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明朝末年,北方战事吃紧而且短兵缺将,为什么不把南方的军阀集团北调支援呢
- 如何评价《绣春刀2:修罗战场》
- 明朝为什么不派戚家军出征后金
- 为什么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击败武艺高强的倭寇
- 明清军队的编制是什么
- 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骑兵天下无敌的原因是什么
- 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为何调到北方打鞑子军就没怎么赢过
明朝末年,北方战事吃紧而且短兵缺将,为什么不把南方的军阀集团北调支援呢
明朝在与满洲人和起义军对抗中,并不是没有动用过南方的部队。在辽东与后金作战时,南方明军多次有北调的记录。后来皇太极深入京城腹地的过程中,各路勤王的部队也有南方明军的影子。但是南方的明军存在前期与后期战斗力严重退化,数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众所周知,明朝兵役制主要有两种招募士兵的方式。一种是世兵制,军职世袭罔替。老子死了儿子接班,说白了,基层军官就是拼爹,没有战斗力看天分;第二种是自给自足制,明朝号称养百万兵、不耗费百姓一粒粮。但说白了就是让军队自给自足,部队屯田种粮,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可是部队天天都在种田,日日都在盼收成,哪还有精力训练呢?不训练,战斗力从哪来?
而且由于南方的气候比北方更适合生产,而南方本身的战事也不多,就导致南方明军总体上沦为了一支以种田为主的屯军,一心一意的种地收粮。这些以耕地为主的兵,本身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靠他们去抗后金?那不是让他们去当炮灰么?
那么是不是说南方明军没有精锐呢?其实也不是。从历史记载来看,南方明军还是有很能打的部队的。但问题是,受限于明朝政府财政的压力,这些南方精锐明军的数量偏少,而且也没有合理的补兵系统。就那么几万人,打完了就没有了!俗称一次性军队……
南军第一次北调,是大明万历四十七年。由于努尔哈赤突袭抚顺,震动了明朝朝野。消息传到京城后,举朝一片喊打之声。然而现实却泼了大明君臣一身凉水:此时的明朝,不仅没有钱,甚至连可战之兵都没有多少。
于是在调兵报复之前,万历皇帝首先是搞清楚目前有多少可调之兵。辽东巡按兼监军陈王庭提交了一份连他自己都不信的调查结果:据臣亲自查点,主客军丁各四万有奇。这里的主兵指的是辽东本部兵马;客兵是指从各地抽调兵马。陈王庭的言外之意,明朝在辽东的兵力实额约有四万多人。(号称有二十万)
不久之后,真正的统计报告出来了。当时辽东的精兵,实际上连一万人都拿不出来!二十万兵中,有十几万都是打酱油的。
既然辽东兵力不足,那就必须从关内,甚至是闽、浙、蜀等南方地区调兵了。于是,兵部尚书差点累的吐血了。费尽心思的从大明各地抽调了八万多人,其中:
华北地区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出了三万精兵;西北的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出了两万五千精兵。北方边军合计出精兵五万五千人。
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南北直隶合计出了两万精兵;浙江出四千精锐的戚家军;湖南湘西永顺、保靖、石州等土司,出七千多土司精兵。南方合计出精兵约三万人。
总计八万六千人,号称四十七万。结果被努尔哈赤的六万八旗兵打的全军覆灭。这一次大惨败,几乎消耗掉了南方明军精锐的一半以上。
两年后,沈阳城下。明军这一次总体上又是大败,但是在浑河之战中,两支从南方来的明军表现的令人震惊。分别是:戚金的三千浙兵和秦良玉的数千白杆兵。
浑河一战,两支南方明军并不是败在了战斗力上,而是数量。七千部队,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被努尔哈赤的六万精锐包围,在被轮番攻击下,弹尽粮绝。但是尽管如此被动,七千南方兵还是杀掉了将近三千满洲八旗兵,生俘参将一名,游击两名。打的努尔哈赤亲帅的正黄旗都损失惨重。但是这一次惨败,南方明军的精锐算是彻底死绝了。
崇祯继位后,明朝两百多年的矛盾来了一个总爆发。明朝政府陷入了:缺钱→征税→造反→镇压→缺钱的死循环。中原的老百姓穷的只能造反了,这可是比后金要猛得多的一群人。南方明军此时在干嘛呢?第一,种地。保障北方的粮食供应;第二,维稳。保障南方的社会稳定。说的难听一点,南方明军从屯垦部队转变为了半屯垦半治安的保安团。
既然要给北方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那么此时南方的明军基本就不可能再练精兵了,毕竟朝廷的财政压力那么大,镇压农民起义与维稳的压力也那么大。南方明军只要能维持住南方的稳定,崇祯皇帝也就很满意了。扣回我们的主题,在北方极其危险的时候,南方的军队如何开拔到北方作战?因为没钱!调兵是需要钱粮的。南方明军战斗力不行,那么就不可能指望他们去干他们干不了的事。所以只能派他们去干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种地、维稳……
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后,南明的国防力量,也就是江北四镇,其实也都是北方南下的明军,并不是南方明军。四镇中的明军,后来基本上就是清朝设置在江南的绿营兵,战斗力之强,让人都无法想象他们之前是明军!所以说,不是明军不能战。关键是好处有没有给到位。真金白银才有战斗力,其它的都是扯蛋玩意。
总的来说,北方尤其是九边,由于一直都有战事,北方明军的战斗力还行。南方由于战争比较少,南方明军得不到基本的训练,战斗力也就稀烂了。尽管有一小部分的南方明军的战斗力很强,但是跟整个南方明军的规模比较,比例太少了。归根到底来说,这是明朝军制的弊病。
另一方面,明朝的财政问题很差,也导致朝廷每次用兵,出兵数量都不多。这就要求必须是精兵出战!南方明军总体上战斗力不强,不符合精兵要求。去了也是白去,白白的浪费钱粮罢了。
如何评价《绣春刀2:修罗战场》
绣春刀2丨一群蝗虫对宿命的反抗
如果之前没有看第一部,直接看第二部的观众一定会对影片评分很高的,这样也很容易理解影向标那些所谓专业人士打9分占多数,笔者更想把本片当作一个独立电影看待,因为这样的话,影片的故事性和悬疑度会增加一个量级。
观众会一直在揣测沈炼会死不,是魏忠贤输了还是崇祯做了傀儡,如果看过前作也就没有这些疑问了,观影体验会大打折扣,影片之所以成功,是剧本对每个角色之间纠缠的情感设定,它不仅是相杀相爱的爱情,还是兄弟之间割舍不开的情义,更是一个朝代变迁背后的血祭。
01
纠缠的情感
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是面对一个要杀你的人,你却不忍心或不能杀他,从此才有了江湖中的义,江湖中的爱。看着主演张震总觉的面熟,原来曾与金基德合作拍摄过《呼吸》,并入围了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呼吸》里张震的演技真的爆表,全程无一句台词,将囚犯之间的生死恋全靠眼神传递出了一种独特的绝望,或许正因那次的磨练,才有了今天沈炼那传神的眼神。
北斋这个角色是所有情感桥接的点,作为锦衣卫的沈炼曾让她流离失所,如今在舍生护她,信王曾救她于溺水的河流,如今要却要杀她,恩师为了大局却要对她灭口,曾经效忠的组织利用完她而背叛她,由她所牵连的人物的命运都掌握在世道手里,每一个的宿命不过是改朝换代的工具,
每一个工具却在为了生存在挣扎,我们企图想寻找一个位正面的角色,最终费尽心机没有找到一个,那些锦衣卫、东厂、崇祯、东林党也不过是历史的符号,影片告诉我们,一旦人穿上了这层身份,他们经常会干身不由己的事,所有事都由身份在驱动,可是沈炼却是一个叛逆的人,他追求的是江湖里的情与义,他不甘于被身份的捆绑,正如他质问陆文昭与魏忠贤有何区别。
至此,他开始了对宿命的反抗,第一次救下了他要杀的人北斋,第二次放过了要杀他的人陆文昭,第三次救下了要陷害他的人佩纶,第四次放过了要杀她的信王。所以才上演的悬崖边的修罗之战,斩桥救佳人的场面。
02
细节
影片善于用人物的表情暗示线索,先分析几个细节。第一次是陆文昭给公公抓鱼下跪镜头,他看着地面挣扎的鱼儿会心一笑(特写镜头),这里已经交代了他这只潜伏的咸鱼要翻身了,他天生就对东厂这些不如他的人跳不起,企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世道,也对应了开篇那句“要想不这么死,得换个活法”,再也不想做奴才了;
第二次沈炼在看上那幅画时,说了句“我喜欢那只蝗虫”,蝗虫暗示着他们这群为生存挣扎的底层人,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权贵(公鸡)的生存,并且预示他喜欢的不是画,而是画主的思想;
第三次是信王在给魏忠贤下跪时,有一个面部特写表情,他的脸是狰狞的,这里其实已经暗示信王并非是一个软蛋,只把自己伪装成软蛋放松阉党的警惕,其次是借阉党之手除去所有知道太多的手下。每个角色的表情都是内心的写照。
03
锦衣卫与东厂
锦衣卫与东厂的关系。说白了明朝的锦衣卫最初就和当今的FBI一样,锦衣卫是隶属皇帝直接管制,平时可以凌驾一些普通法律之上,取调查官员或者秘密暗杀,所以平民也好官员也好,对这个机构是深恶痛绝,后来由于锦衣卫的机构过于强大,皇上就建立内阁(东厂)和锦衣卫相互制约,但是魏忠贤将东厂发展到了巅峰时期,锦衣卫都成了他家的走狗,并对皇权有所颠覆,东厂相当民国的中统,军统相当民国的军统。
影片的核心是背叛。信王是喜欢北斋的,她的女师傅也是钟爱北斋的,东厂一开始也是想杀北斋的,总之是因为北斋知道的太多了,所有的事件由杀北斋所起。信王出于身份羁绊,在万千思虑后,做出了杀北斋的决定,当女师傅接到要杀北斋时,表情流露出了一丝不忍心;
信王与沈炼会面揭开故事另一派,他以给沈炼一条生路为代价,让沈炼背叛北斋,让他去杀心爱的她而苟活,这里换做一般锦衣卫早成交了,可是他是反抗宿命的沈炼,于是他带着北斋开始了逃亡,本可以杀了信王一绝后患,他怕她伤心,编了一个童话去骗她,这里也是影片最高明的地方,
让每个人都去做他们不忍心的事情,除了沈炼背叛了他的身份,去做了一些不合理却合情的事,其他人都人成了命运与世道摆布的傀儡,这也是我们主人公与其他角色最大的区别点。
04
蝗虫般命运
他们如蝗虫一样夹杂于两股权利之间,更像蝗虫一样成了权斗的牺牲品。这世间本无纯粹的好人,有时所做的一切罪恶只是为了苟活,如果江山是用骸骨堆成,这样的换朝不如不换,信王上位和魏忠贤并无本质区别,或许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生死簿画了三个圈,其实结局沈炼本该死了,但是为了和前作强行对接让了牵强活着。
阉党也好,崇祯也罢,他们上台都会除去了那群在生死线挣扎的蝗虫,其实陆文昭说过,天下到处都是他们的人,其实他并非是信王的手下,他依附的是东林党,他相信东林党可以变天,给他一片自由的土地,这也是他所谓换个活法,其实东林党和他们也没什么区别,要说如果把崇祯换成阉党或许还能多延续几代。
这里还得说那个钓鱼的情节,其实阉党并非是拉不起鱼竿,只是想给陆文昭一个捞鱼的机会,我们从他表情不难发现他的本意,他是想重用陆,尽管对陆的底细有怀疑,但更能运用其身边的人力资源,他质问过陆,收复辽东,驱逐建奴,山东民变,平定流寇,你行吗?
尽管阉党作恶多端,从他所提出的治理江山的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他对统治江山还是有两把刷子,但是崇祯上位做了什么吗?把身边大大小小有威胁的人才全杀了,除了加强了中央集权,再就是亡了明朝。
论心计还是信王更高一级,先以除阉党的名义,把长兄差点除了,用陆氏兄妹去除去北斋,再借魏忠贤之手除去陆氏兄妹的,并上位后除去魏忠贤,可见心思之缜密,尽管导演要将这个人物塑造为正派,
但是人物的戾气仍是不完美的存在,或许这正是影片要传递一个并非非黑即白的世道。之所以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是因为导演塑造了一群非正非邪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和江湖中的情义纠缠一起,如同蝗虫般挣扎于生存的沼泽。
明朝为什么不派戚家军出征后金
还真是派了的,且戚家军在辽东呆了很长时间,只是彼时戚继光已经病逝,是他的族侄戚金在带领这支精兵。万历末年的时候,打完朝鲜的戚金本来在家养病的,听闻辽东不宁的消息后自请出关抗敌。
到了天启元年,努尔哈赤围攻沈阳,明朝派陈策率军救援,救援的部队包括了戚家军和秦良玉的白杆兵,这已经是明朝所剩不多的精锐了。他们先解救了奉集堡被围困的辽东兵,准备和沈阳的守城明军夹击后金。可是时间不在他们这边,这时候的沈阳城已经失陷,总兵陈策见事不可为准备撤军,游击周敦吉则一再请战,最后说“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年近七十的陈策也被激出了血勇,那就战!他以白杆兵渡过浑河在桥北立营,以戚家军再桥南立营。后金骑兵数次冲击白杆兵无果,损失惨重仍无休无止,川军连翻恶战,饥肠辘辘还寸土不让。最后汉奸李永芳带来了炮手,火炮齐发之下,白杆兵几乎全军覆没,残部退入桥南营地。
轮到戚家军了,先以火器远程打击,杀伤无数。火药用尽再近身肉搏,戚家军没有弓箭,以竹枪、长刀为武器,身披内衬铁片外铆铜钉的棉甲,刀箭难入,于后金军激战到入夜,打的八旗军竟然出现了逃兵。此时后金的援兵终于来了,戚家军再没能支撑下去,陈策战死,年六十九岁。后金的援军也被这支疯狂的军队吓怕了,不敢再近身肉搏,引弓万箭齐发,戚家军全军覆没。总兵童仲揆战死、总兵张明世战死、总兵戚金战死,都司袁见龙、邓启龙皆力战殉国。
到了这个时候,明朝的援军仍然不见踪影,其实他们早就到了,只是在白塔铺踌躇不前,被皇太极又赶回了武靖营。武靖营的主将朱万良并不是惜身怕死,他是错误的估计了战局,后来在辽阳他也力战而死。
笔者就生活在沈阳,有时在浑河岸边散步路过当时的战场,我会告诉别人,这里就是戚家军写下结局的地方。
为什么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击败武艺高强的倭寇
倭寇的战斗力极强。
明军在其面前一度不堪一击,屡屡在掌握绝对优势的兵力的情况下被其大败。
1555年,67名倭寇就从浙江一路杀到大明留都南京,“经行数千里”,杀戮及杀伤4、5000人。杀大明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横行八十多天才被剿灭。
不过,戚继光却堪称倭寇克星。
戚继光与倭寇大小百余战,无不全胜。
戚家军在浙江、福建,歼倭寇数万,且损失极小。(损失最大的林墩战斗,也只阵亡69人)
接近“零伤亡”的战绩,在今天高科技战争中不足为奇,但在冷兵器时代,却堪称奇迹。
戚继光是如何做到的呢?
“杀人三千,我不损一,则称比之术也“。——《练兵实纪.军器解》
戚继光在组建军队、操练军队时,就以追求”零伤亡“的高标准要求自己。
因此,他磨砺了以”鸳鸯阵“为代表的战法,完全克制了倭寇,创造了接近“零伤亡”的奇迹。
倭寇“屠戮”明军的专门战法
要找到克制倭寇的办法,自然要先了解倭寇的特点。
倭寇在与明军作战时,能取得近乎屠杀一般的战果,在于他们给明军“定制”了战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抓住了明军的软肋。
倭寇的总体装备水平,与明军差不多,主要是长枪、倭弓、倭刀。
在日本国内的大规模战争中,长枪是最主要的兵器。
丰臣秀吉手下的猛将被称为“贱岳七本枪”,德川家康手下号称日本张飞的本多忠胜以“蜻蜓切”(长枪)闻名。
在日本国内的大规模交战中,长枪互刺,也是步兵近战最主要的方式。
不过,在与明军交战时,倭刀成了倭寇取胜的法宝。
胡宗宪的《筹海图编》记载了倭寇的常用战法。
1、每战前,必派出1、2个人在阵前晃荡,引诱明军开枪射箭。
2、待明军矢石火炮“空竭”,倭寇摆开“蝴蝶阵”来战。
3、倭寇一人挥扇,众人一起舞刀向空中,做势劈砍。明军举枪向上时,倭寇迅速从下砍来,杀伤明军。(以武艺优势突破明军长枪,杀入阵内)
4、杀入阵内后,倭寇“四分五裂”(小组战斗),分割明军。
5、激战正酣时,倭寇必四面伏起,突击明军阵后,使明军崩溃。(以专门的奇兵迂回)
倭寇对明军的这种战法,在日本国内战争中的常见战法是迥然不同的。
可以说,倭寇是给明军“定制”了一套战法,扬长避短,故能“吃定”明军。
“吃定”明军
倭寇的战法,克制了明军的优势,抓住了明军的软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1、抓住明军训练不足的弱点,设法化解明军火力优势。
当时的倭寇,也装备了少量的火器,但数量不多,用得也不熟练。
相比之下,明军的远程火力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早在朱元璋时,”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火器持有率10%,另有30%弓箭,远程火力比重近半。
而在成化年间,一队五十人,“弓箭手三十”,60%为弓箭手。
即便明军射击水准不行,但人数多,火力密度摆在那里,倭寇如果对射,无异于自杀。
因此,倭寇派出少许敏捷人士,在阵前远处诱使明军浪费火力。
一见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施炮射箭,甚至不顾及射程,这是训练不足、军纪垃圾部队的常态。
据甲午战争时期日军士兵回忆,甲午战争时,日军也用这种方法来耗费清军弹药。
看来,日本人这一套是玩出经验来了。
2、充分发挥倭刀的优势,使明军仅有的近战能力无法发挥。
倭刀,是倭人在装备上不多,甚至是仅有的优势。
倭刀长五尺,加上柄长一尺五寸,总长六尺五寸,锋利无比,且太刀为双手使用,势大力沉。
明军以长枪刺之,倭寇以刀击枪,“十数枪齐折”。
一交手,两兵一交,自己的兵器断了···不要说当事人,就是在屏幕前看电视都能感觉到一丝绝望。
倭武士从小练习刀法,其训练程度自然远远高于明军军户,因此,倭寇作势向下劈砍,明军仓皇防御,步伐灵便的倭寇顺势调整为由下劈砍。
值得注意的是:倭寇用此法,是在一人挥扇后,“众皆舞刀而起”,是标准化动作,而并非个人临场发挥。
明军知道“倭法”,但就是防不住,只能说是技不如人了。
3、以小组作战,克制明军兵力优势。
明军兵力往往远大于倭寇。
可是,明军最小的战术单元“队”却有五十人。
这要是在平原结阵抗击骑兵冲击或许很合适,但在水网纵横,地形狭窄的浙江、福建沿海就笨重无比了。
倭寇“四分五裂”,以小作战单元插入明军队中,完成对明军的分割,明军的基本战术单元被打乱,任何战术通通无法发挥了,胆小的要崩溃,胆大的也只能人自为战。
4、以“伏兵”出明军阵后,引发明军总崩溃。
尽管已经瓦解了明军的“队”,但明军毕竟兵力多。
如果不能在更大范围瓦解明军,明军后援不断投入,陷入消耗战,那对倭寇一点好处都没有。
因此,倭寇组织了“伏兵”、“奇兵”,找准时机,迂回明军薄弱环节,引发明军总崩溃。
倭人以针对性战术,充分发挥个人武艺和倭刀的优势,“吃定”明军,使本就士气低落、训练不足的明军有力使不上,不断崩溃。
后人都以此讥讽明军军户的无能。
其实,对普通士兵而言,即或有血性,在被对手限制后,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只有找到限制倭寇的办法,才能真正打击倭寇。
戚继光办法1:以兵器配合,化解对倭刀的恐惧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如果对倭刀没有办法,每次一交手,兵器被人砍断,手无寸铁,谈论任何战术都是扯淡。
只有找到化解倭刀威胁,士兵才能“立稳脚”,才可能施展技术、战术。
因此,明军的有识之士很早就开始寻找以兵器配合压制其个人武艺的办法。
唐顺之就曾提出“鸳鸯阵”的雏形(鸳鸯阵并非戚继光“原创”),即:五人为伍,伍长在前执长牌,身后为狼筅二名,狼筅后为长枪二名。
戚继光继承和发展了唐顺之的阵法,但保留了以长牌、狼筅为“不可胜”的基本装备。
长牌防御面积大,倭寇上攻也好下攻也好,都难以逾越。
狼筅长一丈五六尺,加上枝垭,直径大约二尺,既能阻止敌人靠近,又不妨碍己方长枪刺杀。
倭刀虽锋利,但砍在枝垭上锐力被化解,无需分心格挡防守的明军可以专心刺杀。
以长牌、狼筅,倭寇根本近不得身,难以施展其刀法,明军能够站稳脚跟,给敌打击。
戚继光办法2:以兵器分工,使倭寇个人武艺的优势无法施展。
要让明军整体的个人武艺迅速超过倭寇,是不现实的。
不过,通过分工,“人尽其才”,明军的战斗力是可以胜过倭寇的。
戚继光的“鸳鸯阵”,通过分工配合,“因其材力而授习不同”的武器,降低了格斗难度。
长牌手可以“无甚花法”,只要又胆有力,就可以举着长牌保护兄弟们。所以选用年力稍大的人。(稳重、勇敢)
藤牌比较小、灵便,需要年少敏捷,手足还没有僵硬的人使用。
狼筅枝干繁重,由年力大的老成之人使用。(防御性武器多偏年纪稍大者使用)
长枪是主要杀敌武器,还是需要相当武艺基础、格斗经验的人,一般用30岁左右的“精壮好汉”。
短兵“稍次长枪”,也需要精悍之人。
最后一位伙兵,负责埋锅造饭的···会做饭就好···
正因如此,戚继光在组建戚家军时,可以招募义乌壮士。
他们虽然缺乏军事训练,但团结,不怕死,身体强壮,性格朴实,更没有军户的不良习气,可以更好执行战术。
戚继光办法3:以“结构化小组”对“分散化小组”,形成局部兵力优势
前文说到,明军传统一队为50人,笨重无比,倭寇以小组“四分五裂”之,使明军基本作战单元无法执行战术。
戚继光的“鸳鸯阵”,基本单位以12人为一队(含队长1人,伙兵1人)。
根据作战需要,“鸳鸯阵”还可以再分合。
“鸳鸯阵”可变为“三才阵”。
“鸳鸯阵”由对称的两伍构成,根据作战需要,每伍可以分成各自的战斗小组,形成“小三才阵”。
如果倭寇“四分五裂之”,渗入明军中,“鸳鸯阵”每伍分成各自的战斗小组。即左右各跟一长枪,一牌、一钯再外侧护卫长枪。两个纵队变成各自保护背部的两个横队,继续以兵器配合的“机构化小组”打击渗入的倭寇。
同时,为了更好的进攻,“鸳鸯阵”又可变成“大三才阵”。
即队长居中,边上两支狼筅,后面两钯,组成进退有据的“阵脚”,两侧由两长枪和一牌组成攻击分队,作为奇兵,由两侧杀伤敌军。
因此,如果倭寇渗入各“鸳鸯阵”之中,他们会发现:戚家军仍然是配合严明的打击组织。倭寇依然近又近不得,防又防不住,一筹莫展。
戚继光办法4:以“一头两翼一尾阵”,“玩死”倭寇
“鸳鸯阵”,只是戚家军的基本战斗小队,这是戚家军能打击倭寇的根本。
但是,要让各个小队形成合力,并配合其他兵种(如火器),还需要更高层面的组织。
戚继光一改明军传统的“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的编制,主将下辖五营(前、后、左、右、中),只有4000余人,每营800余人,每大哨200余人,每哨不足50人,每队12人。
交战时,哨、官、总列“一头两翼一尾阵”。
此阵成对称的菱形,任何部分都可为头,因此,无论倭寇从哪里打来,戚家军能同样应对,解决了“立稳脚根”的问题。
开战后,远程火力不再如当初的军户一样一顿乱来,而是有纪律射击:百步时,由鸟铳手开火,五六十步时,由弓弩手射击。
如此,明军火器、远射武器的优势得以充分施展,倭寇接近前已给敌相当打击。
敌人接近后,戚家军前敌鸳鸯阵分为两层,依次上前厮杀,既保存体力,利于持久,又避免全部被敌牵制,保证能够应付意外。
同时,两翼伏兵,看准时机,以“人少易出”的“三才阵”攻击倭寇的侧翼、背部。
以前倭寇杀入阵内,就可以形成对明军的分割,此时如果倭寇再杀入,就是自投罗网,被明军分割包围了。
可以说,戚家军的战法,完全限制了倭寇个人武艺的发挥,倭刀虽锋利却根本使不上力,而明军可以凭借火力优势、组织优势,给敌致命杀伤!
以“规范化”,粉碎倭寇小计谋
当然,倭寇还有一个办法:诈败。
倭寇通过退却,诱使明军追击,等到明军在追击中进入不利地形或队形混乱,倭寇再以个人武艺反击。
这一招曾让戚家军吃亏过。
林墩之战中,因向导通敌,戚家军被带入不利地形,无法展开队形,阵亡69人。
痛定思痛,戚继光总结经验,总结出“战胜追贼防伏之法”,规范追击纪律,凡遇到可疑地形,留兵搜索,大部队继续追击,不做停留,既防止中伏(倭寇伏击“善抄我后),又不浪费机会。
如此,戚家军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从容应对。
因此,戚家军屡屡能以极小的代价重创倭寇!
典型战例:上峰岭战斗
面对戚家军,倭寇什么办法都不好使,戚家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极小代价歼灭倭寇。
上峰岭战斗,就是典型例子。
当时,倭寇2000余人在大田镇劫掠,而戚继光因部队分驻各处,身边只有1500余人,敌众我寡。
戚继光激励将士,毅然救援。
倭寇劫掠得收获多,见戚继光到来,不想惹,转移,准备犯仙居。
戚继光料倭寇必经上峰山,遂率军先敌抵达上峰山。
待倭寇冒雨从山路成单列队形经过此山时,戚家军鸟铳齐发,以”一头两翼双尾阵“,居高临下,攻击倭寇。(山地伏击战中能施展此阵,足见此阵适应性之强)
倭寇败走,退到北面小山顽抗。
倭寇占据的小山,是上界岭,”峻削如柱,顶虽横广,旁止一径可通,非攀援鱼贯,则必失步“。
可以说,倭寇所据天险,是很难搞的。
你只能攀爬上去,过程中没有反击能力,而倭寇可以居高临下攻击你。
一般情况下,就算攻方能取胜,也是要付出相当代价的。
可是,戚家军“覆楯仰击,夹以长矛”。用长盾防御倭寇的砍杀,以长枪刺杀倭寇,顺利登山,一举歼敌。
一般作战,士兵又要攀爬,又要防守,又要反击,没有4、5支手根本就是找死。
但是,戚家军原本就是配合紧密的团队作战单位,攻者专心负责攻,守者专门负责守,哨官专心指挥。
前方大盾足以抗击倭人的砍杀,后面长枪足以完成对倭人的刺杀。
因此,即便占据绝对地利,在戚家军面前,倭寇再是一身武艺,仍然是攻又攻不成,守又守不住。
未被歼灭的倭寇攀山而下,奔走水路。
戚家军船只迅速追上,围住倭寇,以火铳攻击,全歼倭寇!
如果说单纯在陆上倭寇还能还手,此时,倭寇只有被歼,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
此战,戚家军的压倒性胜利,使倭寇不敢再犯浙江,此后作战转移到福建地区。
当时,大明与倭寇总体装备水平相当。
双方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不足之处,基本上是各有千秋。
倭寇找到了明军的软肋,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使明军的火器优势、人数优势无法发挥,训练不足、士气低落的劣势得以放大,故能以极少人数屡破明军,横行无忌。
戚继光则创造性的发展鸳鸯阵和一头两翼一尾阵。鸳鸯阵,攻守结合,人尽其材,使善于格斗的倭寇无计可施,使锋利的倭刀无从施展;一头两翼一尾阵,使倭寇始终三面受敌,故能屡屡以极小伤亡歼灭倭寇。
决定胜负的,是人。
明清军队的编制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明朝和清朝军队分开回答。
明朝军队编制
明朝的军队建制是卫下辖千户所,千户所下辖百户所,百户所下辖总旗,总旗下辖小旗,小旗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在正规军的394个卫所中,有65个守御千户所是独立建制不受卫的约束,它们一般都分布通常情况下一卫统辖五个所,兵员5600人;卫的指挥机关叫“指挥使司”,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卫镇抚二人,从五品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正八品使、副使各一人,各司其职,逐级负责。
一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兵员1120人;千户所设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从五品所镇抚(镇抚是专管军纪的官员,百户缺员时可代百户行使职权)二人,从六品吏目一人,与上文提到的65个独立的守御千户所的官兵配置大体相同。一个百户所下辖两个总旗,兵员112人;百户所设正六品百户一人,从六品试百户一人。总旗下辖五个小旗,兵员56人;小旗管辖10名士兵。
明代的军制,继承发展了唐、宋、元三朝的兵制特点,建立了卫所制。明代的军籍是世袭的,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明代的卫所极其庞大复杂,分为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其中又有屯垦卫,驻守卫、戍军卫和护卫。全国的卫军人数多达二百余万,在明中后期都超过了二百六十万。
亲军上直二十六卫,分别是: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以上旧为上十二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 燕山右卫、燕山前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武功中卫、武功左卫、武功右卫(此三卫为军匠,隶属工部管辖)、永清左卫、永清右卫,已上俱不属五军都督府管辖。
清朝军队编制
八旗兵和绿营兵
八旗兵以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等八种旗帜为标志。“旗”本为满族“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兼有掌管军事、政治、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凡旗人男丁皆可为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八旗各有旗主,皆为世袭,旗兵为其私有。
太祖努尔哈赤初定旗兵编制,每300人为1牛录,领兵官称牛录额真;5牛录为1甲喇,领兵官称甲喇额真;5甲喇为1固山,领兵官称固山额真;共领7500人,是为1旗。以後牛录数量增加,旗数未变。太宗时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至此共有24旗。入关以後,清廷虽仍沿用以旗统兵的制度,但八旗兵已成为完全不事生产的军事和政治组织,分为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两种,直属於国家而不再归旗主私有,牛录、甲喇、固山各领兵官也都依次使用佐领、参领、都统等汉语称谓。八旗兵和绿营兵
八旗兵以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等八种旗帜为标志。“旗”本为满族“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兼有掌管军事、政治、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凡旗人男丁皆可为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
八旗各有旗主,皆为世袭,旗兵为其私有。太祖努尔哈赤初定旗兵编制,每300人为1牛录,领兵官称牛录额真;5牛录为1甲喇,领兵官称甲喇额真;5甲喇为1固山,领兵官称固山额真;共领7500人,是为1旗。以後牛录数量增加,旗数未变。太宗时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至此共有24旗。入关以後,清廷虽仍沿用以旗统兵的制度,但八旗兵已成为完全不事生产的军事和政治组织,分为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两种,直属於国家而不再归旗主私有,牛录、甲喇、固山各领兵官也都依次使用佐领、参领、都统等汉语称谓。
京营八旗亦称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郎卫是从正黄、正白、镶黄等所谓上三旗的满、蒙族人中挑选组成的亲军营,负责侍卫皇帝和宫廷,归领侍卫内大臣统辖。兵卫负责拱卫京师,主力有骁骑、前锋、护军、步军等营,还有选自各营、装备精良的士兵组成的健锐营、火器营、虎枪营、神机营等。除骁骑营归八旗都统直辖外,其余分置总统和统领统率。
驻防八旗,由镶白、正红、正蓝、镶蓝、镶红等所谓下五旗担任,分驻全国冲要城镇,以畿辅、东北、内蒙古为最多,作为镇慑地方的武力,分由各地将军、都统、城守尉统率。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
绿营兵是参照明朝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得名。有马兵(亦称骑兵)、步兵、守兵之分。马兵、步兵亦称战兵。沿江、海设有水师。绿营兵籍,皆注於册,由兵部管理。“骑兵拔於步战兵,步战兵拔於守兵,守兵拔於余丁,无余丁乃募於民”(《乾隆大清会典》卷六十七)。将官归兵部选任,“凡直省武职副将以上,列名具疏请补,参将以下,按月升选”(同上书卷六十)。
绿营仅有极少数驻京师,称巡捕营,隶属八旗步军营统领。其余分屯各省,依所辖地域之大小、远近、险要和人口的多少确定兵额,列汛分营,“以慎巡守,备徵调”。绿营兵以“镇”为基本单位,作为全国各大镇戍区的基础,设总兵1员,为镇的主将。在总兵之上设有提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各镇总兵;又有巡抚,其兼提督者有权节制各镇。
在巡抚提督之上,又设总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巡抚、提督和总兵,为该区域的最高军事长官。各镇绿营兵按协、标、营、汛编制。总督、巡抚、提督和总兵,都各有直属亲兵,统称本标,分称总督标、巡抚标、提督标、总兵标。标辖2-5营,分称中、左、右、前、後营,居中镇守,以备徵调。凡副将所属之兵称协,是协守要地的部队,按防守地的重要程度编配数十至千余人规模不等的营,以守备地名命名,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
次要地区设汛。每汛数人至数十人不等,由千总、把总统带。自提督以下,仅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其军令寄於总督和巡抚,兵权归於中央。遇有征伐,皇帝另简经略、参赞大臣统兵,调集各地绿营出战,事毕即解大臣兵柄。
勇营制的建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後,八旗兵与绿营兵已腐败不堪用。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清廷谕令各省举办团练“助剿”。曾国藩在湖南募团丁为官勇,订营哨之制,粮饷取自公家,称湘勇或湘军,是乡团改勇营之始。继之,又有仿湘军制度建立的淮军和各省勇营。及战事既毕,除曾国藩直辖的湘军和其他一部分勇营遣散外,各省险要处仍以勇营留屯,称为防军。
防军之外,又有练军。它从绿营选练而来,其营制饷章也全仿湘军,任务与防军同。这样,自同治至光绪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时,防军与练军成为清朝的主要武装力量,它们的营制皆源自湘军。湘军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500人为营,营辖4哨,哨辖8队,分由营官、哨官、什长率领,从两营至数十营设统领。兵必自召,将必自选,训练、指挥自主,粮秣薪饷自筹。每营只服从营官一人,每军只服从统将一人,营、军彼此独立,互不统属,都只服从曾国藩,兵部无权管辖。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黑白史
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骑兵天下无敌的原因是什么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正式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随即,蒙古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扩张。
金国作为蒙古曾经的压迫者,最先受到蒙古的打击,曾经不可一世的女真在蒙古的铁蹄下节节败退,大片土地被蒙古人划为牧场。
1219年,发生了蒙古商队在中亚花剌子模被杀事件,这成为蒙古西征的导火索。随即,蒙古大军千里驰骋,越过阿尔泰山,开始了对西方世界的屠戮。
很长一段时期内,蒙古都是默默无闻,直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蒙古才成为一支可怕的力量。然而,据史料记载,蒙古骑兵的精锐一支维持在二十万左右,这么一支不算太多的军队数量是如何在亚欧大陆掀起腥风血雨的?
1、硬件优势
战斗的胜利,离不开优良的装备。
首先,蒙古人是马上的民族,基本天生就是战士。在他们出生时,就开始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奔跑,骑射是游牧民族的必备技能。当这些技能运用到战争中时,就可以产生可怕的力量。
蒙古人的食谱比较单一,牛羊肉、奶制品虽然单调,但是营养成分高,对保持良好的体质有诸多好处。
承载这些恐怖战士的,是奔腾在草原上的蒙古马。这种马虽然个头小,但是耐力惊人,当别的军队面对茫茫草原和沙漠束手无策时,蒙古马可以轻易将千万个蒙古战士送到千里之外的彼岸。
可以日行千里了,那么如何实现毁灭性打击呢?蒙古人改进了可怕的复合弓,相比于欧洲军队的长弓,这种功轻巧且射速快,且射程远达300多米。这让蒙古骑兵在野战中大显神威,特别是两军还未相遇时,弓箭已经开始了大量杀伤。
针对沿途墙高沟深的城池,蒙古人军队带来了抛石机。当抛石机将石块乃至敌人的尸体大量抛向敌人时,敌人的内心是崩溃的。
2、软件优势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蒙古军队万里西征且来去如风,这不是为难后勤部门吗?
实际上,蒙古军队根本就没有后勤部门。他们的后勤补给,靠的是以战养战,就地取材。
我相信,他们也有可能吃敌人的尸体。
既然没有后勤部门的拖累,那么蒙古骑兵的行军速度就空前加快,长途奔袭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往往在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时,蒙古弯刀已经架到了他们的脖子上。
即使在屡战屡败中积攒了经验,组成了坚固的正面防御,蒙古骑兵就没有办法了吗?
为了应付这种情况,蒙古骑兵研究了独特的战法。具体就是小部队佯攻然后佯败,吸引敌人追击,然后大部队合围。如果敌人不上钩,蒙古骑兵就在正面展开攻击的同时,以主力迂回到敌人后方展开猛攻。这种战法对付欧洲重骑兵兵团简直不能再好使。而遇到蒙古骑兵迂回,他们就只剩下一个宿命,阵型崩溃后被屠杀。
迂回战术后来被发扬光大,德国名将隆美尔就是这一理论的登峰造极者。
为了保证长途奔袭的战斗力,蒙古骑兵的坐骑数量基本大于1。所以遇到蒙古军队,不用感慨自己无能,而是对方太强悍。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蒙古军队的指挥系统非常简单高效,在对手还在请示要不要打时,这边已经结束战斗了。配合蒙古军队的良好军纪,如若不胜,天理何容!
3、地形因素,沿途基本为草原地带
蒙古西征简直是摧枯拉朽,后期向南进攻却一步一坑,为什么?
地形!
展开世界地图,在北纬40度左右的亚欧大陆,基本都是温带草原地貌,正是适合策马奔腾的地形。踏上草原,蒙古军队不用加速,就已经飙到120迈。
蒙古西征的阻碍主要来自沿途的山脉,但是好在阿尔泰上等都有山口可以快速通过。过了山口,是一个更加平坦的世界!
蒙古骑兵赖以取胜的,就是来去如风的远距离机动,这种地形就是天然的舞台。
所以蒙古军队能够高歌猛进一路向西!
4、西亚欧洲斗争严重,给了蒙古可乘之机
在蒙古人来之前,中东周边很热闹。
为了应对日益扩张的伊斯兰教势力,在罗马教廷的默许下,欧洲人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十字军东征”,这场战争持续了200多年。十字军的到来让中东地区长期战火连天,这给了东方来的蒙古人可乘之机。
蒙古军队不是仲裁者,而是殖民者。在蒙古军队的打击下,西亚和欧洲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政权纷纷灰飞烟灭。
除了他们的相互伤害。经过了长达几百年的折腾,此时的西方各政权已经进入了暮年之期。所以面对新生的蒙古,他们的表现是迟钝的、无力的。
5、疯狂的屠杀政策
杀!是蒙古军队的主旋律。
蒙古军队打到哪里,就杀到哪里。他们认为,将敌人放在自己的后方是不明智的,因此他们对所过之处,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掉。在他们看来,清除了这些人口,刚好可以将土地划为牧场用来放牧。
蒙古的这种做法,固然起到了“安定”后方的作用,却毁灭了沿途几乎所有的文明成果,导致世界历史的一次大浩劫。而且,杀戮之后,蒙古军队并没有多余的人手来处理尸体,这导致传染病流行,特别是黑死病。
黑死病是蒙古军队带到欧洲的,从意大利开始,这场瘟疫前后百年将欧洲一亿多人口彻底抹去,相当于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给西方文明造成巨大冲击。
除了杀戮,他们也会刻意剩下一些俘虏,在进攻下一座城池时,让他们充当第一梯队,就是炮灰。见了自己的父老乡亲,谁忍心自相残杀,利用这一点,蒙古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总体说来,蒙古骑兵天下无敌绝不是侥幸,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不得不承认的是,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骑兵,的确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空前绝后的征服奇迹。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为何调到北方打鞑子军就没怎么赢过
答:在戚继光有生之年,他所带领的戚家军,始终是神一般的存在,南征扫北,未尝一败!
提问问题的网友说“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口气还是有些怯生生、不自信。说明他对戚家军了解太少了。
我可以付责任地告诉你,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不是“基本”全胜,而是全部全胜。
不但全胜,而且胜得惊艳,胜得漂亮,手段直接,不用讲究太多战术,面对面,硬碰硬,遇敌必亮剑,亮剑必胜,除倭干脆利落,自身极少有伤亡。
嘉靖四十年(1561年),新练成的六千戚家军,靠一双脚板,身背五斤小米,翻山越岭,迂回转战上千里,在短短数日之内,在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地频频出击,神出鬼没,十三战十三捷,天下名扬。
在清除江浙一带的倭寇后,移师福建,与敌激战于横屿、牛田、林墩,三战皆捷,倭寇震怖,犹如鸟兽散。
此后,连续发起平海卫、仙游、王仓坪、蔡丕岭四战,将福建境内的倭寇清洗得干干净净。
倭寇都往哪儿逃呢?
放眼东南沿海,实在没有容他们依附之所,被迫窜往安南。
安南是哪儿?就是今天的越南一带。
戚继光都不屑亲自出手,分遣部下追至安南,将倭首吴平的脑袋割下带回,这才心满意足。
随后,戚继光变换了战场,带领部分戚家军调往京师,督阵蓟辽。
注意,这部分戚家只有三千人而已。
三千人,而且是步兵,除非是孙悟空或观世音菩萨显灵,否则是不可能吃掉数十万鞑靼骑兵的。
所以,在京师,戚继光向隆庆皇帝提出对付鞑靼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练十万戚家军,堂堂堂正正出征鞑靼,扫除心腹之患,一劳永逸。
中策是在不能满足练十万兵的前提下,退减为练五万兵,练成之后,虽然不能进剿鞑靼,也可以抵挡他们扰边,可使边境获得十数年安宁。
下策是在不能满足练五万兵的前提下,再减为练三万兵,虽然不一定能抵御鞑靼侵犯,却也可乘隙一击,使之不敢太过肆无忌惮。
但是,这上中下三策中,隆庆皇帝都没法采用。
最后,是戚继光自己抽调出蓟镇现有兵力中的三万人来进行了一些简单训练。
请问,这三万人能算标准的“戚家军”吗?
不能算吧?
但是,戚继光还是利用自己带来的三千纯正的“戚家军”和这三万人合在一起,于隆庆二年(1568年),大破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入寇的蒙古铁骑三万,俘董狐狸侄子长昂,董狐狸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关请罪。
万历三年(1575年),长秃率兀良哈铁骑五万入寇,戚继光出塞包抄,团灭这五万蒙古骑兵,活捉长秃。
此后,十余年间,鞑靼慑于戚继光之威,敬而远之,不再敢犯边。
作为一代名将,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是很寂寞的。
万历十一年(1583年),戚继光无限寂寞地告别了边塞。
戚继光和戚家军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横绝一世的神兵天将,值得我等后人引以为傲,膜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