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楚

是谁引起的“七国之乱”?西汉七国之乱后,作为功臣的梁王,为什么后来见害于朝廷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3 10:45:40 浏览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是谁引起的“七国之乱”

是西汉御史大夫晁错削藩引起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西汉时期,诸侯国和中央政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了。很多诸侯国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比如刘濞在自己的地盘上煮海造盐,还私自铸造铜钱,俨然一个国中之国。太子的老师晁错多次向汉文帝上书请求削藩,但是汉文帝都不予理睬。

汉文帝死后,太子即位,是为汉景帝。晁错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他多次揭发诸侯们的罪过,然后将他们的封地削掉一部分。有的诸侯国被削掉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封地是诸侯的命根子,一下削掉那么多,骄横惯了的诸侯都恨死晁错了。后来晁错的父亲也来劝晁错停止削藩,但是他也没有听!

后来,吴国、楚国等7个诸侯国以诛杀*奸臣*晁盖为名造反,史称*七国之乱*。这些诸侯提出只要把晁错杀了,他们就会罢兵。汉景帝竟然相信了他们的话,下令把晁错给杀了。晁错当时正穿着官服办公,糊里糊涂地就被拖到刑场处死了。

晁盖死后,将军邓公回朝汇报战况。汉景帝就问:*把晁错处死了,诸侯们罢兵老吗?*邓公是捶足顿胸地说:*吴王为了造反,暗中都准备十多年了!他们早就想造反,只不过拿晁错当借口罢了。*邓公说:*晁错当初是对诸侯们过于强大感到忧滤,所以才把诸侯的封地削减下来给朝庭,这是万世功业啊!这事刚施行他就被杀了,内堵忠臣之口,外替诸侯们报仇了。我认为陛下做错了*。汉景帝面有愧色地说:*你说对了,我现在觉得很遗憾啊。*

西汉七国之乱后,作为功臣的梁王,为什么后来见害于朝廷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西汉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同母兄弟,在汉文帝执政时期就非常受宠。汉文帝继位后,分封刘武为代王。要知道这可是汉文帝的龙兴之地,所有的军政方针都是皇帝亲自制定。汉文帝分封刘武在自己过去称王的封国,足以看出对于刘武的恩宠与重视。

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最初和这个弟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经常和他同乘一辆马车,而且特许梁王可以长期留居长安,靠拢政治中心,甚至一度想要传位给梁王。而梁王本身又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王爷,在七国之乱中英勇抗击敌兵,立有大功,又得到太后和皇帝的宠爱,难免日益骄纵起来。他在梁国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从宫殿连接到平台长达三十多里。外出随从千乘万骑,排场之壮盛拟似天子。出入宫殿,清道禁绝行人,言警称跸。四方豪杰像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等人尽归梁国。他的言行举止越发像汉初谋反的淮南王刘长和刚刚被诛杀的吴王刘濞。这自然就引起了大臣的不满,而刘武竟然变本加厉,派人刺杀反对他的大臣,弄得人心惶惶,最后景帝只是诛杀了梁王身边的人,但是对于梁王也越来越疏远。

居功自傲,恃宠而骄是梁王出局,无缘皇位的最大原因。毕竟梁王并非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在汉景帝有儿子的前提下,本来就很难有继位的可能。可是他的不甘心最终仍旧化为泡影,郁郁而终。

防备诸侯,汉家旧制

在西汉初年,汉高祖扫除异姓王之后。汉朝中央和诸侯国的关系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紧张的。西汉时期的法律规定,严禁汉朝人口流向诸侯国,违者要受到严重的处罚。并且禁止向诸侯国私自运输违禁物品,包括良马和铁器。即使是同姓诸侯王,到了年纪也必须离开长安。

虽然汉景帝和梁孝王是同宗同族的手足兄弟,在这种防范诸侯国的大背景下,诸侯由外藩入继皇统大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并且,自吕氏之乱平息之后,中央所保有的军队数量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也是得益于此,声势浩大的吴楚七国之乱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平息。这场战乱后,各地诸侯王的势力都有了一定的削弱,而削弱的部分则都是进入了汉朝的版图之中。汉朝的实力也由此得到提高,汉景帝也不可能把这样发展良好的国家交给自己的弟弟,而是必然会交到儿子的手中。综上可知,刘武的皇帝梦只是他自己编织出来的幻影,根本就不实际可行。

西汉七国之乱,为何吴国实力最强

西汉汉景帝时期,由吴、楚等七个刘姓诸侯国发动针对西汉中央政权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虽然一度声势浩大,影响了西汉的整个东部版图,但是仅仅三个月就被平定。这七个诸侯国中吴王刘濞是主要的发起者,吴国的实力也是最强。地处东南的吴国为何会成为七国之乱的叛军中的实力最强者呢?

硬实力:吴国管辖的城邑最多

西汉初年,刘邦开始分封宗室子侄为同姓诸侯国以来,历经更替和变迁,到汉景帝时期,吴国管辖的城邑成为参与七国之乱中的七个诸侯国中最多的诸侯,因此从硬实力来看,吴国最强。

  • 刘邦时期分封的同姓诸侯国中,他的庶长子刘肥的七国疆域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当时的齐国管辖七十多座城邑。这也是当时无奈的选择,刘邦的子嗣不多,而且分封时年纪都不大,所以庶长子刘肥就成为最为倚重的对象,因此刘肥的齐国实力最强。吕后执政期间,刘姓宗室的诸侯国都被严格控制和遭到削弱,齐王刘肥的齐国也不例外,刘肥甚至为了自保,曾经将自己的封地转赠给吕后的女儿。

  • 汉文帝执政时期,实行了早期的“推恩令”。公元前164年,实力最强的齐国被一分为六。被分别封给了刘肥当时还在世的六个儿子。同年汉文帝另一个弟弟淮南王刘长的三个儿子将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

  • 经过上述几次分封,一直躲在东南之地的刘濞的吴国摇身一边成为了控制城邑最多的诸侯国,史称他的吴国控制丹阳、会稽、豫章三郡五十三城,比汉文帝亲儿子梁王刘武的梁国都大。而其他参与七国之乱的诸侯国中最大的楚国也只有四十城。

盐铁之利:吴国的富庶之源

如果说吴国占据东南三郡控制五十多城给了吴国强大的疆域基础,那么占据东南的盐铁之利就是吴国的富庶之源。

  • 吴国控制的东南三郡中的豫章郡(大体范围是今天的江西省)有可以采矿的铜山,吴王刘濞就偷偷将铜矿开采出来,再安排人铸成铜钱,由此吴国掌握了大量的货币。

  • 其次吴国控制的会稽郡地处东南沿海,刘濞利用这一优势,大肆煮海水为盐,掌握了西汉初年最紧俏的商品资源。

我们从后来汉武帝为了增加收入,充实国库,推行了“盐铁专卖”制度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西汉初年,这两项资源的紧俏性和稀缺性。吴国在当时掌握了这两大财源,加上身为诸侯,无需向中央缴纳赋税,刘濞的吴国当然是富得流油,他本人在发动七国之乱时给其他诸侯王写的信中公开宣称自己的钱根本花不完。

刘濞:经营多年的“反王”

吴王刘濞作为七国之乱的发起者,他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被封为吴王,到了汉景帝时期,他已经是当时分封的诸侯王中辈分最高的一个,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统治东南三郡已经长达四十多年。按《汉书》的记载,从他儿子被打死起开始有谋反之意算起,他躲在东南谋划经营也已经长达三十余年(当然这里应该是虚指,毕竟汉景帝刘启被册立为太子是在公元前179年,七国之乱爆发是在公元前154年,应该说刘濞的儿子死了也就二十多年)。

  • 刘濞本人的能力颇为悍勇:他是刘邦的哥哥刘仲的长子,早年就以骑将的身份跟随刘邦征讨四方诸侯。在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被刘邦率军平定,而在这次平叛中,早年被刘邦分封吴王的刘贾战死,为了更好的控制东南,刘邦决心在宗室中选择一个能力强悍的人来控制东南三郡,于是年仅二十岁的刘濞被刘邦选中,在公元195年,刘濞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新的吴王,开始了他在东南三郡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由此可见,刘濞的能力被善于用人的刘邦肯定,足见其本人的能力。

  • 刘濞多年的经营成效显著:刘濞在东南三郡的多年经营,不仅仅是依靠盐铁之利获得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他在东南三郡收买人心,招纳豪强,形成了一股忠于其个人的反叛势力。史称他在吴国范围内不向百姓征收税赋,兵卒按规定去卫戍时,还给予相应的金钱补偿。还每年时常去慰问那些有才能的人,在乡里赏赐他们。刘濞还收容其他郡国的逃犯豪强,为自己的谋反组织私人班底。通过这些措施,刘濞在吴国内部得到了不少支持,因此从汉文帝起就有人告发或者预见刘濞将要谋反,但是刘濞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惩罚,这不都不说与他在吴国的成功经营不无关系。

由于刘濞个人长年的准备,七国之乱时,刘濞的吴国已经实力雄厚,在他联络其他诸侯国谋反的信中,他本人直言钱财多的用不完,一声令下吴国就可以组织起数十万大军,因为与南越政权较好的关系,还可以从越人土著中招募军队数十万。这些话语虽然有一定的夸大成分,但是吴国在当时成为七国之乱的主要经济支撑和主力军的事实是不可质疑的。

吴楚相争,秦国为何发兵救楚

秦国不出手援助,下一个被打的说不定是自己了。

中原霸主晋国

吴国能强大起来,多亏其后的巨大之手——晋国,手把手把他扶持起来,在伍子胥和苏武带领下,有了可以和楚国一战的能力。

晋文公继位后与楚国在城濮之战中大胜奠定了霸主的地位。之后他儿子晋襄公先后在肴之战和彭衙之战中打败秦军。

晋襄公的孙子晋厉公连败秦、狄并在鄢陵之战再败楚国,复霸天下。晋悼公时国势鼎盛,军治万乘,独霸中原,达到晋国霸业的巅峰。

从上面可以看出晋国与楚、秦两国有多大的渊源。一旦楚国被灭,晋国锋芒所指天下谁敢不从,到时候伐秦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秦国援助的原因

一、当吴国打到楚国的国都,楚昭王逃跑,申包胥在秦王殿外哭了七天七夜,感动了秦王,秦王决定下兵援助。

二、秦国人不傻,不会不懂“唇亡齿寒”之理,但奈何吴国后面那个国家的势力太过强大了,不得不多次思考,最终决定帮助楚国。

三、秦国与晋国有很深的仇恨,晋国与秦多次战争残杀了不计其数的秦军,秦国想要报仇必须等待时机和帮手(楚国),因此这也是秦国必须去援助的。

结语:春秋时期的秦国还不够强大,受到了多方的限制和打压,因此秦国想要强大必须蛰伏起来,广施恩惠,连合抗强。

(有其他见解的,欢迎留言讨论!)

历史上七国之乱是如何爆发的

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七个刘姓诸侯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景帝。根本因素是专制皇权的矛盾。

吴楚之战中拥有孙武、伍子胥指挥的吴军为何最终失败

吴楚之战可以说是春秋末期最重要的战争之一,在当时,自从楚武王奠基楚国以来,已经过了两百年,而吴国不过是一个兴起不到八十年的小国。可是在这场战役中,吴军却西破强楚,逐楚王,掘平王墓,割戮其尸,可以说是给了楚国十分称重的打击。在这场战役中,吴国之所以能够一直处于胜局,兵圣孙武和吴国大夫伍子胥这两位指挥官自然是功不可没。可当我们都以为吴国胜券在握的时候,最后的结果却是十分的出人意料——吴国战败了。这不禁令人疑惑:拥有孙武、伍子胥指挥的吴军为何最终却战败了呢?

吴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吴军犯的一个十分严重的战略失误:并未在楚军最弱的时候乘胜追击。当吴国大军浩浩荡荡攻下楚国的都城郢都被逼得楚昭王仓皇逃窜时,吴国军队认为已经胜券在握,哪怕公子期和楚昭王的哥哥集结了一部分军队准备抗击吴军,吴军也并未因此选择乘胜追击来稳固自己的战果。相反,此时的伍子胥想到了自己曾经和太子熊建逃到郑国,而太子却被郑国人所杀的这一深仇大恨,便提出了北上攻打郑国的战略举措。

可在伍子胥攻打郑国之时,曾经他在郑国逃亡时帮助过他的渔夫的儿子来找到了他,原来,从楚国亡命吴国时,过昭关之前为躲避楚国追捕,曾经躲在沼泽中,饥寒交迫,有个渔翁认出了他并且救了他,伍子胥让渔夫不要告诉别人自己逃跑的方向,渔夫为了证明自己的不会告诉他人的决心便投河自杀了,伍子胥一直对此事十分的感激。于是,当渔夫的儿子恳请伍子胥不要攻打郑国时,伍子胥便选择了撤军。

但就是因为攻打郑国这一出,让吴军丧失了攻打楚国的最好时机,让楚国有机会搬来了救兵——秦国。在楚国国都被攻破后,为了复国,楚国大夫申包胥逃到了秦国寻求帮助,一开始秦国并不愿意出兵相助,救国心切的申包胥于是就在秦国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不仅不吃饭,而且连水也不喝,最终感动了秦国君臣,让他们答应了出兵帮助楚国伐吴。于是,在公子期的部队和吴军部队正在厮杀的时候,秦国大军从吴军的右方突袭,打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慌乱中败下阵来。

这样一来对吴军来说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郑国没有攻打成功就算了,连楚国这块到嘴的肥肉也飞了。可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的吴国,不仅前线失利,而且还后院着火。得到了增援的楚国犹如破竹之势接连在战事中大挫吴军,可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却偷偷溜回国内,趁王兄及吴国重臣都在前线处理战乱的时候,自立为吴王。在前线忙于战事的吴王阖闾听到后为之震怒,前线的节节失利已经令他很烦恼了,没想到自己的弟弟还来给自己致命一击。但好在,阖闾没有丝毫犹豫,将前线战事托付给孙武、伍子胥等人后便率领了一部分精兵回国收拾了夫概。夫概的这个小插曲让吴王阖闾不得不抽调了前线的兵力回国,虽然此事最终以夫概逃跑投奔楚昭王为终结,但这也是吴国最终战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这场战争最后以吴军放弃郢都,退回吴国为终结。当时孙武和伍子胥一致认为吴国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可以不用再坚守了,便撤兵回国了。虽然这场战争吴国未能全胜,但吴国前期的战斗也令其大仇得报,并且这场战役还使吴国的威名远扬,也令吴王阖闾成为了春秋时代的霸主之一,对吴国来说,也算是不小的收获。

汉朝为什么会出现“吴楚七国之乱

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史上“七国之乱”的整个过程。

七国之乱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当时的汉景帝下令吴国割出会稽郡、豫章郡的文书到达,吴王刘濞率领起兵造反,诛杀吴国境内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楚国、赵国也在同一时间发动叛乱,诛杀境内的汉官。以上吴国,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楚国、赵国七个国家的造反称之为“七国之乱”。原本齐国也参加叛乱,但是当吴国等七国发动叛乱的时候,齐国后悔了,不敢造反。于是胶西国、胶东王国,菑川国、济南国共同攻打齐国,围攻齐国都城临淄。赵国发动军队前往赵国的西部边界,等待楚国和吴国军队的到达,同时赵国还向北方的匈奴派出使者,请求匈奴和赵国联兵。

吴国作为带头大哥,把国内上至62岁,下到14岁的人全部征召,部队达到二十多万人。同时吴王刘濞还派人前往南方的闽国、东越国求兵,两国都出兵相助吴王刘濞,吴王刘濞在广陵聚集部队,度过淮河后和楚国的军队联合,吴王刘濞首先为了政治上的合法性,他发布了文书诉说晁错削藩的罪状,诸侯联合征讨晁错。吴楚联军首先攻入梁国境内,接连大败梁军,使得梁王在国都睢阳防守吴楚联军的进攻。汉景帝拜中尉周亚夫为太尉,率领三十六将军前去攻打吴楚联军,派遣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将军栾布进攻齐国;然后召窦婴,拜为大将军,让窦婴屯兵荥阳负责监察齐、赵军队的动向。在这时候汉景帝慌了神,听信袁盎之言杀了晁错,派袁盎与吴王弟弟的儿子宗正刘通前去和吴王谈判,结果吴王刘濞自以为胜利在望,不肯。

与此同时吴楚联军猛攻梁国的国都睢阳,而当时的周亚夫从蓝田歘,出武关,抵洛阳,最后来到昌邑,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不肯救援,汉景帝派人前去要求周亚夫出兵,周亚夫也不肯,只是坚壁不出,但是周亚夫暗中派韩颓当等人出兵淮泗口,截断吴楚联军的粮道,吴楚联军在粮道断绝之后意图决一死战,但是睢阳又久攻不下,于是北上想去和周亚夫较量,双方在下邑相会,但是周亚夫还是坚壁不出,吴楚联军数次挑战都不能够成功,在粮食断绝的情况下,吴王刘濞想来一个声东击西,他派大部分吴军杀向周亚夫营垒的东南,暗地里团结精兵攻打周亚夫壁垒的西北,结果周亚夫早就派人防守西北的壁垒。吴军的攻势被周亚夫打停,最终吴军因为军粮断绝开始崩溃,吴楚联军退兵,周亚夫派汉军精兵追击,吴楚联军大败。吴王刘濞抛弃大军,和壮士数千人连夜逃亡东越国,最后被东越人所杀;楚王刘戊自杀。

而齐国方面汉将栾布解除齐国临淄的围城,而齐王因为最初和齐国同盟,恐惧之下自杀而死。胶西王自杀,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都被杀死。郦寄攻赵国,七月不能下,最后栾布破齐和郦寄合兵,赵国赵城被攻破,赵王自杀。七国之乱基本平定。

七国之乱的原因

其实说到底就是诸侯的势力太过于强大,已经威胁到了中央朝廷。在汉朝初年全国共有59个郡,其中诸侯国就占据了42个郡,全国人口有1300多万人,而诸侯国就占据了850多万人,诸侯国的势力大于中央,尾大不掉,这就使得汉朝中央必须解决诸侯国的问题。于是在西汉王朝的朝廷里就有很多有识之士就开始呼吁制衡这些诸侯,比较有名气的就是贾谊和晁错,贾谊主要活动在汉文帝时期,他提出“众建诸侯以少其力”。让诸侯的子孙分裂诸侯的国土,这样子孙都有自己的封国,而诸侯的力量也被一点点削弱下去。晁错鉴于诸侯的强大,直接提出削藩,这样就使得诸侯十分的恐惧,比如吴王刘濞,吴王刘濞的吴国本身就只有三郡,现在削掉会稽郡、豫章郡,使得吴国大幅度削弱,这样的结果肯定是吴王刘濞不能够接受的。这种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的发生促使了“七国之乱”的发生。

汉景帝时期为什么会爆发七国之乱

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

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

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

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后,为何还继续保留了郡国并行制,并且直到东汉灭亡时依旧有封国

导读:这个问题说说个人理解,一家之言可能不深刻完全。刘邦统一天下后吸收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分封宗室以期分镇天下。但是由于诸侯国的权利过大,爆发了持续数年的七国之乱。随着汉武帝推恩令的实行,诸侯国的威胁基本被解除。但是郡国作为皇室存亡继绝的一种手段和对宗室的福利保留了下来,并在王莽篡位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光武帝刘秀就是从借助宗室的力量,通过兴复汉室的口号最终取得天下的。所以在东汉王朝确立后再次保留了郡国并行体制,直到东汉灭亡。详细情况接下来我们详细叙述。

分封的历史背景

刘邦在建立大汉王朝后,吸取了秦朝灭亡的经验才用了郡县和分封双重体制(因为有人认为秦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郡县制)。小编以为依照刘邦的雄才大略这并不是主要原因,设置分封诸侯的原因还是和家天下有关。

其实所有的帝王可能想法都差不多,都是为了巩固自己家天下的统治。刘邦和后来的朱元璋这两位出发点都差不多,都是在郡县制基础上实行分封制。一方面作为宗室分镇四方可以起到监察的威慑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王朝的危急时刻可以对中央王朝进行支援。

但是起初给予分封诸侯的权利太大了,人事任命、军队、征税、铸钱都有。这相当于一个个独立的王国啊,所以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的逐渐成为尾大不掉之势。尤其当汉朝有削藩的想法的时候,诸侯国先发制人七国之乱爆发。

在平定七国之乱后,中央王朝也一直在想办法来消除这个威胁。到汉武帝时期提出的推恩令,让诸侯国是哑巴吃黄连再也无法保持对中央王朝的威胁,只能一步步的萎靡。但是即便是萎靡,分封的第二个属性还是有必要保留的。当王莽篡位的时候,作为宗室之一的刘秀就顺利的在兴复汉室的大旗下复汉成功建立了东汉王朝。

郡国并行制在东汉的延续

虽然西汉的诸侯国通过推恩令得到了极大的削弱,但是那更多的是军事等敏感问题上的。经济上并没有受太多的损失,当有天下逸动的时候汉朝分封宗室很容易凭借血缘身份与地方豪强联合迅速发展壮大。光武帝刘秀和皇后郭圣通的联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刘秀也是通过俩和豪强经过征战平定天下的。

王莽在篡位后,积极削除西汉宗室的势力。很明显,西汉宗室不会束手待毙。此时分封诸侯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刘秀只是一个例子。虽然已经落魄但是宗室的身份还是很重要的。而郭圣通的母族也是出自真定王室(也出自西汉王族),所以刘秀和郭圣通的联姻迅速恢复实力加入角逐天下当中。

既然如此,还有这个好处那么东汉王朝建立后自然会对郡县和分封的双重体制予以保留。但是刘秀吸取了自己建国的教训,还是对分封制做了一定的限制。首先就是王国降级为郡国,大的封国食邑不过一个郡小的封国食邑不过一个县。威胁已经大大降低,而且封国的地方武装仅保留少数还操持与郡守手中。

再说刘秀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建立的东汉王朝,自然大部分政治架构都沿用西汉时期的制度。所以东汉按照近支远支进行了分封,东汉时期的封国有赵国、齐国、北海国、泗水国、淄川国、中山国、城阳国、东海国、梁国、淮阳国等等刘氏诸侯。

在东汉王朝末年,中山靖王后人刘备差点就复制了前辈刘秀成功的过程。刘备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团结力量。但是这时候汉室已经不想刘秀时期那么得人心,所以最终也仅仅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小结:

分封制对稳定汉朝的政权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就是在汉朝一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还是对风骨欧做出了积极的防范,所以西晋的分封只造成了大乱。而明朝的南部的藩王不团结,否则南明的政权国祚不会这么短。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看见了长江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一江春水 流水潺潺 波涛激荡 烟波浩渺 大浪淘沙 一水绕绿 百川归海 风急浪高

流水清冽 山光水色 怒涛澎湃 万马奔腾 漩涡翻滚 波澜壮阔 浪峰波谷 洪波涌起

绿波荡漾 碧波漪澜 春江水暖 青山秀水 奔腾不息 江水湍急 清澈幽深 汹涌澎湃

层层涟漪 江水奔流 秋江如练 流水淙淙 溪流蜿蜒 水光潋滟 源源不绝 一泻千里

推波助澜 洪峰如山 浊流狂涌 翻江倒海 河水滔滔 河水粼粼 碧波荡漾 波浪滔天

惊涛骇浪 江水汹涌 大江东去 浊浪排空 风平浪静 汩汩流淌 河流纵横 江潮起伏

春江水暖 山环水绕 河水浑浊 清澈见底 大河奔腾 河水滚滚 江宽水阔 百川归海

碧江盈盈 川流不息 江满河溢 江如罗带

关于长江的成语及释义:

长江天堑: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楚尾吴头: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大江东去: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大江南北: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东南半壁: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