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庆之

一代名将陈庆之有哪些英勇的事迹?陈庆之北伐7000人击败50万敌军,可信度有多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2 11:31:41 浏览8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一代名将陈庆之有哪些英勇的事迹

陈庆之出名主要在于毛主席,当年毛主席曾经五读陈庆之传为之神往拍案称绝,毛主席对陈庆之的军事能力给予很高的评价。

陈庆之是我国军事史上比较个性的将军,他善于用兵,但是他却是书生带兵,他不是一介武夫,甚至他的身体都很虚弱,不能骑马,更拉不开弓,像他这种人在古代是根本没有资格成为军人的。但是大器晚成的陈庆之却偏偏造就了一段南北朝的军事神话。

陈庆之出身非常寒微,他本来是梁武帝萧衍未称帝之前的仆人,由于精通棋艺,而萧衍又好棋道,所以他们主仆二人结成了棋友。

萧衍称帝后没有忘记自己的好棋友陈庆之,封了陈庆之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这时陈庆之年仅十八岁,他这个官主要任务还是陪已经当了皇帝的萧衍下棋。

直到陈庆之四十一岁时,他统兵的机会才来了,萧衍命陈庆之为将军与大将曹仲宗和韦放会攻北魏的涡阳,涡阳一战,陈庆之率两百轻骑兵突破北魏十五万大军的前锋营,北魏被迫驻13垒进行军事防守,陈庆之率军连夜破4垒,逼迫涡阳城主王纬投降。

这一次漂亮的奇袭战让萧衍发现陈庆之不止精于棋道,而且还善于用兵,发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后来陈庆之征伐北魏,总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经常以千人破万人甚至十几万人,陈庆之最为传奇的是率七千士兵护送北魏降梁的北海王元灏北归,后来陈庆之以七千人横扫中原,七千骑兵四十七战攻克北方三十二城,最著名的战斗就是以七千人攻克了十万守军的洛阳。

陈庆之由于每次上战场必定穿白衣白袍白甲作战,故此当时都流传“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后来陈庆之在北方的盟友北魏元灏大军失败,陈庆之在深入敌方,前有大军,后无支援的情况下被北魏击败,全军覆没,陈庆之易容改装南逃。

虽然陈庆之最终失败了,但是以七千人横扫中原,四十七战攻克三十二城的辉煌战绩确实是令人赞叹不已,连毛主席都为之叹服。

现代人很多人都认为陈庆之的战绩有水分,主要因为南北朝时期的史书记载都比较夸张,实际北魏没有这么多人马能和陈庆之对战,其实就算陈庆之的敌人军队人数有水分,但是四十七战攻克三十二城是历史上的事实,陈庆之以七千人在后无援军的情况下深入敌境横扫中原,这就足够他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了。

陈庆之以军事能力而论可谓是南北朝时期仅次于刘裕的战神,南北朝用兵如神者不外乎刘裕、陈庆之、兰陵王三人。

陈庆之北伐7000人击败50万敌军,可信度有多高

陈庆7000人战胜50万敌军是:神话,神剧,神助?以一敌十者有之,以一敌百者,几乎不可能,靠什么?谋略?神勇?运气?或啥?

白袍将军陈庆之,为什么会败给尔朱荣

白袍将军陈庆之败给尔朱荣,发生南梁时期。当时北魏内乱,北魏北海王元颢逃到南梁,梁武帝派遣陈庆之送元颢北归期间,北魏权臣尔朱荣击败陈庆之。陈庆之败给尔朱荣的原因,应当从战略形势、自身实力、南梁态度等几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来看一下白袍将军陈庆之败给尔朱荣的经过

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自拔来降,求立为魏主。高祖纳之,以庆之为假节、飚勇将军,送元颢还北。颢于涣水即魏帝号,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梁书》

梁武帝大通二年也就是公元528年,北魏发生六镇等地叛乱,最终参与平定叛乱的尔朱荣得以掌权,随后尔朱荣发动了河阴之变,大肆屠杀北魏皇族。在这种形势下,北魏皇族北海王元颢逃到南梁,请求梁武帝帮助自己出兵争夺北朝帝位。

梁武帝册封元颢为魏帝,然后让陈庆之带兵送元颢北归,元颢到达涣水之后继任魏帝。需要知道的当时北魏朝堂被尔朱荣彻底掌控,北魏孝庄帝只是尔朱荣的傀儡,而元颢依靠南梁军队北上称帝,正对于尔朱荣的挑战。

时邢杲寇乱三齐,与颢应接。朝廷以颢孤弱,不以为虑。——《魏书》

不过,尔朱荣在陈庆之送元颢北上之时,山东邢杲发生叛乱,掌控北魏实际朝政的尔朱荣等人,认为当时山东邢杲的威胁更大,而依靠陈庆之北上的元颢一方势力弱小,陈庆之所帅南梁军队也不过七千人,不值得大军对抗。因此在中大通元年也就是公元529年,尔朱荣、元天穆带领北魏主力东进前去平定山东邢杲叛乱。

不过正是尔朱荣、元天穆等人的轻视,给与了陈庆之施展其军事才能的机会。公元529年四月,陈庆之攻破魏将丘大千的七万大军,一日攻占北魏三城,逼迫丘大千投降。之后陈庆之全歼北魏来救援丘大千的元晖业两万军队,并俘虏元晖业。

陈庆之趁势攻陷大梁,魏军难以阻挡。孝庄帝元子攸派大军驻守荥阳、虎牢等地,以阻挡陈庆之攻陷洛阳。面对荥阳有杨昱、元庆、元显恭等人的大军驻守,陈庆之久攻不下。加之元天穆大军将至,尔朱兆等先遣部队已经驰援荥阳,虎牢又有尔朱世隆、王罴等人进驻以抗陈庆之,陈庆之面对的战场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种情况下,陈庆之鼓舞军队士气,毅然决定进攻荥阳,最终一鼓作气攻陷荥阳,俘虏了杨昱。并且面对元天穆等军队的围城,陈庆之依仗荥阳城击败元天穆大军,之后迅速攻陷虎牢。于是,陈庆之和元颢得以进入洛阳,随后多次与魏军的作战也多次取胜。

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梁书》

之后陈庆之便有了“千兵万马避白袍”的威名,在北上与魏作战过程中,数月之间大小战役四十七场,攻下三十二城。

陈庆之失败的过程

不过攻陷洛阳之后,陈庆之多面对的形势更为严峻。北魏孝庄帝逃离洛阳之后,元颢派军追击直到河北。尔朱荣派军击溃元颢军队,迎孝庄帝回到河内。

之后尔朱荣率领平定山东邢杲叛乱的北魏主力,以及元天穆、尔朱世隆、高欢等人的北魏势力,以及柔然军队进攻洛阳。陈庆之为了对抗尔朱荣大军,率军度过黄河,在中郎城与尔朱荣大战三天。

尔朱荣眼看陈庆之难以轻易平复,使用计谋派尔朱兆等人率军渡过黄河,与后方元颢军队作战,最终元颢大败,洛阳失守。

陈庆之眼看元颢失败,不再无畏对抗,率军想要逃回南梁,尔朱荣亲自率军追击。陈庆之军队在难逃途中遇到山洪全军覆没,只剩陈庆之一人逃回南梁。

这就是陈庆之到达洛阳之后直到最终失败的过程,陈庆之和元颢在洛阳占据两个多月,最终败给了尔朱荣。

陈庆之败给尔朱荣原因分析

其实从陈庆之北上到最终落败的过程,就可以看出陈庆之失败的原因所在。

  • 首先是战略形势上的不利局面。

陈庆之率军北上一路攻陷洛阳的过程,是在北魏主力都被尔朱荣等人带领平定山东叛乱,等到陈庆之到达洛阳之后,山东叛乱得以平定,尔朱荣等北魏主力军队回来对抗据守洛阳的陈庆之,战略形势对陈庆之极为不利。

并且,需要知道的是,原本陈庆之能够一路攻陷数城,其实在作战形势上具备攻守兼备的性质。从其攻陷荥阳之后,再趁势攻陷虎牢,又进驻洛阳的过程,可以看出陈庆之在进入洛阳之前的作战,可以不为一城得失而忽略战争形势。

而当进驻洛阳之后,为了元颢在北魏的影响,陈庆之不得不据守洛阳。甚至为了占据战略优势,在尔朱荣大军到达洛阳之前,陈庆之就率军前进,在黄河之前阻拦尔朱荣大军。这对于作战优势来说,虽然是守河的战略选择,但却在后方洛阳被攻陷之后,孤军在前线的军队便无法再据守前方,失败也是早晚的事。

  • 其次要看陈庆之军队自身的劣势

作战需要双方兵力上的匹配,如果双方太过于悬殊,最终无法形成逆转。虽然陈庆之前期能够依靠北魏对自己的轻视和优秀的军事才能占据形成一定的战略优势,但依旧无法弥补其自身兵力不足的缺陷。

攻打荥阳之前,陈庆之对其部下所言七千对三十万的兵力对比,能够看出其自身兵力不足的情况。并且,在尔朱荣率北魏主力及柔然等军力挥师洛阳时,对于仅依靠万余部队作战的陈庆之,胜利只是早晚的形势,如果不计死伤的进攻,陈庆之当然没有什么必胜的可能。陈庆之能够依仗中郎城牵制尔朱荣大军三天,当有尔朱荣出于死伤成本的考量。

  • 最后,需要看南梁对于陈庆之在北方的态度

陈庆之到达洛阳之后,元颢收复北魏旧部,已经有心想要脱离南梁及陈庆之的控制。当时洛阳城内“洛中南兵不满一万,而羌、胡之众十倍”,因此也有部下建议陈庆之杀掉有了叛逆之心的元颢取而代之,但是陈庆之没有同意。

而针对自身兵力不足的情况,陈庆之写信给梁武帝,但梁武帝听信了元颢的蒙骗,没有派遣后援给与陈庆之,这也是陈庆之后继无力最终兵败的重要原因所在。


总结

从陈庆之由一路势如破竹的攻陷洛阳,及最终败给尔朱荣的过程去看,便能够看出最终陈庆之失败的原因。战略形势上,前期北魏主力并未集中对抗陈庆之,这是陈庆之得以打下赫赫功绩的重要原因,而等到尔朱荣等主力来攻,陈庆之失败是早晚的事。而陈庆之自身兵力不足,又加之南朝梁武帝不给予后援支持,最终导致兵力对比悬殊的陈庆之败给了尔朱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南北朝第一名将是不是陈庆之你有什么看法

陈庆之,南北朝时梁大将。幼时跟随萧衍,此萧衍还未反齐,其时在萧衍府当书童。萧衍爱好下棋,陈庆之每每陪伴之。因此,陈庆之受宠于萧衍。

公元502年,萧衍入主建康(现代的南京),做了南朝皇帝,大肆封赏亲信。陈庆之亦捞了个从七品的小官当当。有了小官当的陈庆之,并无沉溺享乐,而是广交豪杰,等待为朝廷立功的机会。

陈庆之41岁那年,皇帝起用了他。 由于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起兵失败,被困守在彭城。他觉察到大势已去,所以元法僧在走投无路之下,投降南梁,并承诺奉上徐州。

此乃天上掉馅饼,萧衍开心无比的受了。遂,封陈庆之为威武将军,火速带兵去接应被困徐州的元法僧。

陈庆之顺利接回元法僧,皇帝龙颜大悦,一气之下封赏他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 此时徐州并未归于南梁治下,当务之急是控制消化徐州。皇帝萧衍派儿子豫章王萧综去接管徐州,并派陈庆之带领两千人马护送萧综。

徐州,四战之地也。北魏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地盘徐州落入南梁之手,于是调集元延明、元彧率领两万人马兵发徐州。

元延明手下之将丘大千,修筑军事堡垒阻挡了梁军前进的道路,梁军势衰不利。陈庆之虽初涉战场,却用两千人马硬刚冲击敌阵薄弱处。战斗一开始便势如破竹,魏军兵溃。虽然首战告捷,但是奇葩的事发生了——南梁大军主帅萧综,竟然在胜利后,孤身一人溜出大营,偷偷投降了魏军。

梁军风闻此事,当即炸营混乱,魏军趁乱机攻击,梁军损失惨重。混乱中陈庆之率领本部人马成功突围。这场仗输得极其窝囊,但陈庆之才能毕露。

第二年,北魏由于胡太后专权,引发内乱。南梁等到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立马派安西将军元树进攻寿春,陈庆之随同指挥。结果南梁大获全胜,取得五十二座北魏的城池。

由于陈庆之在此战事中立下的大功,皇帝萧衍赐封他为关中侯。 南梁风生水起,北魏却危机四伏,烽烟并起。

南梁大通元年,南梁迎来了最好的统一机会。北魏境内葛荣率领起义军攻陷信都,围攻邺城。另一方面萧宝寅在长安兵变称帝,其他大小叛乱此起彼伏。

南梁刚消化完寿春,趁势进攻广陵和涡阳。负责进攻涡阳的将领是曹仲宗,陈庆之在军中担任天使。

北魏为解涡阳之围,派王元昭率十五万兵增援涡阳。魏援军先锋部队行进到距涡阳四十里的驼涧时,陈庆之提议攻击魏军。参军韦放极力反对,他想要以逸待劳,不要冒险进攻。然而陈庆之反驳他:“敌军远来,人困马乏,且距离我们远,必无防备,加上先锋脱离主力过远,后援不及。此乃偷袭良机,你等不去,我愿独往。”

曹仲宗意见偏向韦放,虽为主帅,可却要顾及皇帝使者陈庆之,干脆装傻。因此陈庆之领部下几百人突击魏军,并获胜。涡阳之战持续了大半年,大小战斗数百次,双方军队已成强弩之末。北魏军又派兵力来增援,且截断梁军后路。

曹仲宗怕腹背受敌,且梁军已无斗志,于是打算撤军。陈庆之以密召借口阻止撤军。陈庆之随即接过梁军指挥权。

魏军已用军事堡垒包围梁军。夜里陈庆之偷袭敌军堡垒,一夜就攻陷四座。涡阳守军士气崩溃,涡阳守将王纬开城投降。

涡阳失陷,剩下的九座堡垒被瞬间瓦解,魏军溃败。魏军几乎全军覆没。 涡阳大捷。陈庆之杨名天下,萧衍对他大加赞赏。

大通二年,北魏发生政变,胡太后毒死了亲生儿子孝明帝,另立三岁的元钊为帝。尔朱荣替孝明帝复仇,起兵进入洛阳,在洛阳外河阴,屠杀了包括胡太后和小皇帝在内的两千多名皇亲重臣,这就是著名的河阴之变。

北魏元颢投降南梁,希望皇帝萧衍支持他成为北魏之主。萧衍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陈庆之率领七千人护送元颢北上。

大军行至睢阳南,元颢立马称帝,并赐封陈庆之高官厚禄。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丘大千,拥兵七万。他在睢阳城外连筑九道联营,阻挡陈庆之的北进。

7千对7万,陈庆之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结束战斗。丘大千投降。七万人马做足了准备也没能挡住陈庆之一天。

为了阻止陈庆之继续北上,元晖业率羽林军两万,驻守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考城虽天险。陈庆之却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克考城,且生擒元晖业。

大军继续向西进发,北魏守将望风而降。元颢又对陈庆之加官晋爵。北魏内乱暂时结束。陈庆之被北魏杨昱率领的七万羽林军,挡在了荥阳。

元天穆亦率领大军赶赴荥阳。尔朱世隆率领的一万兵进驻虎牢关,截断了陈庆之退路。荥阳守得固若金汤。陈庆之攻击荥阳不顺利,被魏军包围。军心动摇。

陈庆之鼓舞了士气,在魏军形成包围之前攻克荥阳,并且生擒杨昱。 随后,陈庆之趁魏军大军刚到,人困马乏时,领三千骑兵攻击敌军。几万魏军全线溃败,主帅元天穆带领几十骑仓皇北逃。陈庆之乘胜进击虎牢关。

虎牢关守将吓破了胆,弃关而逃。 北魏孝庄帝仓皇逃往河内(今河南沁阳),洛阳的魏臣迎接元颢进入城。于是元颢坐拥北魏。

陈庆之率领七千兵,势如破竹,攻城拔寨,以少胜多,从安徽走达洛阳。乃军事奇迹。只可惜梁武帝痴迷佛教,没有统一雄心。

陈庆之手下只有一万兵马,尔朱荣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在中郎城下,陈庆之和30万北魏大军展开鏖战。形式悬殊!陈庆之发挥战神光环,三天三夜打得尔朱荣损失惨重,主动退兵。

尔朱荣大军绕过中郎城,攻击洛阳。元颢不堪一击,政权破灭。 洛阳失守,元颢临颍被擒,陈庆之开始向南梁撤退。

尔朱荣带领大军追击陈庆之。陈庆之在蒿高遇到了山洪暴发,渡河的军队被洪水吞没,陈庆之本人幸免遇难。没有军队的陈庆之化妆为僧人躲过尔朱荣大军的搜捕,逃到豫州,在豫州当地人的帮助下,才辗转返回南梁。

回到南梁,梁武帝对陈庆之大加封赏,升陈庆之为右卫将军,永兴侯,封邑一千五百户。 坐镇一方被任命为北兖州刺史,都督。属于南梁北方战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贯穿陈庆之一生,皆以少胜多,且百战百胜。南北朝第一名将,非他莫属。

陈庆之带领白袍军为何会全军覆没

当时的北魏已是末年,政治昏暗,官员腐败!尚且元灏已无心北伐,陈庆之毕竟是员武将,又能如何!

就如同岳飞一样,纵有冲冠之志又当如何!!

长平之战赵国有没有取胜的可能,比如换韩信,陈庆之甚至更厉害的人物,他们有没有办法能赢

看了这么多评论,说的好像长平之战,无伦胜负,秦国都一统天下似的,我想说长平之战对秦赵双方而言,都是一场关乎国家存亡的命运决战,秦国一旦失利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楚攻巴蜀,魏攻河西,秦国同样会一蹶不振的

陈庆之,霍去病,苏定方这三位名将谁更厉害

当然最厉害是霍去病。他面临的敌人是统一的强大的匈奴。而且他作战,多是以少击众,无后方的长途奔袭,每次战绩都很辉煌,甚至超过大将军卫青。其后期名声盖过卫青,成为千古赫赫名将。陈庆之和苏定方对后世影响不大,很多人根本就不知此二人,怎能同霍去病相比!

白袍将军陈庆之为什么感觉很少有人提起影视电影很少拍摄呢

因为确实很少有人知道。

我也是近几年才知道陈庆之这个人。可见他的知名度确实很低。我想主要有这么几方面原因。

第一,是陈庆之所处的年代,存在感本身就不高。

他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而长期以来,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中存在感极低。因为那是汉民族的一个低谷期。很多专业搞历史的人不愿意去研究和宣传这一段历史。导致社会大众对这段历史很陌生。

一般人的历史知识很有限,可能对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还有些印象。对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可能完全没印象。对那个时代的人物,当然也就不了解了。

第二,陈庆之的战绩有一定水分。

现在网络上有些人鼓吹,什么千军万马避白袍,把陈庆之描述成战无不胜的战神。这显然是夸张了。

陈庆之带领七千人,长驱直入数千里,攻克城池三十二座,甚至打下了洛阳,确实很厉害。但也由其客观原因,就是北魏当时内乱,防御重心不在南部。陈庆之属于乘虚而入。等到尔朱荣缓过劲来,以倾国之兵来攻,陈庆之就全军覆没了。南史陈庆之传说,他的军队是主动后撤,被洪水吞没。究竟真相怎样,大家可以去看看陈庆之传,然后自己判断。

南梁名将王僧辩和陈庆之谁更厉害

同是南梁将领,陈庆之出道略早于王僧辩,用“厉害”这样的词汇来对比二人,似乎简单了点。想来,这里所谓的厉害,对于同属于带兵打仗的将领来讲,终归得用战斗、战争、战绩来说话。

通过这样的标准比较,我认为陈庆之似乎比王僧辩要更加厉害。

厉害之一:文弱书生,白袍神话。与王僧辩相比,陈庆之已被后人神化。陈庆之与王僧辩不同,王僧辩出身将门,打小就是武将的功底;而陈庆之生于寒门庶族,自小体弱,本乃文弱书生,算是文官。如此,更加凸显作为文官带兵的不易。彼时,陈庆之接受了一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受梁武帝指派,带着7000精兵护送魏王元颢北归上洛阳称帝。

这是四十一岁的陈庆之第一次带兵,一路上先后取得了以两千兵马大胜对方两万兵马、荥阳城外以三千大军,打败敌军三十万的骄人战绩。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4个月之内,历47战,拔32城,皆以少胜多。陈庆之的军队一个显著特点——着装。从陈庆之开始,自上而下,皆穿白袍,所以当时很快流行一句话叫做“千军万马避白袍”,这是多么强大的威慑力!

伟人毛泽东在解放后的日理万机的国事操劳中,仍对正史《陈庆之传》一读再读,并充满深情的批注“再度此传,为之神往“。

王僧辩是梁武帝末期崭露头角,梁武帝被困建康,城破身死。开始了,王僧辩与侯景的平叛之战。其实在536年,陈庆之与侯景就有一战,最终,陈庆之击败了侯景。到了王僧辩与侯景对决的时候,陈庆之已死多年。当然,在与侯景的多次战斗中,成就了王僧辩的高光时刻,取得了巴陵守卫战辉煌胜利,一举收复了建康,拥戴梁元帝即位。虽然,王僧辩功勋卓著,但论起战争过程和场面,他与儒将陈庆之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

厉害之二:同是战败,结局迥异。陈庆之和王僧辩在经历了一系列苦战恶战之后,都曾经面临被人排挤倾轧的困境。但是,陈庆之的失败是源于天灾;而王僧辩则毁于人祸。白袍神话已经到了不可战胜的地步,只是由于领导元昊的胡乱作为,才导致陷入困局。更为艰难的是,撤退途中,蒿高的一场山洪爆发将陈庆之的人马尽数吞没,只是陈庆之活了下来,并辗转回到南梁,事实上陈庆之唯一的惨败,是败给了老天。

王僧辩则不同,在南梁后期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其取其不定而又犹豫不决的性格,加之不能审时度势的缺点,让他陷入了政治漩涡,被自己的好友陈霸先算计,而兵败身死,满门灭族。

厉害之三:多面人生,名扬后世。遭遇洪水灭顶的陈庆之,从此远离了军队,开始了地方任职的人生。作为地方官,他把自己的专长和身心全部投入到管理地方,造福百姓的工作之中,所任州县生产发展,百姓富足,时常得到武帝的夸奖。豫州大灾之年,主动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豫州百姓其呼为之立碑树传,也得到武帝的首肯。最后,陈庆之积劳成疾而去。陈庆之一生善始善终,既能领兵打仗,又能立足地方发展生产,管理民生,真是不可多得的全才。

厉害之四:谥号为“武“,无可比拟。陈庆之五十六岁身故。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追赠他谥号“武“。

而王僧辩作为纯粹的武将,也在唐代被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设庙享奠。还位列宋代编撰的七十二位名将和《十七史百将传》之列。两者相较,作为文武兼备,直接受梁武帝追封谥号“武”,与武帝并列的殊荣,王僧辩也是望尘莫及吧。

如何评价陈庆之

陈庆之北伐取得一定的成功,他打仗厉害是一方面,但更大的因素是北魏精锐忙于镇压六镇兵变,主帅尔朱荣勇猛无比,7000大破叛军30万,高欢,贺拔岳,宇文泰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服服帖帖。所以,当尔朱荣平定叛乱,转头对付陈庆之,陈庆之很快就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