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清朝所有官员表
- 清朝时期,如何区分官员官职的高低
- 清朝的文武官员是怎么分的
- 清朝灭亡后清朝各级官员怎么处理的
- 清朝官员为什么戴朝珠
- 清朝的各品级官员俸禄多高折合人民币多少,为什么很多清官终身都很清贫
- 清朝官员中有没有哪个官员的级别超过正一品
- 清朝的地方官员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
- 清朝从一品官员升任正一品有多难
清朝所有官员表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
│ 顶戴 │ 蟒袍 │ 补服 │
│ 一品 │ 珊瑚 │ 九蟒五爪 │ 仙鹤 │
│ 二品 │ 起花珊瑚 │ 九蟒五爪 │ 锦鸡 │
│ 三品 │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 九蟒五爪 │ 孔雀 │
│ 四品 │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 八蟒五爪 │ 雪雁 │
│ 五品 │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 八蟒五爪 │ 白鹇 │
│ 六品 │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 八蟒五爪 │ 鸬鹚 │
│ 七品 │ 素金顶 │ 五蟒四爪 │ 紫鸳鸯 │
│ 八品 │ 起花金顶 │ 五蟒四爪 │ 鹌鹑 │
│ 九品 │ 镂花金顶 │ 五蟒四爪 │ 练雀 │
│未入流│ 镂花金顶 │ 五蟒四爪 │ 黄鹂 │
。
清朝时期,如何区分官员官职的高低
在清朝时期,要区分官员官职的高低,主要从其着装的冠帽、外衣等上看。着装也称补服,不同品级的官员,是有着不同的冠帽、补服的。
清朝官员的官帽称为“顶子”或“顶戴”、“顶戴花翎”,不同品级的官员要戴不同品级的官帽。官帽分为两种,一种为夏天戴的凉帽,另一种为冬天所戴的暖帽,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凉帽为喇叭形,无檐,多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湖色或黄色,上缀红缨顶珠;暖帽为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绒线所制成的帽纬,象红缨,帽子顶处是顶珠。帽子多为貂皮所做,一般官员只可用黄貂,高等的官员可以用黑貂,只有皇帝可以用紫貂。帽顶的顶珠代表着官员品级。不同的顶珠质料和颜色代表不同品级,清政府规定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雍正八年以后,官员顶珠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一品为红色明玻璃,二品为红色涅玻璃,三品为蓝色明玻璃,四品为蓝色涅玻璃,五品为白色明玻璃,六品为白色涅玻璃,七品以下仍然用金色顶珠。
在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珐琅或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羽,翎羽又分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是用带有「目晕」的孔雀翎制成。「目晕」又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说明功勋越高。单眼花翎一般只有王公贵族和五品以上官员佩戴,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佩戴的就很少了。据史料记载,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蓝翎为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蓝翎一般都赐予六品以下官员、或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有时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也会被赏戴。
清朝官员的官服是沿袭明制的,但也略有差别,有蟒袍和补服两种:百官的蟒袍一般底为深色,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百官的补服底为石青色,前后缀有补子,文禽武兽,代表着官员的品级。贝子以上皇亲贵族用圆形补子,其余官员都用方形补子。文官的补子都是禽类,按品级不同有: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蓝雀;武官的补子都是兽类,按品级不同有: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据说獬豸乃神兽,专司辨别忠奸。文武官员的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标志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
此外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官员及家属,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部门所属官员,在穿着朝服时还要佩戴朝珠。身份品级不同,朝珠的质地颜色也各不相同。
我们常说“衣冠禽兽”,有贬人的意思,但在清朝以前,“衣冠禽兽”并无贬人之意,而是实实在在的身份地位象征。只是朝代统治者们穿着“衣冠禽兽”,却不为人们办什么人事,尽是欺诈盘剥老百姓,慢慢地,“衣冠禽兽”也就成了贬人的代名词,表现了人们对朝代统治者的愤恨。
清朝的文武官员是怎么分的
感谢邀请,我是猫叔,很荣幸为您作答。
清朝的官职大部分是承袭了明朝,只是做了一些微调,文武官员的官服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补子和顶戴上。
首先说说文官。
一品文官,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面镶嵌红宝石,衣服中间那块补子绣的是仙鹤;
二品文官,朝冠顶饰宝石一块,上面衔镂空花珊瑚一个,头上宝石要比一品的小点,显示区别,衣服中间那块补子绣的是锦鸡;
三品文官,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一块,上面镶嵌小蓝宝石,补子绣的是孔雀;
四品文官,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块,镶嵌小青晶石一块,补子上绣的是云雀;
五品文官,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块,跟四品区别在于镶嵌的那块石头不同,用的是水晶石,档次低一些,补子上绣的是白鹇;
六品文官,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块,跟前面俩差不多,估计是蓝宝石比较廉价,不同的是,上面镶嵌的是砗磲;
七品文官,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块,顶子上变成了素金顶,没有镶嵌式的装饰了,补子绣的是鸂鶒;
八品文官,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补子上绣的是鹌鹑;
九品文官,朝冠阳文镂金顶,没装饰,补子上绣的是练雀。
再说说武官。
一品武官,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面镶嵌红宝石,补子上绣的是麒麟;
二品武官,朝冠顶饰宝石一块,上面衔镂空花珊瑚一个,补子上绣的是狮子;
三品武官,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一块,上面镶嵌小蓝宝石,补子上绣的是豹子;
四品武官,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块,镶嵌小青晶石一块,补子上绣的是老虎,至于为什么老虎低于豹子,我也很费解;
五品武官,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块,顶饰品镶嵌水晶石,补子是熊;
六品武官,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块,顶饰镶嵌砗磲,补子是彪;
七品武官,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一块,素金顶,补子是犀牛;
八品武官,与七品区别不大,只是犀牛大小有区别,周围环境做了一些调整;
九品武官,朝冠阳文镂金顶,没装饰,补子上绣的是海马,看来,在他们眼里,海马战斗力不行。
所以,如何区分文官和武官,以及如何区分他们的等级,通常只需要看补子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鄙人浅见,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但谢绝语言攻击。
清朝灭亡后清朝各级官员怎么处理的
谢谢邀请!
清亡时,并不存在对原清朝官员的集中处理,清王朝的高级官员,尤其是贵胄人员,大多退出军政界,当起了寓公,而地方官员很多都是过度成了民国官员。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辛亥革命本身的不彻底性,还有清王朝实际上并不是被彻底地被暴力推翻,最终实际上是和平让位。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1911年革命党进行的武昌首义爆发后,很快一些南方省份发生了宣布和清王朝切割的“独立”,这些独立多由相关身份的地方官员、士绅发动,实际上体现了宣统年间清王朝地方和中央间的矛盾,也由此出现了幸亥革命中很多清王朝官员摇身一变成革命党的情况。
在江苏、福建等宣布独立的省份,大量的清王朝时代的官员身份转换成了革命党,诸如江苏巡抚程德全变成了江苏都督,广西巡抚沈秉堃成了广西都督,安徽巡抚朱家宝成为了安徽都督等。这些独立省份中,除非是对清王朝的死忠分子,否则很多各级官员都闻风而动,立即转换成了革命官员。
清王朝的让位
辛亥革命在南方各省蔓延后,为了防止战火屠戮黎庶,处在清王朝统治下的北方,和处在革命党控制下的南方,进行了南北和谈,最终由袁世凯等北方军政强人威逼利诱,清王朝选择主动退位,让位于中华民国。
鲜为人注意的是,在让位时,担心地方陷入权力真空而导致动乱,清王朝曾颁布谕旨,要求各级官员必须维持好地方,服务中华民国。也由此,北方省份的清王朝各级官员,也大都摇身一变成了中华民国的官员。
清朝官员为什么戴朝珠
说一个典故,嘉庆皇帝查抄和珅府邸时,从其府中搜出了“大东珠六十余颗”,这让嘉庆帝龙颜大怒,下令将和珅赐死于狱中。
这“大东珠”就和问题中的朝珠有关,和珅私藏东珠,为什么会成为他获罪的导火线呢?
朝珠是清朝官服中特有的装饰,相传是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传下来的规矩。
公元七世纪中期,佛教传入控制着西藏的吐蕃王朝,和西藏本土的本教发生冲突,在松赞干布的支持下,佛教成为西藏的主流教派,称为“藏传佛教”,民间则称为“喇嘛教”。
藏传佛教的后弘期时代,佛教先后出现了宁玛派、葛当派、萨迦派、格鲁派等派系,为了争取中原地区的支持,派出教众四处传教,而努尔哈赤还未崛起之时,就遇到格鲁派的传道。
努尔哈赤十分信仰西藏喇嘛教,经常手持念珠,诵经念佛,地位崛起之后,其影响力更扩大到了全体满族男女,当时的满族服饰上,就已经有了念珠装饰。
满清入关,顺治登基后,更把念珠这一习俗演变成为了官服装饰的朝珠,并延续至清朝灭亡,而格鲁派也颇受清王朝器重,为了更好地控制西藏地区,历代清朝统治者皆不余遗力地支持格鲁派,使其成为藏传佛教的正统。
而朝珠的装饰佩戴也有十分的讲究,其数目和手拿念珠一样,都是108颗,取佛教中的百八烦恼之意,每27颗朝珠中需要额外配入一颗体积略大的大珠,称为“佛头”。
佛头用料也很讲究,通常用玛瑙、翡翠制作,108颗朝珠就配入四个“佛头”,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在主朝珠的左右两边,垂立着三串小朝珠,小朝珠串各十颗,名为“纪念”,象征着一月三十天,男女佩戴的位置不同,男为左二右一,女为左一右二。
官员佩戴朝珠,是有严格规定的,四个“佛头”,前三后一,一颗的位置要放在颈部后面,连接着一个塔状的装饰,名为“佛头塔”,塔下绑有丝绦,丝绦末端连接着一块玉片,称为“背云”。
朝珠也不是人人都能佩戴的,除了皇帝、后妃、王公之外,大臣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上朝时可以佩戴,以及礼部、国子监、太常寺等官员,在进行大礼时才能佩戴,其他时间则不需佩戴。
最后说到“东珠”,这是产自东北的野生珍珠,产量极少,故十分珍贵,清朝入关后,下令东珠只能用于皇家专用,设置乌拉总管管理,严禁私采,收为国用,按《大清会典》的规定,朝珠所用材料,看官职地位高低佩戴,唯皇帝、皇后的朝珠是用东珠制成。
普通的小东珠已经稀贵了,何况是皇帝、皇后朝珠的四个“佛头”大珠,和珅一人就藏了六十多颗大东珠,这不止是僭越违规,是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清朝的各品级官员俸禄多高折合人民币多少,为什么很多清官终身都很清贫
清代文官俸禄,自一品到九品至末入流,共分10个等级,一品最高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两,从九品及未入流只有31两有零。
乾隆年间定制,一二品官员双俸双米 ,其他京官食双俸单米,即一分正俸之外,加同样数目的一分恩俸,“每正俸银一两兼支米一斛” 。除户部等少数官员外,绝大部分京官没有养廉。
具体可见这个表,也就是《清代道光年间京官俸禄表》
说明:本表以《中国俸禄制度史》中的《清代文官俸禄定例表》为基础,禄米按每石值银一两三钱(即每斛0.65两)折算。
清代官员(图源网络)
晚清一两白银,大约合今天二百元人民币,大家可以换算一下,就知道清代京官收入多低了。同时官员的支出很大。为什么支出很大呢?因为毕竟是官员,传统时代的官员必须要讲究体制,讲究威严,讲究官派,这样才符合他的社会地位。所以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一个官员的基本水平。要住大房子,要有仆人,要有轿车。
因此大部分清代京官都穷。不论大官小官。比如立朝五十年的名臣朱珪身死之日“卧处仅一布被布褥,其别舍则残书数箧而已,见者莫不悲感”。李慈铭自己日记中常有“近日窘绝,殆不能举火”等记载。戴璐在《藤阴杂记》记述张衡任工部司官时,“贫不能举火。” 李慈铭日记记载晚清的一个刑部主事,“贫瘁不堪,门庭萧索,屋宇欹漏,使令不供,人有菜色,”令李慈铭见了“毛骨洒悚”。
有《都门竹枝词•京官》描写一品大员的穷状云:“轿破帘帏马破鞍,熬来白发亦诚难。粪车当道从旁过,便是当朝一品官。”
需要说明的是,清代雍正之后,地方官都不算穷,因为他们有养廉银,还可以很方便地贪污。
清朝官员中有没有哪个官员的级别超过正一品
顺治年间,清朝入关,仿效明朝制度,确立品级,并规例满、汉官员俱以品级区分待遇、地位,以示一视同仁,起到收拢人心的效果。清朝将官员品级分为九品,每一品有正、从两个级别。
所以,正一品在一般官阶下,级别最高。他们可以享受朝廷给予的最高待遇。除了俸禄、住房、出行规格外,正一品官员退休后,也有极好的退休待遇。除了退休俸禄,还可以让子嗣更容易踏上仕途,免受科举考试的艰辛。
但正一品并非级别最高的官阶,与官阶级别相对应的,仍有爵位。爵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清朝在入关前,也设立了爵位制度。
只不过,当时爵位制度仍十分混乱,与职位互相混淆,且大多分封武职官员。皇太极时期,武职逐渐与爵位分离,清朝设立了公爵、昂邦章京、梅勒章京、甲喇章京、半个牛录章京。
顺治元年,又在公爵以下,确立侯爵和伯爵,由此定下八等爵位制度。顺治四年,清朝彻底剥离武职与爵位的关系。清朝爵位制度,逐渐完善。
而这套制度,便形成后来我们熟悉的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九等爵位。这些爵位,仍与官阶品级对应。
它们当中的公、侯、伯三等爵位,属于超品,级别高于正一品。子爵对应的,则是正一品。但这些定例,需要到乾隆年间才形成。
因为清朝爵位制度的变化。所以,在不同时期,级别可以高于正一品的官员,并不相同。如果是在努尔哈赤时期,当时只有公爵属于超品级别。这套制度仍是沿袭后金女真制度,并没有十分完善,仍有很多混淆的地方。
到皇太极称帝后,除公爵外,又加封异姓功臣王爵。当时比较有名的就是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他们都是在崇德元年加封王位的。后来到顺治年间,又有吴三桂、孙可望被加封为王爵。
这些藩王地位极高,手上有钱有枪,即便是皇帝也要对他们礼让三分。更何况朝廷一品大员。不过,随着清朝逐渐坐稳天下,藩王成为朝廷心腹大患,削藩成为朝廷大事。
随后引发三藩之乱,康熙成功平定藩王,此后便不再分封王爵,最多只是用来追赠,并没有实际效果。
而到顺治年间,清朝设立侯爵、伯爵,康熙年间又废除实际异姓功臣王爵后,公爵、侯爵、伯爵,就成为地位超过正一品的级别。在公爵、侯爵、伯爵中,仍有更为细微的区别。
公爵中可以分为一、二、三等公爵。侯爵中,又可以分为一、二、三等侯爵和一等侯爵兼云骑都尉,伯爵中则分为一、二、三等伯爵和一等伯爵兼云骑都尉。它们的级别都高于正一品。
清朝比正一品级别高的官员,看似很多,实际数量仍是有限。这跟清朝初年重视武职,以军功为升阶的传统有关。
异姓功臣的爵位,都会以次一级的云骑尉为升阶单位。比如一等伯爵获得一个云骑尉,就是一等伯爵兼云骑尉。如果获得两个云骑尉,就会升阶为三等侯爵。
这种依次递增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官员的升阶难度。即便是曾国藩立下的军功,也仅仅获得一等勇毅侯的爵位。李鸿章被追赠为一等侯,而左宗棠仅是二等侯。
这种异姓功臣的爵位,可以承袭。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不过,如果没有特殊的军功,每承袭一次,都会再下降一个级别,一直降到最低级的恩骑尉,才能世袭罔替,不再降级。
朝廷这个做法,既是收拢人心,也是希望这些继承爵位的人,可以继续努力,不要荒废待业。还有少数人,会在退休后,得到皇帝追赠,授予爵位待遇。
嘉庆十一年,大学士保宁退休,嘉庆皇帝特意授予他公爵待遇。又过八年,大学士威勤伯勒告老还乡,皇帝特批退休后享有伯爵待遇。
但是,这些仅是退休后的待遇,跟在任时关系不大。而且,清朝官员如果在退休后可以享受爵位待遇,便不再享受原有的品级俸禄待遇。因为爵位待遇,远远高于品级俸禄待遇。
如保宁退休后,便只享受公爵每年700两白银的退休待遇,而无法额外享受一品大学士每年180两白银的待遇。
当然,异姓功臣的爵位待遇,跟宗室和外藩蒙古相比,仍是相差太远。宗室爵位每年可以享受一万两白银的俸禄,而官员中级别最高的公爵,每年不过七百两,两者可谓天壤之别。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清朝的地方官员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
谢谢邀请!
明清两朝的地方分为大区,如湖广、两江、直隶、两广、陕甘、云贵等。再往下为省,这两级的官员为总督和巡抚,总督和巡抚互不直接统属,直属中央。再往下为道,道有些虚,大约管几个府和州的督察和临时性的工作。两往下为府、州、县。府辖县,州一般不再设县,直属省管。府、州、县都是地方实际政府。下面介绍一下知府、知县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知府、知县都是地方长官,知府是知县的顶头上司。知府一般为从五品、或五品,知县一般为从七品、或七品。担任者大都为文人,其功名以进士、举人为多。掌管一方的政务,税收、建设,安民,教化,治安等,两者管的事务性质基本相同。知府、知县都为吏部备案,皇帝委派。
二、不同点,官的级别、品级不一样,知府一般高知县至少两个品级,因此两者的待遇差距也较大。两者的权限不一样,知府有府兵,有少量的兵权,遇到紧急情况,知府要带兵勤王,平叛等,对地方突发事件有临机处置权。同时在科举中的生员考试中,能通过考试确定生员资格。虽然生员没有功名,但只有确定了生员资格的人才能参加省里学政组织的秀才考试,进而才可考举人、进士。确定生员资格的考试,开始由知县组织确定。时间不长,后来大都收归了知府负责,设州的由知州负责。
清朝从一品官员升任正一品有多难
先看陈廷敬和刘墉的经历,感受一下什么叫“望穿白头”“望眼欲穿”。
陈廷敬被称“一代名相”,康熙皇帝称赞他“宽大老成,几近完人”;但就是这么一个得到皇帝极度赞誉的人,1684年担任从一品左都御史官职后,近20年后才升为正一品文渊阁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
另一位更为熟悉的名臣刘墉,1781被升为从一品左都御史,16年后的1797年任正一品体仁阁大学士;即使熬了16年修成正果,乾隆还要挖苦两句,说实在是无人可用才提拔刘墉为正一品。
刘墉的老爹刘勋统,由从一品的左都御史到正一品的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兵书尚书也用了20年时间。
虽然听起来只是“从一品”到“正一品”的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就是从地上到天上的区别。
刘墉和陈廷敬、刘勋统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毕竟熬成了正一品,更多的是在从一品的位置上苦苦熬了一辈子的大佬,直到入棺材都得不到提升。
为什么都是“一品”大员,这半级的提升就难如登天呢?先看看清朝时候正一品到底有哪些,就能明白个一二。
清朝的从一品官职主要包括以下这些,
1、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2、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
3、六部尚书,理藩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内大臣;
4、满洲、蒙古、汉军八旗都统,驻防将军,乌鲁木齐都统,察哈尔都统,提督,荣禄大夫,振威将军。
虽然前两项是荣誉性的,但后面的各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内大臣以及八旗都统、驻防将军加在一起也有二三十个。
但正一品却少的多,大部分是荣誉性的、或者是死后追封,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公六学士”:
1、太师、太傅、太保;
2、殿阁大学士(中和殿、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大学士。
再加上武官中的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伊犁将军、绥远将军等屈指可数的几类。
正一品中的“三公”,在级别上说已经是位极人臣,在大臣中搞得不能再高,但也正因为是一种荣誉,所以必须要严格限制。
否则都靠熬资历就可以,那不就成了七老八十的老头都有可能成为“三公”?谁活得久就能成为“三公”?
这种情况下“三公”都烂大街了,还怎么能体现这种臣子的至高荣誉?
而殿阁大学士以及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伊犁将军、绥远将军这一类正一品,则是由于权力实在太大,是国家权力的中枢核心,也是必须严格限制的。
同时正一品官员只管国家大政反针,只管大方向,不管具体事务性工作,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多人。
当然,凡是都有例外,对于绝大部分从一品官员视为难如上青天的正一品,在有些人中就是“手到擒来”,或者就没有那么大难度。
对于爱新觉罗氏的王亲贵族来说,只要投胎投的好,什么正一品他们都看不上,他们封王封爵后,那都是超一品。
再者比如和珅这种与皇帝都能穿一条裤子的宠臣,把皇帝伺候的舒舒服服的,正一品也是手到擒来。
乾隆三十七年,和珅是正五品三等侍卫;乾隆四十年,升为正二品正蓝旗副都统;乾隆四十一年,任国使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从一品;乾隆四十五年,和珅升为正一品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陈廷敬和刘墉、刘勋统他们用了二十年得到的,和珅只用了不到四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