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安史之乱是什么
- 历史上有名的和亲公主最惨的是哪几位
- 你第一次踢足球是为什么
- 历史学家指出,安史之乱是必然出现的结果,为何
-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一件事情让你最难受,为什么
- 作为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怎么会沦落为奴仆
- 唐玄宗为什么会催促哥舒翰出战为什么不据守潼关等待战略反攻
- 唐朝名将高仙芝为何被唐玄宗处死
- 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
安史之乱是什么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标志着唐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
安史之乱是天宝14年,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揭开了地方割据势力长期与唐朝中央政府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序幕。安禄山因为残酷的镇压奚,契丹人,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天宝元年742年,被提拔为平卢节度使,不久又兼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野心极大,他多次,到京师长安,在宫廷和官场活动中,对唐政府的腐败,虚弱情况了解的很清楚,蓄下了起兵灭唐的意志。
安禄山为了发动叛乱做了充分的准备。养精蓄锐筹集人马,军械,米粮,绢帛,积聚了大量物资。经过长达十余年的秘密准备后,安禄山认为已经具备了灭唐的力量。于天宝14年755年,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悍然起兵反叛。“安史之乱”由此开始!
腐朽的唐王朝军事上毫无准备,仓促应战,一触即溃。叛军攻陷洛阳,次年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安禄山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成功,但是由于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给安禄山的后方造成了极大威慑,安禄山派史思明引兵回击,许多郡县重新沦陷。不过不久李光弼,郭子仪率领军队在河北大破史思明,断绝了安史叛军返回范阳老巢的道路,使叛军陷入一片混乱。如此有利的局面,却被唐朝的昏庸腐败葬送殆尽,叛军西陷潼关,整个战局的形势急转直下。
潼关失陷,玄宗仓皇出逃四川。杀奸臣杨国忠,并逼迫玄宗勒死杨贵妃。玄宗最后在七月逃至成都。太子李亨则在宦官李辅国等人的簇拥下北逃至灵武。于展乱中登基皇位,此时,京师长安陷入叛军之手。
在胜利面前,安禄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禄山恣行暴虐,众叛亲离。不久,安禄集团分裂开始。
唐朝政府收复长安之后在河南境内,与叛军展开反复争夺,互有胜负。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在范阳称大燕皇帝。761年,史思明大败李光弼,并趁胜向长安进犯,在途中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死,叛军内部更加分裂,从此再无力向唐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762年,唐朝宫廷发生政变,宦官李辅国率禁军杀死张皇后,肃宗受精而死。宦官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即帝位,为唐太宗!唐太宗,调集各路兵马,率军相继收复了洛阳,河阳,郑州,汴州等地,唐军视河南地区为“贼境”,大肆抢掠,三个月,杀人万计,大火延续几十天不灭。唐军的暴行,进一步加剧了河南地区的灾难。
丢城失地的史朝义逃往河北,河北的叛军见他大势已去。多不听其指挥,纷纷向唐军投降。广德元年763年初,史朝义在唐军的追击下走投无路,穷途自杀。历史七年有余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安史集团叛乱是不得人心的,广大人民的坚决反抗是促使安史集团失败的重要原因。
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北方黄河流域所受破坏,最为严重。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朝的边防军队多征调至内地,造成了边防空虚,是让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趁机对唐进攻西域等地。相继被吐鲁番占领南方。在民族斗争中,唐朝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守。安史之乱还打破了唐朝的统一局面。藩镇割据势力在乱后越来越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
总而言之,安史之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乱后,统一,繁荣,强盛,的统治局面成为过去,唐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
历史上有名的和亲公主最惨的是哪几位
和亲,即指历史上历任出嫁他国的公主或皇亲贵女。早在古代就有和亲现象。中国和亲史到了清代达到顶峰,究竟有多少和亲公主,真的很难做出精确统计。 古代社会为了王朝的外交和稳定,大多数皇帝都会派公主和亲。和亲只是一种联盟手段,被选中的女子多是身份尊贵,娇生惯养一朝公主。这些公主,到了异国他乡,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上相当的不方便,而且历史上很多公主都是远嫁少数民族和亲。塞外的文明程度低,环境更加艰苦,天气又极端恶劣,吃的、用的都比较粗糙,公主们是宫中娇养大的,又怎能吃下这份苦?在域外的生活不会开心,时间长久都会变得心情郁结。而且塞外的民族有一个很奇怪的习俗,就是新登基的君王需要迎娶上任君主留下来的妃嫔。中原的女子思想都是比较传统封建的,十分看重贞洁,这一点没有几个是能接受的。当初昭君出塞的时候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她嫁过去还不到两年,老君王就去世了。按照习俗她要嫁给新的君主,但是昭君不愿意,但迫于无奈还是嫁了,也正因为这样,她心情郁结,年仅33岁就离开了人世。
有时还不仅仅是生活的不便,习俗的不同。若是两国相处得融洽,和亲公主们在异国还能生活下去,若两国一旦交战,那些和亲公主就变成了人质,时刻都会有生命危险。唐朝的宜芳公主就是这样最悲催的和亲公主之一。在唐朝大将张守珪、李祎击败契丹、奚后,契丹、奚臣服于唐朝,期间也曾有过比较和谐的和亲往来。 但是却被安禄山破坏了。镇守边关的安禄山急功近利,着急立功,不顾大局,杀掠契丹、奚,导致本来已经臣服于唐朝的契丹、奚造反。李延宠在与宜芳公主完婚后,将其当场斩杀,用来祭旗,表明与唐朝对抗的决心。可怜的宜芳公主三月才刚被封为公主远离家人,九月就惨死在他乡。可想而知这些和亲公主的生活状态是多么的不幸和凄惨。
你第一次踢足球是为什么
你的话题勾起了我的回忆!第一次踢足球好像是在刚上高中的体育课,清楚的记得体育老师带了2个球,足球和篮球。当时我就感觉看着黑白相间的足球非常喜欢,加之在这之前没有踢过足球。
历史学家指出,安史之乱是必然出现的结果,为何
因为安史之乱表面上是边将造反,深层次原因则是唐玄宗把之前一千多年的军事制度彻底改变所引发的后遗症。
很多人不知道,在唐玄宗废除府兵制改募兵制之前,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初都实行的征兵制。
换言之,唐玄宗改革军事制度之前,几乎是没有常备军与职业军人的。
说一个令大家大吃一惊的事实,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唯一的常备军是南军与北军,加起来不足五千人。
实行征兵制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不怕“兵随将有”,不用担心边军将领造反。
因为征兵制之下,边将手里的军队是“流动”的,举一个例子,守雁门关需要一万士兵,但是在征兵制之下,这一万士兵分别是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个地区的义务兵,每一个省的义务兵在雁门关服役三个月。
边将根本熟悉不了军队,就又换另一批人了。
那么,为什么唐玄宗要改征兵制为募兵制?
原因是因为唐朝开疆拓土,边疆越来越远,而边境冲突越来越频繁,这样就造成两个后果:
1、 义务兵到达某边防要塞的时间大大延长,而戍边的义务兵戍边的时间大大延长,这都会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
2、 由于边境冲突加剧,所以需要边军更职业,更长时间待在边境。
所以,唐玄宗改义务兵制为募兵制,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募兵制虽然可以增强军队战斗力以及“待机”时间,但是同时也为边将拉拢麾下将士创造了机会。
毕竟,募兵制下,边将与士兵一块待的时间从几个月变成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年十几年下来,足够有野心的边军大将把军队经营的和铁桶一样了。
我们可以看看唐朝以后的朝代是怎么预防募兵制度下将领造反的?
宋朝采取的办法是频繁调动将领,既然军队我调不动,那将领我总可以调动吧;其次就是不给地方州郡留多余物资,举一个极端例子:给青岛运送物资,原本从济南运输比较省钱的,但是宋朝就会采取宁愿让济南先把物资送到开封,再从开封给青岛发送物资的方法,也不会在济南囤积物资。
而明朝采取的方法更极端,明成祖朱棣干脆把京师搬到距离边军最近的大城市,这样一来,边军将领有什么风吹草动,中枢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当然,唐玄宗还是安排一些牵制安禄山的手段,比如最开始把提供物资以及提供马匹的官职一分为二,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不让安禄山插手。
但是,这样一来,很影响唐朝北部防线,尤其是对外开拓,所以唐玄宗为了效率,逐渐的把后勤以及马匹这两个职务都给了安禄山。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就是安史之乱的爆发。
我觉得这是军制改革后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不是安禄山也会是其他人。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一件事情让你最难受,为什么
纵观中国历史,除大清朝慈禧太后执政以外,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朝代更迭所发生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都可以理解。另我最愤恨的是,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攻打北京城,我们的京城百姓居然给入侵者搬运炮弹,扶攻城的云梯,真是匪夷所思。
作为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怎么会沦落为奴仆
李义绚确实是李治的亲孙子,其父泽王李上金是高宗李治第三子。那既然贵为“皇孙”,这个李义绚又是怎么沦为“奴仆”的呢?这事儿,跟他的“外奶奶”武则天脱不了干系!
泽王李上金大约生于公元644年左右。永徽元年(650)时,李上金被“封杞王。三年,遥授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666年),累转寿州刺史。”
但就在担任寿州刺史期间,李上金却因“有罪免官,削封邑,仍於丰州安置”。那,李上金到底犯的是什么罪呢?
具体什么罪史书没有讲,但却交待说与武则天有直接关系。
(李)上金既为则天所恶,所司希旨,求索罪失以奏之,故有此黜——《旧唐书·泽王李上金传》
原来李上金被武则天“所恶”,才有了这个罪。不过,或许是由于其时高宗仍然健在,这个事也就大事化小,仅将其“罢黜”了事。
或许,有朋友好奇,李上金是怎么得罪武则天的?一个晚辈一个长辈,这是不是有点“八竿子打不着”啊?
说来话长!
早在唐太宗李世民病重期间(649~650),太子李治就已经和武则天“有染”了——“见才人武氏而悦之”,然而,好景不长,李世民一死,武则天便不得不尊其“遗诏”去感业寺出家为尼,两人就此“一别两宽”,或以为再无“长相厮守之日”。怎料,天见怜爱,武则天竟再有进宫之日。
公元549年,李治嗣位登基,是为唐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
其时,高宗李治已育有四子:
后宫刘氏生燕王忠,郑氏生原王孝,杨氏生泽王上金(李义绚之父),萧淑妃生许王素节。——《旧唐书·列传三十六》
由这四个儿子的出身情况,可知两点:一是刘氏、郑氏和泽王李上金的母亲杨氏(李义绚奶奶)均身份卑微,没有名分,跟王皇后和萧淑妃相去甚远;二是王皇后没有儿子。要知道,自李治被立为太子(643年)至今已过去了六年之久,王皇后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另一边,此时的萧淑妃却正因“有子”而“宠于上”。
是以,王皇后担心自己地位不保,便与萧淑妃展开“宫斗”。为此,王皇后将刘氏之子、李治长子李忠推上了太子之位,“冀其亲己”。
但谁知道这个太子未来会不会被李治废掉呢?于是,“还不放心”的王皇后使出了“美人计”——她命人将时在感业寺出家的武则天接回了宫里。
当然,王皇后这样做是希望借助武则天的美貌将李治从萧淑妃那里“拉过来”。
此计果然有效!武则天进宫以后,“卑辞屈体以事后”,而且把李治迷得一愣一愣地,二人本就感情笃深,现在终于能可以长相厮守了。
王皇后起初还为自己的计划沾沾自喜,但很快就发现“味道”不对,意识到自己是“引狼入室”了。
(武则天)未几大幸,拜为,后及淑妃皆宠衰——《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怎么办?现在武则天把皇帝的宠幸都拿走了!于是,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王萧二人摒弃前嫌、握手言和,组成了包括杨氏等一众妃子在内的“倒武联盟”,一起对抗武则天。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武则天胜出,其于永徽六年(655年)被新立皇后,前王皇后和萧淑妃则被废为庶人……
这场“宫斗”对于李上金以及其子李义绚的命运产生了长远影响。正是由于杨氏站错了队,导致了武则天的厌恶,进而厌恶杨氏之子李上金,这才有了李上金遭其“陷害”之事!
其实,高宗乾封年间,正是李治与武则天的“二圣临朝”期,武则天虽然干预政事,但并没有显现出其有“称帝”的野心。因此,史书上说李上金是受到了武则天的陷害而获罪,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她害你图什么呢?硬要说有什么理由的话,或许是出于为太子李弘“扫雷”的考虑吧?
如此想来,大概率李上金是真的犯了什么罪,朝廷秉公处理而已。毕竟,像李上金这一类的“皇子”做点什么“出格”的事并不稀奇,历史上的类似情况比比皆是。
是的,这个历史事件里,最最真实的或许就是武则天对于李上金的厌恶之情,而这也最终导致了李上金一家的悲剧。
时光荏苒……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使周兴“罗告隋州刺史泽王上金、舒州刺史许王素节谋反,征行在所。”
自高宗李治死(683年)后,武则天便加紧了其“篡唐称帝”的计划。为了打压国内的反对派,武则天任用了周兴等酷吏,大兴“告密风”,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由于大唐是“李氏”的天下,因此以李唐王室为首的一批勋贵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并激起了叛乱。
垂拱四年(688年),由于担心“太后潜谋革命,稍除宗室”,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等发动叛乱,但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李唐各个“封王”之间协同不力,导致“叛乱”很快便被镇压
——值得一提的是,狄仁杰当时正担任豫州刺史,面对“李贞案”所牵连出的“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的“惨状”向武则天进谏求情,才获得了“特原之,皆流丰州”的结果,总算是保住了很多人的性命。
转过年来(永昌元年,689年),鄱阳公李湮、太宗的孙子李炜等十二人秘密策划迎立中宗李显(于684年被废),废除武太后临朝称制,但却因人告密而被全部诛杀。
……
这些都是非常残酷的现实!如果泽王李上金有自知之名,就应该意识到灾祸已经离自己不远了。
武则天姓“武”,那么将来武氏的江山自然要留给“武氏”后人,这是侄子武承嗣等武氏族人内心最最朴实的想法;而武则天就武承嗣等少数几个侄子。因此,武承嗣在镇压李氏王室宗族的问题上不遗余力,这才和周兴一起将矛头对准了泽王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时高宗的长子李忠和次子李怀已于麟德元年(664年)逝世。现在三子李上金和四子李素节是高宗“旁脉”里唯一健在的两个儿子。当然,武承嗣等人也不傻,不敢对武则天的四个儿子下手。
首先倒下的是李素节!
素节发舒州,闻遭丧哭者,叹曰:“病死何可得,乃更哭邪!”丁亥,至龙门,缢杀之。——《资治通鉴·唐纪二十》
面对弟弟李素节被“缢杀”的命运,再考虑到武则天对自己的厌恶之情,李上金深感绝望,为了给自己留点体面遂“自杀”而亡。
得,这哥俩连审判都没经过就直接去了黄泉!
你以为这就完事了?哪有那么容易!武则天还要斩草除根,“悉诛其诸子及支党”。
具体到李上金,此次事件中,其“(嫡)子义珍、义玫、义璋、义环、义瑾、义燧等七人并配流显州而死”。唯一活下来的就是其“庶子”李义绚——没错,李义绚是“庶子”而非“嫡子”,在继承爵位这件事上,并无“优先权”。
李义绚也被流放岭南,但之后他就偷偷跑了,为了活命,不得不隐姓埋名去给大户人家当“奴仆”,“匿于佣保之间”,这才幸存下来。
大家可不要以为李义绚就当了一次“奴仆”,还有第二次!
神龙年间(武则天晚年年号),泽王李上金被平反,“追复上金官爵”。由于李上金只余李义绚这一个子嗣,他便顺理成章地“嗣爵”为“嗣泽王”。
可好日子没过几天,李义绚就被人诬告说他“非上金子”!由于自己早已家破人亡,李义绚竟找不到人证明自己的身份,遂以“冒领”之罪“复流于岭外”,又当他的“奴仆”去了。
写到这里,可能大家都觉得李义绚这辈子就这样了吧?
还真没有,奇迹再度发生!
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李隆基的姐姐玉真公主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确切信息,上表称李义绚就是泽王李上金的亲儿子。玄宗“以为然”,于是下诣再度让其嗣爵“泽王李上金”
——玉真公主也是个有故事的女人,据野史,就是她安排杨玉环和李隆基在宫外“私会”,致使其被李隆基宠幸……你说,李隆基能不听她的吗?
最终,李义绚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爵位,再也不必做“奴仆”了,他也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小结
纵观李义绚的一生,虽然其贵为高宗李治的亲孙子,但这辈子享的福实在是有限 ,甚至于受到父亲的牵连而流放。好在,这孩子如此的热爱生活,勇敢地生活着,那怕放下皇家的体面去做一个“奴仆”。苍天不负有心人!李义绚的坚强终于为自己换来了福报,把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爵位拿在了自己手里。
讲真,这个李义绚了不起!
参考:《资治通鉴》、《旧唐书》
(网图、侵删)
唐玄宗为什么会催促哥舒翰出战为什么不据守潼关等待战略反攻
后世之人,每每提及安史之乱时,总会对潼关攻防战之时,唐玄宗那波送人头的骚操作,感到分外不解:
大敌当前,先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顶级名将大佬;
后来叛军止步潼关之前迟迟无法攻克,郭子仪等人出兵侧击、颜真卿等人又在河北各种补刀,一时间,叛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唐玄宗竟然又出来折腾了。
按照咱们现代人的看法,就算哥舒翰当时在潼关躺平啥都不干,只要他老老实实守好关门不出去,安胖子那边,先崩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当时安禄山的心态确实一度崩过)。
可偏偏唐玄宗在这个时候,却给叛军们送去了一波神助攻,非逼着名将哥舒翰出关去送死。
当年哥舒翰出关时那个哭呀,鼻涕眼泪一大把。
翰不得已,抚膺恸哭;丙戌,引兵出关。
随后,唐军一战而败,而守卫长安的最后力量,也随之轰然崩盘。
后世之人,大多将潼关失守的原因归结于——唐玄宗老了,老糊涂了,而且急于求成,最终亲手毁了大好的战局。
然而,单单用老糊涂、急于求成来解释的话,确实有些武断了。
作为关乎帝国命运的这次出战,唐玄宗在哥舒翰、郭子仪等名将屡屡劝阻的情况之下,与宰相班子们商议之后,依然坚持要大军出关击敌,自然也有他认为必须出战的理由。
而促使唐玄宗最终不按“常理”出牌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
当时的整体战况确实不错
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初,唐廷方面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加之唐朝精锐部队集于边军,如陇右、安西、河东、朔方、范阳等地,内地军队在比较弱鸡的情况之下,叛军刚开始打出势如破竹之势,倒也不难理解。
然而,等唐廷这边反应过来之后,朝廷这个大机器一旦整体开动起来,叛军这边,以一隅敌全面的的劣势便逐渐显现了出来。
朔方军出击河北,而此时,河北原先假意投诚的朝廷官员们也开始趁机纷纷反正。
一路狂奔到中原的安史叛军,回头一看,我勒个去,我这打天下呢,怎么一不留神,搞成游击战了?
天宝十五载五月,郭子仪、李光弼率部与史思明叛军主力战于嘉山,大破史思明的主力,叛军此战投入兵力五万军众,一战被斩首四万余人,河北叛军主力,算是基本废了。
正是因为这次大捷,使得原本很多已经投降了叛军的州郡官吏,顿时感觉到,这把算是站错队了。
随后,不少州郡便开始了自赎的操作——杀叛军守将,重新归降朝廷。
于是河北十余郡皆杀贼守将而降。渔阳路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
嘉山大捷,叛军的惨败,让叛军与渔阳老巢的联系直接断绝。
别说让朝廷闻讯,上下振奋不已,就是叛军头目安禄山当时都开始不自信起来,对于自己造反的冲动,懊悔不已。
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
在叛军人心惶惶之际,一直憋屈了近半年的唐玄宗,觉得自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此时,一个探子的回报,更让唐玄宗彻底不淡定了。
据报,现下,洛阳一带安史叛军不过四千,且大多为老弱之辈。
眼前出现了一个软柿子。
捏不捏呢?
必须捏!
唐玄宗随后便有了趁机出关,乘着河北大捷之势,一举打爆安禄山残军,给自己找一回一次场子,壯一壯朝廷声威的想法。
毕竟安胖子是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如今对方突然作乱,先前,自己的面子算是丢尽了。精锐叛军咱们虽惹不起,但找个软柿子使劲捏爆它,重振一下自己的雄风,这点儿本事,唐玄宗自认还是有的。
在唐玄宗看来,哥舒翰毕竟有着二十万大军,搞掉对方四千残旅,这种50比1的打法,怎么打都应该是赢呀。
而且,为了保险起见,唐玄宗已经下旨,从陇右、安西调拨边军精锐部队,不出二十天便可赶来。
即便哥舒翰出师不利,以哥舒翰名将的风范,退回潼关,守住潼关这个底线,应该还是不难的。
然而,哥舒翰却并不想走,对于他的这个不想出关,史书以及后人都将之归结为,他对时局有着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但对于当时的唐玄宗和朝廷来讲,一直在潼关待着磨叽的那个哥舒翰,让人越来越捉摸不透,越来越令人感到不安。
细看那段历史的话,就不难发现,哥舒翰这位,真没咱们想象中的那样老实忠厚。
大敌当前之际,这位竟然还忙着搞宫斗。
哥舒翰也不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以往咱们总会有这样的误解,以为有着中风后遗症的哥舒翰,在领命防守潼关之时,一直都在尽心尽责地跟叛军PK,直到被唐玄宗的昏聩旨令,送出了关外。
这位是真的可怜、真的冤。
但史书却明明白白地记载着,这位是真作死,即便在山河飘摇、社稷不保的情况之下,哥舒翰依然没有放下自己心中的小算盘,开始假公济私、打击政敌起来。
天宝十五载二月,哥舒翰向朝廷上书,诬告户部尚书安思顺勾结堂弟安禄山谋反,按理说,安思顺作为安禄山的亲戚,他谋反的可能性是有的,而且哥舒翰还拿出了关键人证、物证——从潼关外逮住了,安禄山派往长安,给安思顺送书信的奸细。
但安思顺本人的身份,却不仅仅是安禄山亲戚这么简单,人家先前可是朔方军节度使,什么后来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一众名将,都是他的小弟。
而且这个安思顺跟安禄山虽然是亲戚,但两人的关系却并不好,而且安史之乱前,安思顺就曾多次给朝廷提醒,那小子要反。
安思顺是不是奸臣,相信朝廷当时心里还是有谱的,但哥舒翰的条陈列举了安思顺七大罪状,条条件件都是要他命的节奏,而且还明请诛之。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安思顺跟哥舒翰俩人的关系,一直不对付,两人的私仇甚炙。
但此时,一个手控二十万大军的将领,义正严词地告诉朝廷,我逮住了一个吃里扒外的货,你得杀了他。
杀不杀?
只能杀了。
唐玄宗虽然最终昧着良心赐死了安思顺、安元贞兄弟俩,但内心肯定跟吃了个苍蝇似的,恶心到了极点。
哥舒翰这一操作,着实恶心到了唐玄宗,但同时也让另外一个人,感到了一阵后怕,那就是时任宰相的杨国忠。
杨、哥这俩人之前一直都是站在反对安禄山的同一阵营之内,关系相当不错,但此时哥舒翰仗着手握重兵,左右朝政的操作,让杨国忠不由产生了深深的戒备。
这家伙,别是也要反吧?
造反这种大事儿,哥舒翰确实没有想过,但杀杨国忠的可能,他却着实考虑过。
当时哥舒翰的手下将领王思礼就曾建议哥舒翰,安禄山既然以诛杀杨国忠、清君侧的名义造反,杨国忠这位也不是什么好鸟,不如咱们就学一学汉代平定七国之乱的做法,杀掉杨国忠,让对方彻底师出无名。
王思礼当时连操作都替哥舒翰想好了,派三十个骑兵入长安,把杨国忠直接劫持到潼关来,然后杀掉。
禄山起兵以诛国忠为名,王思礼密说哥舒翰,使抗表请诛国忠,翰不应。思礼又请以三十骑劫取以来,至潼关杀之,翰曰:“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
现在咱们再回头看看这段历史,不禁感到后怕,这得多么无法无天,敢带兵冲入长安,将名义上的宰相逮出来,然后当众处决。
还有没有王法了?
当时的哥舒翰虽然表示了反对,但从这上面,也能看出哥舒翰心态的变化,那就是拥兵自重,这二十万人,正是左右天下大势的力量,出去能平灭叛军,回拳也能打爆长安。
杨国忠虽然无能,但不代表消息闭塞,不久他便得到了哥舒翰想弄死他的消息,此时的杨国忠也很无奈,但坐以待毙,可不是他的性格。
随后,杨国忠开始自救,他向唐玄宗游说,从牧监之中选三千人在内苑训练,以备万一,同时又从长安招募万余人,屯兵灞上。
皇帝和宰相都被逼得不得不紧急募兵屯防自卫,当时要防的人是谁?显而易见。
对于朝廷的动作,哥舒翰也看在眼里,随后他向朝廷提出了一个,连朝廷也无法拒绝的提议。
既然你们也是为了抵御叛军、防备万一而募兵,那么如今前方吃紧,为了防止你们说的万一情况出现,请将灞上的屯兵,隶属于我这边,以便危急时刻,紧急调拨。
这种义正严词的理由,朝廷自然无法拒绝,而拿到灞上屯兵名义上的指挥权之后,哥舒翰便邀请了灞上屯兵的领导——杨国忠的亲信杜乾运,来潼关开个会。
直属领导让自己去,杜乾运自然无法拒绝,随后他便来到了潼关,而等待他的却是哥舒翰的刀斧手。
六月,癸未,召杜乾运诣关,因事斩之;
哥舒翰的狠,让杨国忠着实被吓着了,潼关外有安史叛军,潼关上还蹲着个心怀不轨的哥舒翰,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此时的长安,竟然给人以极度不安的感觉。
杨国忠不能救,由是始畏翰。
再这样下去可能就不只是安史之乱了,安史哥之乱的可能性在不断攀升。
这可咋办呢?
最终,朝廷出了一个驱狼拒虎的招,把哥舒翰调到关外去跟安禄山死磕,届时安西、陇右精锐边兵来了,再重新部署可靠的潼关防御。
如此一来,哥舒翰出关,便势在必行,也只有他出去了,朝廷才能心安,杨国忠才能睡得着觉。
当然,除了主观原因之外,确实也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客观原因,那就是——粮草问题,在这个问题逼迫之下,哥舒翰最终也不得不妥协出关。
粮食尴尬了
对于粮草问题,在当时的唐玄宗看来,确实是个大难题,毕竟二十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的,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同时长安城这么大一个国际大都市,城内人口数目众多,每日消耗物资甚巨。
根据天宝三载,岑参《秋夜闻笛》里面的描述: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当时的长安百万家应该有些文学夸张,但日本史学家始终坚持长安当时有百万人口的说法,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想象一下,一百万城镇人口加上关内郡县的那些卫星城,再加上潼关的屯兵,此时,朝廷所靠的粮食供应之地,只有关中平原、河中和巴蜀。
而唐廷一直依靠的粮食生命线——东南、淮河、泗水、汴水、洛阳这条线路,此时已经被叛军截断了将近半年时间了。
朝廷依仗东南,这是当时唐廷一直以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先前,为了东南粮食运输,唐玄宗还专门开凿了一条小运河,从洛阳直接转运长安,以保证长安的供给。
咱们想象一下,当年黄巢被困在长安之内,没有粮食的状况: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缺少粮食的长安有多可怕,只有当事人才感受得到,从哥舒翰上任防御潼关,到最终朝廷下令他出关抗敌。
朝廷已经忍了近半年的时期,这半年,朔方军平叛需要军粮,边军的军粮更不能挪用,山南也在聚兵防贼,没有多余的存粮上供。
朝廷只能靠着巴蜀崎岖山路运粮、以及河中一地的存粮度日,能硬捱这么久,也确实苦了唐玄宗和一帮度支大臣们了。
但,输粮主动脉堵塞了,靠着支路续命,总不是个办法,而且凡事也总是有个上限期限。
六月份,就是朝廷储存粮食的大限。
夏输无过六月。
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存粮以及能够调拨的粮草,最多能撑到六月,再搞不定,那就都要饿肚子玩完了。
这恐怕也是唐玄宗以及宰相班子,在五月之时,不断催促哥舒翰上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面对这种情况,哥舒翰即便心里另有打算,即便有一万个不想出关,但只要他还不想反,就不能看着长安因为饥饿崩溃了。
因此,当时的哥舒翰应该是不情愿,又不得不最终接受了唐玄宗的诏令,领兵出关而去。
尾声:
然而,所有人,包括哥舒翰自己都没有料到,大军出关数日之后,二十万朝廷大军跟叛军接触作战之时,竟然发生了闪崩,而且逃亡之际,战况惨烈,损失惨重。
王师自相排挤,坠于河。其后者见前军陷败,悉溃,填委于河,死者数万人,号叫之声振天地,缚器械,以枪为楫,投北岸,十不存一二。
王师溃败回潼关不过万人,连哥舒翰自己随后也被部将逮住,送到了叛军阵营。
守军不过万人,且都已成了惊弓之鸟,能守的大将还跳槽了,而亟盼边军此时尚未赶到。
粮没了,兵没了,将也没了,后补还没赶到。
估计当时得知消息的唐玄宗都要抓狂了,按照解放战争时期的那句名言来套的话,即便是二十万头猪,一个个砍的话,也得砍几天,一天,你哥舒翰就给我把二十万大军全报废了。
这让我接下来,怎么守?
只能跑路了。
再后来的剧情发展,大家便再熟悉不过:潼关失守、长安沦陷、唐玄宗跑路、杨贵妃陨落,唐玄宗提前被退休。
唐玄宗的盛世,哥舒翰的英名,化为一缕烟云,最终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唐朝名将高仙芝为何被唐玄宗处死
安史之乱发生在中国唐代,从唐玄宗末年(即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开始至唐代宗初年(即公元763年2月17日)结束,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发起的内战,这场历时八年的内战使得唐朝大量人口丧失,民生凋敝,国力锐减,促使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巨大浩劫。
安史之乱发生后,玄宗龙颜大怒,即刻调派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率兵去抵抗安禄山,但当时唐中央都认为叛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且高仙芝久经沙场、能征惯战,对付胡儿安禄山应该绰绰有余了!
如此错误判断导致了中央军将士在思想上严重轻敌,尤其是关内的士兵久未参战,毫无斗志,且军队中很多士兵是新招的农民工,也没经训练,根本经不住久经战场的关外叛军的冲击,所以“帝国双壁”迅速败下阵来。
但高仙芝觉醒很快,他放弃了潼关以东的战场,退至关内,显然是要凭借关塞、天险、与城防坚守防线,先形成对峙状态,再找破绽退敌,这本是正确的思想;然而徜徉在贵妃怀中的玄宗显然昏聩了,他不顾一切地下令高仙芝前去战场迎战,令中央军失去了全部优势。
忠心耿耿的高仙芝在内忧处患中,只得披挂上阵,带着悲壮的心情与安禄山作战,自然是一败再败,此时,监军太监落井下石,捏造事实说高仙芝等人私扣军饷,盛怒之下的玄宗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将高仙芝处死了。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
武则天向来对情敌、政敌从不手软,她用骨醉刑整死萧淑妃,对她的三个儿女也同样痛下狠手,那么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的呢?
李治上位之初,专宠萧淑妃,她先后为李治生下三个孩子,长子李素节,大女儿义阳公主,小女儿宣城公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治从感业寺接回武则天,生下李弘,一切便变了模样。萧淑妃三个孩子都因为母亲萧淑妃与武则天的争宠之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
李素节的命运
李素节聪慧过人,小时读书过目不忘,一天能有五百多首诗的背诵量,父皇李治宠爱有加,6岁便封为雍王。
公元655年,武则天在后宫斗争中完胜,她以骨醉之刑导致萧淑妃残死,萧淑妃儿女的生活也逆转直下。
本是无忧无虑的孩童,突然之间,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原来倍受父母宠爱的孩子,一夕之间,永远失去母爱,雍王李素节这时才7岁,只知哭泣和伤心,被动听从命运的安排。
不久武则天便开始对李素节进行打压,从原来的歧州刺史左迁至申州刺史,小小年纪就让他远离京师去当地就任。
李素节离京后,武则天便悄悄派人搜罗李素节的不合适的言行,一次次地向李治吹枕边风,李治本来就敏感而柔弱,没有主见,听了武则天的一面之辞居然信以为真,也渐渐地疏远李素节。
公元666年,武则天以李素节常年身体不佳,不宜长途跋涉为由,让他不必要回京拜见父皇李治,人为的隔断父子之间的人伦亲情。
李素节为了表达自己对父皇的思念,也为了证实自己身体很好,完全能入京拜见父皇,就写了一篇《忠孝论》托可信之人张柬之带给父皇,然而此文并没有起到父子时常相见叙天伦之乐的目的,反而因武则天觉得他忤逆自己,不顺从自己的安排,而更加厌恶他。
后来的十多年间,李素节一再被贬,武则天一纸圣意把李素节流放到鄱阳,后来又让他做了岳州刺史,一方面让他远离父皇,远离京城,另一方面又削减他的封户,政治经济实力一再降低。
直到公元683年李治去世,他想拜见父皇的心愿也未能如愿。
随着武则天废去李显、李旦,自立为帝,建国武周,武则天再也无所顾忌了,当有朝臣周兴告发李素节谋反,便追逮他到了都城,到了南龙门驿,武则天便派人缢杀了李素节,死时只有四十三岁,武则天废去他所有赐号,命令像老百姓一样埋葬他。
李素节的命运从母亲萧淑妃去世后急转直下,政治地位一降再降,离京城越来越远,在武则天的强势打压下,他自己又不懂得隐忍,不会避其锋芒,最后不得善终,这是身为帝王之子的悲哀。
两个公主的归宿
义阳、宣城公主在母亲萧淑妃死后,被关进了掖廷冷宫,掖廷里阴冷潮湿,蚊虫老鼠到处都是,两个人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多年,那些大监宫女看到她们失势了,便饭菜都送得不及时,甚至有一餐没一餐,饥饿、寒冷时常侵蚀着他们的肉体,更难过的是没有任何人理睬她们,她们好像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黑暗的掖廷里不知白天与黑夜,慢慢地两个人连语言能力快失去了。
然而有一天,她们见到了一线曙光,太子李弘托着病恹恹的身体,撞开了关着她们的宫门,发现她俩后,李弘奏请父皇母后请求嫁了两个姐姐。
李治欣然同意了,武则天也没有理由拒绝这一合理要求,于是便替两人选择了附马,此时已30岁左右的义阳公主嫁与了翊军权毅,后来升为袁州刺史,20多岁的宣城公主嫁给了翊军王勖,后来升为颍州刺史。
两个公主成家后,过了十多年低调平淡的生活,只在高宗李治去世的国葬时才回了京城一次。
然而武则天大权在握,要废皇帝李旦自己称帝,公元691年附马权毅、王勖两人都参加到反对武则天称帝的阵营,武则天岂会放过和自己作对的人。不久,两人都会诬告谋反,身首异处。
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受到牵连,又一次被幽禁在掖廷,义阳公主终日郁郁寡欢,不久就跟随附马去九泉团聚了。
而宣城公主则在掖廷为王勖守孝,一连三个月不吃不喝,眼看也要去见王勖了,有一天突然却神采飞扬,声称自己是观音菩萨下凡,身体已安然无恙。
这传奇式的变化,让正在推行佛教的武则天有所顾忌,便不再过度为难宣城公主。
宣城公主也就得以正常生活,直至公元714年,武则天去世9年后才寿终正寝,享年65岁。
武则天对待政敌、情敌的儿女以心狠手辣著称,萧淑妃的三个孩子,受尽磨难是在所难免的,所以生在帝王家的孩子,未必都有幸福的生活,如若没有九五之尊的道行与能力,一定要低调,避其锋芒,因为活着最大!活着才有一切!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