1598)的《宣祖实录》中记载:

倭丸只到百余步,中原之丸可至二百步

从这会儿可以看出明朝鸟铳是比日本的铁炮优秀的(明朝时一步约为1.6米)

不过按理来说,当时的火绳枪技术大家都是半斤八两,而且都是在16世纪中叶时期由葡萄牙引进,但射程的区别可以从当时的图中看出来

上图是明朝《神器谱》中的铳手

这是日本的

是不是感觉枪的长度不一样啊?枪的身管越长,火药推送弹丸的做功越彻底,初速也就越快。初速越快,弹丸飞行的距离也就越远,个人认为日本当时铁炮射程不及明朝鸟铳是因为枪身管的缘故,而日本的枪短是因为...人矮啊~

鸟铳威力怎样勃朗宁是怎么回事上校可以配带吗

现在,网上许多军迷也大都是纸上谈兵的多,可能因为时代的原因,或者年龄的关系,他们中极少会有人真正接触到枪械类,除非是军人或以前的基干民兵。

汽枪、手枪、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高射机枪、37高炮等,作为军迷个人非常熟悉,对于95式步枪尽管玩过,但由于没打过子弹,所以对此枪不是很熟悉。

至于鸟铳,个人对其非常熟悉,不仅曾经拥用,而且经常用来搂火,打下过斑鸠等鸟类,晒谷场上的麻雀一枪下去,最起码能打死数十只,麻雀可是美味的下酒菜,当然,这些都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期的故事了。

现在,鸟铳包括个人的那把装能装观瞄镜的折叠式汽枪,都已经充公上交了,而麻雀也摇身一变,由偷吃稻谷的四害成了保护动物,想吃美味的麻雀肉,已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了。

所谓的鸟铳,在南方农村叫土枪,是一种前装药的滑膛火枪,先将火药由枪膛倒入,再装入一大把上百发的小铁砂,用来打麻雀是最实用的枪械了,往往一枪下去,就能撂倒数十只麻雀。

鸟铳也是能够用来打野猪的,但不一定很靠谱,需要加大药量,装入小铁砂时,还需加入数枚钢珠,也即民间所称的铁弹子,在近距离射击时,铁弹子极有可能击中野猪,给野猪造成致命伤。

用鸟铳能放倒横冲直撞的野猪,那么说明鸟铳的威力也是很大的,但打野猪却非常冒险,必须加大用药量,但增加了火药,极易导致射击时发生炸膛事故,个人佼幸没有碰到,但小时候看到有猎手因炸膛而负伤不轻的模样,相当吓人,此其一。

其二,用鸟铳打野猪,存在着射不中野猪,有被野猪所伤之虞,因此用鸟铳打野猪,往往是结伴而行,相互之间有个照顾,军事上就叫互相掩护。

本文码字者老家,旧时村民因为去别的村庄山头砍柴,发生了严重的两村村民之间的大规模械斗,其中,有过用鸟铳打死人的案例,证明鸟铳也能打死人,是杀人的一把土枪。

历史在往前推,抗战时曾发生过村民用鸟铳轰日军的事,一名日军曹长被鸟铳击中头部,中了数十发铁砂,尽管性命留存下来了,但却成了大麻子,导致脸蛋严重破相,相当长时间让其痛不欲生。

鸟铳,尽管打鸟方便,必要时装上钢珠也能致野猪或人于死地,但这玩意不好耍,除了装药装弹麻烦,发射机构也比较复杂,得有专门的火药纸,枪机击发火药纸,火药纸燃烧带动枪膛内的火药燃烧,然后推出膛内的铁砂或钢珠。火药一旦受潮,或下雨天等因素,都会影响鸟铳的正常发射。

勃郎宁是枪械大师,一生曾发明了手枪、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因此上校可以配戴的那把枪械,一定就是手枪了,堂堂上校,不会背扛一把步枪,或成为一名机枪手,这应该是军事常识。

勃郎宁研发的手枪,供比利时的FN国营兵工厂、美国的柯尔特武器公司及雷明顿武器公司制造,手枪的口径分为6.35、7.65和9毫米三种不同的类型。

不管是手枪、步枪还是机枪,只要是勃郎宁出品,必定是把名枪,这个是可以定性的,枪械大师就是大师,否则就不称为大师了。

6.35和7.65毫米,这两种口径的手枪,其实不常见,在抗战剧《亮剑》中,晋绥军第358团上校团长楚云飞,就曾将其手中的一对勃郎宁雌雄手枪中的雄枪,作为礼物送给了一见如故的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那把就是口径6.35毫米6发容弹量的勃郎宁小手枪,非常罕见也非常珍贵,一般都是军队中的中高级指挥官佩带。

勃郎宁9毫米则是大威力手枪,在世界上的运用非常广泛,一般采用10发供弹具,能杀死50内的有生目标,所以深受西方军队军官的欢迎,其装备数量也极高。

美国军队装备的非常有名的M-1911科尔特手枪,实际上就是勃郎宁手枪,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是科尔特发明的,推出后立即成为美军的制式手枪并一直维持达74年(1911年至1985年)。

尽管美军以15发弹匣供弹的伯莱塔9毫米手枪取代了7发弹匣供弹的M-1911科尔特手枪,但迄今为止依然有许多美国官兵不愿换装,腰间插着的还是原来那把M-1911科尔特手枪,也即勃郎宁9毫米手枪。

鸟铳的精度是否真的适合用于打鸟

鸟铳是中国,尤其是明朝时期对于火绳枪乃至后来燧发枪的称呼。毕竟那会不管是火绳还是燧石的击发机构点火的样子都像极了鸟在啄食,鸟铳故此得名。所以,鸟铳和打鸟没一毛钱关系。

但是欧洲那边确实有两种枪是用来打鸟的,一种叫做Flowling Piece的枪(18世纪),蛮难翻译的。但这就是后期霰弹枪的雏形,因为鸟体积小,又会飞。靠当时那些没膛线的破枪真的很难击中,那么既然一发子弹打不中,那就直接喷一堆弹丸以增加命中率。

还有一种则演化成了现代的狙击枪Sniper rifle,snipe是一种水鸟。这种鸟飞行轨迹很难捉摸,而且非常警觉,需要非常优秀的枪法和伪装能力。因此用来射击这种鸟的枪也是最早用上膛线的那一批。

所以题主问的,鸟铳的精度是否可以用来打鸟,答案是否定的。直到现在为止,打鸟最好的枪还是用细碎弹丸(Birdshot)的霰弹枪

但这种弹用来打人的话...虽然不容易致死,但看着挺惨的

题主在问题下方追加了

为什么后来的欧洲枪排队枪毙反而没有威力?

欧洲排队枪毙年代一般用的都是13-18mm左右直径的铅丸。用350-400m/s的速度发射出去动能基本都在3000焦耳以上,和现代全威力步枪弹相当。虽然说不像现代步枪初速那么高,可以翻滚起来。但早期的铅弹更容易在体内变形,所以杀伤不容小觑。

就是滑膛的命中率感人了点,但等到米涅弹+线膛步枪成型之后。精度提高,排队枪毙的杀伤效率大大提升,慢慢的他们也不这么玩儿了(美国南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