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历史上真实的博望坡之战,为什么指挥官不是诸葛亮
- 诸葛亮出山第一战“火烧博望坡”,如何分析成功原因
- 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这两把火是谁放的,真的都是诸葛亮放的吗
- 历史上真实的博望坡是怎么样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
- 诸葛亮是怎么火烧博望坡的
- 博望坡之战是谁指挥的,主指挥并不是诸葛亮
历史上真实的博望坡之战,为什么指挥官不是诸葛亮
这个题目真没啥好说的,博望坡之战时,诸葛亮还没有出山,指挥官也就不可能是诸葛亮。
新官上任三把火,罗贯中老先生安排第一把火就是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可问题是诸葛亮寒木有上任呢!
既然说得不是诸葛亮,那就不能以三国演义来说事了哈。
建安七年(202年),刘备投靠刘表不久,光领饷银不干活不行啊,就被刘表逼着去进攻曹操。
曹操正忙着对付袁氏兄弟,就派遣夏侯惇、于禁、李典来对付刘备,博望坡之战就此拉开。
指挥官既然不是诸葛亮,那究竟是谁呢?
据《先主传》记载:
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博望坡之战,对于刘备而言,是其一生中少有的经典战役之一,也是曹操第一战将夏侯惇完败之战。
刘备被曹操誉为是天下唯二的英雄,但刘备在军事上的成就,乏善可陈,但这次战役却很经典,其中有几个看点:
第一,刘备自从到了徐州之后,基本上是屡败屡战,博望坡之战终于让刘备又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第二,为何之前屡败,这次却能获胜呢,而且很经典,很可能有了高人在其背后出谋划策。
这或许就是罗贯中安排诸葛亮在这个时候登场的原因吧。
豹眼认为,很可能徐庶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投奔了刘备。
从战役的过程来看,刘备预先设置了伏兵,并自己烧毁了营寨假装逃跑,引诱夏侯惇陷入埋伏,几乎活捉了夏侯惇。
关羽、张飞怕过谁,而且这时赵云也归队了,这几个狠角色眼里哪有夏侯惇等鼠辈。就以前刘备的套路,哥几个直接就跟他们干上了。
可这次不同,因为有高人指点,就先设了个套,然后等夏侯惇上钩。可夏侯惇还以为刘备是以前的老套路,也就中了埋伏,幸好李典解围,才得以逃脱。
第三,此战看出,“盲夏侯”一只眼照常很生猛。
李典曾经提醒夏侯惇注意刘备的埋伏,但他毫不把刘备、关羽、张飞、赵云一干人等放在眼里。
可知,刘备在新野休整了一年多,又招纳了当地许多的豪杰,不清楚这时候魏延是否加入了刘备阵营,但仅仅这哥四个的战斗力就爆棚了,不过夏侯惇毫不畏惧。
此战看出夏侯惇明显是轻敌了,毕竟他们之间多次交过手,关羽、张飞也不是江湖上传说的威震敌胆,起码夏侯惇就没把刘备等人当回事,否则,夏侯惇如果惧怕还能主动陷入埋伏吗?
可刘备有了徐庶的指点,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就是套路,一换套路就很容易让对手摸不着壶底,这是刘备取胜的关键。
第四,刘表耍小心眼,刘备岂能不知。
刘备依附刘表,屯兵新野,到处结交英雄豪杰,前来投奔的人不少,这引起了刘表的猜忌,私下里就暗暗地想控制他,并很恶心的命刘备去进攻曹操。
刘表不提供兵力支持,就刘备那几杆枪岂能对付了曹操?刘备也是心知肚明。
刘备为了保存实力,并不想为了刘表导致自己出现损失。此战,刘备见好就收,并没有付出全力,否则夏侯惇就惨了。
如果刘备拿出汉中之战的劲头,恐怕夏侯惇早就在地域等着其兄弟夏侯渊了。就关张赵那些狠角色,要想干掉夏侯惇,概率是很大的。
之所以夏侯惇能够逃脱,是因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杀掉夏侯惇一千,对于刘备几无意义,但自损八百,刘备就心痛了,刘表可不会再给他补充兵员。
这一点,豹眼在别的问题中也曾经谈到过这个观点。
刘备是很滑头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几乎是出工不出力,不像关羽,咔嚓一下就把颜良给斩了。同样是官渡之战,刘备与文丑带领五六千骑兵,数万步兵,结果被曹操率领的六百骑兵击败,文丑被乱军所杀,刘备自己溜走。
如果当时刘备等死战,六千对六百,杀掉了曹操,恐怕就没有后期官渡的对决了。
刘表察觉了刘备的野心,刘备对刘表命其进攻曹操的意图岂能不知?又岂能肯为刘表出全力?
第五,战役很经典,刘备不仅取得了胜利,最关键的是刘备终于弄明白之前屡战屡败的原因了。
只靠几杆枪的火力是不行的,必须有高人出谋划策不可。
这才是刘备放下中山靖王之后,豫州牧、左将军、宜城亭侯的架子,四处寻求高人,最终三顾茅庐得以请出诸葛亮出山的原因。
据《诸葛亮传》记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屯兵新野,徐庶主动求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而且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
刘备本以为一提起自己的大名,诸葛亮就屁颠屁颠地来归顺,可徐庶却说不亲自去请是不行的。
有人说诸葛亮曾经主动参加刘备举办的派对,客人都走了,诸葛亮却赖着不走。
刘备说:“都走了,你咋还不走,还等着上菜哦!”
诸葛亮说:“有些事想跟您聊聊。”
结果一聊就聊出了火花,也就“犹如鱼之得水也。”
豹眼认为这不可信,诸葛亮《出师表》明确说了“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由此看来,三顾茅庐是没有问题的。
但也存在诸葛亮先去找刘备喝喝茶,随便聊聊天,但刘备想请诸葛亮出山时,经三次才得以如愿的可能性。
不过呢,从博望坡之战到诸葛亮出山,差不多五年的时间,如果徐庶策划了博望坡之战,这么长的时间刘备才请出诸葛亮,就是个问题。难不成刘备一年去一次吗?
这也就是“一山不容二虎”说法的由来,意思是徐庶并不想因诸葛亮出山而丢掉了自己的饭碗。
《三国志》没有为徐庶单独列传,《后汉书》介绍的也不清楚,对于徐庶何时“见先主,先主器之”不得而知,也不知何时举荐了诸葛亮。这也是罗贯中安排徐庶走马荐诸葛的原因吧。
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暂时豹眼不知道结果,有知道的友友告一声哦!!!
总之,博望坡之战是刘备指挥的没问题,没诸葛亮啥事也没问题,但有没有徐庶参与不肯定,但豹眼认为,徐庶参与的可能性很大,但这不影响诸葛亮不是指挥官,更不影响指挥官是刘备。
谋士再高明,也替代不了老板,老板永远是最高指挥官。
诸葛亮出山第一战“火烧博望坡”,如何分析成功原因
诸葛亮出山第一战火烧博望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诸葛亮能抓住主要矛盾,从主要矛盾入手,分析敌我利弊,诱敌深入,歼灭敌人。
该战役,敌我双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信任,怀疑。刘备一方,关羽,张飞是极度不信任诸葛亮的,他们对刘备重用诸葛亮是极度不满的,即是刘备自己对诸葛亮能力也是半信半疑,惶惶不安。
敌方就更是如此,徐遮在曹操面前百般夸耀诸葛亮,夏侯惇深不以为然,这个疆场老将亲自挂帅,他对诸葛亮几乎是蔑视的。
面对此种局面,诸葛亮利用敌人这种心理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关张是消极的,不愿发挥主管能动性,难以正面抵敌。让他们去埋伏。不让他们正面迎敌,这正是不信任自己的人心窝子里想要的。
赵云没有关张的势力基础,论资排辈不如关张 。对待诸葛亮的态度要比关张缓和许多,估计也只是怀疑诸葛亮能力是否胜任,主观没有更多恶意,所以让赵云打前锋,只许败,不许胜,赵云是乐意的。
诸葛亮让刘备当诱耳,夏侯惇看到刘备,久经沙场考验所建立的一点免疫力也彻底丧失,虽有李典,于禁规劝,也禁不住诱惑上钩,进入敌人埋伏圈。
所以战争不完全在于实力强弱,还在于实事求是,抓主要矛盾,将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
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这两把火是谁放的,真的都是诸葛亮放的吗
演义中罗贯中为了给诸葛亮加持,特意安排了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即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不过正史里,这三把火却和诸葛亮没什么关系,火烧博望坡的是刘备、火烧新野是杜撰的、火烧赤壁是周瑜的杰作。
刘备屯驻新野时,多次和曹军发生战斗,最后以一把火,在博望坡烧得曹军大败
刘备从袁绍那里一路南下,逃到了刘表所在的荆州,被安排在荆州北境的新野。“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而火烧博望坡一事,就发生在刘备驻军新野的期间,此事的当事者有刘备、夏侯惇、于禁、李典四人。不过魏蜀双方的说法不同,而且只记录在刘备和李典两人的传中,夏侯惇和于禁的传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记载,而其中又以李典传记录得最详细。
《先主传》:(刘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李典传》: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双方对这场记载的说法是不一样的:刘备说是夏侯惇先动的手,李典说是刘备先挑的头。不过我认为这事是刘备惹起的,毕竟当时的曹操还在北方解决袁家和乌桓两股势力,暂时还无暇顾及南方。
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刘备北上,趁着许都空虚,一路攻打了叶县(大抵在许都西南,宛城南部)。之后曹操派夏侯惇防御,刘备作战失利,被夏侯惇追击。
刘备于是退到博望坡和夏侯惇相持,然后刘备火烧营寨伪退,夏侯惇再追,反而中了埋伏。幸亏李典救援,才不至于全军覆没,刘备兵力不多,见夏侯惇等人撤退之后也就回去新野了。
所以火烧博望坡其实是刘备,而且是烧了自己的营寨伪退。至于火烧新野,那是罗贯中“烧”的,不入正史记载。
而火烧赤壁则出自于东吴众将列传:比如周瑜传就有:“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黄盖传也有记载:“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等等。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历史上真实的博望坡是怎么样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
博望坡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博望镇内。博望坡因西汉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封为“博望侯”于此,“博望”之名,由此而得。先为侯国,后为县,为店,为驿,为镇。
三国演义中,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把火火烧博望,使博望成为废墟,博望坡由此进入人们的历史视野。实际上,火烧博望坡(202年)不是诸葛亮所为,而是刘备所为。202年时,诸葛亮还在南阳卧龙岗躬耕陇亩,207年才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
博望古战场遗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树,高5.9米,粗2.2米,虬枝盘旋,木质裸露,相传为火烧博望坡时的唯一幸存之见证。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看起来,当年火烧博望坡这场战役应该是真实的。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一个官吏之家,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公元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后于黄承彦丑女黄月英婚配,曾被当时人取笑,“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司马徽拜访刘备时说:“能了解当世事务局势才算是俊杰,此间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先生,你可以请他们来帮助你。”后来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你要亲自去请。”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极为高兴,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形势,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深感不高兴,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入幕刘备后,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的建立可谓呕心沥血。208年,为刘表之子刘琦避祸出谋划策。同年刘备败走夏口,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见孙权,并在最终说服了孙权,同意和刘备共同抵抗曹操。赤壁之战后,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孟达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至次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赏诸葛亮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221年,汉献帝被害,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自此,蜀汉政权正式建立。
222年,刘备在东征失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至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同年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征中获得大量的资源,积累了北伐的基础。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日夜操劳下病殁于伐魏前线五丈原大营,诸葛亮的逝世是蜀汉政权的一重大损失。
“三分天下诸葛亮”,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存在,才导致了三国局面的形成,在未出山之前,诸葛亮便为刘备定下了隆中对的策略。在出山之后,诸葛亮帮助刘备从身无立锥之地到坐拥川蜀之地,后来更是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秉承刘备托孤之遗志。展开了两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最终诸葛亮实现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诺言,并不愧贤相之名,为后人所怀念。
诸葛亮是怎么火烧博望坡的
火烧博望坡 时间公元207年秋汉建安十二年地点博望坡今河南省方城县西南原博望坡县双方统帅刘备军诸葛亮曹操军夏侯惇力量对比曹操军十万刘备军数千战争结果火烧曹军刘备军以少胜多。战争经过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拜为军师日夜操演军马。当年秋曹操令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为副将领兵十万直奔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征讨刘备。 刘备闻讯后立即召集将士诸葛亮首次分兵派将要求众将依计而行。 夏侯惇与于禁引兵至博望坡后刘备、赵云佯装败走。此时天色已晚并刮起大风。夏侯惇只顾追击不知不觉陷入埋伏圈内四周突然燃起大火杀声震起。一时间四周芦苇全部燃着火借风势火光冲天。曹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又带兵杀回夏侯惇带领部分军马突火而逃。此时关羽见火起出兵截住粮草一把大火粮草全部燃着。于禁、李典走小路逃脱。张飞见火起领兵在博望城放火烧着辎重。夏侯兰、韩浩夺路逃脱。这一仗曹军死伤无数。刘备赢得了从所未有的第一次全胜
博望坡之战是谁指挥的,主指挥并不是诸葛亮
博望坡之战,是刘备亲自指挥的,没有诸葛亮参与。
战事发生与汉献帝建安七年,为抵御刘备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于博望坡与刘备交战,刘备打败了夏侯惇,于禁,直到李典前来救援,刘备见好就收,先择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