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徐州丰县出过哪些厉害的人物
- 岳飞真的是秦桧害死的吗
-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 秦桧到底有何罪行
- 大宋经济多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什么水平富裕到什么程度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会怕秦桧,赵构为什么每天靴子里都藏着匕首呢
- 宋朝有哪些进士出身的名将
徐州丰县出过哪些厉害的人物
徐州丰县不仅有新中国开国少将,而且也有1988年以后授衔的将军。今天就 介绍几位江苏丰县籍的解放军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王绍渊(1920—2003)江苏省丰县人,开国少将。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过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第五航空学校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61年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 赵坤,江苏省丰县人,中将军衔。曾任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以前介绍过,欢迎关注)。
△胡钦佩:1941年生,江苏丰县人,少将军街。1941年出生,1961年参军,长期从事政治工作。曾任国防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委员,少将军衔。
△王宗喜,江苏丰县人,少将军衔。1942年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曾任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博士生导师,少将。
△孙一军,江苏丰县人,少将军衔。1950年4月出生,1970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军区政治部主任。200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苏 勇,江苏丰县人,解放军少将。1951年4月生,1967年6月参加工作,1968年3月入伍,1969年12月入党。曾任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2007年12月晋升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大法官。
当然统计的不全,欢迎大家补充。
岳飞真的是秦桧害死的吗
我认为想害岳飞的人并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赵构,我要为湖北黄州老乡秦桧喊冤。
据史料记载: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一月,汴京失守,宋钦宗奉表投降,宋徽宗赵佶(宋高宗的父亲)、宋钦宗赵桓(宋高宗的哥哥)被拘于金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
宋高宗启用岳飞、韩世忠为大将,他们奋勇抗金,很快转败为胜,如果继续抗金,宋朝一定会胜利。但是宋高宗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打败金兵,必然迎回宋徽宗、宋钦宗,他们回来的话,宋高宗的皇位不保。这个时候宋高宗开始求和,让岳飞停止进攻,岳飞精忠报国肯定不会和谈。
宋高宗下令杀害岳飞,并不是秦桧杀害岳飞,因为岳飞挡了宋高宗求和的路,秦桧只是一个执行者。
岳飞死后,秦桧过得怎么样他是怎么死的
秦桧死了,宋高宗大笑着说:“老匹夫终于死了!”
宋高宗时,秦桧久居相位,手握大权,儿子秦熺也身居高位。世人都以为高宗对秦桧信任有加,恩宠无比。其实并非如此。由于岳飞、韩世忠等人或死或贬,致使秦桧一家独大,多年来一直把持朝政,门下党羽众多,已经控制了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包括高宗身边的侍从、御医都是秦桧的耳目,他们时刻监视着高宗的一举一动。(《宋史》:又阴结内侍及医师王继先,伺上动静。郡国事惟申省,无一至上前者。桧死,帝方与人言之。)高宗对此心知肚明,对秦桧又恨又怕。很想除掉他,但又没有十足的把握。再者秦桧“挟虏势以邀君”,有金国做为后台,更让高宗不敢下手。加之高宗早年的经历,令他很没有安全感,更缺乏魄力和勇气,因此只能疑神疑鬼,度日如年。
为了防止被人谋害,高宗在靴子里面藏了一把匕首,以备不测。平常秦桧进献的食物,他收下以后并不食用,命人偷偷扔掉。生病不得不用药时,也总是让人先尝,确定无毒后才敢服用。始终如此,从来都不敢大意。
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重,卧床不起。 高宗知道秦桧病重,心中窃喜,但是依然不敢冒然采取行动。因此时常命人前去探望,了解秦桧的病情。
在秦桧去世的前一天,高宗知道秦桧大限将至,已无回春的可能,亲自驾临秦桧府邸。秦桧见了高宗,已经说不出话,只是流着眼泪。秦桧是希望自己死后,儿子秦熺能够接替自己的宰相之位。
秦熺明白父亲的心思,就问高宗:“父亲之后,相位由谁接替?”
高宗冷冷地说:“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打听的。”
说完就离开了。回宫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起草了秦桧父子致仕的诏书。第二天,颁布天下。
秦桧知道后,当晚便哀嚎而死。高宗听闻秦桧死讯,如释重负,拿出靴子里面的匕首,扔在地上。大笑着说:“老匹夫终于死了,朕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朱子语类》:秦太师死,高宗告杨郡王云:“朕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带匕首!”乃知高宗平日常防秦之为逆。)
秦桧到底有何罪行
秦桧的罪行有很多,最大的一条,当然是杀岳飞。提起杀岳飞,许多人就会说,杀岳飞是赵构的主张,秦桧不过是代人受过罢了。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
杀岳飞是政治斗争的结果,这是毫无疑问的。本质上就是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岳飞是主战派,这一派的主要人物还有李纲宗泽等等,全部是被排挤和打击的。秦桧是主和派,其本质与抗战时期汪精卫的亲日政权是一致的。宋高宗的议和,是自己无力收复失地的无奈,而秦桧的议和,是卖国求荣。这是秦桧最大的罪过。
用日伪时期汪精卫政权分析一下南宋高宗时期的政治,是很有些相似之处的。汪精卫是名义上的一把手。但他不可能做到一言九鼎,如果他手下的二把手三把手们和日本人把关系搞好了。一把手是可以被架空的。赵构当初的情况就是这样。
秦桧当宰相,国家政权,基本上是他把持着。国家大事上,他的话语权比皇帝还强,《宋史》记载,他曾经发兵平盗,宋高宗居然不知道,知道之后问起他,他二言两语,轻描淡写的就化解了:区区小事,不足烦圣虑,但平定盗匪,自然会奏报皇上。
在秦桧重病快要去世的时候,高宗赵构去探望他。秦桧的儿子秦嬉自接向赵构提出,他想代替秦桧为相。赵构说,“此事卿不当与”,意思是说,这事就不劳你操心了。
从上面两件事情上,足以看出,秦桧和高宗的关系与一般的君臣关系不一样,是权臣与弱主的关系。而秦桧之所以能成为权臣,就是因为卖国求荣。这是他的罪名永远无法洗脱的根本原因。
关于秦桧的为人,《宋史》把他放在《奸臣传》中,宋史是元朝宰相脱脱主持修订的,大概没有必要抹黑秦桧。下面我们看看宋史中对秦桧的评价就行了:
(秦)桧两居相位者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祸心,倡和误国,忘仇悖伦,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其顽钝无耻者,率为桧用。争以诬谄善类为功。
秦桧打击异己的方式,就是诬陷。无中生有:“其矫诬也,无罪可状,不过曰谤讪,曰指斥,曰怨望,曰立党沽名,甚至曰有无君心。”秦桧的党羽上奏参人的时候,秦桧都会亲自指导,他诬陷人的手法,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说:“此老秦笔也。”
秦桧还安排很多密探,布满京城,听到有讥议朝政的,立马就抓起来,治以重罪而且还买通皇帝的内侍以及医官王继先打探赵构的消息。当时南宋地方官送到朝廷的消息,他都不上报自己就处理。这些事,高宗赵构心里一清二楚。许多是在秦桧死后,他自己说出来的。但是,他动不了秦桧。只能得过且过。
秦桧创造了一种说法,当官的要“久任”,不能轻易变动位置。有能力的人,不管干的多好,都不会得到升迁。附己者立予擢用。从他当宰相到去世,他的副手执政换了二十八个,这二十八人中,没有一个是老百姓说好的。都是些善拍马屁而没本事的货,其中有孙近、韩肖胄、王次翁、范同、万俟卨、程克俊、李文会、杨愿、李若谷、何若、段拂、汪勃、詹大方等等。这些人大多都是小人,跟着秦桧一起害人,秦桧就提拔他们。但这些人上台之后没多久,或一数月,或半年秦桧就会找个理由把他们免掉,时间最长的王次翁,干了四年。因为当初和金国的议和没有达成,秦桧做为议和派,有相位不保的可能。当时王次翁为他说了话。秦桧投桃报李,让他多干了几年。
秦桧当政这时,开门纳赂,富可敌国。直到秦桧去世,门口还有前来送礼的。
秦桧阴险如崖阱,深阻竟叵测。同列论事(皇)上前,未尝力辩,但以一二语倾挤之,李光尝与桧争论,言颇侵桧,桧不答。及光言毕,桧徐曰:“李光无人臣礼”。帝始怒之。凡陷忠良,率用此术。晚年残忍尤甚,数兴大狱,而又喜谀佞,不避形迹。
从宋史的这段描写,可以看出秦桧权臣的特点,是标准的小人手法。他要整人的时候,根本不讲道理。随便给你按个罪名,就把你办了。办岳飞是这样。办其它人也是如此。
秦桧死后,他的儿子被强令退休。但是,秦桧做的恶事没有受到清算,道理很简单,当时的政治形势没有变,议和派还在掌握着政权。等到八年后孝宗上台,秦桧在朝中的势力,才被清除。当时宋高宗虽然退位为太上皇,但是才五十六岁,对朝廷依然有影响力,但他却认同了孝宗为岳飞评反,原因就在这里。
秦桧死的时候,被封为建康郡王。孝宗时,给岳飞平反并没有追夺秦桧爵位。直到高宗赵构与孝宗也去世之后很多年,宋孝宗的孙子宋宁宗上台后,韩侂胄主政,主战派上台,秦桧才受到清算,被追夺王爵,改谥谬丑。
韩侂胄的开禧北阀失败之后,主和派重新得势,史弥远上台之后,又为秦桧恢复了爵位。秦桧身后名份的变化,反映的是宋金之间的关系。韩侂胄要开打的时候,不必照顾金国的面子,秦桧就成了谬丑。打不过又要讲和的时候,只好又把秦桧供起来,做为一种政治上的姿态。从这里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桧是标准的卖国贼。这个案子,无论如何也翻不了。供着秦桧的时候,国家是处于屈辱状态的。所以,还是不能让他站起来,应该让他永远跪在岳飞的面前。
大宋经济多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什么水平富裕到什么程度
宋代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不仅优于中国其他王朝,而且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人均国民收入
据香港科技大学刘光临先生的统计,北宋末年1121年,宋人的人均国民收入为7.5两白银,远远超过“资本主义萌芽”的晚明与清代的“康乾盛世”。
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欧中在同一时期,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从400美元增加到了500美元,只增加了1/4.”换言之,宋代的经济生活水平,不仅优于中国其他王朝,而且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城市化程度
宋代发达的工商业水平,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高比例的城市人口。
北宋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1%,南宋时达到22.4%,而清代中叶的城市化率约为7%,民国时才升至10%左右,到1957年,城市化率也不过是15.4%。
城市化程度高也改变了宋朝的财税结构。北宋熙宁年间,农业税的比重降至30%,来自工商税的收入占到了70%;南宋期间,非农业税的比例更是接近85%,农业税变得微不足道。这是历代王朝从未有过的事情。晚清在洋务运动后的1885年,田赋的比重才下降至48%。在南宋政府每年近一亿贯的财政收入中,来自进口商品抽税、进口香药专营利润等贡献了340万贯,占到了3.4%。
发达的房地产市场
宋人的经济发展程度,还可以从发达的房地产市场上窥见一斑。
历史学者杨师群估计,北宋东京城内外,约有半数以上人户是租房居住的。这个水平跟今日美国城市的房屋自有率差不多。越是发达的大城市,房屋自有率越低。可见,宋代的城市繁华程度。
由于旺盛的租房需求,宋朝城市的租赁市场一直很火爆。每个月15贯的租金收入并不鲜见。这相当于现今月房租收入上万块。因此,宋朝的有钱人家,几乎都热衷于投资房地产。以至于宋人认为,出租房子来钱太快了,连白痴都能赚到钱。
宋代繁荣的商业文化,使得许多汉学家都认为宋朝是中国“现代的拂晓时辰”。在他们眼里,最为光彩夺目的中国王朝,不是强盛的汉唐,而是似乎有些文弱的两宋。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现代史教授乔纳森·斯彭斯曾如此评价宋代中国:
上一个中国世纪是11世纪。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上一个千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足以体现宋代中国的富裕程度。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会怕秦桧,赵构为什么每天靴子里都藏着匕首呢
“桧既死,帝谓杨存中曰:‘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其畏之如此。”这句话虽不见于《宋史》,而见于明朝人编的《宋史纪事本末》,那也不能肯定地说就是明朝人为尊者讳,为赵构开脱罪责,为秦桧加重罪恶。
《宋史》是什么人编的?不是元朝吗?元朝人编《宋史》,也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有关在编者看来可信的资料采写的,有些遗失的可信资料他们没有得到,故而没有写进《宋史》也未可知。再者,有记载称,南宋秦桧利用职权,曾多次干涉审核官方记史,凡是对自己不利的言行资料,都给予删除或重写,同时还严禁民间个人记写当朝史实,并专门组织人清理过几次。秦桧如此做怕什么?还不是害怕自己做的伤天害理的丑事、恶事留传后世?秦桧夫妇在金国重重严格监视下能顺利跑到南宋,并能马上得到宋高宗的重用,能担任宰相十九年,在任所排斥异己,打击主战派,为所欲为,凭的什么,单凭赵构对他的信任吗?朝廷那么多功臣勋将,帮助赵构稳定江南,他秦桧何功之有?赵构为什会那么信任重用他?赵构这时最怕的是什么?还不是金国吗?秦桧到南宋见赵构,必定是带着金国使命的,这是绝秘,秦桧、赵构、金国上层都是会绝对保密不外泄的,就是稍有泄露,被秦桧把持的史料记载不会有半点显露。秦桧在朝遍植私党,又有金国为其撑腰,哪天赵构不合秦桧的意了,突然谋害了赵构另换一个听话的新君,也是未尝不可的。赵构畏惧秦桧,是畏惧他背后的金国,是畏惧朝堂尽是秦桧的私人,为确保自己的生命与皇位,赵构小心防备,靴子里藏个匕首也是极有可能的。一个苗刘兵变就差点把赵构整下去,更何况是有权有势有靠山的秦大丞相了?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朝廷,短短不足百年,社会动荡不安,元朝人编《宋史》也不会多么上心,能大略收集归笼一下就很不错了。明朝虽在元朝之后,但它是汉人建立的稳定大一统王朝,对前朝散遗未显示于《宋史》的可信资料,必定会再搜集整理,这就像陈寿作《三国志》一样,一百年后的裴松之觉得很不完整,就又采写了个《魏晋春秋》以作补充。
因此,赵构忌惮秦桧,靴中藏匕首应该是可信的,没必要过多为秦桧辨白。
宋朝有哪些进士出身的名将
终宋一朝,自太祖“杯酒释兵权”,文强武弱!
虽然“武弱”,但也涌现出一批名将:岳飞,曹彬,杨业,范仲淹,狄青,王韶,种世衡,韩世忠,虞允文,辛弃疾,孟珙等等。鉴于题主已经给出了王韶、虞允文等答案,我们聊聊“文正公”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春闱考中进士,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位军事家。
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延州是宋朝西北边境的军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冲,因此成为元昊对宋战争的第一个目标。1040年宋夏在此爆发“三川口大战”,以宋军大败而告终,关辅震动。范仲淹被宋仁宗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
范仲淹到任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整顿军队,加强训练。改编军队,淘汰老弱残兵,加强训练,治军严谨,赏罚分明,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宋史·范仲淹列传》载:“范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
二、选贤任能,破格提拔。任用了狄青、种世衡,杨文广等名将。推荐种世衡知环州,推荐滕宗谅任庆州知州,荐举姚嗣宗充学官,举荐高敏为邠宁环庆都监主管蕃部事务,又有张亢、庞籍等骁将兴角崭露,这些名将屡建奇功,为抵御西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筑城修寨、坚壁清野。先后修筑清涧城、大顺城,修复了承平,永平等军事要塞,巩固边防。
四、发展军屯,增强实力。借鉴历朝屯田之策,在庆州实行军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增强经济收入以足军需。发展了商业,增强了收入,减轻了平民负担。
在此期间,范仲淹曾作名词《渔家傲·秋思》,我们欣赏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经过范仲淹几年的苦心经营,庆州已成为粮丰草茂、兵强马壮的边防要镇。最终扭转了宋对夏的颓势,逼迫西夏李元昊议和。
范仲淹后来官至宰相,死后谥号“文正”,是古代文官最高级别谥号。总的来说范仲淹堪称“出将入相”的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