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亲戚给小孩的红包竟然是空的,我应该给对方挑明吗
- 朱元璋在路边捡到睡觉的懒汉常遇春,竟然帮他夺得了天下,这是怎么回事
- 对于“科学”这个词我竟然迷茫了,为什么科学可以不断推翻,什么是科学呢
- 1793年,英国使团访华,乾隆究竟做了什么事、竟然沦为笑柄
- 唐僧念的“紧箍咒”是什么意思翻译成中文后,竟然谁听谁头疼
- 去女朋友农村老家过年,她家竟然让我喊5岁的黄口小儿叫“太爷”,你如何看
-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凶手为何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
- 南明永历皇帝被杀前,为何竟然有满八旗清军企图营救永历皇帝
- 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竟然还没有宣战,一旦宣战将意味着什么
- 剑阁古道,钟会十万兵竟然无法攻下,是姜维守城原因还是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天险的原因
亲戚给小孩的红包竟然是空的,我应该给对方挑明吗
我觉得应该挑明。
空红包我家孩子收到过,当时是两家一起去饭店吃饭,一见面都给对方孩子压岁红包了。我家孩子收到以后就放在衣服兜里,一直到吃完饭开车往回走路上才拿出红包,发现是空的,因为给的是那种比较厚点的大红包,孩子当时是收到就放起来了,根本没想到会是空的。而我们给对方的红包钱码并不是一百二百的,是经过几次涨价,已经是一千的。路上发现是空的我还以为这么多钱,是不是给拿错了红包,如果错了,他们回家也会发现家中会有个装钱的红包没送出去的。咱们和人家说多让人家尴尬。所以我就没有告诉她家,还等着人家能自己发现。结果好几天过去了,没信了。
后来我就和我婆婆说了这个事,因为是婆婆这面亲戚。我婆婆说你必须得告诉她,这是一千块钱呢,要是没给咱钱,你还不说,人家就当是给你了。情义我们还得领,钱还没收到,关键是钱有点多啊。
想想也是,不说感觉不对劲。我就打电话,问她红包里面装了多少钱,告诉我是一千,我说当时我们的红包是空的,以为弄错了,是不是把装钱的红包放在家里了。她说哎呀,当时怎么没告诉她,她和孩子一起装的红包,钱是肯定装了,我说赶紧找一找家里有没有。后面告诉我她家里没有装钱的红包。
这个事儿就尴尬了,人家觉得给我们了,我们还没收到。嫌我们当时不说,是不是把钱掉出来了。因为当时是在饭店里吃了一顿饭的时间,我一再问过我孩子,就是收到红包就装衣服兜里了,上车才拿出来的,怎么可能这一千块钱掉出来呢?亲戚这么说我也很无语,也可能是她给自己找台阶下。
后来第二年她给红包多包了200。再后面因为她家孩子高中毕业没上大学,我直接就说开了再以后互相不给发红包了。当时我家孩子还没上高中,要是继续给的话,我家孩子小,人家孩子大,给我们时间会长,不想这样下去了,好像我们赚人家钱一样。
今年这个亲戚还要给孩子红包,我也没要。
这种事情未必是故意的,谁也不会想到为了避免是空的去当面打开。但是既然发现了,还是应该告诉对方的。
朱元璋在路边捡到睡觉的懒汉常遇春,竟然帮他夺得了天下,这是怎么回事
有一天,朱元璋带领红巾军队伍经过和州(今安徽和县)时,途中发现路边躺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壮汉,老朱心想,这肯定是个乞丐,没讨到吃的饿昏在路边了。
讲真这种场景并不鲜见,元末明初战乱频仍,放眼望去“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老朱小时候也讨过饭,自己也曾饿昏在别人门前。有一次,如果不是王大娘用“珍珠翡翠白玉汤”把他救活,自己早就饿死了。
《朱元璋乞讨》
老朱此时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跳下马走上前推了壮汉一把。意思是让他醒醒起来吃点东西。
这汉子一下子惊醒了,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嘴里嘟囔着:“哪个龟儿子搅了老子娶媳妇的美梦,看我不把他撕碎”。汉子睡的太沉了,军队的嘈杂声竟然没有惊动他。
老朱皱了一下眉,提鼻子一闻,不对啊?这乞丐咋还喝酒了?再仔细一看,汉子穿的也不算破烂,老朱心中疑惑不解。
汉子一一骨碌爬了起来,质问老朱道:“你是干什么的,为何搅我睡觉?”老朱放心了,心想,这家伙声音洪亮,肯定不会饿死。
“我是红巾军元帅朱元璋,恰好路过此地,打扰好汉美梦了,既然没事,你还接着睡吧”。老朱站起身要走。
《朱元璋》
刚直起腰来,这汉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激动地说道:“常遇春等候多时,愿投将军帐下,唯牵马坠蹬效力左右”。
以上是朱元璋和常遇春在路上相遇时的情景。
常遇春是大明第一功勋,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封为开平王,人称“常十万”。
常遇春好像是上天赐给老朱的得力干将。为什么这样说呢?
老常比老朱小两岁,但二人小的时候没有任何交集,他不像徐达那样是老朱的发小。
老常从小孔武有力,并且善骑射,他不想平庸过一辈子,在20岁时投奔了怀远、定远一带的绿林大盗刘聚,在他手下做了一个强盗头目。
《朱元璋和常遇春》
虽然做土匪不缺吃穿,但这不是老常追求的目标,他原本认为刘聚是侠盗,是劫富济贫的好汉,所以才投奔了他。
谁知现实很打脸,刘聚及手下经常祸害百姓,口碑极差,相反朱元璋带领的红巾军秋毫无犯,百姓夹道欢迎。老常很苦恼,刘聚不是他心目中的偶像。
到后来刘聚也率领手下加入了反元行列,但他的土匪性格依然没变,常遇春于是萌生了离开刘聚的想法。
就在常遇春寻找朱元璋的途中,由于心情烦躁,中午喝了点小酒,走着走着酒意上来了,于是在路边睡着了,这才无巧不巧遇到了老朱。
亲们想想看,这不是上天安排又是什么呢?
话接前言,常遇春听说眼前的人就是朱元璋,于是急忙跪下,并表示要投奔他。同时做了自我介绍,老朱这才知道他是刘聚的手下。
《常遇春》
此时老朱多了一个心眼,刘聚和自己都是起义军领袖,莫非刘聚亏待了老常或者二人闹掰了?如果是这样,我此时接纳他,刘聚肯定对自己有意见。
想到此,老朱拿起笔来,为老常开了100两银子的一张支票,递给他说:“去军务处支100两银子回去吧,好好跟着刘聚干去吧!”
常遇春仿佛让人羞辱了一般,大声说道:“我老常不是来让你施舍的,假如我跟着刘聚干,打家劫舍比这100两银子多的多,我不是因为愁吃愁喝才投奔你的,我想跟着你干点大事!”
听了老常一番表白,老朱心中暗乐:“我正要渡江和陈友谅死磕,正需要这样的忠勇将领”。
但老朱并没表现出急不可耐的样子,这时他想到了诸葛亮的“请将不如激将”的办法。于是故意激道:“能相从渡江乎?取太平之后,归我未晚也。”
《常遇春》
常遇春急忙再次跪倒在地回道:“常遇春愿意跟随元帅渡江,元帅指到哪,我老常打到哪!渡江之日,愿为先锋”。老朱大喜。
随口问道:“到时将军带多少人马呢”?
“十万之众,横行天下”。常遇春自信说道。
好一个“常十万”,本帅现在就准许,哈哈……,二人开心笑了起来,最后老常成了朱元璋的开国功勋。
文/秉烛读春秋
对于“科学”这个词我竟然迷茫了,为什么科学可以不断推翻,什么是科学呢
科学属于认识的范畴,是认识的实用部分。在历史上,对于人类的认识,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其一是一维认识观,其二是二维认识观。
所谓一维认识观,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唯物论和唯心论。虽然这两个理论在立场上截然不同,前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外在的客观世界,后者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内在的心灵涌现;但是,两者却殊途同归,都否认存在质的变化。
一维认识观认为,人的认识只是对世界终极的反映。就科学而言,认为理论是关于自然界的客观反映。于是,理论存在对错的问题,由此产生出了一个悖论:
如果理论是正确的,则理论就不需要再发展,从而会停滞不前;如果理论是错误的,那么人类的认识是由一系列错误的理论构成的,这又违背了理论的认识意义。而且,错误的理论为什么是有效的呢?
总之,一维认识观无法理解科学理论的相对性。相对于现有的现象,科学理论是有效的;相对于未来的现象,科学理论又是会被淘汰的。
导致一维认识观陷于困境的根本原因,是要求人类追求绝对的认识。实际上,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不可能绝对地认识自然界的。
正是由于人类认识的相对性,才需要我们从二维的观点来看待认识。于是,科学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作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并不等同于相互作用的双方,即科学不同于人或自然界。
科学理论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关于现象相对于自然界的同构系统。作为同构系统,恰好满足了人类认识的相对性。
人类认识的相对性表现在,相对于已有的现象,科学理论是有效的,与自然界具有不可分辨性;相对于未来的现象,与自然界又是不同的,需要由新的同构系统来予以取代。
总之,根据二维认识观,才能够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理论所具有的相对性,才能够理解为什么科学理论既是有效的,又是需要不断地被更新的。
1793年,英国使团访华,乾隆究竟做了什么事、竟然沦为笑柄
1793年夏天,当时正是农历的八月份,酷暑把乾隆皇帝逼得“逃离”了北京城,一路向北来到了200多公里之外的承德。
承德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小城镇,当初乾隆帝的太爷爷爱新觉罗·福临入主北京的时候,承德哪有现在的这般气派?幸运的是后来清朝的康熙、雍正二帝为了寻找一个绝佳的避暑胜地,于是在承德地界大兴土木,造就了气势宏大的承德避暑山庄。
也就是这个时候,英国的第一批访华使团来到大清境内,在承德避暑山庄见到了他们朝思暮想的乾隆皇帝,并且苦口婆心地进行洗脑。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中西方之间的首次正面交流,乾隆帝和手下的众位肱骨大臣却因为骨子里的倔强和优越感闹出了不少糗事,流传至今依然被人们当成饭后闲谈时的笑柄。
马戛尔尼使团不远万里来到大清国,权倾朝野的和珅却毫不客气地说道:“下跪、叩头!”
马戛尔尼作为近代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一生都处在万人敬仰的高位,可是他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却如此评价自己的访华之旅:
“我们来到北京时,好像一群乞丐;待在北京时,好像一群囚犯;离开北京时,好像一群小偷。”
从这短短的三句话中就能知道,他们自从踏入大清国的领土之后,原本的尊严和优越感荡然无存,有的只是各种鄙夷、刁难。
1792年,马戛尔尼男爵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到遥远的东方去,为那里的大皇帝庆祝八十大寿,顺便商讨一下两国通商的事宜。
起初,马戛尔尼以为这只是小事一桩,毕竟自己的老本行就是外交,俄国、爱尔兰、印度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并且每次都靠一张嘴大获全胜。马戛尔尼相信这次肯定也是胜券在握。
1792年9月26日,马戛尔尼带领着近200人的外交使团,600多箱天文地理仪器、车辆、军用品作为贺礼,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经过近1年的航行,马戛尔尼使团终于抵达天津大沽港口。
早在马戛尔尼登岸之前,身在避暑山庄的乾隆早就得到了消息,当他听说远在西陲的什么“大英帝国”派出使臣来为自己祝寿,心中幻想着自己的赫赫威名早就名扬海外的景象,自然十分开心。另一方面,乾隆之前对这个“大英帝国”闻所未闻,这样一个蛮夷民族居然敢自称一个“大”字,实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他倒要看看这个英国派来的使团究竟有几斤几两。
马戛尔尼一行人登岸后,天津道乔人杰和通州协副将王文雄奉命前来迎接,直隶总督梁肯堂也设宴款待众人。吃饱喝足之后,马戛尔尼没有忘记自己前来的真正目的,便急不可耐地提出要面见大清国皇帝的要求。
事关两国邦交礼节,这就需要礼部介入,而按照传统马戛尔尼是需要对乾隆行跪拜礼的,一听这话,马戛尔尼当时脸就黑了,他大声地抗议道:“大英帝国和大清国是平等的,我作为英国的大使,怎么能向清国皇帝下跪呢?”
一时间,双方陷入了僵局,谁也不肯让步。而就在这个时候,身为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的和珅出马了,他仅用了三言两语就让倔强的马戛尔尼服了软。
和珅见到马戛尔尼的第一句话,就让对方不知所措。“你们和我大清国相隔万里,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又何必跋山涉水来为我们皇帝祝寿呢?既然贵客们不愿意入乡随俗,在此地逗留几日体验一番风土人情便回去吧。”
和珅说完之后,马戛尔尼脸色突变,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此次他是带着谈判通商的任务来的,可是现在连大清国皇帝的面都还没见到就回去,岂不是无功而返,那他以后就基本上告别政坛了。
憋了好一会儿,马戛尔尼高傲的脑袋如同蔫了的茄子一般、重重垂下,虽然他妥协了,但凭借长期从事外交工作积攒的讨价还价的本领,最终还是与和珅等人协商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下跪可以,但磕头不行!
考虑到英国的风土人情不同,和珅感觉让马戛尔尼下跪已经是他能忍受的最大限度了,于是便点头默许。
马戛尔尼觐见大清国皇帝,刚一跪下,乾隆就不高兴了!
虽然和珅是乾隆帝的近臣、宠臣、在朝廷里可以只手遮天,虽然马戛尔尼与和珅谈妥了,只下跪、不磕头,但大清国的皇帝对此却毫不知情,甚至一度认为英国使臣会乖乖地朝自己磕头。
转眼之间,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的日子到了。那天是1793年9月14日、农历的八月初十,虽然离自己的寿诞只剩三天、离中秋佳节只剩五天,本该欣喜的他脸上却没有笑容。一是因为天气太热了,在烈日炎炎之下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状态,其二则是因为马戛尔尼的行径让他心生不悦,如果不是估计大清国的威严,恐怕他早就破口大骂了!
这天一早,避暑山庄的行宫里早就布置好了一切,马戛尔尼和几名随从走在路上,侧立在路两边庄严肃穆的仪仗队无形之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们几人快步通过,大气都不敢出。
一踏入正殿,只见一个瘦骨嶙峋、须发白眉的老者端坐在龙椅上,眼神略显呆滞地看着自己,这应该就是乾隆皇帝。而在他的一侧,一名30来岁的中年男子一脸恭敬地站在旁边,虽然身上也是穿着华丽的黄色绸缎、虽然年纪轻轻、精神抖擞,但论气质来说,还是不及坐着的那位老者。
马戛尔尼一眼便猜出,这位应该就是大清国未来的继承人,也就是所说的“太子”。
正当马戛尔尼细细打量的时候,一声公鸭嗓音突然传来:“英吉利国贡使觐见,跪!”
话音刚落,马戛尔尼几人噗通一声,单膝跪在地上。
这一跪,堂下的大臣们窃窃私语起来,纷纷指责英国使臣不懂礼仪,见到我大清国皇帝居然没有双膝下跪。而太监也是一脸懵,转过头刚想询问乾隆的意思,却发现万岁爷的脸色早已变得铁青。
事已至此,太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主持,便扯着嗓子继续喊道:“行叩首礼!”
可是这次,马戛尔尼纹丝不动。整个朝堂仿佛炸开了锅,而乾隆则是皱着眉头冷哼,看起来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而这时,马戛尔尼却从怀中掏出一个本自顾自地念了起来。
“请求大清国皇帝准许英吉利商船在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商,允许我国商人在北京开设洋行买卖货物,在珠山一带划一小岛归我国商人使用……”
马戛尔尼还没念完,乾隆早已龙颜大怒,来不及使唤太监,自己便亲自下达了逐客令。
在乾隆的眼里,英国使臣来大清并不是真心实意给自己祝寿的,只不过是打着一个好听的幌子来跟自己要地盘,满足他们的经商需求,而且马戛尔尼态度傲慢,这如何能忍?
仅仅过了几天之后,马戛尔尼使团就被赶出了北京,他的任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和珅的一次私自决定,让乾隆自认为颜面尽失,为了不沦为千古笑柄,他们又是如何补救的呢?
马戛尔尼一事让乾隆生气了,和珅作为中间的接头人,又是默许马戛尔尼不用行三跪九叩大礼的决定者,他该如何平息皇帝的怒火呢?
其实很简单,动动笔杆子就好了。
“英吉利国贡使到时,……臣和珅同礼部堂官率钦天监监副索德超,带领英吉利正副使臣等恭递表文,由避暑山庄宫门右边门至殿前阶下,向上跪捧恭递,御前大臣福长安恭接,转呈御览。臣等即令该贡使等向上行三跪九叩礼,毕。”
这是和珅在《起居注》中记载的一段话,从最后一句话可以清楚地知道,英国使臣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而之后军机处也写了一道折子,里面记载了同样的话:“臣等仍由西踏跺带至地平前中间槛内,向上行三跪九叩首礼,毕。”
可以看出,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和珅不惜歪曲事实讨乾隆欢心。而乾隆看了这些记录之后,也就没有过多追究,毕竟有文献可考就足够了,后人又怎会知道当中的细节呢?
可惜的是他们没想到马戛尔尼会写了一部回忆录,并且把此次访华之行记录了进去,更没想到几百年后世界的联系会如此紧密,万里之外的文书居然会流传甚广,以至于每个人都能了解当时发生的每一幕景象。
马戛尔尼访华时,乾隆的顽固守旧的老思想和西方思想碰撞摩擦之后产生的矛盾,注定让他成为当今社会的笑柄,嘲笑的是他那不思进取、只知道固步自封的头脑,自诩为天朝上国、却被洋人用火枪火炮把天朝上国的美梦轰得稀碎!
唐僧念的“紧箍咒”是什么意思翻译成中文后,竟然谁听谁头疼
紧篐咒里的内容大致都是费、费、费、难、难、难之类的东西,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超生费,入园费、择校费、补课费、谢师费、交际费、人生在世实无奈,路途坎坷处处费,一道门槛一个怪,黑白两道都收费。
求人难、入学难,住房难、求职难、看病难、娶个媳妇难上难,养个孩子更加难,西天路上多少难,人生就有多少难。
孙悟空虽是神,但听了这些咒语也会头痛,更何况我们这些凡人,所以他终身不娶,不恋女色,也就少了这些头疼的问题。但还是把这些咒语传下来了,让我们后世人谁听了谁头痛。
去女朋友农村老家过年,她家竟然让我喊5岁的黄口小儿叫“太爷”,你如何看
这个在农村很正常啊!我们村就一个和我差不多年龄的同学,我叫他太老爷,他儿子能抱出来时,我正好碰到了,我说太老爷好,他说来过来看看我儿子!
我过去一看,逗逗他,说老爷好!刚出生的小孩我也得叫老爷!他们说人不大长在辈分上了,就是这个意思!没办法的!你如果因为这件事,耿耿于怀,那你趁早散了吧!不是老爷们的胸怀!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凶手为何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
整个唐朝一共存在了289年, 有过21位皇帝,但说实话,也只有开国皇帝李渊到唐玄宗李隆基之间的这几位皇帝知名度高一些,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人,这主要是通过一些电视剧、评书、小说的传播,让人们对这几位皇帝了解的多一些。而自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直到唐朝灭亡这近200年的时间里,唐朝基本上是处于混乱状态,藩镇割据,皇权旁落,所以,唐玄宗之后的十几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非常低,有些皇帝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唐宪宗李纯,可能也有很多人对他不太熟悉,但其实,这个李纯应该在唐朝后期算是一个比较少有的有为之君了,他甚至被人称为“小太宗”,也就是夸他有其祖上唐太宗李世民之风,唐宪宗也算是一位“中兴之主”,一度有恢复盛唐的迹象。可惜的是唐宪宗李纯的人生是先扬后抑,出场时很耀眼,退场时却非常狼狈,甚至死得都不明不白。
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历史上知名度较高的事件中,来为大家搜寻一下脑海中对唐宪宗的印象,熟悉唐诗的朋友应该对刘禹锡、柳宗元、韩愈这些大诗人比较熟悉,在被称为唐朝的“百日维新”的“永贞革新”中,大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这也就是“二王八司马事件”;而大诗人韩愈因为对皇帝迎佛骨一事进行劝谏,被皇帝贬为潮州刺史,路上写下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诗句,这些事件发生时的皇帝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唐宪宗。
说了那么多闲话,我们还是回归正题,说一说唐宪宗李纯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唐宪宗的儿子唐穆宗李恒继位后,害死唐宪宗的凶手依然可以逍遥法外?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在大明宫中和殿去世,死的时候只有四十三岁。按照唐宪宗死后朝廷对外公开的说法,唐宪宗是服用丹药中毒而死,但是,朝廷上下私底下都认为,唐宪宗是被内常侍陈弘志和宦官王守澄等人谋害的。
据《资治通鉴》里记载:“庚子,(唐宪宗)暴崩于中和殿。时人皆言内常侍陈弘志弑逆。但云药发,外人莫能明也。”也就是说,虽然大家都认为是宦官害死了皇帝,但是朝廷对外说皇帝是服丹药中的毒,这样一来,事实的真相外人也难以搞清楚了。
唐宪宗的高光时刻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李适驾崩,其长子李诵继位,也就是唐顺宗,这个时候的唐顺宗李诵早已经中风瘫痪了,他能够强撑着病体在宣政殿接见大臣,正式登极,在许多人看来已经是奇迹了。在登基大典上,李诵已经是口不能言,面前悬挂一道帘子,由宦官李忠言和李诵的爱妃昭容牛氏在他身边伺候着。
唐顺宗李诵在位期间,任用他做太子时的东宫属官王叔文、王伾,以及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开始对朝政进行改革,也就是上边说到的“永贞革新”,想一改经历过藩镇叛乱的混乱局面。可惜的是一方面他自己的身体不争气,再一方面他用的人在政治上也不成熟,很快,随着轰轰烈烈改革的失败,唐顺宗李诵也在宦官集团的逼迫和操纵下,无奈的将皇位让给了儿子李淳(后改名李纯),也就是我们今天题目的主人公唐宪宗李纯。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八月初四,唐顺宗退位为太上皇,唐宪宗李纯正式继位,也就是说,在短短的八个月时间里,李唐王朝就经历了三位皇帝,从唐德宗到唐顺宗,再到唐宪宗。年仅27岁的李纯血气方刚,他对自唐玄宗以来的藩镇割据引起的动荡深恶痛绝,决心将藩镇的权力收归中央,这种想法前几任皇帝也曾有过,最终却碰的头破血流。
但是,刚刚继位的唐宪宗却毫不畏惧,他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坚定地开始讨伐藩镇,先后平定了西川、淮西的藩镇叛乱,接着又击败镇海节度使李琦乱军,将李琦父子腰斩;紧接着又开始对卢龙、成德、魏博这三个藩镇用兵,并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也使得唐王朝的权威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历史上也将唐宪宗执政的这一时期称为“元和中兴”。
唐宪宗不仅非常勤政,而且为人谦虚,能够听进不同的意见,有虚怀纳谏的雅量,有时候他作出决定后,大臣们如果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会虚心接受,并及时予以纠正。从唐宪宗的前半生来看,他绝对是一位有血性的皇帝,在讨伐藩镇失利的时候,唐宪宗坚定信心、破釜沉舟,正是有了他的坚持,李唐王朝才取得了削藩的成功,唐宪宗的表现也赢得了朝野的一致称赞,被人们誉为“小太宗”,说他英明神武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
成也宦官败也宦官
唐宪宗李纯的上位是得益于宦官的帮助,在唐顺宗开始“永贞革新”后,宦官集团为了抵制王叔文等改革派,提前布局,由手握禁军的宦官首领俱文珍,一再向唐顺宗施压,要求将皇长子广陵王李淳(后改名为李纯)册立为太子,唐顺宗只得于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三月二十四日下诏,按照宦官集团的意思册立李纯为太子。
唐顺宗登基后开始的“永贞革新”,由于触动了藩镇和士族的利益,最终不得不草草结束,唐顺宗也由于无力抵抗宦官、藩镇和太子的联手逼宫,再加上他本身身体中风的原因,被迫在他刚继位只有半年多的情况下,就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唐宪宗李纯。由于宦官集团为李纯的上位出力不小,所以,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对宦官是比较宠信的,特别是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这个人也是造成唐宪宗死于非命的原因之一,我们后边再说。
随着唐宪宗的削藩行动取得巨大成功,原本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李纯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就像我们现在说的一样,唐宪宗开始躺在功劳簿上享受人生了。李纯一改过去克勤克俭的作风,开始大兴土木了。其实,早在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军平定淮西叛乱后,李纯就不再是原来的李纯了,据《资治通鉴》记载:“淮西既平,上(唐宪宗)浸骄侈。”
开始享受人生的唐宪宗李纯,不久又犯上了和他祖宗唐太宗李世民一样的毛病,开始沉迷于道家的长生术,他广招天下方士,为他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他对那些道士也非常信任,甚至任命他们担任地方官员,此举虽然遭到大臣的反对,唐宪宗也不以为然。
由于长期服食丹药,李纯的身体逐渐中毒,面色呈现青黑,目光散乱,性情也变得乖张、暴戾,有了精神分裂的迹象。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性情突变的李纯对服侍他的太监、宫女稍有不满就非打即骂,发展到严重的时候,唐宪宗李纯每天都会在宫里杀人,让服侍他的太监、宫女个个心惊胆战,日夜生活在恐惧之中,长期的压迫之下,就有了反抗,太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杀死这个可怕的皇帝。
随着唐宪宗的身体每况日下,另一个人也开始为自己担心了,就是我们上边说到的唐宪宗宠信的吐突承璀,他担心如果唐宪宗死了,新皇帝上台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因为他曾得罪过太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唐宪宗就册立了自己的长子李宁为太子,可惜不到两年,李宁就病死了,在唐宪宗的其他儿子里,最有竞争力的有次子澧王李宽、三子遂王李宥,按说澧王李宽年长,应该由他继位太子,可是,李宽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而遂王李宥的母亲则是唐宪宗的原配,所以李宥是嫡子。
就在唐宪宗准备册立遂王李宥为太子时,吐突承璀仗着唐宪宗对他的宠信,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劝唐宪宗册立澧王李宽为太子,吐突承璀心里打的算盘是既然大家都认为应该立遂王李宥为太子,自己偏偏不按套路出牌,拥立处于劣势的澧王李宽,一旦唐宪宗听取了自己的意见,那自己可是立下了拥立的大功,将来依旧可以恩宠不断。
谁知道,一向对吐突承璀言听计从的唐宪宗,在册立太子的事情上,却有了自己的主见,并没有听取吐突承璀的建议,还是册立了遂王李宥为太子。这样一来,吐突承璀就麻烦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不断没有拥立成功,还为此得罪了将来的皇帝,那还会有好果子吃?思前想后,吐突承璀决定铤而走险,决定在唐宪宗死前,召集手下人商议,给皇帝施加压力,废除遂王李宥的太子身份,改立澧王李宽(后改名为李恽)为太子。
吐突承璀这边一动,太子李宥(后改名为李恒)那边也听到了风声,他也不甘坐等被废呀,就抓紧找人自救。正在这时,由于不堪唐宪宗暴虐的太监、宫女也开始行动了,手握另一半禁军的右神策中尉梁守谦和内常侍王守澄、陈弘志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先行下手了。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除掉暴虐的唐宪宗,解除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更重要的也是和吐突承璀的想法一样,立下拥立大功,不过他们拥立的对象是太子李宥。
吐突承璀废立太子的手段是希望借助唐宪宗之手,而王守澄、陈弘志等人则就不同了,他们的办法竟然是弑君,就是直接杀掉唐宪宗,只要杀掉了唐宪宗,太子就直接可以继位了。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二十七日夜里,唐宪宗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就被人掐死了,据《资治通鉴》记载:“庚子,(唐宪宗)暴崩于中和殿。时人皆言内常侍陈弘志弑逆。其党类讳之,但云药发,外人莫能明也。”。
当天夜里,右神策中尉梁守谦率兵冲进吐突承璀的府中将其砍杀,紧接着士兵们又冲进吐突承璀准备拥立的澧王李宽府中,将这位无辜的皇子也杀死了,这件事也就是历史上的“元和宫变”。一夜之间,朝堂已经大变,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闰正月的初三,二十六岁的太子李恒继位,也就是唐穆宗。
弑君者逍遥法外
朝廷对外公开的说法,唐宪宗是死于丹药中毒。既然说是丹药中毒,唐穆宗继位后就需要有些行动,他将为唐宪宗举荐方士的宰相皇甫镈贬为崖州司户,并将受唐宪宗宠信的方士柳泌乱棍打死,将其他方士也全部流放岭南。从唐穆宗对这件事的处理来看,他贬黜了奸相、流放了方士,好像唐宪宗真的是因为服用了丹药中毒而死的,所有害死唐宪宗的人好像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但是,事情好像不是那么简单,恰恰因为唐穆宗的处理方式,让人们对他这个继任的皇帝也产生了怀疑。因为,就在朝堂内外都在私底下议论是梁守谦和王守澄,指使内常侍陈弘志直接杀死的唐宪宗时,唐穆宗对此却装聋作哑,当做没有听到一样,不但如此,他甚至大举犒赏人们怀疑的弑君凶手梁守谦和王守澄、陈弘志,对直接杀死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和澧王李宽的官兵,他也每人赏赐了五十缗钱。
唐穆宗的这个举动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于是,就有人怀疑唐穆宗李恒和他的母亲郭贵妃,应该也参与了这场弑君阴谋,即便他们母子没有直接参与,也极有可能事先知道消息,对宦官弑君的计划采取了默认和鼓励,所以,才会有李恒继位后,对疑凶以及杀死吐突承璀和澧王李宽的官兵们,那些莫名其妙的赏赐和褒奖了。
说到这里,我们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谋害唐宪宗的凶手在杀害唐宪宗以后,竟然像没事人一样,不但没有得到惩罚,反而被新君奖励了,原因就是继位的皇帝本人极有可能也是谋害其父唐宪宗的凶手之一。
疑凶王守澄和梁守谦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在唐穆宗执政期间极受重用,因为拥立之功被封为枢密使;另一位疑凶梁守谦也同样得到了重用,他们在唐穆宗死后继位的唐敬宗时期,依然权倾朝野。而唐敬宗的结局和唐宪宗差不多,也是死于宦官之手,王守澄和梁守谦又故技重施,接着拥立了唐文宗。
大和元年(827年)十月二十日,梁守谦在辞职不久后暴毙;太和九年(835年)九月二十一日,唐文宗命内养齐抱真在青泥驿将另一疑凶陈弘志暗杀;而另一位疑凶王守澄,也在唐文宗暗中掌控神策军后,剥夺了他的兵权,大和九年(835年)十月,唐文宗派宦官李好古带着毒酒,前往王守澄家秘密将其赐死。 至此,谋害唐宪宗的事情基本结束了,但是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实际上谁也说清楚,唐宪宗到底是死于丹药中毒,还是被人谋害?陈弘志、王守澄和梁守谦到底是真凶还是被冤枉的?事情的真相早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无法找寻了!
南明永历皇帝被杀前,为何竟然有满八旗清军企图营救永历皇帝
这并不是野史传闻,而是史书中确有记载的真事,而且参与的满洲官兵相当众多,仅被杀者就高达2000多人。
满兵中有蓝旗章京兀儿特者,见而大愤,曰:“吴三桂食明厚禄,何无毫发恩乃尔!”谓其下曰:“此真天子也,可奉之为百世功。”八旗将士拜呼万岁,争去辫为号。
乘城演剧举事,共扈上幸汉中起义,尽杀汉中大营兵。事泄,死者二千余人。”
公元1662年,永历皇帝自缅甸被掳归来后,驻扎于云南的正蓝旗某章京军官,计划率领属下官兵发起暴动。按照他们的计划,他们首先向吴三桂所属的汉军发起袭击,救出被关押的永历皇帝,得手后的他们再一路北上进入汉中,在那里重新恢复明朝政权。
只可惜,由于消息提前走漏,吴三桂反而抢先对他们发起了袭击,最终,这起劫持行动在中途就遭到流产,2000多名满洲八旗官兵被杀。
当然,由于史书中没有明确那2000多名死者是否都是满洲八旗官兵,也不排除这股政变力量中还有部分蒙古官兵和汉军官兵参与。但主谋是满族正蓝旗,这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
可很多人对此恐怕会相当的疑惑,话说满洲八旗是清朝最嫡系的军事力量,他们怎么可能会选择叛变?且不说随着永历皇帝的被俘,中原大地基本实现了大一统,在这样的局面背景下,他们还选择背叛,这是不是有点难以理解?
但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八旗的历史,这个结果恐怕也并不意外,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清朝统一全国之前,满洲八旗根本不是铁板一块,他们曾经爆发过多次内讧。
很多人都知道努尔哈赤所统领的建州女真时代,他创立了满洲八旗,但那是满洲八旗扩大之后的结果,在创立的早期,建州女真其实只有两旗:努尔哈赤所统领的红旗,弟弟舒尔哈齐所统领的黑旗。
自公元1601年开始,随着建州女真的进一步扩张,努尔哈赤再设一旗——白旗,与此同时,他将原有的红旗与黑旗改名为黄旗和蓝旗,这三旗也就成为了随后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的雏形。
所以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就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正蓝旗原隶属于舒尔哈齐,由于这位努尔哈赤的亲弟弟在随后企图背叛哥哥,舒尔哈奇最终被幽禁致死,正蓝旗也遭到打压和拆分。尽管舒尔哈奇死于1611年,距离永历皇帝被俘已经过去了整整51年,但由于旗丁的世袭制,正蓝旗的人即便过去多少年,其子孙后代也是正蓝旗,即便有部分人马被划归到其他旗中,作为非嫡系人员,他们往往也得不到同等待遇。
且不说随后的几十年,正蓝旗又遭受到了更进一步的打压。
舒尔哈齐被夺权之后,正蓝旗被拆成两部,一部分继续归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掌管,而另一部分则交给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进而演变成了后来的正红旗。也就是说,在阿敏时代,正蓝旗的力量受到了削弱。
尽管随后为了更进一步地扩大自己的实力,努尔哈赤将阿敏调往镶蓝旗担任旗主,亲儿子莽古尔泰成为了正蓝旗的旗主。但后者也不是省油的灯,在舒尔哈齐去世的20年后,公元1631年发生的大凌河之战中,由于他与皇太极发生了御前露刃的冲突,莽古尔泰和正蓝旗受到了严厉处罚,直接被皇太极夺走了五个牛录。
一年多之后,莽古尔泰离奇暴死,不久后接替其位置的弟弟也突然神秘死亡,这两兄弟死后,正蓝旗的部分将领举报莽古尔泰曾有谋反之意,盛怒之下的皇太极并没有再将正蓝旗旗主的位置交给这两个兄弟的后代,而是直接交给了自己的长子豪格。正蓝旗摇身一变,又成为了皇太极的嫡系人马。
可这种好景并没有维持太久,十几年之后,即公元1648年,刚刚征川胜利而归的豪格就遭到多尔衮的诬陷,多尔衮以谋反等多项罪名将豪格幽禁致死,并趁机收编了豪格麾下的正蓝旗。当然,为了清除豪格在正蓝旗内的嫡系实力,除了一部分将领跟豪格一同获罪之外,正蓝旗也再一次遭到拆解,部分人马被划归到多尔衮最嫡系的两白旗。
但随着第二年和第三年,多铎与多尔衮的相继死亡,清朝这支最大的摄政王力量彻底垮台,早已隐忍许久的顺治趁机开刀,在对多尔衮的余党展开大清洗的同时,其最嫡系的两白旗被顺治彻底收编。但由于多尔衮早年的势力太过于庞大,顺治无法做到斩尽杀绝,出于安抚的需要,顺治没有吞并正蓝旗,而是将正蓝旗交给了多铎的儿子多尼。
顺治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多尔衮的人马,而另一方面,考虑到正蓝旗当年是被多尔衮强行掳掠而来,正蓝旗对多尔衮一派的忠诚度并不高,将这一旗交给多铎的儿子多尼,顺治根本不会害怕多尼会带兵造反。且不说当时的多尼年仅14岁,而正蓝旗在几经打压之后,最终也只剩下21个牛录、理论6300人的人马。但由于连遭打压和拆分,每个牛录的人数根本不足300人。
这也直接导致正蓝旗成为了当时满洲八旗最尴尬的一旗,因为这一旗曾经敌对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随后又遭到多尔衮的打压,即便摆脱了多尔衮,但自己也同样扣上了多尔衮余党的帽子。这也直接导致正蓝旗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在其他的满洲八旗已经驻扎于各地的大城市,开始享受清福的时候,正蓝旗却被调到西南前线,参与针对李定国孙可望一派的南明残余势力的镇压。
而我们非常熟悉的,发生在公元1659年的那场磨盘山血战,正蓝旗就是参战主力部队,由于该部遭到李定国的伏击,正蓝旗最终损失惨重,正蓝旗旗主多尼受到严厉处分,这也直接导致其于两年后抑郁而死。
尽管顺治随后大笔一挥,又将该旗的指挥权交给了多尼的儿子鄂扎,可鄂扎当时年仅六岁,根本无力控制正蓝旗,正蓝旗的残余人马直接变成了一支没有指挥的军队。
没人替自己说话,自己还一直待在云南剿灭南明政权的前线当炮灰,顺治不待见,自己一直还扣着多尔衮阵营的帽子,正蓝旗可谓是里外不是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满洲官兵产生造反之心,这就可以理解了。
且不说此时的永历皇帝虽然被俘,但湖北的西北部仍有坚持抗清斗争的夔东十三家,所以正蓝旗计划救走永历皇帝前往汉中,这也是相当符合实际的。两路人马一旦结合,或许南明政权最终仍会灭亡,但它的寿命或许能更延长一些。
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竟然还没有宣战,一旦宣战将意味着什么
一旦俄罗斯对乌克兰宣战,那就意味着整个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将宣布战争法令,进行战争动员,所有的民用设施都将为战争所用,所有适龄的人都要服兵役。国家所有的资源都将为战争开动起来。
对于乌克兰来讲,俄罗斯宣布战争状态,那就意味着,所有的能支持战争的资源,能源,交通枢纽,物资储备,战争潜力,都在打击范围内,宣战就意味着对方是敌人,可以动用一切手段,将对方消灭。
现在俄乌冲突还有一些兄弟情义,一旦宣战,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剑阁古道,钟会十万兵竟然无法攻下,是姜维守城原因还是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天险的原因
恐怕这两个原因都有,剑阁有多难走是我们很难想象的,《华阳国志》就记载着“德阳有剑,三十里,至险”,也符合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的记载。
三十里的小道是不适合大军前进的,像钟会入蜀时走的斜谷、骆谷等山道,已经是经过数十年的修建,作为蜀汉攻曹魏或是曹魏攻蜀汉的要道,就这样的地方都还发生过修补不当导致了主帅战马陷坑的情况,许褚之子许仪还因此做了用来祭旗的冤大头。
所以钟会攻剑阁时并不能像在关中平原一样纵马驰骋,在姜维大军和后续源源不断的援军面前,钟会空有十万精锐也无法冲破这小小的剑阁,这地利的因素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姜维守城的本事再加上张翼、廖化这些熟知剑阁的老将,最后逼得钟会撤军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钟会无法攻下剑阁的原因还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钟会对于自身的政治考量
钟会这人野心很大,同时又因为是空降司令,威望不如邓艾、诸葛绪这些将领出身,又在对蜀汉战事中经验老道的武将们,所以自钟会掌握伐蜀大军主权,升任镇西将军开始,他自然而然就有一种害怕自己不能胜任且担忧邓艾等老将不服的心理,从他斩杀了罪不至死的许仪和剥夺诸葛绪的兵权就可见一斑了。
尤其是当时由于汉中诸围皆下,曹魏对蜀战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绩,远在洛阳的司马昭更是因此被赐予了九锡,封为晋公了,而之前司马昭杀害了魏帝曹髦,把自己放在了众矢之的的位置,他执意要在群臣反对的情况发动伐蜀之战,一是为了转移国内对自己的矛头,二也是为自己日后称王禅让做一个铺垫,以前曹操、曹丕不都这么做的吗?
那司马昭本意如此,在对蜀战事中自然是经不起太大损失的,一旦战事陷入胶着或是损失过大,那自己就会重蹈曹爽的覆辙,也就是因为这样,作为司马昭铁杆的钟会也不敢冒着消耗过大的风险去进攻地势复杂的剑阁,赢的机会不大,要输了就不止在战场了,连曹魏朝局也会一败涂地。钟会是个聪明人,当初司马昭提议伐蜀时,满朝只有一个钟会支持他,也因此获得了伐蜀主帅的地位,为家族带来了极大的荣耀。
可是越到后期钟会个人的野心也就越大,他深知益州之地的复杂,而后方司马昭的十万大军正整军在长安严阵以待,司马昭的做法很奇怪:要是钟会大军攻不破成都的话,那再调动十万大军来也不过是送死而已,可要是钟会能够成功,那这十万大军也是白白浪费了调度物资。
所以司马昭的行动,更多是为了控制钟会以及其他的伐蜀将领,毕竟通过自己在朝廷上的伐蜀提议,司马昭也看出了众人与自己的面和心不和,钟会一家本来就是曹魏老臣,就算是由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邓艾,那也是深受国恩的,当初邓艾就曾公开反对司马昭伐蜀的建议,再加上司马昭自己做的事太过不折手段,仅这几点而已,司马昭就很难把信任放在钟会和邓艾身上。
对钟会来说,捉住适当时期退兵,一、不会导致自己在司马昭面前颜面尽失,甚至影响到司马昭的地位,牵连到自己;二、更可以争取收买益州人心的时间,他拜诸葛亮墓和宣布益州投降令,也是为了争取益州的支持,建立自己的威望;三、《三国志》里只说钟会要退兵,但退到哪里没说,别忘了当时汉中和汉、乐等城都已经在钟会手里了,只有退到汉中,上可以拖延司马昭前进的步伐,下可以威胁姜维,甚至暗中互通,只要兵权在手,钟会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所谓的“养寇自重”。
要不是愣头青邓艾偷渡阴平,直接逼得后主刘禅投降的话,钟会的计策大概都已经成功了,这也就是后面钟会不惜一切要解决邓艾的原因,一来邓艾抢了自己的功劳,二来又打乱了他全盘计划,让钟会不得不去面对司马昭,把本来两个鸡蛋上跳舞的局面变成了完全被动的情况,这还不得让钟会恨得牙痒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