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储 涉及

《雍正王朝》涉及到皇储问题,李卫是如何巧妙回答的?咸丰帝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奕訢,为什么奕訢没有被立为皇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3 08:57:16 浏览8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雍正王朝》涉及到皇储问题,李卫是如何巧妙回答的

在《雍正王朝》中,弘时的死虽然是咎由自取,但是从上至下,没有人想到雍正帝会真的杀了他,包括弘时自己。

让雍正帝最终下定决心要杀弘时的恰恰是李卫,难道他不怕事后算账吗?

一、

作死的弘时:

弘时小时候是跟弘历一起师从邬思道的,只不过弘历学到了真本事,而弘时却只学到点皮毛。

剧中也展现过两人学习的情景,当时他们是在热河狩猎场,结果由于弘时的一泡尿,错过了邬思道关于康熙帝狩猎的讲解,从而让弘历在狩猎场上出尽了风头,最终被康熙帝相中,成为雍正帝事实上的继承人。

最开始的弘时是不认头的,但是经过科场舞弊案之后,他算是丧失了竞争的勇气,做起了逍遥王爷来。直到老八胤禩的到来,让他重燃夺嫡的信心。

其实科场舞弊案雍正帝多多少少也能猜到这事跟弘时有关,别忘了那天一大早弘时跟张廷璐鬼鬼祟祟地要出宫,结果被张廷玉碰到,当时张廷玉就起了疑心。

正是出于这件事的考虑,雍正帝在安排整顿旗务的四大关外王爷进京时,点名让弘时跟老八胤禩一起处理,并且提前把弘历派往了李卫处。

果然,不知是计的弘时跟老八胤禩还是发动了八王议政逼宫,其实一切都在雍正帝的掌控之中,要说唯一没有掌控到的,那就是老十三胤祥的突然离开。

雍正帝担心的并不是自己,担心的是老十三胤祥会有什么不测,果然,经历了这个事件,老十三胤祥病重不治。

虽然雍正帝把害死老十三胤祥的责任推到了老八胤禩身上,但是弘时也难逃其咎。

可是不甘心的弘时又派出了杀手对弘历下手,这也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二、

老十三胤祥临死忠言:

老十三胤祥弥留之际,雍正帝前来探望,当时房中退出的人有乔引娣、阿兰、弘昼、张廷玉、马齐、李德全、神秘道士、太医等人。

大家一定要看好哦,这里是没有弘时的,估计弘时还在安排人员折磨隆科多呢。

老十三胤祥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让雍正帝保重身体,可是雍正帝却答非所问的说了一句:

“你清楚,你四哥这么做,纯粹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苍生……等十年,二十年,国家富强了……也动摇不了朕的新政。”

这句话有三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回答老十三胤祥的话,自己这么劳累,就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新政。

第二层含义是讲自己之所以瞒着老十三胤祥设下圈套,让老八胤禩上钩,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天下苍生。

第三层含义是讲自己之所以要圈禁老八胤禩一伙,之所以对兄弟们如此狠,也是因为新政,为了黎民百姓。

随后老十三胤祥说出了自己的建议,说康熙帝就讲过:

“干大事者必须找替身为第一,只有继位的人,才能继续地干下去!”

直到老十三胤祥说出自己对弘时的担忧后,雍正帝才意识到,弘时确实是弘历的拦路虎。

再然后就是图里琛喊着雍正帝到大牢中探视隆科多,也从隆科多嘴中得知弘时将对弘历下手。

三、

犹豫不决的雍正帝:

弘历被救后回京,面对雍正帝时并没有供出弘时,还希望雍正帝不要再追究,其实这也是弘历腹黑的地方,目的也是为了致弘时于死地。

此时的雍正帝是异常烦闷的,他几乎询问了所有能询问的人,包括无意中协助老八胤禩八王议政逼宫的弘昼,从弘昼近乎完美的回答来看,弘时的嫌疑基本是确定了。再到老十三胤祥、隆科多、弘历,即使弘时都派杀手对亲兄弟下手了,雍正帝仍然没有拿定主意,甚至连控制弘时的人身自由都没有。

直到李卫进京,寒暄一顿后,雍正帝就迫不及待地问他:

“狗儿,暗杀弘历的人是谁?你应该知道了,你说说朕该怎么办呢?”

对于李卫来讲,他当然知道是谁要杀弘历了,图里琛早就告诉他了,图里琛又是跟雍正帝一起听到了隆科多供出的弘时。

这句话,其实就相当于直接问李卫,李卫你说说弘时该怎么处理?

当然,雍正帝敢这么直接问李卫,一方面确实没有把他当外人,另一方面也确实展示了雍正帝的无助,是的,他其实很无助,尤其是老十三胤祥又去世了,这时候能跟他说实话的人少之又少。

李卫聪明:

“主子,什么事奴才都能替主子办,这事奴才我……没法说。”

历史上不乏那些谋臣回答君王这个问题的,能像李卫这样聪明的不多,后来乾隆帝宠爱的和珅就是其中一个。

四、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雍正帝得到李卫的回答,也算欣慰,最起码李卫说了真话:

“朕知道,朕不该问你,你起来吧。连朕自己都难以委决的事,你又能说什么呢?”

随后,雍正帝又把他那封曾静骂他的信掏出来了,这已经是他多次掏信给人看了,掏给其他大臣看,这些大臣都说“非臣下所敢听,非臣下所敢问”。掏给弘昼看,弘昼说“这些狂犬吠日的疯话儿,儿臣不屑一看。”

雍正帝憋屈啊,就像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演的一样,那个妇女见人就说,我不是潘金莲,你得给我做主。此时的雍正帝就是这个心态,他一再想证明自己不是信中写的那样,可是其他人一再的逃避。

李卫一句话差点让雍正帝哭出来:

“主子,您把这条疯狗交给奴才,我把他的牙一颗一颗拔下来!”

雍正帝总算找到了倾诉对象,一股脑的把自己的不快都说出来了,说出来后,心里痛快多了。

这时候李卫考虑到雍正帝的苦恼,也看到了雍正帝为了新政所受的罪,为了不让雍正帝的心血白费,他必须要就储君问题说点话了:

“先帝爷千般都好,就是太宽容了!明明知道八爷他们使坏、使绊子,还要加封他们亲王贝勒,这不是,到您这里麻烦了,把这些难题都留给主子了!”

这句话看似是李卫的随口一说,其实也藏着他的大智慧,睿智的雍正帝不可能不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朕不能再把难题留给后人呐!”

于是,压倒弘时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降临了……

而雍正帝一再的询问这个,询问那个,其实就是想证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朕并不是无情无义之人,朕这样做真的是迫不得已,希望后人不要再骂朕!

而李卫之所以敢这样说,归根到底就一个心思,那就是尽忠,只要对主子有利的事,他都会干,甚至把雍正帝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也给做了,后来他不是脱掉衣服去大牢胖揍了一顿曾静嘛!

即使后来追查起来,李卫也相当理直气壮,我什么都没说啊,皇家的事,哪是我们奴才能妄加评论的!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咸丰帝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奕訢,为什么奕訢没有被立为皇储

身体每况愈下与力不从心的道光帝,感到自己时日无多,需要打点好储君之事了。但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交给哪个儿子来坐道光皇帝确实需要好好考虑。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共有6儿子。(分别是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䜣,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 ,皇九子奕譓 )此时皇四子奕詝最大,有十四岁,奕誴也十四岁,奕䜣十三岁。奕譞颇小,才七岁,而八阿哥和九阿哥却只有一两岁,正是牙牙学语,所以道光只能在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䜣之中选择储君。偏偏奕誴生性贪玩,不务正业。而母亲祥嫔也不受宠,甚至道光还对其有些反感。所以道光把奕誴过继给了,这就意味着他没有资格成为皇储了。

皇四子奕詝的母亲为孝全成皇后,13岁入宫,夫妻感情很不错,但是莫名其妙去世了(有文献记载是孝和皇太后赐死的)孝全成皇后死后,道光命静贵妃抚养年仅十岁的奕詝,并对奕詝倍加宠爱。于是奕詝和奕䜣小哥俩变成了如胶似漆的好朋友。自然,奕詝有了母亲与道光这种恩恩爱爱的感情,成为皇储的几率还是很高的。而奕䜣也不认输,勤学苦练,闻鸡起舞,只为让皇阿玛对其刮目相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啊,道光皇帝发现了奕䜣博识多学,聪明异常。颇有帝王之才。奕詝和奕䜣各有所长,暂时不分胜负,同时各种试探让道光看出了皇四子奕詝的虚怀若谷,宽大心胸,谦让,厚道,认为他有帝王之风。

可惜这“帝王之风”和“帝王之才”却不是融汇在一个人身上的。这可把道光逼在了死角,一个粗犷的声音问着他“到底立奕䜣还是奕詝?”这个问题向幽灵一样缠着道光皇帝,徘徊于奕詝和奕䜣之间,只好在纸张上胡乱地写着“奕䜣”和“奕詝”不知所措。总归是老妈害了儿子,“奕䜣”母亲不知听谁的小道消息,说道光皇帝在写遗诏,上面写的是“奕䜣”,好家伙,这当老妈的竟然宣传起来了,道光皇帝听到了,顿时大气,觉得我还没死呢,就这么着急了。于是毫不犹豫的决定了宝座人选,只不过不是“奕䜣”。

满洲皇室为何实行密建皇储制

1723年八月十七日,雍正写了一道传位诏书,确定了下一代皇帝的人选。

与以往不同的是,雍正写好这道诏书后,并没有将其公之于众,而是将它密封在一个小盒子内,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这就是清朝的一次制度创新:秘密立储。雍正为什么要秘密立储呢?

秘密立储的渊源

这个制度在中国是首创,但是在国外却古已有之,《旧唐书·波斯传》里面记载:

“波斯王初即位,密选诸子中才堪承统者,书其名字,封而藏之。王死后,大臣与王子共发封而视之。”

意思就是说,波斯国王上位后,从各位皇子中选择一位才能出类拔萃的,秘密地写上他的名字。等到国王去世后,大臣与皇子共同打开秘诏,确定下一任国王。

这是波斯版的秘密立储,记载于中国历史。雍正熟读历史,很有可能从中受到启迪。

雍正面对的教训与现实

清朝自立国以来,皇位传承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努尔哈赤去世,几位贝勒表面上是公推,实际上争论不休,最后才选出皇太极;

等到皇太极去世,各路人马又开始你争我夺,多尔衮与豪格甚至要兵戎相见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各方达成妥协,拥立福临;

入关前,满清贵族的每一次公推,其实就是一次内部斗争。由于公推的王公贵族都是实力派,一旦处理不好,还会引起分裂。随着大清入关,皇权的确立,原来关外游牧民族的公推制度也随之变化。

福临去世后,康熙虽然继位,但四大辅政大臣把持朝纲,一度出现皇权旁落,最后还是玄烨用非常手段夺回大权;

等到康熙晚年,就更不用说,九子夺嫡让老皇帝头疼不已,也给大清带来相当大的隐患。雍正是那场斗争的胜利者,但也是惨胜。

雍正参与了九子夺嫡的全部过程,他能够体会其中的残酷性。为了避免历史重演,雍正有必要对皇位继承制度做出一番调整。

公开立储的弊端与秘密立储的优点

自西周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符合礼法,有说服力,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兄弟之争,却不能保证继位人的优秀。皇帝的个人素质能够左右朝廷的方向,万一嫡长子是个庸人,会把江山社稷引入深渊。

如果公开立最贤的皇子为太子,但太子又不是嫡长子,这就会引起同室操戈。贤是一个没法定义的标准,所有皇子都觉得自己贤。没当上太子的皇子就会想,是不是把所谓最贤的太子扳倒,我就是最贤的。

在公开立储的情况下,谁当太子,谁就是靶子。不仅有人给其“穿小鞋”,还有人会提前投靠。时间久了,朝廷上会出现一批反对太子的团伙,也会出现一批围绕太子转的团伙,两方势力会相互倾轧。

皇帝一旦公开立了太子,父子关系就会转变为储与君的关系。储君与君是一脉相承,却又有竞争关系,一旦储君变强,双方就会相互猜忌。胤礽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雍正亲眼所见,不会不注意。

秘密立储制,让所有的皇子都能看到希望,但又没有明确的竞争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兄弟相争,也能避免以皇子为中心的势力团伙。皇子会想,万一诏书上写的是我,帝王梦实现了呢,所以我要努力学习,多读书,练骑射。

皇储制度不管多么完善,皇位继承问题总是难以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直到秘密立储制的出现,既彰显了皇帝的权威,也摒弃了不问愚贤、只立嫡长的传统做法,使皇帝可以在诸皇子中进行优选。

赵匡胤任命赵光义“亲王尹京”的官职,是不是意味着把赵光义当做皇储的人选

謝邀




开宝六年八月,“兄终弟即”的最大阻力赵普被罢,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九月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开宝六年九月

赵匡胤驾崩前三年零一个月,赵光义就正式以“亲王+京尹+侍中”的身份正式成为以五代惯例默认的大宋王朝的接班人。相比之下,赵匡胤的上上任皇帝周世宗柴荣直到周太祖死的当月才以“开封尹、晋王”的身份“兼待中,判内外兵马事”成为正式皇储。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柴荣比赵光义多了一个差遣——“判内外兵马事”。但是这并不是问题,在赵匡胤出征时,赵光义比柴荣也要多一个临时差遣——“大内都部署”。也就是说,赵匡胤不在京师时,就由赵光义代行皇帝职责,并且明确了赵光义的班序在宰相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光义的合法性比合法的柴荣更合法



《宋史》对赵光义的合法性有大段说明:

~《宋史》本纪四:太宗一

北汉第二任皇帝刘继恩继位前也做过“大内都点检”。而赵匡胤即位的当年,赵光义就已经拥有了这个身份






赵匡胤对赵光义的封爵、官职、差遣,无一不是在说明,但是从开宝中起,朝中就不乏反对的声音。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赵普

赵普是赵匡胤霸府掌书记,作为幕僚之首,他全程参与、策划过“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先南后北”等重大行功和决策,他留下来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典故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的成功不是靠读书多,而是脑子好使。在赵匡胤的建议下,赵普才开始真正作起了学问,他后半生刻苦研究的经典就是《论语》。而儒家最讲究“有序”

赵普用事实证明,读书可以让一个“正常人”读“傻”、读“轴”。我在问题下写过,开宝六年赵普被罢相有两大原因,明因是他与枢密使李崇矩结成了儿女亲家,暗因就是因为反对“兄终弟即”,他认为“兄终弟即”只是五代时期的权宜之计,大宋作为一个正通往“大一统”王朝的政权,应该回到“父死子继”的正常状态

赵普被罢后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上书赵匡胤

~《长编》卷14

大意是:有人说我非议赵光义,实际上不是我对赵光义本人有什么意见,赵光义这个人本性不坏,这一点陛下应该比我更清楚,怎么可能会因为我的“非议”就影响到你们的兄弟之情呢?况且杜太后去世之时我也亲耳听到过她的遗言,知道陛下把赵光义当作皇储是在履行当时的承诺。我这个人陛下也是了解的,但愿陛下能理解我“非议”赵光义的苦心

赵普一边解释自己反对立赵光义为皇储并非私人恩怨,也不是要离间赵匡胤、赵光义的兄弟感情,一边坚持认为杜太后的遗言(金匮之盟)并不适合继续执行

赵光义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与赵普的确不存在私人恩怨,他即位四个月后就召回赵普任命为“奉朝请”


赵匡胤有两个儿子

太平兴国四年,曾被军队拥立过、又在高梁河惨败后替将士讨太原赏而遭到赵光义痛斥后,长子赵德昭回府后用水果刀自刎而死

太平兴国六年,次子赵德芳病死

赵光义开始认真思考起皇位传承问题,于是他向赵普咨询意见。赵普仍然坚持了当初导致他罢相的意见——“兄终弟即”不可取,他耿直地说:

~《长编》卷22

此时“金匮之盟”的第三顺位继承人皇弟赵廷美正受弹劾,赵光义向赵普询问处理意见时,赵普主动承担起了整治赵廷美的任务,

从此北宋皇位便顺理成章地在赵光义一脉中传承




赵光义没有刻意要弄死两个侄子,严格来说的赵廷美也不是他杀死的。他只是与赵普配合让赵廷美翻不了身,给“金匮之盟”来了个釜底抽薪

实际上“金匮之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如果按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德昭传完一轮,赵德昭死后怎么办?即使把赵德芳推上台,赵德芳死后又怎么办?而这个时候,俺爸做过皇帝的人一大堆,大家组织一场不死不休的决斗还是砸金蛋比运气?所以,恶人必须有人做,赵光义就是那个恶人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严嵩一党为何不向唯一的皇储裕王靠拢

实际上严嵩也想向裕王靠拢,只不过他没有办法而已。在《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内阁议事结束以后,嘉靖便得知裕王妃成功生下一位皇子,他当时赏赐了“枣栗子”。作为一个喜欢打哑谜的皇帝,嘉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裕王会成为大明朝的接班人。

这和真实的历史还是非常相似的。历史上的嘉靖儿子还挺多的,一共有八个,不过成功活到成年的就只有裕王和景王了。《大明王朝1566》中此时嘉靖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裕王。为什么裕王没有成为太子呢?因为嘉靖深信二龙不相见,长期不见自己的儿子。

很多会看到这里会觉得嘉靖这种做法很可笑。当然除了嘉靖信奉道教以外,还与他的几次经历有关。嘉靖第一个皇长子朱载基不到两个月就夭折了。后来嘉靖立了朱载壡为太子,没想到太子又突然去世。发生这样的事情,嘉靖对于二龙不相见就深信不疑了。对于这一点,《大明王朝1566》中也有反映,裕王表示两年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皇了。

裕王既然是公认的接班人,那么为什么严嵩不投靠裕王呢?原因很简单,嘉靖需要维持权力的平衡。

严嵩是谁扶持起来的?毫无疑问是嘉靖。正是在嘉靖的庇护下,严嵩才能权势熏天,手底下聚集一大批官员。

当然,嘉靖虽然重要严党,但是内心之中也是防着严党的。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为什么严嵩扳不倒?因为他们实际上就是嘉靖用来牵制严党的。

胡宗宪一句话说的很好,皇帝要用的人,你是扳不倒的。

因为说到底大明朝还是嘉靖说得算,嘉靖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的人,也非常懂得去维持权力的平衡。

严嵩非常清楚自己的作用,也十分清楚自己容易被清算。为什么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如此急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严党和裕王水火不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严党越来越处于下风。

很多人会想,为什么严嵩严世蕃不投靠裕王?

说到底朝廷也就几个宫殿,几个衙门。严党势力庞大,裕王倘若不清算严嵩、不扳倒严党,就没有办法扶持自己的人上台。所以封建王朝领导人更换的时候,往往大臣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说到底就是新皇帝需要安插自己的人,因而必须处罚一些老臣,留出权力空间。

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例,他们裕王干了很多年。目的就是将来裕王继位,他们能够飞黄腾达。现在裕王要收严嵩,试问裕王手底下的大臣答应不答应。

更重要的是嘉靖。一旦严嵩倒向了裕王,这就意味着朝廷权力失衡。为什么这么多人怕他嘉靖,说到底是权术用得好。当朝最大的权臣和太子联手,试问嘉靖会让这件事情发生吗?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雍正皇帝创建的“密立皇储”制度,真能避免皇子们手足相残吗

皇储,俗称皇太子,也就是皇帝死后的接班人,是君主集权王朝的根本,俗称“国本”,要是国本有什么闪失,那么就意味着国家或者王朝的走向发生变化,有时候可能带来是毁灭性或者灾难性的。

先说制度背景。

满清王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最早是以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为依据的。八旗制度带有贵族民主色彩,努尔哈赤死后没有确立继承人,通过八旗制度进行推选,皇太极脱颖而出,成为大汗,后建立大清王朝。皇太极充分吸纳汉族的政治制度,不断对八旗制度进行调整改变,使得八旗制度在吸纳汉族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就是皇权逐步取代八旗诸王的议政权力,但是并不彻底。

皇太极死后,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规范的继承人制度,皇太极也没有指定接班人。在八旗基本思想和诸王势力的博弈下,福临走上接班人的岗位。满清在福临手中入主中原,并最终完成王朝的统一。他进一步改进以八旗为基础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削弱了八旗诸王和大臣的权力,皇权独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

这是满清关于继承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大前提,皆源于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而大一统王朝如果继续实行八旗政治制度,很显然不大现实。继承人制度作为八旗制度的核心之一,无始终无法解决好相关问题也是正常现象。

到了康熙皇帝手里,已经演化成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八旗制度,权力已经变得想当微弱,皇权独揽的形式基本形成,这也是康熙能平三藩,收台湾,开疆扩土的先决条件,如果皇权一直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掣肘,那么康熙可能一无所成。

再说具体问题。

在满清皇帝的思维里,让皇子们参与政治是理所当然的优秀传统,因为可以通过涉足政治,磨炼皇子们从政的能力和才干,并从中发现更为优秀的皇子,为选择接班人打基础。这种思维好是好,也因为如此,清朝尤其是前期的皇帝们个个都是能员干将,没有昏君暴君,基本是都是一水儿的明君。

但是这也滋生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皇位的诱惑太大了。皇子们会奋不顾身,你争我夺,甚至是相互碾压残杀来获取皇储之位。

康熙皇帝早些年间,接受了汉族大臣的建议,确立了满清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太子胤礽。在当时的条件下,康熙皇帝因为政治需要,而且本人也英明神武,所以尚且可以掌控局势。但是随着皇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之后,并参与了政治之后,形势逐渐失控。九子夺嫡搅得康熙皇帝晚年焦头烂额,太子胤礽被两废两立,纠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皇储制度的不完善。

汉族帝国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不仅如此,确立嫡长子为皇储之后,同时还规定皇子们不得参与任何政务,这样就避免了皇子们与皇储争夺权力发生结党和冲突事件。而皇储在皇帝还没有死的情况下,一般也不得独立进行执政,这就避免了皇储与皇帝争夺权力的现象。所以,皇权交接很平稳,不会出现打架的事。

但是康熙皇帝既让皇太子参与政治,又让皇子们参与政治,这就形成了皇储与皇帝争夺权力,皇子们与皇储争夺权力的情况,不乱基本不可能。

最后说雍正的秘密立储制度。

让皇子们参与政治,是大清王朝的优秀传统,也是保持大清少有昏君暴君的基础,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就曾有大臣建议按照汉族嫡长子制度执行,让皇子们退出政治活动,但是遭到康熙的否决。

雍正作为后来之君,不可能因此否定了康熙的决定,且若干单纯从康熙的观点来看,的确可以保证继承人的基本素质。唯有难以解决的就是为争夺皇储皇子们的相互抢夺问题。

雍正于是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来规避皇子们争抢皇储之位带来的朝野震荡和政治影响。在这一制度下,皇子们不知道未来谁是接班人,若是争抢过度,自己到头来不是,就会面临更大的个人灾难,使得皇子们为储位只能束手束脚。

当然,秘密立储并不是简单的一张纸,同时还伴随着比如权力约束等相关问题的约定,比如最关键的军事兵力的指挥,建立一定制度以约束皇子们对此的控制权。

康熙之后的皇帝们,生育能力显然在呈下降的趋势,这使得九子夺嫡的现象也越来越少见,秘密立储执行起来的难度当然越来越小。雍正虽然是秘密立储的第一任,但是谁都知道弘历是接班人,其他皇子也就主动靠边站了,后世的皇帝们也越来越聪明,将皇子们的权力也进一步进行了约束,使得皇子们参与政治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结党的形势也不像康熙朝出现八爷党那样庞大的势力。

所以,雍正的秘密立储还是比较成功的解决了因为皇储争夺带来的手足相残事故,但是也不见得是最佳的方案。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的,只要王朝帝国还存在,就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在古代,欺君之罪和杀害皇储哪个罪更重

题主所说的欺君之罪和杀害皇储之罪,在今天以我们的法律认知而言,应该是杀害皇储之罪比欺君之罪更重。人命关天,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杀人偿命,故意杀人者大多会处于极刑,何况杀的是皇储,更是如同“十恶”重罪,当“杀无赦”。至于欺君之罪,字面之意,为欺骗君主的罪行。它出自于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且煌煌天语,谁敢有违,以自取欺君之罪。”意思是如果违反了皇帝的话,就会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表示的是一种罪的范畴,也没有具体罪名。它是由一类犯罪组成的。至于哪些罪算欺君,我想古代也没有一部完整的刑法典律来认定,皇帝主观认识的成分更多。除了有损皇帝尊严外,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处罚应该不至于太严重。

当然,评论历史事件和回答相关的问题,必须紧密结合历史环境。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无法被超越的权力,具有绝对的权威与尊严,不容侵犯。皇帝也是封建法律最高的领导者,换句话说,朕即天,朕即法。一般来说,比较勤政、贤明、有作为的君主,不会滥用欺君之罪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统治。他们最在意的是臣工官吏虚报瞒报信息,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造成政权不稳,社会动荡。当皇帝认定你犯了欺君之罪,轻则杀欺君之人,重则株连九族。由于定罪有很大的伸缩性,所以轻罪处罚相对要比杀害皇储轻,重罪处罚则与杀害皇储同等,即连坐诛九族。所谓皇储,一般是皇帝册立的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国家之根本,杀害皇储动摇国本,等同于弑君杀皇帝,自然会是株灭九族的重罪。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杀害皇储的后果比欺君之罪更严重。

以上是一般情况的分析,如果按中国古代一直延用的“十恶”重罪比照,欺君之罪和杀害储君罪均可与之同罪,釆用最重处罚。因此这两罪没有可比性,如果真正要进行比较,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以及犯罪的动机、目的、危害程度,最后皇帝釆用的量刑标准来综合评判。

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是为统治集团利益服务的,与公平正义无关。欺君之罪、杀害皇储罪一般发生在统治集团内部激烈、复杂、残酷的矛盾和斗争中。皇权稳固强大之时,皇帝有所作为,能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皇权衰弱时,权臣、贵戚骑在皇帝头上,皇帝也无可奈何,更难动用“欺君之罪”来惩罚侫臣,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太子被废、被圈禁流放,甚至被杀害,是宫庭斗争中常见的剧目,导演常常是最高统治者,牺牲者往往是替罪羊。平民百姓参与不了,没有“资格”犯这样的重罪。

嘉庆皇帝有4个儿子,皇储的人选,为何只能考虑道光皇帝

自古封建社会,皇权争夺时常充满残酷血腥斗争,兄弟,父子之间对最高权利的争夺应该是非常激烈的。有的甚至兵戎相见。之所以面对皇权如此激烈的斗争,不外呼两点原因。一方面是竞争者彼此都很优秀,实力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另一方面就是竞争者的数量非常之多,派别复杂。

比如努尔哈赤去世,儿子就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一共拥有十六个儿子,光是实力相当的竞争者就有四位。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敏。

再比如康熙大帝在世时拥有三十多个儿子,可谓阵容豪华强大。应该来说,继任者数量越多,越容易出现安邦治国的栋梁之才。反过来只有一个继承者,那就没得选了,更谈不上竞争上岗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嘉庆帝继任者的具体是怎么一个情况。然后我们再来逐一分析最具登顶者的详细情况。

嘉庆皇帝在世共有五位皇子,大皇子夭折,我们把他排除在外,那么嘉庆只有四位皇子了。嘉庆皇帝在位长达二十五年,1820年去世,当时二皇子绵宁三十岁,三皇子十九岁,四皇子十五岁,五皇子仅有六岁。因此帝位继承者基本应该在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之间选出。五皇子年龄太小基本出局。我们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大清朝到嘉庆皇帝时期,子嗣继任者数量已经大打折扣,优秀继任者少之又少。
我们来看一下二皇子绵宁的情况。看看他与其他两位皇子比较有没有特殊出众之处。

史书记载,绵宁少年时期,很受爷爷乾隆的喜爱,并时常陪爷爷外出打猎,小小年纪就非常善于骑射。就像当初康熙喜欢乾隆的情况如出一辙。因此,这算是绵宁上位的一个有利条件。

另外,嘉庆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避暑纳凉的时候,紫禁城曾经遭受过天理教教徒的突然袭击,绵宁面对敌人突如其来的攻击,没有胆怯,而是非常镇定的指挥手下与其展开拼杀,并最终坚持到援兵到来,顺利围歼来犯之敌。绵宁的此次神勇表现颇受嘉庆皇帝的褒奖。这算是绵宁上位的第二个表现。
我们说绵宁的这些表现,如果是放在皇太极众弟兄时期那种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不了之事。但是在绵宁时期,国家基本稳定,并没有什么战争之事,因此说绵宁当时的这些表现相比于其他两位弟弟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呢。

嘉庆皇帝的突然去世,完全出乎大家意料之中,并且嘉庆生前并没有设立像样的遗嘱。因此理论上说,嘉庆的几个皇子都具有上位的可能性。但是当时绵宁的表现要远超其他几个兄弟,绵宁的功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在朝中重臣的拥护下,顺利继承皇位,并没有出现三兄弟激烈争夺皇位的表现。也就是说,嘉庆皇帝政权的交接是在非常顺利的情况下完成的。

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是怎么被射杀的

1914年6月28日星期天,奥匈帝国派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总督奥斯卡·博迪奥雷克将军,邀请斐迪南大公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并在这一天参观军事演习。这次演习出动了两个兵团,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

这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因为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塞尔维亚人被土耳其人打败,之后丧失了近五百年的独立地位。对塞尔维亚人来说。这一天是国耻日。

斐迪南大公访问萨拉热窝已在报纸上高调地登出,塞尔维亚黑手社和波斯尼亚当地的秘密民族主义团体拟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计划。他们派出了多名刺客。

塞尔维亚政府事前已发觉了刺杀斐迪南的行动,并试图阻拦黑手社的人出境,但黑手社通过边防军顺利地越境进入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政府提醒奥匈政府警惕,但是奥匈政府对此置若罔闻。

6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坐敞篷汽车进入萨拉热窝城。汽车缓缓驶过人群拥挤的街道,宪兵和警察在道路的两旁警戒。斐迪南坐在第二辆车上,太子妃索菲亚坐在他的右边。波斯尼亚军政府长官波蒂奥雷克将军坐在左边。

当车队驶进阿佩尔码头时,埋伏在这里的第一个刺客由于警察在其前面没能动手。但是不远的另一个刺客察布里诺维奇冲出来,向斐迪南夫妇乘坐的车掷出一枚炸弹。但炸弹被车篷弹到地上,在第三辆车前爆炸,炸伤了12个人,包括波蒂奥克雷将军的副手和索菲亚的女侍。

刺客查布里诺维奇被捕。当时斐迪南大公走下车,看了刺客察布里诺维奇一眼,然后登车按原计划进行,车队迅速驶进市政厅,斐迪南夫妇参加了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然后准备驱车前往医院看望受伤的随从。但司机走错了方向,正好撞上了在街口拐角处另一个刺客,他叫普林西普,普林西普拔出手枪。但被离他不远处的一个警察发现了,警察冲上来阻止他,被另外一名刺客米哈伊洛拦截,此时,普林西普打响了震惊世界的一枪……

斐迪南大公夫妇双双被击中要害。趁着混乱米哈伊洛逃离了现场,而普林西普当场被捕。

事后,普林西普等接受了审判。由于普林西普年龄小而免于死刑,被判20年有期徒刑。于1918年4月死于肺结核。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康熙皇帝有没有想过立八阿哥为皇储

包括胤礽在内,在康熙心目中,所有皇子其实都处在考察范围内,老八胤禩也是。

但胤禩的两次表现让康熙特别失望。

第一次是甩锅躲差事。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国库却拿不出钱赈灾。老八胤禩当时主管户部,本该对此负责并一力承担,但他却把锅甩给了胤禛。胤禛先是和老十三胤祥去江南筹款赈灾,之后康熙想找个皇子负责追比户部欠款,胤禩怕得罪人,宁可辞了差事也不招惹这个差事,最后还是胤禛去做了这个“孤臣”。这一番风波让康熙看出,胤禩是一个爱惜自己的贤名的人,缺少对朝廷和国家的担当精神。

第二次是诱审肖国兴。刑部冤案事关太子,胤禛装病没接,胤禩接了下来。没想到这次,胤禩却诱审肖国兴,对他说只要说出太子的事便可既往不咎。事后康熙得知此事,连呼“其心可诛”。胤禩为了扳倒太子,不惜假传皇命,耍弄阴谋诡计,真是用心险恶。

从康熙说出“其心可诛”开始,他就已经把胤禩从皇位候选人中排除在外了。所以,后来太子第一次被废,朝野公推胤禩为新太子时,康熙顿觉大事不妙,宁可说话不算话,把胤礽再推出来当挡箭牌,也不接受胤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